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的教案7篇

时间:2023-01-06 作者:loser 备课教案

教案是老师为了更有力把握知识点提前编写的书面文稿,制定教案并不是简单的事情,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来思考,下面是范文社小编为您分享的吴的教案7篇,感谢您的参阅。

吴的教案7篇

吴的教案篇1

活动目的:

1、提高安全意识,学习溺水安全有关知识。

2、自己能改变生活中不遵守溺水安全的不良习惯,提高对生活中违反安全原则的行为的辨别能力。

3、自防自救的知识,深化防溺水安全教育,使孩子了解自防自救知识,提高自防自救能力。

4、幼儿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话进行交流。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事先准备事例,寻找一些图片资料

活动目标:

一、活动导入

1、教师:"小朋友们暑假快来了,那么你觉得什么运动适合炎热的夏天呢?"

2、教师:"你们喜欢游泳吗?会游吗?

二、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收集来的图片资料请幼儿观察讨论。

2、讲述案例《水库摸鱼,深水桑命》请幼儿说说从中知道些什么?

3、引导幼儿了解水库的危险性,自己游泳技术不佳时千万不可逞强下水。

4、教师谈谈事例《深水玩耍,水草缠身而亡》这个悲剧的事实告诉我们了什么?

(1)、这几个小朋友违反了哪些安全规则?

(2)、我们应如何遵守安全规则?

(3)、教育幼儿知道深水中经常有高大水草或大石块,若有水草缠身或被大石块夹住脚就会有生命危险。

5、教师向幼儿讲几点防溺水的知识要点:

(1)、教育幼儿周末、节假日、寒暑假严禁到池塘、无盖的水井边等处戏水、游泳。不能独自或结伴到池塘边钓鱼、游泳、玩水。

(2)、我们还小,很多小朋友都不会游泳,如果发现有朋友不慎掉进河里、池塘、水井等,不能冒然下水营救,应大声呼唤成年人前来相助或拨打"110"。

三、活动结束

1教师:"听了那么多,你懂得了什么?"

2小结: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幸福快乐掌握在你的手里,希望小朋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会珍惜生命,养成自觉遵守溺水安全原则的好习惯。

四、延伸

1、教师:"要是碰到有人溺水被抬上来,这时候120没赶来,你该怎么救人?"

2、幼儿自由发表意见

3、教师出示图示请幼儿观察讨论

4、教师讲解救人步骤

5、教师示范救人步骤,幼儿观察。

6、请个别幼儿尝试

吴的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家的特点与作用,感受家的温暖。

2、培养幼儿语言表达和欣赏文学作美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画自己的家。

2、拍摄两位幼儿的家。

3、各种有关家的文字。

活动过程:

一、介绍自己的家住在哪。

1、出示文字--家,引出话题。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字宝宝,你们看他是谁呀?认识“家”字。

2、幼儿介绍自己的家的住址。

请幼儿上来介绍自己的家,要求声音响亮,会用这是我的家,我家住在xxx地方,是多少号。

3、理解门牌号的意义。

提问:

(1)门牌号的第一个数字代表什么?后面的数字代表什么?

(2)有了门牌号有什么好处,如果没用门牌号会怎样?

小结: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家,家的住址和门牌号。

二、观察讨论

1、请两位幼儿结合课件介绍自己的家。

带领幼儿参观小朋友的家里,请两位小朋友介绍自己家里的每个地方。

2、了解家里不同的房间和功用。

请幼儿说说家里的每个地方的用处,师用文字记录。

3、说说自己最喜欢家里的哪个地方。

师统计幼儿喜欢家里的哪个地方,并说出为什么喜欢,为什么不喜欢的理由。

小结:家是好玩的地方,家是快乐的`地方,有家才幸福,有家才安稳,因为家里有爱我们、关心我们的人,我爱我家。

三、散文诗欣赏:家

1、完整欣赏一遍。师带领幼儿朗读一遍。

2、分析感受。你觉得这首诗怎样?喜欢吗?为什么?

