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教案模板6篇

时间:2022-10-08 作者:Surplus 备课教案

写教案时,我们注意要结合教学期间的疑难点展开写作,教案是老师为了调动学生积极性提前制订的应用文种,以下是范文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音乐课教案模板6篇,供大家参考。

音乐课教案模板6篇

音乐课教案模板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和即兴舞蹈,体验乐曲《葡萄牙舞》欢快跳跃的情绪。

2、通过故事和图形谱,了解音乐结构和创编舞蹈动作。

3、让幼儿感受乐于助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葡萄牙舞》、丫丫和哈哈的图片、黑板、图形谱

活动过程:

一、用孩子的名字配上声势律动,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二、感受音乐。(放主旋律音乐两次)

1、欣赏音乐。

提问:你听了这首音乐有什么感觉?听音乐时你想到了什么?

2、即兴舞蹈。(放主旋律音乐两次)

师;请你边听音乐边把你想到的东西跳出来。

三、听故事。

有个小朋友叫丫丫,(出示丫丫的图片)她有一个很好的朋友叫哈哈,丫丫和哈哈这两个好朋友每天在一起玩耍,一起吃饭,还一起睡觉呢!有一天,丫丫找不到哈哈了,哈哈到哪里了呢?正在丫丫着急的时候,来了一个老婆婆,她告诉丫丫知道哈哈去了哪里。原来丫丫到一个国家去玩,她迷路了,找不到回来的路,回不来啦!丫丫跟老婆婆说:“我要去找丫丫,我要到那个国家去。”婆婆说:“这个国家很远,只能走路去,还要钻山洞。还有那个国家的是房子都很奇怪的,你到了就知道了!”丫丫说:“再远我也要去。”婆婆就告诉了丫丫怎么去,丫丫出发了。

四、分段了解音乐结构和创编舞蹈动作。

1、 出示两段纸做的道路的图片。

教师提问:丫丫出发了,丫丫走了多远,请小朋友把手指伸出来一起帮她数数?

教师拿着丫丫的图片在图形谱上走八下,教师告诉小朋友:丫丫走了800里,还要继续走,又接着走了800里。

2、 拉拉是怎样走路的?请小朋友创编丫丫走路的动作。

听音乐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做丫丫走路的动作。(放主旋律音乐的第一部分音乐)

3、出示两座山的图片。

教师提问:丫丫前面有几座山?(两座山,过一座山还要走一 段

路。) 山太高,丫丫爬不上去,只有钻山洞了。

3、启发小朋友创编丫丫钻山洞的动作和走路的动作。

请小朋友到前面来表演动作(钻山洞——走路——钻山洞——走路),教师示范动作,并和孩子一起表演动作。

4、听音乐小朋友和教师一起做丫丫钻山洞和从山洞出来走路的动作。(放主旋律音乐的第二部分音乐)

5、丫丫终于到了这个国家,这个国家的人都欢迎丫丫到他们家里去做客,他们一起说了句话欢迎丫丫,你们猜说的什么呢?

这句话就是:欢迎你,欢迎你,欢迎你,欢迎你。节奏为(欢迎 你—︳欢迎 你——︳欢迎 你—︳欢迎 你——)这个国家的人很热情,还做了动作表示欢迎,按节奏拍手。

教师带小朋友根据节奏拍手并说欢迎词。

6、丫丫进了这个国家的人家里去做客,她发现这个国家的房子很奇怪,房子的门很矮,要钻进去,钻进去之后又发现房子里面很大,很高。

(出示房屋的图片)

7、请小朋友创编丫丫钻进房子和在房子里走路的动作。

教师示范动作(钻门——走路——钻门——走路),并和孩子一起表演动作。

五、听音乐完整地走图形谱、做律动和舞蹈。

1、 请小朋友听音乐看老师走图形谱,老师拿着丫丫的图片走图形谱。(放主旋律音乐两次)

2、 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走图形谱。(放主旋律音乐两次)

3、 老师带小朋友站在原地做律动。(加上丫丫走路的动作和钻山洞、钻 门的动作)(放第主旋律音乐两次)

4、课室内放有用积木搭成的山洞和门,孩子在教师的带领下听音乐舞蹈。使舞蹈具有流动感。(放完整音乐)

