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思想品德教案6篇

时间:2023-04-08 作者:Anonyme 备课教案

在成为一名教师后,相信你一定经常使用到教案,教案是老师为了更有力把握知识点提前起草的教学文书,以下是范文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小学三年级思想品德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小学三年级思想品德教案6篇

小学三年级思想品德教案篇1

活动目的:

1、知道家庭和睦的重要,体会家庭中的亲情。

2、知道家庭成员之间要讲究民主,能够正确处理家庭中的矛盾。

3、了解邻里之间要和睦相处,互相帮助。

4、知道自己在家庭和邻里之间应当承担的责任和应因的义务。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活动:“我的一家”

1、教师先作示范:出示自己全家的照片,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讲一件家种有趣的事或难忘的事(教师将家庭照片贴在黑板上布置的大房子中)

2、(在黑板上贴“家”字)我们每个人都有家,家是我们休息的港湾。你愿意把你的家庭介绍给我们大家吗?

3、请几个学生分别介绍他们各自的家庭并讲一件有趣的或高兴的或令人感动的事,把家庭照片贴在大房子的窗口中。

4、没有被倾倒的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并把照片贴在房子中。

二、讨论交流

1、什么样的家庭是幸福的家庭?

2、学生讨论,在小组内商量一种形式体现出来(说说,表演一件体现家庭幸福的故事……)

3、学生展示。

三、情感提升

1、教师引导:刚才,小朋友们分别介绍了各种各样的家庭,你感到你自己还有同学们在家里生活得怎么样(幸福、高兴、快乐……)

2、小结:父母、长辈以及他们对我们无微不致的关爱来表达他们非常爱我们,非常爱我们的家,而我们也非常爱我们的爸爸妈妈和其他长辈,大家和睦相处、幸福快乐。

第二课时

一、活动:“一次家庭会议”

1、教师提问:你参加过你的“家庭会议”吗,长辈们尊重你的意见吗?家中的事情最后是怎样决定的?

2、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发展言论。

3、讨论交流:参加家庭会议时自己的体会。

4、引导性提问:全家一起讨论决定事情有什么好处?

5、学生根据讨论说说自己的想法。

二、活动:“那些事情我帮忙”

1、教师设置情境:

(1)、家里要换新家具(2)、爸爸的朋友向他借很多钱(3)、爸爸妈妈吵架了……

2、讨论:

从中选择自己应该参与的事情和不该干涉的事情,说明理由。

3、汇报结论。

4、教师总结:家庭中会遇到许多意外或大事情,每当这时,我们一定要做个懂事的孩子,应该我们帮忙的我们就帮爸爸妈妈分担一些,不应该参与的我们就不要给父母添乱。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可以是我们的家庭更加和睦、幸福。

第三课时

一、情景分析

1、教师:爸爸妈妈不在家,小明自己在家,有陌生人敲凯小明的门,邻旧居张爷爷马上出来,了解情况后把陌生人赶走了并且给小明送来好吃的午饭……二小红呢,平时邻旧不相往来,现在爸爸妈妈不在家,也没有人问他、管他、结果小红又闷又饿,难过的哭起来……、

2、讨论分析:为什么小明和小红的情况会不同?

二、活动:介绍我的好朋友

1、教师解释活动的内容:除了学校中的好朋友,你还有哪些好朋友?你们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

2、学生介绍自己的邻居好友,说一说和他们交往的趣事。

3、教师总结:“远亲不如近邻”好的邻里关系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方便和欢乐,避免不少的麻烦。

三、辨析交流:

1、教师出示几则有关邻里间的小矛盾的情境,让学生分析,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应当怎么做。

2、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得出结论。

说说:学生说说自己家与邻居相处的一些小事情,体会邻里之间和睦相处的重要性。

小学三年级思想品德教案篇2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意识到生活中许多看似平常的事却暗藏着危险。

2.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简单的自救自护。

3.培养自信心,提高和坏人坏事斗争的勇气和智慧。

教学重点:

识破生活中潜藏的危险。

教学难点:

培养自信心,提高和坏人坏事斗争的勇气和智慧。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110”是干什么用的吗?

