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的教案7篇

时间:2022-10-15 作者:Gourmand 备课教案

教案是针对我们教学任务所提前制定出的书面计划,教案在起草的时候,老师需要考虑与时俱进,范文社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观察的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观察的教案7篇

观察的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并学会根据看到的不同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所在的位置。

2、通过多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主动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观念,运用数学进行交流的能力,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帮助学生树立从小仔细观察事物、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体验到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

辨认从不同侧面观察到的物体形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诱趣激学

1、师:孩子们,今天有这么多的老师来听我们的课,你们紧张吗?(紧张;不紧张),那请转过身去,举起你们的右手,向老师们打个招呼:(老师们好!)再举起你们的左手向老师们问好;(老师们好)举起你们的双手,高呼(欢迎你们!)。好,孩子们真乖!请转过身来,坐下。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大象吗?是在哪见过的。

有四个盲人,他们也想知道大象长得什么样子,让我们来听一听盲人摸象的故事吧。

小朋友们,他们摸到的是几只大象吗?那为什么得出的结论不一样呢?他们分别是从大象的那一面摸到的?

请看大屏幕(课件展示大象图),请同学们分别说出这是从大象的哪一个位置所看到的图形?

(板书:前面-后面-侧面。)

2、掲题:虽然都是一只大象,但因为观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形状也就不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板书:观察物体)

师:四个盲人因为只摸到了大象的一部分,所以把大象说成了萝卜,扇子、柱子和绳子。那我们在观察物体的时候也会出现这种情况吗?

二、 观察物体,顺思导学

1、 确定方位。

师:下面我给每个小组分发一位新成员——储钱罐,你们喜欢吗?那就请它们分别坐在你们位置的中央。下面请坐在储钱罐前面的小朋友向我挥挥手;请坐在储钱罐后面的小朋友挥挥手;左面的呢?右面的呢?(——意在让学生分清前后左右。)

师:我知道了,你们就分别坐在储钱罐的前后左右。

2、 观察储钱罐。

(1) 在自己座位上观察。

师:从你这个位置上看到了储钱罐的什么?

学生汇报

师:其他同学观察的结果也是这样吗?有补充吗?

(2) 交换位置再观察

师:刚才你们在自己的位置上观察了可爱的储钱罐,现在咱们换换位置再观察。好吗?储钱罐前面和后面的同学换换位,左面和右面的同学也换换位。准备好,轻轻地换。(学生起身换位。)

师:现在你又在储钱罐的哪边?仔细观察,你看到的储钱罐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汇报

师:我想采访坐在储钱罐前面和后面的同学,现在的位置看到的储钱罐和你刚才看到的一样吗?

学生汇报

师:哪儿不一样呢?

师:哦,从前面和后面看储钱罐是不一样的。请问储钱罐左边和右边的同学,你们可要仔细看了,你刚才看到的和现在看到的相同吗?

学生汇报

预设:有的同学会说一样,有的同学会说完全不一样

出现矛盾冲突时,学生再次观察储钱罐左右两边,并在组内讨论。

小结:从左边和右边观察储钱罐是不是一样呢?(学生齐声:不一样!)你们从细节观察并解决了问题,好样的!从储钱罐的前面和后面看是不一样的,从左边和右边看也是不一样的。

从前后左右观察小猪

师:咱们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只能看到储钱罐的一个面,要是能看到储钱罐的前后左右四个面,那才过瘾呢!有什么好办法吗?在小组里讨论后,试一试

方案一:到其他几个同学的位置上看看

方案二:人走一圈的办法太麻烦。我们可以让储钱罐转一圈,我们只要坐在位置上就可以看到它的前后左右了。

学生尝试操作

师:好的,每转一个方向停一下,看清楚了吗?这两种方法都很好,可以围着储钱罐转一圈,也可以让储钱罐转一圈,小组商量定下一种,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开始观察。

(伴随着轻柔的音乐,学生进行观察活动。)

师:同学们从前后左右再次观察了储钱罐,你们看到的一样吗?(不一样。)为什么?

