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和油的小实验作文参考8篇

时间:2023-07-06 作者:Lonesome 作文大全

大家在写作文时一定要进行反复阅读和修改才行,只有多多观察,才能将作文写优秀哦,下面是范文社小编为您分享的水和油的小实验作文参考8篇,感谢您的参阅。

水和油的小实验作文参考8篇

水和油的小实验作文篇1

今天我在家闲着无聊,便想做一个有趣的实验。

开始准备材料:我从冰箱里找出一包玉米淀粉,用一个碟子盛满水,拿一根筷子,最后再准备一个空碟子。

实验开始!我先把水倒向空碟子里,薄薄一层盖住底,再往水中撒入玉米淀粉没过水面,把淀粉抹均匀,然后用筷子用力搅拌,使淀粉充分溶解于水中,待之后,我抓起一团淀粉水,心里还有些紧张:同学们说你摁摁它会变成固体,你把它放在手中不动会变成液体流走。现在,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到底能不能成功呢?然而,淀粉并没有变成水流走。我不生气,打算再接再厉,再试一次。

这次,我多放了一些水,搅拌时泼出来了一些水,满桌子都撒满了我的“杰作”。奶奶看见了哭笑不得:“你呀你,就会浪费粮食!”我说:“科学家搞科学研究偶尔也会出些小差错的呀!”奶奶万般无奈,我接着做实验。

新的淀粉水做好了,这次可成功了,抓起来变成了水流走,放在那一段时间后它就凝固成了固体。我开心极了。

从哪里摔倒,就从哪里爬起来!“滴水穿石”的精神我铭记于心!

水和油的小实验作文篇2

这是一个神奇的审判,冰雪女巫要惩罚一个玻璃容器,把它变成冰。于是,便有了这个神奇的实验——结晶现象。

这天,大家围在桌前,老师拿了两个玻璃容器。一个是胖胖的烧杯,一个是脖子细细的烧瓶,各自装着透明的液体。这不是水吗?我好奇地想。这会是一个什么实验呢?

老师见我们一脸困惑,说:“现在这两个玻璃容器有一个犯了错。我是冰雪女王,要对这个容器进行惩罚!要把犯错的杯子变成冰。”随后,她晃了晃手中的玻璃棒。这就是魔法棒?我感到好笑,老师这是穿越了还是童心未泯?四处望望,有几个同学也捂嘴笑,但都憋了回去。

“你们认为是谁犯了错?”大家开始猜测了。有人很仔细地发现了烧杯中的水泡,有人发现了烧杯的水更混浊,所以认为是烧杯犯了错。而有人认为烧杯形态奇怪,所以选烧瓶。但看烧杯的解释似乎更合理,所以我也认为烧杯犯错了。大家都看向老师,乞求着她揭晓谜底。

老师神秘兮兮地挥动“魔法棒”,念动咒语:“在遥远的极寒之地……”接着,她将“魔法棒”放入烧杯。一秒,两秒,三秒,大家屏息凝神地盯着,我更是大气不敢喘,在心中默默地祈祷着。令人失望的是,魔法棒触碰了瓶底,烧杯也没什么变化。哎,冤枉了烧杯君啊!在失望之余,我看向烧瓶,难道会是它?

“魔法棒”放入了烧瓶,仅是一秒钟的时间,玻璃棒尖如同绽开了一朵白花一般。直到玻璃棒放在瓶底,白白的冰丝沿着玻璃壁向上蔓延,瓶中的液体如同活了一般。仅是五六秒的时间,整个液体都被“冻”住了,真的好像一座结冰的湖。大家无不为此感到惊讶。

紧接着,大家纷纷摸了摸瓶子底,热乎乎的!哪有热乎乎的冰啊?原来,这是结晶所发出的能量。这是醋酸钠过饱和溶液的结晶现象,这种名叫醋酸钠过饱和溶液的液体,只要轻轻刺激就会结冰。

多么有趣的实验啊!感谢大自然,创造了这个奇迹,也感谢科学家,发现了这个奇迹。

水和油的小实验作文篇3

踩扁的乒乓球在热水里能恢复吗?

今天我做了一个“踩扁的乒乓球在热水里能恢复吗?”的实验。因为我在陈老师发的清单上看到了它,很感兴趣。

首先我要准备两个踩扁的乒乓球,一个盆子和一壶热水。

我先把两个乒乓球用镊子夹着,再用热水冲。我想:快膨胀起来吧!可乒乓球只膨胀了一点点,几乎可以说是丝毫未变。我绞尽脑汁想啊想,总算知道了原因:冲的时间太短了。我决定放到盆子里泡一段时间。

我把乒乓球放进装满热水的盆子里,焦急地等着。我想:这回你该恢复了吧!谁知五分钟后,我看到了一个更奇怪的现象。原来只有一个乒乓球膨胀了起来,而另一个乒乓球却没有膨胀起来。

这是怎么回事?

我拿起了那个没有膨胀的乒乓球,瞪大眼睛仔细看,差点眼球都突出来了,才发现上面居然有一个小洞!

