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教案时,我们要结合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之处,教案是老师为了更有力把握知识点提前编写的书面文稿,下面是范文社小编为您分享的大班故事活动教案8篇,感谢您的参阅。
大班故事活动教案篇1
设计意图:
该活动以诗歌《落叶》为蓝本,以"说一句话--说一段话--说一个故事"为目标。为完成三个层次的目标,教师设置了三个不同的要求。对应"说一句话"的目标,让幼儿将树叶摆在自己身体的不同部位,学习表达"我把树叶当什么"。对应"说一段话"的目标,让四名幼儿任意将树叶放置在动物某身体部位,组成四句句式一样、内容不一的.话,既是对第一环节句式的练习与巩固,也是一种创造。对应"说一个故事"的目标,设置四个不同的问题情境,以小组为单位帮助小动物解决问题,并加以表述。幼儿在玩一玩、编一编、说一说中练习了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目标:
1.通过玩一玩、演一演,做一做、说一说,编一编、讲一讲,清楚、准确、连贯地说诗句、讲故事。
2.通过合作学习体验合作解决问题的快乐。
3.通过说儿歌、讲故事,感受人与动物、自然的和谐美。
准备:
1.材料准备:落叶飘飞的ppt背景图一幅,背景音乐,35厘米×25厘米的磁性黑板四块,四张厘米55×35厘米大小的问题背景图,展示架,篮子8只,用kt板制作的大树一棵,树叶,双面胶。
2.经验准备:(1)观察风中飘飞的树叶,了解树叶的颜色。(2)收集若干落叶。
过程:
一、玩一玩,演一演
教师创设树叶从大树上飘落下来的场景,幼儿随轻音乐进入场地。
师:秋风起了,天气凉了,一片片树叶从树枝上飘落下来。
师(捡起一片树叶顶在头上):你猜我把树叶当什么了?
幼:当帽子。
师:猜对了!那你们会把树叶当什么呢?
幼:当梳子。
幼:当扇子。
幼:当蝴蝶结。
教师牵手一位女孩,请女孩捡树叶并将叶子放在自己身体的某个部位,然后与女孩一起完整表达。
师:秋风吹,树叶飘,女孩捡起落叶当……?
幼:当镜子。
请一位男孩捡树叶。
师/幼:秋风吹,树叶飘,男孩捡起树叶当……?
幼:当枕头。
师:现在请你们每个人都捡一片树叶,把树叶当成一样东西,放在身体的某个部位,让我来猜一猜。
师:秋风吹,树叶飘,小朋友们捡起树叶当扣子?当发卡?当毛巾……
师:请你们把树叶换一个地方,我们一起来说一说当什么。
师:秋风吹,树叶飘,小朋友捡起树叶当……?
师/幼:当口罩/当画纸/手表……
(析:该环节旨在让幼儿将树叶与生活中的实物建立某种联系,并引导幼儿进行发散思维,让幼儿有话可说、有话想说、也有机会说。每个幼儿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对树叶、场景产生了一定的联想,主动重组了自己的语言,并指向规范的、书面化的语言,教师则始终充当参与者、支持者,幼儿的学习过程成了有意义的建构过程。)
二、做一做,说一说
1.学习操作和表述。
师:小朋友把树叶当成了××、××,真美!小动物会把树叶当什么呢?
(教师在磁性黑板上出示小猴图片。)
师(边演示边问):秋风吹,树叶飘,小猴捡起树叶当什么呢?
幼:当小伞。
(教师继续在"小猴"图片的不同位置摆放第二片、第三片、第四片树叶,幼儿继续想象表达。)
幼:当口罩。
幼:当衣服。
幼:当鞋子。
师:秋风吹,树叶飘,小猴捡起树叶当什么,当什么,当什么,可以有很长很长的话,我们连起来试试看。
众幼:小猴捡起树叶当小伞,当口罩,当衣服,当鞋子。
2.分组操作摆放及表述。
师:小猴还会把树叶当什么呢?毛毛虫、小蚂蚁、小兔子又会把树叶当什么呢?