学生汇报

师:从不同的位置看到的储钱罐是不一样的。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

三、 分层练习,应用促学

1、 刚才你们观察得真仔细,老师特别高兴。老师也给赵亮、王丽、江铃、丁一四位同学一个礼物,大家看。(课件展示茶壶图)你能很快说出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吗?说说理由。(小组讨论,各抒己见,汇报交流)

2.小游戏:考考大家,比比谁的反应快。我说动作你来做。

①伸左手,伸右手,左手拉右耳,右手拉右耳

②老师和大家一起做。出左手,老师的怎么和大家不一样?老师做错了吗?那大家做错了?那为什么我们不一样?那你知道老师的右边是那边吗?左边呢?前面呢?后面呢?

③那我换个方向站,你还能指出我的前后左右吗?这样站呢?那我想和大家的前后左右一样我该怎么站呢?

3、孩子们,你能说出你的位置前后左右的同学吗?你看到的又是同学的哪一面呢?(指名回答)

师:孩子们真聪明!那现在翻开你们的课本第48页,做一做课堂活动吧。请认真观察,并连线。

学生汇报交流。(课件展示)

四、总结反思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观察物体)我们主要从哪些位置观察的?(前面、后面和侧面)还可以从其他的位置观察物体吗?(上面、下面。。.)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观察到的物体形状一定不一样吗?(不一定)

观察的教案篇2

教学目标

观察由三个简单的几何体拼搭而成的物体,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形状可能是不同的,也可能是一样的。在教学同时,培养学生观察物体的兴趣,形成良好的探究学习的情感与态度。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能初步学会看直观图,想搭的物体,判断从正面、侧面和上面看到的形状。

教学准备

三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导入新课

二、新授

1、出示例题的图

2、感知从同一个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也可能相同。

3、教学“想一想”

三、练习

1、做p20-21的相应练习

照样子,用3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拼拼搭搭。

同桌一人搭一个。

同桌说说从正面看两人搭的物体是什么形状。再说说从侧面和上面看到的物体的形状。

交流。

你发现了什么。

体会:不同的物体,从一个位置观察看到的形状可能会相同。

出示直观图。

说说从正面、侧面和上面各看到了怎样的形状?

再说说从哪两个面看到的形状是完全相同的?从哪一面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先想一想,如果直接判断有困难的同学,可以拿出正方体搭一搭。

课后感受

三个物体的观察,有一点和上节课一样,就是看直观图比起看实物更难些。最后一个练习中看茶叶筒时,有较多的同学说看到的是圆。对圆柱的观察学习起来有一些困难。

观察的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实践操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3、情感目标: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主动的探究的能力。

重点:能结合具体的事物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形状。

难点:体验从不同角度看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法:发现法、观察法、实践操作法、自主探究法。

教具:玩具熊猫、照片、学生带的各种玩具。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现在做个小游戏好吗?很简单,请按照老师的要求做好吗?请起立,向左转,挥挥你的右手,向右转,请用你的左手摸摸你的左耳朵。请一位同学和老师握一握手,请同学们告诉老师我的右手和你们的右手在一个方向上吗?(生答)请一位同学站在老师的右边,请另一位同学拉着我的左手,现在我们一起挥挥我们的右手,一起伸伸我们的左脚,现在请把手在你们的胸前击两下,请把左手拍拍后脑勺,好玩吗?课后两个同学之间可以相互玩一玩。

(游戏既复习了方位,又让学生体会到站得角度不同,观察的物体不一样的,而且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立刻进入学习的的状态)

二、合作探究。

1、指导观察

出示并介绍玩具熊猫(主要复习熊猫的前、后、左、右)