5、渗透德育教育。

最后在一个门里终于找到了哈哈,大家一起叫“哈哈!”教师提问:丫丫很艰难才找到哈哈,哈哈应该说什么?我们应该向丫丫学习什么?教育小朋友们要团结友爱,乐于助人。

?葡萄牙舞》全曲是由一个旋律回旋重复了8次组成。旋律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由两句相同的乐句组成,沉稳而又欢快,象士兵在行走,每一个乐句的旋律走向成直线形,两句旋律线象两条宽宽的道路。第二部分也是由两句基本相同的乐句组成,急促而欢快,每个乐句感觉前两拍象人蹲着在钻山洞,后两拍象人站起来昂首挺胸走路。

音乐课教案模板篇2

活动目标:

1、在掌握歌曲旋律和歌词的基础上,根据歌曲内容做相应的动作。

2、创编不同的"雪人造型"动作。

3、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重点:

在掌握歌曲旋律和歌词的基础上,根据歌曲内容做相应的动作。

活动难点:

创编不同的"雪人造型"动作。

活动准备:

1、已初步会唱歌曲。

2、有在下雪天堆雪人的生活经验。

活动过程:

1、复习歌曲《小雪花》

引导幼儿扮演小雪花,快乐地表演唱,鼓励幼儿与同伴组合成不同造型的六个花瓣的雪花造型。

2、复习歌曲《堆雪人》,注意唱出歌曲3∕4节拍的特点以及活泼、快乐的情趣。

3、创编歌曲表演动作。

根据歌词内容创编"堆雪人"动作,并指导雪人堆好后不能动。

创编"不同造型"的雪人,并做好控制,以供同伴们互相交流学习。

教师反馈幼儿的雪人造型,组织幼儿互相观察。

4、完整听音乐做游戏。

幼儿两两结伴,自己商量角色,一人当"雪人",另一人为小朋友去堆雪人。鼓励引导幼儿能根据同伴的意图做出相应的雪人造型动作。

音乐课教案模板篇3

中二班美术观摩活动——青花瓷盘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感受青花瓷盘的色彩美和图案美。

2.尝试运用各种线条大胆地表现青花的花纹和图案。

3.积极参与活动,体验美工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点:尝试运用各种线条大胆地表现青花的花纹和图案。 活动难点:会运用连续花纹和单独花纹进行图案设计。

活动准备:

1. 知识经验准备:事先了解青花瓷的由来、认识过生活中的普通瓷器制品。

2. 物质材料准备:ppt课件,一次性纸盘若干,蓝色记号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通过谈话,播放ppt,认识青花瓷盘。

指导语:小朋友你们家里是不是有许多漂亮的盘子呢?今天

老师也带来了许多漂亮的盘子,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进一步欣赏青花瓷图片,加深对线条、图案的认识。

⑴你看到了什么样的花纹和图案?这些美丽的花纹都装饰

在盘子的什么部位?(盘心、盘边。)

(2)这些花纹是怎么排队的?

三、明确要求,幼儿操作。

1、个别幼儿谈谈自己你设计的盘子,中间画什么,周围画

什么?

2、教师提出要求,幼儿操作。

①先装饰中间的,再装饰旁边的;

②大胆装饰,让自己的作品与众不同;

③要保持画面整洁。

3、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重点指导幼儿用线条大胆地

表现青花的花纹和图案。

四、展示作品、分享评价。

将幼儿的作品布置在展板上,提问:你最喜欢哪个盘子,为

什么?

五、延伸活动:

进一步丰富与拓展幼儿相关知识与经验。

音乐课教案模板篇4

一、活动目标:

(一)学习儿谣《石头》,掌握节奏。

(二)能大胆的用石头进行游戏造型。

(三)体验合作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音乐cd、各种石子、布袋、各种材质的物体

三、活动过程:

(一) 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1.师:蝴蝶们一看到小蜜蜂,就急忙要将它赶走,因为小蜜蜂的刺又尖又硬。小石头来了,他要大家想想有谁能和小蜜蜂一起玩呢?……

2.请小朋友模仿石头作出僵硬的造型,教师推一推学生的身体,看看是否坚硬。

(二)学习童谣《石头》

1.软与硬的感触

2.闭目触摸:请幼儿将手放进布袋里触摸一样东西,并表述特征。

3.发表感受

4.教师请幼儿说说石头的功能。它们都可以做什么。

5.观察石头外形、练习堆叠。

(1)幼儿每人三颗石头:第一段语词“一颗石头当鸡蛋”放下一颗石头。“两颗石头来作伴”再放一颗石头,“三颗石头丢炸弹”丢石头炸弹在两颗石头中间,“再来一颗怎么办?”空手耸肩。

