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了教案7篇

时间:2022-10-01 作者:Fallinlove 备课教案

教案是老师为了提高上课质量事先完成的文字载体,写好教案后,在接下来的教学工作中起着相当大的作用,以下是范文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小班了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小班了教案7篇

小班了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认识面部五官,能准备的指出五官的位置。

2、喜欢唱问答歌,能随歌曲内容做相应动作。

3、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4、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1、小镜子人手一面。

2、《好宝宝》歌曲磁带。

活动过程:

1、请幼儿照镜子,找找五官。

(1)幼儿照照镜子,从镜中观察自己的小脸,看看脸上的"宝贝"。

(2)指指"宝贝"的位置,说说"宝贝"的名字(眼睛、嘴巴、耳朵、鼻子)。

2、问一问,答一答,帮助幼儿熟悉歌词。

(1)教师问幼儿:"好宝宝,我问你,你的鼻子在哪里?"幼儿回答:"老师,告诉你,我的鼻子在这里。"边说边用手指着自己的鼻子。

(2)将"你的鼻子在哪里?"替换成"你的眼睛(耳朵、嘴巴)在哪里?"继续问答。

3、完整教唱问答歌,幼儿能随歌曲做出相应的动作。

(1)教师边弹琴边唱歌,向幼儿提问,幼儿也随着琴声应答。

(2)将"眼睛、嘴巴、耳朵"分别替换进歌曲,进行问答演唱。幼儿随音乐做相应动作,如指出鼻子、眼睛、嘴巴、耳朵。

活动延伸:

熟悉歌曲后,教师将"好宝宝'"替换成某个小朋友的名字来演唱,也可由男孩子或女孩子来进行一问一答式演唱。

小班了教案篇2

一、有益的学习经验:

1、巩固双正方折法。

2、练习使用剪刀剪直线。

3、会看折叠图进行折纸。

二、准备:

正方形纸、小剪刀、折叠图样。

三、活动与指导:

1、老师用正方形纸做一个有趣的小猴爬山,示范给幼儿看,并让幼儿看小猴爬到山顶的有趣游戏,引起幼儿制作的愿望。

2、出示折叠图,看看谁能照图样折成双正方。

3、再次示范用剪刀剪下“小猴子”折出山头。

4、组织幼儿玩小猴爬山比赛。(将小猴顺“山”下两个角插进去,搓动两个角,小猴会从山顶出来)

小班了教案篇3

活动目标:

了解牛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及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活动准备:

黄牛、水牛、奶牛的挂图或课件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说出它们的名字并了解其外形特征。

(1)师:你认识哪种牛?它叫什么名字?长什么样子?

(2)总结:教师带领幼儿逐一总结黄牛、水牛和奶牛的外形特征。

2、了解牛的生活习性。

(1)牛喜欢吃什么?牛的嘴为什么一直在动?

小结:牛吃草时先把草吞到胃里,休息时,再将草叶到嘴里嚼,嚼碎后再送到胃里消化、吸收。

(2)牛住在哪里?水牛为什么喜欢泡在水里?

小结:黄牛和奶牛生活在农村和草原,人饲养后为它建了牛棚,它就住在牛棚或牛奶场里;水牛在下地耕田后很热,所以喜欢泡在水里,这样可以凉快一些。

3、理解牛的作用及与人们的关系。

(1)黄牛、水牛的力气很大,所以可以帮助人们干活。

(2)小朋友知道奶牛有什么作用吗?