师:请小朋友分成四组,把小树叶摆一摆、说一说,看哪一组摆得快,说得长。
(每组派一名幼儿领取一块磁性黑板和树叶,小组合作摆放树叶并想象表达。教师巡视并鼓励每位幼儿大胆表达。)
3.小组展示、交流。
师:现在请每个小组将你们的作品放在展示架的1、2、3、4位置上。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听一听每一组是怎么摆、怎么说的。
●第一组
幼:秋风吹,树叶飘,小蚂蚁捡起树叶当小床,当饼干,当蝴蝶结,当口罩。
师:第一组说得真好,说到了我们没有想到的小床和口罩。
●第二组
幼:秋风吹,树叶飘,小兔子捡起树叶当太阳帽,当手套,当裙子,当坐垫。
师:真厉害!不仅说得清楚,还说得跟别人不一样。
●第三组
幼:秋风吹,树叶飘,小猴捡起树叶当耳罩,当围巾,当项链,当鞋子。
师:很好,你们还会一边指着一边说。
●第四组
幼:秋风吹,树叶飘,毛毛虫捡起树叶当领结,当花被,当桌子,当椅子。
师:你们把两片叶子搭在一起成了一张桌子。这个想法很特别!
师(小结):秋风吹,树叶飘,小动物们捡起树叶,当××,当××,当××,当××……真的很有意思!你们说得真好。掌声鼓励自己! (析:依托第一层次的"我把树叶当××"的已有经验,借助磁性黑板上树叶的实际操作,幼儿的语言学习融入到了具体情境之中,对"当××,当××"这样的排比句式有了具象的理解。同组四名幼儿的不同表达内容通过一个排比句式巧妙地串联在了一起,在实际操作与小组互动式交流中,幼儿对句式的理解逐步深入。)
三、编一编,讲一讲
1.观察图片,描述问题。
师:现在小动物们遇到了一些困难,大家仔细看看,它们遇到了什么困难?
幼:小蚂蚁要搬大梨子,但是蚂蚁太小,梨子太大,搬不动。
幼:小猴要过河,可是河上没有桥,过不了。
幼:毛毛虫没有家,冷得发抖。
幼:小兔子要到树上摘果子,可是树太高了,它摘不到。
师:你们的眼睛真亮,发现了小动物们遇到的困难。接下来要请你们每个小组商量一下,你们准备用哪些办法来帮这些小动物解决困难。
2.合作解决问题并描述结果。
(1)想象、表达。
师:商量好了吗?让我们来听一听你们的好办法。其他人一定要先听一听,再想跟别人不一样的办法。
●第一组
幼:我们准备搭一座桥,让小猴从桥上走过去。
幼:也可以搭一条船这样划过去。
师:你们想到了两种办法,真不错!
●第二组
幼:我们准备给小兔子搭一架梯子,让小兔子一步一步爬上去。
幼:再爬下来。
师:你们帮小兔想得真周到!
●第三组
幼:我们准备给小蚂蚁搭一辆挖土机,就可以搬大梨子了。
幼:还可以弄一辆推车,帮小蚂蚁推。
师:这些办法都可以,一会儿你们可以都试试。
●第四组
幼:我们准备给毛毛虫搭一座房子。
幼:也给它做一张床。
幼:还有被子。
师:你们真是毛毛虫的好朋友!
(2)操作交流。
师:现在请你们的小组长来选择想帮助的小动物图片和树叶,叶子的背面有双面胶,请你们用树叶粘出帮助的方法。
(幼儿操作,教师巡视。)
师:现在,请每个小组来展示自己的作品,并选一个代表用好听的话把你们想的办法说给大家听一听,其他小朋友可以补充。
●第一组
幼:秋风吹,树叶飘,小猴捡起树叶当小桥。
师:走过小桥去干什么?
幼:到山那边找朋友。
●第二组
幼:秋风吹,树叶飘,小蚂蚁捡起树叶当推车。
师:运什么?
幼:运梨子到家里去。
●第三组
幼:秋风吹,树叶飘,毛毛虫捡起树叶当房子。
师:过冬了!
幼:暖和了!
●第四组
幼:秋风吹,树叶飘,小兔子捡起树叶当梯子,摘苹果。
师:给点掌声。
师(小结):我们四人小组真会动脑筋,帮小动物们想到了这么多好办法。小动物真的要好好谢谢你们!
