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家家教案6篇

时间:2023-01-12 作者:pUssy 备课教案

在写教案之前,我们一定要明确好自己的教学目标,为更好地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制定出色的教案是十分关键的,范文社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办家家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办家家教案6篇

办家家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在图示中学习演唱歌曲,掌握xxx|xxx|xxxx|xxx的节奏。

2、运用接唱和分角色唱等多种独唱方式巩固歌曲,并替换式创编歌曲,体验其中的乐趣。

【活动准备】

?办家家》图谱,节奏图,其它菜肴的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师:“你们有没有玩过办家家游戏?你在办家家时有没有玩过炒菜吗?怎么炒?”(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示)(引出炒菜——玩办家家)(出示图谱)

二、倾听歌曲。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办家家、炒小菜吧!仔细听。

1、师清唱歌曲。唱到“炒小菜”时用动作表示(辅助)。

师:歌曲里哪一句最有意思?

幼儿尝试演唱,教师示范唱。(带领幼儿一起来学唱)(读歌词)。

2、出示xxx|xxx|xxxx|xxx|的节奏图,跟着节奏说一说。

师:这段歌词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这是说唱法,可以让歌曲更有节奏感。(幼儿有节奏地拍手和炒小菜一遍)

3、师:看图谱,把你学会的部分唱出来。

集体尝试演唱(教师指图谱)有哪句不会唱?

三、用不同的语速巩固练习歌曲。

1、师:今天这么多的客人老师,我们要炒很多的菜。菜刚下锅,我们用小火慢慢炒。慢慢唱出来。(慢速)

评价:幼儿边看图谱边唱。

菜还没有炒好的,我们用大火快快炒。快快唱出来。(快速)

评价:幼儿用好听的声音唱或有好的坐姿唱。

2、看图谱,集体演唱。

师及时纠正不对的音调,(仔细听,这句怎样唱的更好听?)

四、不同形式来演唱。

师:你们都是能干的小厨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合作演唱。

(1)接唱法。

(2)分角色对唱。(男女对唱,3—5名幼儿炒小菜)

五、替换式创编歌曲。

师:今天老师准备了许多菜,有青菜、茄子、菠菜等,请你选一选。(幼儿上台选择图片)替换图片,幼儿说唱替换部分。(请2—3名幼儿)

六、自主选择,结伴表演唱。

师:你们看,这里还有个圆圆的大锅子呢!还有很多菜需要我们一起来炒呢!请幼儿自己选择一部分人做小菜,一部分人做厨师,一起来炒小菜吧!

办家家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中的说唱情绪,借助情境以及教师的动作预领学习接唱与齐唱。

2、在与教师“说”、“唱”的过程中,反复倾听学唱歌曲。

3、在分角色演唱过程中,注意眼睛的对视,体验与教师、同伴的情感交流所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已有玩“娃娃家”角色游戏的经验。

2、句式图谱《办家家》。

3、胸饰“爸爸、妈妈”4份。

4、娃娃一个。

5、厨具4套。

6、配班教师弹琴。

活动过程:

(一)幼儿回忆“办家家“的游戏情节,根据教师提问提升歌词和动作,并随幼儿的回答出示出示句式图谱“炒小菜,炒小菜,炒好小菜开饭了。”便于幼儿理解,记忆歌词。

1、教师:你们玩过“娃娃家”游戏吗?他还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办家家”。

2、教师:你们都在家里做些什么事情呢?说一说随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

3、教师出示炒菜图片,有意识地反馈提升幼儿的动作,以丰富幼儿用动作再现“办家家”游戏的感性经验。

教师:这个动作表示什么意思?你们会炒小菜吗?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教师:我们一起来炒菜吧。“炒小菜,炒小菜,炒好小菜开饭了。”

(二)出示句式图谱,配班老师弹主旋律,幼儿学习歌词。

1、出示句式图谱,幼儿学习第一句歌词。

教师:你们知道这个圆圈表示什么意思吗?有圆圈就要唱“呀”。

教师:“谁来做爸爸呀?谁来做妈妈?”

教师:原来男孩子做爸爸,女孩子做妈妈。请男孩子当“爸爸”,女孩子当“妈妈”。想一想,可以怎么唱这首歌?哪一句爸爸唱?哪一句“妈妈”唱?