师:请同学们仔细的观察熊猫(师转动),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熊猫是什么样子(藏起熊猫)请同学们在你们的小组内互相的介绍一下熊猫。(初步的感知观察方法,并学会与人交流)

示范:下面我们一起来观察熊猫,请小朋友看看老师是怎样观察的。(边说边做示范从前面平视熊猫)请同学猜一猜老师看到了什么(生交流“眼睛、鼻子、嘴巴…..”只要抓住了某一特征就可以)同学们也很想看一看我们可爱的熊猫的前面(这时把熊猫转过来请同学们观察并全班交流)那么你们想想,这里有四幅照片哪一张是你们现在看到的呢?(生答)

师:我想请一位同学来观察熊猫的左边,也请一位同学来观察熊猫的右边(两位同学很快站好了),现在请你们想一想这两位同学观察的熊猫是一样的吗?可以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全班交流:大部分同学认为是一样的,这时只要给他们时间,很快他们就能找出不同(朝向不同)这时让学生快速的找出左、右两幅图片。

师:把熊猫的后面朝向学生,请学生说说从后面我们可以看到熊猫的什么(生交流),并找出对应的图片。

(教给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让学生找到自己看到熊猫的图片,有利于学生初步体会观察的位置与所看到的视图的对应关系,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正确区分熊猫的左、右、侧面,使学生更好的体会观察的位置不同。)

2、运用观察方法观察物体

师:请同学们拿出你们的玩具放在小组中间,并说说你们站在玩具的哪一面?看到了什么?(生小组交流)现在请同学们转动你的玩具,请再说一说你们站在玩具的哪一面?看到了什么?(生小组交流)

师:哪一组愿意上来介绍你们的玩具吗?(此时应注意引导学生全面观察物体,介绍物体)

3、根据图片判断观察的角度不同(p57,做一做)

出示四本数学书前、后、左、右四面的图片,请同学们判断观察者的角度,并请同学们说一说如何判断的?说完之后,请小组把四本书按照书上所示合在一起,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并找出相应对应的面。

三、巩固拓展小姐(以盲人摸象的故事进行拓展总结)。

师:同学们真聪明,一下就学会了观察物体的方法,占老师想给同学们讲一个盲人摸象的故事。

从前,有五个盲人,从来没有见过大象。第一个人摸到鼻子,他说:“大象像一条弯弯的管子。”第二个人摸到了尾巴,他说:“大象像个细细的棍子。”第三个人摸到了身体,他说:“大象像一堵墙。”第四个人摸到了腿。他说:“大象像一根粗粗的柱子。”

同学们,同样一头大象,为什么四个人的说法都不一样呢?(生交流)其实把四个人说的综合起来才是象的真正样子,看来我们在观察物体时应该从多个角度、全方位的观察,观察的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细节。

观察的教案篇4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80页~第81页。

教学目标:

1、同学们要经历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

2、我们还要理解观察点、遮挡点、可视区域等词语的意思。

3、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

教学重点:

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

能运用“观察的范围”的相关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教学过程:

一、古诗引入,导入课题。

1.我们在小学学了五年的古诗,那么你们积累了那些古诗呢?谁能说一说。谁还记得王之涣写的诗《登鹳鹊楼》?齐读。

这首诗中哪一句描述诗人登高远望时的感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作者为什么要说:欲穷千里目,须“更上一层楼 ”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观察的 范围”,从数学的角度来研究这个问题。

2.引入课题:观察的范围(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发现规律。

1、秋天到了,桃树下落了一地桃子,小猴闻到香味,在墙外向里张望 。可是前面一堵墙,小猴子能看到墙内的桃子吗?

