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术丝瓜教案5篇

时间:2023-03-31 作者:betray 备课教案

教案在起草的时候,老师肯定要注意创新教学方法,写教案时,我们要结合教学目标来展开,以下是范文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大班美术丝瓜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大班美术丝瓜教案5篇

大班美术丝瓜教案篇1

一、导入

1、大家见过丝瓜吗?说说自己见到过的丝瓜是什么样的?谁用一个词概括一下自己印象中的丝瓜?

2、下面请同学们欣赏几张丝瓜的图片。

3、是呀,丝瓜是一种很普通的植物,可在季羡林老先生的笔下,却成了《神奇的丝瓜》。(出示课题)

4、那么,丝瓜到底神奇在什么地方呢?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新授

1、自由朗读课文,用“——”划出文中最能体现丝瓜神奇的句子。

2、指名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相应的灯片)

(1) 过了不久,过了不久,丝瓜竟然长了出来,而且日益茁壮。

(2)以后,每天看丝瓜,总比前一天向楼上爬了一大段;最后竟从一楼爬上了二楼,又从二楼爬上了三楼。

(3)这样细的藤竟能在一夜之间输送这样多的水分和养料,供应前方,使叶子长得又肥又绿,给土墙增添了活力与生机。

(4)最初长出来的瓜不再长大,仿佛得到命令停止了生长。

(5)两个瓜不知从什么时候忽然弯了起来,把躯体放在窗台上,从下面看上去,活像两个粗大弯曲的绿色牛角。

(6)我认为失踪了的瓜,平着身子躺在紧靠楼墙凸出的一个台子上。

3、课件出示下列句子,学生讨论交流。

l 过了不久,丝瓜竟然长了出来,而且日益茁壮

l 以后,每天看丝瓜,总比前一天向楼上爬了一大段;最后竟从一楼爬上了二楼,又从二楼爬上了三楼。

l 这样细的藤竟能在一夜之间输送这样多的水分和养料,供应前方,使叶子长得又肥又绿,给土墙增添了活力与生机。

(1)“竟然”、“竟”是什么意思?(表示出乎意料,意料之外)

(2)“竟然”、“竟”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对表现丝瓜的神奇有什么作用?(表达了作者对丝瓜的惊叹之情,突出丝瓜旺盛的生命力,从侧面表现了丝瓜的神奇。)

4、的确,丝瓜的成长经历中充满着神奇,正如作者所想:

出示课件:我觉得丝瓜简直太神奇了!仿佛它能考虑问题,而且还有行动。它能让无法承担重量的瓜停止生长;它能给处在有利地形的大瓜找到承担重量的地方,它能让悬垂的瓜平身躺下。

(1)谁来读一读这段话,让大家感受到它的神奇。

(2)在这段话中,这种神奇可以用哪个词来概括? 板书:考虑

(3)透过“考虑”这个词你能体会到什么?(神奇、有灵性)

5、面对丝瓜的不同生长阶段,作者的心灵感受是怎样变化的?请同学们快速浏览全文,划出体现丝瓜不同阶段作者情感态度的词语。

(1)指名回答

(2)教师总结

(3)请同学们看,在作者情感波动中,哪个词出现的频率最高?

(4)出现了几次?(三次)

(5)作者为什么要反复写自己的担心呢?

(丝瓜的神奇就是通过作者的担心一步步引出来的,作者越担心,丝瓜也就越神奇。)

6、你觉得哪一次担心最让你感兴趣?

第一次

(1)课件出示:我真替它担心,生怕它经不住这份重量,会从楼上坠下来,落到地上。

(2)大家想,最初长出的那个小瓜,直挺挺地悬垂在空中,随风摇摆,会不会连同瓜藤一起从楼上坠落到地上,多令人担心哪!谁来读一读。

(4)我是这样担心这只小瓜,这只小瓜怎么样了呢?

课件出示:不久就证明了,我这种担心是多余的,最初长出来的瓜不再长大,仿佛得到命令停止了生长。

(5)你发现丝瓜的神奇了吗?哪个词发现的?板书:停止生长

(6)小瓜为什么停止了生长?不停止生长结果会怎样?