3、师再带领幼儿朗读并用肢体动作表示。

小结:家是为我们遮风挡雨,让我们休息放松的地方,家让我们感受到温暖和舒适。

活动延伸:

家还可以是什么呢?到区域活动时仿编散文诗,设计未来的家。

吴的教案篇3

班会目标:

1、使幼儿了解生命的来之不易与宝贵,感悟生命只有一次要好好珍惜。

2、使幼儿懂得溺水的主要原因和自救的方法,强化防溺水的意识。

班会形式:

讨论、交流形式

班会过程:

一、导入

1、出示课件实例

现在正是天气逐渐转热季节,暑期即将来临,我们幼儿溺水伤亡的事故也明显多了起来。2012年5月13日,潍坊青州一名初中男生在南阳河畔玩耍时不慎滑落水中。路过此处的第二炮兵士官学院参谋沈星立即跳下水救人,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将男生托出水面,交到前来帮忙的人手中,自己却沉入河底,31岁的年轻生命陨落了。 (班主任老师还可以结合自己了解的实例教育幼儿)

老师:听了这些实例,我想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心里都不会感到轻松。你是否感叹,是否惋惜,一个生命就这样在世界上转瞬消失?此刻,你在想什么?请同学谈谈你的看法。

2、幼儿发??

幼儿踊跃发言谈出自己的感想,以及自己以后该怎么做。

3、老师总结:人,应该珍爱生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珍爱我们的生命——防溺水教育。

二、关于防溺水我们要严格遵守“四不”:

①未经家长老师同意不去;

②更不能到河塘捞鱼摸虾;

③深水的地方不去;

④不熟悉的江溪池塘不去。

三、溺水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不会游泳;②游泳时间过长,疲劳过度;③在水中突发病尤其是心脏病;④盲目游入深水漩涡。

四、做到防溺水的几点:

为了确保游泳安全,防止溺水事故的发生,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能到河塘捞鱼摸虾,更不要到不摸底和不知水情或比较危险且宜发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

2、要清楚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平时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参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区游泳。

3、对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贸然跳水和潜泳,更不能互相打闹,以免喝水和溺水。

4、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如眩晕、恶心、心慌、气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5、在游泳中,若小腿或脚部抽筋,千万不要惊慌,可用力蹬腿或做跳跃动作,或用力按摩、拉扯抽筋部位,同时呼叫同伴救助。

五、掌握自救:

a、万一不幸遇上了溺水事件,溺水者切莫慌张,应保持镇静,首先应打110报警,然后积极自救:

(1)对于手脚抽筋者,若是手指抽筋,则可将手握拳,然后用力张开,迅速反复多做几次,直到抽筋消除为止;

(2)若是小腿或脚趾抽筋,先吸一口气仰浮水上,用抽筋肢体对侧的手握住抽筋肢体的脚趾,并用力向身体方向拉,同时用同侧的手掌压在抽筋肢体的膝盖上,帮助抽筋腿伸直;

(3)要是大腿抽筋的话,可同样采用拉长抽筋肌肉的办法解决。

b、对于溺水者,除了积极自救外,还要积极进行陆上抢救:

(1)若溺者口鼻中有淤泥、杂草和呕吐物,首先应清除,保持上呼吸道的通畅;

(2)溺者若已喝了大量的水,救护者可一腿跪着,另一腿屈膝,将溺者腹部放在屈膝的大腿上,一手扶着溺者的头,将他的嘴向下,另一手压在背部,使水排出;

吴的教案篇4

[教学目的与要求]

知识目标:

1.掌握画弧的方法。

2.掌握花瓣的两个弧之间的衔接方法,并用重复的嵌套画花瓣。

3.画出由五个花瓣组成的荷花。

能力目标:

1.培养同学的思维能力,从多角度的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同学对logo语言的浓厚兴趣,通过小组合作自学,培养同学合作学习的意识和勇于探究的精神。

[课时布置]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1.掌握画弧的方法。

2.掌握花瓣的两个弧之间的衔接方法,并用重复的嵌套画花瓣。

(2)难点: 1.掌握花瓣的两个弧之间的衔接方法,并用重复的嵌套画花瓣。

[教材分析与教法建议]

教材分析:本课是武汉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五年信息技术下册教材内容的第四课,是在掌握了用重复命令画圆的基础上进行。主要是使用logo语言中的重复命令画弧,应用弧画出漂亮的图案。

教法建议:首先展示小海龟画的荷花,激发学习兴趣。分析荷花图案,找出要解决的问题即画弧和画花瓣。把本课的知识要点整合在站中,让同学在站上合作探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同学逻辑思维的能力。然后集体交流,提出遇到困难,突破重难点即花瓣的两个弧之间的衔接。在掌握了画弧和画花瓣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画五个花瓣的荷花。由于花瓣的命令有点长,可以把它定义成过程,再进行调用,就比较简单了。当然也可以用重复命令嵌套画出荷花,但是命令比较长,容易出错。

吴的教案篇5

教学目标:

懂得“我”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庭结构),初步理解什么是家庭,懂得尊敬父母长辈的一些礼节。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画画我的“家庭树”

1、说说你的家里有哪些成员?

