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者读后感5篇

时间:2023-04-01 作者:couple 读后感

撰写一篇读后感帮助加深同学们对书上理论的理解,在写读后感的时候,一定要认真理性,不能脱离原文内容,以下是范文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金融者读后感5篇,供大家参考。

金融者读后感5篇

金融者读后感篇1

【经济学的第四维:人的能动性】

索罗斯的《金融炼金术》精彩之处,在于人的因素与客观世界联系起来,并形成了一种新的世界观体系。尽管索罗斯自己也认为,他的描述并不完善,但是这的确是一种系统的创新。

索罗斯对于卡尔波普的方法论的质疑,在我看来正如一位在量子物理启蒙时代的科学家,对牛顿的物理三定律质疑。古典经济学中,将人简单的推定为“理性的人”。这种简化在大多数场合是有效的,然而在另外一些场合,就使古典经济学不在具备有效性,沦为“玩具”。

我所知道的在这方面有所突破的经济学家,是纳什和凯恩斯。纳什的囚徒困境,描述了古典经济学在特定场合中的无效性,作为证伪的典型案例,揭示了古典经济学必然不足。凯恩斯则展示了在特定情况下,国家干预的有效性。不过目前为止,经济学仍然在等待一个突破,如同爱因斯坦的量子物理论似的突破。

在我看来,如果新的经济学研究,不能够把人的能动性做为一个新的维度纳入体系,那么无论如何都算不上了不起的创新。

【有效市场假说】

巴菲特是否定有效市场假说的一群人中,最有名的一位。成功的投资大师,如索罗斯、彼德林奇,都不认可有效市场假说。

但是另外一方面,巴菲特也认为,长期而言,基金公司在整体上,不能够胜过指数基金。(现在仍然有个正在进行的赌注,巴菲特与某基金公司的,验证这种说法)。

巴菲特的第一种说法否定了有效市场假说。但是后面一种说法,又变相肯定了有效市场假说在大多数情况下的有效性。这个现实的案例,好比是古典经济学(下称三维经济学),与上面所说的四维经济学的关系。在我们的世界中,四维经济学在多数情况下,它的表相与三维经济学一致。但是在特殊情况下,就表现出它在本质上与三维经济学的不同。

这里提到有效市场假说,只是对四维经济学的一种进一步的描述吧。

【做为玩具的经济学】

如果一名经济学家,没有严谨的治学态度,那么经济学在他的手中,往往会沦为玩具。

圈友小熊君转载过一篇来自经济学人的文章:厕所隔间使用率的经济学。

这篇文章中的经济学家,在分析一个人的能动性居主导位置的案例中,仍然将人简化为所谓“理性的人”。这导致他的结果完全不能够解释事实。这样的经济学人,缺乏起码的对问题的研究精神,他的经济学在真实世界中显得无聊且可笑,沦为了玩具。

【结束】

目前的经济学理论,不能够解决经济周期问题,也不能够缓解或避免经济危机。换句话说,三维经济学理论对于经济危机束手无策。

期待经济学理论的新突破,期待以人的能动性做为新维度的的第四维经济学。

金融者读后感篇2

读完,怎么有点不开心呢?

本书旨在梳理金融的观念和认识,所以运用了大量的调查数据和例子,看起很专业。由于我也是小白一只,没有大彻大悟,只有小小的感触和默默的无助。

看书的时候,我经常感叹这个书怎么没有被禁掉呢,这也使我有点乐观,毕竟民众还可以看到一定的真相。

作者反复提到我们的体制改革迫在眉睫,原因有好多。其一,当经济改革解决温饱问题后,必须对体制进行改革,把权利关进笼子里,给予人们更多自由的选择。其二,政府控制的资源、土地、企业股权总的价值占整个中国社会财富的三分之二,其财富都流向政府,民众都没有获取这一部分的财富。国家干涉市场的方方面面,甚至连收废品的都要管理,然后民众又没有分享到国家发展带来的财富。

