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们为了更好的开展教学工作,都是要提前制定教案的,制定教案是为了让我们更好的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范文社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民族教案大班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民族教案大班篇1
一、活动目标
1.欣赏各少数民族的舞蹈,在情景中大胆创编、模仿新疆舞的各种姿态。
2.感受少数民族不同风格的音乐、舞蹈,热爱祖国的各个民族。
3.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4.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二、活动准备:
ppt课件、电脑、电视机)
三、活动过程:
(一)欢乐的火把节
1.欣赏火把节视频。师幼一起跳舞。
2.跟着鼓点节奏,跑、跳、欢呼、打击身体的各个部分。
(二)新疆舞
1.师幼开着新疆小火车去新疆旅游。
2.掂步练习。
3.师幼听音乐自由舞蹈。
4.欣赏ppt,说说、学学哪个动作最漂亮。
5.分段学习。
6.师幼完整跳新疆舞。
(三)傣族
1.欣赏云南美景和音乐。说说感觉。
2.欣赏教师的傣族舞蹈。
教学反思:
本课的学习会让学生更全面的了解,有更深刻的印象。特别是一些在我们生活中经常经历的活动,而那些少数民族的一些节日虽然不多见,或许更能引起他们的注意。他们还可以亲身体验一下节日中的快乐,学生能够在学习中,了解到祖国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是学生自身情感体验的需要,同时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
民族教案大班篇2
大班艺术活动教案:民族服装真漂亮
活动名称:民族服装真漂亮
活动目标:
1、认识各民族服装,感受服饰的民族特点
2、根据自己确定的分类标准布置民族服装展并记录。
3、学习相互协商、听取同伴意见,会提出自己的合理建议。
活动准备:
1、师幼共同收集各民族的服装、服饰若干。
2、提供搭展台的各种材料:如桌布、桌子、积木、展板、回形针、图钉等。
3、记录表、笔。
4、民族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感受民族服饰的特点
1、请大家看一看、想一想活动室里的各种民族服饰是哪些少数民族穿戴的。
2、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带来的服饰。
3、引导幼儿谈谈民族服装、服饰之间的异同之处。
二、讨论布置并记录
1、讨论:大家带来的这些民族服饰怎样在活动室里摆放?
2、布置“民族服饰展览”需要做哪些准备?需要哪些材料?大家如何分工合作?
3、根据幼儿的讨论结果,请幼儿准备和布置工作。
三、动手布置并记录
1、引导幼儿自由结伴成一组,商量确定自己小组布置展览的分类标准,然后进行布置。
2、各组介绍自己的布置成果。
3、鼓励幼儿将本组的布置设计、摆放标准大胆地记录下来。
四、变换布置并记录
1、鼓励幼儿尝试其他不同的布置方法并记录。
2、在幼儿变换布置的活动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幼儿相互协商、统一意见后再进行操作活动。
3、展示布置记录的结果,相互学习同伴的不同策略。
五、体验民族服饰的美丽
请幼儿每人在展览会上选择一件服饰自行穿戴,听音乐跳舞。
民族教案大班篇3
活动目标
1、认识各民族服装,感受服饰的民族特点
2、使幼儿了解几个重要民族的`服饰,知道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代表性的服饰。
活动准备
1、各族服饰图片
2、幼儿活动手册1第39页
活动过程
一 、谈话导入
1、 小朋友,我们国家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你们知道我们国家有多少个民族吗?(56个)。
那,你们都知道哪几个民族?
2、 每个民族都有他们自己的代表性服饰,今天我和小朋友一起来认识一下几个民族的服饰(出示图片)
二、漂亮的民族服饰
1、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藏族服饰。
藏族的衣服袖子很宽大,穿长靴。
接下来我们再来认识一下蒙古族服饰——他的主要特点是身穿长袍,斜衣襟,头上扎着头巾或者戴着皮帽子,腰间束腰带,脚穿皮靴。
最后我们来认识一下维吾尔族服饰——男子穿斜领无扣的长袍,腰系长方巾。
女子多在宽袖连衣裙外套上对襟背心,小姑娘多梳几十条小辫子。
----我们汉族的衣服最最典型的衣服就是旗袍,很神圣的,女孩子穿上很漂亮。
2、刚才你们在欣赏民族服饰的时候,都看到了些什么不同的地方?逐一提问,引导幼儿发现图案装饰的主要地方。
(小结:小朋友看得真仔细,这些美丽的民族服饰的图案主要装饰在衣服的袖口、领口、衣角。
3、 那袖子两边的图案是不是一样的?(是)这就叫对称。
小朋友再仔细观察,除了袖子还有什么地方能表现对称美?(衣领、裤脚、纽扣)。
4、 衣服上的图案有什么颜色?是怎样排列的,有什么规律?再看下一张图片。
它怎样排列的?
