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桥的教案优质8篇

时间:2022-12-24 作者:couple 备课教案

教案在制订的时候,你们需要注意讲授内容要点,提前准备好详细的教案是优秀的老师课前准备之一,范文社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语文桥的教案优质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语文桥的教案优质8篇

语文桥的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七、八、九、无"4个字。认识两种笔画"七、九"和4个偏旁"月、雨、口、禾"。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四季的特征,感受各个季节的美丽。

教学重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认字和练习朗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朗读,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征,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

让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中,产生探究的兴趣。

一、谈话引入

上节课我们预习了课文四季。(板书课题:四季并齐读课题,表扬跟老师书空的同学)

一年之中有哪四季?(板书:春夏秋冬)

二、检查预习

1、检查字词

摘桃子:出示生字,让学生读,并扩词

介绍新偏旁:月、雨、口、禾哪个字你有最好的方法记住它?

三、研读课文

1、播放与四季有关的图片:你最喜欢什么季节?为什么喜欢?学生小组内交流,并指名说。

2、随着学生交流,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草芽尖尖,他对小鸟说:“我是春天。”

看图说出春天的景色,说说草芽的样子。学生交流后,指名读,及时评价。说一说小鸟听了草芽的活会对小草说什么。

2、荷叶圆圆,他对青蛙说:“我是夏天。”

说说池塘里夏天的美丽,说说“假如你是荷叶,你会对青蛙说什么?假如你是坐在荷叶上的青蛙,你会对荷叶说什么?,又会对荷花说什么?”指名朗读,引导学生参与评价。

3、谷穗弯弯,他鞠着躬说:“我是秋天。”

引导学生想象:谷穗弯弯的,黄澄澄的成熟了,他会想些什么?指名读,评价。

4、雪人大肚子一挺,他顽皮地说:“我就是冬天。”

先说一说为什么喜欢冬天,说说冬天能玩什么。再用朗读竞赛的方式来组织读好这一小节,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加动作。

5小结:你看,其实四季都很美,只要你用心地去读读,去感受,你就会发现四季的美丽与可爱。

四、分角色朗读课文

五、背诵课文

先个人背诵,再集体背诵

六、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创编(听音乐,闭眼欣赏有关四季的美文)

1、各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季节仿照书上的句式创编,教师巡视指导。

2、各小组上台汇报(可以派代表,也可以四人一齐上台),教师伺机评价指导。

3、教师小结创编情况。

七、拓展练习,课外延伸

用画画出你喜欢的四季美景,口头创《四季》,请家长记录,并向校刊投稿,在班级的展示台展示。

八、教学写字"七、八、九、无"4个字

语文桥的教案篇2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随着现代化通讯设备的日益、完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密切,写信是比较传统、实用的方法。你给自己亲友写过信吗?

(二)学习乐乐给表哥的信:

1、快速默读乐乐给表哥的信(屏幕出示)说说信的内容

(信的内容:“我”和表哥国庆节曾见过面;元旦庆祝会上“我”被宣布为优秀少先队员,还表演了节目,希望表哥来信告诉我怎样过元旦的情况、盼望春节能再见面,告诉表哥他要的书已经买到,寒假带去。)

2、结合信的内容,想想写信的用处。请同学说。

3、与电话、传真相比,你认为写信有哪些优点?

预设(二):由班级实际情况转学的同学或老师的来信,设置大环境背景,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学习需求。

(三)学习书信的格式

明确:给亲友写信首先要学会如何写

速看屏幕,研究信的格式有什么特点?

1、逐项讨论,汇报,师板书:

称呼第一行顶格冒号

正文另起一行空两格写完一件换一行,先写重要的事

祝愿语:接正文(祝你),换行顶格(快乐)

或另起一行空两格再另起一行顶格

演示投影,以帮助理解

姓名祝愿语的右下方(特别要注意代人写的信)

日期姓名的下面(写信日)

(顺口溜:第一行顶格称呼加冒号;正文另起一行空两格;事情多要分段写,要紧事情写前面;祝愿语,可接正文写,也可另起一行空两格,再另起顶格祝愿词,最后写信人姓名和日期。)

2、信与一般文章有什么不同?

