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一定要学会将相关的教案制定完善,为了提高我们的教学能力,一定要认真对待写教案这件事,下面是范文社小编为您分享的金子的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金子的教案篇1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22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13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已经”造句。
3、学习徐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
重点难点:
理解课题中“闪光的金子”的含义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尤其是“纸、冒、具”的写法。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课文所写徐虎的两件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一般居民家中都要用水用电。如果水电坏了,可怎么办呢?今天,我们就要学一位水电修理工人全心全意为居民服务的事情。
2、板书课题。12、“闪光的金子“
(1)教学生字“闪”。
(2)学生书空。
(3)齐读课题。
(4)看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课题上为什么加双引号?为什么说他是“闪光的金子”?
二、初读
1、带着问题自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生字词和小节号。
3、(出示生字词)修理 谈起 凡是 投入 及时 提供 工具 干活 往外冒 便 得(dei )约好 附近 污水 规矩
(1)自己读读生字词
(2)你在生字的音、形、义上有什么收获?
“谈 凡”读前鼻音
“供”读后鼻音,第一声
“称 纸”读翘舌音
“徐”读准
“得”的不同读音
“具”的里面要写三横
“修”的中间还有一竖
“纸”没有点,有了墨点多难看啊!
“冒”的上下注意宽窄,里面的横都不到边
三、初步理解课文
1、自己默读课文,再想想课文写的是谁的哪些事?
2、(出示)填空:
本文写了——为居民——和——的两件事,他被大家誉为——
3、齐读课文
四、教学生字
1、分析字形
2、指导写字
3、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图文结合,理解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理解课文,学习徐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默写词语:修理 白纸 冒水 工具
2、课文主要写了徐虎的哪两件事?
二、新授
1、学习第1自然段
(1)自读第1自然段
(2)知道徐虎是什么人吗?
(3)齐读
2、教学第2——3自然段
(1)指名读
(2)课文写的什么事?
(3)看看图,图上画了什么人在干什么?
(4)看到这一切,你觉得徐虎怎样?
(5)还有哪些语句写出了徐虎服务热心、严格遵守诺言?
(6)有感情读。
3、教学第4自然段
(1)指名读第4自然段
(2)这里主要写了徐虎的什么事?
(3)从这件事有能反映徐虎怎样呢?
(4)还能从哪些语句中看出?(看图)此时徐虎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5)此时,你觉得徐虎是个怎样的人?
4、是啊,许多年来,徐虎就是这样想着别人。
(1)自读第5自然段
(2)人们为什么都说徐虎的一颗心像“闪光的金子”
(3)可以联系全文说说。这一自然段包含全文的内容,这一自然段就是起了总结全文的作用。
(4)有感情齐读第5自然段
5、齐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小结
四、作业
1、比一比,再组词
凡( )闪( )徐( )具( )
几( )间( )除( )真( )
2、按课文内容填空
十多年来,徐虎总是这样( )。他利用休息时间走遍了( ),给大家送去了( ),人们( ),都说他的一颗心像( )。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用“已经”造句
3、再次体会“闪光的金子”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课文写了徐虎是个怎样的人?
3、回忆第一节提的问题,“闪光的金子”为什么加双引号?为什么用“闪光的金子”作课题?
4、齐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指导造句
1、读一读课后练习4的句子。
2、想一想:什么情况下用“已经”?
3、指名用“已经”造句。
三、课堂作业
1、造句
已经——
2、夸夸你身边的好人好事
把你看到的好人好事写下来。
金子的教案篇2
?金子》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从中悟出要想获得财富或成功就必须付出辛勤劳动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由梦想引入课文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活着都有自己的梦想。比如杨利伟叔叔从小梦想着能飞向太空,经过不懈的努力,现在杨利伟叔叔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你能谈谈你的梦想吗?
许多人都有过寻找到金子发财致富的梦想。“金子”我想大家都知道,它是一种贵重的金属。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与金子有关的生动有趣而又蕴涵道理的'故事。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1、课前老师请同学们预习了课文,现在我来检查一下。
指名朗读课文,及时评价。
2、通过认真的聆听,相信同学们一定看出来了:
(1)故事的主人公是谁?
(2)他有什么样的梦想?
(3)他一开始有没有实现梦想?(一无所获)
(4)后来他有没有实现呢?(找到真金)
3、再请你快速默读课文,找一找哪里写了彼得一无所获?(1-2)哪里写了他找到真金?(7)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请你听第二自然段录音,边听边思考老师的几个小问题:
(1)“落空”是什么意思?
