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之前有一个必做的步骤,就是写好教学设计,教师在上课之前都需要准备教学设计,以下是范文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八上民族教学设计6篇,供大家参考。
八上民族教学设计篇1
【学习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欢唱、招呼、飘扬、蝴蝶、好奇、孔雀舞、游戏、招引、热闹、古老、铜钟、粗壮、凤尾竹、洁白、摇晃”等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4、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感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5、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教学课时】
2~3课时。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搜集的资料(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少数民族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哪你知道有多少个民族吗?
把你搜集到的有关资料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我们各民族之间团结友爱是一家,今天我们一起去
?我们的民族小学》看一看。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在课文,勾画出我们要认的生字。
2、把课文中带拼音的生字多读几遍。
3、再划出这些生字带的词多读几遍。
4、同桌同学互相读一读。
5、认读生字卡片和生词
6、大声的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默读课文,看看课文都写了写什么内容?
四、细读课文,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1、作者是怀着什么样的感情写着篇文章的,
你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的?
2、先分组讨论,再全班交流
3、作者是怀着自豪和赞美的感情写的。
“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读出自豪的感情。
4、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自豪的感情呢?(美、团结)
5、分别找出描写学校美,各民族同学团结的句子和段落。读中体会。
6、课文中在什么情况小写下动物的,为什么写它们?
7、你喜欢这所学校吗?谈谈你的感受。
8、把你喜欢的部分读一读,背下来。
五、指导生字书写
1、认读要写的生字,口头组词。
2、按字的结构给生字分类,记忆生字。
3、观察生字的写法,哪一笔重要,哪几个字难写。
4、重点指导“戴”“雀”“舞”。
六、作业
生字组词、抄写句子。
七、综合性学习
提出活动的内容、要求以及记录活动的方式。可有文字叙述、填表格。
八上民族教学设计篇2
一、谈话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1、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里,你知道我们国家有多少个民族吗?
找学生交流所知道的民族名字
找出自己最熟悉的民族介绍一下它的风土人情
2、肯定学生的交流,并进行引导:瞧,在一个小山坡上走来了许多学生呢,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还有我们汉族的呢,他们究竟要去哪呢?(板书:我们的民族小学)哦,原来他们要去民族小学呢,我们
同学想不想也去看一看呀?
二、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1、引导语:请同学打开课本的第一课,读一读课文。标出不自己不认识的字词,或借助工具书或请教同学。
2、询问读书情况,并利用生字卡片进行检查。
3、指名读,正音。
4、玩游戏、加强巩固:
⑴贴字游戏:教师出示图片,请学生根据图片找到和图片有关的生词。
(例:傣族姑娘的图片下就可以贴傣族孔雀舞)
⑵玩找字游戏:抽出生字,教师读生字,学生找到相应的卡片贴在黑板上。
三、精读课文、朗读感悟
1、再读课文:
师引导:扫请了生字词的障碍,我们再来朗读课文肯定会有更多的收获,想不想再来读一读课文?(再次读课文,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
2、引导:
刚才大家大家读书那认真劲把老师都感染了,看来进入了新班级每个同学都想给新老师新同学留下一个好印象呢。
3、渲染氛围:
来闭上眼睛回忆一下,今天早晨来上学的时候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为大家描述一下早晨这段时间上学路上和校园里的情景。
学生交流。
教师总结:同学们说得真好,可以看出你们注意留心自己周围的事物,能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习惯,希望其他同学也能向他们学习。
3、引导:
刚才的几位同学为大家描述了我们自己的小学早晨上学的情景,那么民族小学又是一个怎样的情景呢?谁能在课文里找出来?(为大家朗读)
同我们自己的学校比一比,哪些地方不同?哪些地方相同呢?能试着找出来吗?(学生交流)喜欢这样的学校吗?那一起读一读吧,读出你对民族小学的喜欢。
4、听,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钟声敲响了,民族小学上课了,能找出来有关的段落吗?(指名朗读)
提问:通过读课文,你发现了小作者在描写上课时候的情景时,有什么特别之处?(引导学生找出有关的句子)
围绕静、趣指导学生对本段进行朗读训练。
5、放飞想象,描绘美丽的民族小学:
同桌互读最后一部分
播放音乐,随着音乐学生自由想象
小组交流自己通过想象对民族小学的想象
推选出想象好的同学在班级上进行交流
四、课外延伸、鼓励实践
1、民族小学的许多学生都很想和生活在美丽威海的你们交个朋友,他们很想知道你们是否喜欢他们热爱的民族小学,也很想了解你们的学习生活,课后我们可以把我们一周的学习生活记录下来,整理好邮寄给民族小学的学生。
2、利用课余的时间,收集有关其他民族的一些资料,准备参加班级将要开展的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的民族文化展览活动。
八上民族教学设计篇3
【学习目标】
1、认识“坝、傣”等5个生字。会写“坪、坝”等12字。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19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
【课前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2、具有云贵地区少数民族特色的音乐磁带或cd碟片。
3、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
2、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二、揭示课题,范读课文
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就有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愿意不愿意去参观一下?
