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老师在上课之前都是会进行教案的写作的,老师在上课之前都会准备好自己的教学教案,范文社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谁来帮助他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谁来帮助他教案篇1
设计意图:
引导幼儿对其感兴趣的问题大胆探索、主动尝试,在活动中尽可能地发挥幼儿主动性,培养幼儿愿意观察、主动探究的好习惯。活动过程以幼儿贯彻始终。
教学目标:
1、用恰当的语速、语调复述故事。
2、能仔细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
3、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教学准备:
1、活动前欣赏过故事《找“帮助”》
2、图片、手偶
教学过程:
1、迁移生活经验,感受“帮助”无处不在。
教师:今天户外活动时,武欣怡小朋友不小心摔倒了,可能是摔疼了吧,哭得挺厉害,这是,杨欣看见了就赶快跑到了跟前,扶起了武欣怡,并帮武欣怡擦了擦眼泪说别哭了,下次小心一点,下面我们就请武欣怡说说当时的心情。
提问:
①、谁像武欣怡一样得到过别人的帮助?别人是怎样帮助你的?
②、你有没有帮助过别人呢?你是怎样帮助别人的呢?
2、完整欣赏故事,了解故事情节。
①、提问: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②、山羊、野牛、猴子是怎样帮助小女孩找“帮助”的?
③、它们在找“帮助”时都说了些什么?
3、认真倾听故事录音,欣赏手偶的表演,尝试复述故事中的角色对话。
4、复述故事,注意运用恰当的语速、语调。
指导:
①、小女孩对山羊说话时应该是什么样的语调?
②、野牛对山羊和小女孩是用怎样的语气语调回答的呢?
③、小女孩、野牛、猴子、山羊的语速又有什么不同呢?
(人物对话部分,教师给予示范)
5、分角色表演故事,体会不同角色的不同语调、语速。
幼儿自由结伴,自己分配角色,并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表演故事内容。
6、教师小结:
每个人都需要帮助,也都能帮助别人。帮助不一定是要做什么了不起的事情,只要能给别人带来快乐就是帮助,野牛虽然没有“帮助”,但是野牛跟随着小女孩去找山羊;山羊虽然没有“帮助”,但是山羊愿意和他们一起去找猴子;猴子也没有“帮助”,可是当暴风雨来临时,他们紧紧地站在一起,其实“帮助”是一句安慰的话,一声体贴的问候,一个小小的行动,它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谁来帮助他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公民责任。
2.把自己的想法画出来,享受创作的乐趣。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把《谢谢你帮忙》幼儿用书或电子书第18-19页印制成警察工作的图卡。
图画纸、彩笔。
活动过程
1.出示警察工作的图卡,与幼儿重温警察的工作,引导幼儿知道警察的工作十分忙碌,警察也需要别人的帮助。
2.与幼儿讨论如何做个好市民,减轻警察的工作,可引导幼儿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
3.老师扮演警察,讲解公民责任,如知道案件线索要向警察提供、遵守社会规则和交通规则、发现犯罪事件要及时打电话告诉警察、自我保护等。
4.引导幼儿思考自己如何帮助警察,并将自己的想法画下来。
5.幼儿之间互相介绍交流帮助警察的方法,学习做一个好市民。
活动评价
能说出好市民的行为。
能将自己帮助警察的方法画下来。
活动建议
如果本班家长中有当警察的,可请他(她)来介绍自己的工作,并与幼儿互动,现场回答幼儿的一些提问。
活动反思
现在的孩子在成人的精心呵护下,享受着“理所当然”的娇宠,他们不懂得体谅成人,不懂得为成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尝试让幼儿知道要尊敬长辈,学会关心和帮助他人,并从中体会到快乐,从而有效地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谁来帮助他教案篇3
设计思路:
现在的儿童是21世纪真正的主人,他们应有良好的社会品质,尊敬老人是中华人民的传统美德,每一个人都应遵循,特别在幼儿阶段,教师就应注重幼儿社会品质方面的培养,本活动穿插了故事,通过学习故事、理解故事,幼儿知道了尊老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即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虽然故事只是作为帮助幼儿理解孝敬老人这种行为的一个引子,这个故事中所说的小青鱼帮虾公公实现了一个心愿,其实,已在潜移默化地教育幼儿从小就应该爱父母尊敬老人。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以猜谜引起幼儿的兴趣,又极具情趣性,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兴趣,同时激发了幼儿助人为乐的美好品质。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小青鱼尊敬老人的情感。
2、体验助人为乐的快乐。
3、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4、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活动准备:
录音机、故事磁带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引题。
1、出谜面:一座七彩桥,白云上面架,平时不见面,雨后才见它。
2、从谜面及生活经验中了解彩虹的七彩和拱形的`特点。
3、组织讨论:你觉得哪些东西像彩虹?
