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的性质教案6篇

时间:2022-10-08 作者:loser 备课教案

教案是老师为了调动学生积极性提前制订的应用文种,写好教案,从而启发教师们接下来的教学方向,以下是范文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钠的性质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钠的性质教案6篇

钠的性质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小数的基本性质,并应用性质化简和改写小数。

2、运用猜测、操作、检验、观察、对比等方法,探索并发现小数的性质,养成探求新知的良好品质。

3、感受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过程以及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体验问题解决的情趣。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

教学难点:能应用小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导探索

1师:夏天的天气非常炎热,孩子们你们爱吃雪糕吗?老师对学校附近雪糕的价格做了一个小调查,你们想了解一下吗?老师了解到校门口左边的商店雪糕的价格是0.5元,右边一家则是0.50元,那你们去买的时候会选择哪一家呢?为什么?

师:为什么0.5元末尾添个0大小不变呢?究竟可以添几个零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小数的性质。(板书课题:小数的性质)

二、探究新知、课中释疑

1.教学例1

比较0.1m 0.10m 0.100m的大小

师:想一想括号里填上什么单位,才能使等式成立?

1( )=10( )=100( )

生汇报(重点讲解: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你能把它们改写成用米做单位的小数的形式吗?

根据学生回答归纳演示: 1分米是1/10米,写成0.1米

10厘米是10个1/100米,写成0.10米

100毫米是100个1/1000米,写成0.100米

并板书:01米 0.10米 0.100米

那0.1米、0.10米、0.100米之间大小有什么关系呢?

3)指导看黑板:

1分米 = 10厘米 = 100毫米

0.1米 = 0.10米 = 0.100米

4)观察比较:教师指着“0.l米=0.10米=0.100米”这个等式,标出思考箭头先让学生从左往右观察、比较,你们发现了什么?

5)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再标出思考箭头,让学生从右往左观察,又发现什么规律,补充板书:小数的末尾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是不是所有的小数都有这个性质呢?这是不是一个特例?我们还需再验证一下。

2.教学例2

比较0.3和0.30的大小

1)师:你认为这两个数的大小怎样?(让学生先应用结论猜一猜)

2)师:想一下你用什么办法来比较这两个数的大小呢?(利用学具,小组讨论合作)

3)在两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里涂色比较。

汇报结论:0.3=0.30

4)师质疑:小数由0.3到0.30,你看出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你从中发现了什么?(平均分的份数变了,即小数的计数单位变了,而阴影部分的大小没有变,得出0.3=0.30。)

5)师: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通过动手操作验证得出了这个性质,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小数的性质(课件出示)

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6)认真读这句话,你认为那些字是非常关键或者必不可少的?为什么?

生:末尾,因为中间的0是不能随意去掉的,去掉后就改变了小数的大小。

3.小数的化??

师:根据小数的性质,当遇到小数末尾有0时,一般可以去掉末尾的0,这就是小数的化简,你想试试看看吗?(课件出示例3)

把0.70和105.0900化简.

105.0900中“9”前面的“0”为什么不能去掉?

(0.70=0.7;105.0900=105.09)

教师强调:末尾和后面不同。

师:完成教材39页“做一做”的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订正)

4.小数的应用

1)师:利用小数的性质不仅可以化简小数,有时根据需要,可以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还可以在整数的个位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添上0,把整数改写成小数的形式,这就是小数的改写,下面我们学习例4

2)不改变数的大小,把0.2、4.08、3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学生独立完成,全班共同订正。

(0.2=0.200;4.08=4.080;3=3.000)

思考:“3”的后面不加小数点行吗?为什么?

3)师:完成教材39页“做一做”的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订正)

三、巩固深化,拓展思维

师:同学们的表现真棒,为了加大难度,老师设计了闯关游戏,你们有信心接受老师的挑战吗?

