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礼物教案小班6篇

时间:2023-01-22 作者:Fallinlove 备课教案

如果没有在课前制定好一份全面的教案,那我们的教学效率是很难得到提升的,重视教案的写作,是每一个教师都要做到的,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升个人的教学素质,下面是范文社小编为您分享的搬礼物教案小班6篇,感谢您的参阅。

搬礼物教案小班6篇

搬礼物教案小班篇1

【活动目标】

1.学会仔细观察画面的内容,尝试用比较清楚的语言表达画面的内容。

2.大胆猜想除了用眼睛看,还可以用什么办法感知礼物,知道不同器官的重要性。

3.在猜测中萌发对礼物的期待,体验收获礼物的快乐,知道收到礼物应该表示感谢。

【活动准备】

课件、图书、若干礼物、礼物盒、若干眼罩

【活动过程】

一、聚焦礼物,激发兴趣

1.出示礼物盒,激发幼儿兴趣

师:孩子们,看,这是什么呀?你们收到过礼物吗?在什么时候收到什么礼物?收到礼物时心情怎么样?

2.引出老鼠阿姨的礼物

师:今天有一个动物朋友,大家都称呼它“老鼠阿姨”,老鼠阿姨要来送礼物,它要把礼物送给谁呢?

老鼠阿姨拿着礼物喊道:“孩子们,快点过来吧!”都有哪些小动物过来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观察画面,了解故事内容

(一)幼儿观察画面,猜一猜,数一数

师:咦,这是谁呀?你从哪看出来的?还有这只呢?一共有几只动物?一只动物一份礼物,老鼠阿姨需要准备几份礼物呀?一起来数一数。

(二)观察小动物拿到礼物的心情

师:小动物们都拿到礼物了吗?(小动物们一个个都拿到了礼物。)小动物们拿到礼物的心情怎么样?从哪看出来的?

它们拿到礼物在想什么呢?(老鼠阿姨送的礼物是什么呢?)怎么样可以知道老鼠阿姨送的礼物是什么?如果你们收到礼物你们最想怎么做?

三、大胆猜想除了用眼睛看,还可以用什么办法感知礼物

1.师:看,老鼠阿姨在做什么?

老鼠阿姨说:“想知道礼物是什么,不能用眼睛看,要用其他的办法猜,猜出来才能拿走礼物哦!”

把眼睛蒙起来看不见,怎么猜呢?你们有什么好办法?

2.幼儿想一想,说一说。

3.小动物会用什么办法猜呢?

4.逐一出示小猪、小兔、小松鼠、小青蛙,猜猜、看看它们会用什么办法呢。

教师小结:我们除了用眼睛看,还可以用耳朵、鼻子、小手、嘴巴等各种器官感知物体,这些器官的本领真大呀,所以我们要爱护我们身体的每个部位哦!

四、结束活动

孩子们,如果你们收到老鼠阿姨的礼物,你们的心情会怎么样?你们最想对老鼠阿姨说什么?小动物们会对老鼠阿姨说什么呢?

【活动反思】

这本绘本《老鼠阿姨的礼物》是适合小班本年龄段幼儿的读物。而我在目标的制定上,也是根据我们小班年龄段幼儿的特点及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和需要来确定的。在《指南》中语言领域里的目标2提到,小班幼儿要会看画面,能根据画面说出图中有什么,发生了什么事等。因此,我把目标1定为:学会仔细观察画面的内容,尝试用比较清楚的语言表达画面的内容。目的在于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引导他们说出故事的大致内容。而目标2的制定,则是鼓励幼儿大胆猜想除了用眼睛看,还可以用什么办法感知礼物,知道不同器官的重要性。整堂课通过猜测故事情节,猜测礼物,来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及对礼物的期待。

搬礼物教案小班篇2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理解故事内容,学习感受故事中的不同情感。

2、懂得帮助别人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教学准备:

金色的小树叶、背景舞台、可操作的小动物、各类废旧材料等。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猜猜教师手中之物,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件小小的礼物,就在老师的手中,你们猜猜是什么?金色的小树叶怎么会是礼物呢?请小朋友听一听故事《礼物》。

二、教师边操作边分段讲述故事,引导幼儿理解故事的内容。

1、师讲述故事的第一段:小树丫丫原来长得怎样?有一天,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丫丫躺在地上感到怎样?(伤心、难过)

2、师讲述故事第二段:谁走过来了?白兔看见小树丫丫了吗?它在干什么呢?小狗走过来时是怎么做的?丫丫感到怎样?(很痛)

师出示小象:小象走过来了,它会怎么做呢?

3、教师讲述故事第三段:丫丫留下了一片金色的叶子,它在等待什么呢?

