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的性质教案5篇

时间:2022-10-13 作者:Youaremine 备课教案

想要写出有利于课堂发展的教案,就必须认真思考自己的教学目标,教案在撰写的时候,老师肯定要考虑创新教学方法,范文社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酸的性质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酸的性质教案5篇

酸的性质教案篇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8-59页例1—例3,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小数的基本性质,会运用小数的'基本性质进行小数的化简和改写。

2.运用猜测、检验、观察、对比等方法,探索并发现小数的性质。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

2.教学难点:让学生抽象概括小数的性质。

教学过程:

一、 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大胆猜测。

1.通过商品标价2.50元和3.00元这两个小数尾末有零来引起思考,自然地引出两个问题:0.1米、0.10米、0.100米,它们大小相等吗?0.30和0.3呢?

2.猜一猜。

二、 利用工具,检验猜测。

师:老师给每个学习小组准备了一些工具(一把米尺,一张数位顺序表,两张方格纸),请你们利用这些工具来检验刚才的猜测是对还是不对。先请你们四人一组,选一选、议一议:你们选择哪种工具,准备怎样来验证?

学生动手操作、检验:

⑴ 学生利用直尺验证:0.1米是1分米,0.10米是10厘米,0.100米是100毫米,他们在尺子上所表示的长度都是相等的,所以0.1米=0.10米=0.100米。

⑵ 学生利用数位顺序表验证:把0.30和0.3写在数位顺序表中,从数位顺序表中看出,它们的位数虽然不同,“3”所处的位置相同,所以0.30=0.3。

⑶ 学生利用正方形图验证:0.30是百分之三十,0.3是十分之三。从平均分成100份的正方形图中取其中的30份,就表示0.30。从平均分成10份的正方形图中其中3份,就表示0.3。从图中很明显的看出0.30=0.3。启发学生想一想:十个百分之一是一个十分之一,三十个百分之一是三个十分之一,所以0.30=0.3。

三、 观察比较,探究规律。

从刚才的操作中,我们已经知道:0.1米=0.10米=0.100米,0.30=0.3。下面请大家观察这两个等式,什么不变,什么变了?为什么数变了后数的大小不变?

四、 概括总结,揭示性质。

⑴ 谁能用一句话归纳出这个规律?这个规律就叫做“小数的性质”。

⑵ 请大家一起读“小数的性质”

五、 学生质疑。

六、 运用性质,化简改写。

⑴ 学了小数的基本性质有什么用呢?请大家自学课本例3。想一想:什么叫化简?什么叫改写?它们的根据分别是小数性质中的哪一句?并举例说明。

⑵ 教学例4

出示例4:不改变数的大小,把0.2、4.08、3改成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

①问:0.2和4.08各是几位小数,要把它们改成三位小数应在小数的哪部分添上“0”?各应添上几个“0”?为什么?

②问:整数3改写三位小数,在3的后面添上三个“0”写作3000,对吗?为什么?那么应该怎样写?

③学生汇报结果,师板书:0.2=0.200,4.08=4.080,3=3.000。

七、 巩固提高,升华知识。

⑴ 完成课本“做一做”的题目。

⑵摆数游戏:每个小组利用老师发给的五张数字卡片,按要求摆数:

①用五张卡片摆一个数,这个数中的两个“0”都能去掉。

②用五张卡片摆一个数,这个数中的两个“0”一个能去掉,一个不能去掉。

想一想:怎样摆才能既不重复又不遗漏。

八、 交流收获,反思评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会了哪些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些方法对今后的学习有什么帮助?

九、 布置作业:

练习二十一的第1—6题。

十、 板书设计:

小数的性质

例1:比较0.1米、0.10米、0.100米的大小

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0.1米=0.10米=0.100米

例2:0.70=0.7 105.0900=105.09

例3:0.2=0.200 4.08=4.080 3=3.000

酸的性质教案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比较,知道小数部分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2.能运用小数的性质,对小数进行改写和化简。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的教学手段,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

2.用图形面积相等和推算等方法比较小数0.3和0.30的大小,从而让学生自己发现得出小数的性质。

3.引导学生初步领略解题过程中常用的转化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历验证的过程,培养合理的思维。

2.培养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小数性质的应用。

教学难点:

小数性质归纳的过程。

教学用具准备:

教具、学具、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景引入

1.

板书:三个1,判断相等吗?

接着在第二个1后面添写上一个0,在第三个1的后面添写上两个0,问:这三个数相等吗?(不相等)

你能想办法使它们相等吗?(添上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或分米、厘米、毫米)

1米=10分米=100厘米 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2.(1)你能把它们改用米作单位表示吗?

