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在撰写的时候,老师需要注意逻辑思路清晰,为制定一份优秀的教案,教师们一定都绞尽脑汁了吧,范文社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我在变大班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我在变大班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尝试练习绳子的多种玩法,培养孩子的创新。
2、促进孩子身体协调能力、跳跃能力的发展。
3、体验互相合作的快乐,培养孩子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每人一根跳绳、室外场地。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孩子们与老师一起随着音乐做韵律活动,动作孩子们可以自编,运动的力度可以强一点。
二、快乐玩绳,尝试绳子的多种玩法。
1、孩子们自由结伴,可以单独玩、也可以集体合作,想出绳子的不同玩法,教师不断鼓励、表扬有创新玩法的孩子。
2、请个别幼儿上来演示自己的新玩法,幼儿分别尝试练习。
3、教师挑出几种新玩法,幼儿练习:
1)、两人合跳一根绳子。
2)、三人合作跳。
3)、三根绳子拼成花,练习跳跃。
4)、绳子连成长线,练习左右跳、走钢丝。
5)、绳子拼成长方形,练习跳远、分合跳。
6)、用绳子当障碍物、练习跳高。
三、游戏活动:探险寻宝
室外场地布置好,孩子们通过走过独木桥、跳过小沟爬过铁丝、双脚分合过小路找到宝物。游戏可以多进行几次。
四、放松运动
活动反思:
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问题的出现也正是孩子认知冲突的关键时刻,教师要抓住这个时机,使幼儿能发现问题并产生解决问题的内在愿望,明确幼儿学习新经验的需求动机,同时对孩子进行适当的点拨和引导,抓住问题的要害,一语道破天机,使孩子在渴望的心理状态下,明晰事理,收到教于学的高效。本次活动气氛较好。
我在变大班教案篇2
主题墙可由四部分组成:主题墙、问题墙、展示墙、涂鸦墙。
1、主题墙:它的内容是根据课程的开展而动态变化的,包括讨论的过程记录、孩子的个性化表现、收集的材料以及用各种形式表达的想法等等。
2、问题墙:孩子对这个主题活动所产生的困惑,以及最想知道的一些问题。
3、展示墙:除绘画作品之外的手工作品、照片以及某个技能的展示等等。
4、涂鸦墙:孩子的绘画作品。
●大班主题活动《神秘洞》
主题墙:分成四个版块:
(1)“食物中的洞洞”——设计一张相关的表格,请孩子和家长一起完成调查并进行记录,找一找哪些食物有洞洞;
(2)“洞洞的秘密”——这个版块是请家长帮助收集各种和洞洞有关的图片,教师选择一些合适的图片展览出来;
(3)“我和洞洞做游戏”——有洞洞的玩具非常多,比如雪花片、积木、珠子、滚筒等等,教师就组织相关的活动,让孩子玩这些有洞洞的玩具,而教师则将孩子这些精彩瞬间拍摄下来,呈现在主题墙上,供大家相互欣赏;(4)“洞洞里的动物”——让孩子寻找住在洞洞里的小动物,比如蚂蚁、老鼠等等,并让孩子画下这些小动物,展示出来。
问题墙:“哪里有洞洞”——当我们把这个主题活动的内容告诉给孩子时,他们就特别好奇,究竟什么地方有洞洞呢,所以我们就把孩子的这个问题呈现在问题墙上,通过主题内容的进一步深入和孩子之间的相互讨论,最终找到了答案,原来在我们的身上和周围到处都有洞洞,比如鼻子有洞洞,耳朵有洞洞,教室里很多玩具都有洞洞,家里的电器也有洞洞等等,我们老师就把孩子的这些发现及时记录下来。
展示墙:“美丽的窗花”——因为窗花都是有洞洞的,所以我们就引导孩子剪窗花,并把孩子的手工作品展览出来。
我在变大班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认真倾听,根据图片提示理解故事基本情节内容。
2.能根据故事情节开展合理想象,大胆积极地发表个人意见。
3.感受神话故事语言特点,喜欢神话故事中乐于助人的形象。
活动准备
1.故事图片
活动过程
一、猜想引发兴趣。
1.教师:小朋友们,动物会说人话吗?
你知道的动物是怎么“说话”的?
(幼儿学一学各种动物的叫声)
2.教师:很久很久以前,动物们可是会说人话的,现在它们怎么都不说话了呢,
这里有个古时候的神话故事,听完大家就会明白了。
二、完整欣赏故事,了解故事内容,掌握主要情节。
1.教师有感情地讲述故事
2.提问:故事里讲了什么?动物们为什么不会说话了呢?
自由交流后个别发表意见。
(引导幼儿简单概括故事情节进行讲述)
3.帮助幼儿深入理解故事。
(1)天神有个什么想法?
(2)你觉的天神有这样的想法,好吗?为什么?
