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我们可以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各种各样的故事和观点,通过作文,我们可以了解不同文化和观点,增强文化包容性,下面是范文社小编为您分享的《我们之间》作文最新5篇,感谢您的参阅。
《我们之间》作文篇1
友谊是一杯甘醇的美酒,让这个世界回味无穷;友谊是阳光,消融人与人之间的积雪;友谊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美丽纯洁的心灵。友谊不只是人与人之间才存在,动物也很重感情。
——题记
最初见到你,是在一条灯红酒绿,熙熙攘攘的大街上。你胆怯地趴在鞋盒里,不敢探视外面的一切。我们捡起你,完全打开盒子,原来你是——一只虎斑猫。那时的你惊恐地瞪着幽绿的双眼,不敢动一下。回到家,我们想把你抱起来,可你居然疯狂反抗,不过也对,这儿不是你的家好了,适应一下就好了,我安慰着你。
经过几天的.适应,你终于融入了我们这个温暖的大家庭,绿油油的双眼渐渐由恐惧变为信赖,我与你成为最忠诚的伙伴。有时我们坐在木椅上仰望星空,你居然抬起爪子,指了指星星,又指了指我们俩,似乎在说我俩像天上明亮的星星,友谊永不泯灭。我摸了摸你蓬松柔软的毛,你也有回应,摇了摇自己修长的软软的小尾巴,灵巧的耳朵也动了动,似乎进入了我的内心世界,于是我给你取了个霸气的名字,“铁锅侠”。
在我寂寞时,你总是跳出来,动动猫耳,抓抓胡子,卖个萌,逗得我前仰后合;在我快乐时,你也像收获了成功般喜悦,高兴得手舞足蹈,翻几个跟斗,“喵喵”地欢叫几声。
可是我们要面临即将到来的分别,我要进入初中了,你也即将成为一位合格的母亲,我们未来各有前途,但我们的友谊不会分离,地久天长!
《我们之间》作文篇2
彼此之间,我们都在学着遗忘;
——引子
望望天空,依旧那样的蔚蓝;看看门口那棵大树,依旧那样绿……
这一切,早已看惯了,或许变化的,是那些有时候兴高采烈,有时侯悲伤的人吧。
每个人都有小时候的回忆,但我有时候却觉得,自己好象得了失忆,怎样要回忆不起小时候的微笑,再也回忆不起小时候的幼稚,我总觉得小时候的我或许很成熟,成熟到不知道我已经长大。成熟到不知道,我现在已经13岁了。
听着爷爷讲着我小时候的事,却一点印象都没有。他们总是说我小时候很乖,很听话,跟现在比起来,根本就是天壤之别。
爷爷说,(因为我们是开店铺的)所以有时候很忙,吃完饭就去搬东西,忙里忙外,就把吃完饭的碗放在桌子上。我呢,当时才5岁,很矮小,看着大人们都很忙,就自己洗起碗来,因为矮小,所以只有拿张椅子,爬上去,然后,就学着大人的样子,洗起碗来。
听着小时候的事,我根本就不相信,我总想那肯定是编的,但毕竟那么多人都承认我小时候很乖,很懂事。
我想或许是自己长大了吧,翅膀长硬了,会飞了吧。家里什么事我也不闻不问,记得上次,我还跟体弱多病的爷爷顶嘴……我根本就变了,变大了,变坏了,我不再是乖孩子,我不再是懂事的孩子了吗?
