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例9教学设计5篇

时间:2022-12-14 作者:lcbkmm 教学计划

写好教学设计,改进教学方法和方式,只有写好教学设计,才能促使接下来的教学工作顺利开展,以下是范文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解决问题例9教学设计5篇,供大家参考。

解决问题例9教学设计5篇

解决问题例9教学设计篇1

教学内容: p100  例2、做一做及练习二十三p103 第10题、p105第14-16题。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培养学生收集、分析信息的能力,并学会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同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   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收集、分析信息的能力,并学会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能正确分析连除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找出中间问题,并用数学语言叙述解决问题的思路。能掌握解决此类问题的基本思路。

教学准备:课件、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引入,揭示课题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用连乘的方法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还记得吗?考考你:

1、根据问题选择条件解答。

条件:①、同学们植树,分成了3组。

②、每组都有12人。

③、一共植树144棵。

问题:①、一共有多少人参加植树?

②、平均每组植树多少棵?

2、六一儿童节快到了,为了庆祝六一,我们学校从每班挑选部分同学参加集体舞表演。(出示p100例2情景图:)看!这是他们新编的造型:

(1)从图中你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2)出示:集体舞新造型,把同学们分成2大组,每组有5个小圈,每个小圈有6人,学校共挑选了多少人参加这次集体舞表演?

3、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的数学问题,只是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不了的。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有关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板书:解决问题)

二、 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1、 现在,老师将这题变一变。看!你发现哪儿不一样了吗?(后面一个条件和问题交换了)现在要你解决什么数学问题?

(1)学生齐读题目。谁来说说:从题中你得到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什么数学问题?

(2)要解决“每个小圈有多少人?”,能一步求出来吗?

(3)那需要先求什么,再求什么?请根据你的想法列出算式,做完后互相说说,互相说一说你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叫解法不同的同学板演)

(4)小组讨论,指名汇报,评价、鼓励正确的想法和不同的想法。

2、 反馈(理解算理)(让学生在黑板上板演)

方法一:60÷2=30(人)

30÷5=6(人)

(1)哪些同学跟他一样?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先算每大组几人,再算每小圈几人)

60÷2表示什么?(每个组有几人?)

30÷5表示什么?(每个小圈有几人)

(2)、先算:平均每个组有多少人?60÷2=30(人)

再算:平均每个小圈有多少人?30÷5=6(人)

(3)这种方法也可以用一个综合算式表示,意义一样,谁再来说一说?

综合算式:60÷2÷5=6(人)

(4)请学生说说每一步所表示的意思。

方法二:5×2=10(个)

60÷10=6(人)

(1)这样列式的同学请举手,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5表示?(2组共有几个小圈)

60÷10表示?(每小圈有几人)

(2)分析:先求两大组共有多少个小圈?引导学生明确:已知平均分成2大组,每组有5个小圈,要求每个小圈有多少人,可以先算一算分成多少个小圈,再求每个小圈有多少人?

(3)、先求:一共分了多少个小圈?5×2=10(个)

再求:平均每个小圈有多少人?60÷10=6(人)

(4)能列出综合算式吗?  综合算式:60÷(5×2)=6(人)

(5)请学生说说每一步所表示的意思。

方法三:60÷5÷2  (若没有同学用这种方法就不讲)

(1)你是怎么想的?

60÷5表示什么?(2小圈为一组,每组有12人)

12÷2表示什么?(每小圈有6人)

(2)你真聪明,会想到用这种方法。

3、讨论比较:说一说这题的两种解题思路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说出:因为第一种解法先把60人分成两个大圈,每个大圈再分5个小圈,求出每个小圈有多少人?而第二种解法是每个大圈有5个小圈,两个大圈一共有10小圈,求出每个小圈有多少人?第一种解法第一步用除法,第二种解法第一步用的是乘法;所以:第一种解法是用连除,第二种解法是先乘再除;虽然列式不相同:但结果都是一样的,都是求的是“每小圈有多少人?”。都要两步来计算,第二步都是用除法,

4、小结:其实,有很多数学问题都能用多种方法解答,虽然解法不同,但目的却是一样的。所以在解决问题时,我们应该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选取相应的信息、选用自己喜欢的、容易理解的方法去解决问题。但不管用什么方法算,我们都应该弄清楚每一步算式所表示的意思,并正确写出单位名称。像今天所学的这类问题,在解题时我们可以用连除,当然有的时候也可以用先乘后除的方法来解决。

5、指导看书,梳理知识

(1)独立阅读教材p100例2,然后同桌互相说说每一个算式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2)质疑提出自己还不懂的地方。

6、现在我们就用这样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吧!