(一、格式不同:二、内容有所不同。文章一般要围绕一个中心写,而信的内容比较广,想告诉对方什么就写什么。)

(四)学习信封的格式:

1、(屏幕出示信封):研究信封的写法,学生回答;

2、总结:信封上收信人的地址与写信人的地址不可写颠倒。收信人姓名后的称呼是给邮递员看的,不能用“父亲”等诸如此类的话。

3、作业:

在信封上按信封格式写一个信封、评议。

语文桥的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在语言环境中学习生字“晾、最、爸、鞋、彼、此、怪、汗” 。

2、学习部首:父字头;理解“彼此、好奇”等词语的意思。

3、能正确熟练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喜欢的小节。

4、能正确描写“爸、晾、彼、此、怪”5个生字。

5、了解“风”像调皮的孩子这一特点。

6、运用动词,发挥想象,说说“风”的其他特点。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背一背。

教学难点:

在反复读文、识字的基础上,体会风的调皮捣蛋,进一步体会小作者对风的喜爱之情,并在此基础上展开想象,边想边记忆。

教学工具: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引入。

1、比一比,再组词。

开双轨火车:同桌一人完成一个组词。

2、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生字、词语,读通了课文,这节课,让我们跟随课文,一起去认识和了解调皮的风吧。

二、研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习课文第一节。

自由读课文第一节,完成说话练习。

(蜻蜓)、(蝴蝶)和(白云)看到(洗好的衣服)就走了。

填后再读句子。

2、学习第二节。

(1)师:他们都走了,可风却来了,他对妈妈洗的衣服可好奇了!读读第二小节。

(2)指导朗读,读出风的好奇。

a、“悄悄”,“怪模样”,“喘不过气”加重语气

b、理解“彼此”的意思:那个和这个,双方。文中指穿着爸爸的西装和裤子的风,穿着妈妈的上衣和裙子的风以及穿着弟弟的校服和鞋子的风。

引导学生联系第二节内容想象:风是个怎样的怪模样?

预设答案:风就是穿着西装和裤子的样子;穿着上衣和裙子的样子;穿着校服和鞋子的样子。

3、学习第三节。

(1)师:风不仅有好奇心,还是个调皮的孩子呢!读读第三节,你从哪里可以看出“风”的调皮? 它还会做些什么调皮的事?

(2)自由读,圈出表现风调皮的动词。

(3)交流讨论。

师板书:拿 擦 扔 滚

(4)指导朗读。

本来毫无生气的画面,由于风的到来,一下子欢快起来了,小作者是多么的乐在其中啊!

(5)指名读,小组赛读,表演读。

在读中再次体会风的调皮。

三、布置作业,适时拓展。

1、布置作业。

2、拓展练习。

模仿课文的第3节,说说风还会做什么调皮的事?

语文桥的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 学会单韵母e,能读准音和它的四声;认清形,能正确书写。

2 在教师的指导下诵读古诗,并背下来。

3 借助儿歌和图画让学生有兴趣地学习本课的韵母和音节。

教学重点:

e的认读和书写。

教学难点:

e的发音。

教学方法:

引导、导读。

学习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教师:投影。

学生:拼音卡片。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a、o,重练声调

1 教师做a、o的口形,请学生猜是什么单韵母。

2 认读a、o的四声,重点抽读二、三声。

二 观察图画,学习读音,记字形。

1 小插图上画着什么?它在干什么?“白鹅”的“鹅”发一声该怎么发?

2 看老师发e时嘴巴是怎样的?(嘴巴扁,不动,面带微笑,声音响,长。)

3 学生照样子练习发音。

4 再看画面:发e音时,看见字母e就想到画面上的什么图形?怎么记住这个e。

5 请学生给单韵母e创编发音、字形口诀儿歌,并跟读。

三 学习e的四声

1 让学生自主学习。

2 指名练读,教师相机指导。

3 按下列顺序练读四声,让学生感悟、掌握四声的高低升降规律。先横着读,后竖着读,最后随便指认读。注意采用激励的手法鼓励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性。

ā ǎ

ō ǒ

ē ě

四 游戏巩固e的四声

1 哪个音不见了。

2 教师做口形,比手势当哑巴,学生发音。

五 指导书写,注意姿势

1 学生观察e在四线格中的位置。

2 教师细心地范写,边写边讲解要领。

3 学生书空后,再动笔写。

4 指3名学生上黑板写,边写边讲解要领。

5 教师巡视学生作业,及时指正,同时提醒学生注意正确的写字、拿笔姿势。

六 读古诗,涂色添画

1 谁会背这首古诗了?背一背。

2 教师领着学生背诵。

3 鼓励学生拿上自己的水彩笔涂上颜色,添画一些东西,让你课本上的画面更丰富。

4 看看自己的画,再美美地背这首古诗。

语文桥的教案篇5

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

1、古诗词三首 2、桂林山水 3、记金华的双龙洞 4、七月的天山

语文园地??