0.1米= 0.10米 = 0.100米

(2) 改写成用米作单位表示后,实际长度有没有变化?(没有变化)说明什么?(三个数量相等)

3.引入新授:0添在一个数的哪里可以不改变数的大小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一方面的知识。

[灵活运用学生学过的知识,从中找到三个相等的数量,发现问题,从而揭示课题]

二、探究新知

1. 出示例1:比较0.30与0.3的大小。

(1)你认为这两个数的大小怎样?(让学生先猜一猜)

(2)可以用什么办法来证明?(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可以进行小组讨论合作,老师提供两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数射线)

学生汇报:

0.3就是

, 把这个正方形看作整数1,这个正方形平均分成了10份,取这样的三份,就是

, 0.30就是

,把另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了100份,取这样的30份,就是

,从图形上发现

=

,所以 0.3=0.30。

推算10个0.01是0.1

30个0.01是0.3

所以0.3=0.30

把0.3和0.30标在数射线上,发现0.3=0.30。

(3)从比较中中发现了什么?

(小数部分的末尾(后面)添零,它的大小不变。小数部分的末尾(后面)去掉零,它的大小不变。)

末尾和后面哪个更好?

(4)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小数的性质。(出示课题:小数的性质)

板书:小数部分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2. 利用小数的性质举例。

[通过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的教学手段,用图形面积相等和推算等方法比较小数0.3和0.30的大小,从而让学生自己发现得出小数的性质。]

三、巩固练习

1. 根据小数的性质,遇到小数末尾有0的时候,一般可以去掉末尾的0,这过程就是把小数化简。

利用小数的性质化简下面各小数:

6.0=( ) 3.500= ( ) 3.340=( )

这样做的根据是什么?(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小数的大小不变)

2. 判断:不改变小数大小,下面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可以去掉?

0.730 36.070 108.800 10.0

3. 有时根据需要,利用小数的性质来改写小数。

不改变大小,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三位小数

8.01= 9.8= 6=

改写小数时你想提醒同学们需要注意什么?

(1)不改变原数的大小;

(2)只能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

(3)把整数改写成小数时,一定要先在整数个位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后再添0。

4. 当小数部分的位数不同时,可以怎么比较小数的大小?

比较3.14与3.141

(把3.14改写成3.140,就可以从高位起依次比较每个数位上的数字。01 所以3.143.141)

比较下面每组中两个小数的大小:

5.28( )5.2 0.61( )0.612 6.37( )6.375

[通过一系列练习,使学生明确了小数性质的两大运用:把小数改写和化简。]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生活中你有没有用到过小数的性质?(价格标签)

酸的性质教案篇3

一、再现旧知,回顾整理

课件出示:请把下列各数分类。相信你一定很棒。

0 7.523 6.8 69 101 1.25 384 0.001

教师根据学生口答板书:

整数: 0 69 101 384

小数:7.523 6.8 1.25 0.001

教师谈话:今天这节课我们重点复习小数的有关知识。

二、小组交流,自我梳理。

回想一下,你学过小数的哪些知识?与之相应的整数之间有什么联系?并请举例说明。

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

教师在学生整理知识时要参与其中,给予必要的方法指导,引导学生相互学习。

三、全班交流,构建成网。

1、班内交流,根据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整理板书:

整数 小数

意义

(0和自然数的统称…… )←----------→(表示一个数的…… )

计数单位

(……千、百、十、个)←------------→(十分之一、百分之一……)

读写法

(从高位…… )←------------→(整数部分……)

比较大小

(先比较最高位……)←------------→(先比较整数部分……)

运算定律

(a+b=b+a…… )←------------→(a+b=b+a…… )

加减法

(相同数位对齐……)←------------→ (小数点对齐……)

(后来板书)教师小结。

2、教师谈话:小数意义与整数有着这样密切的联系,那么小数的加减法与整数有什么样的联系呢?

①课件出示:用竖式计算

2.85+1.08 2.7+1.85 21.09—4.89 13—8.87

独立计算,班内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计算小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完成上面的板书)

②课件出示:先认真分析每道题目的数据特征,然后独立计算,交流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算。

12.25+36+7.75 13.05+12.38—4.05

5.6—0.71—0.29 19.65—(3.98+6.65)

四、练习应用,巩固提高。

(一) 填空

1、由7个0.1、3个0.001和5个1组成的数是( ),读作( )。

2、一个数缩小100倍是0.8,这个数是( )

3、将下列各数按顺序排列。

①0.58 0.85 0.085 0.058 0.8 0.805

( )

②0.91米 1.0米 10.1米 87厘米 0.69米 9分米

( )>( )> ( ) >( )>( )>( )

4、把一个4位小数保留三位小数后是5.690,这个小数最小是( ),最大是( )。

5、96.4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再向右移动三位,结果是( )

(二)火眼金睛辨对错。

1、4.60和4.6大小相等,精确度也相等。( )

2、小数都比整数小。( )