三、 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把问题和相对应的算式连起来

学校有3层教学楼,每层8个教室,一共安装了168台风扇。

①平均每层安装风扇多少台?               3×8

②平均每个教室安装风扇多少台?      168÷3

③一共有多少个教室?                     168÷3÷8

2、(课件出示:p100 做一做:)看,这是我们在活动中为家长、同学们准备的杯子,你能帮忙解决吗?

3、(课件出示:p103 第10题)请你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下面这两题生活中问题?

(1)请看图,从图中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

(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做在练习纸上。

(3)反馈:方法一:9600÷2÷4=1200(千克)

①你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怎样列式?

(我是先算:每辆车要运几千克,再算:每辆车每次装几千克。)

②(9600÷2表示每辆车装几千克,再除以4表示每辆车每次装几千克)

③还有其他方法吗?

方法二:9600÷4÷2=1200(千克)

①说说你的想法?(我是先算:2辆车每次运几千克,再算:每辆车每次装几千克。)

②还有其他方法吗?

方法三:9600÷(4×2)=1200(千克)

①你是想法是?(我是先算:2辆车一共要运几次,再算:每辆车每次运几千克。)

小结:我们班同学非常聪明,能想出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

4、p105 第14题:

5、选择正确答案序号

小红和妈妈浇了一共浇了192棵小树,小红浇左边的3排小树,妈妈浇右边的3排小树,平均每排小树有多少棵?

a、192÷(3×2)    b、192÷3÷3

6、拓展练习

在短短的时间内,我们不仅学会正确获取信息,而且能用今天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你还有疑吗?

1)、补充条件、问题:变成连除数学问题

学校图书室有126本新书,平均放在3个书架上           ,             ?

(1) 补充每层放几本,每个书架有几层?

(2) 补充每个书架有几层,每层可以放几本?

(3) 问题解决。

2)①请联系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根据算式:36÷4÷3      240÷6÷2编出一道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的问题,互相检查。比一比谁编得合理。

如:医生给小明开了36片药,连吃4天,一天吃3次,每次吃几颗?…

②或者是:编题、解题。

请联系生活中的一些事情,用240、6和2这三个数数编出一道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的问题,然后独立解决,互相检查。

如:学校把买来的240本图书分给6个年级,每个年级有2个班。平均每班分得图书多少本?……

③反馈:哪组愿意先来汇报一下?

四、 总结: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用连除的方法解决问题,用连除方法解决的实际问题往往有不同的算法,我们在解题时只要用其中的一种方法解决就可以了。解答时,我们可以先根据两个有关的条件求出一个中间问题,再根据中间问题求出要求的问题。

希望你们以后学会观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问题,解决问题。

五、板书:                      解决问题

方法一:                              方法二:

先算:平均每大组有多少人?        先算:一共分了多少个小组?

60÷2=30(人)             5×2=10(个)

再算:平均每个小组有多少人?      再算:平均每个小组有多少人?

30÷5=6(人)             60÷10=6(人)

综合算式:60÷2÷5                  60÷(2×5)    60÷5÷2=6(人)

=30÷5                    =60÷10

=6(人)                  =6(人)

练 习 单

1、p100  做一做:

2、p103  第10题: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3、用你喜欢的方法解决 p105   14、

4、拓展练习(1) :补充条件、问题,变成连除的数学问题

,                         ?

5、拓展练习(2) :编题、解题:

联系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根据算式 : 36÷4÷3或240÷6÷2

编出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的题目。

比一比谁编得正确、合理。

编题:

算式:

编题:

算式:

编题:

算式:

6、堂上作业:

(1)完成p105 第15、16题

(2)完成p103 第13、11、12题

解决问题例9教学设计篇2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第四册54~55页例2、例3,练习十二的第1、2题。

教材分析:

?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数学第四册第四单元《用除法解决问题》中的内容。本课教学之前,学生已经初步理解“倍”的含义和除法含义,并且学习过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这些都为本课内容的学习作了知识铺垫。本课时,用除法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安排在教学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之后,其匠心在于加深学生对除法含义的理解,让学生领会“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并学会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实际问题。同时,使学生了解除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个传统的教学内容,新教材由浅入深安排了两个例题,例2,通过摆飞机模型的主题活动,在操作观察中让学生建立“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概念;例3,通过观察情境图,从图中获取相关数学信息,引导分析推理,探究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一般解法。学习这部分内容,不仅有助于学生体会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学会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的几倍的实际问题,也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有关“倍”的实际问题作好了思路孕状。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倍”的概念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先前经验学习“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教学中精心组织操作活动,让学生通过自身活动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数量关系,初步体会数量之间的内在关系;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有意识地让他们经历将一个具体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经历运用除法的含义确定算法的过程,使学生初步懂得应如何数学地思考问题,如何用数学的方法来处理有关的信息,如何合理地计算出结果。

