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是对书中人物的情感反应,通过它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体验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同身受,通过写读后感,我可以对书中的角色动机和行为进行深入分析,下面是范文社小编为您分享的有优秀的读后感6篇,感谢您的参阅。
有优秀的读后感篇1
?理想国》封面底赫然写着“乌托邦的起源,西方哲学的滥觞”,可见《理想国》在西方哲学史中的不朽地位,可与中国的《论语》比肩,但若是比起《周易》和《道德经》,我倒是觉得还是逊色点。
上学期在看文献的时候,屡屡见到学者引用柏拉图的《理想国》,心想柏拉图的《理想国》不进去走一遭算是绕不过去了。借了之后,翻看几页之后,甚不在意,也就束之高阁,没有耐心去看。因疫情耽搁半年之久,返校之后,才决定重新拾起,认真细读,并做笔记,才算是一知半解,稍知其理想了。
柏拉图谈到灵魂有三种构成,分别是理性、欲望和激情。欲望只有在理性和激情的调节控制下才不至于毁掉一个人。同时十分强调心灵或者灵魂的高贵品质,而轻视肉体的欲望,可以说,柏拉图是西方哲学身心二元论的“始作俑者”,这成语用的不太恰当,但是确如柏拉图这种类似”存天理,灭人欲”以陶冶心灵或灵魂的思想在当时也许会振聋发聩,警醒世人。但是于今,我们都知道这是错的,但仍有其意义所在。
伟大作品的魅力就在于哪怕是错误的论断也会被一代又一代的人启发和引用。我不明白的是柏拉图所说的激情到底是指什么,换句话说如果用另一个词代替激情的话,会是那个词语比较合适?是动机还是信念还是什么?我始终没整明白。
柏拉图有个最为经典的穴喻论,广为流传。每当读到此处,便觉得自己不就是那个洞中之人嘛,在自己狭隘认知的世界里看着自以为真的影像,就认为自己看清了世界,可是当自己勇敢的走出洞穴,见到真正的太阳和大千世界之后,方才悔悟过去的自己不过是井底之蛙,见识浅陋之极,所有过去为之斤斤计较的一切都是庸人自扰,不值一提。
而能带领人们发生身体转向和灵魂转向,走出自己狭隘的认识误区,见识接近真理的真实世界的就是至善,至善就像太阳光的创造者,带人导入理性、爱智和正义的光明之途。老子也讲过上善,所谓上善若水,水润万物而不争,而同时,水无定形,不舍昼夜的流动,就像追求真理永无止境一般。
教育的目的不就是让学生从可见到可知,使其发生身体和灵魂的转向,引导学生不断突破认知局限,追求真理和至善的智慧吗?
其实我们每个人也都像洞中之人一样,有时候会被自己的眼睛等感官所蒙骗,对所可见的世界影像信以为真,以为这就是真实世界的全部,为之多情而余恨,为之计较而自扰。然而当你真的怀揣对真理和至善的追求,发生身体和灵魂的转向,走出自己的狭隘认知,方能超脱自我,一步一步接真理至善的真实世界,方能逐渐卸掉认知枷锁,成为潇洒旷达和独立思想之自由民,达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的境界,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能够真正做到乐天知命就很不容易了。
柏拉图提到的“哲学王”也很有意思。柏拉图认为哲学家是无用为大用(我是个人这么认为的)看似最被人看不起的废物,但是由于无权利之欲,德行纯粹而全面发展,倘若受人爱戴,哲学家为王治理国家,那国家就会昌盛。反之,哲学家不受人爱戴,人人争权夺利,哲学家便是这个浑浊社会中最无用的废物,不得不隐遁山林。
柏拉图提到的哲学家和我国古代隐士颇有几分相似,盛世出将入相,乱世隐遁山林,以内圣外王为士人最高理想追求,学而优则仕。
以上所提,是我读完《理想国》感受共鸣最为强烈的内容。读完之后,也觉得对自己的人生也有很大的启发意义。哲学即便是形而上,就像现在的人工智能一样不明觉厉,但是哲学的起兴和发端不也是在爱智之人的躬身俯仰之间嘛。
最后如果让我掩卷冥思的话,我会由衷的提起这几个关键词:平等对话、逻辑论证、类比隐喻、身心二元、灵魂转向、可见可知、哲学为王。当然还有其他比较重要的元素,在此就不一一解释了,当然前面所说也是个人感悟,有不对的地方,还请赐教!
