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色的教案会帮助我们更好地提升教学能力,教案是教师为了提高教学水平预先拟订的应用文种,下面是范文社小编为您分享的单元一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单元一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复习三十三个要求会认的生字及要求会写的四十九个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部分课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的美好感情。
3、积累词汇和格言警句,自主识字。
4、复习反义词。
5、完成课后练习。
5、复习口语交际和写话,能安慰别人,赞美自己的家,并能正确欣赏、。
教学重难点:
1、复习三十三个要求会认的生字及要求会写的四十九个字。
2、复习反义词。
3、完成课后练习。
4、复习口语交际和写话,能安慰别人,赞美自己的家,并能正确欣赏、。
教学准备:
小黑板、生字词卡。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
1、字音。
平舌音:祖、所、座、紫。
翘舌音:城、尚、战、转、衬、川。
前鼻音:战、缓、轮、冉、建、然、转、衬、川。
后鼻音:茫、城、尚、攻、涌、仰、屏。
三拼音节:缓、假、阶、所、建、转、座、川。
2、易错的字:海、志、赶、式、代、登、像、般、歌、飘。
二、积累词语:
1、读一读,比一比。p31??
2、读一读,想一想。
(1)长城就像一条巨龙。
(2)瀑布像一座珍珠的屏。
3、读一读,记一记。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不到长城非好汉。
三、朗读、背诵课文。
四、课堂练习
1、听写。
2、写一写,读一读。
前——()古——()
危——()黑——()
深——()多——()
3、组词。
升( ) 怀( ) 观( )
什( ) 坏( ) 现( )
4、读一读,照样子写句子。
长城就像一条巨龙。
瀑布像一座珍珠的屏。
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
5、想一想,说一说。
(1)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你看到了悬挂的五星红旗?
(2)在别人不开心的时候你怎样安慰他?
6、写话。
我爱——
单元一教案篇2
教学内容:
教材第38页例1,练习十第1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条形统计图的意义,学会看横向的条形统计图。
2.初步学会制作横向的条形统计图。
3.能正确地分析条形统计图,培养学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初步学会制作横向的条形统计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出示:某商店6月3日-10日销售四种矿泉水的统计表:
教师:我们怎样表示才能使四种矿泉水的销售情况一目了然?(画条形统计图)
生动手制作条形统计图。
分析:从统计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二、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1、(利用复习题)教师:条形统计还可以用这样画。
比较:这两张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教师:上一张数据标在纵轴上,矿泉水的品牌在横轴上,而下一张数据标在横轴上,矿泉水品牌标在纵轴上,我们把这样的统计图称为横向统计图,现在请同学们把横向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教师:我们在画纵轴和横轴时,都画上了一个箭号,表示纵轴和横轴都可向上和向右无限延长。
根据这张条形统计图,你想了解什么?把你想了解的内容在四人小组里交流。
2、小结:大家在画条形统计图时,想采用纵向条形统计图还是横向条形统计图,可根据大家的需要自由选择。
三、巩固运用
教科书第40页练习十的第1题。
(1)让学生独立完成前两个小题,然后教师讲评。
(2)你还能提出那些问题?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制作统计图要注意什么?
教学反思:
xxxxx
单元一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生字词。
2、联系上下文,结合注释,掌握故事内容;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
3、体会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的道理;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背诵课文,掌握故事内容。
教学难点体会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的道理;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
导学过程二次备课
预习题纲
1、读准生字词。
2、了解孔子、孟子、列子的生平资料。
第一课时学习《学奕》
一、初读课文,正确读写。
1、学生试读课文,标出难读或不会读的字,划出不会停顿的句子。
2、教师范读课文,并重点指导:
①正确读写加点词语:
学奕鸿鹄()弓缴()弗若()
②正确停顿下列句子:
思/援弓缴/而射之
二、自由练读,读通读顺。
1、根据试读,师生一起归纳朗读文言文的要点:
①读准字音;②停顿适当;③语速稍慢。
2、学生模仿教师自由练读,读通读顺。(要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反复朗读)
3、同桌互读课文,互相正误。
4、教师运用多种方式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如指名读、赛读、齐读等。
三、精读课文,理解文意。
1、学生对照文后注释,自己尝试弄懂每句话的意思,理解故事的内容,遇有困难教师及时帮助。
2、同桌互相解疑释惑,合作学习,讨论每句话的意思,也可向教师请教。教师及时就文中比较难理解的词句进行指导:如“之
”在不同句子里的意思不同;“与”是通假字,同“欤”,表示疑问或反问,跟“吗”“呢”相同;弗若,不如;为是其智弗
若与,在这句话里,“为”应读第四声;然,这样。
3、学生对照注释,讲解自己对文中语句的理解,教师及时讲解学生理解中的难点。
4、同桌互讲故事内容。
四、再读课文,体会道理。
1、两个人各是怎样学下棋的?
“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注意力十分集中,一心一意);“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而另一个人虽然在听着,可是他心里总以为有天鹅要飞过来,想拿弓箭去射它,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三心二意)。
2、学得结果怎么样?“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虽然后一个人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却学得不如前一个)。
3、学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学习、做事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
五、联系生活,深化认识
1.请学生谈谈学习本文的体会。
(做什么事只有专心致志,一心一意才能成功。)
2.你能联系实际说一说吗?