小结:我们喝的牛奶、酸奶、奶制品都是奶牛的功劳。牛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还能帮人们干活。我们应该保护它们。

小班了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模仿怀孕时的妈妈,发展幼儿跳的动作;

2。喜欢参与游戏,能与同伴轮换玩具玩游戏;

3。喜欢参与游戏,体验。

4。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活动准备:

4个不同颜色的大布口袋(里面装着沙子)、平衡木

活动过程:

1。准备活动:动物模仿动作

2。游戏:《袋鼠妈妈》

玩法:幼儿分成人数相同的四队,每一队排头的幼儿系上大口袋当袋鼠妈妈,走过平衡木,跳到呼拉圈里,再跳回来把口袋交给下一名幼儿;规则:当袋鼠妈妈必须要跳着完成游戏;没跳的幼儿要重新开始。

3。分散活动:提供大口袋,指导幼儿带着大口袋模仿袋鼠妈妈的动作,扮演角色进行袋鼠妈妈跳跳跳的游戏。

教学反思:

小孩子在这次活动中,都能懂得遵守游戏规则,孩子们积极投入到这个游戏之中,大家兴致很高,从活动中学会了双脚向前跳的技能,锻炼其腿部力量。设计教案时,紧紧抓住幼儿年龄特点,以游戏为主,通过让小孩子玩一些富有情趣的游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孩子在活动的过程中去发现问题,拓展思维,让他们在尽享学习成功的喜悦中,使求知之欲望、探索之精神得到升华,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孩子的合作意识和进取精神。

小班了教案篇5

一、观察大书,激发阅读兴趣并欣赏故事,

——(出示大书)老师带来了几张有趣的图片,这些图片讲述的是一个故事,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看一看!把看到的告诉老师,幼儿自由讨论大书

观察图1,故事里面有谁,它们在干什么?它们为什么要洗澡?

n 教师引导注意观察小猪,观察画面中小猪的神态。它喜欢洗澡吗?

n 看图1小猪喜欢洗澡吗?教师重点指出每副图的小猪,观察后说一说小猪干什么。

n 小猪最后到哪里去了?后来它喜欢洗澡吗?

n 我们一起来听听故事,看一看小猪为什么喜欢洗澡了?

二、教师引导幼儿自己翻阅幼儿用书阅读故事,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播放cd,幼儿翻阅用书

1. 小猪后来喜欢洗澡吗?洗澡的感觉怎么样?

2. 引导幼儿在自己的书中寻找躲在泡泡中的小动物,激发幼儿自己观察的兴趣

3. 你们找到藏在泡泡中的小动物了吗?在哪里?指指看!

——小朋友,你们喜欢洗澡吗?洗澡有什么好处?

——你们是怎么洗澡的?用什么洗的呢?

小班了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区别大小明显的三个物体。

2、会用排序卡进行大小排序游戏。

3、体验操作学具的快乐。

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5、安静倾听同伴的讲话,并感受大家一起谈话的愉悦。

活动准备:

1、套娃玩具。

2、幼儿操作学具:排序卡,大小不同的床、碗、杯子图片。

3、幼儿用书第2册第24—25页。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玩具套娃,学习比较大小。

(1)“变魔术”变出套娃,激发幼儿兴趣。

(2)观察玩具套娃,想一想,比一比三个娃娃的大小,找出最大的和最小的娃娃。

2、指导幼儿练习用排序卡进行排队游戏。

(1)认识排序卡,玩排序游戏。

这个带有小红旗和方向箭头的操作卡就是排序卡。

(2)请用排序卡给三个小娃娃排队。(从大到小,再从小到大)

3、请幼儿分组利用学具玩排序游戏,利用排序卡给娃娃的床(碗、杯子)排排队

小班了教案篇7

活动目的:

1、练习双脚立定跳远

2、初步发展幼儿的协调性,锻炼幼儿的腿部肌肉力量

3、培养幼儿的创造性,能一物多玩

活动准备:

圈若干(同幼儿人数相等),小椅子3把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1、幼儿随音乐两手握圈开汽车进场,做圈操及活动关节的准备动作。

2.基本部分:练习立定跳远动作o教师讲解。示范动作。(要领:屈膝摆臂。蹬地起跳,轻轻落地。保持平衡)o教师带领幼儿分步骤练习,重点放在起跳和落地上。

o教师带领幼儿集体练习和四散练习,重点纠正个别幼儿动作。

o游戏:跳圈接力赛。

教师讲解,示范玩法和游戏规则。

3.结束部分

o圈的一物多玩:教师鼓励幼儿动脑筋玩圈,和别人玩得不一样。

o幼儿扛圈随音乐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