2、出示句式图谱,学习第二句歌词。

教师:你们想玩办家家游戏吗?那“大家一起来呀,来玩办家家。”

3、教师指图,巩固第三句歌词。

教师:炒小菜,炒小菜,炒好小菜开饭了。

4、出示句式图谱,学习第四句歌词。

教师:你们的小菜炒好了,我来闻闻,为给你们竖起大拇指。味道怎样呀?“小菜炒好了呀,味道好极了!”

5、出示句式图谱,学习第五句歌词。

教师:听,有一个娃娃肚子饿了,发出了咕咕声。“娃娃肚子饿了”,谁来喂她呀?

教师:你们愿意为她吗?那我们一起来喂她。“娃娃肚子饿了,我们来喂她”

(三)配班老师伴奏,幼儿看图谱念歌词。

1、慢速念歌词。

教师:图谱完成了,你们看着图谱说出歌词吗?比一比谁的声音好听。

2、钢琴速度加快,幼儿加速念歌词。

教师:这次速度加快了,你们能完成这次挑战吗?

(四)在与教师“唱”、“说”互动的过程中,反复倾听并学唱歌曲。感受歌曲中的说唱情绪。

1、教师引导幼儿发现歌曲中的念白部分。

教师:有一首《办家家》的歌,你们仔细听听,歌曲唱了什么?这首歌和我们平时唱的歌曲有什么不一样?(有的地方是“唱”的,有的地方是“说话”的,即念白)教师可根据幼儿的反馈,确定是否需要再次范唱。

2、幼儿集体练习“念白”部分。

教师:这首歌说了什么?我们一起来说一说、做一做。

3、教师唱歌曲,幼儿说“念白”的部分。教师有意识地通过口型、手势提示幼儿自主练习。

4、幼儿唱歌曲,教师说“念白”部分。

教师:现在我们来交换一下,我来说“念白:的地方,你们唱“唱”的地方。

5、巩固歌词。

教师:你最喜欢歌曲中哪一句,请你唱一唱。

(五)幼儿完整表演唱歌曲。

1、教师出示一套娃娃家厨具,一份爸爸妈妈胸饰,创设情景导入活动。

教师:嘘——什么声音啊?哎呀,有一个宝贝肚子饿了!请一位男孩子,一位女孩子做他(她)的爸爸、妈妈,给他(她)炒些小菜吃好吗?小观众仔细看,他们表演的有什么问题?

2、教师出示三套厨具,幼儿戴上胸饰“爸爸”、“妈妈”完整表演歌曲。

3、集体完整表演。表演结束后教师以指偶娃娃的口吻说:看看哪个爸爸、妈妈、炒的小菜最香!我来闻闻。你做了什么好吃的?

办家家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随音乐跟着老师做模仿动作,感受节奏的快慢变化。

2、在音乐游戏中学做爸爸妈妈,表达爱爸爸妈妈的情意。

准备:

1、娃娃家玩具、扮家家的音乐一段。

2、装扮父母的表演道具(领带、项链等)。

活动过程:

一、出示教具(领带、项链)提问:爸爸是带哪个呀?妈妈是带哪个呀?

二、学学我的爸爸妈妈。

1.看教师扮做爸爸。

(1)看教师跟着音乐模仿爸爸戴领带、穿大皮鞋走路等。

(2)猜猜爸爸在干什么?一起学一学。

(3)请全体男孩跟着音乐尝试学做爸爸的动作。

2.看教师扮做妈妈。

(1)看教师跟着音乐模仿妈妈梳头、抹口红、穿高跟鞋走路等。

(2)猜猜妈妈在干什么?一起学一学。

(3)请全体女孩跟着音乐尝试学做妈妈的动作。

三、模仿表演

1.学学自己的爸爸或妈妈平时喜欢做的事情。大家猜一猜,爸爸妈妈在做什么。

2.请一个男孩上前来系上领带,请一个女孩上前来带上项链,装扮爸爸妈妈跟着音乐的节奏一起学一学。

3.选择几个典型的动作连起来,大家一起表演。

课后反思:

整首歌曲的歌词孩子们很熟悉,是他们日常生活的写照。当我范唱这首歌曲时,孩子们马上有了感应,和我一起说:炒小菜,炒小菜,炒好小菜开饭了!开始我并没有要求他们一起学,孩子们就不由自主地做起了动作,还很有节奏。可见,来自孩子生活熟悉的东西是很能为孩子们理解、接受的。