(2)什么叫“不甘心”?
(3)你从哪些地方看出他不甘心落空?
2、彼得付出了那么多的劳动,可结果却是——没有发现一丁点儿金子。他的希望落空了,他十分失望。
四、学习第七自然段
1、指名读,这一回老师要请你看看你有什么问题吗?
2、学生自由提问:(可能会问)
(1)彼得是怎么实现梦想的?
(2)怎么理解“我是惟一找到真金的人。我的金子就在这块土地里。”
3、同学们提得很好,我们要学会提问,因为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谁给大家提个醒这两个问题到哪里去找答案?
五、学习三----六自然段
1、下面我们重点探究这两个问题。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自己先读一读课文,然后独立思考一下,再把自己的想法与组内同学交流。
2、大堂交流。
3、看课文插图,插上想象的翅膀,想一想他是怎样用“全部精力”来种花的。练习说话:彼得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用来培育花苗,他。
4、这样,经过五年以后,彼得终于实现了他的梦想。再齐读第七自然段。现在你懂最后两句话的意思了吗?
六、谈启发深化感悟
故事学完了,老师很受启发,你有启发吗?
金子的教案篇3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学会本课的部分生字,认识一个偏旁,理解部分生字词的意思。
教学重点、难点及对策
重点:学会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对策:长段让学生进行接龙读 。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闪光的金子”
1、板书课题: “闪光的金子”
设疑:“闪光的金子”指的是什么?题目为什么要加引号?学了课文就会知道的。
二、初读指导
1、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2、借助拼音自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3、检查自读效果。
(1)、出示生字词卡:
谈 凡 提供 方便 活
(2)、指名读,注意读准前、后鼻音和三拼音节。
(3)、解释词语。
普通:平常的。
工具:做工劳动的用具。
及时:这里是立刻的意思。
方便:便利。
急需:紧急需要。
修理:使损坏的东西恢复原来的样子或作用。
当天的活:这里指当天的工作。
(4)、抽读生字词卡片。
(5)、指名试读课文。
(6)、齐读课文。
三、学写生字
“闪光的金子”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徐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
学写剩余生字
教学重点、难点及对策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徐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
对策:抓住体现徐虎为人民服务的忘我精神的句子和词语。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二、细读课文第1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板书:徐虎 普通水电修理工 )
(3)、齐读第1自然段。
2、第2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一自然段有几句?第一句说了什么?(板书:挂起特约服务箱)
什么叫“特约”?谁能从特约服务箱上所写的内容说说徐虎是怎样和用户约定为他们服务的?什么叫“故障”?什么叫“提供”?
为什么要写明开箱时间19时?
(3)、看图,问:图上画的是什么人?他在干什么?从哪里看出条子是从箱里拿出来的?
(4)、小结:这一自然段写徐虎挂出“特约服务箱”的时间,联系的方式和每天开箱的时间。
(5)、齐读第2自然段。
3、第3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一自然段说了什么?(板书:定时开 骑车上门)
“打那以后”的“那”指什么时候?“总是”表示什么意思?
为什么要写“挨家挨户”?
(3)、看图,问:这幅图画着徐虎什么时间在干什么?
(4)、小结:这一自然段写的是徐虎每天定时开箱,按纸条上提供的地址上门修理。
(5)、齐读第3自然段。
4、第4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第一、二两句说了什么?
为什么要交代“五张纸条”?第二句中为什么用“赶到”?
(3)、第三至第五句说了什么?(板书:着急)他着急什么?
他说“不能耽搁”“当天的活当天干完”这是针对谁说的?
从徐虎着急和徐虎立下的规矩来看,有哪些值得称赞的地方?
(4)、第六句说了什么?(板书:爬上楼顶干 疏通)
看图,问:谁能说说徐虎在什么地方干了多长时间?
(5)、小结:这一自然段写的是徐虎夜晚为用户修理堵塞的总管道直到凌晨两点疏通为止。
(6)、齐读第4自然段。
5、第5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第一句说了什么?(板书:一心想着别人)
(3)、第二句说了什么?(板书:方便千家万户)
为什么要写“利用休息时间”?
(4)、第三句说了什么?什么叫“感激”?
他的一颗心像“闪光的金子”中的“心”指的是什么?
(5)、写这一自然段有什么作用?