生:知道,“110”是报警电话号码。

师:当别人给我们带来危险时,“110”可以保护我们,帮我们解除危险,但是,当我们遇险时,在求助“110”的同时,我们心中也要有“110”,注意提高警惕,学会保护自己。

二、新知讲授

1.出示《小兔子乖乖》的故事情节。

(1)思考:小兔子为什么不开门?假如你是小兔子,你开门吗?为什么?

(2)过渡:生活中总会遇到陌生人。在这些陌生人中,有很多人会像朋友一样关心、爱护、帮助我们,但也有少数人不怀好意会危及我们的安全。刚才我们已经帮小兔子解决了问题,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图中这个同学遇到的问题,并帮助她想一想应该怎么办。(教材第62页“我该怎么办”内容)

2.讨论:如果你独自一个人在家,发生下列情况,该怎么办?

(1)讨论:遇到下列情况应该怎么办?

(2)观看视频,学生看完谈感受。

3.小结:当你独自在家时,要这么做。

(1)绝对不能给陌生人开门。

(2)锁好防盗门,同时将家里的电视及音响设备打开。

(3)装作爸爸妈妈在家的样子。

(4)如果有人自称是爸爸妈妈的朋友、同事,即使能叫出你的名字,也要提高警惕不要开门。

(5)如果歹徒已经撬门入室,未发现你的存在,这时务必藏好自己,保护自己的安全,找机会逃脱。

4.阅读“智捉小偷”绘本故事。

思考:你最欣赏陈宇遇事后的什么表现?如果你遇到类似的情况,会怎么处理呢?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小结

5.应该如何正确拨打110报警电话

学生模拟陈宇情景

学生总结刚才的模拟情况

教师提示报警注意事项

三、教师总结

美丽的森林里也有害虫,美好的社会里也有坏人。我们要把眼睛擦亮,遇到事情多动脑筋,陌生人的话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要求不随便答应。分清好坏不受骗,做个机智勇敢的小公民。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保持警惕性的重要性,初步建立安全意识。

2.培养防患意识,掌握自我保护的技巧和方法。

3.在课外能积极收集警惕性和自我保护意识相关的资料。

教学重点:

了解保持警惕性的重要性,初步建立安全意识。

教学难点:

培养防患意识,掌握自我保护的技巧和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我们每天都会遇上陌生人,对待陌生人,你们是怎样的态度呢?

生自由发言,师引导总结。

二、新知教学

师:我们除了要有警惕性之外,还要有防范意识,不要轻信陌生人。不让一些居心不良的人钻空子。阅读课本上吴华的故事,说说你们的感想。

生自由发言,师引导总结。

师:吴华失去了哪些识破骗局、避免被骗的机会呢?

生1:没有打电话和爸爸确认事件的真假性。

生2:没有详细询问陌生的阿姨妈妈的具体信息,辨别是否真的认识妈妈。

……

(生自由回答,老师总结)

师:大家都说得很对,假如吴华上车后,发现自己被骗了,替吴华想一想,这时如何做才是安全、明智的?

生自由发言,师引导总结。

师:我们要在生活中学会面对陌生人,既不能把陌生人都当成坏人,也要有一定的警惕性,有自我保护的意识。当陌生人来到我们身边,怎样的交往才更好?大家说说自己的处理方式。

