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分数二教案6篇

时间:2023-04-08 作者:lcbkmm 备课教案

提前制定教案是能够从根本上提高我们教学质量的,教案是教师为了提高上课质量预先起草的文字材料,范文社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百分数二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百分数二教案6篇

百分数二教案篇1

教学内容:

百分数的应用(一)教材第23——24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2、能计算出实际问题中“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会计算实际问题中“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

教学难点:在具体情境中理解 “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

1、 关于百分数,我们已学过那些知识?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如下:

百分数的意义

小数百分数分数之间的互化

百分数的应用

利用方程解决简单的百分数问题

2、 引入:从这节课开始,我们继续学习有关的百分数的知识。

板书课题:百分数的应用(一)

二、 新知探究

问题引入:盒子里有45立方厘米的水结成冰后,冰的体积约为50立方厘米。冰的体积比原来水的体积约增加了百分之几?

1、 引导学生认识“水结成冰,体积会增加”这种物理现象,并找出题中的条件与问题。

2、 你认为“增加百分之几”是什么意思?

指导学生画线段图理解“增加百分之几”的意思是:冰的体积比原来水的体积增加(多)的部分是水的百分之几

3、 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师巡视,个别指导。

4、 合作交流:

方法一:(50-45)÷45 方法二: 50 ÷45 ≈ 111%

=5÷45 111%-100%≈11%

≈11%

指名学生说出自己具体的想法:

方法一:先算增加了多少立方厘米,再算增加了百分之几。

方法二:先算冰的体积是原来水的体积的百分之几,再算增加百分之几。

5、 即时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第23页“试一试”。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降低百分之几”的意思是降低的价钱数目占原来价钱的百分之几。

三、 总结: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增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方法:

(1) 先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增加或减少的具体量,再除以单位“1”。即:两数差额÷单位“1”

(2)先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再把另一个数看作单位“1”即100%根据所求问题两者用减法运算。

四、练习提高

指导学生完成第24页练一练第1,2,3,4,5题。

百分数二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途径查找资料,经历走进生活、收集整理、交流表达等过程,让学生

了解有关储蓄的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2.结合百分率的知识,运用调查、观察、讨论、分析数量关系等方式,学习利息的计算方法,并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思想来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策划理财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服务于生活的价值,培养科学理财的意识。

教学重点:利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税后利息的计算。

设计理念:本课除了要让学生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结合百分率的知识,通过策划理财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服务于生活的价值,从小培养科学理财的意识。

教学步骤:

一、情境导入

1. 提问:你家中暂时用不到的钱怎么处理的?(课前布置同学们向自己的爸爸妈妈了解家中暂时用不到的钱怎么处理的)

你们知道为什么要把积余下来的钱存到银行里吗?(明确:人们把钱存入银行或信用社,这叫做存款或者储蓄。这样不仅可以支援国家建设,也使得个人用钱更加安全和有计划,还可以增加一些收入。)

2. 关于储蓄方面地知识你还了解多少?(全班交流自己收集到信息)

根据学生交流地情况摘其要点板书:

利息 本金 利率

多媒体出示告诉你: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取款时银行除了还给本金外,另外付给的钱叫做利息。利息占本金的百分率叫做利率。按年计算的叫做年利率,按月计算的叫做月利率。

出示利率表。(略,同书上第5页利率表)

师:你从这张利率表上能获得哪些信息?说说年利率2.52%的含义。你认为利息与什么有关?怎样求利息?(学生讨论)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二、教学例3

1.出示例3。读题后明确,二年期的利率应该就是表格中对应的二年存期的利率,不是一年期的利率2。

师:要求利息,需要知道哪些条件?你会列式求利息吗?(试着做一做,集体订正)

2.教学试一试

(1)亮亮实际能拿到这么多利息吗?为什么?(请了解利息税的同学解释)

教师再说明:这里求得的利息是税前利息,也叫应得利息。但是根据国家税法规定,从1999年11月开始,储蓄所得的利息应缴纳20%的利息税,由储蓄机构代扣。税前利息中扣掉利息税后余下的部分即是自己实际得到的利息,即税后利息,也叫实得利息。购买国家债券、教育储蓄不缴纳利息税。

这里的20%是什么?