挑战一:判断

挑战二:连线

挑战三:智力大比拼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五、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十1-3题。

板书设计:

小数的性质

0.1米 = 0.10米 = 0.100米

0.3= 0.30

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

钠的性质教案篇2

课题:比大小(二)

内容:小数的性质

课时:1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1、通过“在方格纸上涂一涂,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的活动,经历用几何模型研究小数的过程。

2、用直观的方式体会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的规律。

3、在寻找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中,培养数感,获取数学学习方法。

基本教学过程:

一、 一、创设问题情境

1、比较大小。1.26( )2.03 0.23( )0.31

2、0.2( )0.20

二、自主探究,创建数学模型

1、思考一下,0.2和0.20谁大?你是怎样想的?

2、我们一起验证一下,在图上涂一涂,再来比一比。学生在书上涂一涂,比一比,再说一说。

3、0.2和0.20怎么会相等呢?这是不是一种巧合?

4、在下面两幅图中涂出相等的两部分,并写出相应的分数和小数。

在小组内交流你的涂法和想法。你发现了什么?

三、巩固与应用

1、第10页试一试1、2。

2、第11页练一练1。

3、第2、3题。

4、阅读。《你知道吗?》

四、总结。

这节课你发现了什么?

教学反思:学生通过图一图、比一比,发现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一规律。并能熟练的应用这一规律。

钠的性质教案篇3

教学内容:

四年级下册教材第38、39页的内容及练习十第1、2、3、4题。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知道、掌握小数的性质,能利用小数的性质进行小数的化简和改写、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观察、比较、抽象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意识和数学思想,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同时渗透事物在一定情况下可以相互转化的观点、

教学重点: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

教学难点:

能应用小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夏天的时候同学们都爱吃冷饮,老师了解到校门口左边的商店里一种雪糕标价是2、5元,右边一家则是2、50元,那你们去买的时候会选择哪一家呢?为什么?

为什么2、5元末尾添个0价钱不变呢?究竟可以添几个零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一方面的知识。

二、出示课题,提出目标。

1、知道、掌握小数的性质,能利用小数的性质进行小数的化简和改写、

2、培养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观察、比较、抽象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3、培养初步的数学意识和数学思想,感悟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三、自学尝试,探究新知。

1、出示尝试题

(1)1、10.100这三个数相等吗?你能想办法使它们相等吗?

(2)你能把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改用“米”作单位表示吗?

(3)改写成用米作单位表示后,实际长度有没有变化?说明什么?

(4)“0.1米=0.10米=0.100米”这个等式从左往右看,小数末尾有什么变化?小数大小有什么变化?从右往左看又怎样呢?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2、学生自学课本38页后尝试练习并讨论。(5分钟后全班交流)。

3、根据自学情况引导讲解。

四、拓展练习,验证结论。

为了验证我们的这个结论,我们再来做一个实验。

1、出示做一做:比较0.30与0.3的大小

你认为这两个数的大小怎样?(让学生先应用结论猜一猜)

2、想一下你用什么办法来比较这两个数的大小呢?(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可以进行小组讨论合作,想的办法越多越好)

3、在两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里涂色比较。

(1)左图把1个正方形平均分成几份?阴影部分用分数怎样表示?用小数怎样表示?

(2)右图把同样的正方形平均分成几份?阴影部分用分数怎样表示?用小数怎样表示?

(3)小数由0.3到0.30,你看出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你从中发现了什么?(平均分的份数变了,即小数的计数单位变了,而阴影部分的大小没有变,得出0.3=0.30。)

概括总结: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小数的性质。

过度:我们如果遇到小数末尾有“0”的时候,一般可以去掉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

五、应用新知,尝试练习。

(1)出示例3:把0.70和105.0900化简、

例4:不改变数的大小,把0.2、4.08、3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

(2)学生自学课本后讨论交流,尝试练习。

(3)引导探究: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能去掉?

105、0900中“9”前面的“0”为什么不能去掉?

“3”的后面不加小数点行吗?为什么?

(4)同桌讨论:应用小数的性质时,要注意什么?

六、巩固新知,当堂检测。

1、下面的数,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能去掉?

3、90米0.30元500米1、80元0.70米0.04元600千克20.20米

2、下面的数如果末尾添“0”,哪些数的大小不变,哪些数的大小有变化?

