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品德教案5篇

时间:2022-10-20 作者:Lonesome 备课教案

大家在写教案的时候,一定要先确定好自己的教学目标,在下笔写一份教案时,我们都要有着较强的思维逻辑能力,以下是范文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好品德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好品德教案5篇

好品德教案篇1

教学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知道热心为集体服务是热爱集体的表现。教育学生关心集体,认真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以为集体做好事为荣。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人新课。

同学们,你们在家里的时候,父母交给什么事情做?你是怎样做的?有什么感想?当集体交给你任务时,你是怎样完成的?

今天学习第四课——认真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

二、学习课文,明白道理。

1、学生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谁的故事?

2、启发明理。

①揭示课题含义。

芝麻官,顾名思义,就是最小的官。芝麻官是同学们给故事主人公的一种美称。

②引导学生理解课文。

a、青青为什么不想管教室门钥匙了? (因管钥匙事情太小,又很麻烦,没有管好,同学们还有意见。所以青青不想干了)

b、后来青青为什么又认真地干起来?(老师抓住“芝麻”两个字做文章,开导青青,说明芝麻虽小,但很香。只要是对集体有益的事,不论大小都应认真做好,努力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通过老师的开导,青青成为一个热爱集体的好孩子,乐意当好管门官:“总是第一个到校打开教室的门窗,换上新鲜空气,放学后,最后一个离校,关上窗,锁好门。”)

c、我们从青青的身上学到了什么?(学习他热心为集体服务的好思想)

③小结:青青坚持热心为集体服务,受到了同学们的称赞:“青青这个芝麻官儿是好样的!”集体的工作做好了,有利于集体,当然,也有利于自己的进步与成长。

三、结合实际,提高认识。

1、夸夸热心为集体服务的同学。结合本班实际,让同学们先把第20页的“儿歌”填好,然后轻轻朗读,说说哪些同学平时为集体做的事情多,做得好。

2、他们做得对吗?为什么?看书本第21页,先让学生思考,然后指名回答。老师肯定正确的回答,纠正不妥之处。

3、齐读儿歌。(激发学生做集体小主人意识,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热心为集体服务)

四、学习结语,总结全课。

热心为集体服务是热爱集体的表现,要认真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努力把事情做好,为集体争光。

好品德教案篇2

学习目标:

1、通过交流资料、读、辨的方法,说出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知道中华文化的丰富与精深。

2、会介绍长城、秦兵马俑等古遗迹,知道古遗迹的价值,通过辩论赛表达生活中要保护古遗迹和文物。

学习重点:

了解中华文化的丰富与精深。

学习难点:

表达生活中要保护古遗迹和文物。

学法指导:

在自学课本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查阅资料、图片等途径对我国的一些世界文化遗产有了基本的了解,然后课上经过交流感受中华文化的丰富与精深,引发对祖国历史和古遗迹的热爱和保护之情。

学习过程:

一、引出课题。

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另一个民族的特征。说起埃及,我们会想起金字塔,说起悉尼,我们会想起歌剧院,说起罗马,我们就会想起斗兽场,当我们说起中国的时候,我们会想起什么呢?

生自由说说。

生1:我会想起中国的长城和故宫。生2:我会想起布达拉宫和敦煌莫高窟……对!这些都是我国的国宝,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课我国的国宝(板书:我国的国宝)

二、看地图,说说古遗迹。

1、在我们祖国大地上,到处都有祖先留下的遗迹。

看地图说说你看到的古迹。(教师提供中国世界文化遗址的地图,学生先自学68和69页,左边看已申报成功的中国世界遗产的位置和名称,在书中69页地图上圈出,并标上序号。)

2、认识世界文化遗产

学生当小导游,在地图上找到古遗迹的位置,然后作简单介绍.并由这位学生做小导游,展示给学生看相关的图片,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也可以先观看自然遗产的图片,然后进行简短的文字描述,激发学生热爱古遗迹的思想感情。)