你觉得应该怎样计算税后利息呢?可以先算什么?用计算器计算亮亮实得利息是多少元?(学生用计算器计算)

(2)小结:一般我们从银行取出来的都是税后利息,所以在多数计算中最后要将利息税减掉。

(3)引申:如果问题问亮亮到期一共可取出多少元?这里的一共是什么意思,包含哪些内容。(明确可取出多少元:本金+税后利息)

这个问题由你来解答。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

应得利息怎样求?实得利息怎样求?(学生列式解答)

二者的区别是什么?实得利息是应得利息的百分之几?(组织学生讨论)

2.做练习二的第5题。

提醒学生教育储蓄不需缴纳营业税。这里的本金和利息一共多少元是什么意思?(指名学生回答,集体订正)

3.理财我能行

谈话:你们对家中的存款情况了解多少?能说给大家听听吗?当然该保密的就不要说了。(学生交流)

学生交流后出示下面题目(同时出示利率表)

(1)张明家有5000元计划存入银行三年,张明的妈妈想请我们班的同学帮助算一算,是存定期三年合算?还是存定期一年,然后连本带息再转存合算呢?(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2)如果你有1000元,根据你家的实际情况,你打算怎样投资?请你设计一个理财方案。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希望同学们有意识地养成勤俭节约,计划消费的习惯,并能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发挥其价值。

五、布置作业(两道实践题让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下到银行去储蓄,从实践中认识储蓄)

1.到银行存压岁钱;

2.找一份存折或存单,看懂上面的每一栏,并从上面找到本金、利率、时间,能计算到期后这份存折(存单)一共可取出多少元?

百分数二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分析方法,并能正确解答此类应用题。

2、进一步提高分析、比较、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培养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分析方法,并能够正确列式解答。

教学难点:

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分析方法,并能够正确列式解答。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一)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什么方法?解答这类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

(二)口答,只列式不计算。

1、5是4的百分之几?4是5的百分之几?

2、甲数是50,乙数是40,甲数比乙数多多少?甲数比乙数多的是乙数的百分之几?

3、甲数是48,乙数是64,甲数比乙数少多少?甲数比乙数少的是甲数的百分之几?

(三)应用题

盒子中有45立方厘米的水,结成冰后,冰的体积约为50立方厘米。

冰的体积是原来水的体积的百分之几?

(四)引入新课

如果把、问题改为:冰的体积比原来水的体积增加了百分之几?该怎样解答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百分数应用题。

二、新授教学

(一)教学例题

例、盒子中有45立方厘米的水,结成冰后,冰的体积约为50立方厘米。

冰的体积比原来水的体积增加了百分之几?

1、读题,理解题意。

2、比较:例题与复习题有什么异同?

3、讨论:“冰的体积比原来水的体积增加了百分之几?”什么意思?(画图理解)

教师板书:多出来的部分占原计划的百分之几.

4、列式计算

(50—45)÷45 =5÷45 ≈0.111 =11、1%

5、思考:这道题还有其他解法吗?

50÷45—1 ≈111、1—1 =11、1%

提问:为什么要减去1?

(二)反馈

1、把例题中的问题改成“水比冰体积少百分之几?”该怎样解答?

思考:这道题与例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一个乡去年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2公顷,实际造林比原计划造林多百分之几?

3、一个乡去年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2公顷,实际造林比原计划造林少百分之几?

三、巩固练习

(一)分析下面每个题的含义,然后列出文字表达式。

1、今年的产量比去年的产量增加了百分之几?

2、实际用电比计划节约了百分之几?

3、十月份的利润比九月份的利润超过了百分之几?

4、1999年的电视机价格比1998年降低了百分之几?

5、现在生产一个零件的时间比原来缩短了百分之几?

6、十一月份比十二月份超额完成了百分之几?

(二)只列式不计算。

1、某校有男生500人,女生450人,男生比女生多百分之几?

2、某校有男生500人,女生450人,女生比男生少百分之几?

3、一种机器零件,成本从2.4元降低到0.8元,成本降低了百分之几?

4、一种机器零件,成本从2.4元降低了0.8元,成本降低了百分之几?

5、某工厂计划制造拖拉机550台,比原计划超额完成了50台,超额了百分之几?