有一只虾,它长的很特别,他也很喜欢帮助老人,那他帮助了谁?
请小朋友一起来听听吧!
二、听故事、理解内容
1、倾听一遍故事。
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故事里讲了些什么?故事里的七彩虾是谁?
2、再次倾听故事。
故事里小青鱼帮助了谁?
虾公公躺在小青鱼的背上,看到了什么?怎么说的?小青鱼怎么回答的?
3、组织幼儿讨论为什么虾公公会把彩虹当作七彩虾呢?(引导幼儿根据虾和彩虹的拱形特点来分析。)小青鱼看到虾公公伤心地样子,心里怎么想?它又是怎么做的呢?它为什么要这样做?
小青鱼帮助别人后心里会怎么样呢?(很开心、很快乐……)
4、结合实际,拓展到生活你愿意做小青鱼吗?愿意和他一样去帮助别人吗?
你在生活中是怎么去做的?是如何去帮助别人的?谁来和我们分享一下
故事:
七彩虾虾公公已经很老了,它游不动,只能躺在河底。一天,下了一场很大很大的雷雨,雨停的时候,小青鱼来找虾公公:“我背您到河面上去玩玩吧!”啊,虾公公又看见了蓝蓝的天,绿绿的草。
这时,天边出现了一条七彩的虹。虾公公惊叫起来:“哦,一条好大的虾呀,还是七彩的呢。”小青鱼乐了:“那是虹,不过,长得还真像您。”虾公公却固执地说:“就是虾,我这就找它聊天去。”虾公公独自往前游,不小心翻了个身,慌得小青鱼忙上前托住它。等虾公公再抬头时,“七彩虹”已经不见了。“七彩虹也嫌我老呀。”虾公公很伤心,闷闷不乐地回到河底。虾公公的身体更坏了,可依旧念叨着“七彩虹”。小青鱼好着急,它想呀想,怎么样才能安慰虾公公呢?
小青鱼去找朋友们帮忙,请它们把自己变成一条七彩鱼。当小青鱼又游到虾公公身边时,虾公公可高兴了,它轻轻地说:“噢,是七彩虹,我一直想着你。”“我也是!”小青鱼亲切地回答。它就这么弯着身子,陪伴着虾公公。
活动反思:
我一直认为,孩子终归是孩子,不可能做大人做的事情。可是和我们班的宝宝们相处后,我才发现我的这个想法真是太愚蠢了。
今天早上,我来到教室还没有做好准备工作,我们班的黄诗瑤和黄瑾乐就已经跑到我的面前大声的对我说:“老师好!”我很担心,毕竟我还没有做完工作不能很好的看管他们。无奈之下我只能把他们放在一边自己忙自己的!当我刚把一张桌子摆放好后,刘永浩便主动的跟我说:“老师,让我们来帮你抬桌子吧!”我内心的第一个想法就是:如果他们帮我那说不定会磕着或者碰着。我不能这么做!我笑着对他们说:“没关系,你们两个就安静的坐在板凳上,老师一会就忙完了。”看着他们失望的走回板凳上坐好,我的内心又开始犹豫了,毕竟他们是热心,愿意帮助!我为什么不给他们一次机会呢!
