教案在制订的时候,我们肯定要强调文字表述规范,教案是教师为了提高上课质量事前拟订的文字材料,下面是范文社小编为您分享的钻的教案7篇,感谢您的参阅。
钻的教案篇1
教学目标:
了解早恋现象的实质危害性及怎样正确处理早恋现象。
教学过程:
活动一:学生举例说出“早恋”现象,讲述自己对异性的感觉,“早恋”是单纯、幼稚的非理智的,“早恋”的人是不懂得责任的,不懂得透过情爱的面纱客观地评价自己所爱的人的个性品质,不懂得爱情是要有附加的,爱情以外的天空依然是广阔的、美好的。
活动二:讨论早恋具有极大的危害性。
1、早恋严重影响正常学习。
2、早恋增加了父母的思想包袱和精神负担,影响家庭关系和谐。
3、会使青少年缩小社会范围,因为爱有排他性,专注性。
4、少年心理发展很不成熟,加上外界的压力,早恋多半是不成功的,而失败给双方带来严重创伤,处理不好对以后的婚恋产生消极作用,甚至有的少男少女,因此轻生或者终生不再婚嫁。
活动三:讨论怎样正确处理早恋。
1、当收到异性有求爱信时,要拒绝但要有策略,不要侮辱挖苦,伤害对方自尊心,不要张扬,能自己处理就自己处理,不能自己处理的交由老师和家长处理,要原谅对方鲁莽之举,大可不必因此而拒绝同任何异性来往。
2、正在早恋的,要理智地告诉自己,让童心再次驻留心间,把对异性的美好的感觉珍藏在心底,让友谊长存,同时加强男女不同的正常交往,扩大兴趣。
活动四:
思考:
1、 什么是友谊?
2、 什么是爱情?
3、 如何正确区分两者之间的区别及从友谊发展到早恋的大致过程?
活动五:
在思考的基础上,能加强友谊、杜绝早恋。
钻的教案篇2
学习目标:在体育活动中发展耐力素质。
学习内容:跳长绳、耐久跑
学习步骤:
一、游戏激趣,活跃身心
教师活动:1、组织学生常规训练
2、组织学生游戏:贴烧饼
3、提出要求,组织柔韧练习
学生活动: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出席人数。
2、在体育委员的指挥下进行常规和队列训练。
3、围成一个圈进行贴烧饼游戏,注意安全充分活动。
4、学生自己进行柔韧练习,能针对自己的不足进行练习。
组 织:四列横队、小组分散
二、合作跳长绳,感受练习的持久性
教师活动:1、讲解分组练习的要求,组织学生分组,轮流指导
2、分组展示,比一比哪一组集体参与的人多。
学生活动:1、按老师要求分成三组,体验不断增加人数同时跳长绳,每个学生都要体验不同的进入顺序和配合时的节奏控制。
2、一组一组展示,用自己觉得最好的方式展示,展示一小组最多的时候能进入共同跳绳的人数。每个小组三次机会。
3、和老师一起参与评价。
组 织:分三小组
三、 听音乐耐久跑,体验有氧练习
教师活动:1、讲解耐久跑的动作要求和练习要求。
2、组织学生进行耐力跑。
学生活动:1、知道耐久跑的动作要求和练习要求。
2、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听音乐进行耐久跑,自己控制速度。
3、放松慢走
组 织:分组自主活动
场地器材:操场、录音机、每人一绳
钻的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学会向人请教的一般方法,注意有礼貌,说话得体。
2、学会运用不同方式提出不同问题,培养应变能力。
教学设计:
一、板题激趣:
1、板题:学会请教别人
2、提问:你什么时候需要向人请教?要注意什么?
3、讨论:当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自己又不能解决时,就要去请教别人。请教别人,要把需要请教的问题说清楚,还要注意礼貌,说话要得体。
二、实践学法
1、提出要求:要把问题说清楚。注意礼貌和说话得体。
2、按要求进行训练:
⑴题目:①舅妈从国外给燕莉莉带来一枝多用钢笔,上面的英文她不认识,便去请教英语老师。②华运昌和赵东杰在一起装模型,华运昌装不起来,向赵东昌请教。
⑵示例:燕莉莉亲热地说:“老师,您好!,打扰您一下,我有一个问题想请教您,行吗?”
⑶讨论:这样请教行吗?请评议。
3、同桌自练,全班指名交流。
三、巩固学法:按下列内容在小组里交流。
1、训练内容⑴端木林给家住上海四川北路的姑妈写了一封信。到邮局寄信时,发现忘了写邮政编码,便函去问邮电局的阿姨。
⑵赵友兰有道数学题做不出来,便去请教班长郭巧玲。
2、小组请教,评议打分。
四、作业:利用课后分角色进行表演。
钻的教案篇4
一、活动目标
1、能安静地听乐曲,感受音乐的抒情旋律。
2、乐意用动作、歌曲、表情,表达对外婆的喜爱之情。
3、在说说、唱唱、做做、玩玩中,拓展幼儿的语言智能、肢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
二、材料准备:
1、准备外婆头饰一个,音带、录音机。
三、活动过程
(一)问答游戏,引出话题:
老师问,幼儿答。
(二)谈话:
1、你们都有外婆吗?外婆住在什么地方?
