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师为了调动学生积极性事前编写的应用文种,新学期即将到来,相信教师一定都写好教案了,以下是范文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水教案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水教案教案篇1
设计思路:
四季春、夏、秋、冬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而“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代表着希望,充满了生机。为了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与参与积极性,使孩子们通过初步认识春天,逐渐过渡到了解春天,从而进一步到热爱春天,特选择这一活动主题。
本主题从两个环节入手,具体如下:
活动一:儿歌“春芽芽”
活动目标:
1、通过组织幼儿观察、知道植物发芽是春天的主要特征。
2、初步培养幼儿观察和发现事物变化的能力。
3、激发幼儿探索大自然的兴趣,教育幼儿爱护花草树木。
活动准备:
1、课前尽早在自然角种上种子至发芽。
2、种子由播种到发芽、长大的图片一套
活动过程:
1、观察自然角中的种子发生了什么变化,讨论:发出的小芽像什么?是什么颜色?
2、出示种子发芽的图片,鼓励幼儿大胆说出种子发芽长大的过程并讨论:种子长大会变成什么?
3、看图片学习儿歌《春芽芽》。
4、带幼儿到室外寻找植物都发生了什么变化。
水教案教案篇2
有益的学习经验:
1、感知平衡的意义。
2、学习用增减数量达到平衡的目的。
准备:
1、塑料(或木制)小船一只。
2、大盆一个,盆里装满水。
3、石子若干。
4、作业卡。
活动与指导:
1、全体幼儿围在水盆边。教师指水盆:“这是公园的湖,湖上有小船,今天天气好,没有风和大太阳,小石子要乘船去玩。我们看一看,它们应该怎么坐船才安全,才不会掉到湖里。”接着示范:把石子摆到船的两边,使之倾斜,逐个移动石子,直至达到平衡。教师要边讲边示范,使幼儿明白道理和方法。
2、指导幼儿做练习:
(1)在每3组物体中,找出和圆点数一样多的物体,并画线圈起来。
(2)启发幼儿数一数,说出每排物体的数量,然后比较它们的多少,知道将多的组去掉1或将少的组添上1都能使两组物体一样多。
(3)将猴子和气球一一对应的比较,差多少气球就添画多少气球。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抱抱小兔子
水教案教案篇3
活动目标:通过幼儿对玩具的把玩与触摸,感知软软的、硬硬的,并以此对玩具及其他物品进行归类,培养幼儿初步的归类意识。
活动准备:玩具人手一个(有软性玩具、硬性玩具),其他各类物品若干。
活动过程:
一.展示玩具,引起幼儿兴趣
老师这里有很多玩具,想不想来玩玩?
二.多次把玩玩具,感知玩具软软的和硬硬的特性。
1.幼儿自行挑选玩具把玩
(1)要求:①每人只能挑选一件。
②用你的小手摸摸看,你拿到的玩具是怎样的?
⑵老师指导幼儿用各种方式知道玩具的软或硬。
⑶讨论:你发现你玩的玩具摸上去或碰上去是怎样的?(学词:软软的、硬硬的)
2.幼儿再次玩玩具
和同伴交换玩具,尝试多种感知。
三.学习归类
1.游戏:把玩具送回家
软软的玩具有一个家,硬硬的玩具有一个家,你拿的玩具是软软的就送软软的家里,你拿的玩具是硬硬的,就送硬硬的家里。
幼儿送玩具,老师指导。
2.尝试给多种物品归类。
观察老师准备的物品。
小结:有些东西是软软的,有些东西是硬硬的。
一起来送这些物品回家。
水教案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能用鼻子闻出气味,发展嗅觉能力。
2.学习用鼻子闻气味的方法,会用简短的语言表达感受。
活动准备:
1.密封但有气孔的果奶瓶若干,里面分别装有香水、风油精、醋、酱油、麻油等。
2.吹塑纸做成的"家"、小喷壶。
活动过程:
1.进入弥漫着香气的教室,引出课题。
(1)提问:你闻到了什么气味?你是怎样闻出来的?