有了一个小洞,乒乓球就膨胀不了了呢?

后来我问了姥姥才知道:乒乓球是受热水的加热,使球内的气体膨胀从而恢复的,而有一个小洞的乒乓球加热之后,气体都从小洞里溜走了,所以才不能膨胀。

经过这次实验,我知道了做实验一定要仔细,不能再马马虎虎的了,连道具上有一个小洞都没发现。还有就是做实验一定不能气馁,如果没有成功就再做第二遍,第三遍,直到你得出结论为止。

水和油的小实验作文篇4

今天,科学老师给我们做了一个实验。

课上完时,老师准备给我们做个实验。为了让我们清楚的看到,老师拿了一个板凳放在讲桌上,然后拿出三根蜡烛、两只空的玻璃杯和一只底被弄空的纸杯,放在了板凳上。

这时,老师说到:“这里有1号杯,2号杯和3号杯,你们看看这里那个杯子里的蜡烛最先灭。”说完,老师又放了一颗棋子压在了二号杯下。同学们都说三号杯最先灭,我仔细的看了看,发现1号杯的是底被弄空的纸杯,而2.3号杯都是玻璃杯,那肯定是3号杯最后灭啦!然后在是到2号杯,最后1号杯才会灭,因为里面有很多空气。

实验开始了!老师点燃了三根蜡烛,可正当点完第三跟蜡烛的时候,第二根蜡烛就灭了。还没来得及盖上杯子呢!就灭了,也太不给老师面子了。我敢肯定第二根蜡烛没有什么“好下场”,说不定就是第一个灭的呢!还是看看吧!

点完蜡烛,老师就拿起杯子,准备盖上去,正当盖第二个杯子的时候,大概是不小心碰了一下,盖上去过了一秒就灭了。而3号杯子是第二个灭的。这时,老师拿起第一个杯子,又不小心把第一根蜡烛给碰灭了。看来这是一次不成功的实验啊!按道理应该是第三根蜡烛先灭的,唉!

看来,这个实验做的不成功啊!但是至少我们都知道结果了。

水和油的小实验作文篇5

科学观察习作这几天,我们在学习关于“观察”的课文,我非常感兴趣。于是决定自己做一个观察实验——“醋泡鸡蛋”。

我先准备了一个透明的玻璃杯,一颗生鸡蛋,一瓶白醋,接着轻轻地把鸡蛋放进杯子里,将白醋慢慢地倒入杯子,直到鸡蛋被白醋淹没。同时,我目不转睛地盯着泡在醋里的鸡蛋,蛋壳立刻被密密麻麻的小气泡包围了。气泡不断地向上冒,还发出“滋滋”的响声。我用手摸了摸蛋壳,手指有一股轻微麻麻的感觉,就像喝可乐的感觉。过了一会儿,布满银色小气泡的鸡蛋就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渐渐地浮了上来。我使劲往下按鸡蛋,可一松手,调皮的鸡蛋又浮了起来。我很奇怪:鸡蛋为什么会冒气泡?又为什么会浮上来呢?难道是鸡蛋上的小气泡起了救生圈的作用?

第二天我一瞧,发现鸡蛋长胖了好多呢,周围的气泡也越来越少了。鸡蛋脱掉了棕红色的外衣,换上了一件白衬衣,好像沙滩上白色的鹅卵石。同时杯子里多了一层棕色粘膜,杯子口结了一层白色的泡沫。

第三天,鸡蛋又有了新变化,气泡几乎没了。我用食指轻轻点了点鸡蛋,壳变软了,摸上去嫩嫩的,活像一个弹力球。

第四天,我发现蛋壳变透明了,可以隐隐约约地看到里面的蛋黄。我按捺不住好奇心,轻轻地把鸡蛋捞起来,可是因为太紧张了,淘气的鸡蛋滑落到地上。但带来了一个惊奇的发现:包裹着蛋清和蛋黄的“外衣”裂开了一个大口子,蛋清流出来,蛋黄却变硬了,像穿了一件厚外套。

最后,我请教了互联网,终于明白:醋泡鸡蛋时,蛋壳里的碳酸钙和醋里的醋酸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蛋壳被醋酸溶解了,所以鸡蛋壳变软了。

世上有很多有趣的、神奇的事,只是它们都像小精灵一样躲藏着,如果你留心观察、认真思考,就会把它们找出来。

水和油的小实验作文篇6

“掉下去了,掉下去!”“好神奇啊!”教室里传来一阵阵欢声笑语。原来是谢老师正在给我们做一个“会吃鸡蛋的瓶子”的实验呢。

老师像魔法师一样,拿出了一个玻璃瓶子,一个去了壳的熟鸡蛋,一些碎纸和一个打火机,然后神秘地对我们说:“你们看看虽然鸡蛋比瓶口大多了,但是这个鸡蛋有可能会掉进瓶子里哦!”我们都带着半信半疑的眼神期待着这个实验。只见老师先用打火机点燃一些碎纸,然后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立刻冒出一股股浓浓的白烟。接下来,老师把鸡蛋放在瓶口上,“呀!鸡蛋的腰变细了!”有位同学情不自禁地大喊起来。我们也不禁站了起来,目不转睛地看着鸡蛋腰变细的过程。突然,鸡蛋真的被瓶子吸下去了。我们都惊讶得目瞪口呆,然后又兴奋地对老师说:“老师,太神奇了!鸡蛋真的掉进瓶子里啦!”我仿佛听见瓶子得意洋洋地说:“信了吧,鸡蛋!我说过我可以把你吃进我的肚子里哦!”