3、10个百分之一是一个千分之一。( )

4、0.9595保留三位小数是0.960。( )

5、把0.96的小数点去掉,原数就扩大了1000倍。( )

(三)选一选。

1、把48.5 的小数点移到最高位数字的左边,这个数缩小到它的( )

①1/10②1/100③1/1000

2、下列各数中去掉“0”而大小不变的是( )

① 2430 ②2.043 ③2.430

3、6.5时是6时( )分

① 5 ②50 ③30

4、大于0.2而小于0.3的小数有( )

①只有0.29 ②没有 ③无数个

5、一个数十位、十分位和千分位上都是8, 其余各位上都是0,这个数写作( )

① 18.808 ②80.808 ③8.088

(四)动脑思考。

□0.□9,在□里填数,使其符合下列要求。

①使这个数最大,这个数是( )

②使这个数最小,这个数是( )

③使这个数最接近31,这个数是( )

板书设计 :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整数: 0 69 101 384

小数:7.523 6.8 1.25 0.001

课后反思:

酸的性质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小数的基本性质,并应用性质化简和改写小数。

2、运用猜测、操作、检验、观察、对比等方法,探索并发现小数的性质,养成探求新知的良好品质。

3、感受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过程以及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体验问题解决的情趣。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

教学难点:能应用小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导探索

1师:夏天的天气非常炎热,孩子们你们爱吃雪糕吗?老师对学校附近雪糕的价格做了一个小调查,你们想了解一下吗?老师了解到校门口左边的商店雪糕的价格是0.5元,右边一家则是0.50元,那你们去买的时候会选择哪一家呢?为什么?

师:为什么0.5元末尾添个0大小不变呢?究竟可以添几个零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小数的性质。(板书课题:小数的性质)

二、探究新知、课中释疑

1.教学例1

比较0.1m 0.10m 0.100m的大小

师:想一想括号里填上什么单位,才能使等式成立?

1( )=10( )=100( )

生汇报(重点讲解: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你能把它们改写成用米做单位的小数的形式吗?

根据学生回答归纳演示: 1分米是1/10米,写成0.1米

10厘米是10个1/100米,写成0.10米

100毫米是100个1/1000米,写成0.100米

并板书:01米 0.10米 0.100米

那0.1米、0.10米、0.100米之间大小有什么关系呢?

3)指导看黑板:

1分米 = 10厘米 = 100毫米

0.1米 = 0.10米 = 0.100米

4)观察比较:教师指着“0.l米=0.10米=0.100米”这个等式,标出思考箭头先让学生从左往右观察、比较,你们发现了什么?

5)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再标出思考箭头,让学生从右往左观察,又发现什么规律,补充板书:小数的末尾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是不是所有的小数都有这个性质呢?这是不是一个特例?我们还需再验证一下。

2.教学例2

比较0.3和0.30的大小

1)师:你认为这两个数的大小怎样?(让学生先应用结论猜一猜)

2)师:想一下你用什么办法来比较这两个数的大小呢?(利用学具,小组讨论合作)

3)在两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里涂色比较。

汇报结论:0.3=0.30

4)师质疑:小数由0.3到0.30,你看出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你从中发现了什么?(平均分的份数变了,即小数的计数单位变了,而阴影部分的大小没有变,得出0.3=0.30。)

5)师: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通过动手操作验证得出了这个性质,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小数的性质(课件出示)

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6)认真读这句话,你认为那些字是非常关键或者必不可少的`?为什么?

生:末尾,因为中间的0是不能随意去掉的,去掉后就改变了小数的大小。

3.小数的化??

师:根据小数的性质,当遇到小数末尾有0时,一般可以去掉末尾的0,这就是小数的化简,你想试试看看吗?(课件出示例3)

把0.70和105.0900化简.

105.0900中“9”前面的“0”为什么不能去掉?

(0.70=0.7;105.0900=105.09)

教师强调:末尾和后面不同。

师:完成教材39页“做一做”的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订正)

4.小数的应用

1)师:利用小数的性质不仅可以化简小数,有时根据需要,可以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还可以在整数的个位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添上0,把整数改写成小数的形式,这就是小数的改写,下面我们学习例4

2)不改变数的大小,把0.2、4.08、3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学生独立完成,全班共同订正。

(0.2=0.200;4.08=4.080;3=3.000)

思考:“3”的后面不加小数点行吗?为什么?

3)师:完成教材39页“做一做”的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订正)

三、巩固深化,拓展思维

师:同学们的表现真棒,为了加大难度,老师设计了闯关游戏,你们有信心接受老师的挑战吗?