(三)思考

男生比女生多20%,女生就比男生少()。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课后作业

1、我国第一大岛台湾岛面积约35760平方千米,第二大岛海南岛面积约是32200平方千米,台湾岛的面积比海南岛大百分之几?(百分号前面的数保留一位小数)

2、工程队原计划一周修路24千米,实际修了28千米,实际修的占原计划的百分之几?实际比原计划多修百分之几?

百分数二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本金、利息、利率、利息税的含义.

2.理解算理,使学生学会计算定期存款的利息.

3.初步掌握去银行存钱的本领.

教学重点

1.储蓄知识相关概念的建立.

2.一年以上定期存款利息的计算.

教学难点

“年利率”概念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过年开心吗?过年时最开心的事是什么?你们是如何处理压岁钱的呢?

教师:压岁钱除了一部分消费外,剩下的存入银行,这样做利国利民.

二、新授教学

(一)建立相关储蓄知识概念.

1.建立本金、利息、利率、利息税的概念.

(1)教师提问:哪位同学能向大家介绍一下有关储蓄的知识.

(2)教师板书:

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

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

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

2.出示一年期存单.

(1)仔细观察,从这张存单上你可以知道些什么?

(2)我想知道到期后银行应付我多少利息?应如何计算?

3.出示二年期存单.

(1)这张存单和第一张有什么不同之处?

(2)你有什么疑问?(利率为什么不一样?)

教师总结:存期越长,国家就可以利用它进行更长期的投资,从而获得更高的利益,所以利息就高.

4.出示国家最新公布的定期存款年利率表.

(1)你发现表头写的是什么?

怎么理解什么是年利率呢?

你能结合表里的数据给同学们解释一下吗?

(2)小组汇报.

(3)那什么是年利率呢?

(二)相关计算

张华把400元钱存入银行,存整存整取3年,年利率是2.88%.到期时张华可得税后利息多少元?本金和税后利息一共是多少元?

1.帮助张华填写存单.

2.到期后,取钱时能都拿到吗?为什么?

教师介绍:自1999年11月1日起,为了平衡收入,帮助低收入者和下岗职工,国家开始征收利息税,利率为20%.(进行税收教育)

3.算一算应缴多少税?

4.实际,到期后可以取回多少钱?

(三)总结

请你说一说如何计算“利息”?

三、课堂练习

1.小华今年1月1日把积攒的零用钱500元存入银行,定期一年.准备到期后把利息

捐赠给“希望工程”,支援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如果年利率按10.98%计算,到明年1月1日小华可以捐赠给“希望工程”多少元钱?

2.赵华前年10月1日把800元存入银行,定期2年.如果年利率按11.7%计算,到今年10月1日取出时,他可以取出本金和税后利息共多少元钱?下列列式正确的是:

(1)800×11.7%

(2)800×11.7%×2

(3)800×(1+11.7%)

(4)800+800×11.7%×2×(1-20%)

3.王老师两年前把800元钱存入银行,到期后共取出987.2元.问两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是多少?

四、巩固提高

(一)填写一张存款单.

1.预测你今年将得到多少压岁钱?你将如何处理?

2.以小组为单位,填写一张存单,并算一算到期后能取回多少钱?

(二)都存1000元,甲先存一年定期,到期后连本带息又存了一年定期;乙直接存了二年定期.到期后,甲、乙两人各说自己取回的本息多.你认为谁取回的本息多?为什么?

五、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六、布置作业

1.小华20xx年1月1日把积攒的200元钱存入银行,存整存整取一年.准备到期后把税后利息捐赠给“希望工程”,支援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如果年利率按2.25%计算,到期时小华可以捐赠给“希望工程”多少元钱?

2.六年级一班20xx年1月1日在银行存了活期储蓄280元,如果年利率是0.99%,存满半年时,本金和税后利息一共多少元?

3.王洪买了1500元的国家建设债券,定期3年,如果年利率是2.89%到期时他可以获得本金和利息一共多少元?

七、板书设计

百分数的应用

本金 利息 利息税 利国利民

利率: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利率.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探究活动

购物方案

活动目的

1.使学生理解生活中打折等常见的优惠措施,并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方案与策略.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渗透事物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使学生能够辩证、发展、全面地对待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价格表

a套餐原价:16.90元 现价:10.00元

b套餐原价:15.40元 现价:10.00元

c套餐原价:15.00元 现价:10.00元

d套餐原价:15.00元 现价:10.00元

e套餐原价:18.00元 现价:10.00元

f套餐原价:14.40元 现价:10.00元

学生讨论:如果你买,你选哪一套?

