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得教案对教学内容得选择、教学方法有很强的操作性,教案在书写的时候,我们需要考虑文字表述规范,下面是范文社小编为您分享的识字六教案最新7篇,感谢您的参阅。
识字六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 通过看图、熟字比较等方法,认识“霜、吹”等8个生字和雨字头、双耳旁2 个偏旁;会写“春、风”等7个字和横斜钩1个笔画。
2. 通过朗读、看图和动作演示等方法了解词和短语的意思,了解四季景物特点,体会四季的美好。
教学重点:
借助形声字特点以及熟字比较的方法识记8 个生字;借助插图和动作演示理解词义。
教学难点:
了解四季景物特点,体会四季的美好。
教学准备: 字词卡片、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引入新课 1.引导学生交流四季的特点。
2.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着重指导读好生字“春”。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认真听老师读课文,注意生字读音。
2.指导学生读课文。
(1)分部分读课文,师相机正音。
(2)让学生选读课文,重点引导说说春天景物的变化,师相机点拨。
三、细读课文,随文识字。
1.看图学习课文第1部分词语。
(1)出示“春风”图片,指名说:图上画的是什么?
(2)认读词语“春风”。
(3)引导想象表达,春风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变化呢?
(4)指导识记“春”“风”二字,并口头比赛组词。
(5)学生在课本p2练习书写“春”“风”二字,小组展示,全班展示交流。
重点指导:“春”在田字格中上宽下窄,“风”的“横折弯钩”不同于以前学过的“九”,“钩”部分写时要稍斜一点。
2.引导总结“春风”一词的学习方法。
3.小组合作学习“夏雨、秋霜、冬雪”等词。
(1)小组同学看图自学以上三个生词。比较两个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组词。
(2)全班交流:夏天的特点是什么?秋天和冬天呢?教师相机讲解“霜”和“雪”的区别。
(3)学生朗读三个词。
(4)指导书写生字“冬”“雪”,并展示交流。
4.整体诵读四个词。
5.出示:风声、雨景、霜降、下雪的场景。
(1)用连线题形式学习新词:春风吹 夏雨落 秋霜降 冬雪飘
(2)齐读、指名读、小组读。
(3)认读新字:吹、落、降、飘。
6.再次总结四季特点。
四、归类观察,评价书写
1.再次观察四幅图,感受四个季节气象特点。
2.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字形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仔细观察,重点观察雨字头的书写特点。
3.在田字格中认真书写,描一个,写一个。
4.同桌互评,全班评。
五、布置作业
把自己写的汉字给家长看,让他们评一评。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引入新课
1.出示字词卡片,引导学生开火车认读生字、新词。
2.板书课题,引入新课,学生用“春”组词并说话。
3.读词:春风吹 夏雨落 秋霜降 冬雪飘 ,再次引导学生回顾课文。
二、认真观察,指导写字
1.在上节课里,我们认识了四季,四季里最美的是春天,那么,哪些同学能告诉我,春天里你看到了哪些很美的景物呢?
2.指名说,教师相机板书:青草 红花 游鱼 飞鸟
3.用各种形式朗读以上生词。
4.识读生字“花”“游”“飞”,齐读生字“花”“游”“飞”,并组词。
5.这些景物在哪里能看到?引导学生看课本p2插图。
6.指导说话。要求:句子要完整,看图说话要有一定的顺序。
7.引导说话:
(1)青青的小草在哪里?
(2)红红的花儿在哪里?
(3)跳出水面的鱼儿在哪里?
(4)茂密的树林里有什么?
