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师们针对自己的教学目标所制定出的书面文体,提前制定教案能够有效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范文社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六上语文桥的教案模板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六上语文桥的教案篇1
教学目的
1、练习声旁,通过组词比较形声字
2、词语搭配练习
3、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重点:练习声旁,通过组词比较形近字
教学方法:练习法、朗读法
学法指导: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照样子写一写
1、让学生说出自己组成的字
2、组词
3、延伸:让学生区别每组字
二、词语搭配练习
1、练习课文中的内容
2、延伸:让学生换修饰语。
三.照样子说一说
1.让学生读文中的例句.
2.学生说自己造的句子.
3.教师给学生强调造的句子要把一种事物比做另一种事物.
4.学生互评造的句子,教师点评.
第二课时
一.自读
1.让学生自己认字
2.大声朗读.
3.引导学生下课尝试,闭紧嘴巴,别人怎么诱惑自己都不张嘴的滋味,体会塘鹅**的心情.
二.夸夸我们的妈妈
1.让学生想**的优点.
2.让学生夸夸自己的妈妈。
三.给妈妈过节
1.了解三八节的常识.
2.为妈妈做件事.
3.练习写留言条,写祝词.
六上语文桥的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太阳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2、了解用列数字、举例子和作比较等方法来说明太阳特点,并会简单运用。
教学重点:
了解用列数字、举例子和作比较等方法来说明太阳特点。
教学难点:
初步学习运用列数字和作比较等说明方法描写身边事物。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复习词语
2、现实中,后羿能不能射下太阳?回顾太阳三大特点
二、品文悟法
1、齐读1-3自然段,了解太阳三大特点
2、学习太阳“远”的特点
(1)课件出示相关段落。
(2)品读(引导学生体会列数字、举例子两种说明方法的好处) 。
(3)教师小结
3、学习太阳其他两个特点
“大”——重点体会作比较的方法
“热”——重点体会打比方的方法
三、仿写运用
课件出示:用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方法(可任选其二)写几句话介绍一支毛笔。
提示:它有多长多粗,什么颜色,什么材料,形状像什么……把这些写下来。
1、学生练说。
2、学生练写。
3、展示评价。
四、拓展积累
1、观看视频《太阳公公的奥秘》。
2、推荐课外书。
六上语文桥的教案篇3
?小池塘》是一篇形象生动、意境优美的散文。
在教学的时候首先是看了拍摄下来的真实的小池塘的录象,让学生身临其境,了解小池塘,以便接下来更好的来学习课文,之后就设计了画池塘的一个环节,让学生们学习小池塘哪些地方是美的,并画出来,既有趣,又能掌握课文要点,接着我就出了一个比较有弹性的问题,为了启发学生说话,交流得多一点。并把自己喜欢的来读一读。附如下:大家喜欢小池塘吗?(喜欢)你最喜欢小池塘的个地方,说说为什么喜欢。(小朋友们就畅所欲言了,有的说喜欢这个,有的说喜欢那个。)
你喜欢什么?我喜欢太阳的倒影。像鲜红的气球,很好看。
你呢?我也喜欢,太阳倒映在池塘里还像红红的还有喜欢其他的吗?
还有喜欢其他的吗?我最喜欢白云的倒影,就像一群白鹅,很可爱。白云倒映在池塘里还像什么?像白鸽、像绵羊。
我喜欢月牙的倒影,像弯弯的小船。它还会像黄的香蕉。
我喜欢星星的倒影。像珍珠一样,多漂亮啊!
我最喜欢白云的倒影,就像一群白鹅,很可爱。
我喜欢月牙的倒影,像弯弯的小船。它还会像黄黄的香蕉。如果是圆圆的月亮倒映在池塘里会像什么?像黄黄的气球。像个大圆盘。
我喜欢星星的倒影。像珍珠,多好看啊!
文章以比喻的方法赞美春天到来时明丽的小池塘美景。描写了小池塘如同明亮的大眼睛,映出五彩缤纷的世界,给人以生动形象的美感享受。课文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展开了丰富的想象,给人一种美的愉悦。所以课中环节也要体现出美来。
六上语文桥的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理解比喻修辞格在文中的含义。
2、通过朗读,咀嚼语言,体会诗歌中精美的比喻句所营造的意境。
3、尝试书写童年值得我们留住的美好东西。感悟童年美好与对即将告别的童年的依恋。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咀嚼语言,体会诗歌中精美的比喻句所营造的意境。教学难点:尝试书写童年值得我们留住的美好。感悟童年美好与对即将告别的童年的依恋。
教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播放罗大佑的歌曲《童年》。请学生谈感受,及时捕捉学生发言过程中的资源,引导学生理解童年都是美好的。
整体感知:
1、教师指导朗读,还原诗境,畅达诗意。
2、朗读指导,以各种方式朗读诗歌。
重点读析:
你认为那些诗句很优美?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引导学生集中到两个比喻句上:“摘下一片树叶/珍藏起一个不老的春天”、“童年没有遗憾/失落的往事是缤纷的花瓣”)
学生可能围绕以下句子展开:
(1)挡在前面的是山
(2)踏在脚下的也是山
(3)迷路的只是眼睛
(4)清醒的总是脚板
(5)如果前面是一片海,那就做一条乘风破浪的船。
拓展迁移:
选择上述比喻句和有丰富语境的句子进行仿写。(内容围绕自己的童年)作业布置:
有感情的朗读诗歌,背诵喜欢的段落。
六上语文桥的教案篇5
目标:
让学生掌握材料的
重点:
审清题意,不离题。
难点:
进行丰富的想象,把内容写具体。
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审不清题意,内容不够具体。
复习过程
1、提问:什么是材料?