我走到他们两个的面前,问他们:“你们真的想帮老师吗?”他们抬起小脸用天真的眼神望着我说:“真的!”“好,老师让你们来帮我,可是前提是你们必须要小心,如果做不来就要告诉老师,好吗?”“好!老师我们来啦!”说完他们两个就很兴奋地跑到桌子旁边,而我在一旁帮忙并且指挥着他们,没一会我们三个就齐心合力的把桌子摆好了。看着他们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我在想,是不是我太过于保护他们而使他们不能很好的锻炼自己呢?他们愿意帮助别人,愿意展示自己的能力,而我总是压抑着他们的这种欲望,使他们因为能力不被重视而感到失望!
经过了这一个早上的事情后,我发现了我们班的宝宝都是愿意帮助别人的!他们有热心肠,他们都有想展示自己的心理。并且我还发现了,那些调皮的孩子在受到重视之后总是表现的很棒,很听话!多给他们一些帮助别人的机会,他们就会感到很满足,很快乐!这样不仅让他们体会到了帮助别人的快乐,也能体现出他们的能力!
谁来帮助他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谈话的方式引发幼儿互相帮助的兴趣。
2、尝试绘画不同情形下帮助别人的事例。
3、培养幼儿养成互帮互助的良好品质。
活动准备:
1、关于帮助别人、互帮互助以及需要别人帮助的图片。
2、蜡笔、记号笔、纸。
活动过程:
一、引入课题,出示图片。
1、师:“在生活中我们都有自己做不到或者做不好的事情,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别人的帮助或者帮助别人。那么,小朋友你们愿意去帮助别人吗?”
2、师:“在生活中你们觉得哪里需要别人的帮助呢?”
3、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几张图片,请小朋友们看一下图片上的人们都遇到了什么困难,别人都是这么帮助他的?”
二、观察图片,教师讲解。
1、师:“观察了图片,我们发现,下雨天,在别的小朋友没有伞的时候,我们可以借给他伞;别的小朋友不会叠被子,我们可以帮助他叠;别的小朋友不会做作业,我们可以教他”
2、师:“小朋友们,最喜欢怎么帮助别人呢?”
3、师:“小朋友们,我们在生活中总是会遇到困难的,所以我们要互相帮助,你帮助了别人,别人也会来帮助你!”
三、幼儿自制宣传画。
1、根据图片上的提示,结合幼儿现实生活中的困难,鼓励幼儿如何大胆表现帮助别人。
2、幼儿分组进行绘画,老师指导,提醒幼儿绘画多样的帮助内容。
四、宣传画展示及介绍。
1、请幼儿互相介绍自己的画。
2、请幼儿对其他班级的同学来展示介绍自己的画。
谁来帮助他教案篇5
目标:
1、根据动物的特征和生活习性想象动物为人们做些什么,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2、让幼儿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3、培养幼儿乐于助人的品质。
准备:
幻灯片老爷爷、小姐姐、老奶奶等
果园、小河、送信、木材工地
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去过动物园吗?动物园里都有些什么动物?你最喜欢哪个动物?为什么?
师:有一个动物园你们可能没有去过,这个动物园可稀奇了。这里的动物不光可以给我们看,还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困难呢,你们想知道它们都能帮我们做什么吗?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故事《请你帮助我》吧!
二、教师分段讲述故事
师:瞧,动物园刚开张就有很多顾客打来电话请小动物们去帮忙,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有谁
1、出示老爷爷图片
师:老爷爷已经八十岁,遇到了一个困难,他就给动物园打电话说:“你好,是动物园吗?我的后背正痒痒,我想请一个小动物来帮我挠痒痒。”
2、师:小朋友你们猜猜老爷爷会请哪个小动物去帮忙了?
师:小朋友请了这么多小动物来帮忙,那到底会是谁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小猴子图片
师:老爷爷为什么请小猴子来帮忙啊?
