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八年级教案5篇

时间:2022-09-29 作者:Youaremine 备课教案

高质量的教案一般都是我们根据自己的教学任务和目标写出的,教案是教师为了掌握课堂节奏预先拟订的应用文种,下面是范文社小编为您分享的政治八年级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政治八年级教案5篇

政治八年级教案篇1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领会“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的道理;初步形成“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的人生态度。了解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在生活、学习中能够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教学重点: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理解他人,善待他人,欣赏他人。

难点:在实践中如何做到换位思考;学会理解他人,善待他人,欣赏他人。

导入新课:我们都注意到:一个三四岁的小孩子总是不喜欢呆在商场里.这常常让大人们感到不能理解。为什么商场里琳琅满目的商品和丰富的食品都不能吸引小孩子呢?很多专家都无法解释。有一位儿童心理学家却轻而易举地解答了这个问题。他的方法其实很简单:你蹲下来,处在和小孩子同样的高度环视四周的景象,结果看到的都是大人们的腿。以上这个看似简单的事例实际上蕴藏着并不简单的道理:换位思考。

二、换位思考 与人为善(板书)

活动:外号

目的:使学生明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

要求:阅读材料,结合学校和班级情况,说说“起外号”的现象。讨论

○1自己不喜欢的事可以强加于人吗?为什么?

○2自己喜欢的事就可以强加于人吗?为什么?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实质是什么?

教师小结: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我们在与人交往中,要善解人意,平等待人,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实质所在。

阅读p105页“相关连接”中的故事:讨论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试着用一句比较合适的话(最好是格言)加以概括。

学生发言,教师小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论语》中的一句话,意思是:在谋求自己发展的同时,也要帮助别人发展。我们不能只顾自己,不能忽视别人的存在,我们希望别人怎样对待自己,也就应该以同样的方式对待别人。

三、理解之上 善待他人(板书)

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最重要的是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理解他人,体谅他人。大到国家、单位,小到家庭、个人,都应该努力做到这样。下面介绍一个个人之间交往的典型案例。

“管鲍之交”故事:

阅读后思考一个问题:你希望拥有像鲍叔牙这样的朋友?为什么?(因为人总难免犯错误,这是总希望得到朋友的谅解。)

引导学生对照故事反思自己的生活中有没有不体谅他人的地方?造成怎样的结果?让部分学生谈谈体会,全班交流。

情境体验:懂得体谅!

放学路上,小蓉拾到一个装满现金和不少证件的钱包。探讨:站在失主的立场上,你认为最体谅和理解失主的做法是什么?

教师小结:换位思考是人对人的一种心理体验过程。它客观上要求我们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与对方联系起来,站在对方的立场是体验和思考问题,从而与对方在情感上得到沟通,为增进理解奠定基础。它的实质是对交往对象的切身关怀,深入对方的内心世界。它是一种理解,也是一种关爱。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p108页的填空。

课堂小结:只有理解他人,才能与人为善。如果我们不懂得欣赏他人,就难以接纳和理解他人,更谈不上奉献爱心。请同学们增加了解,增进理解,少点误解,多点谅解,多一点友善。多一份爱心。

政治八年级教案篇2

一、说教材特点

《自强不息》是全日制聋校七年级实验教材思想政治第一册第二十课的内容,主要讲了肢残人洪仿毅在身体高度残疾,累受生活磨难的情况下,顽强不屈,自立自强,创造出令人瞩目的业绩的事迹。

本课的主要编写意图是对学生进行自强不息的教育,使学生懂得,残疾人虽然遭遇生命的挫折,但只要不甘沉沦,勇于拼搏,一样可以成为生活的强者,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信念,战胜各种艰难险阻,搏取生命的精彩。

由于聋校一直使用较为陈旧的人教版原编聋校实验教材,不仅教材编写理念落后,编写的结构生硬,而且内容贫乏,缺乏立体感。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大胆地挖掘、取舍,进行师本开发,以期在老教材的旧瓶中装入新思想、新理念的酒。

教师的师本开发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舍弃。即去掉教材中不合时宜的教学内容;

2、添加。即添加新的时代环境下有益教学的内容;

3、改造。即对原来课本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整合和变化。

二、说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聋生在年龄上达到了初中学生的阶段,已经具有了较好的认知能力,但认知的表面性、片面性也比较突出,情感、思维发展已较为丰富,但受认知局限影响,情感缺乏深度,抽象思维的发展也较为缓慢。而且,由于学生的残疾状况各不相同,残疾学生之间的个别差异较之健全学生要更大、更复杂。

三、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根据聋校思品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并结合前面的教材和学生的学情分析,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知道“自强不息”字面和丰富的内在涵义。

2、懂得残疾人只要自强不息,一样可以成为生活的强者。

(二)情感目标:

1、欣赏、敬佩有自强不息精神的人。

2、立志学习残疾人典型事迹,做自强不息的人。

(三)行为目标:

