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教案,教师可以更好地把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理解程度,优秀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范文社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认识民族的教案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认识民族的教案篇1
设计思路
由于本土环境因素,幼儿所在的居住地就是蒙古族自治县,幼儿已经对少数民族有了浅显的意识,在此基础上,帮助幼儿了解民族文化的多元性,培养幼儿对多元文化的理解与尊重,是幼儿园社会教育目标的重要部分之一。“多彩的民族”系列活动从展现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的角度,通过认知探索活动、社会活动、亲子实践活动等不同的形式,使原本抽象的各民族文化在幼儿眼中具体而生动起来,从而帮助中班幼儿更好地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进而培养他们热爱多民族祖国的情感。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认识维吾尔族、蒙古族的聚居地、服饰、风俗习惯等,知道他们是少数民族。知道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语言表达能力。
3.激发幼儿热爱祖国,团结少数民族的情感。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了解少数民族的民族风俗习惯和特色。
难点:能通过各民族的主要风俗习惯和特色辨认不同的少数民族。
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请幼儿了解自己的民族。
物质准备:flash课件、课件、《爱我中华》磁带、少数民族头饰。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今天,让我们随旅游团一起坐飞机去旅游好吗?(课件出示飞机飞行,幼儿同时动作飞机飞行状)来到了新疆的上空,飞机慢慢降落,大家下飞机,轻轻地坐下。(出示中国地图画面课件。)切换展开。
(一)认识维吾尔族。
1.(一组幼儿戴维吾尔族帽。)大家好:我是维吾尔族的导游,欢迎大家到新疆来观光旅游。
2.演示课件:
(1)你们了解维吾尔族,了解新疆吗?
(2)他们在干什么?(跳舞。维吾尔族喜欢跳舞,他们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
(3)维吾尔族穿什么样的衣服?什么款式的?(都戴小帽,女的穿黑色坎肩、长裙、男的穿对襟长袍。)
(4)新疆有什么特产?(哈密瓜、葡萄、葡萄干)
(5)维吾尔族人在干什么?他们有哪些生活习惯?(弹冬不拉、吃羊肉串、摘葡萄)
(6)维吾尔族是一个热情好客的民族,听说我们来旅游他们正跳舞欢迎我们呢!我们一起去参加吧。(大家一起学跳新疆舞蹈。)丰富词汇:亚克西。
(7)今天,大家在新疆的旅程就结束了,欢迎你们下次再来。
(二)认识蒙古族
大家坐飞机微闭双眼来到查干湖的上空,慢慢降落,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幼儿睁眼做惊讶状,这么热闹啊,是什么日子呢?(民俗旅游节)
2.演示课件。
(1)他们在干什么?(居住蒙古包、拉马头琴、跳舞、祭敖包,举行民俗婚礼,
(2)蒙古族穿什么样的衣服?(头上扎头巾、穿斜襟长袍、靴子、扎腰带)
(3)他们在讲什么?(讲蒙语)指名蒙古族幼儿用蒙语和大家问候。
3.大家想对蒙古族有更多的了解吗?请同学们随大屏幕去内蒙古大草原去了解更多关于蒙古族的知识。
(在观看屏幕同时认真倾听导游介绍讲解。)
(1)蒙古有什么特产?(羊毛、棉花、织成的毛巾、围巾)
(2)蒙古族的人在干些什么?(喝奶茶、剪羊毛、牧马)
(3)蒙古人不但牧马牧羊,他们还喜欢一项运动,你们知道是什么吗?(摔跤)
4.小朋友们课前老师让大家对自己的民族和家乡做了了解,你们知道自己生活在什么地方吗?
(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
刚才我们认识了维吾尔族,和蒙古族。比一比,“维吾尔族和蒙古族的人都喜欢干什么?”(跳舞)我们中国有许多民族都是喜欢跳舞、唱歌的。那些民族舞、民歌非常的优美。
(三)拓展延伸
1.你们是什么民族的?(汉族、蒙古族、回族、朝鲜族、满族)
丰富:我们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其他民族人口较少,这些人口较少的民族叫少数民族。维吾尔族、蒙古族都是少数民族。
2.你们还听说过那些民族?