当我提出问题:“你看到爸爸、妈妈平时会做哪些家务活呀?”孩子们都能很拥跃地回答,有的孩子还配上了动作。

因此,我在让孩子们学习这首歌曲时,只要强调歌曲的节奏就可以了,孩子们能很快理解并学会。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主要是“开饭了——”这个语言节奏拉得太长,所以我在教学时就采用了拍节奏的方法帮助孩子掌握,受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办家家教案篇4

设计意图:

中秋节对中班的幼儿来说还是比较陌生,本次活动设计主要是让幼儿初步感知一些中国民俗文化,从而激发幼儿对民族文化渊源的喜爱与认识。中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具体直观形象,所以本次活动通过听故事,吃月饼和欣赏音乐,使孩子对中秋节有一些认识。

活动目标:

1. 初步知道中秋节的来历;对中秋节的活动产生兴趣。

2. 愿意在集体前大胆表述,乐意和同伴分享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 挂图15号;

2. 活动前幼儿向家长了解有关中秋节的传说和习俗。

活动过程:

1. 关于中秋传说的交流与分享。

关于中秋节的传说。

引导幼儿讲述、分享。

2. 教师出示挂图,讲述故事《嫦娥奔月》。

提问:

嫦娥怎么会飞到月亮上去的?这是哪一天?

后羿听到这个消息后,做了什么?

从这以后,后羿是怎么寄托对嫦娥的思念的?

中秋节是怎么来的?

3. 阅读《小朋友的书 我的家》第17~22页“嫦娥奔月”。

4. 幼儿边听故事录音,边阅读故事。

5. 关于中秋习俗的交流与分享。

活动结束:

说一说人们为什么要过中秋节,人们一般是怎么过中秋节的。

活动反思:

?中秋节的来历》是一个语言和社会领域的的故事活动。在课后我觉得我们学到的知识还是在社会领域的内容比较多,整体感觉幼儿对故事的内容并不是很感兴趣,但还是算接近目标了吧。

在上课时我借助了多媒体以及挂图等教具来帮助幼儿了解故事内容,其实对于中班小朋友的知识面来说大家都知道中秋节,但不知道中秋节的时期是八月十五,经过这次的学习,很多小朋友都认知了这一知识点,中秋节要吃月饼等。但关于中秋节的传说《嫦娥奔月》,幼儿却还是没怎么搞懂,我先请小朋友们欣赏一遍,来听出里面的人物,接着我指着挂图讲了第二遍故事。最后,我又讲了第三遍故事。

最后,在时间的紧迫下我结束了这节课,总体来说幼儿对中秋节还是有点了解的但幼儿对这个故事的内容还不是很了解,所以我会利用平时的时间多讲两遍这个故事来提问幼儿使幼儿加深对这个故事的了解。

办家家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运用多种形式学唱歌曲,乐意编唱说唱部分的歌词。

2、体验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节奏卡、歌名卡,布置一个娃娃家

活动过程:

一、引入

1、(师以娃娃口吻):小朋友,你们好!我叫娃娃,今天,我们一起来玩娃娃家的游戏,你们开心吗?

二、学唱歌曲

(一)以游戏的形式分层学唱歌曲

1、娃娃家分角色(学唱歌曲前半部分)

1)初步了解歌曲前半部分歌词内容

娃娃家有爸爸、有妈妈,那——谁来做爸爸呀!(男孩学念:我来做爸爸呀)

谁来做妈妈(女孩学念:我来做妈妈),(师:我们一起来呀,来玩扮家家)。

2)师范唱歌曲前半部分

3)幼学唱歌曲前半部分

2、炒菜给娃娃吃(学唱歌曲后半部分)

(1)师:咦,呜呜,谁哭了?(娃娃),娃娃肚子饿哭了,怎么办呢?(幼:炒菜给他吃)

你们看,老师是怎么炒菜的(师念幼学)。

小菜炒好了,味道怎么样?(让幼儿尝一尝)(师范唱)

(2)我们一起炒菜给娃娃吃。(学唱歌曲后半部分)

(二)、完整学唱歌曲

1、教师指导幼儿学唱歌曲。

2、接唱歌曲:

1、师唱,幼念;

2、幼唱,师念。

3、分角色唱(男孩子唱爸爸,女孩子唱妈妈)

三、仿编歌曲

1、引导幼儿看图仿编念白部分。

师:我买了一些娃娃喜欢吃的小菜,等一下,我们烧给娃娃吃好吗?