2、看,小猴子爬到了这个位置,能看见地上全部的桃子吗?你猜想小猴看见多少个桃子?看来,光靠眼睛看是不准确的,你们能不能想出办法,准确找到猴子看到多少桃子呢?说说你的想法。

3、在a点时,我们把猴子的眼睛看作“观察点”,(板书:眼睛 观察点)。

4、阻碍小猴子观察视线的是什么?(墙) 它的最高处在哪里?(墙的右上角 )

5、我们把阻碍视线的这个最高点叫“阻碍点“(板书:阻碍点)。

6、观察点和阻碍点进行连线,这条连线和地面的交点,就是离墙最近的点。

连接观察点、墙的右上角、到地面的交点的线是一条什么线?(虚线) 这条虚线就是观察的视线。为什么要把视线画成虚线?(视线是看不见的,所以要画虚线)

7、这条线能往上画一点吗?往上画会怎么样?(观察范围变小)

这条线能往下画吗?往上画会怎么样?看来,这条线必须穿过围墙的右上角 。

8、小猴子想看得更多桃子,该怎么办?(再往上爬)

9、如果小猴子继续往上爬,爬到b处、c处,你能找到墙内离墙最近的点吗?(打开课本第80页,画一画)

10、汇报

11、观察点的变化,直接影响观察范围 的变化。那么,怎样确定观察范围 呢?

先看( 观察点),再找(阻碍点),连接这两点,延长到(地面的交点)确定观察范围(齐读一遍)。

12、我们把三次观察的结果放在一起,你发现了什么?

观察的范围与观察的高度有关,还与什么有关?

(观察的范围与观察的高度、观察的角度有关)

小猴爬得越高,看到的桃子越 多 ;说明小猴看到的范围就越 大 。

可见,观察点越高,观察的范围越大。(板书:观察点越高,观察的范围越大。)

13、联系古诗:现在你明白王之涣为什么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吗?

你能从数学的角度来探究其中的道理吗?说明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下面,请同学们 用学过的知识,解决一些生活问题。

1.完成课本80页试一试第1题。

2.课本80页试一试第2题。变化的楼房。

(1) 如果客车继续向前行驶,那么他所能看到b楼的部分是如何变化呢?生:逐渐缩小

(2) 客车行驶到位置2时,司机还能看到建筑物b吗?为什么?

3.小猫捉老鼠。一天小花猫出来散步,迎面遇到了一堵残墙,有一只聪明的小老鼠就躲在这堵残墙的后面。

(1)请你在图中画出小老鼠可以活动的区域。(学生在课本上操作)

(2)如果你是小猫,你希望自己的位置怎样变化?如果你是小老鼠,你希望小猫的位置怎样变化?

(3)比一比:小猫的位置改变后,它的观察区域分别有什么变化?说一说你的发现。

4.(1)在黑夜里把一个球向电灯移动时,球的影子是怎样变化的?

(2)晚上与家长在路灯下散步,当走向路灯时,你的影子是如何变化的?远离路灯 时呢?

5、在城市建设中,规定两幢楼的距离不能太近。为什么?

6、小丽能看到甲楼上的a点吗?能看到甲楼上的b点吗?

7、填空

(1)观看物体时,站的越( ),观察到的范围就越( )。

(2)路灯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是,离路灯越近,物体的影子就越( );离路灯越远,物体的影子就越( )。

(3)红红和芳芳分别住在同一栋房的4楼和8楼,她们观看夜景,( )比 ( )观察的范围要大。

8、判断题

(1) 同样的电线杆离路灯越远,它的影子就越长。( )

(2)人远离窗子时,看到窗外的范围变大。 ( )

四、归纳整理,全课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学到了什么?你认为观察的范围与什么有关?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学到了什么?你认为观察的范围与什么有关?怎样确定观察范围?

观察的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画出草图。

2、能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教学重点: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画出草图。

教学难点:能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教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5个棱长5厘米的小正方体纸盒,

教师准备5个棱长是15厘米的立方体纸盒,正方形纸板若干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师:老师带来了一个搭好的立体图形,(出示用4个搭好的)(仔细观察)从不同的方向看,你能看到什么形状?在题卡上画一画

2、汇报:你是怎么想的?怎么画的?

