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老师为了提高上课质量事先编写的文字材料,为了让同学们对课堂产生兴趣,提前制定一份详细生动的教案是很重要的,以下是范文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音乐办家家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
音乐办家家教案篇1
一、活动目标
1、尝试将歌曲中的说唱部分进行歌词及动作的创编。
2、体验和同伴一起歌表演带来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厨师帽若干、图片若干
重点:创编做菜的各种动作
难点:把动作进行夸张化、趣味化
三、活动过程
1、谈话引入
师:早上爸爸妈妈给我们做了什么好吃的?妈妈除了会做这些,还会给我们做什么好吃的?
2、尝试创编歌曲中说唱部分的动作
a、尝试创编
师:你知道妈妈是怎么做的吗?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示?
念:炒ⅩⅩ炒ⅩⅩ炒好ⅩⅩ开饭啦!
味道好极了!我们也来做一做吧。
你喜欢吃妈妈做的哪道菜?除了这样烧,还可以怎么烧?
如果是你来做这道菜,你还会怎么做?
我们都来学做这道菜吧!
----感受说唱部分的节奏和动作
b、感受歌表演
1、师:大家做得菜都太好吃了,我也伙儿来露一手吧,做一道“满汉全席”(把幼儿刚才说到的菜式的编排在一起,完整地唱出来)
固定动作:我来做爸爸-----左手大拇指、食指竖起在下巴,右手叉腰
我来做妈妈----双臂交叉,双腿交叉。
大家一起来-----双臂向上伸开,招手动作。
来玩扮家家------双手指见碰拢成屋顶状,点头2下。
炒番茄 炒番茄 (ⅩⅩ Ⅹ ⅩⅩ Ⅹ 拍手---钢琴伴奏)
2、全体幼儿一起完整感受歌表演
师:我忘记了做菜之前要干什么?----洗手、挽袖子(前奏部分)
看来我们的厨艺都不错,看看谁能荣升为厨师长,我就给她带上厨师长的帽子。
选一个我们的拿手菜,一起来试一试吧!
全体幼儿完整地表演歌曲。
教师指导:他的架势真专业,我也来学一学
她的菜式好像很特别,我也想试一试呢
3、谁愿意来当厨师长,给我们展示你的菜式呢?------个别幼儿展示
4、看来我们的厨艺都已经很优秀了,现在我宣布:给所有的厨师颁发厨师长帽(播放音乐)
3、分组表演
师:客人老师们看我们做菜都流口水了呢,她们也想点菜,请我们小朋友为她们做几道菜,你们愿意吗?
看看她们都点了什么菜啊?有红烧鱼、土豆饼、蛋汤、炒青菜
为了节约时间,我们分成5组一起来给他们做吧
第一道菜请第一组的小朋友来做第一道菜是:上菜啦!(音乐)
4、延伸部分
我们一起来问问客人老师:我们做的菜味道怎么样啊?
音乐办家家教案篇2
目标:
1、随音乐跟着老师做模仿动作,感受节奏的快慢变化。
2、在音乐游戏中学做爸爸妈妈,表达爱爸爸妈妈的情意。
准备:
1、娃娃家玩具、扮家家的音乐一段。
2、装扮父母的表演道具(领带、项链等)。
过程:
一、出示教具(领带、项链)提问:爸爸是带哪个呀?妈妈是带哪个呀?