2、你去看外婆吗?你是坐什么车到外婆家的?
3、有一个宝宝他也要到外婆家,我们来听听他是怎么去外婆家的?
(三)欣赏歌曲:
1、录音机里的宝宝是怎么去外婆家的?
2、你们乘过船吗?乘船的时候船是怎么摇摆的?(请幼儿做做摇船的摸样)
3、宝宝摇着船,到了什么地方呢?我们来仔细听一听!
4、(欣赏音乐后提问)桥是什么样子的呢?你们有什么好办法搭一座桥?
5、听音乐摇船、搭桥去外婆家。(幼儿根据音乐的变化来做不同的动作)
(个别能力强的:老师也想跟你一起去看外婆,这只船太小,能不能造得大一点,让老师也能乘)
《做让幼儿动脑筋做船、搭桥体现
有外婆(听音乐幼儿在听觉感受)(幼儿做动作有了动作感受)
(四)学歌曲、明规则、做游戏。
1、分弟弟,妹妹做游戏。(体验游戏规则)
2、听音乐跟唱歌曲。(喜欢跟音乐唱歌,唱清歌词)
3、听听唱唱做音乐游戏。(再次激发)
钻的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爱护图书的良好情感。
2、发展幼儿初步的理解问题的能力和大胆的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引导使幼儿掌握看书的正确方法:轻拿轻放,一页一页轻轻地翻阅。
活动准备:《我和小图书交朋友》课件、图书若干
活动分析:
图书是幼儿的好朋友,各种各样内容丰富的精美图书对幼儿有很大的吸引力,但在看书的过程中却时常有不好的事情发生,因此培养幼儿良好的看书习惯非常必要。本次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掌握正确的看书方法,通过操作法、谈话法突破。
在小图书来班做客的情境中,让幼儿知道图书损坏的原因,进而寻找正确的看书方法,让幼儿在自己的操作中找到方法,并在再次少投放图书的情境中锻炼其解决问题的能力,知道遇到简单问题怎样做。延伸活动在区域中修补图书,并在以后的活动中随时指导幼儿的看书方法和看书姿势。
活动过程:
一、利用课件导入课题,激发幼儿兴趣 开门见山,看课件直接导入,激发幼儿兴趣,引发相关思考,"小图书为什么坏了"。
二、围绕主题进行操作、谈话
1、围绕课件进行谈话 "小图书怎么了,为什么会这样",让幼儿知道图书损坏的原因。
2、进行操作总结 幼儿在看书的过程中自己寻找问题答案,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见解,应该怎样看书,教师小结,让幼儿掌握正确的方法。
3、实践练习,再次提供看书情境,让幼儿运用正确方法进行实践,并在少书的情境中初步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结束
总结知识要点,小结活动情况,提出以后的希望要求。
四、延伸
一起到图书角修补图书。
钻的教案篇6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宛如一段优美的海边风光短片的儿童散文。课文从大海远景切入,慢慢推至近景,逐一展现沙滩 海浪 海螺 贝壳 玩耍的娃娃 串串脚印,并对之作色彩描绘,很有 动感。其 中,对小娃娃动作的描写先后有 序,一气呵成。篇末把小娃娃的脚印比作大海的项链,非常传神。作者巧妙构思,把从生活 中捕捉到的美好画面加以诗意表现,学生从 中可以受到潜移默化的美的熏陶。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对大海应该是比较生疏的,惟独 极少数学生亲临过大海。但是他们的想象力丰富,对大海充满了 憧憬和憧憬。因此,在 学习这篇课文时,要依据课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 情境 中认字学词,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感受大海的美。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蓝 又 笑”等11个生字,会写“白 的 又 和”4个生字,熟悉“禾木旁”。
2.能正确 流利 有 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小娃娃海边玩耍的快乐。
3.了 解课文内容,知道大海的项链是什么。能合理搭配“的”字的词语,累积语言。
过程与方法:
先情境导入,再通过初读扫除字词障碍,然后抓住重点词语对文章进行细读,想象画面,体会意境。
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
由文章受到的美的熏陶,能够投身到大自然 中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 快乐,同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和写字,理解词语和句子。有 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大海的美,体会小娃娃的快乐。
难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画面,理解大海的项链指什么。
课时安排:2课时
钻的教案篇7
大手小手
活动目标:
1. 通过大手找小手、大手摸小手活动,感受老师的爱。
2. 在听儿歌及跟做动作的过程中,初步理解“举、转、撑、握、藏”的意思。
活动过程:
1. 安排幼儿围坐成半圆形。
2. 教师边念儿歌边带领幼儿做动作。
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举起来。
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转起来。
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撑起来。
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握起来。
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藏起来。
3. 引出游戏“大手找小手”:可爱的小手全都不见了!现在我的大手要来找你们的小手,大手一摸到小手,小手就赶快放到腿上,好吗?
托班课本的教案-开心宝宝,
4. 教师悄悄地走到幼儿的身后,用小摸或握每一个幼儿的手,并提醒他们尽快把手放在腿上。
5. 游戏可反复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