解决问题是本单元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学时,一方面要用学具进行操作,为学生的有条理的思考提供感性材料的支持,另一方面要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问题的含义。最后通过一组有层次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加深。

教学设计思路:课前准备,做好铺垫创设情境,激趣引入学习“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学生动手操作中感知)自主探索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小组合作交流)引导学生自己提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组内交流,解决问题巩固练习课堂小结(小结学习内容,课堂表现)

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体会数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2、使学生经历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数学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4、通过动手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过程,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应用分析推理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数量关系转化为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每人准备(10根或15根)小棒。

课前准备:

1、教师和学生谈话,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理想是什么。

2、做伸手指的游戏:

(1)教师伸几根手指,请学生伸出是老师的几倍的手指数。

(2)伸出8根手指,每2根分一份,看看能分成几份。

?设计意图:融洽师生关系,在课前活动中复习有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和除法的含义,为新内容的学习作铺垫。〕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师:首先请同学们来收看一段视频。(课件播放有关国庆60周年阅兵仪式中空中梯队的视频)

师介绍飞行员刘欣:刚才大家看到的是国庆60周年阅兵式上空中梯队的精彩表演,在这些飞行员中有一名女飞行员,她的名字叫刘欣(出示刘欣的照片)。刘欣姐姐小时候就是青山区的一名学生。我们要像她一样从小树立自己的理想,并且要努力去实现它。小红的理想就是长大后能当一名飞行员。你们看,她用小棒摆了一架飞机。(将小红的图片和用小棒摆成的飞机的图片贴在黑板上)

?设计意图:收看视频,既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和理想教育,又可以很自然的引出主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教学例2

1、学习“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1)师:老师也给你们准备了一些小棒,你们想用小棒摆飞机吗?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怎么用小棒摆飞机。请你一边看一边数:几根小棒能摆一架飞机?(动画演示用5根小棒摆飞机的过程)

?设计意图:动画演示用5根小棒摆飞机的过程,既让学生知道怎样用小棒摆飞机,避免操作过程中出现不会摆的现象,同时又能强化一倍数。〕

(2)提问:几根小棒能摆一架飞机?(指名回答;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5根)

(3)师出示小丽的图片和一捆小棒(将小丽的图片贴在黑板上),问:小丽有10根小棒(板书:10根),猜一猜她能摆几架这样的飞机?(指名答)

师出示小强的图片和一捆小棒(将小强的图片贴在黑板上),问:小强有15根小棒(板书:15根),猜猜他能摆几架这样的飞机?(指名答)

?设计意图:让学生猜小丽、小强各能摆几架这样的飞机,引导学生向几里面有几个几靠,不让学生说理由,等到学生动手操作,充感知后再来探讨。〕

师:谁想来帮小丽摆一摆?教师将小丽的10根小棒给1名学生,摆在小丽旁边画好的方框中。

解决问题例9教学设计篇3

教学内容:

人教版课标教材六年级下册第59—60页 例5、例6。

教学目的:

1、让学生掌握用正、反比例的方法解决问题。

2、使学生体验由算术解法向比例解法的思维转化过程。

3、形成解题多样化技能。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用正反比例方法解决问题。

难点:在具体情境中区别用何种比例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师:同学们,这段时间我们一直在学习有关正、反比例的知识。下面,请看复习题。

(出示题目)

1、a×b=c(a、b、c均不等于0)

当a一定时,b和c成什么比例?

当b一定时,a和c成什么比例?

当c一定时,a和b成什么比例?

2、速度×()=路程

工作总量÷( )=工作时间

( )×数量=总价

总本数÷( )=每包本数

每袋重量×( )=总重量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用解决问题。

二、 新授

1、出示例5

① 学生第一反映怎么解。小结,这是用的我们以前学的归一的办法。

② 教师引导由加油站汽车加油付款比较,找出单价不变,建立关系式。

水费:吨数=单价

③ 学生述说,教师板演用正比例解法的书写过程。

④ 出示书上第二问,学生回答列式。

巩固练习:

(1)、小明买了4枝圆珠笔用6元。小刚想买3枝同样的圆珠笔,要用多少钱?

(2)、我国发射的科学实验人造地球卫星,在空中绕地球运行6周需要10.6小时,运行14周需要用多少小时?

(3)、师徒合作加工600个零件,8天加工了100个零件,照这样计算,剩下的零件还需要多少天才能加工完?

小结:首先找相关联的量,判断成什么比例;接着列方程;最后解方程并检验。

2、出示例6(学生自己解答)

① 抓住不变的东西----总的本数判断成反比例关系

② 建立关系式:每包本数×包数=总数

③ 学生述说,教师板演用反比例解法的书写过程。

④ 出示书上第二问,学生回答列式。

巩固练习:

(1)学校小商店有两种圆珠笔。小明带的钱刚好可以买4枝单价是1.5元的。如果他想都买单价是2元的,可以买多少枝?