(6)、小结:这一自然段总括了徐虎的思想、工作效果和人们对他的称赞。
(7)、齐读第5自然段。
三、总结课文
这篇课文讲述了普通的水电修理工徐虎及时而热情地为附近居民服务的动人事迹,赞颂了他一心想着别人、方便千家万户的高尚品质。
四、布置作业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自读文后练习4中的三个句子。
板书设计
徐虎 普通水电修理工
一心想着别人
方便千家万户
“闪光的金子”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一步指导读好课文。
2、进行课堂练习,复习巩固生字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及对策
重难点:精心设计练习,达到训练的目的。
对策:讨论交流
教学准备
精心设计练习
教学过程
一、检查朗读情况
1、指名两人朗读课文。
2、根据检查情况,给予重点提示。
(1)、课文里两处“闪光的金子”要慢速朗读,读出深深热爱的感情。
(2)、表现徐虎好思想的“及时、直到、走遍、热情、总是、上门、赶到、着急、爬上”等词语要重读而且带着赞美的语气读。
(3)、“不能再耽搁”“当天的活当天干完”要读出坚定的语气。
3、各人再次练习朗读。
4、指名朗读。
二、课堂练习
1、指名读句子(见文后练习4)
2、用“已经”造句。
3、比一比,再组词。
凡( ) 闪( ) 徐( ) 具( ) 供( )
几( ) 间( ) 除( ) 真( ) 洪( )
4、填空
十多年来,徐虎总是这样( )。他利用休息时间走遍了( ),给大家送去了( ),人们都 ( )他,说他的一颗心像( )。
板书设计
凡( ) 闪( ) 徐( ) 具( ) 供( )
几( ) 间( ) 除( ) 真( ) 洪( )
课前思考:这是一篇描写当代人物的课文.徐虎,他是一个全国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90年代末,这个名字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时侯上海电视台几乎每天都会有关于他的报道。从那时侯起,我就知道他是个不要求回报,利用业余时间无偿为上海居民提供服务的好人。而今天的我将带领孩子学习这样一篇课文,我以为孩子们不太会了解那么多,体会和感悟也不会那么深刻,其实结果却很出乎我的意料,有的孩子说起徐虎来头头是道,当然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会对徐虎很了解,所以我在课堂上请知道的孩子说之外,还增加了介绍徐虎的内容。
金子的教案篇4
金子教学教案
金子教学教案
教材简析:
?金子》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的一片课文。讲的是彼得·弗雷特在淘金无望、准备离去时,发现雨后土地上张出了小草,从中得到启发,便留下种花,终于获得成功的故事。它告诉我们要想获得财富或成功就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要想靠意外的收获是不现实的。全文内容简明,情节曲折,其中蕴含的道理比较深刻。
教学理念:
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教学内容中显性存在的语言文字,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个性化的阅读中,在教师的引领下,从书面语言中获得信息;教师要努力构建学生、文本、教师之间的对话平台,引导学生探究性、创造性地感受、理解、评价、鉴赏文章,让学生领会到内容中隐性存在的情感、思维和精神的同时,还要超越文本,链接生活。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运用已有的识字经验和方法,学会“坑、附”等10个生字,理解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对课文的诵读品味,读懂课文内容。
2.过程方法目标:以学定教,通过创设情境,讨论、朗读等方式来培养和提高学生语言感悟能力、朗读能力和评价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体悟彼得·弗雷特是靠自己辛勤的劳动,终于获得了成功,让学生懂得想要通过意外的收获获得财富或成功是不现实的,必须付出诚实劳动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运用已有的.识字经验和方法,学会“坑、附”等10个生字,理解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对课文的诵读品味,读懂课文内容。
2.体悟彼得·弗雷特是靠自己辛勤的劳动,终于获得了成功,让学生懂得想要通过意外的收获获得财富或成功是不现实的,必须付出诚实劳动的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话题导入,揭题
1. 话题导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能告诉大家,你的梦想是什么吗?
你认为我们要靠什么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呢?(生交流)
2. 揭题(板书课题,生齐读)
二、 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 出示要求,自读课文
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添字不漏字。
(2)想象课文中的人们有什么梦想?最后,他们出现了哪两种不同的结果?
2. 生自由读课文,思考。
3. 检查生字情况,相机正音。
4. 交流刚才的问题,并板书两种不同的结果。
5. 师:淘金者大多一无所获,而彼得却找到了真金。此时,在你心中,产生了怎样的疑问?(为什么彼得能得到真金,他和别人有什么不一样呢?)