2、请将家人的称呼写在树的恰当位置上。想一想:树是先从根长起的,我们家先有谁呢?

3、学生填写,师巡视

4、指名交流

5、读读“家庭小词典”

二、家庭成员简况

1、调查一下家庭成员的简况

2、向班中的同学介绍

3、交流你和家人之间发生的趣事

三、抢答比赛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抢答,看谁的反应又快又准

2、加赛题:你还能再提出什么问题考考你的同学?

3、画画家庭关系图

(1)根据自己家庭的实际情况填写下面的示意图

(2)上面出现的家人中,哪些是长辈?哪些是同辈?

四、尊敬长辈的礼节

1、读古训,让学生演一演

2、背一背

3、正是因为有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才有了爸爸妈妈。也正是因为他们辛辛苦苦把爸爸妈妈抚养成人,你才能来到这个世界上。他们都是长辈,值得你去尊敬。你知道哪些尊敬长辈的礼节?你做得怎么样?

四、美文欣赏

让学生阅读美文

吴的教案篇6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题

生命安全高于天,父母给你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每个人都要珍惜生命、注意安全。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主题是防溺水教育。

二、新授

1、游泳中要注意的问题:

组织学生观看安全教育专题片中学生游泳的画面。

学生讨论:在游泳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以后,教师进行总结:

游泳要严格遵守"四不":未经家长、老师同意不去;没有会游泳的成年人陪同不去;深水的地方不去;江溪池塘不去。

2、在网上搜集学生发生溺水而导致死亡的事故,然后组织学生共同分析发生溺水事故的原因,教师作总结:溺水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不会游泳;游泳时间过长,疲劳过度;在水中突发病尤其是心脏病;盲目游入深水漩涡。

3、溺水的急救

(1)发现溺水者如何将其救上岸。

教师进行详细讲解:

方法一:可将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抛给溺水者,再将其拖至岸边;

方法二:若没有救护器材,可以入水直接救护。接近溺水者时要转动他的髋部,使其背向自己(为什么?)然后拖运。拖运时通常采用侧泳或仰泳拖运法。

未成年人发现有人溺水,不能冒然下水营救,应立即大声呼救,或利用救生器材呼救,未成年人保护法也规定:"未成年不能参加抢险等危险性活动。"

学生按照教师的讲解方法,全班学生每2人分成一个小组,进行模拟演示,1人扮演溺水者,1人扮演救护者。每个小组轮流进行,其他同学细心观察,最后做出总结,指出优点和缺点。

(2)如何开展岸上急救

教师详细讲解急救步骤:

第一步:当溺水者被救上岸后,应立即将其口腔打开,清除口腔中的分泌物及其他异物。如果溺水者牙关紧闭,要从其后面用两手的拇指由后向前顶住他的下颌关节,并用力向前推进。同时,两手的食指与中指向下扳颌骨,即可搬开他的牙关。

第二步:控水。救护者一腿跪地,另一腿屈膝,将溺水者的腹部放到屈膝的大腿上,一手扶住他的头部,使他的嘴向下,另一手压他的背部,这样即可将其腹内水排出。

第三步:如果溺水者昏迷,呼吸微弱或停止,要立即进行人工呼吸,通常采用口对口吹气的方法效果较好。若心跳停止还应立即配合胸部按压,进行心脏复苏。

第四步:注意要在急救的同时,要迅速打急救电话,或拦车送医院。

学生按照教师的讲解方法,全班学生每2人分成一个小组,进行模拟演示,1人扮演溺水者,1人扮演救护者。每个小组轮流进行,其他同学细心观察,最后做出总结,指出优点和缺点。

三、课堂总结

1、同学们小结:

通过这次活动,你懂得了什么?

2、教师小结:

生命只有一次,幸福快乐掌握在你的手里,希望同学们通过这堂安全教育课,学会珍惜生命,养成自觉遵守防溺水安全原则的好习惯。

四、课后作业

利用查找书籍、上网、开展调查等方式深入了解防溺水的知识,写一篇调查报告。

吴的教案篇7

教学内容:

佛山市《信息技术》编委会编信息技术小学版一年级(下册)第一课。本课包含知识点有:

1、通过欣赏动画故事,培养学生对网上浏览和网上获取资源的兴趣;

2、初步接触网络,学习上网的方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接触网络,学习上网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玩游戏,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互相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通过网络游戏,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②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学会上网;

2、通过欣赏动画故事,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教学难点:掌握如何上网。

学情分析:

网络游戏是信息技术应用的一个方面,学生爱上计算机往往从游戏开始,一年级的学生适当地玩一些网上的益智游戏,除了操作能力得到训练以外,更能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