8. 对照说话要求,师生互相评价,教师作相应的鼓励。
9. 出示:
池草青 山花红 鱼出水 鸟入林
10. 指导读词,识读生字“入”,并组词。
11. 书写生字“花”“飞”“入”。
(1)“飞”和“风”对比指导,“入”和“人”对比指导。
(2)“飞”注意在田字格中起笔于左上格中间稍低位置,“横折弯钩”写法和“风”一样。
12.全班交流展示,表扬书写规范的学生。
三、掌握方法,积累背诵
1.指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引导回顾每部分词语的内容,选择读得熟练的一个词语说话,师适时板书。
3.出示每部分相对应的画面,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尝试背诵。
4.组织学生用其他方式背诵课文。
(1)同桌互背,齐背,男女生竞赛背。
(2)小组分角色表演、背诵。
(3)在画面内容提示下全班齐背。
5.组织展示背诵。
四、练习巩固,拓展延伸
1.出示思维训练,引导学生想象:每个季节都有各自独特的美丽, 而春天在我们小朋友的眼里更美,除了课文中写的这些春天的词外, 你还知道哪些写春天的词呢?告诉大家吧。
2.指导学生仿照课文编词语。
3.出示词语,引导学生抄写词语。
4.采用开火车、猜字谜等方式引导学生巩固生字。
五、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指导学生说一说春天带给人们的感受。
2.布置作业:搜集有关春天的古诗并读一读。
板书设计
春夏秋冬
春风夏雨 秋霜 冬雪 吹 落 降 飘 池草 山花 鱼 鸟 青 红 出水 入林
识字六教案篇2
教学内容:
人教版《语文》第三册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由5条关于团结合作的谚语组成,这几条谚语通俗易懂,给人们启示也很深刻。如“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都可以作为我们的座右铭,用来时时提醒自己,教育自己。
学习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谚语,培养学生有积累谚语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识记10个生字是本课的重点。
对5条谚语的理解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课时 全课时
教学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必需让学生有自主选择的权利,有自由表达的空间,有展示才能的舞台,有自主发现的过程。“在读课文中,你发现了什么?你还发现了什么?”作为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设计,这几句话不但构建了本课教学的整体思路,而且把学习的自主权完全还给了学生,使学生放开了手脚,大胆去探索,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过程
一、利用学生喜爱的卡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位朋友,大家看他是谁?出示课件,他就是小朋友最喜欢的小博士,他还带来了一些礼物,看这是他带来的智慧星,他让我奖给那些肯动脑、会合作、积极参与的同学,你们想不想得到智慧星?要想得到奖品,先过第一关,老师出一些填空考大家。
团结起来__________,一个人的力量__________,集体的力量__________。谁能不能举个例子来说明,(出示课件)蚂蚁搬豆。
师:其实还有很多的谚语也是说明团结合作精神,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学习《识字5》。
二、整体感知,读准字音。
1、自由读课文
师:老师告诉你们一个秘诀,那就是认真读,反复读,遇到难读的字多拼几次,边读边思考。
2、配乐范读课文。
师:看到你们读的这么有味道,老师也很想读一读。
3、同学互读,学生模仿老师的读法有趣练读。
师:你们喜欢像老师这样读吗?赶紧读给同桌的朋友听吧!
4、读全文。
三、学中发现,积极探究。
1、读中你发现了什么?你还发现什么?让学生自由议论。
2、组内说自己对每一句谚语的理解,也可以提出不懂的地方。
如:
(1)“人心齐,泰山移”图片抗洪,加深对谚语的理解。
(2)“人多计谋 广 ,柴多火焰高。
出示课件:柴多火烧得旺的画面。再让学生说说这句谚意思。理解“计谋”的意思。
(3)“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
指导学生可以从字面上理解,了解容易的反义词是困难。
(4)“树多成林不怕风,线多搓绳挑千斤”。
出示画面:大片树林(讲解有关植树防止风沙的故事。)
再出示“搓绳”的画面,来理解这句谚语的意思。
(5)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出示春天的画面
师:春天是怎样的景象?(百花盛开),出示画面
3、选择自己喜欢的谚语,读给大家听,并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
四、有趣游戏,巩固字形。
1、师生对读,体会每句谚语中前半句和后半句之间的联系,再齐读全文
2、小组学习,让小组与组对口令。
3、背5句谚语。
4、与动物交朋友。
出示课件:在绿油油的草地上有一群动物,有天上飞的老鹰,地上跑的小兔、大象、小狗等点击他们会出示自己的生字。
师:小博士还带来了一些动物,你们想和动物们交朋友吗?想和动物交朋友有个条件,就要得读有关动物身上的生字,并给生字组个词语,好吗?说明这个朋友跟你已经成为好朋友,谁最有信心。
五、拓展训练,穿插写字。
1、我会读,读出生字。
2、我会记,记住自己用什么办法记住了。(用熟字去换加偏旁识字)
3、我会写,指导书写。
六、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5句谚语,给大家很深的印象,比如,“人心齐,泰山移”等,却作为我们生活中的座右铭,时刻提醒自己,教育自己。
七、实践活动,收集起来的谚语读读。
(1)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2) 众人划浆开大船。
(3)宁可做过,不可错过。
(4)让人一寸,行理一尺。
(5)两虎相斗,必有一伤。
(6)风大就凉,人多就强。
(7)一争两丑,一让两有。
识字六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短文,了解短文含义。
2、会认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冖”和“竹”这2个部首。
3、学会把字的形和义结合起来认识生字,记忆生字。
教学重点:
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培养良好的识字能力和写字习惯。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
1、出示“马、虫、鸟、鱼、足、手”等字的象形字,让学生猜猜它们各表示什么字。
2、揭题——有趣的汉字。
二、学习短文
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听准字音。
2、学生自由读,认为难读的地方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同桌分角色读短文,互相正音。
4、指名分角色朗读,师生评价。
5、师指导读好短文,要求爷爷的语气要读得亲切,元元的语气要读得天真、可爱。
6、读了这篇短文,你知道了什么?