三、读悟比较,探究原因
(一)学习1~3自然段
1. 指名读1~2段,相机正音
2. 默读这两段并思考:彼得和其他淘金者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3. 师生交流,课件依次出示:
相同之处:①都想找到金子。②他们都一无所获。③都“蜂拥而至”,相机理解这个词,并说说从中感受到什么?④都在河床上挖出许多大坑。理解“河床”一词。⑤都是道听途说,没有根据。
不同之处:绝大多数人扫兴离去,彼得却不甘心落空。
4. 默读第2自然段,画出彼得的做法。指名读句。
5. 从彼得的做法中,你觉得他与其他的淘金者有什么不同?
6. 通过比较,大家都觉得彼得要比其他淘金者有毅力,能吃苦耐劳。然而——(师引读)埋头苦干了几个月,彼得几乎——,也没有——,面对着坑坑洼洼的土地,他——。
7. 师:刚才大家不是说,要实现梦想就要努力、要勤奋。可彼得也这样做了,为什么却失败了呢?(引导学生抓住第一段中“听说”一词去理解感悟)
8. 是啊,“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梦想不是空想。6个月后,他连买面包的钱——,于是,他——。但课文不是说他找到真金了吗?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接着读课文。
(二)学习4~5自然段
1. 指名读段,相机正音
2. 就在他即将离去的前一天晚上,下起了三天三夜的倾盆大雨。雨停后,彼得发现了什么?
3. 指名回答
4. 这样的土地有什么特别之处吗?彼得是怎样想的?
5. 指名读彼得想的话。理解“若有所悟”。
6. 彼得“悟”到了什么?再次默读彼得的话并思考。
7. 指导想象彼得当时的心情和表情,有感情朗读。
8. 从雨后的一块土地中,彼得竟能悟到这么多,你对彼得产生了怎样的看法?
四、回归话题,小结提升
1. 彼得的悟就是他的第二个梦想,这一梦想与原先的梦想有什么不一样?你们认为这个梦想会实现吗?(生自由交流)
2. 那彼得后来是怎样做的呢?我们又能从彼得的故事中明白什么呢?下节课我们再继续探讨。
结束课堂。
金子的教案篇5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一步指导读好课文。
2、进行课堂练习,复习巩固生字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及对策
重难点:精心设计练习,达到训练的目的。
对策:讨论交流
教学准备
精心设计练习
教学过程
一、检查朗读情况
1、指名两人朗读课文。
2、根据检查情况,给予重点提示。
(1)、课文里两处“闪光的金子”要慢速朗读,读出深深热爱的感情。
(2)、表现徐虎好思想的“及时、直到、走遍、热情、总是、上门、赶到、着急、爬上”等词语要重读而且带着赞美的语气读。
(3)、“不能再耽搁”“当天的活当天干完”要读出坚定的语气。
3、各人再次练习朗读。
4、指名朗读。
二、课堂练习
1、指名读句子(见文后练习4)
2、用“已经”造句。
3、比一比,再组词。
凡( ) 闪( ) 徐( ) 具( ) 供( )
几( ) 间( ) 除( ) 真( ) 洪( )
4、填空
十多年来,徐虎总是这样( )。他利用休息时间走遍了( ),给大家送去了( ),人们都 ( )他,说他的一颗心像( )。
板书设计
凡( ) 闪( ) 徐( ) 具( ) 供( )
几( ) 间( ) 除( ) 真( ) 洪( )
课前思考:这是一篇描写当代人物的课文.徐虎,他是一个全国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90年代末,这个名字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时侯上海电视台几乎每天都会有关于他的报道。从那时侯起,我就知道他是个不要求回报,利用业余时间无偿为上海居民提供服务的好人。而今天的我将带领孩子学习这样一篇课文,我以为孩子们不太会了解那么多,体会和感悟也不会那么深刻,其实结果却很出乎我的意料,有的孩子说起徐虎来头头是道,当然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会对徐虎很了解,所以我在课堂上请知道的孩子说之外,还增加了介绍徐虎的内容。
金子的教案篇6
?“闪光的金子”》是一个感人的故事,讲述了水电修理工徐虎在平凡的岗位上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热心的为附近居民排忧解难的动人事迹,赞扬了徐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质。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徐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
教学重难点:
理解人们为什么说徐虎的一颗心像“闪光的金子”。
教学方法:朗读法、对比法、讨论法、练习法等。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图片)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2、板书徐虎,读准确。(出示第一小节:徐虎是上海市一个普通的水电修理工。)指名读。
3、给“普通”换词(平凡),理解普通的意思。
4、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水电修理工却受到人们交口称赞,(出示:第5小节最后一句话:人们都说他的一颗心像“闪光的金子”。)指名读。今天我们来学习16课,(板书课题)读题。
二、检查预习。
1、你们的想要知道的问题就藏在语文书里,打开书94页,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
徐虎修理服务平凡内外提供工具按时纸条取出
地段附近故障戴眼镜污水咕嘟咕嘟耽搁千家万户挨家挨户
自由读、指名读、去拼音读。
耽搁:换词理解。耽误
千家万户:理解这里的千、万是指很多。仿说千( )万( )
供:多音字,用另外一个音组词。
3、把词语带入课文中去读,把句子读通、读顺。
4、默读课文思考:“闪光的金子”指什么?题目为什么要加引号?(在这里题目上加上双引号,表示课文不是真的写金子。其实是写徐虎,写他的一颗心像“闪光的金子”。)
5、课文从几件事上反映出徐虎金子一般的心灵?(两件)第一件是课文的第2、3小节写的徐虎挂“特约服务箱”。出示两小节指名读。第二件事是课文的第4小节写的深夜为住户疏通管道,出示指名读。
三、学写生字
1、学写“修”、“徐”、“按”、“供”、“纸”、“取”,让学生说说写时要注意什么?
