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师为了提高上课质量事前编写的应用文种,学习制定教案的同时,教师自身一定都有所进步,范文社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漏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漏教案篇1
目标:
从优美动听、形象鲜明的歌曲中获得美的感受,初步理解其内容和情感,常识用语言、表情、动作等表达自己的感受。
准备:
小乌鸦爱妈妈flash
过程:
一、请幼儿看第一遍无声“小乌鸦爱妈妈”flash
1、交流讨论:
1)、动画片讲的是谁的故事?
2)、请幼儿猜一猜动画片讲了个什么故事。
二、请幼儿看第二遍有声《小乌鸦爱妈妈》flash
1、 交流讨论:
1)、歌曲唱了什么故事?
2)、妈妈老了躺在床上动不了,不能飞出去找虫子吃了,小乌鸦是怎么做的?
3)、妈妈吃了小乌鸦找来的虫子为什么哭啦?
4)、你们喜欢小乌鸦么?为什么?
2、 敬静生日时,敬静妈妈来我们小三班为我们讲了敬静小时候的故事,让我们了解到了敬静还有你们所有的小朋友,之所以能够这么快乐、幸福的成长,是因为有妈妈在关心、爱护着我们,同时还让我们知道了,妈妈为了能让我们快乐、幸福的成长,自己付出了许多的辛苦,现在我们已经上幼儿园是个大宝宝了,你们也看到了小乌鸦都知道照顾妈妈,为妈妈找虫子吃,那你们可以为妈妈做些什么事情呢?
漏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知了的外形特征和鸣叫特点。
2、懂得在别人休息的时候要保持安静。
?活动准备】
课件《夏天的知了》。
?活动过程】
一、说一说:知了。
1、教师打开课件片头画面。
教师点击知了:小朋友,听一听,这是谁发出的声音?
2、教师播放知了视频,让幼儿欣赏。
3、小结:知了又叫"蝉",是夏天才有的一种昆虫,它一般生活在树上,会发出吱吱的鸣叫声。
二、欣赏儿歌:知了
1、老师念儿歌,请幼儿整体欣赏一遍儿歌。
2、师:小朋友,为什么说"知了真不好呢?"
3、师:因为知了的叫声听起来很像"知了、知了",所以我们以为它在说"知道了"呢!
三、评一评:谁做得对
1、教师点击呈现课件中的四幅画面。
师:小朋友,妈妈在睡觉的时候,知了总在吵,知了不好。那你们看看下面的几幅图里,小朋友在午睡的时候谁做得不好,谁做得好呢?
2、教师逐一点击四幅画面呈现动画,请幼儿判断:画面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这样做对吗?
3、根据幼儿的回答将小红花拖放到做得对的画面中,验证正误。
4、总结:别人休息的时候我们不能学夏天的知了,应该安静地做事,不打扰别人睡觉。
漏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学会根据点子图列出相应的算式,编10以内蒙古自治数的加、减应用题。
2.使幼儿会用一道算式来表示不同画面上所表示的相同数量关系。
活动准备:
准备点子图示张,范例1张。活动接龙卡幼儿每人6—8张。
活动过程:
1.以游戏“开火车”形式复习10以内数的加、减。如教师边说边有节奏地拍手:“呜呜,我的火车就要开,几点开?”(出示算式,如6+4=?)。幼儿回答:“10点开”。
2.出示点子图。问幼儿:图上分别有几个什么样的点子?合起来是多少?回答后让幼儿用算式记录并讲述:3+5=8。即3个红点子和5个蓝点子合起来是8个点子。
3.出示点子图。问幼儿:图上分别有几个什么样的点子?表示什么意思?然后请幼儿用算式记录并讲述。
4.分小组活动。
a第一、二组用算式卡片接龙,前一幼儿所出算式的得数为后一幼儿所出算式虚线前的数字。
b第三、四组看图,编应用题、写算式,先看看纸上的点子表示的是什么意思,用算式把它记下来,再说说算式是怎样表示图上的意思的。