师:这些遗产不仅是中国人民的宝贵财产,也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它不仅属于中国,更属于世界,这些就都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三、认识古迹。

师边演示边解说: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感受到了我们中华民族历史的辉煌,这都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祖先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美丽,也不仅仅是壮观,可以这样说,每一处遗产都是一段辉煌的历史。

我们有好多同学去过我们刚才看到的景区景点,可如果我们光看,难见其伟大所在,还需要我们更认真地解读。例如周口店,这个曾经轰动世界考古界,改变古人类学进化史的焦点地带,也许你在那里只能看到一片郊野和几堆灰烬,可是,一旦知道了北京人的故事,想象力便把你带回70万年前。当时的周口店有哪些古生物?他们谁是北京人的敌人?谁是那个世界的霸主?那个珍贵无比的头盖骨究竟流落到哪里?了解了这些,你会觉得“灰烬”也如此美丽,每一层都曾经挖掘出无数的秘密,帮我们了解那个久远的时代。

还有故宫,尽管我们现在可以买一张门票,在的三大殿间穿行,然而你仍然难以想象15世纪,它刚刚从京城耸立起来,那些崭新的宫殿曾经怎样被人们视为“天宫”,以及其中的一柱一椅所隐含的那些神秘象征,还有,明清的24位皇帝曾经在其中度过了如何奢靡而寂寞的生活。

这些世界文化遗产闪烁着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勤劳的光芒。让我们来领略探索中国的古老与文明。

四、探索古迹。

1、走近长城。登陆百度,搜索长城的相关资料,或浏览老师搜集的资料,完成老师提示的下面几个问题:

出示问题:

(1)长城跨越了哪些省(市)、自治区?

(2)长城的砖每块有十五千克重,这么高的山,这么多的砖,当时人们是怎么运上去的?

(3)长城为什么要建在高高的山上?

(4)长城城墙的顶部为什么是凹凸形的?而不像别的城墙那样是平的?

2、全班就搜集的资料和问题进行交流。

3、上传感受。把自己的收获、体会或者是问题上传,以分享我们学习的快乐。

4、说到长城,人民不由的会想起我国第一个皇帝------秦始皇,让我们先来读读关于他的小资料,了解秦始皇生活的年代及他对我国所做出的贡献。再来了解一下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兵马俑。

(1)交流你从中获得哪些知识。

(2)讨论:秦始皇为什么要在地下建造如此规模庞大的兵马俑群?回答预设:秦始皇生时统一了六个国家,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死后,出于迷信的思想,他仍要做地下的帝王,继续驰骋疆场,统一地下的王国。

(3)看课件,学生介绍秦兵马俑的位置,艺术特点及其作用。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干和智慧。

5、走进大足石刻。

(1)写一份导游词,介绍它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特点,对后人有什么作用?

(2)看三幅大足石刻的作品,展开丰富的想象,感受其艺术价值和具有很高的社会教化作用。

五、感悟古迹。

1、登陆提供的网址进行网上自由浏览。

2、给大家介绍你最感兴趣的一处景点,并说说为什么。(在介绍的同时学生可以补充、讨论、提出问题)

六、全课小结:

师:欣赏的是风情,解读的是文化。中华民族拥有让世人佩服的五千年的悠久文化,提起这五千年的文化我们自豪,我们骄傲,也很值得我们用心灵去读。希望大家在今天这节课后更用心的解读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

好品德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了解社区少先队活动的意义,加强作为社区成员的主人翁意识。

2、养成乐于参加社区少先队活动的积极态度,增进对社区的情感。

3、学会从既定目标出发,为完成任务做好准备。

教学准备

请学生制定“社区少先队活动计划”

2、

教学过程

1、导入。教师提问:“你们听说过社区少先队吗?听说过社区少先队活动吗?”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可向学生介绍社区少先队。并告诉学生:“同学们也要进行一次社区少先队活动,为自己的社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做己的贡献。”