3、出示小姐姐图片
师:老爷爷有了小猴子帮他挠痒痒可开心了。叮铃铃叮铃铃,又是谁打来电话了?
师:小姐姐带了一个漂亮的蝴蝶结,可是一阵风吹来,把她的蝴蝶结吹到了高高的树杈上,连警察叔叔都拿不下来。她就打电话给动物园说:“你好,是动物园吗?我的蝴蝶结被风吹到了高高的树杈上。我想请一个小动物来帮我把它拿下来。”师:小朋友你们想一想小姐姐会请哪个小动物帮忙呢?
师:小朋友真聪明,那我们一起看看它会是水呢?出示长颈鹿图片
师:小姐姐为什么请长颈鹿来帮忙啊?
4、师:长颈鹿的脖子很长,只要一抬起头就可以把蝴蝶结给拿下来
5、师:小姐姐拿到了自己的蝴蝶结开心得跳了起来。就在这时候一位叔叔刚下火车,他拎了好多的东西,他挠了挠头,改怎么办呢?有了,他打电话给动物园说:“你好,是动物园吗?我想请一个力气大的动物帮我扛箱子、拎包.我这边太多了!”
师:小朋友你们觉得那些小动物可以帮助叔叔呢?
师:小朋友今天表现得真棒,请了这么多动物来帮忙,我们来看看这位叔叔请了哪个小动物?
出示小熊图片
师:叔叔为什么请小熊帮忙啊?
6、出示幻灯片年轻妈妈
师:叮零零,又是谁打来电话了?这位妈妈抱着宝宝逛街,逛了一会,累得满头大汗,膀子都酸了。她想请一个小动物帮忙?师:小朋友,小朋友你们觉得会请谁帮忙呢?
师:你们说的都很好,我们来看看这位妈妈到底请了谁来帮忙?
出示袋鼠图片
师:为什么请袋鼠来帮忙呢?
师:宝宝睡在袋鼠的大口袋里,又舒服又温暖,他的妈妈可以继续逛街了。
师:刚刚这个故事里老爷爷请小猴子帮他挠痒痒。小姐姐请长颈鹿帮她拿蝴蝶结。叔叔请小熊帮他扛箱子、拎包。年轻妈妈请袋鼠把她的小宝宝放在它的大口袋里。小动物的本领真多,可以帮助人们做很多事情。小猪知道了这个消息,它也开了一个这样的动物园。可是今天打电话的人很多,小猪邀请我们小朋友一起去帮帮他,你们愿意吗?
出示图片1、果园
师:图片上看到了什么?
师:原来是苹果成熟了,到了采摘的时候了。农民伯伯想请一个小动物帮他摘苹果。小朋友你们想请哪个动物给他呢?为什么?
下面的图片依次出示,让幼儿帮忙解决。
师:小朋友帮助小猪解决了这么多的困难,它夸我们是乐于助人的好宝宝。
三、延伸
师:如果我们这里也有这样的动物园,你最想请哪个小动物帮你做事?
四、结束
小动物们见到别人有困难都能乐意用自己的本领帮忙,我们小朋友看到别人有困难是不是也乐意帮忙呢?
谁来帮助他教案篇6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大多自我意识比较强烈,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主动帮助他人的意识,在语言表达上不够自信,不够大胆。融合主题设计本次活动是为了给孩子创设一个乐于和易于表达的情境,让孩子们在与故事中的小动物互动的过程中,知道小动物们会利用自身的特征帮助小兔子,能够用语言大胆地进行表达,体验互帮互助是件快乐的事情。利用课件展开活动,是基于小班幼儿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更易于引导幼儿融入活动氛围,有助于幼儿形象地理解小动物是如何利用自身特征帮助小兔子拿到气球的,在课件中小兔子和幼儿的适时互动,让孩子们在情境中愿意主动地表达表现。
活动目标:
1、在情境中,尝试用单句:“我有**的**(或者)我能***,帮你把气球拿下来”,表述出动物帮助小兔子的方法,初步感受帮助别人的快乐。
2、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3、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flash课件、ppt、小动物胸饰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律动中突然听到哭声,寻声而去,发现小兔子在哭
2、一起讨论哭的原因
结合幼儿自身的生活经验,猜测小兔子哭的原因,给予幼儿充分表达的空间。
二、观看课件,动物朋友帮助小兔子
1、宝宝们想想办法帮助小兔子
2、课件:动物朋友帮助小兔子
猴子
t:小猴子有什么本领?听听它是怎么对小兔子说的?