正面:演示(平移情况)

上面、右面,(说说怎么想,怎么画的)

二、探索新知。

活动一:观察立体图形的形状,并画下来。

1、师:现在老师增加了难度,看看你还能画出来吗?

2、先观察:难在哪了?

a认识数量上增多了:(原来是几个,现在是几个?)

师:大家数数是5个吗?指指被谁挡住啦?

师:如果把遮挡的这些立体块变成透明的,那么被遮挡的就能看见了,是吗?

b、数量增多,为什么就难了?(教师演示)

(数量上的增多,会引起(带来)形状上的更多变化,就难了)

师:现在是5个,如果是6个,7个,或者摆的更多呢,那么就更复杂了,这节课我们就只研究用5个小立方块来搭物体(揭示课题,板书)

3、师;现在难度增加了,还想解决这个问题,你有什么好办法? (可以借助摆来帮助我们),那好,就借助手中的学具,自己摆一摆,画一画。

(设计意图:本节课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而空间观念的发展,要以观察物体为载体,因此,要让学生认识到抽象的东西理解起来有困难时可以把它形象化(即通过实物的摆来观察可以降低难度,帮助解决问题这一手段、方法)

4、汇报:

师:你看见的每个面是什么样的?怎么画的,把它摆在黑板上。

请同学到前面边看边说你怎么想的,其他同学仔细看,认真听。

正面:师: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平移后在同一个平面上的形状。

上面:师:谁看到了他在观察的时候和刚才那个同学有个不一样的动作?为什么会有这个动作呢?

师:a我们可以调整观察的角度,使你正对着要观察的面。

b还可以怎么做?也可以转动这个物体,让要观察的面对着你。

左面:学生先说,师:结合你手中的看看,他说的对不对。

师:如果给的不是具体的实物,而是立体图形,看大屏幕上的,这个时候再看左面,,怎么办?

师:看不见的,有难度,就需要我们靠头脑去想象,要想很好的去想象,我们可以通过大量的动手摆,仔细观察,来帮助你丰富你的想象。看来摆也很重要。

5、现在老师给你2分钟,用5个小立体块自己摆图形,再分别画出这三个面的形状,看谁摆的多?

用手势告诉我,你们都摆了几种?

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同学们摆了这么多,相信大家头脑中会有了深刻的印象。你们画的都对吗?

6、师:现在搞个小比赛,同桌之间,你摆一个他摆一个,然后交换过来画出三个面的情况,再交换过来检查,看谁画得准,正确率高。

观察的教案篇6

一、学生整体学习数学情况分析

1、由于现在的家长都比较重视学前教育,因此班中大部分学生基础较好,特别是计算技能方面比较强。

2、孩子们具有主动参与的意识,喜欢操作。

性强的学习内容。特别喜欢声形并茂、具有动画效果的课堂学习。

3、学习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较高,孩子们都能主动参与小组学习中去,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

4、孩子们的理解能力和空间观念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二、座位安排便于个别化教学,和学生合作学习

全班24人,以四人为一组,见图,其中☆表示发言积极的学生,思维灵活的学生,◇表示思维反应较快,学习良好水平的学生,●表示自控能力较弱的学生,▲表示学习有困难,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爱心和关注的孩子的座位。

三、课时教学目标

1、知道在不同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2、能正确辨别从不同位置(正面、侧面、背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通过观察和想象,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四、分层教学目标:

1、上限:通过学习能正确辨别从不同位置(正面、侧面、背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正确区分左右侧面。能在头脑中进行“虚拟地移位”,即假设自己站在某一指定的位置,会看到物体的什么形状。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有一定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像力。

2、下限:能正确辨别从不同位置(正面、侧面、背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知道在不同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五、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教学难点:能在头脑中进行“虚拟地移位”,即假设自己站在某一指定的位置,会看到物体的什么形状。

六、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课件、不同位置拍摄的玩具熊照片、吸铁石

学具:教材、玩具小熊每组一只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活动:

1、小朋友,我们班上的每一位小朋友你都认识了吗?如果老师给你看一下我们班其中一位同学的照片,你能不能一下就叫出他的名字来呢?

