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教案是为了让我们的课堂效率得到提高,千万不能随便应付,写教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写明自己的教学流程,范文社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10加几教案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10加几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教幼儿练习钻过70厘米高的障碍物。
2.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及灵敏性。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1.小兔头饰若干,数量为幼儿人数2—3倍的蘑菇卡片,小篮子4只。
2.在场地中间悬挂一条高约70厘米的长绳,布置成“树林”;场地一端四散撒上“蘑菇”。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组织幼儿做“小动物来做操”的模仿操。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告诉幼儿今天的游戏内容。
指导语:今天兔妈妈要带小兔去采蘑菇,可是有一片树林挡住了我们的去路,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过去呢?
2.幼儿想出多种办法后,教师引导幼儿说出哪种方法最好,最后得出结论:钻过树林采蘑菇最好。
指导语:现在就请小兔试着钻过树林采蘑菇,如果你钻过去了,采到了蘑菇,请你告诉我你是怎么钻过去的。
3.教师请尝试成功且动作正确的幼儿告诉大家是怎么钻过去的并示范给大家看,教师小结钻的动作要领:双膝弯弯,腰弯弯,低着头儿钻钻钻。
4.教师请全体幼儿用正确的方法练习,教师随机指导。
指导语:现在小兔们就可以用刚才学过的方法钻过树林采蘑菇了,小兔们出发!
5.幼儿游戏,当幼儿把蘑菇全部采完游戏结束。
三.结束部分
1.兔妈妈表扬认真学本领的小兔,小兔们把蘑菇送给兔奶奶吃。
2.复习游戏“小兔小兔真爱玩”。
10加几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有兴趣地倾听音乐,尝试在情境中用模仿走路、由小变大、睡觉的音乐形象。
2、借助故事情节仔细观察媒体画面,并且大胆地进行想象。
活动准备:
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情境——小蚂蚁来了
1、演示课件(出示小蚂蚁):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朋友,是谁呀?
2、原来是一只可爱的小蚂蚁。
二、进入情境——感受表现
1、演示课件:今天小蚂蚁带着我们要到处走走,它走呀走,来到了一片大树林里,它看到很远的地方有个咖啡色的东西,你觉得这会是什么呢?
2、小蚂蚁也非常想知道这是什么东西,于是它决定走过去看看,它是怎么走的呢?
3、播放课件,欣赏音乐:我这只小蚂蚁是怎么走路的?我们也来学学小蚂蚁走路吧。
3、演示课件:我们离那个东西越来越近,那个东西发生了什么变化?它是怎么变大的?
4、欣赏音乐:一起听着音乐做慢慢变大的动作。我们也来学一学吧。
5、这个越变越大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呢?
6、演示课件:那个东西是什么?它在干什么?你怎么会知道它在睡觉呢?
7、欣赏音乐:它是怎么睡觉的呢? 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
8、幼儿和老师一起听着音乐,玩游戏2遍。
三、律动——和小熊跳舞
1、演示课件:它到底是谁呀?我们一起叫醒他它,和我们一起跳舞吧!
2、复习律动: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10加几教案篇3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会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二、教学过程:
1、创设学习情境,提出相应的问题。
2、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自己解决问题。
3、组织学生对所提问题小组讨论。
4、交流结果,小组一:12+12+......+12=288(24个12相加)
小组二:12x4x6=288
小组三:12x3x8=288
小组四:12x20+12x4=288
小组五:用竖式计算
5、方法归类: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连加,第二类连成,第三类是把其中的一个乘数拆成两数的和或差。
6、总结出方法
7、研究笔算方法
8、巩固法则
9、总结所学内容,看看学生是否掌握了本节课知识点
10加几教案篇4
目标:
1.能用大圆、小圆等绘画小雪人。
2.学习用小排笔刷底色。
准备:
1.参加过堆雪人的活动。
2.浅蓝色加水的颜色盒、护衣、小排笔等。
过程:
1.绘画小雪人的兴趣。
下雪了,我们可以做什么游戏?
2.欣赏范画。
小雪人是什么样子的?
刷浅蓝底色、谈谈小雪人为什么会变出来?让幼儿感知小雪人是用蜡笔画的。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教师重点指导能力弱的幼儿正确用蜡笔画出雪人形象。
提醒幼儿用小排笔沿着一个方向刷底色。
4.展览作品,欣赏成果。
建议:
区域活动时引导幼儿用多种方式表现冬天的雪。
评价:
能画出小雪人形象。
10加几教案篇5
活动目标:30m快速跑及接力跑
活动准备:在场地上划两条相距30m的平行线
小红旗4面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1)、向小朋友们问好,讲上课的规则和让小朋友辨别哨子的声音,练习立正,稍息等口令。
(2)、将小朋友们分组(1、2、3、4组)。
(3)、带着小朋友们绕场慢跑,速度逐渐加快到逐渐放慢。(集合时注意小朋友的面向)。
(4)、做徒手操(以活动手部和腿部关节为主)。
2、基本部分
(1)、讲解和示范在跑动中的摆臂动作,并用哨子指挥着小朋友在原地上做摆臂的动作,逐渐加上腿部,在原地跑。(强调:在跑的时候不能出现同手同脚,在摆臂的过程中,手臂弯曲摆臂的弧度在45度左右不宜过大或者过小)
(2)、让小朋友靠拢分组比赛,跑到终点后不用回来在终点线后排队站好,进行2-3次。
(3)、在跑动过程中纠正小朋友的错误动作,很多小朋友在起跑是会出现同手同脚的现象。
(4)、游戏:民警换岗
游戏规则:将小朋友分成人数相等的4组,在各组中找一个小朋友做哨兵,其他小朋友在起点线后排队站好,领头的小朋友手持小红旗,当听到老师发出跑的信号后迅速跑到哨岗前与站岗的哨兵敬礼握手交旗,然后自己站上哨岗。被换下来的民警迅速跑回到自己的队伍前将小红旗交给下一个小朋友自己迅速跑到队尾去。游戏依次进行。可进行2-3次。
3:结束部分
带领着小朋友,做放松运动。
小结本次课的内容。
10加几教案篇6
一、活动目标:
1、知道树林是小鸟的家。
2、有爱护小动物、爱护小树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
小鸟、大树的图片,制作一棵小树
三、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活动
小朋友你们每天放学后,爸爸妈妈接你们回哪里去呀?