(让学生联系生活、学习中的经历充分发言,认识到不专心产生的不良结果,增强做事专心致志的意识。)
六、复述故事,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学习《两小儿辩日》
一、复习导入
1、背诵《学奕》
2、总结学习《学奕》的学法:
①读准字词,读通课文。
②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③解疑释惑,体会道理。
④复述故事,熟读成诵。
二、明确目标,自主学习
1、读准字词,读通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语速要慢,停顿适当,读通顺。
(2)学生多种形式朗读课文,师生及时评价。
2、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1)对照注释,弄懂词句,理解故事的内容。
(2)同桌互相解疑释惑,合作学习,弄明白每句话的意思。
(3)请学生参考注释,用现代口语复述故事,并根据学生复述的状况进行即时疏通点拨。
3.解疑释惑,体会道理
(1)两小儿为什么争辩?(太阳是远是近)
(2)他们各自的观点是什么?依据是什么?
①一小儿的观点是:“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依据是:“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
小而近者大乎?”一个小孩认为太阳早上离人近,中午离人远,他是根据形状大小来判断的。
②另一小儿的观点是: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依据是:“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早上离人远,中午离人近,他是根据温度来判断的。
(3)他们辩论的结果是什么?(孔子不能决也。)
(4)对两小儿所持观点,你同意哪一种?为什么?(引导学生积极发表看法,保护他们大胆发表自己见解的积极性。)
(补充资料:其实太阳早上和中午离我们的距离是一样的。①远小近大的原因:a、早晨和中午的时候太阳距离地球的远近是一样的。由于视觉的误差。同一个物体,放在比它大的物体群中显得小,而放在比它小的物体群中则显得大。同样的道理,早晨的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来的背衬是树木、房屋及远山和一小角天空,在这样的比较下,此时的太阳就显得小了。b、同一物体白色比黑色的显得大些,这种物理现象叫做“光渗作用”。当太阳初升的时候,背景是黑沉沉的天空,太阳显得明亮;中午时,背景是万里蓝天,太阳与其亮度反差不大,就显得小些。②日初凉、日中热的原因:a、早晨太阳斜射大地,中午太阳直射大地。在相同的时间、相待的面积里,直射比斜射热量高。b、在夜里,太阳照射到地面上的热度消散了,所以早上感到凉快;中午,太阳的热度照射到地面上,所以感到热。)
(5)学了这个有趣的故事,你喜欢故事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答案示例:
(1)两小儿聪明可爱,善于动脑,对自己不懂的问题大胆质疑,勇于争辩。
(2)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尽管学识渊博,可是仍然“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引导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4、复述故事,熟读成诵。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生分组表演故事。(学生自由选择使用现代话或使用文言文表演)
(3)学生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匆匆
朱自清
叹──时光飞逝
悔──碌碌无为
劝──珍惜时光
单元一教案篇4
一、教学目标:
复习巩固本单元所学的内容,使学生能掌握各部分的知识要点,达到熟练地运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句段的训练。
对策:讲练的结合。
三、教学准备:
投影片
复习内容
1、听写词语:2、同桌互批3、提出易错字,师生共同修改,加深印象。4、齐读。
四、复习词语。
1、读读词语。
2、说说词语的意思。
3、听写词语,交流批改。
五、找出用错的字,把正确的写在括号内:
航空模形()训炼有素()再接再励()
没精打彩()望洋心叹()破淀百出()
一蹋糊涂()悲愤欲决()以身作责()
六、按课文内容填空
七、古诗文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这些千古佳句相信你一定记得。
(1)死去元知万事空,。(陆游《示儿》)
(2)人之学问知能成就,犹也。(王充《论衡·量知》)
(3),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4)洛阳亲友如相问,。(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八、缩句。
1、一个不朽的共产主义战士的光辉形象,将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上。
2、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是一面中间配有五颗星的动态紫荆花图案的红旗。
3、我国桥梁事业的飞速发展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
九、按要求写成语
(1)说明道理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映优秀品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形容心情高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形容学习认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形容颜色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照样子写成语
(1)大名鼎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牙还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南腔北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津津有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飘飘悠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水平如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如痴如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赤朱丹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日复一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元一教案篇5
一、教学目的
1.在拼搭和观察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空间想象能力。
2.在拼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二、教学重点: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正方形的相对位置。
三、教学难点:能根据一定的指令正确搭出立体图形。
四、教具:正方体
五、学具:正方体,彩笔。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师用3个4个正方形摆图形,师提问:我们可以从几个方向来观察它?你看到了几个正方形?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索。
1.游戏一。
(1)引语:今天我们来做游戏,好吗?
我用4个正方形木块摆一个图形,但你是看不到我摆的图形,请你根据我的指令,搭出和我一样的图形。
师发指令,生活动。
(2)两人一组,玩这个游戏。
游戏规则:a.两人不许互相看各自摆的图形。
b.指令尽可能少。
(3)学生活动。
(4)学生汇报。
2.游戏二。
(1)我们在来做第二个游戏。
师:我摆了一个图形,请你们向我提问题,然后根据我的回答,搭出和我一样的图形。
(2)两人一组,玩这个游戏。
游戏规则:a.两人不许互相看各自摆的图形。
b.指令尽可能少。
(3)学生活动。
(4)学生汇报。
(三)小结。
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搭 一 搭
游戏??
游戏二
练 习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