2、咦!他是谁?猜一猜。不是说看一下就可以猜出他是谁了吗?怎么有这么多答案呀?要不要老师给你们一点提示?

3、究竟和小朋友想的是不是一样呢?好,接下来咱们就来揭开谜底,

4、刚才小朋友们看得都特别仔细、特别认真。用眼睛仔细、认真地看就叫做“观察”。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观察物体》。板书:

观察物体。

学生活动:

1、猜一猜回答,

2、一起数,1、2、3。

3、照片中的学生站起来,向大家挥挥手

多媒体运用:

1、课件出示学生的背面照

2、课件出示两张侧面照

3、课件出示学生正面照

?设计理念】:在课的一开始,我就运用多媒体逐一出示了班上某个小朋友的背面、侧面以及正面的照片。利用小朋友的好奇新和好胜新,让他们猜一猜,这个班上的同学是谁?在游戏似的过程中,让学生初步感知尽管是同一个人,但因为方位的不同,所看到的结果也是不同的。

(二)小组活动,观察学具

1、本位观察

教师活动:

①今天老师还给大家请来了一群小客人,就在1号同学的课桌里,快点把它请出来!是谁呀?让小熊面对着黑板坐坐好。今天这些小熊将和我们一起来学习,让我们欢迎它们加入我们小组!

②提问:下面请你轻轻地告诉小熊,你坐在它的哪一边?

从你这个位置上看到的小熊是什么样子的呢?

③观察好了,和同组的小朋友说一说:你坐在小熊的哪一边?看到了它的什么?

④学生反馈,教师进行点拨

学生活动:

①有礼貌的和小熊打招呼。

②和同桌说一说

③大胆地和全班同学交流,我坐在小熊的哪边,看到了什么?

④判断同学回答的对与错

⑤看到的都是小熊侧面的学生起立

多媒体运用:

按学生的回答分别出示小熊前、后、左、右各面的照片。

个别化教学:

①请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先尝试回答

②请中等想、水平的学生发表意见,再请思维灵活的学生补充。

?设计理念】让学生进行本位观察,即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观察玩具。通过第一次观察尝试,想让学生学会仔细地观察,流利地表达,并向学生介绍正面、侧面和背面的知识。

2、换位观察

教师活动:

①刚才我们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分别观察到了小熊的正面、侧面和背面,下面大家想不想换个位置再来观察呢?

②听老师口令,请每组同学按照顺时针方向(教师做手势表示)走到小组的下一个位子上去。

③提问:现在你观察到的又是小熊的哪个面?看到的样子和刚才一样吗?

④反馈提问:咦,怎么不一样呢?你们每个小组是不是原来的那个小熊呀?小熊没变,为什么你们看到的结果会不一样呢?其他同学认为呢?

⑤小结:是啊,我们换了位子,位置发生了变化,观察的角度也不同了,所以看到的小熊的形状也就(不一样了)

学生活动:

学生起立,按顺时针方向走到下个位置

和小组同学说一说,看到了什么。

思考回答:看到的结果为什么和刚才不一样

个别化教学:

教师参与小组活动

中,听听学困生的回答,给予一定的指导。

?设计理念】换位观察,要求学生按顺时针变换座位,再次对玩具进行观察。这次观察不仅要求学生说出看到玩具的哪个面,同时要思考,现在看到玩具的样子和刚才看到的是否一样?为什么?因为有了转换位置的活动,学生很容易就能得出是因为改变了方向的缘故。这个环节是第一个环节的递进,让学生感知正确的、有序的观察方法。

3、全面观察

教师活动

①下面老师就给大家一些自由活动的时间,你可以随意地观察小熊的每一个面,并和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你分别观察到了小熊的哪个面?

