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世界是圆的,然后有时候吸引我们读一本书可能就是书名,你有看过《世界是平的》这本书吗?读完后记得写下自己的感触吧。以下是范文社小编和大家分享的《世界是平的》读后感实用范文4篇,以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
《世界是平的》读后感1
在网上偶尔看到对于《世界是平的》宣传,在去海南在深圳机场倒机时,看到这本书,没怎么犹豫就买了下来,毕竟要花掉50多元,而且装在兜里还是有一定份量的。
放假时论文忙的不可开交,匆忙回老家过年,开学一切步入正轨后,想起了这本书,翻开后,就不忍放下,读了一遍,有要说些什么的意愿了,虽然有些东西可能得重读才能消化、吸收、理解。
孩子看到书名,就说:爸爸,不对,世界是圆的。托马斯*弗里德曼也开宗明义的拿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麦哲伦环球航行来说明地球是圆的。但他一步步深入的阐述互联网对人、对世界的影响,让你很难不赞同他的观点:世界是平的。我和女儿说:由于互联网的作用,人们的沟通更加迅捷,任务分配更加合理,美国人休息时,可以让印度人接着做他们的工作,这样世界就显得是平的了。告诉她初中后应该能明白这个道理,也许,等女儿上初中时,我们的世界就会变得更加平坦了。
原来了解过,印度的软件业比较发达,说印度的科技增长速度已经超过了中国,可自己对印度的认识还停留在他的宗教,他的等级,圣雄甘地,以及英语教材中他那古老的尘土之路。但通过书中对班加罗尔——印度的“硅谷”的描写,使我彻底改变了对古老印度的看法,其实国外对于中国的不了解,有多少不是像我们这样的井底之蛙呢?
对“外包”也有了深刻的理解,什么都可以外包,财务报表,机票预定,肯德基外卖,甚至家教,一切的一切都可以外包。班加罗尔已经成为了纽约或者底特律的邻居,深圳成为了世界的服装加工厂,我们大连也成为了日本的外包基地。用节省下来的时间,雇主可以做更多附加值大的事情,或者去享受阳光、沙滩或者是安详的睡眠。也许,我们将来也会把什么外包出去,或者做个美国人的中国家教。
虽然诚如译者何帆老师说所:弗里德曼有些的论断过于武断,甚至牵强,他把一切都归于互联网的作用,也夸大了互联网的作用。认为中国、印度仅仅由于互联网的发展就会马上赶超英美,这是有点脱离实际的;把11.9柏林墙的推翻和9。11恐怖袭击美国牵强的连在了一起显得有点别扭。但确实真的不能忽略互联网的影响。也应该重新审视互联网的作用,微软、IBM都在认真阅读,我们也不要坐享其成了。
文中也提到了普通人上传信息的重要工具——博客、播客。这一新鲜事物一旦被大多数人理解、掌握,世界的传媒历史将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其实自己现在就很少看纸质、或电视平面媒体的新闻报道了。可怜的央视在摆架子不转播英超、欧冠,只好到B2B、PPLIVE上看直播了。也许某一天,他们像电视一样清晰,电视应该就只是一个电脑的显示器了。
《世界是平的》让平素自认为很了解世界的自己更加认识了世界一体化的进程,更加了解了世界,也隐约感到了一丝挑战与机遇。
《世界是平的》读后感2
怀着一些好奇和疑惑,我阅读了这本颇受关注的畅销书——托马斯。弗里德曼所著《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掩卷而思,感触良多。此书是一本论述全球化的专著,全球化抹平了疆界,世界变平了,从小缩成了微小,个人却变得更强大。竞争的立足点变平等了,在3。0时代,只要努力奔跑,小虾米和大鲸鱼都可以成就梦想。
《世界是平的》告诉我们,全球化浪潮中,在应对竞争的态度上,书中提到的一则关于瞪羚和狮子的寓言发人深省:在非洲,瞪羚每天早上起来时,它知道自己必须跑得比最快的狮子还快,否则就会被吃掉。狮子每天早上起来时,它知道自己必须跑过跑得最慢的瞪羚,否则就会被饿死。不管你是狮子还是瞪羚,当太阳升起时,最好的选择就是奔跑。
不进则退,我们应当时刻强化危机意识、忧患意识,大到国家,中到公司或团队,小到一个人,在其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和危机意识不可或缺,这都是构成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历史经验反复证明,百舸争流,不进则退。地球是圆的,世界是平的,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宽广。
正如书中所说如果没有发生,那是因为没有行动。这讲的就是执行力。比尔。盖茨就曾坦言:“微软在未来10年内,所面临的挑战就是执行力。没有执行力,就没有竞争力。”
所谓执行力,简单说,就是落实。我们要靠素质立身、靠品德做人、靠实干进步。根本一点,就是要看是否有坚强的执行力。执行力强不强,直接反映我们的精神状态。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竞争力,因为态度如果不积极,再小的事情也难做好,如果态度良好,再难的事情也会设法办成。
