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的语言教案小班精选7篇

时间:2022-10-21 作者:couple 备课教案

教案在拟订的时候,大家需要强调联系实际,教案写好了,可以使接下来的教学工作得以顺利进行,以下是范文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雨的语言教案小班精选7篇,供大家参考。

雨的语言教案小班精选7篇

雨的语言教案小班篇1

活动目标:

1、愿意跟着老师玩游戏、念儿歌。

2、在游戏中学说简单的礼貌用语。

活动准备:(材料准备)贴纸;

(认知准备)幼儿初步了解一些小手的本领。

重点难点:(活动重点)学念儿歌;

(活动难点)学说礼貌用语。

教学过程:

一、夸小手

1、教师出示自己的手,问:这是什么?你们的小手在哪里?

2、和小手玩一玩:一根手指毛毛虫,二根手指兔耳朵……;

3、夸夸小手本领大。

问:你们的小手有哪些本领?(鼓励幼儿大胆表述或用动作表示)

师:我的小手还会说话呢。

二、玩小手、说小手(解决重点、难点)

1、教师边念儿歌边用小手表演。

问:你们看到我的小手说了哪些话?(幼儿说出后教师演示,集体模仿)

学玩小手。教师念儿歌,引导幼儿模仿小手说话。

2、师生一道玩小手念儿歌。师生围成一个大圈,共同表演。

三、活动结束

附儿歌:我有一双小小手,要拉许多好朋友,“你好,你好”招招手,

“欢迎,欢迎”拍拍手,“谢谢,谢谢”握握手,“再见,再见”摆摆手。

雨的语言教案小班篇2

【活动目标】

1、愿意跟着老师学说故事中的人物语言。

2、能和老师一起表演故事。

3、培养幼儿倾听的能力。

【活动准备】

教学ppt、头饰、音乐、手偶。

【活动重点】

培养幼儿倾听的能力。

【活动难点】

能跟着老师学说故事中的人物语言。

【活动过程】

1、游戏:爬呀爬。

──随着音乐“爬呀爬”爬进课室去拍拍身体部位图。

2、看ppt倾听故事《鼠小弟爬大山》。

──出示ppt第一幅图,请幼儿说说图片上有什么?鼠小弟准备去干什么?

──出示其他图片,并按图片顺序讲述故事。

3、出示手偶理解故事。

──出示鼠小弟,请幼儿说说鼠小弟背了什么?请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说说鼠小弟的书包会装些什么东西呢?

──请幼儿说说鼠小弟出去玩,先看见远处有什么?走着走着,又发现了什么?最后有大山吗?那是谁呢?

──请幼儿说说为什么鼠小弟会先看到的山是小的?后来小山为什么会变成了大山?

──鼠小弟对熊伯伯说了什么?熊伯伯是怎么回答的?

──请幼儿一起拿手偶和老师一起学说故事中人物语言。

4、师幼一起表演故事。

──请幼儿扮演鼠小弟和老师一同表演“爬大山”,引导幼儿在“爬山”时要对熊伯伯说出自己的想法,在“爬山”时(在老师身上爬过去)动作要小心,不能把熊伯伯弄痛。(幼儿教育)

雨的语言教案小班篇3

一、活动名称:

语言表达。

二、活动内容:

故事《下雨的时候》。

三、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记住故事名称、主要角色及对话

2、能用连贯语言讲出角色间的对话。

3、教育幼儿同伴间要互相团结。

四、活动准备:

角色图片、背景挂图、角色头饰、雨伞。

五、活动过程:

(一)出示雨伞,引起幼儿的兴趣。

提问:

1、这是什么?(雨伞)

2、我们是在什么时候用雨伞?

3、如果下雨时我们手中没有雨伞、雨具怎么办?(请幼儿带着最有一个问题安静的倾听故事)

(二)学习故事。

1、交待故事名称,教师有表情清讲故事一遍。

2、提出问题:

(1)故事的名称是什么?

(2)故事里都有哪些小动物?

(3)故事里讲了一件什么事?

3、利用角色图片、背景图片,教师有表情的讲故事一遍。

4、提问:

(1)小兔子玩着玩着天怎么样了?

(2)小兔子用什么办法避雨?

(5)小兔子看到小伙伴被雨淋湿时,它是怎么样做的?

5、利用角色头饰,请部分幼儿表演幼儿,启发幼儿学说故事中的对话。(引导幼儿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进行表达)

6、启发幼儿说一说:“如果下雨,手中没有雨具,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避雨?”

(三)教育幼儿相互间要团结友爱、互帮互助。

雨的语言教案小班篇4

活动目标

感知冬天雪景的美妙,感受小动物热心、聪明的美好心灵。

理解和学说动词:"推、铲、扒、扫等。"

重点与难点

感知小动物扫雪动态,形象化地理解不同动物的典型特征学说相关动词。

材料及环境创设

1、课件

2、制作道具:猪鼻子,象鼻子,鸭嘴巴,松鼠尾巴,狐狸尾巴等。

设计思路

作品描写了美妙的雪景和美好的心灵,巧妙地将动物各自的特征与动物扫雪的自动态融为一体,既能使儿童感受大自然的美景,又能认识动物的不同特征,更

能领略小动物们热心、聪明的美好心灵。

第一,本设计首先以故事为蓝本,观察图片,展开讨论,对重点部分适当扩充内容以强化感知。

第二,结合小班认知特点,运用道具在活动中通过形象化的动作来体会动词的含义如铲、推、扒、扫等

第三,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欣赏故事,提高幼儿对语言的感受能力。

活动流程

谈话--游戏--欣赏--扩展

谈话:

(1)观看课件

教师提示:一天早上,小动物走出家门一看,都感到很奇怪,小路怎么没有了?小路到哪儿去了?