生自由发言,师引导总结。

三、延伸课堂,拓展观察

今天我们学习了遇到陌生人要保持警惕性和要有自我保护的意识的相关知识。课后大家思考下,下面这些同学做得合适吗?说说你的理由。

1.公交车上,邻座的奶奶想免费请红红喝饮料。红红没吭声,保持沉默。

2.夹着公文包的伯伯向东东问路,东东不但热心地为他指路,还帮着带路。

3.贝贝在小区里玩,一位拿着平板电脑的阿姨说游戏可以让他玩个够。贝贝虽然心里痒痒的,但是扭头走开了。

4.校门口,一位陌生的叔叔夸赞文文长得漂亮,走上前想要亲亲她。文文觉得不能随意让别人亲密接触自己的身体,就有礼貌地拒绝了。

小学三年级思想品德教案篇3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

(一)学生准备

1.通过各种途径,理解“集体”的概念。

2.设计好采访学校有关部门及教师时的问题。

3.准备采访所需的工具,如照相机、录音机等。

4.搜集、整理采访时获得的各种图文资料,供活动交流时使用。

5.回忆自己以前为班级做的事及今后准备为班级做的事,并形成书面文字。

(二)教师准备

1.了解学生所要采访的教师与学校部门。

2.为学生理解“集体”的概念提供观察场所。

3.邀请班主任参与教学活动,介绍班集体及其成员的进步。

4.与摄像教师取得联系。

5.准备若干个小信封。

〖本课题教学目标〗

1.理解“集体”“班集体”“班集体的一员”这三个概念的含义,明白只有具有共同目标的团体才能称之为集体。

2.帮助学生理解自己的成长离不开集体,要建立一个和谐民主、团结向上、朝气蓬勃的集体,需要每个成员尽心尽责,班级建设人人有责。

3.进一步了解班集体和集体中的成员,树立更好地为班集体建设服务的意识。

4.培养学生调查、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和交流的能力。

〖教学结构〗

(一)课时安排1课时。

(二)教学结构整体设计

1.课前准备,调查搜集。

2.交流展示,增进了解。

3.出谋划策,改善面貌。

4.回顾过去,展望未来。

5.拓展活动,热爱集体。

〖实施过程〗

(一)课前准备,调查搜集

1.开展“我是一名调查员”的活动。

将学生分成8个小组开展调查与统计活动,将看到并认为是符合“集体”这一概念的行为记录下来,填入表内。教师带领学生来到居委会、部队等地点进行调查;摄像教师选取几个学生调查记录的情景拍摄下来,用于课堂教学。

2.开展“我是一名小记者”的活动。

第一小组:采访学校大队辅导员,调查所在班集体参加校内外各项活动的情况。围绕“我们班这几年来参加了学校的哪些活动、情况如何、取得了哪些成绩、您有什么看法、给我们今后的活动提点建议”等问题展开访问并做记录。学生搜集了有关资料或录音,准备在课堂上做展示。

第二小组:采访学校教导处的老师或校长,调查所在班集体的学习状况,围绕“我班历年来的学习状况怎样、有哪些进步、请给我们今后的学习提一些要求”等问题展开访问并做记录,也可以拍摄、录音等。

第三小组:分散采访,学生自由采访任课教师(班主任除外),重点询问班级某些成员上这门课的情况,如学习、纪律、能力等。

3.开展“我是一名小作家”的活动。

每人回忆以前为班级做过的事情,选择其中令自己难忘的、典型的、有纪念意义的事例,写成书面材料。然后,再让学生想一想今后准备为班集体做哪些事。教师要提醒学生尽量想得周到一些,想到的事情应该是力所能及的,不要好高骛远。

(二)交流展示,增进了解

1.讨论交流。

讨论主题:什么是集体。

(1)组内交流,全班交流。

师:同学们,我们在这个集体中已经相处两年多了,可是你们知道什么是集体吗?课前老师带领大家来到了繁华的闹市口和部队等地方,让你们自己通过调查,认识“集体”这个词的含义,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吗?你们先在小组中交流一下,然后用一句话来概括你们小组对“集体”这个词的理解。

(在充分肯定学生发言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学生的认识。)

(2)播放拍摄的录像。

(学生对比单个行人的行走和集体的锻炼,强化对“集体”概念的认识。)

师:你们总结得真好!有着相同的锻炼身体目标的一群人就组成了一个集体。但是一个人在街上走,我们就不能说他是集体。

(3)帮助学生理解“班集体”“班集体中的一员”。

师:请你们根据老师刚才的总结,说一说什么是“班集体”和“班集体中的一员”。

(在理解“班集体”这个概念时,要充分引导学生说完整,要说出班集体是由学生组成的,是有着共同的学习和成长目标的集体。)