接下来让我们走入行程的最后的一站就是民族村。
3.参观民族村(放课件)教师讲解。
(1)介绍傣族、苗族、彝族。他们的服装非常精美,手工制作,身带银饰。
4.参观民族娃娃展厅
(1)你喜欢哪个民族娃娃?为什么?
五十六个民族团结生活在一起,共同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
(四)结束
小导游:我们为游客准备了许多民族头饰,请大家自己选一件,扮演民族娃娃。
(放音乐《爱我中华》)现在我们都成了民族娃娃了,让我们伴着欢快的乐曲团结起来,跳一支团结舞。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各环节衔接合理,一环紧扣一环,条理清楚,活动效果明显,每个孩子们都能注意力集中,对活动感兴趣,但教师的提问语有欠妥的地方,有些提问没有意义,可直接开门见山地讲给孩子们听,教师的肢体语表现力再强些效果会更好。在今后我一定要加强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语言逻辑能力及肢体表现力。
认识民族的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我国共有五十六个民族,初步感受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家庭。
2、初步了解一些主要少数民族的文化和风俗习惯,感受我国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
3、知道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独特文化,培养民族自豪感以及民族大团结精神。
重、难点:认识个别民族,了解和尊重他们的文化和风俗习惯。
活动准备:
1、老师和同学一起搜集各民族的资料;
2、访问身边的人是什么民族的,做好记录。
3、教学课件。
活动过程:
一、说“家”导入,引出课题
1、(出示“家”字)谁愿意告诉大家你家里有多少口人?有哪些人呢?
2、其实我们小朋友、老师还有一个共同的家,这个大家庭里有13亿多的兄弟姐妹,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我们这个大家庭的名字叫——中国。
3、你们知道这个大家庭里有哪些民族吗?(生谈,揭示课题: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二、总览五十六个民族,引起兴趣。
1、课件出示五十六个民族动画,引起兴趣。
2、说说:看了五十六族兄弟姐妹,你有什么感想?
三、从身边出发,汇报自己的民族和周围的少数民族。
1、说说自己是什么民族的。
2、汇报周围有哪些少数民族的朋友。(贴民族小图片)
四、畅谈所知,认识民族。
1、小组里面先交流,在空白的中国版图上贴上或写上小组搜集到的材料,并选择你比较了解的说一说。
2、进行师生、生生互动交流。教师参与,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体验。
(课件出示中国版图,随机点击分别出示个别省及有代表性的民族图。)
3、谈感受:如果有机会,你想到哪个少数民族家做客,为什么?如果那个少数民族的小朋友到我们这儿,你会怎么做?
认识民族的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认识少数民族服装,感受民族服装的特点。
2.欣赏少数民族服装的美丽,感受多元文化。
3.接着艺术表现力。
活动准备:
1.师幼共同收集少数民族服装和图片。
2.准备少数民族音乐磁带。
3.准备教育挂图《主题活动·漂亮的服装·少数民族服装》、学习包《主题活动·不同民族的服装》、亲子手册《主题活动·奇异的民族服装》。
活动过程:
1.教师以观看少数民族服装表演,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2.让幼儿观看四位分别别身着藏族、傣族、蒙古族、维吾尔族的服装。
3.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判断:四位同伴他们穿的各是什么民族的服装?你最喜欢的是哪个民族的服装?为什么?
4.引导幼儿到“少数民族服装展示区”看一看,议一议各少数民族的服装有什么特点,它们有什么不同?
