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教学工作开始前,教师一定都做好充足的准备,那么是时候写一份教案了,教案在书写的过程中,大家肯定要考虑文字表述规范,下面是范文社小编为您分享的小学音乐说课教案模板6篇,感谢您的参阅。
小学音乐说课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各族小朋友在一起》。
2.在为歌曲《各族小好朋友在一起》的伴奏中加入碰铃、响板及各种自找自制的打击乐器,使伴奏音响更加丰富。
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团结友爱和合作
?
2.培养学生的歌唱能力,做到声音自然,姿势良好并能较为正确的表达歌曲的感情。
教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具电子琴、手风琴
教学过程
一、课前复习:
歌曲《好朋友》
二、展示学习目标:
三、学唱新歌:
1.用教材插图引入《各族小好朋友在一起》的教学。
2.教师范唱。
3.听唱法分句教唱《各族小好朋友在一起》。
4.按节奏谱分别用三角铁、双响筒、玲鼓为歌曲伴奏。
5.引导学生编写第二、三段歌词。
6.将原歌词和新编的歌词连起来唱,并用打击乐器伴奏
7.启发学生利用各种物体作打击乐器,或自制打击乐器,下节课带
四、巩固练习:
1.男女生比赛唱
2.小组比赛
五、课堂小节
小学音乐说课教案篇2
撰写时间:20xx年9月23号 课程名称:音乐课
主要内容:学唱卢沟谣
教学道具:教案、手机或电脑
授课目的:
1、让孩子找到音乐的乐趣,学会喜欢音乐,享受音乐。2、愉悦身心,陶冶情操,培养自信心,培养兴趣。 3、让音乐教会孩子们释放个性、训练声音、学会享受音乐中的快乐。
4、学会独立演唱卢沟谣
授课步骤:师生问好(1分钟)----欣赏卢沟谣(3分钟)----讲解歌词(6分钟)----教唱卢沟谣(20分钟)----游戏(10分钟)----下课
具体内容:
1、引入,以提问的形式,大家知道北京都有什么吗?(天安门,故宫,鸟巢,水立方)今天我们唱的这首歌和一座桥有关,叫做卢沟桥。我们都学过卢沟桥上的狮子这篇课文对不对?今天我们就来唱一唱它。
1、在欣赏卢沟谣的时候,助教和讲师把卢沟谣的歌词写在黑板上。
卢沟谣歌词: 永定河出西山碧水环绕北京湾 卢沟渡摆渡船渡走春秋渡秦汉金中都烟云散留下古桥写江山元明清七百年卢沟晓月照大川
晚清衰民国乱列强践踏毁家园卢沟桥狮子吼宛平城头浴血战中国人意志坚重整河山换新天水清清月圆圆万古卢沟佑安澜
2、歌词讲解:永定河出西山,碧水环绕北京湾----永定河位于北京的西南部,北京西山,是太行山的一条支阜,古城太行山之首,又称小清凉山,宛如腾蛟起蟒,从西方遥遥拱卫着北京城,因此,古人称之为神京右臂,永定河流经西山。
卢沟渡摆渡船,渡走春秋渡秦汉----卢沟河即永定河,历史悠久,原来只是浮桥相连,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是兵家必争之地;金中都烟云散,留下古桥写江山----1153年金朝定都燕京之后,这座浮桥更成了南方各省进京的必由之路和燕京的重要门户,车水马龙,行人相接,原有的浮桥显然已不能适应都城在政治上,军事上,经济上,交通上的需要,金世宗才诏命建桥。
元明清七百年,卢沟晓月照大川----经过历史的洗礼,卢沟桥仍然见证着中国的变迁,卢沟桥有“卢沟晓月”的美称。
晚清衰民国乱,列强践踏毁家园----晚晴时期,中国开始被列强瓜分,资本主义帝国入侵中国,家园被践踏。
卢沟桥狮子吼,宛平城头浴血战----1937年,卢沟桥事变,日本开始全面侵华,中国人开始了八年的艰苦抗日。
3、抢凳子游戏规则:抢凳子游戏规则:选取5名同学,4个凳子,凳子摆成一个圈,同学拍手并围着凳子转,其余同学演唱卢沟谣第一段,演唱结束,五名同学要快速的找到一个凳子坐下,则有一人没有凳子,被淘汰出局,拿一个凳子下场。直到剩最后一位同学胜利。
4、结束课程:今天大家表现非常棒,希望大家下课后多多练习,下一节课老师要检查哦!