二、学学我的爸爸妈妈。
1.看教师扮做爸爸。
(1)看教师跟着音乐模仿爸爸戴领带、穿大皮鞋走路等。
(2)猜猜爸爸在干什么?一起学一学。
(3)请全体男孩跟着音乐尝试学做爸爸的动作。
2.看教师扮做妈妈。
(1)看教师跟着音乐模仿妈妈梳头、抹口红、穿高跟鞋走路等。
(2)猜猜妈妈在干什么?一起学一学。
(3)请全体女孩跟着音乐尝试学做妈妈的动作。
三、模仿表演
1.学学自己的爸爸或妈妈平时喜欢做的事情。大家猜一猜,爸爸妈妈在做什么。
2.请一个男孩上前来系上领带,请一个女孩上前来带上项链,装扮爸爸妈妈跟着音乐的节奏一起学一学。
3.选择几个典型的动作连起来,大家一起表演。
课后反思:
整首歌曲的歌词孩子们很熟悉,是他们日常生活的写照。当我范唱这首歌曲时,孩子们马上有了感应,和我一起说:炒小菜,炒小菜,炒好小菜开饭了!开始我并没有要求他们一起学,孩子们就不由自主地做起了动作,还很有节奏。可见,来自孩子生活熟悉的东西是很能为孩子们理解、接受的。
当我提出问题:“你看到爸爸、妈妈平时会做哪些家务活呀?”孩子们都能很拥跃地回答,有的孩子还配上了动作。
因此,我在让孩子们学习这首歌曲时,只要强调歌曲的节奏就可以了,孩子们能很快理解并学会。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主要是“开饭了——”这个语言节奏拉得太长,所以我在教学时就采用了拍节奏的方法帮助孩子掌握,受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音乐办家家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在图示中学习演唱歌曲,掌握xxx|xxx|xxxx|xxx的节奏。
2、运用接唱和分角色唱等多种独唱方式巩固歌曲,并替换式创编歌曲,体验其中的乐趣。
【活动准备】
?办家家》图谱,节奏图,其它菜肴的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师:“你们有没有玩过办家家游戏?你在办家家时有没有玩过炒菜吗?怎么炒?”(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示)(引出炒菜——玩办家家)(出示图谱)
二、倾听歌曲。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办家家、炒小菜吧!仔细听。
1、师清唱歌曲。唱到“炒小菜”时用动作表示(辅助)。
师:歌曲里哪一句最有意思?
幼儿尝试演唱,教师示范唱。(带领幼儿一起来学唱)(读歌词)。
2、出示xxx|xxx|xxxx|xxx|的节奏图,跟着节奏说一说。
师:这段歌词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这是说唱法,可以让歌曲更有节奏感。(幼儿有节奏地拍手和炒小菜一遍)
3、师:看图谱,把你学会的部分唱出来。
集体尝试演唱(教师指图谱)有哪句不会唱?
三、用不同的语速巩固练习歌曲。
1、师:今天这么多的客人老师,我们要炒很多的菜。菜刚下锅,我们用小火慢慢炒。慢慢唱出来。(慢速)
评价:幼儿边看图谱边唱。
菜还没有炒好的,我们用大火快快炒。快快唱出来。(快速)
评价:幼儿用好听的声音唱或有好的坐姿唱。
2、看图谱,集体演唱。
师及时纠正不对的音调,(仔细听,这句怎样唱的更好听?)
四、不同形式来演唱。
师:你们都是能干的小厨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合作演唱。
(1)接唱法。
(2)分角色对唱。(男女对唱,3—5名幼儿炒小菜)
五、替换式创编歌曲。
师:今天老师准备了许多菜,有青菜、茄子、菠菜等,请你选一选。(幼儿上台选择图片)替换图片,幼儿说唱替换部分。(请2—3名幼儿)
六、自主选择,结伴表演唱。
师:你们看,这里还有个圆圆的大锅子呢!还有很多菜需要我们一起来炒呢!请幼儿自己选择一部分人做小菜,一部分人做厨师,一起来炒小菜吧!
音乐办家家教案篇4
设计意图:
?纲要》明确指出:选择的教育内容既是贴近幼儿的生活和经验,尊重知识的系统性,与幼儿兴趣、能力相适应的,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小班幼儿正处于典型的游戏年龄阶段,是角色游戏的高峰期,他们对游戏特别感兴趣,其中办家家就是孩子最喜欢的游戏之一,在活动中孩子们可以扮演爸爸妈妈、玩煮饭烧菜的游戏….所以我选择了《办家家》这首音乐。歌曲《办家家》就是根据这个游戏改编而来的,它来源于幼儿生活,充满儿童情趣,深受幼儿喜爱,其中旁白部分节奏性特别强,朗朗上口,也正是这个地方可以给孩子一个拓展的空间。教师通过游戏贯穿整堂课堂,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自主学习。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4分节奏,并尝试用餐具来表现节奏型,激发孩子对敲击节奏的乐趣。
2、初步学习仿编歌词,并从中体验创造的乐趣。
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4分节奏,并尝试用餐具来表现节奏型。
难点:学习仿编歌词。
活动准备:
1、课前熟悉歌曲《办家家》
2、vcd片及vcd机子。
3、人手一份餐具:锅、碗、瓢、盆、筷子、调羹等。
4、布置超市,内放各种蔬菜玩具。
活动过程:
一、分配角色,复习歌曲《办家家》,教师带领幼儿共同歌表演《办家家》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二、尝试运用餐具敲击声响来表现:xx x/xx x/xx xx/xx x
1、学习节奏型
师:宝宝听说我们小朋友玩办家家的游戏,他来做客了,我们一起炒小菜给他吃吧。
2、游戏:“快乐娃娃家”,引导幼儿用小碗、汤勺等来表现节奏。
(1)教师表演,激发幼儿表演的*望。
师:娃娃吃饱了,高兴地笑了,瞧,大妈妈的碗娃娃和调羹娃娃也高兴唱起了歌,听听,他们唱的是什么歌呢?