二、学习生字
1、在短文中把生字画出来,自己读一读,读准字音。
2、检查读音,互相正音。
3、师出示生字卡片,开为车认读。
4、自由选择生字组词、造句。
5、指导书写。
6、巩固练习。
三、总结
让学生说说本课学习了哪些内容,有哪些收获?
识字六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成语,体会其中的韵律感。
3、逐步感知成语的特点并有收集成语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成语。
难点:
感知成语的特点并有收集成语的兴趣。
课时安排:
两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4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成语,初步感知成语的意思,体会其中的韵律感,
3、初步感知成语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
1、讲故事《拔苗助长》。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个有趣的成语故事。讲述故事《拔苗助长》。让学生找出与故事内容相符的成语。(贴成语卡片“拔苗助长”)
简单介绍成语的特点。汉语的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而且比较固定。有的成语一读就懂,有些成语必须知道故事才能懂得意思。
2、你还知道哪些成语?(如有本课的就贴上成语卡片。)
3、引导学生读第四组导语:一些词语和故事能使我们受到启发,让我们认真读一读吧!(揭示课题:识字4)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学生自读全文,生字多读几遍。
2、检查:你会读哪些成语?教教大家。
⑴指名教读,纠正读音。重点教读:相得益彰,管中窥豹,一叶障目,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⑵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分组开火车读。注意区别平翘舌音。
⑶你认为哪些生字该提醒小朋友注意?
重点引导:区分字形、读音:彰——障;重点识记:豹、泰、渠
三、朗读感悟,了解大意
1、自由朗读。注意读准确,读通顺。
2、师生对读。老师读前一个词语,学生对后一个词语。读后交换。
3、生生对读。一人读一个词语,或一人读一节,互相正音。
4、齐读。指导读出韵味,注意体会韵脚的读音:长—彰,天—山,功—成。
5、理解第三组成语:拔苗助长、徒劳无功、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从这四个成语中,你明白了什么?你是怎样知道的?让学生交流课外了解到的知识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引导质疑,由其他同学帮助解决。难题由老师帮助解决。)
6、合作学习第一、二组成语。讲讲自己知道的成语有关的故事,或说说自己了解到的成语的意思。全班交流汇报
7、朗读全文。要求正确、流利,读出韵律感。
四、写字指导
1、出示要写的字:补、拔,仔细观察,然后提出要注意的地方。
2、教师范写:补、拔
3、学生临写,再交流。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4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成语,熟读成诵,体会其中的韵律感。
3、逐步感知成语的特点并有收集成语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出示生字卡片,看字卡说词语。贴成语卡片,分组读成语。
2、出示“我会读”中的词语,学生认读。
二、读文成诵
1、师生对读。生生对读。小组对读。
2、齐读。读出韵味。
3、试背。
三、积累成语
学了识字4,你喜欢其中的哪些成语,读一读,抄在“积累本”上。与同学交流所积累的成语,说说喜欢的理由。
四、观察字形,指导书写
1、出示“我会写”中的6个生字:寸、落、功、助、取、所,认读。
2、观察生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提出需要老师重点示范的字。
3、在书上描红,再写两个字,老师巡视纠正。
五、课外阅读指导
1、读本组后面的课文,想一想,课文与本课哪个词语的意思相同或相近。
2、看看学习小伙伴想做些什么,你们呢?(读成语故事,积累成语;做字词卡片等。)
识字六教案篇5
一、教学要求
1、认识12个字,学写“十、木、禾”3个字。认识3种笔画“丨、丿、”和1
个偏旁“”。
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文字。
二、教材说明
本课为象形字归类识字。12个字按器官、动物、天体与现象、植物分类。每个字都用图文结合的方法展示汉字演变的过程,以利学生理解字义,认记字形,激发他们热爱汉字。