3.完整讲述。
教师将图片重新摆放,拼成一副画。
众幼:哇!拼成一幅图了。
师:这里就是一个"美丽的树叶"的故事,谁能来说说看?
幼儿连贯表达:
秋风吹,树叶飘,小猴捡起树叶当小桥,来过河;
秋风吹,树叶飘,小蚂蚁捡起树叶当推车,送梨子到家里;
秋风吹,树叶飘,毛毛虫捡起树叶当房子,很温暖;
秋风吹,树叶飘,小兔子捡起树叶当梯子,摘苹果。
师:说得真完整!还有表情呢!你们还有谁想说这个美丽故事?
师:请大家一起说一说这个美丽的故事。
师(总结):秋风吹,树叶飘,片片树叶飘出一个个小朋友、小动物和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故事。
(析:该环节中,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提供一定的材料、合理运用小组同伴资源及引导幼儿展示交流等,促进了幼儿的思考与表达。教师可以清晰地看到每组幼儿协同解决问题的思路。同时,树叶搭建的过程也有促进幼儿对事物之间产生联想的作用,有助于幼儿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延伸活动:
带幼儿到大自然中捡拾不同的树叶,进行分类处理,分别投放于美工区、语言区,进行树叶绘本剧创编的前期准备工作。
大班故事活动教案篇2
目的:
1.引导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并能清楚、连贯地讲述故事。
2.鼓励幼儿创编故事情节。
准备:
幼儿人手一本小图书,教师用的图书一本。
过程:
1.我们最喜欢看《小狐狸的变身法》这本图书了。今天,我们再一起来看这个故事。
2.请幼儿说说哪些地方看不懂。
3.教师根据幼儿提问找出相应的图片指导幼儿,并请幼儿完整讲述图片内容,要求幼儿把图中的背景和人 物的动作、表情讲述清楚。如当幼儿提出“小狐狸为什么要学变身法”的问题时,教师可以这样引导:
(1)它用变身法捉弄了谁?它是怎样捉弄小兔的?这个问题可以从哪幅图片上找到答案?(第二幅。)
(2)第二幅图片讲了什么?谁愿意讲给大家听?
(3)教师小结图片内容。
4.请你们再看一遍这个故事,也可以边看边轻轻地给旁边的小朋友讲这个故事。
5.故事里讲了一件什么事?谁能用简单的几句话讲给大家听?
6.看了这个故事,你是怎么想的?
小结:有了本领,只有去帮助别人,才会有快乐,才会有真正的朋友。
7.假如不下雨,小狐狸会想什么办法和小兔、小狗重做好朋友呢?
8.下次我们把刚才讲的故事编成《小狐狸的变身法》第二集,好吗?
附:小狐狸的变身法
小狐狸得意地对爸爸说:“我学会了变身法,会变蘑菇,会变石头,还会变其他许多东西呢!”爸爸翘起大拇指说:“你可真了不起。”
正说着,小兔走过来了。小狐狸一瞧:嘻嘻,这肯定是只笨小兔,让我“吱溜”变成个蘑菇来捉弄它吧。等它采的时候,我跳东跳西,让它累得气喘吁吁,晕头转向。哈哈,就这么办!
小兔一瞧有蘑菇就去采,谁知蘑菇跳来跳去,怎么也采不到。小兔正纳闷,小狐狸恢复了原样,得意地说:“瞧你这只笨小兔,上我的当了吧。这蘑菇是我变的呀,哈哈!”小兔听了生气地走了。
正在这时,小狗走过来了。小狐狸一瞧:嘻嘻,这肯定也是只笨小狗,让我“吱溜”变成块石头来捉弄它吧。
小狗走着走着,忽然脚底下冒出块石头,把小狗绊倒了,小狗呜呜地哭了起来。小狐狸恢复了原样,得意地说:“瞧你这只笨小狗,上我的当了吧。这石头是我变的呀,哈哈!”小狗听了很生气。
小兔、小狗都不理小狐狸了,小狐狸趴在地上想:为什么它们都不理我呀?一个人真没劲,我得想个办法,和它们重新做好朋友。
突然下起了倾盆大雨,小狗、小兔都没带伞,正着急呢,小狐狸“吱溜”一下变成一把大伞,为小兔、小狗挡住了雨,它们又成了好朋友。
大班故事活动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故事,了解黄莺、松鼠、熊、狮子、田鼠等动物的生活习性,知道住着适合的房子才是最漂亮的房子。
2.鼓励幼儿能大胆地、连贯地在集体面前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说出理由。
活动准备:
幼儿故事ppt
活动过程:
一、出示动物,引发幼儿思考。
(一)出示动物:黄莺、松鼠、熊、狮子、田鼠,引导幼儿认识,并说说它们的名称。师:这些小动物你认识吗?都有谁?