小学音乐说课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捉迷藏》、《我们多么幸福》、《摇啊摇》、《小酒窝》等作品,有如四夫幅精致多彩的画面,它表达出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与热爱。我们从音乐声中感受并体验这种人间的真挚情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2、聆听《捉迷藏》时,边听边看图形谱,从中初步感受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3、进一步熟悉歌曲,通畅地唱好《摇啊摇》《小酒窝》曲调。有感情的背唱这两首歌曲,并进行即兴表演。
4、听辨音的高低并进行模唱,能基本唱准。
教学重点、难点:
1、聆听、欣赏。听辨音的高低并进行模唱,能基本唱准。
2、休止符、有感情演唱歌曲。
教学准备:
钢琴、录音机、磁带。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拍手进教室。(选用《苏珊娜》)
2、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二、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位好朋友,它是谁呀?(小兔子出场)
生:兔子!兔:小朋友们你们好,我叫小兔!
师:小兔子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钢琴曲,名字叫《捉迷藏》。
兔:
小朋友们,这首钢琴曲是小兔子特别爱听得一首,音乐中有一段乐曲像我跑步一样轻快好听,你们能自己听一听,找一找吗?(这时候小乌龟,鸭子也纷纷出现了)
乌龟:还有我,还有我呢,音乐里面也有像我的爬行速度一样慢的音乐,你们也找找看呀!
鸭子:我走路一摇一晃,既不像小兔子跑得那样快,也不像乌龟爬得那样慢,我的速度说不好,反正你们帮我找一找,我还没有找到呢!
三、新授
1、聆听钢琴曲《捉迷藏》,请同学们根据三个小动物的话,来分乐段!听完,做简单分析,画书。
2、小游戏。聆听音乐学三种小动物走路的样子。(给学生走路空间)
3、分小组讨论,每组选出三个同学分角色扮演!
4、小兔子讲故事。让小兔子讲述她小的时候与外婆如何共度美好童年的?(创编一个小故事)
兔:现在回忆起最难忘的事情就是外婆哄我进入梦乡的那个好听的童谣!同学们想知道吗?”(小兔子朗诵一遍歌词)生:让学生打开书读一遍。(没有感情!)
兔:“不像不像,你们读的一点都不像我的外婆一样好听!外婆的声音很小。”
生:这个时候让学生再读,他们的声音一定按照小兔子的要求,声音轻而弱。
兔:“不像不像,还是不像我的外婆,我的外婆读的速度没这么快。”
生:第二次的要求同学们还能更好做到。
兔:不像不像,还是不像我的外婆,我的外婆不但会读,还会唱呢,你们行吗?”
生:同学们听到这里他们憋足了劲异口同声地说:“行”。
5、学习歌曲,聆听几边。
6、学生小声跟唱。
7、音乐小知识——反复记号‖∶∶‖
四、创编活动——进行简单表演
小兔子:哎!现在我真得很想回到从前,躺在外婆的怀抱里好好睡上一觉。外婆总会用他那温柔的手抚摸我的头、身体还有小尾巴!可惜可惜啊,再也看不到了!同学们你们会哄我入睡吗?(这个时候全班同学那种迫不及待的手已经开始按照小兔子刚才的一番话模仿了。)同学们当然说没问题!于是,主题曲再次想起,学生们终于理解了这首歌曲,用缓慢的速度,温柔的声音,细致的表演完成了这首歌曲!
五、课堂小结
从音乐的体验中联想你的童年生活中最值得回忆的一幕,向大家说说。
小学音乐说课教案篇4
一、组织教学:
1、谈话导入
设计意图:在谈话过程中创设去太空旅游的情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2、律动表演(感知音乐)
二、节奏练习(读部分歌词)
1、和星星对话
设计意图:在和星星对话和向星星提问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2、读歌词
(1)聆听范读
(2)初读歌词
(3)解决难点
(4)有感情读
设计意图:在节奏练习中帮助学生熟悉歌词。有节奏、有感情的读歌词,学生体验快乐的情感。
三、音乐知识
1、导入
老师:小星星让我们唱歌,可光知道歌词可不行,怎么办呢?(点课件)看有朋友来帮忙了(课件在歌词上出现歌谱),歌词上多了什么?
