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方程解决问题教案5篇

时间:2023-10-20 作者:Monody 备课教案

教案是教育领域中的重要文档,它是教师为了有效教授课程而制定的详细计划和指导材料,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来设计吸引人的教案,以下是范文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用方程解决问题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用方程解决问题教案5篇

用方程解决问题教案篇1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五年级下册初步认识方程,并会用等式的性质解一步方程、会列方程解决相关简单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教学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形如axb=c的方程的解法,会列上述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时,教师注意以数量甲比数量乙的几倍多(少)几的问题为载体,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掌握相关方程的几解法,积累分析数量关系并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方程的经验。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形如axb=c的方程的解法,会列上述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为方程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

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习惯。

教学难点:

重点: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形如axb=c的方程的解法,会列上述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难点:理解并掌握形如axb=c的方程的解法,会列上述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1

1.谈话引入:西安是我国有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有很多著名的古代建筑,其中

包括闻名遐迩的大雁塔和小雁塔,(出示相应图片)这节课,我们先来研究一个与这两处建筑有关的数学问题。(小黑板出示例1的文字部分)

2.提问:题目中告诉我们哪些条件?要我们求什么问题?

启发:你能从题目中找出大雁塔和小雁塔高度之间的相等关系吗?题目中的哪句话能清楚地表明大雁塔和小雁塔高度之间的关系?(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在题目中相关文字下作出标志,并要求学生进行完整地表述)

提出要求:你能不能用不同的等量关系式将单眼塔 和小雁塔高度之间的相等关系表示出来?

交流板书学生想到的等量关系式:①小雁塔的高度2-22=大雁塔的高度; ②小雁塔的高度2=大雁塔的高度+22;③小雁塔的高度2-大雁塔的高度=22。

3.引导学生观察第一个等量关系式,提问:在这个等量关系式中,哪个数量是

已知的?哪个数量是要我们去求的?

?评析:这只解决问题的关键一步,因为找到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才能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也才能列出相应的方程解答问题。并通过小组交流各自的思考,促使学生透彻地理解大雁塔与小雁塔高度之间的相等关系从而灵活地解决问题。】

追问: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明确方法,揭示课题:这样的.问题可以列方程来解答。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板书课题: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4.谈话:我们已经学过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谁能说说列方程解决问题一般要经过哪几个步骤?

让学生先自主尝试设未知数,并根据第一个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5.提问:这样的方程,你以前解过没有?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你能解出这个方程吗?

交流明确:首先要应用等式的性质将方程两边同时加上22,使方程变形为:2x=?,再用以前学过的方法继续求解。要求学生接着例呈现的第一步继续解出这个方程,组织交流解方程的完整过程,核对求出的解,并提示学生进行检验后再写上答句。

?评析:以解决问题为载体,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掌握相关方程的解法。从而使学生适时地把获得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解决其他一些类似的问题。】

6.提问:还可以怎样列方程?(学生自己列出方程后,在小组内交流并说说怎样求出方程的解。

引导小结:刚才我们通过列方程解决了一个实际问题,你能说说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大致步骤吗?其中哪些环节很重要?

引导学生关注:①要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寻找等量关系,而且一般要找出最容易发现的等量关系;②分清等量关系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用字母表示未知量并列方程;③解出方程后,要即使进行检验。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并根据不同的等量关系列出不同的方程,体会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灵活性,感受方程的优点和价值。】

(二)、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先让学生读题,并设想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并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说找出了怎样的等量关系,根据等量关系列出了怎样的方程,是怎样解列出的方程的,对求出的解有没有检验等。再让学生核对自己的答案,检查自己的解题过程。

启发思考:这个一 与例1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做练习一第1题。

先让学生说说解这些方程时第一步要怎样做,依据是什么?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反馈时,要在关注结果是否正确的同时,了解学生是否进行了检验。

3.做练习一的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再要求说说写出的每个含有字母的式子分别表示哪个数量,是怎样想到写这样的式子的。

4.做练习一的第3题。

生独立完成后,指名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进一步突出要根据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

?通过练习,有利于学生及时巩固并掌握有关方程的解法,进一步熟悉此类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三)、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还有没有疑惑的地方?