②师:你们刚才是怎么观察的?谁愿意来介绍一下?

③师:我们请这组的四个小朋友一起来演示一下。说一说你观察到了小熊的哪个面?你们觉得这样能看清小熊的每个面吗?

④师:还有不一样的方法吗

师:转给我们看看。你们觉得他们组的方法怎么样?

其他小组也把小熊转一圈,仔细观察你看到的每一个面。

⑤师:看清楚了吗?让小熊面朝黑板坐好。下面来做看物体找位置游戏,看看谁的反应快。

老师这里有一些从不同位置拍摄的小熊照片,我任意点一张,你认为我是站在小熊的哪边拍的,就快快站到小熊的哪边,我们来比比看谁的反应快,好不好!

学生活动:

①小组活动、讨论

②学生回答:如,我转了一圈,观察了小熊的……

我把小熊转一圈,也可以看到它的每个面。

③参与游戏:看物体找位置

多媒体运用:

课件出示不同位置拍的小熊的图片

个别化教学:

关注学困生活动、游戏时的表现,给予及时帮助。

?设计理念】全面观察,让学生想办法如何能观察到玩具的前、后、左、右四个面?明确观察物体可以围着物体转一圈,也可以通过转动物体来看到不同的面。在这一系列的观察动中,我让学生体验一个从静态到动态,从片面到全面的观察方法。

三、应用拓展,激励创新

教师活动:

①书本练习:连一连

②观察恐龙。

刚才小朋友们观察得真仔细,瞧,这三位小朋友在观察什么呢?想一想,下面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请翻开书本67,把名字写在每幅图的下面。

③连线练习。观察汽车

④做一做

其实,在我们身边有很多我们熟悉的物体,比如:书本、铅笔盒等等,你有没有观察过呀?瞧!这几个小朋友把数学书叠在一起,组成了什么图形?(长方体)那么他们分别看到了这个长方体的哪个面呢?请来连一连!(翻开书本67)(反馈)

⑤观察查壶。

看样子,小朋友已经有了一定的观察能力了,试试能不能帮这三个小朋友解决一下问题呢?这三个小朋友站在杯子的不同位置,他们看到的茶壶会一样吗?那他们看到的茶壶是什么样的呢?(思考一会儿再出示)

(出示从前、后、左、右、上面看到的茶壶)是谁看到的?

⑥猜物品游戏。

这几天,老师也去观察了一些东西,还把它们其中的一个面拍了下来,(出示)你能猜出这些分别是什么东西吗?

师:刚才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很常见的东西,为什么有的那么难认呢?(只看物体其中的一个面)

师:那我们在观察物体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师:小朋友都说得非常好,观察一个物体,我们应该从不同角度、不同位置,全面地去观察,这样才能比较正确地了解这个物体的特点。

学生活动:

①学生进行练习,并说明理由

②从猜一猜活动中得出:观察一个物体,我们应该从不同角度、不同位置,全面地去观察,这样才能比较正确地了解这个物体的特点。

多媒体运用:

出示练习题

个别化教学:

学生独立练习时,教师巡视,给学困生及时帮助。

1至4题,让学困生先回答并说明怎样想的,优秀生进行补充。

?设计理念】在练习的设计上,我安排了四个层次。首先完成课本内容的连线,这是多方位的一种对应练习。其次设计了观察一个长方体的活动,把小组中同学的书本合放在一起,判断形状。第三,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位置与所见物体形状的关系,出示了同一茶壶不同方位的四幅图片,让学生猜测观察者是在茶壶的哪个方向观察的,由此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最后,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设置了一组猜物游戏,只看一个面,让学生来猜一猜是什么东西。通过活动,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也告诉学生,观察物体,须全面才能见其真面目。

四、知识介绍,全课小结

教师活动

1、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玩得开心吗?那么,你在玩的过程中学到了什么呢?四人小组互相说一说。指名说一说。

2、今天我们学会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知道了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同一物体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在生活中,我们处处都要留心观察,做一个勤于思考的好孩子,你们能做到吗?