教师小结:小朋友真聪明,原来这些民族服饰不仅有对称美,图案的排列也很有规律,就像我们数学里的排序。
5、你们在哪里有见到过这些民族服饰:幼儿回答,如在跳舞的时候有穿过的,电视里又放的等等。
三、体验民族服饰的美丽
1、教师分发幼儿活动手册,幼儿欣赏体验
2、请幼儿根据民族服饰的特点,自己设计民族服饰,让孩子们把画好的服饰用剪刀剪下来,然后让小朋友们分组评比,把设计的好的张贴在教室布置。
★ 展示青春
★ 艺术节环境展示范文
★ 社会实践成果展示范文
★ 才艺展示主持词
★ 团队展示口号
★ 展示自己作文
★ 才艺展示开场白
★ 团队展示口号
★ 环保建议书展示
★ 李宁展示策划书
文档为doc格式
民族教案大班篇4
活动目标
1.在交流分享中了解一些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2.感受少数民族的风情,产生热爱少数民族的情感。
活动准备
少数民族玩偶、少数民族知多少、录像、幻灯片
活动过程
1.观察导入
(1)出示少数民族娃娃
提问:你知道这些娃娃都是什么民族的吗?他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小结:少数民族的服饰、鞋饰、头饰等都是不一样的。
2.深入了解
(1)讨论
提问:你们见过少数民族吗?是在哪里见到的,他们和我们有什么不一样的生活习惯?
(2)观看影视资料(藏族、傣族、蒙族)
提问:他们是什么民族?服饰、住房、食物、生活、劳动、娱乐是怎样的?
3.幼儿操作
(1)请幼儿将图片中的人物与民族用连连看方式进行配对。
(2)交流分享,请幼儿介绍操作结果,说出理由。
4.延伸活动
知道我们中国一共有多少个民族吗?他们还有很多有趣的生活习惯和风俗。下面请你们欣赏一段民族舞蹈,猜猜她们又是什么民族的?
活动生成与建议
1.提供少数民族相关信息和书籍,让幼儿通过查阅资料获得更多的少数民族信息。
2.活动可以与艺术结合,了解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乐器等,引导幼儿学习各民族儿童舞蹈。
民族教案大班篇5
活动目标
1、能辨认维吾尔族、蒙古族、朝鲜族、藏族。
2、初步了解维吾尔族、蒙古族、朝鲜族、藏族的生活习惯和民族特征,感受他们文化风情。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演活动,体验节日的快乐。
4、大胆说出自己的理解。
5、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让孩子知道中国有多少个名族
教学难点:不同名族的不同特点以及他们的风俗习惯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音乐
活动过程
一、观察
1、教师出示少数民族娃娃或教学挂图,请幼儿认一认他们是什么民族的。
2、说一说这些少数民族的服饰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点。
二、谈话
1、组织幼儿说一说自己是那个民族的,本民族有什么特别的服饰个生活习俗等。
2、让幼儿互相介绍一下知道的少数民族,并说一说各民族的爱好和生活习惯等。可引导幼儿从用的,吃的住得以及喜欢的活动等方面进行介绍。
三、阅读
请幼儿看《幼儿用书》第6-8页,按要求进行阅读的操作。进一步了解一些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
四、欣赏
1、播放一段或极端民族舞蹈的音乐请幼儿欣赏、
2、各组幼儿互相讨论,说一说自己喜欢哪一段音乐,是什么民族的,为什么喜欢它。可以谈谈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五、展示
1、各组幼儿可选出一段或几段少数民族的舞蹈音乐,互相商量编排舞蹈动作
2、各组幼儿全体或选出代表为大家表演少数民族舞蹈。
3、教师组织幼儿互相评价、
六、大合唱
1、欣赏歌曲《爱我中华》,引导大家说一说歌词的内容。
2、教师组织幼儿边打节奏边跟着唱歌,随磁带里的伴奏乐曲练习大合唱《爱我中华》。
教学反思
本课的学习会让学生更全面的了解,有更深刻的印象。特别是一些在我们生活中经常经历的活动,而那些少数民族的一些节日虽然不多见,或许更能引起他们的注意。他们还可以亲身体验一下节日中的快乐,学生能够在学习中,了解到祖国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是学生自身情感体验的需要,同时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
民族教案大班篇6
活动目的
1.让幼儿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族人民勤劳勇敢,他们都是中国人。
2.主要从服装上尝试辨认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朝鲜族四个民族,了解他们的主要生活习惯及居住地。
3.培养幼儿热爱少数民族的情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4.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5.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课前丰富有关地理知识与音乐舞蹈方面的技巧。
2.自制投影片,中国地图,四个民族娃娃(彩色图片),居住地标记(蒙古包、大雪山等彩色图片大小各一套),彩色挂图,录音机。【幼儿园ppt课件制作】
发展幼儿弹跳的能力。
一、开始部分
1.出示中国地图,复习儿歌"中国地图",巩固以前所学的地理知识。
2.让幼儿知道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
第一次尝试: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请幼儿说一说知道有哪些民族,居住在地图上的什么位置?
