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的教案推荐8篇

时间:2023-01-28 作者:Cold-blooded 备课教案

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我们必须认真制定好自己的教学教案,制定教案是比较繁琐的事情,我们要先明确好自己的教学目标,以下是范文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也的教案推荐8篇,供大家参考。

也的教案推荐8篇

也的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运用搓、手捏、刻画等方法制作故事中的动物形象。

2.学习兔唇、龟纹等的细节处理。

3.能运用辅助材料表现故事场景。

活动准备:

1.幼儿了解《龟兔赛跑》的故事情节。

2.《龟兔赛跑》的故事挂图。

3.彩色卡纸、胶水、剪刀、废报纸等辅助材料。

4.陶泥、操作工具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出示故事挂图,引起幼儿的活动兴趣。

(l)教师:你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出示挂图,幼儿讲故事)

(2)教师:你喜欢谁?不喜欢谁?为什么?

(3)教师:后来,兔子改掉了骄傲的缺点,在第二次比赛中它得了第一名。因此乌龟和兔子都很可爱。今天我们用陶泥来捏出乌龟和兔子好吗?

●通过出示挂图,回忆故事,帮助幼儿了解故事中角色的外形特征,为后期创作积累视觉经验。

2.幼儿讨论。

(l)教师:我们在制作中要注意些什么? (要求幼儿大胆设想,预知在制作过程中的细节处理)

(2)教师强调有关兔唇、龟纹等细节处理。

要点提示:

通过提问,让幼儿预先思考在创作中应注意的地方,为幼儿的创作扫除了一些障碍。同时,教师关于细节方面的处理提醒,进一步增强了幼儿大胆创作的信心,有效保证了活动的顺利进行。

3.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请先完成作品的幼儿运用辅助材料布置宅们的比赛场景。

4. 展示幼儿作品,教师讲评。

也的教案篇2

贺卡制作要求:

○贺卡主题:圣诞贺卡、元旦贺卡、春节贺卡等;

○文字内容:与主题相扣的祝语、心言等;(圣诞快乐:merrychristmasday;新年快乐:happynewyear)

○图案色彩:颜色搭配和谐,色彩过渡自然,与主题氛围相应;

○版式设计:贺卡的总体效果,最体现贺卡感染力的地方。

贺卡操作要领:

○页面设置:文件——页面设置(“纸型”建议用“大32开”横向或纵向)。

○图片:插入——图片——剪贴画或来自文件(供选图片在“网上邻居——学案资料——贺卡制作”里)。

○艺术字:插入——图片——艺术字。(主题、横幅、重点话语等)

○文本框:插入——文本框——横排或竖排。(祝福语、自己的落款、签名、日期等)

注意:○不管是使用了什么,都要对其版式、填充等进行调整。(方法:选中它,右键——设置图片/艺术字/文本框/自选图形的格式——版式或颜色与线条等)

○还可以在相应的浮动工具栏中调整,如图片的透明色、裁剪等。

○多个对象重叠时,注意“叠放次序”和“组合”。

重点推荐技巧:

○灵活地应用各种自选图形(特别是“星与旗帜”、“流程图”、“基本图形”),重点在于“设置自选图形格式”的填充效果。

○在文本框中插入图片,以方便移动。(注意:放于文本框里的图片的某些“设置图片格式”选项是不可用的,比如“版式”)

你还可以使用:

○使用背景:格式——背景——单一颜色、填充效果、水印(视情况使用其中一项);

○使用主题:格式——主题(选择某一主题后,右边会有预览,如果是显示需要“安装”的则说明本类主题为安装,不可用)。

也的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有勇气在同伴面前大声说话。

2、能用“我叫xx,今年x岁,我是x孩子,喜欢xx”句式介绍自我。

2、了解男女面貌中的性别特征,学会确定性别。

活动重点、难点:

能用“我叫xx,今年x岁,我是x孩子,喜欢xx”句式比较连贯说话。

活动准备:

男、女布娃娃。

活动过程:

一、观察、谈话导入

出示男女两个布娃娃,请幼儿说说性别,并说出自我是怎样确定的。

二、认识自我

1、请个别幼儿说说自我:姓名、性别、年龄、喜欢什么?

2、请全体幼儿找到旁边的同伴,相互说说自我的姓名、性别、年龄,告诉同伴自我喜欢什么?