3、418 0.06 700 3.0 908 104、03 150 10.01 42.00

3、化简下面的小数、

0.40 1、850 2、900 0.080 12、000

4、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小数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

0.9 30.04 5、4 8、18 14

5、判断、

5、00元=5元()7元=0.7元()8米=8、00米()

2、04吨=2、4吨()4、5千克=4、500千克()0.60升=0.6升()

6、用元作单位,把下面的价钱写成小数部分是两位的小数。

3元2角、6角、8元、1元零3分

七、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应用小数的性质时,要注意小数中间的零不能去掉。

钠的性质教案篇4

学生填完结果并订正

第二教时

2、师:想一下你用什么办法来比较这两个数的大小呢?(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可以进行小组讨论合作,想的办法越多越好,老师提供两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一张数位顺序表)

3、生1:在两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里涂色比较。

(2)连线。把相等的数用直线连起来。

第五教时

第六教时

反馈:

第九教时

第十教时

第十二教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p78~79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整理和复习,弄清本单元学习了哪些知识,更牢固地掌握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教学目的: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难点、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用“四舍五入”法按要求求出小数近似数。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来复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性质以及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能把较大数改写成“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并能按要求求出小数的近似数。

二、复习小数的意义

1、做整理和复习第1题(

(1)学生在书上填写,集体订正。说一说这些小数的意义。

(2)说一说小数的意义是什么?

问: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各表示几分之几的数?

2、(1)在小数里,小数部分最高位是哪一位?从小数点起,向右依次有哪些数位?每个数位上计数单位是什么?

(2)填空。

0.1里面有( )个0.01。 10个0.001是( )。

10个0.1是( )。 0.1里有( )个0.01。

三、复习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的大小比较

1、练习。

(1)把下面小数化简。

4.700 16.0100 8.7100 14.00

(2)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的数写成两位小数。

4.2 13.1 21

①学生做,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②问:做题时是根据什么来做的?什么

(3)、做整理和复习第2题。

0.1 0.012 0.102 0.12 0.021

(2)按要求从小到大排列。

四、复习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1、做整理和复习第3题。

(1)小数点向右移动,原来的数就扩大,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原数有什么变化?小数点向左移动,原来的数就缩小,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原数有什么变化?

问:要把一个数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小数点应怎样移动?

(2)学生练习,指名回答。

2、练习。

(1)把1.8扩大100倍是( )。( )扩大1000倍是6.21。

(2)把( )缩小100倍是0.021。( )缩小1000倍是6.21。

五、复习求小数的近似数和整数的改写

1、把下面小数精确到百分位。

0.834 2.786 3.895

(1)学生做,指名板演。

(2)让学生说一说怎样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2、(1)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万”作单位的数。

486700 521000

(2)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亿”作单位的数。

460000000 7189600000

学生在练习本上做,指名板演,说一说怎样把一个较大数改写

成“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3、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万”作单位的数,并保留一位小数。

67100 209500

(1)学生在练习本上做,指名板演。

(2)比较改写成“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和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时要注意什么?

(3)比较25万和0.25亿大小,可以把25扩大10000倍,0.25扩大1亿倍。得到两个整数再比较大小。

(4学生练习,集体订正。

(5)小结:把一个数改写成“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只要在“万”位或“亿”位后面点上小数点,去掉小数点后面的0,再在后面添上“万”字或“亿”字,反过来,一个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要改写成原来的整数,只要把它扩大1万倍或1亿倍就可以

了。

六、全课总结

这节课复习了什么内容?

怎样的数可以用小数表示?小数的性质是什么?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有什么规律?我们可以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

?作业设计】

1、0.45表示( )。

2、把6.956 6.965 6.659 9.665 5.669 按从小到大排列是( )。

3、把6712098600改写成“万”作单位的数是( )万,保留一位小数是(

)万;改写成“亿”作单位的数是( )亿,保留一位小数是( )亿。

4、在○里填“>”、“

16.36○16.63 0.36万○3600

0.97○1.01 0.23亿○2100万

5、100千克稻谷可出大米76千克,平均每千克稻谷出大米多少千克?