教师重点引导幼儿从各民族服装的头饰、上衣、下装、绑腿,鞋、袜等方面观察探究。
5.引导幼儿从服装的特点想一想、说一说不同民族服装与其生活环境、生活习俗的关系。
6.鼓励幼儿按意愿运用折、画、贴、剪等方式制作、装饰少数民族服装,并引导幼儿根据音乐进行即兴表演。
活动延伸:
在音乐区播放少数民族歌曲,提供相应的服饰,让幼儿继续表演少数民族的歌舞。
认识民族的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热爱祖国、团结少数民族的情感。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语言表达能力。
3、引导幼儿初步认识维吾尔族、蒙古族的聚居地、服饰、风俗习惯等,知道他们是少数民族。
4、学习有序、仔细的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并用较清楚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5、理解故事内容,大胆讲述简单的事情。
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请幼儿了解自己的民族。
物质准备:flash课件、课件、《爱我中华》磁带、少数民族头饰、民族娃娃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今天,我们一起坐飞机去旅游好吗?“呜”开飞机!我们的飞机来到了新疆的上空,飞机慢慢降落,大家下飞机,轻轻地坐下。(出示中国地图画面课件。)展开。
(一)认识维吾尔族。
1、(师戴维吾尔族帽。)大家好:我是维吾尔族的导游,欢迎大家到新疆来观光旅游。
2、演示课件:
(1)你们了解维吾尔族,了解新疆吗?
(2)他们在干什么?(跳舞。维吾尔族喜欢跳舞,他们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
(3)维吾尔族穿什么样的衣服?什么款式的?(都戴小帽,女的穿黑色坎肩、长裙、男的穿对襟长袍。)
(4)新疆有什么特产?(哈密瓜、葡萄、葡萄干)
(5)维吾尔族人在干什么?(弹冬不拉、吃羊肉串、摘葡萄)
(6)维吾尔族是一个热情好客的民族,听说我们来旅游他们正跳舞欢迎我们呢!我们一起去参加吧。(大家一起学跳新疆舞蹈。)丰富词汇:亚克西。
(7)过渡:今天,大家在新疆的旅程就结束了,欢迎你们下次再来。
(二)认识蒙古族大家坐飞机来到内蒙古大草原的上空,飞机慢慢的降落。大家轻轻下飞机坐下,我去请一个蒙古的导游。
1、你们对蒙古族了解吗?(蒙古族生活在内蒙古。)
2、演示课件。
(1)他们在干什么?(拉琴、跳舞)(丰富蒙古包、马头琴。)蒙古族穿什么样的衣服?(头上扎头巾、穿斜襟长袍、穿靴子)(2)蒙古有什么特产?(羊毛、棉花、织成的毛巾、围巾)(3)蒙古族的人在干些什么?(喝奶茶、剪羊毛、牧马)蒙古人不但牧马牧羊,他们还喜欢一项运动,你们知道是什么吗?(摔跤)(4)摔跤比赛。
刚才我们参观了新疆,认识了维吾尔族,现在我们又来到了蒙古,认识了蒙古族。我来考考你们“维吾尔族和蒙古族的人都喜欢干什么?”(跳舞)我们中国有许多民族都是喜欢跳舞、唱歌的。那些民族舞、民歌非常的优美。
(三)丰富各个民族。
1、你们是什么民族的?(汉族)丰富:我们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其中还组人口最多,其他民族人口较少,这些人口较少的民族叫少数民族。维吾尔族、蒙古族都是少数民族。
2、你们还听说过那些民族?
过渡:我们行程的最后的一站就是民族村。
3、参观民族村(放课件)教师讲解。
4、参观民族娃娃展厅(1)你喜欢哪个民族娃娃?为什么?