(7)这个小瓜好像具有人的怎样的精神?(自我牺牲)

(8)但它是丝瓜,居然能考虑得这么多,你说神奇不?请读出神奇来!

第二次

(1)课件出示:这两个瓜加起来恐怕有五六斤重,那一根细藤怎么能承受得了呢?我又担心起来。

(2)可是奇迹却发生了,大家请看。课件出示

没过几天,事实又证明了我是杞人忧天。两个瓜不知从什么时候忽然弯了起来,把躯体放在窗台上,从下面看上去,活像两个粗大弯曲的绿色牛角。

(3)你从什么地方感受到丝瓜的神奇了?板书:弯了 放在

(4)如果把这个句子改写为“两个瓜不知从什么时候忽然被弯了起来,躯体被放在窗台上,从下面看上去,活像两个粗大弯曲的绿色牛角。”好不好?为什么?

(5)当我还为细藤无法承担重量而担心时,两个瓜弯起来身体放在窗台上,化险为夷。看到这,作者的心情应该是?(高兴)请读出这种感觉来。

第三次

(1)我又犯了担心病:这个瓜上面够不到窗台,下面也是空空的;总有一天,它越来越大,会把上面的两个大瓜也坠下来,一起坠到地上。

(2)已经有了前两次的经验,作者应该不担心了,可这次仍旧担心着。但事实证明,这次担心依然是多余的,这个瓜最终怎么样了?

课件出示:等我倒退几步抬头再看时,却看到那个我认为失踪了的瓜,平着身子躺在紧靠楼墙凸出的一个台子上。

(3)这个瓜原来是处在怎样的状态下生长的?

(4)现在是什么样子?

(5)这个样子的改变是人为的吗?从哪里可以知道?

(6)是呀,就是人都无法上去的台子,一个原本垂直悬在空中的瓜忽然平身躺在了上面,看到这样的一幕,你想说什么?

(7)这段中哪个词语最能体现丝瓜的神奇?板书:平身躺下

(8)读读这段话,读出这种感觉。

三、总结全文

1、学了课文,同学们觉得这丝瓜神奇吗?是呀,作者也和你们一样,觉得这丝瓜简单太神奇了!但问题随之而来了,丝瓜是用什么来考虑问题的?靠什么来指导自己的行动呢?此时的作者是左考虑、右考虑,站在丝瓜下面无法与丝瓜对话,感到了莫大的困惑。

出示课件:我左考虑,右考虑,越考虑越糊涂。我无法同丝瓜对话,这是一个沉默的奇迹。

2、其实,作者已经在丝瓜这儿得到了启示,在此后的几年里还写到了一些植物,这些植物也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一种生命的神奇。请大家欣赏。

(1)《二月兰》片段

(2)《荷塘清韵》片段

3、亲爱的同学们,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感情了丝瓜的神奇,感悟了季老先生的神奇,感悟了生命的神奇。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呢?

3、课件出示:

l 如果需要作自我牺牲,只要对别人有帮助,我也愿意。

l 我不能改变环境,但我可以改变自己,让自己适应环境。

l 不管有多大的困难,我们都要想办法去解决,积极地去面对。

大班美术丝瓜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感知一片雪花和一层雪花的概念和美感。

2.通过观察,联想平时生活,能自主创想出不同样式的雪花。

3.在创作过程中,感受雪花的美丽形态,对雪花产生独到的审美。

4.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5.尝试大胆添画,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感知一片雪花和一层雪花给视觉带来的不同美感。

难点:在描绘雪花的过程中,体会雪花的美丽。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物质准备:修正液、白色毛线、水粉、棉花、棉签、油漆笔、白粉笔。

经验准备:幼儿有观察过雪花。

活动过程:

一、导入

观看ppt(黑)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了这幅画想到了什么?