(2)引导幼儿用调羹敲击小碗来表现节奏,教师用大锅来控制敲打的速度。
(3)教师指挥幼儿以分小组的形式来敲打小碗或者以爸爸妈妈比赛的形式来敲打节奏。
(4)伴随音乐完整地表演一遍“快乐娃娃家”
三、引导幼儿初步学习创编歌词。
1、教师以班上来了很多客人老师,要为他们准备更丰富的蔬菜为由,带领孩子去超市挑选一样蔬菜。
2、引导幼儿说说自己挑选的是什么蔬菜
3、教师示范把挑选的蔬菜编到歌曲中,如“炒黄瓜,炒黄瓜,炒好黄瓜开饭啦~”
4、幼儿学习创编歌词,并互相交流。
5、选择1-3种蔬菜完整演唱一遍。
四、给客人老师送上自己炒的蔬菜,并把自编的歌曲唱给客人老师听。活动自然结束 。
活动反思:
活动中,孩子们对游戏的兴趣和积极性都很高,对于节奏的掌握也比较好,还能用身体的各个部分拍出声势。但是由于孩子们第一次使用碗和汤勺来进行节奏练习,都比较兴奋,常规不能很好地掌控。
后半部分的仿编通过游戏也都掌握得较好,也许游戏加入一些会更好吧。
音乐办家家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情境中,建立常见食物与绘画色彩之间的联系,发展观察力、辨别能力,培养良好的操作习惯。
2、乐意参加游戏活动,体验游戏与操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围裙、可供幼儿涂鸦的纸和笔,小菜图片若干、红黄绿呼啦圈各一、围裙妈妈头饰、大头儿子一家图片、洋娃娃
活动过程:
一、话题导入,引发兴趣。
师:“小朋友们猜猜今天有哪个好朋友来到了我们苗苗1班?”幼儿胡乱猜测。 师:“当当当,看看,他是谁啊?”(师出示大头儿子图片)
师:“今天啊,不只是大头儿子到我们班里,他们一家子都来我们班里了。”(出世图片)
师:“小朋友欢迎他们吗?他们到我们班里让我们一起炒小菜请他们吃饭,好吗?小朋友们喜欢吃什么菜呢?”