2、板书课题:我们的民族小学。
3、教师配乐范读。
三、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
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该提示。
四、分组朗读,组间比赛
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
2、各组练习后进行比赛。
五、巩固字、词,指导写词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⑴着重分析指导“戴、蝴、蝶、雀、舞”。并且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戴”,半包围结构,右上包左下,注意各部分位置,相互要结合紧凑。
“蝴”左中右结构,相互要靠近些。
“蝶”字要注意右旁的构成。
“雀”字“小”字下边的撇(丿)要长些。
“舞”字中间四竖要写短小、靠拢些,第三横要长些,整个字第十三画是撇折。
⑵学生写字。
3、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导入:
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民族小学的美。这一课我们要急需朗读感悟,我们会进一步地发现民族小学的美和课文的美。
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1、第一自然段:
⑴请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想一想读着这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⑵学生读后交流:
可引导学生从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到校后的活动等方面想象、讲述。
⑶大家一边在头脑中展开想象一边朗读就能读得更入情入境,谁来读一读?
教师评点后再指名练习。
⑷配乐朗读这一段。
2、第二、三自然段:
⑴ “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钟声敲响了,民族学校的学生开始上课了。请各自轻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学习的,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⑵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认真上课的情况想象补充,譬如:大家专心听讲,窗外有猴子蹦来跳去都不去张望;大家积极开动脑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小手举得高高的;读书时整齐响亮,声音抑扬顿挫……
⑶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
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入境体悟窗外的安静,体会仿佛是周围的花草鸟虫猴子都被教室里优美的读书声吸引,静静地欣赏,不忍打搅。
反复朗读这几句话。
⑷下课了,小朋友做些什么?操场会是怎么的一幅情景?想象描述。朗读有关句子。
4、第四自然段:
⑴这所民族小学留给你什么印象?交流感受。
⑵我们参观了这所民族小学,了解了他们上学、上课学习、下课活动的情景,多么美丽的民族小学,多么可爱的学生!参观结束了,让我们说上几句道别的话。
⑶抒情地齐读这一自然段。
三、感情朗读,比赛背诵
1、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请你有感情地朗读一下。
2、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看谁先背出来。
四、抄写句子,加强积累
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在作业本上。
五、综合性学习
你们的课余生活是怎么安排的?让我们把每天的课余生活记录下来。可以用日记的方式来记,也可以用列表格的方式来记,以后我们再来交流。
八上民族教学设计篇4
设计意图:
读了几遍课文后,逐渐有了感觉,对其中的“大家穿戴不同、语言不同,来到学校,都都成了好朋友。”这句话很感兴趣,我觉得这便是文章的一条主线,也是“文眼”所在。从“不同”(不同的穿戴、不同的语言、不同的住所等等)走到学校着个(美丽、和谐……快乐的地方),大家便形成了很多的相同(同间教室、同学习、同游戏、同欢唱等),这是多么美妙的事。
通过这样的一条线牵引,让孩子们进行充分的朗读来体会对“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让孩子们通过品词析句体会汉语言的美,更加深孩子们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
最后设计补充题: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是: 。(有弹性的问题能更好地发挥会孩子的.想象力并激发学习兴趣。)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借助课文的注音,结合以往的经验,通过独立自主地学习,正确地读准绳子,并能结合语境理解字词。
2、在指认和书写中,学生能迅速无误地读准和写对十二个生字。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1、课前了解并收集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相关资料(包括:文字和图片)。
2、准备词语卡片、田字格和小黑板。
3、学生课前预习课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读认书写绳子并能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
难点:能准确无误地认读与书写生字并能结合语境理解生字词。
教学过程:
(一)揭题、引入
1、提问,回答。问:你们是哪一所小学的学生?(答:我们是赤溪小学的小学生。)板书:“我们”和“小学”)。
2、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一所富有特色的小学——我们的民族小学。(板书:“民族”,与之前的“我们”、“小学”构成本课的课题。)
3、大家接下来要参观的是——(生读课题),是呀,我们将要走进一个美妙的地方,那就是——(生读课题)。
(二)自学、初读
1、这所小学到底什么样?有什么特别之处呢?大家亲自去瞧瞧吧。(请自由读文,有生字的和较难的地方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师巡回指导。
3、哪些字词是较有难度的,请你来提醒大家吧。(生自选句段朗读,师正音并帮助理解。)
4、你最想把哪部分读给大家听?好好展现自己吧。
5、你读懂了什么?