(2)介绍傣族、傈僳族、彝族。他们的服装非常精美,手工制作,身带银饰。五十六个民族团结生活在一起,共同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
二、结束在另一个展厅里,我们为游客准备了许多民族头饰,请大家自己选一件,扮演民族娃娃。
(放音乐《爱我中华》)现在我们都成了民族娃娃了,让我们团结起来,跳一支团结舞。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各环节衔接合理,一环紧扣一环,条理清楚,活动效果明显,每个孩子们都能注意力集中,对活动感兴趣,但教师的提问语有欠妥的地方,有些提问没有意义,可直接开门见山地讲给孩子们听,教师的肢体语表现力再强些效果会更好。在今后我一定要加强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语言逻辑能力及肢体表现力。
认识民族的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维吾尔族和蒙古族的服饰,初步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知道他们是我国的少数民族。
2、让幼儿初步了解少数民族与汉族得不同之处,知道要尊重他们的习惯。
活动准备:
?中国地图》,教学挂图《少数民族》,《新疆舞曲》。
活动过程:
一、说说我们的国家。
1、出示中国地图,请幼儿观察并告诉幼儿我们的祖国很大,人口很多,有很多的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在我们国家还有几十个民族,由于他们人口较少,所以我们一般称他们为少数民族。
二、认识少数民族的特征。
1、出示图片:这些人们打扮的漂亮吗?引导幼儿观察他们的服饰,这个是维吾尔族的,他们喜欢戴一顶小帽子,女的`穿黑色小背心、长裙子,梳很多小辫子,男的穿对襟长袍。维吾尔族人喜欢唱歌、跳舞、弹冬不拉,还喜欢吃烤羊肉,哈密瓜、葡萄干等食品。
2、引导幼儿观察蒙古族人的服饰:蒙古人喜欢扎头巾,穿斜襟的衣服,穿皮靴。许多蒙古族人住在蒙古包里,在草原上牧羊、牧马,喜欢喝奶茶,拉马头琴,还喜欢摔跤、骑马。
3、帮助幼儿了解内蒙古的一些特产。内蒙古出产羊毛,用羊毛可制成衣服、围巾,还出口到世界各地。
三、结束活动。
带领幼儿跟着音乐《新疆舞曲》高兴地跳舞。
认识民族的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在交流分享中了解一些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2.感受少数民族的风情,产生热爱少数民族的情感。
活动准备
少数民族玩偶、少数民族知多少、录像、幻灯片
活动过程
1.观察导入
(1)出示少数民族娃娃
提问:你知道这些娃娃都是什么民族的吗?他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小结:少数民族的服饰、鞋饰、头饰等都是不一样的。
2.深入了解
(1)讨论
提问:你们见过少数民族吗?是在哪里见到的,他们和我们有什么不一样的生活习惯?
(2)观看影视资料(藏族、傣族、蒙族)
提问:他们是什么民族?服饰、住房、食物、生活、劳动、娱乐是怎样的?
3.幼儿操作
(1)请幼儿将图片中的人物与民族用连连看方式进行配对。
(2)交流分享,请幼儿介绍操作结果,说出理由。
4.延伸活动
知道我们中国一共有多少个民族吗?他们还有很多有趣的生活习惯和风俗。下面请你们欣赏一段民族舞蹈,猜猜她们又是什么民族的?
活动生成与建议
1.提供少数民族相关信息和书籍,让幼儿通过查阅资料获得更多的少数民族信息。
2.活动可以与艺术结合,了解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乐器等,引导幼儿学习各民族儿童舞蹈。
认识民族的教案篇7
?活动背景】
结合主题活动“小小升旗手”,孩子们在老师地指引下热烈地交流、讨论着有关祖国的话题。他们在收集有关祖国的图片、照片等资料的过程中,了解到我国是个人口众多、地域广阔的多民族国家,有着丰富的物产和优秀的文化。在探索中尤其对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服饰及他们的生活习惯、风俗民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感受了解不同地区、不同风格的少数民族已成为必要,为此,我生成了《认识少数民族》这一综合课。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认识维吾尔族、蒙古族的服饰,初步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和风俗习惯。
2、会运用多种方式收集各民族民俗风情的图像资料,有学习和表现不同风格歌舞的兴趣和能力。
3、在主动探索中知道祖国是个地域广阔的多民族国家,萌发对自己祖国的美好情感,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骄傲。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
收集有关少数民族服饰、生活习惯及风俗习惯的图片及资料。
物质准备:
(1)flash课件《认识少数民族》
(2)录音机、《蒙古舞》磁带
重点:认识维吾尔族、蒙古族的服饰及他们的生活习惯和风俗习惯。
难点:如何区分不同的少数民族。
?活动过程】
一、随音乐跳舞入场,引题。
1、今天这么多客人老师来做客,有什么感觉?