请参加不同活动内容的幼儿互相交换操作材料继续活动,从而使幼儿加深理解一道算式可以表示不同事物中的相同数量关系。
漏教案篇4
活动目标:
认识游乐设施的安全使用方式
享受玩游乐器材的乐趣
活动准备:
户外游乐器材
活动过程:
1、老师带着幼儿到户外的游乐器材绕一圈,并在每个游乐器材前停留一下,向幼儿说明玩游乐器材可能发生的危险,再指导幼儿正确的玩法。
三轮车:
(1)不用跑的帮小朋友推车。
(2)要轮流玩,不抢着玩。
滑梯:
(1)不从滑口处爬上去。
(2)不用头倒着溜滑梯。
(3)在溜滑梯上不推挤碰撞。
秋千:
(1)不要荡太高。
(2)不帮小朋友推秋千。
(3)不站在秋千后面。
2、接着请几位幼儿示范该游乐器材的正确玩法。
3、问幼儿当很多人想玩同一个游乐器材时,该怎麽办?引导幼儿排队等待或先玩人较少的,比较不会浪费时间,再让幼儿在游乐区玩一番。
4、回到教室,请幼儿分享游戏的项目及心情,最喜欢哪一样游乐器材,再与幼儿回顾刚刚玩游戏器材的安全事项,看看自己是否都做到了,给自己鼓鼓掌。
活动评估:能遵守游乐器材的使用常规;能开心的玩游乐器材。
活动结束后,让幼儿学习排队等待的常规。
这个游戏教案可以在保证孩子的安全的基础上,让孩子学会排队,学会谦让,以及一些安全意识,比较值得学习。
漏教案篇5
课时目标:
1.在两首相同主题,不同表现形象的歌乐曲中体会大海的变幻莫测。
2.能用图形表现出自己听到的不一样的海。
教学重点:
感受音乐丰富的表现力
教具准备:
教学磁带,录音机,钢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歌曲《海》
三.聆听《大海摇篮》
1.师课前将歌词板书出来,但留部分空白
2.谈话导入:刚才我们演唱的海是什么样的海?(温柔,宁静的),你们知道生长在海边的小朋友喜欢把海比作什么吗?
3.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在歌词中找出答案。
4.初听歌曲,仔细听将歌词补充完整。
5.复听歌曲
设问:从歌中你感受到小朋友对大海是什么感情?
6.再次复听,生在“啊,大海摇篮”的地方一起演唱,体会作者对大海的热爱。
7.小结:为什么作者把大海比作摇篮?
四.聆听《海上风暴》
1.设问:你们见过大海的另一种模样吗?是什么样的?
2.完整地聆听管弦乐曲
设问:在音乐中你感受到大海有什么变化?你的心情怎样?
边听边引导学生想象,感受。
3.复听
你能用线条表示出你此时听到的大海吗?
漏教案篇6
教案目的:
1、使幼儿知道月亮时圆时缺,引起幼儿观察月亮的兴趣。
2、学习词:量、衣裳、可惜。
教案准备:
月亮不同时期的图片实物投影仪。
教案过程:
1、提问引起幼儿兴趣:在晴朗的晚上,天上回看见什么呢?(月亮、星星)月亮是什么形状的?
2、教:月亮姑娘她很爱美,一直都想穿上美丽的衣裳,可是怎么也没办法,小朋友想不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呢?
3、教师讲述《月亮姑娘做衣裳》,边讲边出示图片。
4、在讲完以后,请小朋友想一想,为什么月亮姑娘的衣服一直都穿不上呢?(因为月亮每天都在变化,所以穿不上)
5、复述,听完以后讨论:小朋友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月亮姑娘穿上美丽的衣裳呢?请小朋友开动脑筋想办法。
6、活动延伸:可以给小朋友讲一讲月亮为什么会有阴晴圆缺,太阳地球和月亮的关系又是什么样子的。(月亮其实是地球的一颗卫星,它围绕地球旋转,白天看不见它,因为太阳太亮了,晚上看不到太阳的时候才会看见它,它反射的是太阳光,有的时候地球的影子遮住了太阳光,所以我们看到的月亮时圆时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