做到从身边小事做起,身残志坚,奋发向上。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激发学生信念,引导学生立志学习残疾人典型事迹,做自强不息的人。教学难点是让学生充分理解生活中自强不息的丰富涵义并积极应对生活中的顺境和逆境。

政治八年级教案篇3

一、我们先看几组信息:

中国健康教育研究所心理健康咨询中心设有一条心理咨询热线,他们曾进行过一次统计,在9个月打进热线的2700人中,146人曾尝试自杀或想自杀,其中80%是中小学生。

为什么一朵朵青春的生命之花,就这样在风中接连飘落?我想,一方面是有的学生学业负担过重,超出其承受范围;更主要的是未成年学生正处于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他们对这“生命”的问题开始有了朦胧的思考但往往因不能正确认识而出现这样那样的偏差。他们往往对“自尊”看得很重,相反对生命的本质却异常地漠视,不懂得尊重、敬畏、珍爱生命。

这给我们教育者以启示:我们的教育还有着浓重的应试教育痕迹,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缺少对学生的生命观教育,忽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因此,本课的理念就是:以人为本,注重对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二、说教材分析

1、地位与作用

?珍爱生命》是整个初中阶段思想品德科学习的开篇,奠基学习的基础。而第1课时《珍爱自己》在本课中起到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对于帮助学生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观、价值观有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生命的珍贵与神奇,知道如何珍爱自己的生命。培养和提高认识能力和学习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体验探究,引导交流,归纳总结;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生命的美好,体会生命的价值,珍爱自己的生命。

三维目标既体现了新课程标准,又符合八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3、说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珍爱自己的生命。

因为这是正确的生命观的核心思想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在生活中应怎样珍爱自己的生命。

三、说教法、学法

1、教学方法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师当然讲,尤宜致力于导。导者,想方设法使学生自求得之。”因此,在本课中,我侧重于学生的自我体验,自我探究。根据本课内容,我设计了以下教法:

启发式教学法

讨论法

体验感知法

观察法

通过以上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通过对情景、现象、材料的分析,能形成自己的观点、看法,并进行简单的归纳。以此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归纳的综合能力,并落实到生活实践。同时调动学生的情绪和积极性,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法

指导学生用合作学习、讨论、自主探究等方法学习。这样有利加强学生的主动感知和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教法和学法的理论依据是: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布鲁纳、奥苏伯尔提出的发现式教育理论等。

政治八年级教案篇4

【教材分析】

重点:如何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难点:人格尊严的理解;道德高尚的人能自觉维护他人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学生分析】

1、针对的问题:日常生活中,未成年人对人格尊严权的认知较差,对发生在学习、生活中的有关事件,中学生甚至不懂得判断是否侵犯他人或自己的人格尊严。

2、学生的需要:学会重视维护他人和自己的人格尊严,形成和发展尊重人格尊严的情感,加强法律意识的培养,提高道德和法律素质。

【综合设计思路】

(一)课前准备:

教师:1、根据教材的需要收集案例、材料,并制成课件。

2、编制小品《为什么会这样》

3、认真学习有关人格尊严的法律条文,收集法律依据。

学生:1、寻找发生在身边的有关侵犯人格尊严的事件。

2、查找学习相关法律法规。

(二)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1、情境导入:小品表演"为什么会这样?"

引言:

每个人都有自己作为人的尊严,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虽然我们尚未成年,但同样拥有受法律保护的人格尊严。在家里应该得到父母的尊重;在学校里应该得到老师的同学的尊重;在社会上,应得到其他人的尊重。

小品表演:

小良因为以他人的名义画丑化老师的肖像图,受到老师的批评,并罚写5000字的检讨,个别同学知道了这件事生,在背后议论纷纷,指指点点,他的好朋友也因此将他以前画过谁的丑化图都透露出去了,这更是雪上加霜,原本以为回家可以透透气,结果是父亲的痛打,因为老师早已将事情通报给了家长了,可怜的小良左思右想很是郁闷:"为什么会这样?"

设计意图:通过生动形象的小品情境,将人格尊严的有关问题展示给学生,其中的很多问题是学生身边的问题,又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你说我说

师:看了小品后你发现了几个侵犯人格尊严的问题?

小良侵权:

老师的肖像权 同学的姓名权

他人侵权:

老师、父母侵人格尊严权 同学侵名誉权 好友侵隐私权

设计意图:从小品中得出相关的侵权问题,一方面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另一方面又可引出下面的课题,即如何面对以上侵权问题。

3、小组讨论 合作探究

当以上的侵权事例发生的时候,甚至有更严重的侵权行为发生时,我们该如何才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特别是作为未成年人?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提高学生团结解决问题的合作能力,并加深学生的维权意识及维权的能力。

4、各小组代表发??