(四)、课堂作业

1.做练习一的第4题和第5题。

2.补充与习题相应练习。

用方程解决问题教案篇2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形如ax+b=c的方程的解法,会列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习惯。

教学重点:

进一步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熟练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正确找出应用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教学过程:

一、基础训练

1.列方程,不计算。

(1)每支钢笔x元,购买4支钢笔要60元.

(2)小明有x张邮票,小军邮票的张数比小明的`3倍还少5张,小军有邮票55张.

(3)修路队x天修2.4千米的公路,平均每天修0.6千米.

(4)商店运来苹果a千克,运来的橘子是苹果的5倍,运来橘子200千克.

2.我当包公,判一判.

(1)0.5是方程3x+0.7=1.6解

(2)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也一定是方程

(3)方程3x+3=27与方程2x+2=18的解相同

(4)x+2=2+x是方程

3.择优录取,选一选

(1)方程4x-2=10的解是( )

a.x=2

b.x=3

c.x=32

d.x=48

(2)甲乙两地间的铁路长480千米,客车和货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经过4小时相遇.已知客车每小时行65千米,货车每小时行x千米.不正确的方程是( )

a.654+4x=480

b.4x=480-65

c.65+x=4804

d.(65+x)4=480

(3)六(1)班植树68棵,比六(2)班植树棵数2倍少8棵,六(2)班植树多少棵?解:设六(2)班植数x棵,下列方程错误的是( )

a.2x-8=68

b.2x=68+8

c.68=2x+8

(4)张强今年a岁,李东今年(a-7)岁,再过c年,他们的年龄相差( )岁.

a.7

b.c

c.c+7

(5)x=1.5不是方程( )的解。

a.5x+6x=165

b.105-6x=41

c.3x-1.8=2.7

二、综合训练

1.p12第9题解方程下面3条

2.解决问题,我能行

学生说一说数量关系式,列方程,独立解方程

(1)p12第11-12题

小瓶容量3=1.5

大瓶单价-3.2=1.8

此题出现了两个未知数,怎么办?

学生说一说:一个用x表示,另一个用y表示

学生独立列方程,并解方程

(2)p12第14题

学生说一说数量关系式列方程,解方程

12个墨水的价格+1个文件夹价格=25.1

(3)p12第15题

读题理解华氏温度=摄氏温度1.8+32

三、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

四、课堂作业

1.p12第9题上面3条。第10题。第13题.

用方程解决问题教案篇3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谈话揭题

上节课我们复习了用字母表示数、解方程,这节课我们复习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板书课题: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回顾与整理

1.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

(1)弄清题意,确定未知数并用x表示;

(2)找出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3)列方程,解方程;

(4)检验,并写出答语。

2.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及找等量关系的方法。

(1)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并解答。

(2)你知道哪些找等量关系的方法?

预设

生1:根据关键词语找等量关系。

生2:根据常见的.四则混合运算的意义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找等量关系。

生3:根据常见的数量关系找等量关系。

生4:根据计算公式找等量关系。

⊙典型例题解析

1.课件出示例1。

某校有若干间学生寄宿的宿舍,如果每间宿舍住6人,则多出36人;如果每间宿舍住8人,则多出3间宿舍。寄宿的学生有多少人?宿舍有多少间?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抓住总人数不变找出等量关系来列方程。

解答 解:设宿舍有x间。

6x+36=8x-3×8

x=30

6×30+36=216(人)或8×30-3×8=216(人)

答:寄宿的学生有216人,宿舍有30间。

2.课件出示例2。

父子两人现在的年龄和是53岁,8年后,父亲的年龄是儿子的2倍,求父亲和儿子现在的年龄各是多少岁。

分析 以8年后父亲的年龄是儿子的2倍为等量关系,假设现在儿子是x岁,则8年后儿子是(x+8)岁,父亲是(53-x+8)岁。

解答 解:设现在儿子是x岁,则8年后父亲是(53-x+8)岁。

53-x+8=(x+8)×2

53-x+8=2x+16

3x=61-16

x=15

53-15=38(岁)