赢在执行。任何拖沓、任何延误、任何缺位,都将使我们丧失机遇,贻误战机。对于我们员工来说,转变工作态度,提高执行力是个人成长的需要,亦是企业需要。如果每一个员工都树立了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沉下心来扎扎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充分发扬开拓进取、求实创新、任劳任怨的精神,那么对企业战略决策的执行力就会大大提升。三分决策,七分执行。重大决策执行有力,就能快人一步,抢占先机。
因此,我们要思想上重执行,行动上真执行,工作上会执行,通过真抓实干、争创一流,把好思路、好决策转变为发展优势、竞争优势。我们只有提升自己的竞争优势,才能在平坦的世界中有自己的立足之地。
《世界是平的》读后感3
寒假里,在网上下载了《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抽时间阅读了这本书。说句实在话,在开始读的时候,感觉没什么意思,其商业气息太过浓厚,与我们教育的很多内容相背离,真有一种读不下去的感觉,还有的就是有些内容真的让我们没法理解或者说看不懂。但是我还是坚持着看完了这本书,慢慢的对其所讲述的内容也能够有所理解。这是是一本由托马斯·弗里德曼所撰写的书,书中分析了21世纪初期全球化的过程。书中主要的论题是“世界正被抹平”,这是一段个人与公司行号透过全球化过程中得到权力的过程。作者分析这种快速的改变是如何透过科技进步与社会协定的交合,诸如手机、网络、开放原码程式等,而产生的。
这本书并不是一本很严谨的经济学类的书籍。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用几近煽情的手法和大胆的想象来解读全球化,确实带给人们耳目一新的感觉,有点像在看电影,也有点像在读一篇扣人心弦的悬疑小说。这也解释了为何这本书是如此的畅销海内外,通俗易懂的语言,众人皆知的事例,以及所有人都必须正视的热点问题,促成了这本书的成功。但即使是这样,也不得不说《世界是平的`》的确是一本好书,一本值得所有人都拿起一读的好书。
书中指出由于市场的全球化,特别是资本市场的全球化,使这个世界的经济敏感得比流感来的还快,比禽流感的传播还要迅猛。有点像“蝴蝶效应”。或者你仰天长叹一口气,就引起了“卡特尼娜”飓风。你跺一跺脚,就引发了“东南亚海啸”。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千丝万缕,越来越荣辱与共。由于资本市场的一体化,可能我们已经不能辨别世界500强企业到底是哪个国家的。
作者在书中所述——“平坦的世界的精神内涵,是每一个劳动者将逐渐对自己的饭碗、风险和经济安全负责,而政府和企业只是帮助人们形成这种能力。”因此,我们惟有不断的学习,努力地工作才能在平坦的世界中有自己的立足之地,否则只能又一次被世界所抛弃,被国际规则所淘汰出局,这对民族、对自己只是一种悲剧,没有人会因此对你怜悯和关心,这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是世界发展的规律。而我们唯一的出路,只有做好最充足的准备,去迎接铺天盖地的经济全球化浪潮。
《世界是平的》读后感4
当看到书名的时候:世界是平的,那时自己就在不停地点头。是的,地球是圆的,但世界是平的。发展中的社会,发展中的世界。
这本书主要介绍给我们的是一部二十一世纪简史,书中分析了21世纪初期全球化的过程,主要的论题是“世界正被抹平”。全球化的趋势不停地被强调,不停地在推进。世界在发展,时代在发展,人们的思想也在发展。
全球化表现在经济全球化和贸易的自由化。《世界是平的》讲述全球化状况及其给人们所带来的影响,强调今天的全球经济体让人才的竞争和流动更加直接和快速,并产生赢者更赢、输者更输的残酷现实,直接冲击了人们对价值的理解;很多人都感受到前途不确定,忧虑随时会失去工作,因此对未来产生恐惧。但《世界是平的》同时又启示我们:理解一个人,应该从社会和历史发展的角度去看待;我们许多人身上的一些不理智和虚荣行为的出现,都是因为我们的知识欠缺,否则,人们就会根据情形做出理智的行为。
全球化,当世界没有独裁,自由竞争的时候,带给我们的是更加多的动力与空间。没有谁可以在没有竞争的时候成为英雄!也没有谁可以在没有合作的情况上成功!全球化,强调的也是竞争与合作。竞争,获取在世界上的地位,合作,赢得世界里的掌声。这让我想起了李开复先生写的自传,他的经历不也是在这21世纪的全球化背景下发生的吗?各大跨国际的公司机构,在这全球化的圈子里,为技术,为人才,为市场而不断地发生争取与合作。
除了全球化,书上还描述到全球化的不只经济,也还有我们身边的环境。全球化的环境,首当其冲的就是全球变暖,空气污染,这也是我们21世纪要面对的问题。赞成与反对,减排与控制,在我们生活上演一场。其实我们要做的就是和环境一起全球化,是善意的,进步的,发展的。
对于我们自己,也是这21世纪的发展者之一。
作者在书中所述——“平坦的世界的精神内涵,是每一个劳动者将逐渐对自己的饭碗、风险和经济安全负责,而政府和企业只是帮助人们形成这种能力。”所以我们只有更加努力地学习,争取到自己在这块平地上的一席之位。不然只有被社会淘汰,被世界遗弃。这也是达尔文的“适者生存”的自然规律。
世界是平的,我们继续把它推得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