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影响地区的小麦大多已赶在雨前完成抢收,基本做到“颗粒归仓”,以下是范文社小编和大家分享的相关资讯,以供参考。
“近日,陕西省气象台预测陕西蒲城县有阵雨及雷暴大风,为降低对小麦收割影响,在河南,多辆联合收割机连夜深入五百亩连片麦田,帮助群众抢收小麦!点点灯光之下,场面非常震撼。”
那么,一份怎样的气象预报
让农户可以抓住雨前时机
连夜抢收
确保颗粒归仓?
6月8日晚,陕西省杨凌沃田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手李党旗正在连夜加班。循着“粮仓已满,请卸粮!” 的语音提示,李党旗将收割机内的小麦卸到运粮车上。
为了抢在降雨前完成收割,合作社连续作战,一晚上就收了40亩地。
事实上,这些天,像这样根据气象预报连夜抢收小麦的场景,在陕西多地上演。他们的“底气”来自哪里?
气象预报助抢收!
让时间的指针退回到6月8日16时30分:
“目前关中处于小麦成熟收割期,渭北处于小麦灌浆乳熟期,9日到13日将有一次大风、短时强降水、冰雹过程,对关中小麦收割晾晒影响较大……”
在陕西省气象局新闻发布会上,省农业遥感与经济作物服务中心高级工程师李化龙正面向全省发出提醒。
抢抓雨前时机“虎口夺粮”,时间紧急!全省农机系统立即动了起来,连夜打响小麦抢收战。
“今晚开始,请抓紧时间抢收,人停机不停,立即行动。”收到气象预报预警后,省农业农村厅通知各地各部门、农业合作社、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和各 生产经营主体抢抓雨前时机,特别是具备收获条件的西安、渭南、咸阳等地一定要在雨前组织抢收,尽快收割成熟小麦,确保颗粒归仓。
陕西省农业遥感与经济作物气象服务中心主任刘跃峰介绍:
自“三夏”服务启动以来,气象部门及时制作全省“三夏”气象服务专报,利用遥感卫星及时监测全省小麦长势等。今年还新增利用哨兵2号卫星10米光学数据构建小麦收获指数产品,在电子地图上就可看到夏收进度,实现与农业农村部门的实时共享。
“今年全省共有120万台农机投入抢收,6月10日已完成 980万亩的小麦抢收任务,汉中、安康、杨凌、韩城等地区已经结束,我们还将见缝插针进行收割,确保全省小麦颗粒归仓。”省农机中心专家张应武说。
6月7日,陕西兴平万亩小麦收割忙 图/央广网
正如预报的那样,6月9日午后,陕西多地出现雷雨天气,渭南、延安和铜川出现分散性暴雨,部分地方伴有短时暴雨、雷暴大风及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其中宜川、志丹、耀州、白水等部分乡镇出现绿豆至青杏大小的冰雹。
不过,受影响地区的小麦大多已赶在雨前完成抢收,损失远远低于预期,基本做到“颗粒归仓”!
目前
我国夏粮主产区已收获小麦2.56亿亩
进度接近八成半
随着麦收由南向北大面积推进
夏种也进入高峰期
像这场星夜抢收一样
“三夏”气象服务紧锣密鼓开展
全力守护“粮袋子”
丰收话题作文1
七月的来临,意味着农民丰收的.日子。
在我们农村,到了这个时候,便会见到“遍地尽铺黄金”的景象。灿烂的太阳无私的奉献着它的光芒,照射着农民的硕果,给谷子一场阳光浴。长辈们都说:当农民是最辛苦的。农民是“看天吃饭”的,如果老天一发脾气,来场暴雨,台风,或是乾旱都会给农民造成很大的损失。即使到了丰收的时候,也不能掉以轻心。这我就不懂了,既然都到了丰收,还有什麽好担心的呢?丰收了,不该是有高兴的心情,农民的心头放下了一块大石吗?直到今天,我亲身经历过,我才明白当农民多如此的艰辛。
我长大了,也该分担父母的重担了。今年,我去帮忙晒谷了。今年的天气很好,太阳很灿烂,我想,这就没有後患了吧!谷子已经晒了一天了,还差今天,就干了。我和父母都怀着兴奋的心情。谁料,天有不测之风云,中午的时候,一场雨急速地来到。虽然雨势不大,可是来得急,一下了就把地打湿了。我们都急忙地收起谷子。可是,老天没有眷顾我们,一直地下着那“冰冷”的雨点。由於谷子太多,雨来得太快。我们没有充足的时间,结果,眼睁睁地看着雨把谷子打湿了。明明看到离成功就只剩下端端的几个小时了,就是老天爷残忍的破坏了农民的硕果。我们弯着腰,雨水打湿我们的全身,但并没有人在意,依然是埋头的工作着。看着雨水狠心地打湿了谷子,冲洗的谷子,心里不由的难受起来。内心虽然没有被刀子划过,但心痛的感觉却是存在的。在我们推着一包包的谷子离去的时候,每个人都保持着沉默,只有雨声在滴滴答答的响着。每个农民脸上都带着凝重的神情,带着沉重的心情一步一步的走……希望与喜悦都在这一瞬间完全消失了。
那一场急雨,冲逝了农民的憧憬。七月的来临,也以为着农作的最後一刻成败。让我深刻的体会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