三、游戏互动

幼儿在活动室自由站起,在《找朋友》歌声里,随歌词提示找一个同伴,歌声停止后相互介绍自我。游戏重复多次,引导幼儿找不一样的朋友相互介绍。

四、结束活动

1、幼儿随歌声找凳子做朋友回到座位。

2、采访个别幼儿:你在游戏里认识的新朋友有谁?叫什么名字?几岁?喜欢什么?

3、任务:回家请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介绍自我。

也的教案篇4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学习提示”,预习课文。

2、检查预习,读通课文,学会生字。

二、教学过程

1、学习“学习提示”,了解训练重点(学会按三项要求预习课文)。

(1)回顾关于“预习”——过去我们学会了什么?(三年级、四年级)

(2)自学“学习提示”,同桌议议,然后指名说:什么叫预习?预习有哪三项要求?

2、按照预习要求,逐项进行预习:

(1)读通课文,快速、轻声、自由地读两遍,读准生字的音。

(2)自学生字、新词,理解词义(可注在书上)。

(完成作业本第一题)

(3)边读边想,了解课文内容,发现疑难问题。通过多次默读课文,运用不同符号做标记。

①遇到不理解的句子用“”标出,并打上“?”。(完成作业本第2题)

②难理解的片段用“()”标出,同时打上“?”。

③其他不懂的安排或疑难问题用“——”标出,同时打上“?”。

3、检查第一项预习情况。指名读课文,全班评议。(字音有否读准,有无添字、漏字,是否读破句)

4、作业:(1)作业本3、6题(课内完成)。

(2)中午写字课听写词语。

(3)上交课本,检查预习习惯的养成情况。(标注要求规范)

(教师收集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预备下节课使用。)

也的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明了在道路上嬉戏的危险性。知道在马路和街道上玩耍、游戏、追逐打闹不光是单纯的违法行为,而是非常危险的。要在安全的场所嬉戏。

2、了解《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

3、知道在道路上哪些是危险的游戏。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老师讲《丁丁和飞飞的小故事》)一天下午放学以后,丁丁和飞飞带上自己的滑板和旱冰草鞋来到马路上。他们说,今天两个人要比试一下,看谁的技术高。

马路上汽车来来往往,丁丁和飞飞想,反正汽车不最撞我们。他们还说要和汽车赛跑呢。他们选择了一处路面比较狭窄的小坡道,两人踏着滑板和旱冰鞋从坡上快速向下滑去。

“哦,我飞起来了!”飞飞高兴地大声叫起来。这时,一辆小面包正在上坡,见两个小朋友从坡上“飞”下来,赶紧避让。两个小朋友看见上坡的小面包车也吓坏了,一时控制不住,重重地摔倒在路边。

1、请同学们互相说说自己的看法。

2、同学议议,丁丁和飞飞的行为有哪些错误,他们这样玩有什么后果。

3、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4、读读儿歌练习滑板和旱冰,马路街道都不行,妨碍交通危险大,事故发生在刹那,血的教训不能忘,自身安全要保障。

5、师小结:同学们,马路和街道是为了通行便利而建造的。道路上的车辆川流不息,交通十分繁忙。有的同学喜欢在马路和街道玩耍、游戏、追逐、打闹,这不光是单纯的违法行为,而是非常危险的。

6、出示《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有关规定行人不得在道路上使用滑板、旱冰鞋等滑行工具。

二、辩一辩、说一说

1、一些小朋友正在马路上嬉戏,想一想,这种行为对不对呢?请说出理由

2、师小结:放学以后在街道和马路上练习足球、打羽毛球,既妨碍车辆的`通行又可能被车辆撞伤是不允许的。在街道和马路上跳绳、踢毽子,会给行人和车辆的通行带来困难,是妨碍交通的,容易发生事故。

3、出示《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有关规定,读一读a、行人不得在车行道内嬉闹b、行人不得有追车、抛物击车等妨碍道路安全的行为。

三、正确判断:

你曾经玩过这些危险的马路游戏吗?请将当时的情況写出并加以反省。﹝未曾做过打○,曾经做过打x﹞在马路上玩滑板、溜冰在停车场玩捉迷藏在天桥上嬉戏你还曾看过哪些危险的马路游戏,并将当时看到的感想说一说写出来。