(起诉书补充)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的成果展示,也是学生维权能力的表现,在学生代表发言结束后让学生共同作出评价,并适当补充教师的评价以达到正确方向的引导作用。

5、送小良同学一句话

当人格尊严受到侵害时,我们不能因为自己年纪尚小,害怕遭到报复而放弃应有的权利,要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同样,我们也要自觉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是一个文明的人所应具备的素质。

设计意图:给小良的话,是学生对人格尊严认识的结晶,以此达到检验学生学习成果,同时也是学生维权及尊重他人人格尊严的开始。教师的小结则起到巩固的效果。

6、伟人传递给我们……

伴乐阅读《心灵中闪亮的星辰》

设计意图:名人故事,是再次将学生的认识加以提升(学会"尊重自己的尊严,尊重他人的尊严"),伴着优美的音乐,让学生在陶冶情操的同时感受到榜样的力量,从而更好地达到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行动的效果。

【教后反思】

1、人格尊严所享有的权利包括肖像权、姓名权等,使学生很容易对其认识只限于书上提及的权利,当出现笼统人格尊严权学生就不知如何判定了。

2、一方面维权意识薄弱是社会现状,较多老师或家长由于方法不当出现侵权行为,另一方面我们又引导学生重视、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怎么引导学生更好地维权?难道是法律途径?

3、学生之间的玩笑话,如称某同学为"小黑""猪猪",不同人可能有不同的看法,或认为是昵称,或认为是侮辱,此类的情况往往让学生难以界定。

政治八年级教案篇5

【摘要】本篇文章“初二政治特殊的爱,特殊的保护教学设计”是为您精心准备的,希望教师在教知识的过程中渗透教认识问题的方法,通过互动式教学安排和过程,能够使学生举一反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

【教材分析】

本框选自七年级下册第八课《法律护我成长》中的第一框,本课依据的课标是“成长中的我”中的“学法用法”内容。本框先讲述了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的必要性,然后分别介绍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有关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的主要内容,以体现党和国家对未成年人的无限关怀,体现特殊的保护,特殊的爱。为第二框起到奠基作用。

【学情分析】

作为未成年人,初中生属于弱势群体,在现实社会中,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事时有发生,当这些侵害事件发生后,许多初中生不懂得自己可以获得保护,或者不懂得如何保护,在他们的权益遭到侵犯时,应该让他们知道如何利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益。而未成年人保护法是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有力武器。让学生了解这些基本内容,有助于学生维护自己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的合法权益,进行自我保护。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有关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

2、能力目标:初步培养正确判断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一些现象和行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逐步提高依法保护自己、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明确在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方面,家庭、学校、国家和社会、司法部门分别应该履行的法律义务。

【教学难点】

在生活中如何运用这四个保护,与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作斗争。

【教学过程】活动内容设计意图

活动一:漫画:《三缺一》

谈谈自己的感受用漫画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走入课题。

活动二:系列图片:社会中的“爱”

板书:未成年人需要国家特殊的爱学生通过感官引起理性的思考,初步了解知识。

活动三:集思广益:家庭、学校、社会、司法保护

的要求与意义学生紧跟教师的思路,共同思考,理解知识。

活动四:联系所学知识和生活实际,分析个案学以致用,巩固知识

【教学反思】

《特殊的保护特殊的爱》由“家庭保护和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两目组成,分别介绍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有关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的主要内容。作为未成年人,初中生属于弱势群体,在现实社会中,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事时有发生,当这些侵害事件发生后,我们许多初中生不懂得自己可以获得保护,或者不懂得如何保护,在他们的权利遭到侵犯时,应该让他们知道如何利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利益。

本课的教学设计是分小组活动探究,举出典型案例,组织学生学习教材,分析、研究案例,发展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随着课堂小组同学的展示,不仅可以将本课的内容还原为生动具体、丰富多彩的生活情景,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而且可以使学生走进生活、认识生活,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缩小理论与生活的差距。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使学生亲自动脑动手获取信息、收集信息,感受未成年人受国家法律的特殊保护,通过体验更加热爱法律、热爱祖国。

课堂中先从理论知识入手,然后引入具体活动分别分析家庭、学校、社会和司法保护的必要性、重要性及其基本的`要求。主要采取情境教学法、自主探究法和讨论法等。本课教学方式以学生活动为中心,自己创设情景,注重学生体验,通过案例分析,增强青少年自我保护意识,学会应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课堂教学中创设的是学生互动,合作探究,共同发展的互动的教学关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老师的主导作用,构建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在讨论中既有师生互动,又有生生互动。

分析这一节课的不足,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设的情景有点少,让学生自己举的案例有点浅显,例如司法保护方面的内容学生仅仅是认识一个少年法庭、对违法的未成年人不公开审理等,老师引导有点欠缺。

二、学生表演方面存在严重不足,合作讨论的也很激烈,可愿意展示的人却不多,缺乏胆识,老师需加强鼓励和引导。

三、老师不够活泼,课堂上放不开,不能从心底里去鼓励学生、走近学生,导致于学生学习气氛不是很活跃。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需要围绕打造幸福课堂的最终目标不断改进自己的课堂,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探索课堂教学模式,丰富课堂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愿学乐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