挑战一:判断

挑战二:连线

挑战三:智力大比拼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五、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十1-3题。

板书设计:

小数的性质

0.1米 = 0.10米 = 0.100米

0.3= 0.30

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

酸的性质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初步理解小数的性质;能运用小数的性质正确地化简小数和改写小数。

2、能力目标: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究精神,培养学生归纳、分析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爱学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的道理。并正确运用这一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难点

掌握在小数部分什么位置添“0”去“0”,小数大小不变。

教具准备:

学习纸“小魔术”纸卡多媒体课件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小魔术)

1、师:同学们,第一次给你们上课,作为礼节,我给大家表演个魔术——数字的变化。看这是数字1?等会你们一起小声喊:1,2,3,大,老师就可以把这个数变大了。信不信?

生:1,2,3,大。

师:把1变成10,10和1比扩大了10倍,……

2、老师还有一个数0.1,我们再来试一试。

引起学生的冲突:到底变大了吗?

(设汁意图:是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贯穿在小学生喜闻乐道的游戏中,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他们求知欲望的火花,从而进入的学习状态,为主动探究新知识聚集动力。)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小数末尾“0”对小数的大小的影响。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内容——小数的性质。

二、探求新知

(一)教学例1

1、师:0.1米、0.10米、0.100米,他们到底会不会相等呢?

师:请拿出你的学习纸把第一题完成。

汇报:请学生上台展示。填空、比较发现一样,从而得出0.1米=0.10米=0.100米。

教学中让学生说说你是怎样找出0.1米、0.10米、0.100米。

(0.1米是一位小数,它的计数单位是1/10,有1个1/10,也就是说0.1米=1/10米,把1米平均分成10分,1份就是1分米。所以0.1米=1分米。

0.10米是两位小数,它的计数单位是1/100,有10个1/100,也就是说0.10米=10/100米,把1米平均分成100分,1份就是1厘米,10份是10厘米。所以0.10米=10厘米。

0.100米是三位小数,它的计数单位是1/1000,有100个1/1000,也就是说0.100米=100/1000米,把1米平均分成1000分,1份是1毫米,100份就是100毫米。所以0.100米=100毫米。)

因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所以0.1米=0.10米=0.100米

师:0.1米=0.10米=0.100米(板书)这三个长度是一样的,都是以“米”为单位,我们就可以把数抽象出来0.1=0.10=0.100。

(设计意图:这样,学生根据小数的意义,主动从“0.l米、0.10米、0.100米”出发研究问题。在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中,学生锻炼了运用已有知识解答新问题的能力,培养了运用数学知识的意识)。

仔细观察这组小数,你有什么发现?

生: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

师:同学们的眼光真锐利。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我现在有个疑问,其它的小数也有这样的特点吗?

师:现在请同学们翻开学习纸,根据方格图,自己想一组小数把它表示出来。

学生操作,交流汇报。

课件展示。

(教师在学习研究中要加强指导)

2、师:现在请同学们观察上面的题目中的小数,你能说出几组和它们类似的小数吗?

学生说说。

师:能说出这么多组,你们一定发现了什么规律吧?(交流,汇报)

总结: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设计意图:这样教学,把静态的知识结论转化动态的求知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对所学的内容理解深刻,记忆牢固。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归纳概括事物本质属性的能力。)

3、联系生活,再现新知:还有同学们在商场看到货物的标价如:这样写,不但没有改变小数的大小,而且让顾客很清楚地知道是几元几角几分。

(二)小数性质的应用

1、教学例2

师:现在我们认识了小数的性质,那么应用小数的性质,我们可以根据需要对小数进行改写。

电脑演示:化简下面的小数。0.70=105.0900=

教学0.70=0.7

问:①你是怎样化简的?(根据小数的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0”就可以把小数化简)

②0.70与0.7它们的大小不变,但意义相同吗?

(不同,0.70表示70个1/100,0.7表示7个1/10)

教学105、0900=105.09

问:小数里的其他“0”可以去掉吗?为什么?(不可以,大小改变。师要强调末尾)

2、教学例3

电脑演示: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写成三位小数。

0.2=4.08=3=

师:你是如何把它改写成三位小数的?(根据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

师:3如何改写成三位小数?这个小数点不点的话可以吗?

注意:

a、在小数的末尾添“0”。

b、当这个数是整数时,在整数个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添“0”。

师:应用小数性质时,应注意什么?(小数、末尾)

三、巩固练习

课本59页的做一做。

2、开火车的形式回答59页的做一做。

问:你是怎样化简和改写这些数的?

四、全课小节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2、我们是怎样探索小数的性质的?

在整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整数的大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在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却不变,但是通过在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我们就给一个小数找到了许多大小不变的朋友,0就是这样一个奇妙的数字。其实,数学王国里有许多奇妙的现象,等着我们不断去探索、发现。

板书:小数的性质

小数末尾“0”对小数的大小的影响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0.1米=0.10米=0.100米

0.1=0.10=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