学生活动:

1、各自总结自己的收获

2、先小组交流再全班汇报观察物体的经验:我知道观察物体要全面;我知道了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一样的;改变观察的位置或者转动物体都可以看到不一样的结果;我学会了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

板书

观察物体

前面——正面

后面——后面

左边——侧

右边——面

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全面观察

观察的教案篇7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通过观察实物,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或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3、通过拼搭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和推理能力。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38页例1、以不同角度观察一个物体

教学目的:

1、通过观察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能够辨认从各个不同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培养学生构建简单的空间想象力。

3、加强学生之间交流互助。

教学重点:能从不同方向观察图形,看到不同的形状。

教学难点:辨认从不同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帮助学生构建初步的空间想象力。

教具学具: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盒子、挂图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还记得《题西林壁》这首古诗吗?同一座庐山,为什么诗人看到的却是“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景色呢?

这里,诗人是从不同的角度对庐山进行观察。如果观察药箱又会有什么结果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

[巧妙利用语文诗歌顺利导入了新课,体现了语数学科的有机整合。]

二、合作探究

将学生分为四至六人一小组,每小组一个鞋盒。将鞋盒放在课桌中央,让学生观察,并说说站在什么位置,看到了哪几个面?

问:一次最多看到几个面呢?

师: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了至少能看到长方体的一个面,也可能看到两个面,最多一次能看见三个不同的面,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并且站在任一位置,不能同时看到长方体所有的面。

[在操作过程中应强调被观察的物体应放在桌面上不动,是观察者的方向发生改变。由于教学中强调不够,所以有学生回答可以看到六个面。]

三、深入探讨:

如果我们从正面、左面和上面进行观察,又能出现什么呢?实践出真知,我们现在就试试吧!

1、让学生分别从正面、左面和上面进行观察,并与小组内成员交流各个面都有什么?

注意事项:

(1)观察时,视线要垂直于物体的表面。

(2)正面、左面和上面都是相对观察者而言的。

2、出示例1的3张图片,让同学说一说这3个同学分别是从哪面看到的?在书上填一填,集体订正。

师:同一个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看到的形状各不相同。

3、构建空间想象力

(1)师出示一个正方体要求生正面观察,并想象画出从左面,从上面,从右面观察正方体的样子。

(2)师再次出示一个一组对面是正方形的牙膏盒,给学生从不同角度先进行初步观察,再将牙膏盒横对着学生,要求学生想象画出正面右面上面牙膏盒的样子。

再将牙膏盒竖对着学生,要求学生想象画出正面右面上面看到牙膏盒的样子。

四、巩固练习:

1、p40第1题,连一连,巡礼指导个别学生,然后让三名学生说说答案及理由,集体订正。

2、让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正方体、球体和圆柱体,看看观察到了什么形状。组织学生相互交流。

师:同一方向观察不同物体的立体图形,得到的'形状也可能是相同的。

3、判断:

(1)从不同方向观察图形,看到的形状是相同的。()

(2)观察正方体,从不同角度观察,最多可以看到4个面。()

(3)从不同角度看一个球体,观察到的形状都是一样的。()

五、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六、兴趣探索

根据以下几幅图找出1的对面是几,2的对面是几,3的对面是几。

课后小计:

今天,我让所有学生都带了一个鞋盒子用来观察,这样就让全体学生参与到了观察学习的全过程,因此教学效果极佳。如果下次再上,可以将例1、例2压缩在一课时内完成,这样40分钟的知识含量更高。

其次,为让所以学生能看清观察的长方体教具,我将医药箱改为了整理箱。由于它的体积较大,因此教学起来十分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