2、引导幼儿自由仿编念白部分

师:你们还想烧什么菜给娃娃吃?

3、完整演唱仿编歌曲,改编最后一句歌词。

(1)师:今天除了娃娃,还有这么多客人老师,我们请客人老师一起来吃吧?我们请客人老师来吃,最后一句应该怎么唱?

(引导幼儿仿编:客人肚子了,快快来吃吧!)

(3)幼儿完整唱仿编歌曲

师:我们邀请客人来吃,把一个个的菜都炒出来吧!

四、出示歌名

师:刚才,我们一起开心地玩了娃娃家游戏,还学了一首好听的歌曲。歌名叫《扮家家》(出示歌名卡)。

办家家教案篇6

设计意图:

?纲要》明确指出:选择的教育内容既是贴近幼儿的生活和经验,尊重知识的系统性,与幼儿兴趣、能力相适应的,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小班幼儿正处于典型的游戏年龄阶段,是角色游戏的高峰期,他们对游戏特别感兴趣,其中办家家就是孩子最喜欢的游戏之一,在活动中孩子们可以扮演爸爸妈妈、玩煮饭烧菜的游戏…。所以我选择了《办家家》这首音乐。歌曲《办家家》就是根据这个游戏改编而来的,它来源于幼儿生活,充满儿童情趣,深受幼儿喜爱,其中旁白部分节奏性特别强,朗朗上口,也正是这个地方可以给孩子一个拓展的空间。教师通过游戏贯穿整堂课堂,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自主学习。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4分节奏,并尝试用餐具来表现节奏型,激发孩子对敲击节奏的乐趣。

2、初步学习仿编歌词,并从中体验创造的乐趣。

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4分节奏,并尝试用餐具来表现节奏型。

难点:学习仿编歌词。

活动准备:

1、课前熟悉歌曲《办家家》

2、vcd片及vcd机子。

3、人手一份餐具:锅、碗、瓢、盆、筷子、调羹等。

4、布置超市,内放各种蔬菜玩具。

活动过程:

一、分配角色,复习歌曲《办家家》,教师带领幼儿共同歌表演《办家家》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二、尝试运用餐具敲击声响来表现:xx x/xx x/xx xx/xx x

1、学习节奏型

师:宝宝听说我们小朋友玩办家家的游戏,他来做客了,我们一起炒小菜给他吃吧。

2、游戏:“快乐娃娃家”,引导幼儿用小碗、汤勺等来表现节奏。

(1)教师表演,激发幼儿表演的*望。

师:娃娃吃饱了,高兴地笑了,瞧,大妈妈的碗娃娃和调羹娃娃也高兴唱起了歌,听听,他们唱的是什么歌呢?

(2)引导幼儿用调羹敲击小碗来表现节奏,教师用大锅来控制敲打的速度。

(3)教师指挥幼儿以分小组的形式来敲打小碗或者以爸爸妈妈比赛的形式来敲打节奏。

(4)伴随音乐完整地表演一遍“快乐娃娃家”

三、引导幼儿初步学习创编歌词。

1、教师以班上来了很多客人老师,要为他们准备更丰富的蔬菜为由,带领孩子去超市挑选一样蔬菜。

2、引导幼儿说说自己挑选的是什么蔬菜

3、教师示范把挑选的蔬菜编到歌曲中,如“炒黄瓜,炒黄瓜,炒好黄瓜开饭啦~”

4、幼儿学习创编歌词,并互相交流。

5、选择1-3种蔬菜完整演唱一遍。

四、给客人老师送上自己炒的蔬菜,并把自编的歌曲唱给客人老师听。活动自然结束 。

活动反思:

活动中,孩子们对游戏的兴趣和积极性都很高,对于节奏的掌握也比较好,还能用身体的各个部分拍出声势。但是由于孩子们第一次使用碗和汤勺来进行节奏练习,都比较兴奋,常规不能很好地掌控。

后半部分的仿编通过游戏也都掌握得较好,也许游戏加入一些会更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