在我心中,哲学家是很高级的称谓,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作为一个庸人,热爱哲学的初衷无非是让自己不再庸人自扰,给自己的身心找一个家,一个无需庸人自扰的灵明清净之家——一言以蔽之,热爱哲学,是为了灵魂诗意的栖居!
有优秀的读后感篇2
在德育网上的书香八闽的专栏中。我一眼就注意到了《艾晚的水仙球》这本书。当我第一眼看到这本书的名字的时候,我心中便产生了一个疑问,艾晚是谁。这个女孩的水仙球又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于是我便带着这些问题打开了这本书。
经过6天的艰苦奋斗。我终于将这本书读完了。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艾晚和他爸爸从外地带回来的水仙球成长的故事。讲了一个普通家庭里孩子成长的故事。艾晚是这个家里最小的孩子,她的姐姐和哥哥都是成绩非常优秀的高中学生,姐姐艾早十分要强,而艾晚是这个家里面最不起眼的。也总是最默默无闻的。可以夸张地说,把艾晚放在人群中,你根本就再也找不到她了。
艾晚虽然是家中最小的一个,却从小就会察言观色,懂得为人处事的。自从爸爸从外地带来了那几颗水仙球。艾晚对水仙球的照顾可谓是无微不至。水仙是一种平凡,低调的花朵。而艾晚的生活就像这样。平凡、低调着。永远都不张扬。
读完了艾晚的故事,我也不禁联想到了自己。我生活在一个并不富裕但却并不贫穷的家庭中。从小到大,爸爸妈妈把我当宝一样捧在手心。从不让我做家务。总是给我买好吃的。好多好多玩具。还给我提供了好的学习环境。让我可以坐在明亮的教室。拿着崭新的书籍。还总带我去书店挑选我喜欢的书籍。而一切,都是艾晚所不可及的。我想她甚至没有这么想过。于是,心头不禁涌上了一股愧疚之情。面对这样好的条件,我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有什么理由浪费?
仅仅愧疚是没有用的,我知道,我必须行动起来。我要以艾晚为例子。作为时刻提醒我的警钟。我要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虽然默默无闻,但在开花时,一定要绽放出最迷人的香气。我要真心现在的大好时光,珍惜父母亲提供的好条件。不辜负老师,不辜负父母。好好学习,将来能有所成就。像水仙花一样,在开放时,绽放出最美丽的花朵!
有优秀的读后感篇3
暑假里,我爸爸共读了一本好书——《会飞的教室》。
看了这个题目,大家一定会很惊讶,也就是这个题目吸引了我细细读完了这本书。大家也许会想,鸟类会飞,因为它有翅膀,可教室是供我们学习的地方,怎么会飞呢?其实教室会飞,并不是真的,它只是小主人公的想象罢了!
这是一本描写校园生活故事的书。书中的主人公有家境贫寒的戴马亭,他虽然很年轻,但也老成持重;班里面的剧作家姚尼,他被父母遗弃,但多愁善感;生性好斗的马提斯,他的肚子就像是一个无底洞,怎么也填不饱;还有贵族出身的邬理,他一心想要改掉胆小怕事的毛病……他们性格各异,却十分珍惜彼此的友情。
读完这本书后,我懂得了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同学有困难时就应该尽力互相帮助。同时我也感受到了老师对我们的关怀。在学校里,老师一直在背后鼓励我们,帮助我们,就像文中的培克老师一样。是啊,除了父母,最关心我们的人是谁呢?是老师和同学!没有他们,我们也不能幸福快乐地生活!