(4)教师小结。

师:是的,正是由于我们大家有着好好学习、茁壮成长的共同目标,所以我们才组成了这个温馨和睦、团结向上的集体――三年级(6)班。集体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团结温暖的集体有利于我们的学习和成长;反之,则不利于我们的学习和成长。每个同学都是班集体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使我们的班集体越来越好。

师:在我们的班集体中,同学们已经共同生活了两年多了,大家对我们班集体的每个同学已经有了比较深的了解,你们是否留意过这几年班集体的点滴变化呢?是否感觉到了自己的不断成长与进步?课前,同学们已经较全面地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现在,就让我们敞开心扉,一起来说一说吧!

2.开展“我是一名小记者”的汇报交流活动。

师:汇报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由各组的组员来汇报,也可以由各组的组长做总结汇报,还可以把你们搜集到的资料向大家做展示。

(1)第一小组汇报。

组员相继上台把自己的采访内容进行了汇报,还出示了班级获得的奖状、证书、书法作品、各项比赛的名次等。得出的结论是:这些荣誉有的是通过几个同学的努力为班级争取的,有的是许多同学共同努力得来的,也有的是一个人克服种种困难,历经千辛万苦才得来的,他们都是我们班集体中的一员。我们三(2)班能有今天这样的成绩,与他们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从活动中认识班集体的进步与变化,树立集体荣誉感。)

(2)第二小组汇报。

播放录音,出示相关的照片,进行汇报。

生:通过对教导处老师的采访,我们了解到咱们班在取得若干学习成就的同时,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希望我们每个人都重视每次的考试与作业,共同努力、共同进步。另外,老师希望我们牢记“集体荣,我荣;集体衰,我耻”这句话。

(学生同时了解班级的优点和缺点,便于他们认清现状,自我反思,并进行改正。)

(3)第三小组汇报。

出示不同质量的作业本、图画,及老师的评语,播放录音,进行汇报。第三小组的学生采访了众多的任课教师,教师对许多学生既肯定了优点,又提出了希望,希望学生能继续发扬优点,改进不足,树立为班级争光的信心和决心,使班集体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3.与班主任老师交流。

师:咱们班的点滴变化和同学们的进步,你们的班主任老师最清楚。今天,我特意把他请来,你们可以围绕着班集体及其成员的问题来问问他。

(班主任老师很热情地解答了学生的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你们的班主任老师有一个小本子,上面记录着班上每个同学取得的成绩和进步,还记录着这几年咱们班的进步呢!你们想听听吗?

(我在课前了解到班主任老师手里有这样的资料,于是把她请进课堂。班主任老师所讲的事例真实、可信,对学生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学生和教师一起回顾过去,激动、兴奋和骄傲等情感交织在一起,使他们对班级和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学生和教师共同融入了回顾成长历程的氛围中。)

师:刚才我们从许多老师那儿了解到我们班集体的情况,现在我们来夸一夸我们的班集体,夸一夸我们班的同学。

(三)出谋划策,改善面貌

师: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集体是最棒、最出色的,但这需要集体中每一位成员的共同努力。我们班的每一个同学都为集体出谋划策,我们的班集体才会变得更好。下面请大家交流一下,为我们的班集体献计献策,并把它记在我们班的工作簿上。

(教师在黑板上列出几条符合班级情况的意见,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并帮助他们明确了今后班集体努力的方向。)

(四)回顾过去,展望未来

师:同学们为我们的班集体提出了很好的建议,相信大家只要照着去做,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这个班集体将会更加出色。

我们生活在一起已经两年多了,大家回忆一下,你为这个集体贡献过哪些力量,做过哪些事呢?当你的个人利益和集体的利益发生矛盾时,你是如何做的?请选择一些令你特别难忘的事情告诉同学们。

(教师要提醒学生选择典型的、有代表性的事例。可以先在小组内讨论,然后进行全班汇报。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摆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肯定做得好的行为。)

师:听了你们的讲述,我很感动。在这里,我要代表全班同学对曾经为班集体做出过贡献的同学说一声“谢谢”,希望你们能一如既往地为这个集体服务。同学们,今后你们还打算为集体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呢?请你们把自己打算做的事,悄悄地写在课前老师发给你们的信纸上,在信纸上写清姓名,然后装在信封里交给我。当你们的诺言成为你们一贯的行为时,我们再把它公布出来。为了我们的班集体取得更多的进步和成绩,请同学们一齐努力、加油吧!