2、出示图片:“小鸟”、“大树妈妈”
1)有位动物朋友看到我们小朋友这样开心,想来看看我们,你们看看这是谁呀?
2)你们知道小鸟的家在哪里吗?小朋友一起学小鸟飞的动作。
3)原来小鸟也很开心,大树妈妈是它们的家。
3、听一段录音故事,一边出示图片,并根据故事内容提问
1)故事里面是谁在哭呀?
2)你知道小鸟为什么哭吗?
3)可是大树妈妈被人家砍了,小鸟没有了家,怎么办呢?谁能来帮帮它吗?
4)我们来听听故事里面是怎么说的?
4、听下半部分录音故事,出示图片
1)故事里面说小鸟笑了,为什么呀?
2)哦!原来故事里面讲的和我们小朋友说的一样,所以小鸟开心的笑了。
3)这么多的大树妈妈还会是谁的家呢?
3、游戏“爱护树妈妈”
1)今天我们来玩个与树妈妈有关的游戏,名字叫“爱护树妈妈”。
2)游戏玩法:小朋友手拉手,站在线上,围成一个圆,老师把小树放在中间,因为风好大,小树快被吹倒了,所以请一个小朋友站在圆内用手扶住小树,圈上的小朋友边走边念:“小树,小树,我们都爱护。”这时,扶树的小朋友可以随便叫一个小朋友的名字,如:“XX,请你来护树,一,二,三!”说完就松开手,被叫的小朋友就要马上去扶小树,两人交换位置。
10加几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课文内容,把握父亲人物形象
2、能力目标:切合文章联系实际感悟真情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悟父辈的坚韧,体悟父辈的艰辛与责任
教学重点:诵读课文把握父亲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方法:朗读、讨论、点拨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设计:
一、导入,板书课题
介绍作者,导入新课
二、整体感知,阅读课文
1、检查预习,认清字词
2、讲述故事情节(简要概括主要情节,理清思路)
三、理解阅读
问题探究(一)
1、作者为什么在老屋的三级青石板上用了那么多的笔墨
2、“父亲坐在绿荫里,……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表现父亲怎样的思想感情
3、奇怪的是造新屋的过程写得简略,造台阶反而很详细,这是为什么
4、父亲回来时,为什么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这种心态怎么理解(学生思考、讨论、交流,教师点拨、小结)
问题探究(二)说说父亲
1、说说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从文中哪些地方读出来的
2、说说为了台阶,父亲付出了什么你从哪里读出来的(跳读、思考、讨论、交流)
四、感悟阅读
1、思考文章的标题能否用“父亲”或者“新屋”等来替换,原因何在
2、你从文中读出了我对父亲怎样的情感反复咀嚼文末句话,体味一下。
10加几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熟悉歌曲旋律,并学唱歌曲,能用欢快、活泼的歌声和动作来表达歌曲的情感。
2、鼓励幼儿运用多种歌唱形式演唱。
3、激发幼儿体验为社区服务所带来的快乐。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活动准备:
相关课件(刷子、油漆和各色房子等),音乐背景。
活动过程:
1、通过平时观察,发现小区里房子的特点。(形状和颜色)“东亭家园的房子是怎么样的?”“如果是你你想让它变成什么颜色的?”
①出示课件,用猜谜的游戏引出刷子和油漆。
“五颜六色的,用来刷墙的。”――油漆
“毛儿长长的,用来刷油漆”――刷子
②学习粉刷匠刷墙的动作。
③“粉刷匠带来了油漆,我们看看这里有哪些颜色的油漆?”,结合课件中房子的颜色一起熟悉歌曲的后半部分。
2、①教师完整地演唱歌曲,请幼儿听歌词。提问“谁来了”“今天来干什么”再听一遍,“刷匠是怎样介绍自己的?”请幼儿学习。
②边听边看,猜猜最后的动作表示什么意思。
③结合课件内容,试着一起唱一遍。
3、①通过大家想出的各种方法进行歌曲的练习。(幼儿与教师分唱,最后一句一起唱,交换。
②教师示范演唱自己喜欢的颜色,请幼儿根据自己的颜色练习唱歌。
③教师与幼儿分角色扮演粉刷匠和房子进行演唱,并两两组合,交换角色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