对孩子的回答做出积极回应。
二、绘画涂鸦环节
师:“围裙妈妈说苗苗1班的小朋友太好了,她要亲自来和你们一起炒小菜。” “乌拉乌拉,变,大徐老师变成了围裙妈妈。”(老师带上围裙妈妈头饰) “围裙妈妈问小朋友知道怎么炒小菜吗?”请孩子回答。
“围裙妈妈这里有神奇的铲子,他们能炒出世界上最香的菜菜。请小朋友们排队过去一人拿一个小铲子,记住有要求的哦,一人一个小铲子。拿好铲子回到座位上”
孩子们回到座位上,师生共同演习一遍炒小菜。
“嗯,真棒,我们小朋友都会炒菜。那么就让我们摆好桌子,放上盘子吧!”(带孩子们到事先摆放好纸的桌子边。)
“哇,菜菜好香啊,请把菜菜盛到碗里吧!,小朋友们看着,围裙妈妈先放菜菜了。等下请小朋友把菜菜一人放一个盘子里,谢谢!。”老师示范随意涂鸦一次。再让孩子们在纸上随意涂鸦。
三、食物与颜色配对
1、根据盘子内绘画的色彩配上相应颜色的菜。
师:“围裙妈妈这里有许许多多好吃的菜菜,请小朋友帮忙找找和它颜色一样的盘子,把它放过去,它们想找到自己的好朋友。”
师检查配对情况,并且小结告诉孩子不偏食,每样菜菜都要吃,才会有营养,长得高高壮壮的。
2、请大头儿子一家和小朋友一起共同“用餐”,小娃娃的哭声响起。
师:“哎呀,我们忘记还有娃娃没吃饭呢?可是我们已经把菜菜吃完了,怎么办?”(引导孩子自己提出再炒菜)
3、巩固食物颜色与相应色彩配对。
让孩子们用大锅炒小菜。(用上呼啦圈)孩子们手拉手围成圈一起唱《办家家》,唱好后把图片送到相应颜色的呼啦圈里。带上娃娃,让小朋友排好队一起检查,给娃娃喂食,报菜名。娃娃谢谢小朋友。
师:“今天大头儿子一家和娃娃非常感谢苗苗1班的小朋友请他们吃了好吃的菜菜,现在他们要回家了,跟他们说再见。”
活动延伸:在家中寻找食物,和父母一起玩颜色配对游戏。
需要配合帮忙的地方:在孩子们坐桌上吃饭后有人帮忙播放娃娃的哭声,或假装娃娃的哭声。
音乐办家家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学习歌曲《办家家》,感受歌曲中说唱的情趣。
2、能大胆地用声音、表情、动作来表现歌曲,并根据角色准确地唱出歌曲中接唱和齐唱的部分。
3、与同伴合作表演时,眼睛看着对方交流情感,协调表演。
活动准备:
1、布置娃娃家情境:娃娃家的门、娃娃家桌子椅子、煤气灶、锅子、铲子。
2、视频:两个哥哥姐姐边唱边表演办家家。
3、娃娃八个,煤气灶、锅子、铲子八副。
活动过程:
1、设置情境,理解歌曲内容。
(1)教师:这里有一个很大的娃娃家,想进去看看吗?咦,这里有个小娃娃,她怎么哭了?原来,小娃娃的肚子饿了,想吃东西。我们来炒小菜给她吃,好吗?先看朱老师怎么炒的?
教师示范炒小菜:炒小菜、炒小菜,炒好小菜开饭了。并喂给娃娃吃:娃娃,我给你炒了鸡蛋,快吃吧!
(2)“小朋友,娃娃还没饱,你们愿意给娃娃炒小菜吗?”教师抱娃娃走下去,一个个与幼儿互动。
(3)小娃娃吃饱了,心里可高兴了,她想跟大家玩办家家的游戏,咦,什么是办家家呀?我们平时玩的娃娃家家里有谁?谁来做爸爸?我们请神气的男孩子来做爸爸,好吗?谁来做爸爸?男孩回答:我来做爸爸。你会把爸爸神气的样子做出来吗?谁来做妈妈?我们请神气的男孩子来做妈妈,好吗?谁来做妈妈?女孩回答:我来做妈妈。请你做一做妈妈漂亮的样子。
教师扮爸爸,幼儿扮妈妈,面对面,眼睛看着对方,合作表演一次。再请两对幼儿和全体幼儿表演一次。至“炒好小菜开饭了!”
(4)出示图片:看,小菜炒好了,闻一闻,味道怎么样?娃娃肚子饿了,我们来喂她。老师会把这些好吃的小菜唱出来呢,想不想听?你们也来唱唱看。
2、学习歌曲《办家家》。
(1)教师:办家家的游戏好玩吗?电视里面也有两位小朋友在玩办家家的游戏,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听一听。
看完教师提问:你看到什么?听到了什么?教师可清唱小朋友说到的内容。
(2)哥哥姐姐玩办家家的游戏可真有趣,想不想再看一遍?如果你觉得有点会了,你可以轻轻地跟着她们唱。
(3)电视里的哥哥姐姐唱得真好听,我们小朋友一定也可以唱得很好听,是吗?一起来试一试。(钢琴伴奏)
(4)客人老师说:小朋友真能干,不但小菜炒得好吃,歌也唱得很好听,你们愿意转过去唱给客人老师听吗?(钢琴伴奏)
3、用接唱、齐唱的形式演唱歌曲。
(1)刚才我们发现电视里的哥哥姐姐一直是一起唱的吗?他们有一个地方是分开来唱的,你们知道是哪里吗?我们也来唱一唱,男孩做爸爸,起立。女孩做妈妈,坐着唱。交换再来一次。(放录音)
(2)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和电视里的哥哥姐姐那样边唱歌边玩办家家?请妈妈先抱娃娃,爸爸来炒菜给娃娃吃,好吗?跟着琴声表演一次。这一次让爸爸抱娃娃,妈妈来炒菜给娃娃吃,好吗?交换表演一次。
4、结束。 教室里还有很多小娃娃,她们的肚子也饿了,我们去炒小菜给她们吃,好吗?