(该环节不公开学生的诺言,而是设置了一个小悬念,这种新颖的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五)教师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活动,同学们认识了自己与班集体的关系,也进一步了解了班集体及其成员。你们比以前更清楚地懂得了应该如何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懂得了自己应该为集体做些什么,如何使集体进步得更快。从今天开始,我们就应该以“集体荣,我荣;集体衰,我耻”的态度时时提醒自己,为集体贡献自己的力量。

(六)拓展活动,热爱集体

1.寻找适当的机会,对已经把诺言转化为行动的学生进行表扬,并量化打分,给予鼓励;对那些敢于同破坏集体利益的行为作斗争的学生也要给予表扬。

2.建议班主任老师利用班队活动时间,在全班开展一个“夸夸我们的班集体”的主题班会,把每位学生写的感想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向全班做展示。用历年来集体所取得的各项成绩、照片、图片、奖状、奖杯布置会场,布置一个“荣誉角”,在富有感染力的氛围中开展一次活动。

小学三年级思想品德教案篇4

一、利用活动化教学,激发兴趣

在设计这堂课时,我努力让学生在游戏中、在参与活动中,感悟并提高一定的道德认知,通过活动化教学力求改变过去我讲你听的方式。在活动化教学中,注意了活动的层次性、目标性。我设计了四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猜猜他(她)是谁?”,通过每个学生各具特色的自画像,介绍自己、理解自我,并通过与他人比较,初步意识人与人存在着差异。第二个活动是“圆圈变变变”,通过大家在圆上作画,让学生知道,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情会有不同的想象。第三个活动是“说说你发现的不同”,在这个环节让学生通过比赛,了解各地方,各国家,各民族之间人与人是不一样的,正因为不同才有了我们多彩的世界。第四个活动是“寻找小星星”,围绕学生的学校生活,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班里有哪些“多彩的`小星星”,让学生意识到:正因为每个同学的不同,我们的班级生活才会丰富多彩。让学生明白只有大家共同努力,各自发挥不同的优势,才能使我们的班级更加丰富多彩,思想在此受到了震撼,得到了升华,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明白道理,学到知识。这几个活动的设计都是有目的的,贯穿着逻辑性,可以说是逐步提升。

二、“用教材教”胜过 “教教材”。

首先我将教材中的活动一:我的自画像内容改在了课前完成,一开课我就将他们上交的自画像拿出来让他们猜,引入第一个游戏,在猜测中对人与人之间的不同,能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我还注意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课程资源。让学生交流自己调查的生活中人与人有哪些不一样?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又如:让学生围绕自己的学校生活,回忆上学以来,班上有哪些多彩的小星星。这些话题应该都是孩子们经历过、熟悉的事情,通过孩子们自己的生活进行教育,在自身生活体验的基础上学习,努力调动孩子们已有的生活经验。把儿童自身生活经验作为教材资源,这样儿童在课堂上发挥的作用就很大。我觉得,这是我在教学这节课中自己的最大收获

新课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构建的课程生活,要了解儿童是不容易的,所以教师要变“备教材”为“备儿童”。由于新课程强调师生互动,课堂上就会不断生成新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具备更好的教学艺术和智慧去面对学生生成的问题。尽管这次课也给我留下了不少遗憾,但在遗憾中我也收获了许多。我想,在今后的实践中我将不断的探索、前进!