(二)思考:这些小动物也需要家,他们的家应该盖在哪里,它们才会喜欢和满意,会他们心中最漂亮的房子?
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语句讲述如“我觉得(认为)xx的房子应该盖在xx”
二、欣赏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一)教师讲述前半部分
过渡句:我们一起来听一个故事。名字就叫“最漂亮的房子”
(二)理解故事:
师:设计师王小小就去问小动物的意见了。
提问:为什么设计师要这么做?小动物们是怎么回答的?它们认为最漂亮的房子应该盖在哪里?
(三)播放ppt,梳理动物的对话。
金丝笼里的黄莺,说:“最漂亮的房子当然要盖在树枝上。”
铁笼子里的松鼠,又怎么说的呢?(请幼儿猜测,并说说)
建筑师又去问了谁呢?(熊、狮子、鱼、田鼠),又是怎么回答的呢?
提问:为什么每个小动物的想法都不一样呢?
(四)引导幼儿猜测:王小小听了动物的话,他会把房子盖在哪里呢?
(五)幼儿作画,教师巡视指导。
三、播放ppt,引导幼儿观察讲述并由教师讲述故事后半段。
提问:王小小盖了一座怎样的房子?他为什么要盖一座大森林呢?小动物们喜欢大森林这座房子吗?你从哪里知道的?
三、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进行谈话。
提问:你觉得怎样的房子是最漂亮的?
引导幼儿用比较连贯的语句来讲述自己的观点,如有大大的客厅,漂亮的房间和家具,有家人等。
师小结:每个小朋友也都有自己的想法,漂亮的房子不光要外表漂亮,还要有温暖,住的舒服。这才是最漂亮的房子。
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幼儿基本了解了常见动物的生活习性与动物生活环境存在关联,也能掌握故事的大概内容。但对于环节设计上,可以将第二和第三个环节进行交换,让幼儿在了解动物生活习性以后再为动物设计房子。可能出来的作品会比较丰富和完整。
大班故事活动教案篇4
【设计意图】随着先进社会的告诉发展,我们越来越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只是一味地看中孩子的成绩、得分。正因为此,新闻中屡屡有学生不堪重压摧残自己,甚至轻生的报道出现。因此对于我们幼儿教师而言关注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刻不容缓。幼儿园大班孩子已经开始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当觉得他人批评、排斥自己时会显得沮丧,甚至自卑,从而产生不良的情绪。如果孩子不能及时的将这不良的情绪排解,长期积压在心里就会影响心理健康。因此结合大班孩子年龄的特点我选择了开展此心理辅导活动《洋葱头的故事》,洋葱头在故事中是个大家都不愿和它做朋友,而变成个爱发脾气,又自悲的角色,后来有一只老鼠闯进它们的世界,并肆意捣乱,洋葱头通过自己想办法对付老鼠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自信,并获得成功的快乐。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恰当的方法排解不良情绪,体验助人自助的乐趣。
2.把握故事主题,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学会欣赏自己和他人。
【评析】《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大班年龄段的幼儿表达情绪的方式应适度,不乱发脾气。同时大班孩子对于自我意识已经慢慢形成,懂得自我欣赏。因此以上两个目标都是从幼儿的角度提出来的。
【活动重点】在生气时尝试用恰当的方法排解不良的情绪。
【活动难点】学会自我欣赏,知道每个人都有长处。
【活动准备】
洋葱实物,洋葱、蔬菜、课件。
【活动过程】
一、观察洋葱,说说自己的感受。
1、你们好,我是洋葱头。你们要怎么说?你们喜欢它吗?为什么?