2、布置任务。“课前,同学们设计了一些很好的活动计划,我们的社区少先队活动就是要实现这些计划。”教师提醒学生,要把计划变现实,需要付出许多努力。首先,应该做好活动的准备工作。请每个小组简单说一说,他们的计划是什么,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教师根据事先了解到的情况和考虑,帮助每个小组明确他们应该做的准备工作是什么。

3、小组准备。各个小组为自己计划地实施做准备工作。

4、全班交流。每个小组向全班介绍自己地计划内容,一级今天都做了哪些准备,其他同学和教师就此提出补充意见。

5、教师。鼓励学生将计划付诸实施

布置作业:

1、向家长介绍自己小组的准备工作。

2、利用课余时间落实计划。

3、询问家人对自己所在社区有哪些具体的希望,并写在书中。

好品德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拓展学生的视野,帮助他们了解世界各国所具有的特色鲜明的社区,进一步加深对社区区的认识和理解。

2、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社区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准备

1、让学生搜集反映世界各国独具特色的社区图片、照片以及相应的文字资料。教师也需做同样的搜集工作。

2、一张加大的世界地图一级与小组数目相同的世界地图若干张,学生人手一份水彩笔。

教学过程:

1、导入。“书本6~7页位为我们展示了一组世界上不同国家的社区图片。下面请同学们翻开书,看看教科书都为我们呈现了哪些国家的社区,同桌间可以相互交流。

2、小组交流:将课前搜集反映世界各国独具特色的社区图片、照片以及相应的文字资料分小组交流,并在地图中找到大致地址。

3、全班交流,小组派代表介绍本组同学所搜集的资料,然后请其他小组的同学在地图中找找它的大致方位,在再给予正确与否的判断。回答正确后教师将图片贴在较大的世界地图上。

4、个人制作:画一画自己生活的社区

5、布置作业观察社区有哪些设施,特别注意观察增添了哪些新设施,并思考这些设施为人们生活带来了什么?

好品德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知道真正的快乐是与人同乐,最大的快乐是给人快乐。

2.愿意与人分享,并体会分享的快乐。

活动重点:

知道真正的快乐是与人同乐,最大的快乐是给人快乐。

活动难点:

愿意与人分享,并体会分享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准备一件自己心爱的东西、学习用品及其他物品。

2.总结自己一些好的学习方法,成功的经验等,制成小卡片。

活动过程:

一、故事激趣

1.教师讲述“盲人挑灯夜行”的故事,但不把故事结尾说出来。

2.学生续编故事结尾,猜想盲人会怎么说。

3.教师出示故事结果。学生针对盲人的话谈自己的感想。(盲人说:“我提灯笼并不是为自已照路,而是给别人照路,让他们能看见我,这样既帮助了别人,又保护了自已。”)

4.学生阅读故事《农夫分番瓜种》。,思考:如果农夫不把番瓜种送给邻居会怎么样。

5.学生针对上面两个故事发表自己的看法。

6.学生齐读主题文字:用一盏灯点亮另一盏灯,却无损于自身的光芒。当我们乐意与别人分享快乐时,不仅对自己没有损失,反而,你的一分快乐会变成更多的快乐。

二、快乐分享会

1.教师导语:原来与人分享快乐,自己也能得到更多的快乐,你愿意别人分享你的快乐吗?现在我们就来开一个快乐分享会。课前,老师让大家把自己心爱的东西带来。我们一起开个快乐分享会,把我们心爱的东西和我们的快乐和大家一起分享。

2.开始分享活动,学生互相交流自己所带的物品。

三、制作“分享专栏”手抄报

1.教师:分享的东西真是太多了,成功经验、学习窍门等等都可以大家分享。我们可以出一期“分享专栏”手抄报。

2.学生分组合作并设计手抄报内容和具体计划。

3.制作手抄报(大约一个星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