(2)提问:你的小鼻子在哪里?请指一指。
(3)幼儿说说自己鼻子的形状和用处。
2.闻气味瓶,感知鼻子的用处。
(1)提问:这是气味瓶,怎么才能闻出里面的气味呢?
(2)幼儿闻气味。老师引导幼儿尝试用鼻子闻,注意不让瓶子贴紧鼻子,也可对着瓶子用手轻轻扇动气味进入鼻子。
(3)提问:桌上有什么?这些气味瓶里装的事什么?怎么才能知道?
(4)幼儿闻气味,并同老师、同伴交流闻到的气味。
3、玩游戏:气味瓶找"家"
(1)认识气味瓶的"家"。
(2)请幼儿问出气味后,将气味瓶送回"家"中。
(3)师幼一起验证:气味瓶找到自己的家了吗?
:
我们的鼻子用处很大,能闻到很多气味,我们要好好保护它。
水教案教案篇5
活动准备:
1. 幼儿旅游照片若干。
2. 环保图片。
活动过程:
分享趣事
1. 国庆长假刚结束,有些小朋友就急忙想告诉老师他们都去了哪些好玩的地方,可是如果只说给老师一个人听多没意思呀,今天大家一起来说说你去了什么地方?
2. 幼儿分享交流自己的长假趣事。
3. 教师小结:刚才你们说的真好,老师国庆节也出去旅游了,可是我却遇到了不高兴的事,你们想知道吗?
旅游中怎样环保
1. 我在旅游途中看见很多被丢弃的餐巾纸、空酒瓶、易拉罐被扔在路边,清洁工叔叔和阿姨都忙得来不及清扫。(出示图片)
2. 你们说说这样旅游会开心吗?
3. 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4. 教师讲“在旅游中应当怎样保护环境?”提问:你们能做到吗?
5. 小结:我们都来做文明小卫士,开开心心、干干净净地旅游吧。
活动目标:
1. 培养幼儿与同伴分享国庆节旅游的快乐事。
2. 让幼儿了解旅游中怎样保护环境。
水教案教案篇6
有益的学习经验:
初步认识水的基本特性:无色、无味和无嗅。学会用各种感官观察事物。
准备:
玻璃杯,清水,牛奶,硬币等。
活动与指导:
1、嗅觉游戏。教师把装有清水、酒、醋的瓶子放在幼儿面前,请幼儿来闻一闻,判断哪个瓶子里装的是清水。
2、味觉游戏。教师请幼儿尝一尝,说说哪个瓶子里装的是清水。
3、教师对幼儿说:“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游戏,请小朋友们仔细来观察。”
(1)教师拿出两个玻璃杯,在一个玻璃杯中倒入清水,另一个玻璃杯中倒入牛奶。
(2)教师把两枚硬币分别放入两个玻璃杯中,请幼儿观察哪个玻璃杯中的硬币看不见,而哪个玻璃杯中的硬币能够看见?
(3)教师总结,水是没有颜色的,所以放在里面的东西我们都能够看见。
水教案教案篇7
活动目标:
简单了解鱼儿生病的特征。
重点难点:
学习仔细观察鱼儿,了解鱼儿生病的特征。
活动准备:
教室内的鱼缸
活动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教师向幼儿介绍鱼儿生病的样子,请幼儿在每天观察鱼缸里的鱼儿时,如果发现生病的鱼儿要及时告诉老师,教师及时给鱼儿喂药。
1.生病的鱼儿是什么样子的?
2.生病的鱼儿身上会有白斑,身体会发生倾斜,好像游不动的样子。
三、说一说
为什么鱼儿会生病?怎样让鱼儿健康,不生病?
四、小结。
活动反思:
大部分幼儿不知道鱼儿生病是什么样子的,看到生病小鱼的图片,小朋友们都特别着急,纷纷问道:老师,怎么办呢?老师,可以给小鱼吃药吗?一个个表达着对小鱼的关爱,知道喂药后小鱼会好起来,一个个又绽放了笑脸,希望我们班的小鱼不要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