(3)天神是怎么做的?
4.智水有什么用?哑水又有什么用?他们分别装在哪里呢?
5.青蛙知道天神的秘密了告诉了谁?为什么它要这么做?
6.这个人是个怎样的人?
三讨论:喜欢故事里的谁?不喜欢谁?说说为什么?
帮助幼儿从故事中的人物事件中明辨是非,增强正义感。
四、在提示下完整讲述故事。
我在变大班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练习走螺旋队形,敏捷反应及快跑能力得到发展。
2.能及时调整自己的位置与步幅,保持一定的队形。
3.知道放鞭炮是我国节日的习俗,体验放鞭炮的快乐。
4.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5.让幼儿了解节日的由来,感受节日欢乐的气氛,一起欢度节日。
活动准备:
1.请幼儿互相交流自己放鞭炮的经验,并在活动区用彩纸卷制鞭炮。
2.了解放鞭炮是我国人民的节日习俗,有条件可安排幼儿观看节日放鞭炮等热闹场面的有关资料。
活动过程:
一、模仿动作:动物模仿操。
二、幼儿练习卷鞭炮。
1.幼儿分小组活动(分成4-6个小组),引导幼儿探索卷成一个鞭炮的方法。
2.幼儿集中交流卷成"鞭炮"的方法,教师引导幼儿重点讨论:全组幼儿要站成一横队,须以排头幼儿为轴心,排尾幼儿带领全队按螺旋形围绕排头幼儿走,这样"鞭炮"会卷得又快又好。
3.幼儿再次练习卷"鞭炮"。
三、游戏:放鞭炮。
1.幼儿卷成"鞭炮"后由教师"点火",幼儿一个接一个发出"兹"声,不能间断,直至排头幼儿发出"啪"的声音后,幼儿四散跑开,排头幼儿去追,捉住一幼儿后游戏结束。更换排头重新游戏。
2.全体幼儿分两组轮流玩"放鞭炮"游戏。
教师注意提醒幼儿遵守游戏规则:点燃后依次发出"兹"声,当排头幼儿发出"啪"的声音后再跑开。
四、听音乐做放松活动。
我在变大班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玩球,让幼儿发现玩球的各种方法,体会玩球的快乐。
2.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和团结友爱的品质。
活动准备:
1.每个幼儿一个皮球。
2.录音机,磁带。呼啦圈,小棒,饮料瓶,积木板,羽毛球拍,保龄球,平衡木等。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
1.幼儿随教师自由入活动场地。
2.幼儿听音乐《健康歌》做热身运动。
二:基本部分:玩球
1.拿球,让球围绕幼儿身体及脚各转一圈,以激发幼儿玩球的兴趣。
2.拍球
(1)以不同方法拍球:
一只手拍球,双手拍球,快拍和慢拍等,让幼儿体会快拍与慢拍的不同。
(2)花样拍球
教师在幼儿已经学会基本的拍皮球技能后,启发幼儿在以会的基础上,变换花样拍球,并请有创意的幼儿示范,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如:用手背拍球,背手拍球,转圈拍球,胯下拍球,两个小朋友互相交换拍球等。
3.巩固
游戏
为了更好的达到教学目标。做两个
游戏
加以巩固。
(1)运西瓜
在活动中教师和幼儿一起将皮球当做西瓜,并想出各种办法,将“大西瓜”运到目的地。
(2)自由选材游戏
教师提供丰富的材料,幼儿自由选择各种材料玩球,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
三、小结
听音乐活动一下,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玩球的感觉。将自己的问题拿出来和大家一起讨论,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或者把自己认为好的方法告诉大家。文 章
我在变大班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借助椅子游戏活动,发展幼儿跳跃时的协调能力。
2、培养创新、勇于挑战、坚持到底的意识和能力。
活动准备:
1、椅子和幼儿一样多。
2、欢快的音乐和柔和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进场
听着欢快的音乐进场并尝试几种动物的行走方式。
2、热身运动
师:这里有很多的椅子,我们和椅子一起做运动。
①手举到头顶拍5次,脚举起来拍5次。
②站到椅子旁,站到椅子后面。
③观察教师膝盖弯或直,介绍椅子的组成:头、身体、脚,发口令:膝盖不能弯,用你的头碰椅子的××。(可请个别幼儿示范)
④师:我有一个更好的办法想不想看,我说了玩游戏的时候要动脑脑筋哦。
二、椅子游戏(双脚并脚跳教学)
1、椅子变队形,椅子一字排开(两座独木桥)
2、变成左右双脚的椅子摆放方式(弯弯小河)
3、椅子躺下,椅背对椅背(加椅子逐步递增难度)
4、指导与建议:教师鼓励幼儿不断挑战难度;个别幼儿注意保护。
四、放松活动:
引导语:冬天到了,我们来搭一个雪娃娃。;夏天到了,雪融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