2、洋葱头今天呀心情很不好,它很生气很生气。它为什么这么生气呀?谁来猜猜看?
3、你们猜的到底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洋葱头的故事》
?评析】该年龄段的幼儿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初步发展。所以,一开始就直接引题,出示图片将幼儿的注意力吸引住,为活动的开展设下了卧笔。同时通过设置疑问,让幼儿能够较快地进入故事情节中,体验洋葱头生气的原因。接着又让幼儿谈谈自己的生活经验,让孩子们结合自身生活经验以自己生气的角度融入故事中,体会洋葱头的不良情绪。
二、分段讲述故事,了解洋葱头的转变过程。
1、厨房里住着好多的蔬菜……都不敢和他们在一起玩。(猜猜蔬菜们会怎么跟他说?引导幼儿用蔬菜的口气来对洋葱头说话,并可以加上一定的动作)
2、有一天晚上,厨房里来了一只大老鼠……心里想:可千万别来吃我呀!
3、刚刚老鼠是怎么说的呀?谁来学一学?我们一起来学学看。
4、洋葱头怎么说的?谁来学一学
5、等老鼠走后……气死我啦!(洋葱头为什么这么生气呀?你们在什么情况下会生气呀?请你们做一个生气的表情让我看一下。)
6、洋葱头它想呀……我得想办法来对付它!(如果你是洋葱头,你会想什么好办法来对付坏老鼠?)
7、我们来听听洋葱头想了个什么好办法:到了晚上……辣死我了!”
8、咦?这是怎么回事呀?
9、原来洋葱头把自己打扮成了一只大蛋糕……味道不好闻了。
10、听了这个故事,你们喜欢洋葱头吗?为什么?(引导幼儿说出洋葱头前后的变化,能用良好的方法排解自己的不良情绪)
?评析】这一环节,充分利用多媒体形象生动,视听结合,把幼儿的注意力牢牢的牵住。孩子们也融入其中,教师巧妙引导幼儿关注洋葱头的成功,引起幼儿的共鸣。使孩子们随着洋葱头的情绪由失落自悲到逐渐产生自信,到自我能力的肯定,让幼儿也能逐步产生这样的深刻心理体验,为目标的初步实现奠定基础。
三、自我欣赏:我的本领大。
1、原来洋葱头的本领这么大,它之前都没发现。咦?那你们都有什么本领呀?
2、那请你们来说一说你觉得我们班谁最有本领?
3、其实呀,我们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本领,你们要发现自己的本领,而且要学习别人的本领,这样你就能成为一个最棒的人了。来,跟我来说一声:我最棒!
3、自我欣赏:“我的本领大”
?评析】该环节通过组织幼儿说说自己的本领,让每个孩子都能参与其中,充分地对幼儿的能力进行了肯定。教师的一再肯定和鼓励能更加激发幼儿学会欣赏别人的态度。从中懂得如何排解不良的情绪。
四、完整讲述。
鼓励幼儿与教师一起完整讲述《洋葱头的故事》,引导幼儿再次体验洋葱头的前后转变
大班故事活动教案篇5
教学目标:
表达:能清楚、完整地讲述照片里的真实故事。
倾听:认真听别人讲话,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交流:与别人交流,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情感: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与。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
孩子们,在每个人的一生中都有过许多照片。老师也不例外,想不想看看老师的一组照片呢?(课件:电子相册)
每张照片都记录着一个精彩的瞬间,每张照片背后都可能蕴含着一个小故事。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记忆中的那个瞬间,走进那个小故事。引出课题:照片里的故事。
二、教师示范,交流故事
1、猜测照片时间、地点
这张照片是老师最喜欢的一张,你想了解这张照片吗?猜猜这张照片拍摄的时间、地点。这张照片是我在六岁时爸爸带我去动物园照的。
谁来象老师用一句完整的话说说你这张照片。
2、讲故事
同学想不想了解这张照片背后的故事?谁来猜一猜?
老师要讲这个真实的故事了,你能给老师提些建议,应该怎样讲故事?