教学重点是认记生字,会写“十、木、禾”3个字。
三、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本课12种实物的图片,某一生字(如“目”)字形演变卡片,竖(悬针竖与垂露竖)、撇、捺笔画卡片。
(二)认字、写字
1、认字
根据教材的编排特点,教认字可采取举一反三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即先指导学一个字,归纳学法,再组织自学。如教“目”,先出示生字卡片和实物图片,认读“目”,知道“目”指的是眼睛。再看“目”的古文字,看出“目”的字形与实物的形的联系:外面的“”表示眼眶,里面的两横表示眼珠。告诉学生这种模拟实物的样子造出的字是象形字。然后读一读、记一记“目”。最后小结学法:读字看图—看字比形—认记生字。在掌握学法后自学其余生字。检查自学情况可不拘于生字的顺序,让学生说说我会学哪个字,是怎样记住的。学生没有说到的为难点,就重点指导。在学生说字时,教师要针对字中易忽略的地方加以提示:小鸟不能没眼睛,头上一点要看清;兔子长着短尾巴,竖弯钩上有一点;禾苗有穗儿,比“木”多一撇。随“兔”的教学,认识“”(角字头)。
巩固生字除认读外可采用图片与生字连一连、贴一贴的方式,也可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给它们分分组,说说为什么这样分,领着大家读一读。
2、写字
结合“十、木、禾”的书写,本课要认识“丨、丿、”三种笔画,知道“
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两条笔顺规则。为此,可先用卡片认识笔画并指导写法。
竖,有悬针竖、垂露竖两种。(竖的名称不必讲,或俗称带针尖的和不带针尖的)竖从上到下要写直。带针尖的起笔要重,逐渐轻下去,收笔处为针尖状;不带针尖的起笔和收笔都要重些。
撇,从右上向左下,起笔时重,以后渐轻,收笔时较快,形成尖状,注意把力送到笔尖。
捺,从左上向右下,起笔较轻,以后渐重,收笔前更重,稍顿后向右轻轻提起,形成尖状,同时送力到笔尖。
本课的三个字较前有难度,教师必须当堂示范,示范的同时让学生跟着比划,以记住笔顺,感悟笔笔到位。三个字的写法是:
十:横写在横中线上,右面略高些,竖在竖中线上。横笔左右两面相等,竖笔在横上面的部分略短,下面的部分略长,带针尖。
木:横短竖长,不带针尖。撇、捺起笔应相接于竖,左右对称展开,收笔应高于竖的收笔。
禾:第一笔为平撇,应写得平而短,在竖中线上。下部与“木”的写法相同。
(三)实践活动
课后“我会连”为扩展练习,其中的生字,学生不一定要掌握,目的是让他们知道汉字中这类象形字还有不少,只要联想实物的形状,很容易记住。教学中要让学生自己去连一连,试着认一认,教师再检查、 纠正,指点识字的方法。
配合本课教学还可以开展以下实践活动:
1、在你认识的汉字中找一找:哪些字和它所表示的实物很相像。如:山、水、田、雨等,不拘于象形字,只要说得出相像即可。
2、猜字游戏。(不拘于学过的生字,自己认识也可。)
“木”加一笔是什么字?(禾、本)加两笔呢?(米、机)
“口”加一笔是什么字?(中、日)加两笔呢?(目、田、白、右)
(四)教学时间
教学本课可用2~3课时。
四、教学设计举例
这一教学设计注重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引导自主学习。
(一)尝试认字
出示生字“日、月、兔”,问问谁认识,是怎么会认的?(这三个字在前面课文中出现过,生活中也有接触,利用学生生活积累认字,激发其成就感,以投入主动学习。)
(二)揭示课题,教“目”字
1、图、字对照,认记“目”字。
2、以学“目”为例指导学习方法。
(三)学生自学其余的字
(四)交流自学情况
1、学生汇报认识了什么字,是怎样记住的,教师相机提示容易忽略的地方。
2、介绍象形字的特点。举“兔”为例,并认识“”。
3、再读字、看图,体会生字的象形特点。
(五)巩固生字
1、用卡片比赛认读。
2、选生字卡片放在实物图下的括号里。
3、完成课后练习“我会连”。
(六)指导写字
(七)扩展练习
找找还有哪些字是象形字。
识字六教案篇6
教学目的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仔细观察图画,借助图上描绘的事物去理解字词。
3、了解夏季的特点,积累词语。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诵读课文,积累词语,了解夏季的特点;认识事物和学习词语联系起来。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看课件,师语言描述。
春风姐姐轻轻吹了一口气,小草绿了,花儿开了,柳树发芽了,春天多美呀!小朋友们,你们一定很喜欢春天吧?谁来向大家介绍春天呢?指名说。
二、初读。
1、过渡:
春姑娘忙了一个春天,夏姐姐来接班了。我们一起去红红家的小院看一看吧!(出示课文插图)你看到了什么?指名说。你喜欢夏姐姐吗?那就先来认识一下和夏姐姐有关的词语朋友吧!