(三)巩固、书写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a、:着重指导:戴、蝴、蝶、雀、舞。
b、 师范写。
c、:学生临摹,练写,师巡回指导。
3、通过“词语连句”的方式锻炼运用。
板书:(略)
八上民族教学设计篇5
一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课《我们的民族小学》。
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会认“坝、傣”等5个生字,会写“坪、坝”等12个生字.
(2)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铜钟、招呼、凤尾竹、孔雀舞、粗壮、蝴蝶”等词语。
(3)理解重点词句,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4)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搜集、整理各民族的资料、了解我国部分少数民族的民族风情和生活习惯。
(2)通过资源共享、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等方式,感受各个民族学生之间的团结友爱、和睦相处的情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篇课文,引导学生体会学校生活的美好与幸福,并感受到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友爱,同时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 教学重点
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
四 教学难点
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五 教具准备
(1)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
(2)乐曲《爱我中华》和《月光下的凤尾竹》
(3)多媒体课件、词语卡片。
六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激发兴趣。
(二)揭示课题,初读课文
1.揭示课题
2.初读课文
a.播放乐曲《月光下的凤尾竹》。
b.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
3.检查读词卡
a.指导读词语。
b.开火车游戏。
4.齐读课文
5.同桌轮读
6.交流汇报、评价
(三)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1.一自然段
a.问题1:你看到了哪些民族的小朋友?
b.问题2:他们走进校园,是怎么做的呢?
c.认识排比句和讲述排比句的读法。
2.三自然段
a.小组讨论
民族小学的小朋友们上课时的情景和下课后的情景?
b.小组汇报
c.交流、评价
a:问题??
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
b:问题二
同桌合作,找找描写上课时窗外安静的句子相互读一读。
c:如果你能和民族小学的小朋友们一起做游戏,你想和他们一起玩什么呢?
3.最后一自然段(课件出示情景图)
假如,你就是民族小学的一员,在这样一所美丽、团结的学校读书,你会感觉怎么样呢?(交流、评价)
(四)课堂小结
八上民族教学设计篇6
教学理念
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
教学目标
1、认4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欢唱、招呼、飘扬、蝴蝶、好奇、孔雀舞、游戏、招引、热闹、古老、铜钟、粗壮、凤尾竹、洁白、摇晃”等词语。
2、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4、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是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教学建议: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利用早读等时间交流课前收集到的有关少数民族的资料。让学生对少数民族的服饰有些了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了解民族小学特点。
1、自由读课文,并提出读书要求:自己小声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教师相机出示词语:坪坝 绒球花 傣族 景颇族 阿昌族 德昂族 绚丽多彩蝴蝶 孔雀舞 摔跤 山狸凤尾竹 摇晃
3、教师配乐范读,学生思考:民族小学和我们的学校有什么不同?
a、他们的学生来自各个民族,他们的习惯、穿戴不同;
b、他们学校周围的环境不同;
c、学校里也有些不同(铜钟)。
学习生字词,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让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帮助学生抓住事物的特点。
二、再读课文,理清课文顺序
再读课文,讨论并填空:
课文先写(上学的路上,来到学校);再写(上课,下课);最后写(我们的民族小学)。
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用自己的方法识记字词
2、着重分析指导“戴、蝴、蝶、雀、舞”。并且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戴”,半包围结构,右上包左下,注意各部分位置,相互要结合紧凑。
“蝴”左中右结构,相互要靠近些。
“蝶”字要注意右旁的构成。
“雀”字“小”字下边的撇(丿)要长些。
“舞”字中间四竖要写短小、靠拢些,第三横要长些,整个字第十三画是撇折。
3、学生写以上五个字。
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设计第一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