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到10的教案参考7篇

时间:2022-11-13 作者:Gourmand 备课教案

很多教师为了给孩子带来更好的教学效果,都会提前写好教案,为了进一步提升个人的教学水平,写好教案是最关键的步骤,下面是范文社小编为您分享的1到10的教案参考7篇,感谢您的参阅。

1到10的教案参考7篇

1到10的教案篇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文件与文件夹的查找、选定、复制、移动、删除等概念;知道回收站的功能;了解剪贴板的功能;比较文件与文件夹的移动、复制、删除的异同。

2、技能目标:尝试文件与文件夹的查找操作;熟练对文件与文件夹的选定、复制、移动、删除操作。

3、情感目标: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养成规范、严谨、有序的学习态度。

二、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

1、文件与文件夹的选定。

2、文件与文件夹的复制。

(二)难点

1、文件与文件夹复制、移动、删除概念及操作的异同点。

2、剪贴板的概念。

三、知识点

1、查找文件和文件夹。

2、选定文件和文件夹(单个选定、多个连续选定、多个不连续选定)。

3、复制文件和文件夹(单个复制、多个复制)。

4、移动文件和文件夹(单个移动、多个移动)。

5、删除文件和文件夹(删除、还原、清空回收站)。

6、移动与复制的区别。

7、剪贴板的功能。

四、课时安排:建议1课时。

五、教后反思:

1到10的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了解叠裤子的正确方式。

2.尝试自己叠裤子,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3.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意识。

材料准备:

每人一条长裤。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题

1.中午睡觉的时候,宝宝都要脱裤子,脱下来的小裤子要怎么办呢?

2.出示小裤子。提问:谁会叠呢?

3.请几名幼儿示范叠裤子。

二、利用儿歌,示范叠裤子步骤。

1.教师示范。

师:小裤子也会念儿歌,你的小耳朵仔细听,两条裤腿好朋友,好朋友手拉手抱一起,弯弯腰,小裤子就叠好。

2.幼儿尝试折叠,教师指导

三、幼儿练习

1.小组练习折叠裤子。

2。全体一起练习折叠裤子。

教师重点指导幼儿两条裤腿对齐摆放。

四、教师小结

师:今天我们已经有很多小朋友学会一边念儿歌,一边叠裤子。小朋友现在已经很能干了,我们要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以后小裤子都要自己叠。

1到10的教案篇3

教学目的:

1、掌握两步计算的正确计算方法

2、初步体会计算的变化,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口算和计算能力

2、通过操作,培养学生数感和主动探索积极学习的精神

重短难点:

掌握计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课件出示小鸡,这是什么?

你小鸡吗?

如果让你来养小鸡,你会怎样做?

二、合作探究

小明家也养了小鸡,咱们到他家去看看吧?

(出示课件)

看图上画有什么?

师:小明家是养鸡专业户,他们家养了很多鸡,他的父母靠知识和科技养鸡终于办起了这个大型养鸡场,小明今年才7岁,却已经懂得了帮父母的忙经常会帮着喂小鸡。你瞧,(课件出示5只小鸡,引导学生说出:小明喂了5只小鸡)说说图上画有什么?

课件动画播放:又来了2只,现在呢?谁能说出图意?

为了区别先走的我们通常都用线划掉来表示,师示范表示再次去掉可以用虚线框起来

板书算式:8-2-2

想一想:这题应该怎样计算?

小组讨论后汇报解法。(若有生说先算2+2就把8-(2+2)的算式写出来以之对比。

2、练习:p73页的做一做右图

独立看图,说出图意

三、练习:第74页的第5至8题

1到10的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能认清形,读准音。

2、知道单韵母有四个声调,认识声调符号,能直接读出带调的a,o的音。

3、通过游戏活动加深对四声的认识。

4、学习a,o正确的书写方式。

活动准备:小书,四线格,四声,笔。

活动过程:

1、教师可以从生病去医院看病时,医生让小朋友怎样张嘴,发什么声音开始,引出a的发音,继而引导幼儿学习。

(利用儿歌“大公鸡,喔喔叫,小朋友们起床了,早睡早起身体好。”导入教学,问问幼儿公鸡打鸣怎么叫,从而引出拼音o。)

2、a音的学习:发音时,口打开,舌位低,舌头居中央,唇形呈自然张开壮,一直到发音停止才能动唇。“啊”和“a”音相同。

(o音的学习:发音时,口半开,舌位半高,舌头后缩,双唇拢圆。“喔”的音拖长些就和o的音相同。)