有优秀的读后感篇4
说到经典,我认为非《红楼梦》莫属。它不仅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灿烂的明珠。
记得我第一次读《红楼梦》是在二年级的时候。那时,我虽是在妈妈的陪读下读完整部经典的,但已经被其中鲜明的人物形象、生动的故事所吸引。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黛玉葬花,至今那场景仍然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脑海中:桃花树下满地落花,黛玉肩上担着花锄,锄上挂着花篮,手中拿着花帚。她把花都扫了,放到花冢拿土埋上,那是多么美的一幅画面!黛玉最怜惜花,觉得花落以后埋在土里最干净,可以看出她对美有独特的见解。
今天,我再次阅读《红楼梦》,觉得葬花并不只是一幅美的画面,里面有着黛玉极度的悲伤。她失去了父母,又体弱多病,只能投奔贾家。在贾府中,虽有宝玉的照顾,贾母的疼爱,但按照当时的礼教观念,毕竟是外孙女,总有一点寄人篱下的滋味,加上她性格的悲观,以及婚姻悲剧,让她见到花就好像看到自己,最后以花来喻自己,把花和自己埋葬在泥土里,以求心灵的洁净。我还是有些似懂非懂的感觉,就去问教初中语文的姐姐,姐姐告诉我:黛玉葬花不仅仅是她悲愤的一种宣泄,更是她对世事的一个无声的控诉和反抗。啊,原来黛玉葬花还有这层意思!
我觉得,在阅读中,我不仅阅读着他们的故事,也在品读着他们的人生,了解着那年那时的一段历史。好书不厌百回读,名著不厌百回品,我会在今后的日子里,不断反复地品读经典,以求真正读懂、读透名著。
有优秀的读后感篇5
在五年级毕业的这个暑假里,我怀着期待的心情读六年级上册的第一篇文章《山中访友》。
作者跟大自然的亲竟让我感到吃惊,课文里的第一句话就把我吸引了“走出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一走出门作者就与大自然撞上了。
山中到处都是他的朋友,他热情的跟大自然的每一物打招呼: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多少奇妙的招呼。作者还把桥比作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呢!把自己想象为一棵大树,作者与大自然的亲近更让我吃惊。
我从来都没像作者这样看大自然,把大自然的每一景每一物都当成自己的好朋友,认为大自然的每一景每一物都像人一样有着思想有着双脚双腿,这种境界谁不会吃惊呢?大概都会吃惊吧!
大自然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也是地球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东西,如果我们丢弃了他们,地球将会毁灭。
有优秀的读后感篇6
读了【蓝色国土】使我认识到,海洋乃一聚宝盆也。
之前我对海洋了解很少,认为海洋对于发展国家经济并无多大作用,海洋只是一个捕捞场 人们可从海里捕捉鱼类虾类,海藻等海洋生物。而现在我了解到,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一个开发海洋的新时代已经来临,许多国家正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与开发,中国亦顺应时代,将目光转移到浩渺广阔的海洋上。
中国拥有940万平方千米的.陆地领土,以及300万平方千米的海洋领土面积,这300万平方千米的海洋国土,约占全中国领土的四分之一。广阔的海洋领土,为中国开发海洋资源提供了条件。
首先,海洋中富含石油,天然气等燃料。随着世界对石油,天然气等资源需求量不断增长,而陆地上的这类资源正日益枯竭。因此人类必须将目光转向海洋或者寻找新能源。据估计,海底石油蕴藏量约为900亿吨,仅北冰洋的石油储量就可供世界用上50年。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大陆和深海石油的勘探和开采,已发现500多个油气田。
其次,海洋中富含多种海洋生物 可供人类从中获取食物。近年来,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采取了3项措施,涵养渔业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系统。一是大力开展增殖放流。山东省增殖放流资金投入逐年增加,增殖放流种类越来越多,增殖放流规模不断扩大,放流水域遍布整个山东沿海。“通过持续大规模的高效放流,山东近海衰退严重的重要经济渔业资源明显得到了补充,中国对虾、海蜇、梭子蟹等大宗放流品种已形成了稳定的秋季渔汛,牙鲆、半滑舌鳎等放流鱼类资源量也不断增多。
然后,海洋中富含多种矿藏。海洋占地球表面的71%,蕴藏着80多种化学元素。有人计算过,如果将1立方千米海水中溶解的物质全部提取出来,除了9.94亿吨淡水以外,可生产食盐3052万吨、镁236.9万吨、石膏244.2万吨、钾82.5万吨、溴6.7万吨,以及碘、铀、金、银等等。而且海水不但可以通过其热能和机械能等给我们电能,从海水中还可提取出像汽油、柴油那样的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