所以,能不伤心吗?国家拿着本应该属于民众的大量财富,不受人大的监督。经过了过去30年粗放型发展后,以出口和投资为主的经济增长模式难以继续,必须转型,增加对民间消费和服务业的依赖。

可是,现在体制还是老样子,老百姓哪里敢消费,贷款还的起吗?增加苛捐杂税不是古代政府的作为吗,现代社会怎么也走这条老路,比如说我想买个二手房,手续费七七八八的比买个新房还贵。

干预的越多,做假的就越多,整个社会不做正事,留着精力应付检查。

所以,作者尽管好心反反复复强调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但是我个人认为这条路很漫长。

这是一本让人看了有点伤心的书,当然它还是梳理了我对金融一定的认识。

1.现在这个社会的贫富差距被现代化社会和科技发展给放大了,只要制度相对公平和保障低收入水平人口的生活水平正常的情况下,一定的贫富差距可以推动社会发展。

2.中国zhijia得成本低、效益高、处罚力度低导致zhijia越来越泛滥。

3.中国的股市也深受政府监管,因此很难真正反映市场的水平,不能真正鼓励到促进社会进步的企业,只会让劣币驱赶良币。

4.抱怨美元地位的等于抱怨美国的实力,而改变美国相对实力的最好办法是发展自己的实力,改良自己的制度和经济架构。在出现世界政府、超主权货币之前,推翻美元体系对世界经济都会是破坏性的。

私有制的国家民众越来越无私,公有制国家的民众越来越自私。体制真的好神奇。

作为普通的民众我只想看清这个世界更真实的一面,并通过自己的努力提高自己的幸福指数。至于,体制,呵呵哒!

金融者读后感篇3

金融学是一门比较新的学科,在我国各大学的经济类专业大都开设了相关客车。随着经济的发展,金融学更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金融学基础(第2版)》是经济学类学生的核心课程。全书主要包括货币与货币制度、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信托和租赁业、保险、货币供求与均衡、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货币政策等内容。

本书以金融全球化以和wto后中国的金融现状为背景,将国际金融和我国的金融结合一起。介绍了金融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讲解了近年金融行业出现的新理论、观点和以及现象等。在经济全球换的大环境下,中国的金融业受到西方经济的影响,同时作为社会主义的中国,有具有自身的特点,本书着重讲解了不同环境下的金融现状,根绝中国的实际情况讲诉了很多现实的问题。这本书系统的讲解了金融学的各个分支情况,虽然看过了,但许多还是懵懵懂懂。我想很多人也跟我一样,在看完一本书过后,时间会让它遗忘,但如果能记住书中的某一句话,或者某一个观点,以及带给您的启示,或许这就是读书的价值。

在众多学科中,我对经济、金融十分感兴趣,看的课外书也大都是这一系列,我也希望以后的工作能与此有点牵连。同时,为自己以后的投资理财提供一些理论上的知识,这也是很有用的。

金融者读后感篇4

最近读的《货币金融学》,从中获益良多,接下来谈谈我的感想。

?货币金融学》是由《货币银行学》发展而来,金融的三大支柱是货币、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本书也一这三大支柱为线索开展开来。在讲解内容的同时,更讲述了近年来这些的创新点,教材具有系统性、实用性和创新性。

一、本书的开头是先引入货币,对货币的定义,货币所包括的范畴,对各国货币不同时期采取的货币制度进行介绍,以及货币的演变过程,从实物货币—代用货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然后就是货币的职能。通过这一部分的阅读,可以了解到货币的演变过程,以及在这一演变过程中的承接顺序如何和问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演变,再者可以了解货币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的作用,使我们了解到货币是我们经济不可或缺的。