音乐办家家教案篇7
重点:感受歌曲中的说唱部分的趣味性,能有节奏地进行说唱
难点:分角色准确唱出歌曲中的接唱与齐唱部分,完成整首歌曲的演唱
一、活动目标.
1、能分角色准确地唱出歌曲中的接唱、齐唱部分,完整演唱整首歌曲
2、掌握说唱部分的歌词,并有节奏的说唱
3、感受合作演唱歌曲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幼儿玩过“办家家”的游戏
三、活动过程
1、练声环节
2、谈话引出主题
师:你们玩过过家家的游戏吗?
你们是怎么玩的?
谁当爸爸?谁当妈妈?
我们一起来看看哥哥姐姐是怎么玩过家家游戏的?
3、学习歌曲
(1)幼儿熟悉歌曲,示范演唱,幼儿欣赏
请两个大班的孩子示范演唱歌曲
提问:刚才哥哥姐姐唱的歌曲中,是怎么玩过家家游戏的?
(2)学习歌词
教师朗诵歌词,幼儿跟着一起朗诵。
(3)学习歌曲
教师范唱,幼儿跟唱
提问:你觉得哪句最好玩?
你最喜欢哪一句?你能唱一唱吗?
1、幼儿集体学唱
1.谈话引出话题。
师(饶有兴趣地):你们玩过“办家家”的游戏吗?
幼:玩过,玩过。
师:谁当爸爸?谁当妈妈?
幼(七嘴八舌地):我当爸爸。我当爸爸。我当妈妈。
师:你们怎么玩的?烧了什么好吃的菜?
师:你们看过炒菜吗?来,学给大家看看。还有别的样子吗?(幼儿七嘴八舌地议论着) 师(小声地):现在,我们一起玩“办家家”吧!
◆评析:在教师层层递进的启发下,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得到迁移,从而可以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教师的引导大大激发了幼儿抒发内心情感的需求,唤起了幼儿的游戏兴趣。
2.帮助幼儿熟悉歌曲。
请幼儿倾听教师有表情地示范演唱。
教师轻声演唱:我来做爸爸,你来做妈妈,我们一起来呀,一起办家家……
幼儿高兴地随着教师一会儿张张嘴,一会儿耸耸肩,一会儿扭扭屁股……
◆评析:教师适时地切入主题,师幼一起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幼儿自然地被带人情境中,给人以水到渠成的感觉。
3.师幼共同随音乐的节奏熟悉歌词。
教师示范演唱,鼓励幼儿小声跟唱。
师:你觉得这首歌曲哪里最好玩?你最喜欢哪一句?一起试试吧。
有五六个小朋友站起来试着唱出自己喜欢的乐句,有的不成调,有的连不成句,教师一一用规范的声音加以示范。
◆评析:如果在生硬的反复练唱中让幼儿逐渐熟悉歌曲,很容易扼杀幼儿刚刚被激起的兴趣。“最喜欢哪一句?”让幼儿在不经意间倾听、欣赏,巩固了对乐曲的整体印象,进一步感知了歌曲的节奏强弱、轻重变化,也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歌曲.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4.请幼儿整体跟唱歌曲。
师:请小朋友小声地跟我一起唱吧!