2.教师出示价格表

a套餐原价:16.90元 现价:12.00元

b套餐原价:15.40元 现价:10.78元

c套餐原价:15.00元 现价:12.00元

d套餐原价:15.00元 现价:12.00元

e套餐原价:18.00元 现价:13.50元

f套餐原价:14.40元 现价:12.24元

学生讨论:现在买哪一套最合算呢?

3.教师出示价格表

每套18.00元,冰淇淋7.00元.

第一周:每套16.20元;买一个冰淇淋回赠2元券.

第二周:降价20%;买一个冰淇淋回赠2元券.

第三周:买5套以上打七折;买一个冰淇淋回赠2元券.

学生讨论:

(1)你准备在哪一周买

(2)你打算怎么买?

(3)你设计方案的优点是什么?

百分数二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学会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帮助学生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2、能解决有关“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能解决有关“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今天这节数学课我们一起来研究百分数的应用。(板书:百分数)什么是百分数?你能说一个生活中的百分数吗?你怎么理解这个百分数?

2、师:因为百分数的意义使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今天要研究的主题就是百分数的应用(补充板书:百分数的应用)

二、教学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1、师:同学们,在炎热的天气里人们常常用冰块来消暑降温。你们制作过冰块吗?水结成冰之后体积发生了什么变化?

2、课件出示情境,引导学生观察

师:有一位同学把他制作冰块的过程记录了下来,(大屏幕出示实验记录)请看:

45立方厘米的水,结成冰后,冰的体积约为50立方厘米。

3、师:根据这两个条件,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提问,师选择板书。

(1)、冰的体积是原来水的体积的百分之几?

(2)、原来水的体积是冰的体积的百分之几?

(3)、冰的体积比原来水的体积增加百分之几?

4、在这些问题中,我们能解决哪些问题?

师生共同解决,并将解决的问题擦掉。

活动二:理解“增加百分之几”。

1、师:今天我们重点解决“冰的体积比原来水的体积约增加百分之几?”这个问题,一起读题,你觉得哪句话最难理解?

2、学生用自己的方式理解“增加百分之几”的意思。

3、全班汇报,由口头理解的不清晰,引出线段草图。

4、对比书中的线段图和学生的线段草图,引导学生思考“增加了……”这个省略号背后所隐含的意义,从图上看出,冰的体积比水的体积增加了,增加了百分之几指的增加了谁的百分之几?

通得讨论得出:冰的体积比水的体积增加的部分是水的体积的百分之几。

5、列式计算,数形结合,说出两个列式的含义

6、课件演示,小结两种解题思路。“增加百分之几”指的是增加的部分是单位“1”的百分之几。

可以先求出增加的部分再除以单位“1”;也可以先求出增加后是单位“1”的百分之几再减去单位“1”。

三、训练巩固

1、根据问句,说出谁和谁比,谁是单位“1”的量。

①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百分之几?

②梨的质量是苹果质量的百分之几?

③降价了百分之几?

④增产了百分之几?

2、消费宝典

电饭煲降价,原价220元,现价160元,价格降低了百分之几?(百分号前保留一位小数)

(引导学生先理解“降低百分之几”再列式计算。)

3、建设新农村

选一选:

光明村今年每百户拥有彩电121台,比去年增加66台,今年比去年增长了百分之几?

(1)、(121-66)÷121

(2)、 66÷121

(3)、 66÷(121-66)

(让学生说出选择的依据。)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我们理解并掌握了“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解题的重点是理解题意,关键是正确地找到单位“1”。

百分数二教案篇6

【教学内容】

新世纪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百分数的认识》。

【教材分析】

百分数是在学生学过整数、小数,特别是分数的意义和应用的基础上进行的。教材十分重视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关注其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努力揭示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百分数的过程。教材创设了“派谁去罚点球”和“选种哪号种子”两个主题情境,让学生体会百分数产生的必要性。在认识百分数以后,教材安排了“读一读,说一说”的活动,目的是结合生活实际解释百分数的含义,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百分数的意义。本课的内容同时也为后面学习小数、百分数、分数之间的互化,以及百分数的应用问题作了充分的准备。