2、让我们一起跳个舞吧!
3、谁知道刚才跳的是哪个少数民族的舞?
二、了解、认识少数民族
(一)维吾尔族
1、地理位置
2、服饰特点
3、特产
4、生活习惯、风俗习惯
(二)蒙古族
1、地理位置
2、服饰特点
3、特产
4、生活习惯、风俗民情
小结:蒙古族人主要集中在内蒙古自治区。喜欢扎头进巾,系腰带,穿斜襟的衣服,穿皮靴。他们住的是圆形蒙古包。喜欢喝奶茶、红茶,吃牛肉羊肉,拉马头琴。他们喜欢的运动是摔交、赛马、射箭。主要生活习惯是在草原上放牧。
三、表演蒙古舞
蒙古族是个好客的民族。他们能歌善舞,喜欢用跳舞的方式去迎接客人的到来。小朋友想不想用这种方式来欢迎一下我们的客人老师呢?
认识民族的教案篇8
活动目的
1.让幼儿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族人民勤劳勇敢,他们都是中国人。
2.主要从服装上尝试辨认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朝鲜族四个民族,了解他们的主要生活习惯及居住地。
3.培养幼儿热爱少数民族的情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活动准备
1.课前丰富有关地理知识与音乐舞蹈方面的技巧。
2.自制投影片,中国地图,四个民族娃娃(彩色图片),居住地标记(蒙古包、大雪山等彩色图片大小各一套),彩色挂图,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出示中国地图,复习儿歌“中国地图”,巩固以前所学的地理知识。
2.让幼儿知道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
第一次尝试: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请幼儿说一说知道有哪些民族,居住在地图上的什么位置?
幼儿讨论
3.出示朝鲜、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四个民族的娃娃,一起找出他们居住在“大公鸡”的什么地方,并将民娃娃与他们居住地的标记贴在地图上。
二、基本部分
1.放映投影片,并出示挂图,认识四个民族的服饰特征并了解其生活习惯。
(1)放映蒙古族的投影片,让幼儿通过观察、讨论,了解蒙古族人的服饰特征与主要生活习惯。
第二次尝试:幼儿观察讨论蒙古族人穿什么样的衣服?他们的服饰跟我们有什么不一样?他们爱好什么?……
(2)出示蒙古族的挂图,深入引导幼儿观察,并能用完整的语言描述其服饰、生活、乐器等部分特征。然后由教师小结,加深幼儿印象。
教师小结:蒙古族人身穿长袍,斜开衣襟,头上扎着头巾或戴着皮帽子,腰间束丝带,脚穿皮靴。他们生活在大草原上,以放牧为生,住在可以随拆随搭的蒙古包里,他们爱吃牛肉、羊肉、喝奶茶。蒙族人喜欢唱歌、跳舞、弹马头琴。
(3)用同样的方法,介绍藏族、维吾尔族、朝鲜族。
2.利用投影片,组织添色游戏“为民族娃娃穿花衣”,让幼儿再辨认不同的民族服饰及居住地,巩固所学知识。
游戏规则:利用投影的套色方法为民族娃娃戴漂亮的服饰,然后请小朋友辨认所出示的民族娃娃并送到相应的布景下。(在教室四周准备雪山、蒙古包、城堡、花园的布景)
3.欣赏四个民族的音乐,尝试创编民族舞蹈。
第三次尝试:幼儿根据平时的知识与上课的认识边听音乐边跳舞,区别各民族不同的舞蹈风格,鼓励幼儿创编。
三、结束部分
1.培养幼儿热爱少数民族的情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师:我们今天认识了几个少数民族,他们和我们一样都是中国人,我们五十多个民族生活在一起,一起劳动,一起唱歌跳舞,共同建设我们的国家……
2.(放映民族大团结的投影片),幼儿随音乐自由舞蹈,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