2、学习唱名
设计意图:在自主演唱——聆听感知——准确演唱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感受和认识音符唱名。
3、认识音阶、唱音阶
四、学唱新歌
1、聆听歌曲范唱,感受歌曲。
2、再次聆听,体验歌曲
3、轻声演唱
4、解决歌曲演唱中的难点
5、有感情的演唱:启发学生:在演唱的过程中,用不同的情绪表现出歌曲中不同角色的情感。
6、巩固练习
7、认识领唱、齐唱(聆听一段)
设计意图:学生的聆听感受和教师的教授相结合,帮助学生准确掌握领唱、齐唱这种演唱形式。
8、练习领、齐唱
五、课堂延伸——创编歌词
(1)说星空
(2)编歌词
设计意图:在教师创编歌曲的引导下,学生自主创编或合作学习。
(3)创编歌曲展示
六、课堂小结
小学音乐说课教案篇5
教学目的:
1、通过聆听《儿童团放哨歌》、《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演唱《共产儿童团歌》、《卖报歌》了解共产儿童团曾在革命历史时期发挥的作用,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责任感。并能用坚定、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
2、能用打击乐器合适的力度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用坚定、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用合适的力度为歌曲伴奏。
教学方法:
视听结合教学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琴、打击乐器。
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聆听《儿童团放哨歌》、编创与活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聆听《儿童团放哨歌》
师:革命战争时期的儿童团员不但机智、勇敢,而且他们乐观坚定,他们也像我们一样爱唱歌,听!他们又在开始歌唱了!
1、播放歌曲《儿童团放哨歌》,学生聆听歌曲。
师:歌中唱出了哪些内容?你知道儿童团都做过哪些事?
2、复听时跟随音乐一起律动,深入体验感受音乐。
师:同学们,你想不想也来做一回儿童团员,站岗,放哨呀?
3、拓展延情:
你知道吗?为了纪念这些发生在儿童团员们身上的难忘情景,我们的音乐家们写了许许多多的歌曲。你知道哪些?
生:自由回答。
师:共产儿童团员们人小志气大,为革命胜利作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个个都是红色的小英豪。我们也来学学他们吧!请小朋友们分组讨论,来表演一下他们的生活情境。
三、编创与活动
通过创编表演再一次深入体会儿童团员们的生活(站岗、入哨、上学、唱歌、与敌人斗争等)。
1、这是一组命名为游击战的节奏练习。有人打枪、有人敲鼓、有人在铁桶里放鞭炮,制造迷惑敌人的效果。指导学生读出声响模拟枪声、鼓声、鞭炮声,形成节奏声势。?
2、分组编创,编排小组表现效果,三种声响同时出现、相继出现均可,还可根据想像加上号角声。?
3、分组为大家表演,看哪组节奏准确,三声部合作得好、声势效果好。
四、课堂小结:
师:难忘的旋律,难忘的'情怀,儿童团员们的飒爽英姿在这许许多多歌曲中体现,在我们小朋友的歌声中得以体现,我们似乎又见到了那一个个小英雄。
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幸福美满,我们也要做和平年代的小英豪,好好学习,好好努力,为身边的朋友,为家,为校,为社会作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表演《共产儿童团歌》、聆听《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编创与活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学生在《儿童团放哨歌》声中进入教室。
二、表演《共产儿童团歌》
1、导入新课
师:大家看这是什么?
生:(红星,五角星)
师:你们都在哪里见过它?你能讲述一个红星的故事吗?
生:(回答问题,讲述)
(介绍历史背景)
师:今天请大家看一个有关红星的故事。那是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初步产生情感体验)
师:当你听到这首歌时心里有什么感受?
生:(激动等)
师:在那个年代连儿童也自发的组织起来和敌人做斗争。你们想和儿童团员一样和敌人做斗争吗?
(学习歌曲中的节奏)
师:现在就交给你们一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你们愿意接受吗?
生:愿意
师:红军要开会,为了防止有敌人混进来,邀请儿童团员站岗,每位来开会的红军都有一个暗号,只有拍对暗号的红军才能进去开会。
(出示两条节奏。)
(学生动作:分成两组,一组扮演红军,一组扮演儿童团员。
拍对的红军,儿童团员为他们贴上红星。)
2、学唱歌曲
师:同学们,你们胜利的完成了任务,已经成为一名光荣的儿童团员了,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我们的团歌。
a、学会用听觉尽快地掌握歌曲的旋律,在完整聆听歌曲中学会歌曲。
提示:用手击节拍、踏步走等形式感受歌曲,在多次不同方式的感受中记住歌曲的旋律。
b、有感情地朗读歌词。注意咬字准确、吐字清楚。
c、跟琴小声熟悉歌曲,对准歌词,尤其是一音多字处。
三、编创与活动
学会歌曲后,在歌曲演唱前加入自编的小军鼓的节奏,或拍击或读出,使歌曲的演唱更有气势(小军鼓的节奏分小组完成,尝试加入的效果)。?