2、出示课文,自由读,要求读准每个字的字音。
3、再读,要求把词语读连贯。
4、检查:
(1)你能读准哪些词语了,能领大家读一读吗?指名领读。
(2)同桌互读,帮助正音。
(3)去拼音,开火车读。
(4)齐读。
三、感悟。
5、过渡:现在,让我们一起走入夏天,更好地认识夏姐姐,和夏姐姐交朋友吧!
6、听音乐(播放台风、雷雨的声音):你听到了什么?指名说。
7、交流:你见过台风、雷雨吗?能向大家说说吗?
看课件,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多厉害的台风、雷雨呀!谁来读一读?齐读。
8、台风、雷雨过后,夏姐姐给我们送来了好多礼物。(多媒体出示三个瓶子)你们看,是什么礼物呢?你想打开哪份看看呢?
9、根据学生的回答打开瓶子出示词语学习。(三组词语的顺序由学生的回答而定)
(1)学习桃子梅子西瓜。
(出示图画、词语)你看到了什么呢?回答后出示词语、认读。谁能来给它们和图画配配对呢?指名学生上台连线,评议。
你最喜欢谁?你想到了什么?指名读,师评议,再请学生评议。齐读。
小结:这是一份什么礼物呢?引导学生说出水果
(2)学习蝈蝈青蛙知了。
听音乐,说说你听到了谁的叫声?能学它叫一叫吗?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图画、文字。
青蛙:你能向大家介绍介绍你知道的青蛙吗?谁来夸夸青蛙?指名读。
蝈蝈:你见过蝈蝈吗?你想对它说什么呢?
知了:你知道什么?谁能和它打招呼?开火车读。
齐读一行词。
小结:这份礼物是--动物。
(3)学习葵花茉莉荷花。
出示图:在这个美丽的大花园中,你认识谁呀?
让学生说说自己认识的花。
齐读一行词。
小结:归纳出--花
10、出示全文。
夏姐姐可真好,给我们小朋友送来这么多礼物。谁已经和夏姐姐交上了朋友呢?能读好这些词语了吗?先自己读、同桌读、推荐读、看书齐读。
四、学习生字。
1、学生自由读生字。
2、你最先记住了哪个生字?指名说。
3、范写、学生练写。
识字六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
2、学会5个生字和1个偏旁部首并能正确书写。
教学重点:
正确、规范地书写5个生字。
教学难点:
在田格中正确书写生字,特别注意字的笔顺。
教学过程:
一、讲故事引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有关水果的故事,你们想听吗?从前在水果王国里住着很多水果兄弟,他们和和睦睦亲亲热热的生活在一起,可是有一天,苹果和菠萝却争吵起来。苹果说:“我应该当水果之王,因为我的名字中有个果字。”紧接着菠萝说:“不对吧,我应该是水果之王,我从出生时开始就已经带着王冠了。”他们的争吵声引来了很多水果兄弟,水果兄弟们知道了争吵原因后都觉得自己应该是水果之王,于是,所有的水果都加入了争吵之中,他们互不谦让,甚至大打出手。激烈的战争使他们每个人都变体鳞伤。战争终于停止了,可是,他们的`名字却混到了一起分不清了。此时,他们后悔极了。同学们,你们说他们这样做对吗?水果兄弟已经认识到自己错了,你们愿意帮助他们找回自己的名字吗?要想准确的帮助水果兄弟找回自己的名字,接下来我们的小朋友得认真听课呀!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教师范读儿词语。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词语。(要求学生读准字音)
3、指名读,不同形式练读。(个别指导)
4、出示生字卡:苹蕉萝梨柿桃香西草杏石(学生认读并口头组词)
5、游戏:帮水果宝宝找名字
三、小组合作,学习写字。
1、出示生字:"香西草杏石"这5个字是我们应该会写的。
2、复习学生字的方法。
一读;
二看;
三说;
四写;
五组词。
3、师生共同学习“香西草”3个字。
4、小组学习“杏石”2个字。
5、汇报。
四、巩固练习
1、指名读生字。
2、词语接龙游戏:接的词多的组获得一个水果。
香——()——()——()——()
西——()——()——()——()
草——()——()——()——()
杏——()——()——()——()
石——()——()——()——()
五、总结
水果王国的兄弟们非常感谢小朋友的帮助,他们想请你们去做客,你们想去吗?请你想象一下,到了水果王国你都会遇见那些水果呢?课下,请同学们和家长一同去水果超市逛逛,先去认识一下他们的名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