学生总结讲故事的要求:口齿清楚,用普通话
故事完整,表达清楚
老师给你提一个小小的要求:认真倾听,老师讲完后,评价评价。
教师讲述故事,学生评价。
三、学生交流故事
1、小组合作交流
每个同学都拿了一张照片,两个同学先互相猜一猜照片的故事,再由对方把真实的故事讲给同学听,听的同学要认真倾听,并给同学评价。
2、分享故事,交流评价
分享是快乐的,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你照片里的故事?
学生交流故事,教师引导评价。
四、话题扩展
不光照片里有故事,一支钢笔、一本书、一个发卡……背后可能都有故事,把这些故事讲个同学或老师听。
教学反思:
1、教师示范作用的发挥。二年级学生的表达缺乏条理性,为了让学生能够完整的说一句话,能够清楚地表达照片中的故事。我先为学生示范,“这张照片是我在六岁时爸爸带我去动物园照的。谁能像老师这样说一句完整的话?”从一句话开始通过教师的示范学生都能完整的表达一句话。这样从一句话过渡到一段话,铺垫台阶,为学生说一段话做准备。在学生讲照片中的故事之前,现观察老师的照片,猜猜照片里的故事,再由教师讲述照片中的。讲述一个清楚、完整的故事对学生来说是有困难的。经过教师示范后学生意识到不光要说得清楚、完整,还要尽量的有意思。
2、学生总结表达要求。我在示范前先让学生想一想讲故事应该注意些什么,学生总结出讲故事时应当注意的问题,这样在他们自己讲述故事是就自然的按照自己总结的要求来讲述故事。
3、利用好特定的“交际情景”。书中安排了让学生猜测对方照片的时间地点和故事的环节,我想:要充分利用这个交际情景,不能只定位在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而是通过猜——说——评这样的过程训练学生表达和倾听的能力,而且在交际中做到有礼貌。所以在学生交际前我又让学生总结出了要求。
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这节口语交际课最不好调控的环节就是指导学生如何把话说得连贯完整,条理清楚。虽然我每一个活动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学生的表达仍然存在问题。例如:有一个学生在说话是口齿不清,有一个同学内容不完整……都通过学生的评价,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有了一定的提高.
大班故事活动教案篇6
一、活动目的
1、感悟亲情、尊敬亲人、培养热爱家庭的情感和对家庭的责任感。
2、激发爱思考,爱探究的兴趣和意识。
3、 培养学生说真话,诉真情的好习惯。
4、 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做到说话有条理,有中心。
二、教学重难点:
说真话,诉真情
三、活动准备
学生准备自己家的一张老照片,并仔细回想或向家人询问与它相关的内容。
四、活动过程
(一)激情导入
家,犹如一潭清水平淡而温馨。在高兴时,它与你共享,家是一方乐园;在伤心时,它给予安慰,家是一个倾听者;在受挫时,它给予鼓励,家是一个避风港。无论在何种境遇,家中充满关爱和幸福,令人魂牵梦萦。家中的老照片,记录着我们的成长,也收藏着我们的喜怒哀乐,我们就围绕“老照片的故事”敞开心扉,畅谈心声好吗?
(二)教师引领,听老师讲老照片故事。(投影照片)
这是老师结婚时照的全家福,我为大家讲讲。
那是1991年11月份,在我结婚的时候,我们全家都聚在一起,要送我出嫁。在要上车之前,摄影师为我们拍下了这张照片。看看照片上的孩子,那时才两岁多,可是现在都是快要结婚的大姑娘了,时间可过的真快呀。以前每当看到这张照片,总是感到很幸福,可是今天再看,老师有了一种另外的感觉,因为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爸爸、妈妈先后离开了我,而我和他们也只有这一张合影,如果在他们活着的时候我能多与他们留点纪念该多好呀!