4、教师继续讲述故事的最后一段

师:小狗、白兔、小黑熊有没有拿到树叶?为什么它们摘不到树叶?丫丫把金色的树叶送给了谁?为什么要送给小象呢?

三、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幼儿欣赏。

师:故事好听吗?我们再来听一遍。(幼儿完整地欣赏故事)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故事里的谁呢?为什么喜欢它?当别人有困难的时

候,我们应该去关心、帮助他。

小朋友,你帮助过别人吗?你帮助过谁?你是怎么帮助他的?(引导幼儿与自己的好朋友讲讲)

师:帮助别人后,你心里觉得怎样?

师小结:帮助别人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四、活动延伸:做礼物

师:小朋友,有没有人帮助过你呢?你们想不想也送件礼物给帮助过你的人呢?老师给你们准备了许多的材料,等会儿请你们自己动手做一件礼物送给帮助过你的人。

搬礼物教案小班篇3

一、设计理念:

幼儿的感知觉是他们认识世界的主要手段之一。各种感知觉的均衡发展才能使幼儿发育正常,因此,提供感知觉均衡发展的机会显得尤为重要。《老鼠阿姨的礼物》这个活动就为孩子提供了这样的机会,能使幼儿的听觉得到充分的锻炼。活动用“老鼠阿姨送的礼物”贯穿整个活动,不但激发了孩子的好奇心,也调动了他们运用各种感官进行探索和发现的快乐,有效地促进了幼儿语言及感官的发展。

二、活动目标:

1、理解绘本内容,能够简单讲述绘本故事。

2、根据声音的提示,猜测糖果的多少,发现音量与物体多少的关系。

3、在猜测中萌发对礼物的期待,体验收获礼物的快乐。

三、活动重点:

能参与绘本阅读,简单讲述故事内容。猜测中萌发对礼物的期待,体验收获礼物的快乐。

四、活动难点

根据声音的轻重比较2瓶糖果的多少。

五、活动准备:

绘本ppt、4盒糖果、老鼠头饰

六、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教师以老鼠阿姨的身份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师:看看我是谁呀?(老鼠)小朋友们好!(引导幼儿打招呼)

师:看看我带来了什么?盒子里装的都是礼物,知道我拿着礼物要送给谁吗?你们想要礼物吗?要礼物的请举手。想要礼物可要好好表现咯,我等会儿就把礼物送给大家。

(二)阅读绘本,理解故事内容

1、ppt1

师:老鼠阿姨的礼物是要分给森林里的小动物的。看,谁来拿礼物了?你们认识它们吗?(来了xx、xx、xx和xx。)

2、ppt2

师:数数看一共来了几个小动物?(1234)你们觉得,小动物们会怎么跟老鼠阿姨说?谁来学一学?(老鼠阿姨,请给我一个礼物吧。)

师:4个小动物来拿礼物,老鼠阿姨说每个人都有,要几个礼物才够呢?(要4个礼物。4个小动物,4个礼物,不多不少正正好。)

3、ppt3

师:老鼠阿姨说:“别着急,别着急,请你们排好队拿礼物”。看,小动物们是怎样排队的?谁排第1个?(小猪),小青蛙排在第几个?(第3个),小青蛙前面是谁?(小兔子),最后那个是谁?(小松鼠)

4、ppt4

师:大家拿到礼物可高兴了,可是盒子包得那么好,里面到底是什么呢?谁来问一问老鼠阿姨?(老鼠阿姨盒子里装的是什么呀?)

师:别着急,别着急,这个礼物不能用眼睛看,可是可以用耳朵听。

(三)听声音,猜测礼物

师:用耳朵听你能猜出来是什么礼物吗?那我把礼物拿来,我们一起来猜猜看吧!

1、第一次比较(1颗糖和4颗糖)

师:竖起小耳朵仔细听,这里会是什么礼物呀?(糖)

师:你们想要糖吗?我这里有两盒糖,听一听,哪一盒多哪一盒少,只有猜对了才能获得礼物哦!

教师小结:糖少的声音轻,糖多的声音响。

2、第二次比较(2颗糖和满满一盒糖)

师:你们还想得到更多的礼物吗?

师:仔细听这盒的声音,再听一听这个?你们有什么新发现?(一个盒子没有声音,猜测可能是空的)哪个糖多,哪个糖少?

师:看一看,到底是哪个多?为什么这个盒子装了这么多糖果确没有声音呢?