2、重点指导并范写:
修:中间有一竖,右边的“夂”要写得扁些,伸展些,下部的三撇长短略有变化,第三撇略长,斜度一致。
取:左右同宽,“耳”字上面一横不能太长,注意左右两总分之间的想到穿插。
徐、按、供、纸:均为左窄右宽。 (注意徐与茶,纸与低的区别)
3、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练写,教师巡视。
4、反馈、点评。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徐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
3.激发学生对徐虎的敬佩和赞叹之情,培养学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体会“人们都说他的一颗心像‘闪光的金子’”这句话的含义,学习徐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
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
1.《补充习题》第一题,看拼音写词语2.反馈纠错。
二、新授。
1、默读课文把最能说明徐虎的心像闪光的金子的地方用笔画出来。
交流重点:
第二小节
a、徐虎在不同地段挂起了三只“特约服务箱”。
从“不同地段”、“三只”说明他服务范围广。
b、箱上写着凡附近居民水电故障,急需当天夜晚修理的,请写清地址投入箱内,本人将及时提供热情服务。开箱时间19时。
“及时提供热情服务”说明徐虎急群众所急,服务态度热情。
开箱时间说明了徐虎是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帮人民群众的。
3.这么简简单单的几行字,就让我们对他有了这么多了解,看来读书还真有意思。齐读。
第三小节:
当学生交流到第3小节时,(出示图片)利用休息时间为别人修理水电,而且还承诺及时提供热情服务,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让我们看这样一幅画面(出示课文插图),看,车水马龙中有这样一辆单车在飞快地行进,大街小巷里有这样一个身影在忙碌地穿梭。
抓住“每天、总是、挨家挨户、定时”等词语体会徐虎严格履行承诺,对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
创设情境引读:阳光明媚的日子里——他每天
风雨交加的日子里——
寒冬腊月的日子里——
看着丈夫每天早出晚归的身影,妻子于心不忍啊,想想她会怎样劝自己的丈夫呢?(出示:“老徐啊! ”)学生练说。
妻子这样劝他,还是没有挡住他为居民服务的脚步。指导朗读,读出崇敬之情。
第四小节:
让学生知道事情发生的时间、地方、谁做了什么事,是怎样做的,为什么要这样做,结果怎样。为今后学生练习写记事的片段打下基础。
a、“当他做完第四家的活赶到第五家时,已经是夜晚10点多钟了。”
相机引导学生用“已经”造句。
出示句子:天已经黑了。
我已经是少先队员了。
当他做完第四家的活赶到第五家时,已经是夜晚10点多了。
①启发用比较方法,先把句子中的“已经”去掉,再比一比有什么不同?
②教者小结:“已经”表示事情完成或时间已过去。
③各自练习口头造句。
④指名当众用“已经”造句。
理解10点多钟是什么时候,体会徐虎的辛苦,指导朗读。
“深度近视眼镜”出示图片认识徐虎,知道他一心为民服务的决心很坚定。
“他很着急”理解徐虎想别人所想,急别人所急。
“楼顶”理解楼顶的意思,知道他不怕危险,心中想着别人。
直到“凌晨两点”了解他在一家人家干了4个多小时,体会其中的辛苦、忙碌等。
三、总结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