(2)

设问:小动物怎么啦?怎么会摔跤的?然后可插入孩子们和小动物对话。例如:"小猪快爬起来,不要哭"等。

(3)

讨论:他们是怎么扫雪的?然后学说动词:铲、推、扒、扫。

2、游戏

引导孩子学小动物扫雪。

可让孩子自选道具,如猪鼻子,鸭嘴巴,松鼠尾巴,狗抓子,学着小动物扫雪,游戏结束后,说说怎么扫雪的。

雨的语言教案小班篇5

活动设计背景

班上有没来的小朋友,老师给他打电话,小朋友模仿老师的打电话

活动目标

1.模仿打电话让幼儿儿知道打电话时候的礼貌用语,会复述故事。

2.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4.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5.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的相互配合。

教学重点、难点

让幼儿学会关心他人,使用礼貌用语

活动准备

自制喇叭花电话一个,泳儿用书。挂图,磁带

活动过程

1.提前活动,稳定幼儿情绪

2.看图书,欣赏故事。

a小老鼠和小鸟不能在一起玩,为什么,他们心里什么感觉。

b我们来想一个办法帮助他们,听听小老鼠想了什么办法。

c小老鼠种了一个喇叭花,他是怎么和小鸟说的。

d小鸟和小老鼠开始的时候遇到什么困难,怎么理解的。

3.再次欣赏故事,介绍封面,让幼儿一页一页地看。

4.讨论:打电话的时候说什么礼貌用语。(你好…)

5.游戏:我们班有个小朋友病啦,不能来幼儿园,你想跟他说些什么呢?(关心的话,我想你啦)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动静交替,效果还是不错的,但有个别小朋友注意力不集中,以后在课堂上要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雨的语言教案小班篇6

一、教学内容:

小班语言活动《你是我的好朋友》。

二、教学目标:

1、喜欢朗诵儿歌,能正确运用“你”“我”等词。

2、乐意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戏。

三、教学准备:

能说出几个同班幼儿的名字。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能正确运用“你”“我”等词。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谈话法、表演法等。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一、谈话导入,引导幼儿说说新朋友的名字。

1、小朋友在幼儿园里认识了许多的新朋友,你的新朋友叫什么名字?

教师引导幼儿大胆的说出自己好朋友的名字。

2、我们小二班有很多的小朋友,我们每天在一起喝牛奶、吃饭、做游戏,大家都是好朋友。

二、学习儿歌,初步理解儿歌的内容。

1、教师示范朗诵儿歌1—2遍。

师:今天老师教大家一首好听的儿歌,现在,请你安安静静的听老师念一遍。

2、鼓励幼儿大胆的跟着老师念儿歌,边念儿歌边做动作。

师:刚才的儿歌好听吗?那我们一起来念一念吧。

3、以小组、个别幼儿念儿歌的形式引起幼儿朗诵的兴趣。

师:小朋友们学习的可真棒,那我们就来比一比吧!看看哪一组的小朋友念的最准确、最响亮。进行分组朗诵。

三、游戏“你是我的好朋友”,激发幼儿与同伴游戏的乐趣。

1、幼儿自由结伴,面对面边念儿歌边拍手。

2、游戏“拉拉手,抱一抱”。

雨的语言教案小班篇7

活动目标:

1、创设情境,让幼儿在抱抱娃娃和生活经验的联想中,体验父母爱孩子的情感。

2、激发幼儿学习儿歌的兴趣。

3、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4、体会做事要仔细,不要粗心大意。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在操作中有念儿歌的兴趣。

难点:通过情境的创设、幼儿的操作、以及说说念念中体验父母爱孩子的情感。

活动准备:

人手一个娃娃、录音磁带

活动流程:

兴趣激发——感受理解——完整欣赏——体验实践

活动过程:

一、兴趣激发:

(创设娃娃家情境。敲门声响起)谁在敲门呀?(教师开门)原来是娃娃来做客了。(娃娃与幼儿互相问候)

二、感受理解:

1、理解第一、二句

(1)小娃娃长的是怎样的啊?(幼儿随意说,教师用儿歌词句小结幼儿的回答)

(2)小娃娃,真漂亮,大眼睛,小嘴巴,你们喜欢吗?我们和小娃娃说说话好吗?(和老师一起念第一、二句)

重点引导:谁会表扬娃娃,娃娃就来亲亲你。

2、理解学习第三、四句

(1)嘘,听!好象是小娃娃在说话。听一听,她在说什么。

(放录音:谁来抱抱我,做我的好妈妈?)

(2)小娃娃说了什么呀?

(3)谁愿意做娃娃的妈妈,抱抱她还要说“我来抱抱你,做你的好妈妈”

重点引导:

a、个别示范(娃娃说xxx像个好妈妈,一边抱娃娃一边会和娃娃说话)。

b、集体抱娃娃(鼓励幼儿先自由地和娃娃说说话,再集体和娃娃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