三、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

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程,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以满足学生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逐渐提高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小学三年级思想品德教案篇5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父母为自己的成长付出了许多的心血,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疼爱,唤起学生对父母由衷的爱。

2、过程与方法:积极主动地参与体验活动,体会家庭亲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疼爱和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

4、行为习惯:在活动中学会关心父母,以恰当的方式孝敬父母长辈。

二、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体验父母对自己的疼爱。

2、懂得感激父母。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诗歌《父母的疼爱》等)、亲情树及纸做的树叶、道具(爸爸用的茶杯、报纸等,妈妈用的围裙、毛衣等,孩子用的篮球、吃的食物、喝的饮料等。)、每人一张亲情卡。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激发情感

小朋友,有一首歌,我会唱,你会唱,大家都会唱,这首歌唱出了每个孩子的心声,打动着每个人的心灵。(音乐声起《世上只有妈妈好》)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爸爸、妈妈的爱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今天我们就一起用心去感受一下父母的疼爱。齐读课题。

(二)回忆疼爱——亲情故事会

1、学生闭上眼睛回忆生活中父母疼爱自己的事

2、四人小组交流。

3、亲情故事会。(课件出示提示语)、每当我生病时……

?每当我------时……

?每当我------时……

?每当我------时……

(三).体验疼爱——亲情表演会

刚才我们开了亲情故事会,现在大家愿不愿意将刚才的故事编成一个小剧本来演一演呢?(课件出示演出提示):每当餐桌上有好吃的……

每当我生日时……

有一次生病了……

有一次天突然下雨,而我又没带伞……

2、小组表演。教师观察指导。

3、家庭剧场。教师随机采访。

(四)、深化认识,学会回报

1、父母为我们辛勤付出了这么多,作为他们的孩子你又该为爸爸妈妈做些什么呢?(大屏幕出示情境内容):在爸爸妈妈吵架时……

在爸爸妈妈生病时……

在爸爸妈妈劳累时……

在爸爸妈妈忙碌时……

2、学生任选一个题目,用一两句话说一说“你会怎么做?”

(五)深化情感,亲情绽放

1、父母对我们的恩情比山还高,比海还深,下面我们就用一首诗来表达一下我们对父母的一份敬意吧!(大屏幕显示《父母的疼爱》)

爸爸妈妈

你们是树,我是树上的一片树叶、一朵花、一个果。

是你们给了我一个温暖的家。

在你们的疼爱下,我一天天快乐幸福地长大……

2、读了这首诗,学了这一课,你有什么话要对爸爸妈妈说吗?请你选一句最想对父母说的一句话写在心型的亲情卡上。

(六)小结

此时此刻,我想我们每个同学的心都充满着对父母的感激之情,我希望大家回去后在父母的帮助下也做一棵这样的亲情树。如果你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父母或者其他长辈做一件事,你就在大树上贴一片树叶、一朵花或一个果,争取早日让亲情树枝繁叶茂。最后老师祝大家在父母的疼爱下茁壮成长、天天快乐!孩子们,我们也一块儿来祝福爸爸妈妈:(生齐念)祝爸爸妈妈天天快乐!

小学三年级思想品德教案篇6

一、学生现状分析:

三年级共分两个班。学生还处于儿童期,这一阶段是儿童品德和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他们刚刚进入“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学习,这一册的教育内容应当是对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打基础的教育,是学生由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向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自然衔接。本册教材在“我在成长”教育主题统领之下,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需要和不断扩大的认知范围,用社会关系、社会活动、社会环境三条主线,贯穿个人、家庭、学校、社区(家乡)等四个不同范畴,并使四个范畴形成彼此互动的关系。使学生通过学习达到。

二、指导思想:

在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适当关注儿童对未来生活的需求,把道德学习建立在真实的生活背景和丰富的情感体验之上,使之成为一种潜移默化的陶冶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挖掘生活中资源,将生活中的素材整合为教学资源,才能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打造出高效课堂,提升教学理念。

三、教学目标:

1.树立最基本的社会公德意识。

本册内容主要让儿童从自己熟悉的学校生活、社区生活、家庭生活入手,来感受自己生活的环境和环境中的人,知道家庭、学校、社区各种生活环境之间的联系,以及这些环境与人的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本册的教育内容让学生树立角色意识、责任意识、规则意识等。在探究一切的热情中,在享受童年的过程中初步具有公德意识。