1、按固定音型伴奏的方式,用最简单的方法,尽快加入器乐表演中去,尝试伴奏、合作的愉快。
2、听着歌曲录音伴奏,试着跟上歌曲的节奏。
3、分组互相伴奏。歌曲是4/4拍,要注意突出强拍,第一拍要强,第三拍次之。
四、聆听《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师:同学们,儿童团是革命战争时期的少年儿童组织,那么这个组织发展到今天是什么组织?
生:(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1、播放《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学生完整地聆听歌曲。
提示:歌曲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唱出了哪些内容?
2、复听歌曲。
提示:歌曲中对少先队员提出了哪些要求?那么作为今天的少先队员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3、再次复听,学生轻声合着音乐唱一唱,并用手击节拍。
师:让我们接过烈士手中的枪,在歌声中结束这节课吧!
(随音乐全体起立,情绪高涨的演唱《少年先锋队队歌》。)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表演《卖报歌》、编创与活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表演《卖报歌》
导入课题:
同学们看过电影《报童》吗?解放前有许多孤儿,他们的生活无依无靠,有很多孩子当起了报童,风里雨里沿街叫卖,吃不饱、睡不好,过着悲惨的生活,有的报童还积极为中国的解放做出了许多贡献。这节课我们就学习一首新歌《卖报歌》。
1、完整地聆听歌曲。
提示:这首歌的情绪是怎样的?它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简要叙述 。
2、复听《卖报歌》并出示歌片,听音乐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将不会的字注音)。
3、随琴轻声跟唱,认真填词。
4、分小组讨论歌曲的情感。
提示:说说歌曲给你的感受。
5、提示:要注意歌曲演唱与伴奏合作的整体效果。
6、分组编创动作,也可简单化妆成小报童表演,如:拿报、背上卖报的袋子,分组表演。
三、编创与活动
听辨音高的练习:
1、教师唱唱名,让学生听并辨认是哪一个小报童唱的?熟悉唱名并能说出来,是第几个?并模唱出来。
2、让几名学生分别唱出,让学生排出顺序,并说出同学的名字。
(这种方法既可以听辨音高,同时也可以听辨人声的音色,为将来听辨乐器的音色打基础)。
四、课堂小结
小学音乐说课教案篇6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歌曲的学习,增强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
运用分析法、小组探究法,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培养音乐学习兴趣。
?知识与技能】
感受新疆塔吉克等少数民族音乐的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欣赏歌曲,了解歌曲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
理解音乐表现景色、表现新疆塔吉克少数民族音乐的特点。
三、教学用具
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带领学生复习上节课的知识《海浪的嬉戏》。“上节课我们感受到了来自西方印象主义时期的大海,还记得它有什么特点吗?”学生自由回答。“环行之旅还未结束,今天我们又要去往哪一站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环节二:初步感知
1.初听歌曲,节奏和旋律有什么特点。
2.复听歌曲,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主题部分可以分为几段。
环节三:分段赏析
1.教师出示作者简介及歌曲简介,帮助学生更加全面的了解歌曲。
2.对比两段主题旋律,在旋律和节奏上有什么不同,分别通过怎样的方式表现了怎样的感情。
3.分析歌曲如何体现新疆塔吉克族的风格特点(旋律、节奏),组织游戏拍打节奏,感受交替拍子、7/8拍的音乐特点。
4.跟随伴奏学唱歌曲音乐主题片段。
环节四:巩固提高
1.结合《帕米尔,我的家乡多么美》的特点,欣赏声乐套曲《祖国四季》中的“春”——《祖国的春天》,感受同一声乐套曲的不同曲目有什么异同之处。
2.小组讨论,总结音乐特点和歌曲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歌曲的情感,以及歌曲中描绘的祖国广阔土地的美景,增强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环节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欣赏了“自然之韵”中的最后一首歌曲《帕米尔,我的家乡多么美》,同学们通过对本章节音乐的欣赏和学习,领略了不同地区的不同音乐,欣赏了不同风景,感受到来自各地对自然、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在课程的最后留一个作业,同学们将本章中出现的几首歌曲以表格的形式归纳总结它们的体裁、特点及表达的内容,并思考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