幼儿讨论
3.出示朝鲜、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四个民族的娃娃,一起找出他们居住在"大公鸡"的什么地方,并将民娃娃与他们居住地的标记贴在地图上。
二、基本部分
1.放映投影片,并出示挂图,认识四个民族的服饰特征并了解其生活习惯。
(1)放映蒙古族的投影片,让幼儿通过观察、讨论,了解蒙古族人的服饰特征与主要生活习惯。
第二次尝试:幼儿观察讨论蒙古族人穿什么样的衣服?发展幼儿弹跳的能力。他们的服饰跟我们有什么不一样?他们爱好什么?……
(2)出示蒙古族的挂图,深入引导幼儿观察,并能用完整的语言描述其服饰、生活、乐器等部分特征。然后由教师小结,加深幼儿印象。
教师小结:蒙古族人身穿长袍,斜开衣襟,头上扎着头巾或戴着皮帽子,腰间束丝带,脚穿皮靴。他们生活在大草原上,以放牧为生,住在可以随拆随搭的蒙古包里,他们爱吃牛肉、羊肉、喝奶茶。蒙族人喜欢唱歌、跳舞、弹马头琴。
(3)用同样的方法,介绍藏族、维吾尔族、朝鲜族。
2.利用投影片,组织添色游戏"为民族娃娃穿花衣",让幼儿再辨认不同的民族服饰及居住地,巩固所学知识。
游戏规则:利用投影的套色方法为民族娃娃戴漂亮的服饰,然后请小朋友辨认所出示的民族娃娃并送到相应的布景下。(在教室四周准备雪山、蒙古包、城堡、花园的布景)3.欣赏四个民族的音乐,尝试创编民族舞蹈。
第三次尝试:幼儿根据平时的知识与上课的认识边听音乐边跳舞,区别各民族不同的舞蹈风格,鼓励幼儿创编。
三、结束部分
1.培养幼儿热爱少数民族的情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师:我们今天认识了几个少数民族,他们和我们一样都是中国人,我们五十多个民族生活在一起,一起劳动,一起唱歌跳舞,共同建设我们的国家……【说课】
我选择的是一节常识课,如何摆脱枯燥、单调的形式,让幼儿心情愉快地得到知识、开阔眼界,我便在活动的设计、教具的选择以及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动脑筋。
具体地说,认识少数民族这样一节常识课,大体可以分为三部分。
开始部分主要是利用幼儿的以往经验,从复习儿歌认识中国地图开始,知道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重点是让幼儿知道除了汉族外,其他的各个民族都是少数民族。教师用意在使幼儿理解民族大团结),引入本课的具体内容,(请来四个做客的民族娃娃,让幼儿猜一猜他们来自哪里,客人说出自己从哪里来)认识四个民族在地图上的大概位置。这样通过大地图(中国)→许多民族→四位客人。一步步深入到课题,吸引幼儿,激发幼儿学习的欲望。
基本部分是让幼儿认识各民族的服饰特征与生活习惯,通过认识、巩固加深幼儿印象。可以先让幼儿观察幻灯片,由教师的导语让幼儿尝试,进一步仔细观察挂图,在幼儿回答的基础上出教师小结,由此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与表达能力。然后是复习了新课。最后为了丰富知识,让幼儿大致了解他们的音乐及舞蹈,这样满足孩子爱唱爱跳的欲望,培养音乐的感受力及欣赏、创编的能力,教师应跳出各民族的舞蹈风格,用情绪与动作感染幼儿,活跃课堂气氛。
活动反思:
活动始终把对幼儿的情感教育一直贯穿其中,结合教学内容,充分挖掘社会资源,联系幼儿的生活经验,有效拓展孩子们的心灵空间,从而充分发挥教学资源的效能。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让幼儿了解我国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让幼儿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自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