第二单元

5、中彩那天 6*万年牢 7、尊严 8、将心比心

语文园地二

第三单元

9、自然之道 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11、蝙蝠和雷达 12、自然的启示

语文园地三

第四单元

13、夜鹰的歌声 14、小英雄雨来 15、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16、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语文园地四

第五单元

17、触摸春天 18、永生的眼睛 19、生命生命 20、花的勇气

语文园地五

第六单元

21、乡下人家 22、牧场之国 23、古诗词三首 24、麦哨

语文园地六

第七单元

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26、全神贯注 27、鱼游到了纸上 28、父亲

的菜园 语文园地七

八单元

29、语言两则 30、文成公主进藏 31、普罗米修斯 32、渔夫的故事

教学目标:

1. 读懂三首古诗,感悟每首诗中描绘的独特景色,体会表现手法。

2.通过自读自悟,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

3.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练习给课文编提纲。

教学重难点:通过自读自悟,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

语文桥的教案篇6

学习目标:

★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

★启发学生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通过具体的事情,真诚地夸奖别人。

★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重难点:

启发学生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题。

教师结合本堂课上两位学生的实际由衷地进行夸奖,让被夸奖的同学谈谈感受。

学生交流自己受到的最难忘的一次夸奖以及当时的感受。

二、讨论明法。

引导学生联系前面的例子讨论:应该如何夸奖别人。

三、分组交流。

可按教室自然组分成四组。先想想小组里每个同学的长处,再用具体的事情来夸一夸组里的同学。注意小组里的每一个学生都要夸奖同学,每一个同学也都要被夸奖到。④全班交流。

四、填写“成长卡”。

成长卡上分四栏:“教师说”“家长说”“同学说”“自己说”。同学间交换填后两项。

学习目标:

★能发现abb式词语重叠部分的读音变化,感受重叠的表达效果。积累abb式词语和成语。

★读背《三字经》节选,大致了解意思。

★培养学生的积累能力。

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

①出示“我的发现”中的列出的词语。引导学生认真读读,再仔细观察,看看有什么发现。②指名读词语,纠正读音。

③互相交流:你发现了什么?这些词语都是abb式。这种形容词的重叠式,一般表示程度加深或带有某种感情色彩。

④指导朗读,通过读体会这样重叠的表达效果。⑤拓展积累。

二、读读背背

①请学生捧起书,借助拼音,反复练习,把韵文读正确,读通顺。

②指名试读。

③教师根据学生读的情况进行范读和指导。

④怎样理解这几个句子的意思?

⑤自由朗读,熟读成诵。同座互相检查背诵。

三、课外扩展

有条件的,再找《三字经》读一读,以后背给大家听。

学习目标: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能积累成语。猜字谜,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学重难点:

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读读记记

①自读“读读记记”中的词语,读准带拼音的字的字音。

②同座互相检查是否能读正确。大致说说词语的意思。

③分类记忆这些词语。

二、趣味语文(猜字谜)

①仔细看看谜面,你能猜出谜底是什么字吗?(是“口”字)

②说一说,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③请同学们在搜集的字谜中,选一个让大家猜猜。

④试着编一个字谜。独立编、合作编均可。

⑤交流,并评选星级字谜。

根据所编字谜的准确和巧妙,评选三星级、四星级、五星级字谜。

语文桥的教案篇7

?给予树》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个主题单元“爱的奉献”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讲述了一个脉脉温情的故事。课文以爱贯穿始终,字里行间处处洋溢着浓浓的人文情怀。

教学由质疑课题出发,由学生提出问题,总结两个主导问题:“给予”是什么意思?“给予树”是一棵怎样的树?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手段来解决这两大问题。学生正是随着问题解决的过程,一层一层地感知文本,理解文本。