(2)第二段语词与第一段相反,逐一收石头。

(3)石头乐器:学生每人两颗石头一边念语词一边石头互相敲击演奏。

(三)创意石头造型

1.幼儿分成若干组围成小圈,模仿各种石头的样子

2.创作:选出小组长取石头,小组自由创作图案。

3.大家欣赏,教师点评。

音乐课教案模板篇5

一、教育目标:

1、感受音乐活泼欢快的情绪,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2、感知音乐节奏的快与慢,能够用肢体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体验,幼儿能够根据生活已有经验按歌词创编出动作。

3、初步了解节奏型:

二、准备:

1、幼儿经验准备:生活环节放音乐《幸福拍手歌》,让幼儿熟悉主要旋律。

2、物质准备:音乐谱表若干、乐器若干、操作材料若干。

三、教学过程:

(一)幼儿律动:《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幼儿戴头饰)

(二)师生问好:

x x / x x//

小 朋 友 好

李 老 师 好

(三)节奏练习:

打 气 气 气 放 炮 嘭 嘭

让幼儿练习(气气、嘭嘭)为《幸福拍手歌》的主要节奏型做准备。

(四)教师谈话理解音乐内容:

1、孩子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听一首好听的歌《幸福拍手歌》,认真听请你想一想这首歌曲里都表演什么动作了?(幼儿回答问题)

2、请你再听一遍音乐,然后说说你觉得哪儿快些、哪儿慢些,你可以用动作跟着音乐做一做。

(五)出示节奏谱,幼儿练习:

1、再听一遍音乐,你哪儿看懂了?(幼儿回答)

2、你最喜欢这图的哪儿?你最喜欢这图的哪儿?(幼儿回答)

(00)这怎么办呀?跟着老师打打拍子。

3、幼儿听音乐点画出自己的节奏谱。

(六)活动延伸:

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乐器,来为乐曲伴奏。

(七)听音乐律动走出教室。

音乐课教案模板篇6

音乐游戏内容:

乡下老鼠进城去看望城市老鼠,他壮着胆子,穿过田野,来到了城市,这里到处都是高楼大厦,她感到很陌生,也有点害怕,于是小心翼翼地沿着墙角走:“左看看,右瞧瞧,1234567;左看看,右瞧瞧,1234567。”终于来到城市老鼠的家,哇!这里的食品真多呀!各种蔬菜、水果、面包、香肠、奶酪、黄油……让人看得口水都流出来了。乡下老鼠和城里老鼠不客气地吃起来。突然“喵一了二声,猫来了,老猫往这边扑,老鼠往那边躲,最后老猫用语言“画个圈圈定住你”将他们变成了木头老鼠。

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目标】

1、会玩“躲闪、定住”游戏,感受乐曲中表现出来的紧张气氛。

2、随音乐尝试合拍地表现乡下老鼠进城的忐忑不安、快乐、紧张、安静的情绪。

3、体验听音乐做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听过音乐《忐忑》和故事《城里老鼠和乡下老鼠》。

材料准备:剪辑好的《忐忑》音乐、老猫头饰一个。

?活动过程】

1、回忆故事内容,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师:还记得故事《城市老鼠和乡下老鼠》吗?城市老鼠告诉乡下老鼠城市里有什么呢?

2、倾听音乐,感受音乐的节奏和结构,学习将音乐与故事匹配。

师:这首歌曲反映了乡下老鼠进城的心情。让我们一起听一听城市是不是像城里老鼠说的那样乡下老鼠进城后发生了什么事情?

3、熟悉a段音乐,并随音乐大胆用动作表现。

(1)感受音乐中乡下老鼠进城时的忐忑心情。

师:你们知道乡下老鼠进城时怎么走的吗?谁能用动作告诉我。

(2)引导幼儿感受并表现音乐中乡下老鼠进城的狂欢。

4、感受b段音乐,玩“躲闪、定住”游戏。

(1)感受音乐,讨论如何躲避老猫的抓捕。

(2)明确游戏规则。

(3)听音乐玩“躲闪、定住”游戏。

5、听完整音乐玩游戏,自然结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