二、第二部分主要是描述金融市场,其中有金融市场颇为敏感的利率、汇率和各种银行金融机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金融监管机构。通过对利率和汇率的了解,可以知道利率在经济中的调节作用是如此的强烈,他作用于企业的借款成本,也影响到企业的利润。同样汇率影响着国际贸易的差额。再次也了解到各种金融机构的服务对象和运营模式,在这些机构的营运过程当中出现的问题,就需要相应的金融监管机构来约束。

三、这部分主要涉及货币需求和供给,了解货币需求供给的决定因素和理论发展过程,接着中央根据不同的经济形势,也就是从货币需求和供给出发采取不同的经济政策来促进整体经济的发展。

金融者读后感篇5

看完这本书,最大感受是相见恨晚。陈教授出版这本书出版的太晚了。如果早在几年前能看到这本书,恐怕本人就不会做出提前还房贷的决定了,现在可能就是拥有几套房子的业主了。

二、两方面评价:

1、积极的方面:本书用通俗的语言,独特的视角,对金融的本质做了一个经典的阐述。个人印象最深的核心观点主要有三大方面:一是钱、资本及财富的三大关系;二是国家财富、企业资产与收益、个人未来收入、土地和自然资源四大资本来源;三是市场化、私有化、法治化等资本化三大助推因素。

2、不足的方面:一是关于孝道文化的阐述有偏激之嫌。有孝心是作为一个人所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家庭道德,随着社会发展的特别是市场化的发展可能会在孝心表达的形式、方式上发生变化,但绝不是不再要孝道,终结或淘汰孝道文化,而应该是在文化体系的部分内容上发生变化,但人应有孝心的根本要求不应改变。

二是对以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陈教授一语中的,指出是因为委托与代理的链条太长、花别人的钱不心疼而导致而成,但对如何防范和治理金融危机,特别是对我国在今后大力发展金融业的过程中如何有效防范金融危机,并未提出系统、具体、专业的对策与举措。

三、三层面反思

1、对于国家层面:一是金融的发展会带来财富的增长,我们国家的金融化程度还很低,国家应围绕三大助推因素,创造各种有利条件,不断提升资本化水平;二是国富不如民富,国家应尽量用公债来补充财政赤字,少征税,藏富于民,把钱留给国民投资创业。

2、对于公司层面:一是对于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企业,要认清形势趋势,紧抓大好时机,借势实现跨越发展。二是要学会把企业资产与未来收益资本化,让企业自身更富有,更有实力。

3、对于个人层面:一是要学会用将个人未来收入资本化的手段来增加个人财富,均衡使用、享用个人财富。二是为了降低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或者提高未来收入水平,避免因年龄等原因而贬值或加快贬值速度,我们应着眼长远,面向未来,一方面要立足自身职责,扎实做好工作,用我们的才华与智慧实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因为只有公司基业常青,我们的未来收入才有保障;另一方面,我们要持之以恒地加强自身,丰富个人实践,不断提升个人素质能力与市场竞争力,通过个人价值的不断提升去应对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避免资本化的前提、基础出现偏差。

四、四点延伸思考:

1、我们应当购买什么样的股票?在资本市场不够健全发达的情况下,更多的是靠投机,但在资本市场比较发达的前提下,我们应当购买公司未来收益较大且确定性较高的股票,应当搞价值投资。

2、陈教授关于价值的理论对马克思资本论关于价值的经典论述提出了挑战,应如何来理解和看待?

3、公司在资本化、金融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公司在国家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其地位将越来越高,作为一名企业人,我们倍感自豪,推荐大家看一本书,即中央电视台的大型纪录片《公司的力量》,会对公司这一企业形式的发展历史及其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的角色与所起的作用,有一个更加全面系统的了解和认识。

4、要正确对待财富。正如《财富如水》中所言,财富与水有着许多共性,都可流动,都有可能会蒸发或挥发,甚至被冻结。最重要的一点,水有两面性,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没水喝人会渴死,但喝多了则会撑死或毒死,财富亦是如此。我们要明财性,审财情,结财缘,还财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散之亦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