一、把握课文主旨,引领学生深入文本。

本文从妈妈“我”的角度来叙述故事,通过“我”的观察、心理变化及行为来体现金吉娅的善良品质。特别是通过孩子的做法和“我”开始对金吉娅的误解,衬托了金吉娅的美好心灵。课文中有多种爱:金吉娅给予母亲的爱,给予哥哥姐姐的爱,给予陌生女孩的爱。而课文主要表现的是金吉娅对陌生女孩的爱,即理解和同情,因此我以此爱作为重点深入文本。另外,在课堂教学中,我对教材进行适当处理,“详则略之,略则详之”,在文本的留白处进行拓展,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最深处。给予是快乐的、幸福的,这是主旨,亦是灵魂。我提出“这棵树除了可以叫给予树,还可以叫什么名字?”,让学生多元地、多维地、多角度地去诵读文本、感悟文本,同时又超越文本,去感受文字背后金吉娅那颗善良、仁爱之心、那种同情、体贴之意,引领学生层层剥笋式地感受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让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心灵自由驰骋的过程,成为学生情感自在滋养的过程,成为学生精神自然丰厚的过程。

二、抓住文本,引导学生合理想象

在教学设计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当金吉娅站在这样一棵神奇的“给予树”下,看到女孩的卡片,她想到了什么呢?设计这个环节主要出于这样的目的:对主人公的心理活动领悟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主人公的行为,感受文字中所体会的情感。在设计时我充分考虑到三年级学生的领悟力,对于金吉娅心中的想法不可能一气呵成。所以我将这个环节根据课文中金吉娅的语言,行为分成了几步。第一步:当看到卡片上小女孩的心愿,金吉娅第一反应是什么?第二步:思考金吉娅为什么说话时声音低,为什么会难过?从而让学生知道金吉娅站在给予树下还想到了家人。第三步:金吉娅最终选择了女孩的原因是什么?从而让学生知道金吉娅内心的决定。这个心理活动的描述是充分联系了课文的文本,最后我出示“联系课文想象”,告知学生进行想象的方法。从教学情况来看,学生以课文为载体进行合理、完整的想象,效果不错。

语文桥的教案篇8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课文内容,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朗读课文,正确认读13个生字。

3.学习领悟信赖是人类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基础,让学生爱护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生爱护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

让学生认识珍珠鸟在“我”的照料和呵护下发生变化的过程。

教学难点

体会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导 学 过 程

二 次 备 课

预习题纲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自由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第一课时

一、简介背景,导入新课

冯骥才(1942~),当代作家。原籍浙江慈溪,生于天津。天津市文联主席、国际笔会中国中心会员、《文学自由谈》和《艺术家》主编等职。著有长篇小说《义和拳》(与李定兴合写)、《神灯前传》,中篇小说集《铺花的歧路》《啊!》,短篇小说集《雕花烟斗》等。

金山珍珠别名锦花鸟、锦华鸟、珍珠鸟、小珍珠、锦花雀等。金山珍珠羽毛鲜艳,体态娇小玲珑,动作活泼轻巧,非常可爱,是国内外著名的玩赏鸟。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句的意思:

雏儿 索性 细腻 伏案 信赖 神气十足 不由自主

三、细读课文,了解内容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珍珠鸟长什么样儿?

珍珠鸟的习性。

四、再读读文,重点探究

认真读读课文,想一想,珍珠鸟在“我”的照料和呵护下发生了哪些变化?1.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从哪里体现了“我”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

2.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讨论研究。

3.指导朗读,引导小结:

第一次:作者对它观察仔细,“好肥”。

第二次:小鸟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大,胆子越来越大,而“我”不管它,不伤害它,微微一笑。

第三次:重点体会“摸、啄”。

第四次:小鸟对作者非常信赖,把他的肩头当成最安全的地方。

4、是啊,作者此时的内心感受和我们是一样的: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① 找出文中写珍珠鸟的活动变化的句子,画上横线,读一读,说说为什么珍珠鸟的活动会有这些变化?

② 文中有许多吸引人的描写,请你找出你觉得好的地方,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再有感情的朗读一下。

③ 谈谈你对“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的理解。

板书设计珍珠鸟

怕人的鸟──亲近人──信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