长颈鹿
t:它是谁?它身上有一个又漂亮又有用的地方(脖子长长的)它会怎么样帮助小兔子拿气球?
大象
t:这次来了个大家伙。是谁?你们从哪里看出来的?它用什么办法帮助小兔子?让我们来学一学大象。
鸟
t:听,谁来了?它也来帮助小兔子了,它会对小兔子说什么?
三、体验帮助小兔子
t:你们愿意帮助小兔子吗?选一个你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看看,你变成了谁?你用什么办法帮助小兔子拿到气球。
幼儿选择胸饰,帮助小兔子把气球从树上拿下来。
尝试用故事中的句式与小兔子进行对话,体验帮助的快乐。
活动反思:
1、活动的选材来看:整个活动的选材是在《我爱我的小动物》的主题背景下开展的,孩子们对于动物的习性和特征有了一定的了解,因而前期经验的积累较为丰富。
2、活动的教具来看:形象的多媒体课件也吸引了幼儿,特别是一些动物的出场是影子、声音等不同的方式激发幼儿的积极思维去猜测到底是哪一种动物朋友,充分调动了幼儿的情绪。在说说做做中学习故事中的语句进行对话。
3、活动中幼儿的状况来看:他们是非常的投入,而且目标的达成度也比较好。
4、活动的细节处理上看:活动结束后,思考自己在处理一些环节问题上可以采用更好的方法,比如学习模仿大象走路的那段,由于是不分组的集体活动,幼儿人数较多,所以可以考虑请几个幼儿上来表演,这样效果会更好些。还有在出示挂牌扮演自己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时候,我既然请了下面听课的实习生老师来帮忙扮演哭的小兔子,可以自己选一个挂牌,进行情景表演给小朋友看,既为等下的自选动物角色表演提供示范,而且也可以引发幼儿的表演兴趣,使幼儿能自主运用故事中的语句进行表演。
谁来帮助他教案篇7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帮助别人真快乐
一、活动目标:
1、能注意到别人的困难,体验他人的情感,主动帮助别人,具有同情心。
2、同情残疾人,知道有很多人需要帮助,想办法帮助他们。
三、活动建议:
1、帮助别人真快乐。
(1) 编排帮助别人、关心别人的情境表演。
(2) 请幼儿观看第一组表演:
a 一个幼儿帮助另一个幼儿在背后扣扣子;
b 一个幼儿摔倒了,另一个幼儿把他扶起来。 讨论:你看到了什么?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你该怎么办?你帮助过别人吗?你是怎么帮助的?
(3) 请幼儿观看第二组表演:一个小朋友伤心的哭了,另外几个小朋友拿手绢给她擦,并劝慰。 讨论:刚才发生了什么事?小朋友是怎么帮助她的?如果你哭时,希望别人怎么对你?遇到别人伤心时,我们可以怎样帮助他?
(4) 在日常生活中,渗透帮助别人、关心同伴的教育,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2、帮助残疾人。
(1) 观看有关残疾人顽强拼搏的录象或挂图。
(2) 通过观看录象,请幼儿思考:那些人跟我们有什么不一样?(聋哑、失明、肢残等)
(3) 讨论帮助残疾人的办法,并说说今后遇到残疾人该怎么做? 设立帮助残疾人专栏,不定期将幼儿帮助残疾人的事例,通过小广播加以宣传,或张榜表扬,已表彰幼儿的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