答:父亲现在的年龄是38岁,儿子现在的年龄是15岁。

用方程解决问题教案篇4

教学内容:

教科书p13例9 、p14练一练、p16练习三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形如ax+bx=c的方程的解法,会列上述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掌握根据题意找出数量间相等关系的方法,养成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的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基本方法, 在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正确找出应用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教学难点:

能正确找出应用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研究一个与颐和园有关的数学问题。

二、学习新知

1.p13例9

(1)指名读题 ,分析数量关系。

用线段图表示出题目中数量之间的关系吗?

学生尝试画图,集体交流。

根据线段图得到:水面面积+陆地面积=颐和园的占地面积

启发:这大题目中有两个未知数,我们设谁为x呢?

(2)列方程并解方程

指名学生列出方程,鼓励学生独立求解。

如果用x表示陆地面积,那么可以怎样表示水面面积呢?

追问:这道题可以怎样检验?

检验:a、72.5+72.53=290(公顷) b、217.572.5=3

(3)观察我们今天学习的方程,与前面的有什么不同?

小结:像这样含有两个未知数的问题我们也可以列方程来解答。

(4)学生独立完成p14练一练第1题

三、巩固练习

1.p14练一练第2题

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数量关系式

陆地面积2.4-陆地面积=2.1

2.解方程

2x+3x=60

3.6x-2.8x=12

100x-x=198

师:这几道方程以例题中的方程有什么共同特点,解这一类方程时要先做什么?依据是什么?

3.根据线段图列出方程

4.解决实际问题:(列方程解)

(1)柏树松数共有750棵,柏树的棵数是松树的1.5倍,两种树各多少棵? 为什么选择松树的数量设为x呢?

(2)一块梯形田的面积是90平方米,上底是7米,下底是11米,它的高是几米?

在做这道题时你认为应注意什么呢?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列方程解决问题?

在解答这一类应用题时应注意什么?

五、课堂作业

p16练习三第2-3题

用方程解决问题教案篇5

教学内容:

教科书p17第9~15题。思考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方法,提高列方程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练习中,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和应用价值,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产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考方法。

教学难点:

根据情境,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 基本练习

1.先设要求的数为x,再列出方程。(口答且不解答)

(1)一个数的12倍是84,求这个数。

(2)2.9比什么数少1.5?

(3)什么数与2.4和是6?

2.根据题意说出等量关系式并列方程

(1)果园里有124棵梨树和桃树,梨树是桃树棵数的3倍。桃树梨树各有多少棵?

(2)书架上层有36本书,比下层少8本。书架下层有多少本书?

提问:每一题的数量关系式分别根据哪一个条件列的?

师生交流。

二、指导练习

1.p17第9题

(1)引导学生说一说数量关系式。

天鹅只数+丹顶鹤只数=960

(2)根据关系式列方程

x+2.2x=960

(3)解方程

2.p17第10题

(1)引导学生说一说数量关系式。

六年级植树棵数-五年级植树棵树=24

(2)根据关系式列方程

1.5x-x=24

(3)解方程

3.p17第13题

(1)引导学生说一说数量关系式。

历史故事总价+森林历险记总价=83

(2)根据关系式列方程

7x+124=83

(3)解方程

三、综合练习

1.p17第11~12题

(1)学生先说一说数量关系式。

(2)根据关系式列方程

(4)解方程

(5)集体评讲

四、思考题

(1)引导学生说一说等量关系式

速度差追击时间=路程差

甲路程-乙路程=路程差

(2)列方程

(280-240)x=400

280x-240x=400

(3)解方程

五、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是练习课,有谁来简单总结一下呢?还有什么问题吗?

板书设计: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练习课

天鹅只数+丹顶鹤只数=960 六年级植树棵数-五年级植树棵树=24

x+2.2x=960 1.5x-x=24

历史故事总价+森林历险记总价=83 速度差追击时间=路程差 甲路程-乙路程=路程差

7x+124=83 (280-240)x=400 280x-240x=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