老师看着我们兴奋的样子,笑着对我们说:"大家想知道为什么鸡蛋会被子里吗?其实原理是这样的:当纸条在瓶子里燃烧时,会用尽了瓶子里的氧气,这会使瓶子里的大气压力变小了,而瓶子外面的压力大,就把鸡蛋压进了瓶子里。”我们听了之后,恍然大悟,都情不自禁地赞叹道:“原来是这样啊!”

通过这次实验,我发现了生活中有许多神奇有趣的事,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和探索,就会有所发现。

水和油的小实验作文篇7

“成功啦!成功了!哈哈哈……”在星期六的下午从我家不时的传来了一阵阵欢声笑语。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告诉你吧,这是我和小们在做一个有趣的小实验呢!

平常在里,会在科学课上做许许多多的小实验,因为这个原因,引起了我对实验的浓厚兴趣。于是,在星期六的下午,我邀请了几个要好的和我一起做实验,听说我们要做实验,邻居家的小也被吸引了过来。

被邀请来的伙伴们七嘴八舌地问:“要做什么实验呢?”我变戏法一般的拿出了一支蜡烛、一块磁铁和一根铁条。伙伴们不知道我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都被我搞得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我胸有成竹地把蜡烛点燃,立在桌子上,然后用铁条吸住磁铁,拿到火上去烤。刚开始,磁铁紧紧的吸在铁条上面,蜡烛的火焰,贪婪地舔着磁铁,磁铁被烧红了。不一会儿,磁铁像站在生命边缘的病人,有气无力地粘在铁条上,仿佛在与死神殊死搏斗,快要掉下来了,终于还神死神赢了,“啪”的一声,磁铁落地了。“成功了!成功了!”大家兴奋得手舞足蹈。

为什么磁铁遇热就会失去磁性呢?我带着疑问,好奇地问了,可是也不知道。我上网查了一查,原来,磁和电子是分不开的,运动的电子周围有磁,这叫做磁效应。电磁铁烧红了,它内部的分子热的乱窜破坏了电子运动方向的一致性,磁效应的作用就相互抵消了,所以整块“磁铁”就没有磁性了。我把这个答案告诉了大家,大家都恍然大悟。邻居家的小弟弟,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似懂非懂地说:“好像懂了,又好像没有懂。” 这句话把我们逗得哈哈大笑。

一个小小的实验,既使我们懂得了许多道理,又使我们开阔了眼界。

水和油的小实验作文篇8

最近,我在玩的过程中有了一个新发现。

我家楼下有个小花园,我和小伙伴经常去那里玩耍。暑假里的一天上午,阳光灿烂,云淡风轻。我们几个“花园霸主” 每人手持一根木棍在草地上展开了激烈的 “战斗”。打了半天,大家玩得累了,我们就一屁股坐到了草地上休息。我一边擦着头上的汗,一边随手就把木棍插到了一个圆形的花坛里,地面上立刻投下了一条斜斜的影子。“这不就是一个天然的日晷么?”我不禁一下子联想到了故宫里的日晷。据说那就是古代的钟表。可是日晷是怎样来计时的呢,盯着小木棍,我百思不得其解。

我这个人好奇心特别强,遇到不明白的问题总是要“打破沙锅问到底”。于是我回到家向“ 万能小 老师”——电脑发出了提问。经过搜索,我知道了:日晷是中国古代用来测时的仪器,又称“日规”。工作原理是利用太阳的投影来划分时刻,通常由晷针和晷面组成。网上还介绍了一个用花盆和筷子制作简易日晷的小方法。既然已经知道了,就一定要亲手试一试。说干就干,我找来一个小花盆,在里面装了一些沙子,然后在正中间插上一根筷子,放到了阳台的防盗网上。第二天早上6点整,筷子在阳光的照射下投下了一条非常清晰的影子,我认真地用水彩笔在盆沿上划了一个记号。然后,每隔1小时再划上一个记号。网上还说,正午12点时,影子会指向正北。是真的吗?我半信半疑。好不容易熬到了12点,我迫不及待地跑到阳台上去看,果然分毫不差。一天下来,花盆周围划满了记号。经过仔细观察,我发现这些记号是按顺时针旋转的,而且它们的间距基本相等。我想,现代的钟表大概就是由日晷演变而来的吧。

这个小实验不但让我验证了日晷的工作原理,还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科学无处不在,只要留心观察你就会有许多新的发现。我要从现在起就好好学习,博览群书,长大了当一名科学家,为建设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