小结:原来不是声音越大糖果越多,盒子里都塞满了糖就没有声音了。

(四)听故事,分享礼物

师:原来,这些盒子里装的都是糖果啊,小动物会不会收到老鼠阿姨送给它们的糖呢?看看,哇,好多好多糖啊,小动物们高兴极了。拿到糖果应该说什么?(谢谢老鼠阿姨)今天我们小一班的宝宝表现很棒,老鼠阿姨也来给你们发糖果啦!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内容比较有趣,孩子们都很感兴趣,因此氛围还是比较好的。整个活动孩子们都比较积极、投入,环节紧凑,时间刚刚好!但是整个活动的节奏还是相对比较快的,作为一个综合活动,幼儿得到的锻炼还是不够。有很多地方都是以教师为主,在帮幼儿回答、小结,幼儿说的机会还是太少了!作为教师应该以幼儿为主,在活动中给幼儿提供足够多的机会,让他们得到充分的锻炼!

搬礼物教案小班篇4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多种感官猜测礼物,愿意大胆表达出来。

2、尝试用较完整的话介绍自己。我是谁?我会……。

3、积极参与猜礼物游戏,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胸饰每人一个 一老师扮演老鼠阿姨 礼物若干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宝贝们,今天我们去哪里呀?

幼:去老鼠阿姨家做客呀?

师:到别人家做客要注意什么呀?

幼:有礼貌 不乱跑……

师:真棒!我们赶紧出发吧.

二、做客

1、介绍自己

老鼠阿姨:欢迎你们,可爱的宝贝们,请找个位置坐下来吧!我是老鼠阿姨,我会跳舞,你们会像我一样介绍自己吗?“我是谁,我会干什么?”

2、 分发礼物

老鼠阿姨:真棒!我呀都认识了你们,我还给你们准备了礼物,礼物藏在盒子里,会是什么呢? 你有好方法吗?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

(1)——眼睛看

(2)——用耳朵听,

(3)——鼻子闻或用嘴巴尝

(4)——用小手摸

小结:原来我们身上的宝贝本领可大了,还能猜到礼物,要好好保护这些宝贝哦!

三、游戏:猜礼物

1、老鼠阿姨:想要得到最棒的礼物吗?(想),礼物就在后面的老师那里,等下请你们到客人老师那里用我们学的方法——小耳朵(听),小眼睛(看)……去猜礼物,然后请老师画一画你用的是什么方法。明白了吗?明白了就赶紧行动吧!

2、幼儿猜礼物

3、提问:你用的是什么方法拿到礼物开心吗?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吧!

四、分享礼物

师:时间不早了,我们也要回家了,收到礼物要跟老鼠阿姨说声好听的“谢谢”。

搬礼物教案小班篇5

[设计意图]

圣诞节越来越近,孩子们也越来越兴奋,琪琪高兴的对大家说:“我妈妈说到圣诞节时,圣诞老人要送我一件神秘的圣诞礼物。”一听这话孩子们特别兴奋,一个个讨论起了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礼物,看到孩子们热情洋溢的笑脸,我想:我们何不也来做一次圣诞老人给小朋友做圣诞礼物呢?于是,我们的“圣诞礼物”这一活动也就这样产生了。

[活动目标]

1、学习撕、贴、粘、包技巧,锻炼幼儿手部肌肉的活动能力。

2、简单了解圣诞节的一些事情。

3、体验与同伴一起制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自带礼物1——2个。

2、各种纸盒、双面胶、透明胶、糨糊、各色电光纸、毛线、剪刀、抹布等。

[活动过程]

1、谈话活动导入。

再过几天就是12月25号了,你们知道12月25号是什么节吗?圣诞节还有一个很好听的故事呢,你们想不想听一听?

2、自编故事《快乐的圣诞节》。

圣诞节的时候人们会干什么?人们为什么晚上在床头放一只干净的袜子?圣诞老人是怎么给人们送礼物的?你们想得到圣诞老人的礼物吗?可是,圣诞老人要准备这么多的圣诞礼物可累了,我们小朋友能不能帮帮圣诞老人啊?那我们一起来帮圣诞老人一起准备礼物吧。

3、幼儿动手制作圣诞礼物。

要求:(1)看谁制作的礼物很神秘别人不知道。

(2)把你制作好的礼物穿上毛线挂在我们教室的展板上,等过节的时候你就可以代替圣诞老人把它送给你的好朋友了。(老师负责帮助幼儿把礼物穿上毛线)

4、幼儿相互欣赏制作的礼物。

附故事:快乐的圣诞节

12月25日那天,也就是圣诞节这天,圣诞老人会从很远的地方,坐着雪橇来给所有的小朋友送礼物,人们一到这一天都会早早的睡觉,他们在睡觉之前呢,会在床头放上一只干净的袜子,你们知道为什么放一只干净的袜子吗?因为圣诞老人来的时候,发现屋子里的人还没有睡觉,他就会悄悄的走开;要是屋子里的人睡觉了,他就会悄悄的把礼物的放进干净的袜子里,等你第二天睁开眼睛的时候就可以看到圣诞老人送的礼物了。