彼此之间,或许我们都在长大,或许都在改变,或许都在遗忘,或许都在……
《我们之间》作文篇3
今年的春晚有两个亮点:抢红包和上传全家福,我们家也参与了上传全家福的活动。这是我们最近拍的全家福,照片上的一家七口:爷爷奶奶、外婆、爸爸妈妈、弟弟和我,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我有一个温馨的家,祖孙三代快快乐乐地生活在一起。当然,年代不同,我们在某些方面也会产生一些不同的见解。
我们祖孙三代会用不同的方式来教育弟弟。在家里,我会教弟弟看卡片来认识日常生活中的东西;妈妈会让弟弟在毯子上爬,去拿玩具,来锻炼身体;爸爸经常抱弟弟进书房,“看”书;而老一辈们则会教弟弟做一些简单的动作,如“恭喜”,“再见”等手势……爸爸妈妈和我喜欢带弟弟去外面玩,增长见识,亲近大自然。爷爷奶奶和外婆则不支持我们带他出去,说他还太小,什么都不懂,带出去增加负担。最近一次带弟弟去检查身体,医生说弟弟太胖了。爸爸妈妈都认为要给弟弟瘦身,让他少吃多运动;而爷爷奶奶却认为婴儿长得越胖越好,这样抵抗力强。
年初二,我们全家一起去唱卡拉ok,这下可热闹了。奶奶和外婆唱的都是革命歌曲;爸爸妈妈喜欢情歌对唱;而我作为00后,最喜欢唱adele,taylorswift等国外歌星的歌曲,这也是与世界接轨吧。
有一年暑假我们去张家界爬山,2个多小时才到山顶。一路上,三年级的我累得休息了好几次,气喘吁吁;而爷爷虽然年近七十,却仍然红光满面、精神抖擞,没过几分钟就把我们甩的好远,让我自叹不如: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爷爷身体这么好?妈妈告诉我,因为爷爷每天早上都会跑步一小时,还经常和朋友们一起骑自行车,游泳。哦,原来是这样,我茅塞顿开。我平时忙于补课,锻炼比较少,所以只爬一会儿就直喊累,以后我可要抽时间多锻炼。在爷爷的影响下,我现在每周都会保证三小时的课外运动,让自己的身体棒棒哒。
我们三代人之间经常互相学习、互相帮助。最近微信比较流行,外婆也想跟上时代的脚步。于是,每天晚上我都会教外婆用ipad上微信,与朋友聊天、发照片,外婆也学得不亦乐乎。现在,外婆在同龄人之间,老是喜欢炫耀自己会玩微信。想到“老师”就是我,我别提有多开心了!
岁月匆匆流过,我们三代人之间发生的故事有许许多多,我们在一起的时光是快乐的,是美好的……我爱我家!
《我们之间》作文篇4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分歧的价值不在于一决高下,而在于达成相对平衡共识的过程。
一直以来,我都是一个不太自信于课堂发言的人。我总好象灯火阑珊处的人,等着答案寻我千百度。对于分享自己的思考,更是漠然的。虽然也渴望得到认可,但畏惧词不达意的心理总如草上之风,一次次将萌发出的想法吹倒。直到那篇散文,那个问题,那不期而遇的目光出现。
语文课上,一篇散文被作为阅读文本。过五关斩六将后,评析到关于文章中心的题目。老师认为主题反映社会底层人物的情感;而我认为此文主要在表达父爱如山的父子之情。尽管如此,我仍如往常一样一言不发地泛泛于人群,也许是出于巧合,老师的目光与我相遇,而我也没有逃避,怔怔地望着老师,直到一声“请谈谈你怎么看这篇文章?”打破沉寂,迎着四面八方而来的目光,我缓缓将自己的想法说出,出乎意料的是,老师并没有直接反驳而是请我坐下,又将自己的想法有理有据地道来,很多曾经站在老师对立面的同学也改变了观点,也许是出于文章的吸引力,也许是出于对于自己想法的执着,我竞举起手反驳老师的部分答案,就这样,直至铃声响起,我们的热情还未退去。最后我们没有达成共识,却找到了平衡。毕竟每个人的境遇不同,路过的风景不同,看待问题的的角度也必定不同。更何况,文学作品的便在于耐人寻味。