3、a形状的学习:教师可以请小朋友说说a看起来像什么。然后,在黑板上画一个扎辫子的小女孩的侧面头像,并说明,头部像a的形状,头像左半圆,小辫子像竖右弯。(o形状的学习方法与a一样)

4、a四声的学习:(1)先认识声调符号,明确声调符号的作用。教师可以说一些同音词汇,让幼儿体会体会,声调不同,音不同,实际的词汇就不同,意思也不同。例如,杯子和被子。(2)学习a的四声。第一声,起音高高一路平;第二声,从中到高往上升;第三声,先降后升;第四声,一路降低。在本次活动中,幼儿第一次接触声调,教师要充分发挥图及动作示范的作用。例如,教师可以借助描述、带领幼儿想象汽车上下坡的样子来学习、记忆四声。如“汽车平走aaa(一声),汽车上坡aaa(二声),汽车下坡又上坡(三声),汽车下坡(四声)。”讲述故事的过程中,注意把拼音读准,突出声调,尤其是在读a的三声的时候,注意夸张,突出声调的先降后升,让孩子体会声调的变化。

(o声调的学习:请幼儿跟着老师说一说o的四声,然后分别解释一下在什么情况下我们会这么说,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记忆。)

5、在故事阅读时,教师注意引导幼儿观察小白兔的表情,揣摩心情,从而准确读出a,o的不同声调及其表示的语气。

6、学习写韵母a,o。

1到10的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感知园林的画意美。

2、学会抓住特征来说明事物,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教学重难点:

学会抓住特征来说明事物,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昨天是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我们的国家曾经经受了战火的洗礼,但这掩盖不了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古典园林的流光溢彩。今天我们继续走进《苏州园林》板书课题、作者)去领略那别样的美丽!

二、初读课文,鉴赏园林美。

1、同学们初读课文,能找出本文的说明对象的特征码?

2、为了说明这个特点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说明的?

3、请同学们速读3—6节,看看依次写了什么?和我们刚学的内容有什么关系?3—6节依次照应第2节中的四个“讲究”。

4、仅从大处讲究能称得上是“完美”的图画吗?不能,还要从小处注意处处体现画的完美。速读7—9节看看要注意什么?

5、从3—9节4个“讲究”、3个“注意”我们可以看出课文的主体部分采用哪种结构形式?

6、板书全文结构。

四、精读课文,品析语言美。

合作探究:

本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及语言特征(生动性和准确性)来体现“苏州园林”的美?

五、总结:诗歌(听听她的声音)

她,是一个标本,一个鉴赏我国园林的标本。

她,是一扇大门,一扇开启艺术宝库的大门。

她的亭台轩榭,布局精美,

她的假山池沼,配合绝伦。

她的花草树木,彼此映衬,

她的近景远景,层次甚蕃。

她,是一个标本,一个充满画意的标本,

她,是一扇大门,一扇通向自然的大门。

六、作业:请以”校园一景“为题,写一篇100左右的小练笔。

要求:

1、运用总分的说明顺序;

2、运用两种以上的说明方法;

3、语言准确生动。

1到10的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有一个幸福的家,初步感受家庭的温暖。

2、会念儿歌,理解词语:幸福、亲亲热热。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学习诗歌,感受家庭的温暖

活动难点:理解词汇

活动准备

每人一张全家照

活动过程

一、相互介绍"幸福的家"

1、提出问题

(1)这是谁家的照片?

(2)照片上有谁?

(3)一家人在一起感觉怎样?

2、丰富词汇:亲亲热热、幸福

二、欣赏诗歌

1、教师有感情的朗诵

2、幼儿随教师一起学习诗歌,可指着自己的全家福进行朗诵。

3、采用小组、个别,男、女还分组等多中形式朗诵

三、共同布置墙饰"幸福的家"

1、播放诗歌磁带,在教师的帮助下将全家照贴在墙饰中

2、附以诗歌图示。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的照片和具体的提问,帮助幼儿理解词汇以照片为媒介,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幼儿地学习兴趣。

1到10的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认识小绵羊,愿意帮助小绵羊。

2.能够撕贴小纸条,体验制作“羊师:你们看,老师这里有这么多的纸,要怎样给小绵羊做成羊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小班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发展还不成熟,教师在今后设计的活动中,可以从平面开始逐步过渡到立体,随着孩子手部动作的不断协调发展来增加操作材料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