10000千克稻谷可出大米多少千克?

钠的性质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初步理解小数的性质;能运用小数的性质正确地化简小数和改写小数。

2、能力目标: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究精神,培养学生归纳、分析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爱学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的道理。并正确运用这一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难点:

掌握在小数部分什么位置添“0”去“0”,小数大小不变。

教具准备:

学习纸“小魔术”纸卡多媒体课件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小魔术)

1.师:同学们,第一次给你们上课,作为礼节,我给大家表演个魔术——数字的变化。看这是数字1?等会你们一起小声喊:1,2,3,大,老师就可以把这个数变大了。信不信?

生:1,2,3,大。

师:把1变成10,10和1比扩大了10倍。

2.老师还有一个数0.1,我们再来试一试。

引起学生的冲突:到底变大了吗?

(设汁意图:是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贯穿在小学生喜闻乐道的游戏中,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他们求知欲望的火花,从而进入的学习状态,为主动探究新知识聚集动力。)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小数末尾“0”对小数的大小的影响。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内容——小数的性质。

二、探求新知

(一)教学例1

1.师:0.1米、0.10米、0.100米,他们到底会不会相等呢?

师:请拿出你的学习纸把第一题完成。

汇报:请学生上台展示。填空、比较发现一样,从而得出0.1米=0.10米=0.100米。

教学中让学生说说你是怎样找出0.1米、0.10米、0.100米。

(0.1米是一位小数,它的计数单位是1/10,有1个1/10,也就是说0.1米=1/10米,把1米平均分成10分,1份就是1分米。所以0.1米=1分米。

0.10米是两位小数,它的计数单位是1/100,有10个1/100,也就是说0.10米=10/100米,把1米平均分成100分,1份就是1厘米,10份是10厘米。所以0.10米=10厘米。

0.100米是三位小数,它的计数单位是1/1000,有100个1/1000,也就是说0.100米=100/1000米,把1米平均分成1000分,1份是1毫米,100份就是100毫米。所以0.100米=100毫米。)

因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所以0.1米=0.10米=0.100米

师:0.1米=0.10米=0.100米(板书)这三个长度是一样的,都是以“米”为单位,我们就可以把数抽象出来0.1=0.10=0.100。

(设计意图:这样,学生根据小数的意义,主动从“0.l米、0.10米、0.100米”出发研究问题。在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中,学生锻炼了运用已有知识解答新问题的能力,培养了运用数学知识的意识)。

仔细观察这组小数,你有什么发现?

生: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

师:同学们的眼光真锐利。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我现在有个疑问,其它的小数也有这样的特点吗?

师:现在请同学们翻开学习纸,根据方格图,自己想一组小数把它表示出来。

学生操作,交流汇报。

课件展示。

(教师在学习研究中要加强指导)

2.师:现在请同学们观察上面的题目中的小数,你能说出几组和它们类似的小数吗?

学生说说。

师:能说出这么多组,你们一定发现了什么规律吧?(交流,汇报)

总结: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设计意图:这样教学,把静态的知识结论转化动态的求知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对所学的内容理解深刻,记忆牢固。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归纳概括事物本质属性的能力。)

3.联系生活,再现新知:还有同学们在商场看到货物的标价如:这样写,不但没有改变小数的大小,而且让顾客很清楚地知道是几元几角几分。

(二)小数性质的应用

1.教学例2

师:现在我们认识了小数的性质,那么应用小数的性质,我们可以根据需要对小数进行改写。

电脑演示:化简下面的小数。0.70= 105.0900=

教学0.70=0.7

问:①你是怎样化简的?(根据小数的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0”就可以把小数化简)

②0.70与0.7它们的大小不变,但意义相同吗?

(不同,0.70表示70个1/100,0.7表示7个1/10)

教学105.0900=105.09

问:小数里的其他“0”可以去掉吗?为什么?(不可以,大小改变。师要强调末尾)

2.教学例3

电脑演示: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写成三位小数。

0.2 = 4.08 = 3 =

师:你是如何把它改写成三位小数的?(根据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

师:3如何改写成三位小数?这个小数点不点的话可以吗?