搬礼物教案小班篇6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正是各种感觉器官均衡发展的良好时机,幼儿在生活中对声音的认知和经验的积累为他们的五种感知觉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幼儿听故事理解身体各部位的作用,以五种感知觉为基础进行猜测,可以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和创造力。

活动目标

1、情感目标:对故事充满期待与好奇,感受正确地待人接物方法。

2、知识目标:通过操作,进一步理解眼睛、手、耳朵、鼻子、嘴巴等器官的作用。

3、能力目标:仔细观察画面,大胆表达自己的猜想,回顾五官与手功能的生活经验。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熟悉知道眼、手、耳、鼻、嘴。活动难点:了解这些器官的用途。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1、熟悉眼、手、耳、鼻、嘴,并知道他们的作用。

2、提前指导让幼儿掌握佩戴眼罩的方法。

物质准备:故事、课件、眼耳手鼻口图片、礼物盒、眼罩人手一个、沙锤、铃鼓、茶叶、山楂片、糖果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出示老鼠的耳朵和眼睛、尾巴的局部图片,引发幼儿兴趣。

二、进行部分:

(一)师讲述故事前半段,启发幼儿发现除了眼睛以外身体有用的器官手、鼻、耳。

1、师:老鼠阿姨要送礼物,她有几个礼物盒子呀?

2、教师讲述故事开头,让幼儿发现眼睛的用途。

师:看,老鼠阿姨做了一件什么事情?把他们的眼睛全蒙住了,让他们用其他的办法来猜猜礼物盒里是什么?眼睛可是很有用的呀!不用眼睛可怎么办呀。

(出示“眼睛”图片)。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二)利用两种不同的乐器,让幼儿通过用手摸、用耳朵听、用鼻子闻的方法感受身体感觉器官的用途。

(1)教师出示眼罩和乐器,请 1 名幼儿上台戴上眼罩,听教师指令找出指定的乐器。

提问:你用了什么办法?(出示“手”图片)。(摸出来后问幼儿你刚才用的是什么呀?引导幼儿说出手,然后大家一起说用手来摸,贴上小手图片)

(2)引导幼儿不用眼睛、不用手,用其他的办法找出铃鼓在哪里。

师:你是靠什么听出来的?(出示“耳朵”的图片)。(教师举起乐器让幼儿通过耳朵来分辨)

(3)师:我们的`爱心水吧里还有许多宝贝呢,我们也跟他们做做游戏。如果不用

眼睛、手、耳朵,还有办法猜出来吗?请幼儿利用鼻子闻猜猜是什么。(出示“鼻子”图片)。

教师小结:原来,我们身上有好多器官都是有用的,要好好爱护它们噢。

3、依次出示 4 个小动物的图片,带领幼儿观察他们是否用了我们的方法。师:看,小兔子在干嘛?摇啊摇,用耳朵听。

小猪在干什么?在用它的大鼻子闻呀闻。

小松鼠呢?用手小心摸,我们一起来学学看。

老鼠阿姨这样东西能吃吗,老鼠阿姨说能吃的,这才放在嘴巴里尝一尝。

那小青蛙用了什么办法呀?对,它的嘴巴鼓起来了,引导幼儿说出用嘴巴尝。(出示“嘴巴”图片)。

(三)出示礼物盒子,让幼儿戴上眼罩用其他身体感觉器官去猜测礼物是什么。

(1)出示礼物盒子,教师发给幼儿一人一个眼罩,请幼儿通过听一听、闻一闻的方法猜猜盒子里到底藏的是什么礼物。

师:老鼠阿姨也把礼物带到了咱们小四班,每个小朋友戴一个眼罩,我们一起来玩。准备好,我拿着盒子摇,你用耳朵认真听。把眼罩拿下来,礼物盒里是什么? (让幼儿大胆猜测。)

我打开盒子,你用鼻子仔细闻。拿下眼罩猜猜是什么?

(2)请个别幼儿上前通过摸一摸的方法继续猜测。请你把小手伸进去摸一摸,拿下眼罩猜猜是什么? 我们一起打开看看是不是糖?

三、结束部分

游戏:变魔术。师幼共同分享盒子里的礼物。(发现是糖但数完发现数量不够,于是教师变魔术把糖果变够,分享,结束)

活动总结

活动总体生动有趣,孩子十分喜欢。但教师应该多进行一些集体活动,让每个孩子都有操 作的机会,避免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