生:黑纸,黑夜……

师:对了,这里的黑色啊,其实是一个漆黑的夜晚,你们说,在这漆黑的夜晚,会发生些什么事呢?让我们看一下吧!

师点击ppt,出现许许多多白点,摇曳而下。

师:小朋友们,你们觉得这些白点点是什么呢?

生:雨滴,烟花,雪花……

师:对了,就是一片片的小雪花,今天啊,就带小朋友们一起创作一幅美丽的雪景,好不好?

生:好!

二、场景讨论

1、讨论场景一,幼儿自由讲述雪花是什么样的,(引导幼儿说出雪花的颜色、形状等)

师:小朋友们,你们见过雪花吗?观察过雪花吗?你见到的雪花是什么样子?

生:一片片的,雪白的,像小花瓣……

2、出示各种雪花图,让幼儿观察发现雪花有各种各样的形状,但是都是六角形的。

师:刚刚小朋友们说了许许多多雪花的印象,周老师,也带来了许多雪花的样子,你们来看看吧!形状一样吗?有没有共同点呢?

生:形状不一样,有的上面有尖尖角,有的上面的小圆点点……都是六瓣的。

3、幼儿操作一:用现有材料表现雪花。

师:周老师给你们准备了许许多多的材料,你们能不能自己用这些材料表现各种各样不同形状的小雪花呢?

生:能!(开始操作)

(操作中,是否还要孩子们观察准备的材料呢?)

4、观看场景二。打开ppt。

雪越下越大,沙沙沙沙,把什么变白了呢?

师:你们知道吗?这个时候啊,小雪花啊越下越大了,沙沙沙往下落,越落越多,你们看看,把什么变白了呀?

生:屋顶变白了。

师:除了把房子变白了,还会把什么变白呢?

生:小树,小花,河水,各种小动物……

5、幼儿操作二:添加背景,用现有材料表现出一层一层白雪。

6、欣赏幼儿作品,请幼儿评价

(具体的话你自己想吧)你喜欢雪花吗?为什么?

大班美术丝瓜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对比欣赏,感受不同季节的丝瓜的不同水墨表现效果。

2、乐意并能正确使用绘画工具个材料进行水墨画创作。

3、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4、感受绘画的趣味性,体会创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丝瓜》。

2、毛笔、墨、宣纸、国画颜料等。

3、幼儿认识、观察过丝瓜。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回忆自己见过的丝瓜。

教师:

你见过丝瓜吗?

是什么时候见到的?

天气怎么样?

你见到的丝瓜是什么样的?

2、出示教学挂图中得图一,引导幼儿欣赏。

教师:画上有什么?

丝瓜是什么样子的?

什么颜色的?

叶子是什么样的?

又是什么颜色的?

看到这样的丝瓜叶子,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3、出示教学挂图图二,引导幼儿欣赏。

教师:画上有什么?

丝瓜是什么样子的?

什么颜色的?

叶子是什么样的?

又是什么颜色的?

看到这样的丝瓜叶子,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4、引导幼儿对比欣赏两幅作品。

教师:这两幅画画得都是丝瓜,我们看了以后会有什么不同的感觉呢?

5、鼓励幼儿在欣赏的基础上进行水墨画创作。

教师:如果让你花丝瓜,你会画什么时候的丝瓜?周围还会画些什么呢?

鼓励幼儿大胆作画,正确使用绘画工具。

6、幼儿相互交流作品。

活动反思:

活动中,我们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宽松、自由的探索环境,让他们边操作边探索,边探索边收获。孩子们对活动内容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有的在仔细触摸比较,有的在细细品尝味道,有的在认真观察外形…不久,他们就都有了自己的'发现:颜色不同,味道不同,长短不同,手感不同等等。

大班美术丝瓜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画面的构图、设色,提高审美情趣。

2、探索用中锋画丝瓜、侧锋画叶子的方法,尝试表现画面的疏密结构关系。

3、创作结束后能主动清洗国画用具,自觉排队、不拥挤。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活动准备:

1、幼儿认识过丝瓜。

2、课件:齐白石的作品《丝瓜》,丝瓜系列作品多幅。

3、国画工具材料。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回忆已有经验。

教师:你见过的丝瓜是什么样子的?什么颜色?(绿色的,细长条,上面有深色的、细细长长的筋脉)

2、欣赏齐白石的作品《丝瓜》。

教师:画上有什么?有几个丝瓜?除了有丝瓜,还有什么?叶子是什么样的?像什么?弯弯曲曲的线是什么?像什么?(丝瓜有的细一点,有的粗一点,叶子像手掌,藤是弯弯曲曲的,像电话线)

3、师幼共同讨论丝瓜的创作方法。

(1)教师:我们可以先画什么?后画什么?叶子用什么笔来画?可以几笔画成?丝瓜用什么笔来画?大概要几笔?筋脉怎么画?

(2)教师小结:用大白云中锋两笔画丝瓜;用提斗侧锋三五笔画出一片叶子;用大白云中锋画主藤和缠绕藤;用小勾线笔浓墨勾画叶子种丝瓜上的筋脉。

4、幼儿创作,教师指导。

鼓励幼儿运用大小不同的毛笔来绘画,能注意画面的疏密关系。

5、集体欣赏、交流幼儿作品。

教师:你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

●侧重从叶子的浓淡变化、丝瓜的形态和构图来评价;知道水多色淡、水少色浓的特点。

大班美术丝瓜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丝瓜筋的多种用途。

2、根据所提供的材料,进行想象并制作成各种造型,体验活动的`乐趣。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大小、形状各异的丝瓜筋条、片若干

2、彩纸、双面胶、牙签、一次性筷子等各种材料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师:上搭棚,下搭棚,开黄花,结青龙。猜一种夏天吃的蔬菜。

二、介绍丝瓜筋及其用途。

1、师:这是什么呢?丝瓜筋是丝瓜长成熟、枯萎之后,去掉外皮去掉籽,洗干净、晒干之后形成的。

2、师:别小看这丝瓜筋,用处可大啦,你们知道吗?

介绍丝瓜筋的用途:清洁、保健、药用等。

三、示范制作一两种造型。

1、出师丝瓜筋,引导幼儿从外形上想象。师:这个丝瓜筋像什么?可以把它装饰成什么东西?这个丝瓜筋切片可以做什么?

2、观察丝瓜筋制成的各种造型,开拓幼儿的思维。

3、教师介绍材料并示范制作一两种造型。

4、幼儿想一想、说一说自己要制作的造型。

四、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尝试使用不同的材料,制作出与大家不同的造型。

2、提醒幼儿保持桌面、地面的整洁。

五、展示作品。

相互欣赏,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

活动反思:

一、选材生活化。

?幼儿园指导纲要》强调“幼儿的学习要来源于幼儿的生活,以生活为基础,建立在生活之上。”本次活动教师能捉住幼儿天天感知到的生活环境中各种各样路的美来引导幼儿进行欣赏、体验,实现审美素质的提高。

二、注重幼儿的审美体验。

在活动前请家长带领幼儿去寻找路,进行初次的审美体验,让幼儿与路对话,与家长对话,在对话中积累审美经验。在活动中教师借助展板照片和多媒体课件的分模块欣赏,引导幼儿再次体验,通过幼儿再次地与路对话,与老师对话来梳理、提升审美经验。

三、注重幼儿的个性化的情感表达,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强调:“艺术活动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我在此次欣赏活动中借助提问来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如:在幼儿解读漂亮的路的图案美和颜色美中我会问:你喜欢哪一条路?你为什么喜欢这一条?它上面的图案怎么样?你有没有见过或走过这样的路?如果你走在这样的路上,你的心情怎么样?你想干什么?整个活动过程幼儿情感愉悦,兴趣浓厚,积极性高。

四、尝试将环境美学理念引入幼儿园审美教育。

引导幼儿体验将路与周围环境和人融合在一起欣赏所产生的协调美和意境美。也引导幼儿在设计路时能与周围环境合起来考虑以达到和谐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