2.促进学生对社会的关注和对人的关注。

关注同学,关注每一节课,关注父母,关注自己……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引起学生对生活的回忆和体验,并让他们通过学习活动,提高对生活的认识,进一步提升到对周围社会现象的关注和对人的关注。教材中没有理性的说教,而是对儿童生活的真实呈现。三上教材都是从儿童生活中一些平常的现象切入,引起儿童对生活的思考和关注总结、体验,关注身边的榜样,关注自己的学习习惯,正确引导学生的好学之心。

3、富有开放性,给教师和学生都留出了拓展的空间。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地指出:“课程资源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学生、教师、家长、社会人士等都是本课程的重要资源。此外,本课程的资源还包括:图书(包括教材及教辅)、报刊、图片、地图、图标等文本资源;影视节目、录音、录像、vcd、网络、软件等音像资源;博物馆、教育基地、图书馆、实验室、纪念馆、文化馆、自然和人文景观、各种社会组织和政府机构等”;“有条件的地方要尽量开发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教材注意了引导教师学会利用和开发地方教育资源,使教师能创造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教师能联系当地和学生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学生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

四、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按照课程要求,安排了“我在家庭中幸福成长”、“我们一起长大”、“班级是我们快乐的家”“我喜欢的学校”四个主题。三年级的儿童很容易受到好奇心的驱使,产生盲目模仿、尝试、探究的心理,常常不顾后果盲目模仿,帮助儿童形成初步的是非判断能力,是三年级教育中应当强调的重点。

五、教学措施:

1、全面准确地把握课程目标。

品德与社会课程不同于以往的思品课和社会课,也不是两者的简单叠加。该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2、大胆选择、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教学中应依据课程标准,重视学生的社会参与,重视学生生活圈的逐渐扩大,注重社会性意义的发掘,如:民族文化、社会风俗伦理、历史、地理、政治、法律、经济等方面的整合。随着活动形式逐渐复杂,涉猎的范围慢慢扩大,,文本资源、社会信息、考察采访资料等要综合运用。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凡能促进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和学生生活的紧密联系,给学生提供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并且能增长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陶冶情操、养成好习惯的一切可用教育资源,都应成为品德与社会的有效课程资源。教师本身的学识、态度和价值观,也构成了影响学生学习的课程资源的一部分。

3、综合组织多种活动。

情感在活动中萌发,课堂在活动中生成。养成好习惯的养成,能力的培养,性情的陶冶是离不开课堂内外丰富多彩的活动的。活动使一切“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仿佛嫩芽无声无息破土而出。教材本身提供了很多活动的范例,如编剧本,角色扮演、小记者采访等,然而教学总是处在一种流动的状态,时刻挑战教师的智慧。使活动更适合自己班级的学生,使活动更具操作性,及时调控活动进程等都是值得教者深思的。

4、引导学生去进行角色转换。

当前学校的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家长包办过多,角色意识和责任意识相对较弱,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家庭、学校、社会中所承担的角色,更不知道自己由于角色不同所应当承担的责任。而角色意识和责任意识是一个人社会性发展的基础,需要在小学阶段的教育中奠定初步基础。通过角色转换,让学生多进行一些生活体验,并引导学生对生活进行观察,人们在生活中是怎样在根据不同的场合很好地进行着角色转换,履行自己的职责。教师要注意运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来提高学生的认识。

5、重视发展性教学评价方法的运用

发展性教学评价关注人的发展过程,课程标准将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与课程的发展融为一体。强调评价过程化,重视儿童在活动中的态度、情感、行为表现,重视儿童活动中付出的努力的程度,以及过程中的探索、思考、创意等;强调评价多样化,如:主体多样化,角度多样化,尺度多样化;强调质性评价,强调日常观察过程,强化专题性探究过程,建立成长记录袋,实施阶段性评价。

六、学期教改研究专题:

把《关于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作为本学期的研究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