【学生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课外知识较丰富,有一定的收集信息能力。生活中存在着较多的百分数,学生在生活中或有所见、或有所闻。这些为本节课的开展奠定了生活经验基础,成为促进学生深入学习和思考的课堂资源。学习新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分数,知道分数可以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还可以表示一个具体的数量,而且在生活中对百分数已经有一些零散的感性认识,部分学生能说出每一个百分数的具体含义,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不过大多数学生对百分数的概念还是比较模糊的。

【教学目标】

1.理解百分数的意义,知道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会正确读写百分数;理解感受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百分数的过程,体会学习百分数的必要性,收集、整理有关百分数的信息,通过讨论交流,体验百分数的意义及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认识到百分数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教育。

【教学设想】

如何根据新教材的编写理念与意图设计教学、开展有效教学?在这节课上我做了以下尝试。

1.从学生生活实际入手,让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小学生学习的数学应该是生活中的数学,数学只有在生活中才充满活力和灵性。所以,数学的教与学应该联系生活,注重学生的现实体验,变传统的“书本中学数学”为“生活中做数学”,建立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师生互动教学模式。

2.深入挖掘课程资源。尽管我们的教材为学生提供了精心选择的课程资源,但课程资源不仅仅是指教材,在本节课中,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学生在课堂中的生成都是丰富的课程资源,挖掘这些课程资源,使之成为丰富的学习材料,我做了一些努力。在百分数意义的教学上,除了使用教材中的主题情境以外,还加入了学生比较关心的“派谁参加计算竞赛”的问题情境,引领学生进入数学的园地,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活跃思维的过程中又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后面的研究探索中,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亲身经历百分数的产生,充分理解“表示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充分感受到利用百分数去进行比较的优势;在突破学习难点“百分数和分数的区别”时,并不是让学生进行抽象的讨论,而是结合具体的练习题,把区别与联系放到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进行研究,进一步突出百分数和分数之间的异同点,使难点得以突破,新知得以深化;在教学百分数的写法时,注意学生的生成资源,让学生去说一说,写一写,进一步巩固对百分数的理解;而最后的基本练习,也覆盖了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紧扣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同时注意了变式练习,也避免了练习的机械重复。通过“自己设计图案”使学生在具体运用中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对号入座”等趣味练习,让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基础上也产生了去进一步认识百分数的欲望,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3.真切关注学习方式。结合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的不同阶段,采用了讨论、交流、互助解决问题、自主探索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体现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真切关注。学生在获得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数学思维不断发展,同时也获得了丰富的情感体验。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激趣导入

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一些百分数,你找到了吗?举起来让同学们看看,看来,我们生活中处处都有百分数。老师也找到了几个,想先和大家交流一下,可以吗?

课件出示:

(1)到目前为止,我国发射人造卫星的成功率是100%。

(2)小学生近视人数是全市小学生人数的18%,初中生近视人数是全市初中生人数的49%,高中生近视人数是全市高中生人数的64.2%。

(3)我国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1%,我国的耕地面积约占世界耕地面积的7%。

(4)一次性筷子是日本人发明的,日本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5%,而他们的一次性筷子全靠进口;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不到14%,却是出口一次性筷子的大国。

师:谁能准确读出这些信息?(学习百分数的读法)

师:读了这些信息,你知道了什么?

(教师适时进行德育教育。)

师:那你会写百分数吗?

(教师指名板演,并指导百分号的书写。)

师:同学们都能正确读写百分数,说明大家都是生活中的有心人,这是个优点,老师很欣赏。那么在认识百分数的同时,有谁思考过这样的问题:那就是为什么要产生百分数呢?用分数来代替百分数不行吗?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深入地认识百分数。

板书――百分数的认识。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去感受,去经历,从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有效激发了探究新知的积极性,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1.创设情境。

情境一:推荐选手

学校要进行计算能力比赛,我们班要从下列三名同学中推荐一名同学代表班级去参赛,你认为应该推荐谁去?说说你的理由,并与同学进行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算出每个选手做对题数占做题总数的几分之几来比较。)

情境二:发芽实验

科技小组做黄豆种子的发芽实验,3天后种子发芽的情况如下表。

(1)看看发芽的种子数占实验种子数的几分之几。

(2)怎样比较出哪种品种的发芽情况最好?合作分析后再集中交流。

[设计意图:两个情境重在让学生体会百分数产生的必要性和百分数的意义,并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合格率做铺垫。]