老师看着这张照片想起的故事有点令人伤感,而我看了同学们的照片,里面的故事一定有更多的欢乐,不管怎么样,只要能体现一种亲情就可以了,请同学们一起欣赏大家的老照片。
(三)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学习形式。
1、下面请同学们拿出老照片,先在小组里面交流,再选出说得好的同学代表小组上台发言,我们会以小组为单位记分,评委为五个小组的组长,得分是取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后三个分数的平均值,这两位同学是本次的记分员,一共进行两轮的比赛,如果有时间,我们会进行第三个环节——自由发言,老师给予加分。
2、投影“说”的评分标准。(前三点是基本要求,可得80分,做到后两点各加10分。)
1) 姿势大方,举止文明得体。
2) 普通话准确,口齿清楚,吐音清晰。
3) 说话有条理,有中心。
4) 有真情实感。
5) 声情并茂。
(四) 分组活动。(各组的成员相互说说老照片的故事)
(五)各组推选出一名说的好的同学发言。(各组长打分,记分人员登记分数。)
(六)各小组自由上台发言。(老师打分,每个满分为10分。)
(七)老师总结:
1、 各小组得分情况。
2、 简单评价活动的情况。
3、 提出今后努力的方向。
大班故事活动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敢于表达、乐于表达、善于表达,并能认真倾听他人发言,学会交流。
2、引导学生说完整话,表达清楚自己的观点。
3、培养学生说话的连贯性和逻辑性,提高思维的想象能力和跳跃能力。
4、通过猜想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准备:
师生各准备一张照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瞧!我这儿有一张照片,是我自己最喜欢的!请大家猜一猜,照片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拍的?”
(学生猜想后回答)
2、问:“照片里可能有一个什么故事,你能帮我讲一讲吗?”
(学生讨论后交流)
2、 师讲自己照片里的`故事。揭示课题。
二、情感交流,提高想象
1、师:“你们还记得刚才在猜老师的照片时我们是怎么进行的吗?先猜什么?后猜什么?”
2、学生想好后回答。
3、同桌同学用刚才的办法互相猜想。并讲一讲照片中的故事。
4、自己讲出照片中的真实故事。
5、教师小结。
三、布置有情趣的作业
把自己讲的故事写在小本本上。
把自己喜欢的照片制作成一个小相册。
用《照片里的故事》为题,设计一期手抄报。
把自己最喜欢的照片画下来,举行一次绘画大赛。
大班故事活动教案篇8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2、根据所选照片,写明故事来历。能将事情的经过叙述的清楚、具体,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3、在习作训练中,体验亲情、友情,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
培养对人物进行神态、动作、心理的描写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生活中,每个人都会用相机留下美好的瞬间,这些照片就像电影中的镜头,记录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每一张照片都珍藏一段故事,每一张照片都记录着一段历史。今天我们就来讲述自己照片中的故事。(板书课题)
二、新课:
1、看这一张张稚嫩的脸庞,大家猜猜他们都是谁?(生猜)
2、看着这些有些泛黄的老照片我们不禁会笑出声来,照片——可以保留我们儿时最珍贵的记忆,记住我们童年最可笑的举动;照片——可以记录我们从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到亭亭玉立的大姑娘的成长过程。可以记录从一个痛哭流涕的娃娃成长到飒爽英姿的少年。
3、请刚才出镜的几位同学站起来。同学有哪些问题想问他们呢?(出示幻灯片)
4、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收集生活中的照片,下面就请同学们穿越时空隧道,回忆一下发生在自己照片里的故事,在小组内和同学分享你的故事,交流时注意如下要求:
a、讲清拍照片的时间和地点。
b、照片里有些什么人、在干什么,人物的神情、动作怎么样。
c、拍照时发生了什么事,这件事是怎么发生的,结果怎样。
5、你们看着手中的照片,脑海中一定浮现出一幕幕令人难忘的画面,让我们和你共同分享你照片中的故事吧!各小组派代表汇报。五名同学10相机提问
6、听了同学们的讲述,老师也迫不及待想分享自己的故事啦!
7、范文引路:(略)请你对老师的习作进行评价。
8、我们一天天地长大,一张张照片记录了我们成长的经历。每张照片的背后可能都有一个小故事:或许是一次难忘的经历、或许试一次感动中的哭泣、或许是家人相聚的欢喜……下面请同学们动笔将自己照片中最精彩的一瞬间写下来。
9、找同学分享下自己的故事。点评
三、总结:
生活是美好的,一张相片就是一幅画,一张相片就是一个故事,一张相片就是一段美好的回忆。照片里的故事真的是令人回味,我想通过同学们精心的描绘,照片里的故事一定会更生动、更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