注意:a、在小数的末尾添“0”。

b、当这个数是整数时,在整数个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添“0”。

师:应用小数性质时,应注意什么?(小数、末尾)

三、巩固练习

课本59页的做一做。2、开火车的形式回答59页的做一做。

问:你是怎样化简和改写这些数的?

四、全课小节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2、我们是怎样探索小数的性质的?

在整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整数的大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在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却不变,但是通过在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我们就给一个小数找到了许多大小不变的朋友,0就是这样一个奇妙的数字。其实,数学王国里有许多奇妙的现象,等着我们不断去探索、发现。

板书:小数的性质

小数末尾“0”对小数的大小的影响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0.1米=0.10米=0.100米

0.1=0.10=0.100

钠的性质教案篇6

一、再现旧知,回顾整理

课件出示:请把下列各数分类。相信你一定很棒。

0 7.523 6.8 69 101 1.25 384 0.001

教师根据学生口答板书:

整数: 0 69 101 384

小数:7.523 6.8 1.25 0.001

教师谈话:今天这节课我们重点复习小数的有关知识。

二、小组交流,自我梳理。

回想一下,你学过小数的哪些知识?与之相应的整数之间有什么联系?并请举例说明。

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

教师在学生整理知识时要参与其中,给予必要的方法指导,引导学生相互学习。

三、全班交流,构建成网。

1、班内交流,根据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整理板书:

整数 小数

意义

(0和自然数的统称…… )←----------→(表示一个数的…… )

计数单位

(……千、百、十、个)←------------→(十分之一、百分之一……)

读写法

(从高位…… )←------------→(整数部分……)

比较大小

(先比较最高位……)←------------→(先比较整数部分……)

运算定律

(a+b=b+a…… )←------------→(a+b=b+a…… )

加减法

(相同数位对齐……)←------------→ (小数点对齐……)

(后来板书)教师小结。

2、教师谈话:小数意义与整数有着这样密切的联系,那么小数的加减法与整数有什么样的联系呢?

①课件出示:用竖式计算

2.85+1.08 2.7+1.85 21.09—4.89 13—8.87

独立计算,班内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计算小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完成上面的板书)

②课件出示:先认真分析每道题目的数据特征,然后独立计算,交流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算。

12.25+36+7.75 13.05+12.38—4.05

5.6—0.71—0.29 19.65—(3.98+6.65)

四、练习应用,巩固提高。

(一) 填空

1、由7个0.1、3个0.001和5个1组成的数是( ),读作( )。

2、一个数缩小100倍是0.8,这个数是( )

3、将下列各数按顺序排列。

①0.58 0.85 0.085 0.058 0.8 0.805

( )

②0.91米 1.0米 10.1米 87厘米 0.69米 9分米

( )>( )> ( ) >( )>( )>( )

4、把一个4位小数保留三位小数后是5.690,这个小数最小是( ),最大是( )。

5、96.4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再向右移动三位,结果是( )

(二)火眼金睛辨对错。

1、4.60和4.6大小相等,精确度也相等。( )

2、小数都比整数小。( )

3、10个百分之一是一个千分之一。( )

4、0.9595保留三位小数是0.960。( )

5、把0.96的小数点去掉,原数就扩大了1000倍。( )

(三)选一选。

1、把48.5 的小数点移到最高位数字的左边,这个数缩小到它的( )

①1/10②1/100③1/1000

2、下列各数中去掉“0”而大小不变的是( )

① 2430 ②2.043 ③2.430

3、6.5时是6时( )分

① 5 ②50 ③30

4、大于0.2而小于0.3的小数有( )

①只有0.29 ②没有 ③无数个

5、一个数十位、十分位和千分位上都是8, 其余各位上都是0,这个数写作( )

① 18.808 ②80.808 ③8.088

(四)动脑思考。

□0.□9,在□里填数,使其符合下列要求。

①使这个数最大,这个数是( )

②使这个数最小,这个数是( )

③使这个数最接近31,这个数是( )

板书设计 :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整数: 0 69 101 384

小数:7.523 6.8 1.25 0.001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