也的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乐于参与跳绳活动,愿意通过不断练习逐步掌握跳绳的技能。

2、能尝试手脚协调地进行跳绳游戏。

3、学习跳绳的方法,理解跳绳时手、腿的动作。

4、锻炼平衡能力及快速反应能力。

5、培养幼儿团结合作的观念。

活动准备:

跳绳人手一根、口哨、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热身活动:小青蛙旅游

二、基本部分

1、认识跳绳、明确活动内容 。

2、观察、示范跳绳,观察技巧。

(1)请幼儿尝试跳绳,教师观察幼儿的表现。

(2)请会跳的幼儿说说自己是怎么跳绳的并示范。

(3)教师示范并讲解跳绳时手、腿的动作要求及时机技巧。

3、幼儿练习跳绳

4、测试、记录幼儿发展情况

(1)情境:小青蛙长大了,鼓励幼儿大胆表现。

(2)分组测试、记录各幼儿发展情况。

三、结束部分

1、自由练习

2、放松活动:拍拍腿,揉揉手臂。

活动反思:

跳绳是我们班在中班第二学期就开始的活动,幼儿现在已经能把甩绳和跳绳的动作连贯在一起。个别新来的幼儿需要指导,我制作了跳绳记录表,让幼儿自己进行记录。

小百科:跳绳,是一人或众人在一根环摆的绳中做各种跳跃动作的运动游戏。

也的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通过让对同类物体进行长短比较,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

2、能够比较和区别物体的长短。

3、学习用并置的方法区别物体的长短。

活动准备:

1、趣味练习:比较概念

2、长短不同物品、幼儿学具。

活动过程:

一、导入

谈话导入:小朋友,老师这里有两根魔棒,你能看出它们有什么不同吗?

二、展??

1、通过操作,学习并置比较法。

教师出示长短不同的物品,让幼儿观察并说出物品的名称、颜色、哪个物品长?哪个物品短?

2、用什么方法证明你说的是对的呢?

提问:你是用什么方法比出来的?

小结:用并置比较的方法比较长短。与幼儿一起朗诵教师总结的儿歌,边说边操作。

两个朋友比长短,

先躺下,左对齐;

眼睛向着右边看,

就能比出长和短。

3、趣味练习:比较长短

观察图片,比较相同物体的长短。

请幼儿看看图片哪支铅笔长?哪支铅笔短?并在最长的铅笔下面的圆圈里图上红色,

在短的铅笔下面的圆圈里图上蓝色。

4、分组操作,巩固方法。

请幼儿在小筐里分别拿出不同的物体进行比较,相邻两名幼儿相互交流,教师进行巡回指导,重点指导掌握不好的幼儿。

活动延伸:

教师小结后,让幼儿通过寻找生活中熟悉的物品学习比较长短,形成长于短的体验。

也的教案篇8

目标:

1、能辨别认识圆柱体,感知其基本特征。

2、在操作中感知数量的趣味。

准备:

1、各种圆柱体的玩具物品

2、人手十枚一样大小的硬币或硬币状的替代物。

过程:

一、 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以前我们学习了哪几种图形宝宝,还记得吗?(让幼儿说一说)今天呀,我们班上来了一个新客人,它是谁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 游玩“圆柱世界”

(1)、幼儿看各种圆柱体的玩具、物品。

(2)、幼儿任意挑选一种玩具,感知圆柱世界的丰富。

“你拿的是什么玩具?它是什么样子的?”

(3)、介绍圆柱体

(4)、幼儿互相交流。

三、 感知圆柱体的特征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圆柱体与圆形有什么不一样吗?”

(1)、幼儿自由探索圆柱体的主要特征,能用手、绳子、尺子量一量,圆柱体的两端和中间是否一样?

(2)、幼儿相互交流探索的结果。

四、 操作体验

(1)、教师取出硬币问:“这是什么形状的?”“你能把硬币变成圆柱体吗?”

(2)、幼儿探索将硬币变成圆柱体的方法。

(3)、幼儿叠硬币,将圆形变成圆柱体。

五、 幼儿操作

请幼儿翻开操作材料《数学》第25页,教师按提示指导幼儿完成此页中《认识圆柱体》的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