(2)车队向灾区运送一批救灾物资,去时每小时行60km,6.5小时到达灾区。回来时每小时行78km,多长时间能够返回出发地点?

(3)生产一批水泥,原计划每天生产150吨,可按时完成任务。实际每天增产30吨,结果只用25天就完成了任务。原计划完成生产任务需要多少天?

3、深化练习:

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计划每小时行60km,9小时到达。但实际上2.5小时只行了125km,照这样的速度,汽车要几小时才能到达乙地?

三、全课小结

解决问题例9教学设计篇4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初步培养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收集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的观察、探索等学习活动,使学生经历从生活数学到数学问题的抽象过程,感受知识的现实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结合商和余数在实际情境中的含义正确写出相应的单位名称。.

教学难点运用恰当的方法和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教师:同学们,国庆节到了,学校为祝贺祖国的生日,要进行迎国庆歌咏比赛,要在校园里拉上彩旗,彩旗是按1面黄旗,2面绿旗3面红旗的顺序组成的。

出示课件:猜一猜,第13面是什么颜色的?第35面呢?第98面呢?

教师:同学们真厉害,猜得非常准确,其实这就是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咱们运用有余数的除法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教师: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就是“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

板书课题: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

二、尝试问题,自主学习。

(1)显示例4的主题图,让学生观察。

教师:在同学们的体育活动当中也会出现有余数的除法的实际问题,大家请看!

提问:从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你能根据图中的有效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

生1:有32个同学生2:老师要求每6人一组

生3:可以分几组,还多几人?

(课件同步出现:可以分几组,还多几人?)

师:你能帮老师解决这个数学问题吗?

师:请同学们用自己的方法算一算,开始吧。

(2)自主学习,尝试解决问题。

教师:小帮手们动作可真快!请两位小帮手给大伙儿说说你的计算方法。

师:哪位同学给大家说说自己的算法?

教师根据学生的口述板书,

如果有的学生没有写出单位,这时提问:

师:这里的商5表示什么意思呢?余数2呢?那单位各是什么呢?(根据商和余数的单位提问:

教师:你们知道这里的商5表示什么意思吗?余数2呢?

生:商表示可以分5组,余数表示还多2人。

(3)出示练习十三的第2题。

师:下面这道有关跳强绳的问题怎么解决呢?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19-8=11(米)11÷2=5(根)……1(米)

答:可以做5根短跳绳,还剩1米。

三、探究合作,解决问题。

2、做56页第3题。画线段图分析,说一说。

四、本课小结:请同学们谈谈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五、练习作业。

1、教材p56第2、3题。

2、把你学到的知识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

例4、32÷6=5(组)……2(人)

5

632

30

2

答:可以分成5组,还多2人。

教学反思:

本节课目标具体,可操作性强,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节的设计是以创设开放性的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知识,并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感觉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是为生活服务的。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解决问题例9教学设计篇5

教学内容:“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课本第85、86页的内容及练习二十的第1~10题。

教学目标:

1.是学生会解决简单的发芽率、成活率等问题。

2.培养学生解决生活中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1.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2.正确理解发芽率、成活率的意义。

教学用具: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学前导入:

1.出示复习题:六年级有学生160人,已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有120人,占六年级学生人数的几分之几?

(回顾分数中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方法。)

二、展示学习目标:

1.学会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应用题方法。

2.学会解决生活中有关百分数问题。

三、自学指导:

出示例1的第(1)题。

说明:达标率是指达标学生的人数占学生总人数的百分之几。

思考:1.与复习题相比,什么没有变?问题有何变化?

2.如何求达标率?

明确:1.条件没有变,单位“1”没有变,只是把几分之几换成百分之几。

2.和分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方法一样。(老师引导)

即:求达标率要用达标的人数除以学生总人数,在吧结果化成百分数。

通常用下面的公式计算:达标率=达标人数/总人数×100﹪100

(学生演示计算)

120/160×100﹪=0.75×100%=75%

答:六年级学生的达标率是75%。

(提醒:算式后面不要忘记乘100%,因为达标率是一个百分率。)

四、讨论发现:

出示例1的第(2)题。

1.读题,说说什么是发芽率?

2.如何求发芽率?

3.你能说出一些百分率的例字吗?举例说明。

明确:

1.(多叫几名学生说明)归纳:发芽率就是求发芽的种子数占实验种子数的百分之几。

2.发芽率=发芽的种子数/种子总数×100%

板书演示:78/80×100%=0.975×100%=97.5%

46/50×100%=0.92×100%=92%

19/20×100%=0.95×100%=95﹪

3.小麦的出粉率、一批树木的成活率、学生的出勤率等等。

五、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第87~89页练习二十的第1~10题。

六、作业安排:

练习二十第1、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