此事过去很久,我们仍忘不了当时的唇枪舌战的场景,那一刻,我仿佛理解了孟子坚持自己道义时的坚定,孔子推行“仁”时的逆流而上。诚然,我的思考不及他们伟大,但正如帕斯卡尔所说“人是一根能思考的苇草”。如果一个人只是碌碌无为存在于世便可知足,那他必定只如浮尘一般随遇而安;如果一个人只要衣食吃饱便可知足,就不会有苏子“一蓑烟雨任平生”、放翁“酒徒一半取封侯,独去江边作渔父”的人生态度,如果一个人功成名就就可知足,就不会有“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岳飞精忠报国”的美谈。不可否认的是,那些青史留名的不甘平庸然后成功的人都是很多集合的交集,客观来说,这是极少数的,尽管如此,人亦不能因为觉得遥不可及而甘愿平凡。如果只是这样活着,那我愿作一叶孤舟,泛于湍急的小溪中,即使脆弱,也绝不随波逐流。
在我看来,一个人之所以不同,无论是从其外在气质,还是从其内心而观,都是源于一颗不妥协、敢于质疑、勤于思考的心灵。
《我们之间》作文篇5
那天看电视,好像是一档关于养生的节目,说主持人去武当山探访道士。因为十道九医,所以去看看武当道士们是怎样养生的。好像是找到了一位贾姓道长,于是一行人就跟着贾道长出去找黄精,一种天才中草药材。然后主持人就顺道问他:“请问您今年多大了啊?”道长回答:“呵呵我还是小孩子。”主持人见道长没有正面回答,说自己是孩子,就哦了一声,估计还想着道长是不是保密给一个颇具禅理的回答,嗯应该叫道理哦。
看到这里,小鬼就想到了一句话:说话的艺术。好像以前有写过篇类似的文章吧,说话是一门艺术,说好的话,漂亮的话,幽默的话,能宽慰人的话,能激励人的话,那不是随随便便可以说出来的。就拿刚才那个主持人的问话吧,小鬼就觉得太有意思了。话说作为电视节目主持人,语言驾驭能力应该是不错的了,也许可能是口误吧。但是即使是口误,有经验的电视人应该也能随机应变的吧。
怎么说呢?我们再回头看看,原来主持人的问号本身就很成问题,道长已上年纪,而且本身就不是一般的人,武当道长,我们一般的人能跟他比吗。他就直接问你多大,我们知道,问“你多大”那是长辈对晚辈的问法,哪有你一个小年轻问道长你多大的呢?
所以道长不是一般人,他不会生气,就半打趣地说“我还是小孩子了”,意思是说你这问法不对啊。那么,其实这是一个细节,问题本身难度并不大,如果让那个主持人再细细想想,也许就知道自己的问法有所不妥了,应该要问:“道长您今年高寿啊?”
我想如此问法,也许道长就会告诉自己今年有多大年纪了。所以,说话前要过一下自己的大脑,聪明人永远让自己的大脑走在舌头前面。我再举一例,武当道士离我们有点远,我们就说身边的。比如一个家里小孩子生病了,感冒,然后家长也许为了安慰孩子,就说“感冒是好事,每年感一次冒会增强体质。”好嘛,这句话其实同样可以斟酌,什么叫每年感一次冒?那还得叫孩子每年受一次苦不成?
那么如果这句话是这样被说出来的,“偶尔感冒一下也有好处,增强下自己的体质”,你看同样是安慰人的话,这效果就大不相同了。所以,生活中我们对自己的言行举止都不够观照,观照真的不够多。一观照,那全是不好的东西。
比如上菜吃饭,饭桌上这个菜的摆放其实也是有讲究的,因为每道菜它是有自己的特质的,有传统底蕴的人家就懂得按照阴阳五行来摆这个菜。我们现在对于座位还是知道的,比如贵客坐上行,但是对于这个菜意识就远远不够了。当然,生活不是十全十美的,即使如此,这个关键还是在于善于追求完美的我们的心。所以,经常观照下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言所语所作所为,相信一定会使自己和身边的人生活更加美好,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