2、:常见的材料有:一是根据图画,二是根据一个故事梗概扩写,三是根据故事开头进行续写。
3、习作一:根据图画。
(1)先回顾第四单元的看图:
这幅图画的图意是什么?
这幅图目的是要求我们懂得战争给我们带来了灾难(或日本侵略者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怎样才能把这幅图画写具体?
详写被炸后的废墟,具体描写小孩的外表及内心。
(2)出示图画,让学生先把握图意是什么,后抓住什么景物写。(图略)
4、习作二:
请你认真读下面一件事情的开头部分,合理地展开想象,续写一个故事。
星期二早晨的晨会课开始了,四(2)班张老师组织全班学生收看学校苗苗电视台的节目。突然,一位老大爷颤巍巍地推门进来,气喘吁吁地问张老师:“你们班有个叫李宏民的学生吗?”“有啊,李宏民怎么啦?”张老师惊奇地望着老大爷。老大爷激动地说:“我可找到他啦,一个懂事、关心别人胜过关心自己的好孩子啊!”(1)提问:要续写这个故事,首先要弄懂什么?
(2):这肯定是一件舍己为人的事。究竟李宏民为老大爷做了什么事,就是我们的具体内容。
(3)提问:怎样才能写具体呢?
(4):要将事情的起因经过写具体。
小测内容
将习作一的看图写好。
作业完成习作二。
六上语文桥的教案篇6
教学内容:《练习6》
第一课时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能流利介绍自己的小制作;学写毛笔字,写好笔画“折”。
一、口语交际:介绍我的小制作
1审题
指名学生读题
分析题中的要求:一要动手制作,二要说说制作过程。
2指导
(1)学生开始动手制作。教师巡视。
(2)制作完,在小组内举行“小制作展示会”。
(3)我的十分钟:
a组内介绍自己作品的制作材料、制作过程、特点及制作的设想。其他学生听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问。
b小组内评选出优秀作品。
(4)每组选一件作品上台交流,并介绍制作过程。
(5)在班级评出“最佳作品”和“最佳解说员”。
3、教师小结。
二、书法指导
1、交代本次练习任务:学写笔画“折”。
2、指导
(1)出示本次要练习的笔画:横折、竖折
(2)练写“横折”
a、学生观察笔画,并说说注意点。
b、教师范写,讲清运笔:这是横竖连写的复合笔画,宜用左尖横起笔,行笔至折处,稍停,向右上微提笔锋,然后向右下顿按,再向下中锋行笔,略向内收
c、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纠正。注意提醒:折锋缓行,节节加力。
(3)练写“竖折”。
a、学生观察笔画,并说说注意点。
b、教师范写,讲清运笔:这是竖横连写的复合笔画,起笔方法同“竖”,下行时略向右收,至“折”处微微提笔向左,旋即蹲锋右行,右靠笔画时,即提起收笔。
c、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纠正。注意提醒:折锋缓行,节节加力。
3、学生练习写“口、巨”
六上语文桥的教案篇7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3、知道植树的好处,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植树节是哪一天吗?在这一天里你想做些什么?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植树,(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看着拼音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拼音、汉字对照读,检查是否读得正确。
3、指名分节读。思考:每节都写了什么?
4、学生齐读。
5、选自己喜欢的一节读给小组同学听,说说为什么喜欢。
6、学生边读边汇报。
三、游戏识字
第二课时
四、再读课文,深化理解
1、请大家快速读一遍课文,看看课文中哪几节是在向我们介绍植树的好处。
2、学生读后汇报,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应怎么读。
⑴ 说到第二节时,教师可问:你通过读这一节知道了什么?如果我们在这些地方都栽上树,会是什么样?(学生想象、体会)
⑵ 读第三节时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植树还有哪些好处。
3、请大家齐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祖国美丽的景象。
4、试着背诵课文。
五、指导写字
1、学习“立”字旁,注意立字旁在上边时要写得扁一些。
2、指导“老”字的笔顺。
3、注意“今”与“令”的区别。
4、把自己喜欢的词语填在自选词语的小车上。
六、迁移练习
回家后,设计一下学校里或者你家周围,还有哪些地方可以栽树种花。
六上语文桥的教案篇8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巩固识字、指导书写“妈、奶”等6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朗读指导
1、说说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2、读读自身喜欢的段落,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3、小组竞赛分角色朗读课文。
朗读训练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项语文基本训练。因此,在整个阅读中,教师要创设多种情景,让同学以主体参与的角色体验课文、读好课文。
二、巩固识字
1、以小组竞赛的形式读。
2、认读本课的生词。
3、自由选字,给字找朋友。
采用多种形式使同学与生字见面,提高识记的能力。
三、指导书写、重在激励
1、出示生字,读一读。
2、看一看、分一分、想想怎样学比较好?
(渗透分类识字的方法)
3、逐字练习,落到实处:
⑴ 指导第一组“妈、奶”:
同学试写感悟、交流体会。
教师指点:
女字旁中的“提”,书写时不能超越“撇”。
“乃”字的第一笔是“横折折钩”。
教师根据同学的书写情况示范指导,同学练写:
看一看:
看清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练一练:
同学认真书写。
引导欣赏:
自我欣赏。
组内欣赏。
集体欣赏。
⑵ 指导第二组“放、收”:
同学观察,说说相同的地方。
教师指导反文旁的写法。
同学描红、练写、再欣赏。
⑶ 指导第三组“午、合”:
同学独立描红书写,说说自身的发现。
根据同学的练习情况组织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