幼儿声音稀疏地跟唱着,唱到说唱部分(炒小菜,炒小菜,炒好小菜,开饭喽)时饶有兴趣,声音整齐响亮,而唱到说与唱的联结处时
活动延伸
1.鼓励幼儿和其他班的幼儿一起表演“办家家”;
音乐办家家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中的说唱情绪,借助情境以及教师的动作预领学习接唱与齐唱。
2、在与教师“说”、“唱”的过程中,反复倾听学唱歌曲。
3、在分角色演唱过程中,注意眼睛的对视,体验与教师、同伴的情感交流所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已有玩“娃娃家”角色游戏的经验。
2、句式图谱《办家家》。
3、胸饰“爸爸、妈妈”4份。
4、娃娃一个。
5、厨具4套。
6、配班教师弹琴。
活动过程:
(一)幼儿回忆“办家家“的游戏情节,根据教师提问提升歌词和动作,并随幼儿的回答出示出示句式图谱“炒小菜,炒小菜,炒好小菜开饭了。”便于幼儿理解,记忆歌词。
1、教师:你们玩过“娃娃家”游戏吗?他还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办家家”。
2、教师:你们都在家里做些什么事情呢?说一说随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
3、教师出示炒菜图片,有意识地反馈提升幼儿的动作,以丰富幼儿用动作再现“办家家”游戏的感性经验。
教师:这个动作表示什么意思?你们会炒小菜吗?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教师:我们一起来炒菜吧。“炒小菜,炒小菜,炒好小菜开饭了。”
(二)出示句式图谱,配班老师弹主旋律,幼儿学习歌词。
1、出示句式图谱,幼儿学习第一句歌词。
教师:你们知道这个圆圈表示什么意思吗?有圆圈就要唱“呀”。
教师:“谁来做爸爸呀?谁来做妈妈?”
教师:原来男孩子做爸爸,女孩子做妈妈。请男孩子当“爸爸”,女孩子当“妈妈”。想一想,可以怎么唱这首歌?哪一句爸爸唱?哪一句“妈妈”唱?
2、出示句式图谱,学习第二句歌词。
教师:你们想玩办家家游戏吗?那“大家一起来呀,来玩办家家。”
3、教师指图,巩固第三句歌词。
教师:炒小菜,炒小菜,炒好小菜开饭了。
4、出示句式图谱,学习第四句歌词。
教师:你们的小菜炒好了,我来闻闻,为给你们竖起大拇指。味道怎样呀?“小菜炒好了呀,味道好极了!”
5、出示句式图谱,学习第五句歌词。
教师:听,有一个娃娃肚子饿了,发出了咕咕声。“娃娃肚子饿了”,谁来喂她呀?
教师:你们愿意为她吗?那我们一起来喂她。“娃娃肚子饿了,我们来喂她”
(三)配班老师伴奏,幼儿看图谱念歌词。
1、慢速念歌词。
教师:图谱完成了,你们看着图谱说出歌词吗?比一比谁的声音好听。
2、钢琴速度加快,幼儿加速念歌词。
教师:这次速度加快了,你们能完成这次挑战吗?
(四)在与教师“唱”、“说”互动的过程中,反复倾听并学唱歌曲。感受歌曲中的说唱情绪。
1、教师引导幼儿发现歌曲中的念白部分。
教师:有一首《办家家》的歌,你们仔细听听,歌曲唱了什么?这首歌和我们平时唱的歌曲有什么不一样?(有的地方是“唱”的,有的地方是“说话”的,即念白)教师可根据幼儿的反馈,确定是否需要再次范唱。
2、幼儿集体练习“念白”部分。
教师:这首歌说了什么?我们一起来说一说、做一做。
3、教师唱歌曲,幼儿说“念白”的部分。教师有意识地通过口型、手势提示幼儿自主练习。
4、幼儿唱歌曲,教师说“念白”部分。
教师:现在我们来交换一下,我来说“念白:的地方,你们唱“唱”的地方。
5、巩固歌词。
教师:你最喜欢歌曲中哪一句,请你唱一唱。
(五)幼儿完整表演唱歌曲。
1、教师出示一套娃娃家厨具,一份爸爸妈妈胸饰,创设情景导入活动。
教师:嘘——什么声音啊?哎呀,有一个宝贝肚子饿了!请一位男孩子,一位女孩子做他(她)的爸爸、妈妈,给他(她)炒些小菜吃好吗?小观众仔细看,他们表演的有什么问题?
2、教师出示三套厨具,幼儿戴上胸饰“爸爸”、“妈妈”完整表演歌曲。
3、集体完整表演。表演结束后教师以指偶娃娃的口吻说:看看哪个爸爸、妈妈、炒的小菜最香!我来闻闻。你做了什么好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