2.百分数的意义。

师:当分母不同时,容易比较它们的大小吗?当分母相同时就容易比较了,如果都把它们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就更容易比较了。

(用课件把说过的百分数全部显示在一个画面中。)

师:现在我们仔细来观察每一个百分数,他们都是几个量在比较以后得到的结果?谁来说说百分数都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概括百分数的意义,接着看书进行完善。)

师: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师:在百分数的意义中,提到了几个数?百分数就是表示这两个量之间的一种倍比关系,所以我们又把百分数称作百分比或百分率。

(学生齐读概念。)

师:现在你知道为什么要产生百分数了吗?能说说你收集到的百分数表示什么意义吗?

3.指导学生看教材第64页百分数的定义。

4.读一读,说一说,练一练(教材第65页)。

5.举例辨析,揭示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区别。

师:分数和百分数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请同学们思考。

选择填空:3/4 70%

(1)一根绳子长( )米。

(2)参加鼓号队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

(3)一盒草莓重( )千克。

(4)一种饮料的果汁含量占( )。

师:百分数只能表示两个量之间的一种倍比关系,不能表示具体的数量,后面不能带单位。分数既可以表示一种关系,也可以表示具体数量。它们之间有联系,也有区别,使用的时候要注意!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合理清晰的对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获得在群体中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体会学习的快乐,同时又使得这一难点得以自然突破。]

三、拓展应用,巩固新知

1.基本练习。

(1)让学生随意写一个百分数,可以是自己在生活中见到的,也可以是自己创造的一个百分数。说说写的这些百分数表示什么意思。

(2)出示两件衣服的标签:a.含棉100%;b.含棉65%。如果你是顾客你会买哪一种,请说说你的想法。

2.实践运用。

师:下面我们放松一下,欣赏一幅美丽的图案。你能说一说每种颜色占图案总面积的百分之几吗?(课件出示图案)

师:请大家用彩色笔在格子图中进行设计,设计完后,你也用这样的方式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好吗?

3.拓展练习。

对号入座。(请选择合适的数填空)

100% 45% 55% 200% 43%

a.这节课,同学们学得积极主动,老师希望理解百分数意义的同学占全班同学的( )。

b.在世博会门票第一阶段预定中,人们的热情非常高,预订票数远远超过计划售出的票数,预定率高达( )。(让学生理解预定率的意思)

c.电脑下载一份文件,已经下载了( ),还剩下( )没有下载。

d.20xx年鸡西市绿化覆盖率达( )。

[设计意图:从我们身边取材不仅能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还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四、归纳总结,评价升华

师:不知不觉,一节课的时间就过去了,我们回头看一看,你能用百分数说一说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你的表现吗?

师:同学们的收获真不少,其实一个人的收获不仅来自于1%的灵感,更重要的是来自于99%的汗水。如果每节课都能有一点收获,日积月累,相信你们100%都能获得成功。

【教学反思】

收获一:对学生课前调研发现,学生对足球的比赛规则知之甚少,对“罚球”“点球”的意思都不大明白,因此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教材上的第一个情境是有局限性的。如果既保留书中所有的例子,又到生活中去寻找学习素材,首先时间上是不允许的,其次几个并列关系的学习素材会有重复的效果,因此和多位网友进行研讨最后决定选用了书中的第二个主体情境,保留初稿中学生较感兴趣的“派谁参加计算竞赛”这个情境,效果较好。

收获二:一稿中曾有“触类旁通”的练习(即用百分数表示一些成语),对这一内容网友的意见分为两种:(1)“触类旁通”的练习趣味性强,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触类旁通”的练习不适合百分数,失去了数学一些本质的东西。对于网友不同观点的建议,我思考了很久,也和网友们研讨:这些成语确实是表示一个大概的意思,确切地说是一个虚值,不适合用百分数来表示这些成语的意思。在设计练习的过程中,不能只关注表面的新奇热闹,这是华而不实的,要真正做到实效和趣味相结合,关注数学的本质。

教是为了学生服务,而学生学的过程也正是我对自己教学深刻的反思过程,在这个过程里我要感谢省学院的领导搭建了交流的平台,我要感谢一个月来一直和我互动的网友们,也正是因为有了大家的帮助,所以我享受到了这份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