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衿教案5篇

时间:2023-01-09 作者:Lonesome 备课教案

教案在书写的时候,你们需要注意与时俱进,在教学工作前,为了做好准备需要制定一份教案,范文社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子衿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子衿教案5篇

子衿教案篇1

教学内容:

1、欣赏乐曲《大海摇篮》

2、学唱歌曲《大海》

3、表演歌曲《大海》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乐曲《大海摇篮》,引导学生练习用简单的图形谱(线段图)表现音乐的形象。

2、听唱法学习歌曲《大海》,完整地聆听录音范唱,并通过提示分辨歌曲描绘的“海”的形象。并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通过为《大海》创编动作,学习用动作表现自己感受到的意境与情感,要求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或个人设计表演歌曲的方式方法。

教学准备:

录音机,投影。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

小练习:学习利用身边的物品模仿声音。

二、新课学习:

1、欣赏乐曲《大海摇篮》{引导学生认真听乐曲,分辨歌曲唱出的内容,并采用图谱(线段图)表示的方法。

(1)初听前谈谈“海”等有关常识;

(2)完整地聆听全曲,要求听出歌曲所唱内容,提示学生可用自己认可的图形表示所听到的音乐形象。

(3)复听时可自编动作或利用身边的物品制造声响进行体验表演。

2、听歌曲录音《大海》;引导学生边拍边轻声随唱,

3、歌词学习:提示式学习歌词,(边听录音边读歌词)活跃课堂气氛。

4、歌曲学习:要求同学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提示式随同学唱(录音伴奏)。

5、通过自编游戏表演歌曲《大海》,要求自创动作(引导学生用身边的物品与打击乐器等方法制造声响为同学作伴奏),从学生的自创运用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

三、小结:鼓励与表扬,指出不足之处。

子衿教案篇2

一、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字“4”;在生活中创造性地发现“4”的存在。

2、了解“4”的组成,初步认识数字之间的关系。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1、数宝宝“4”。

2、苹果的大图片和小图片各四张。

3、香蕉的大图片和小图片各四张。

4、两个小兔头饰(小兔欢欢和小兔佳佳),各四张图片。

三、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老师告诉幼儿今天要认识一个数字宝宝。

2、情景表演:小兔欢欢和小兔佳佳帮妈妈买苹果,第一次买了四个苹果,欢欢拿了一个,佳佳拿了三个;第二次又买了四个苹果,欢欢拿了两个,佳佳拿了两个;第三次还是买了四个苹果,欢欢拿了三个,佳佳拿了一个。引出数字“4”。

3、让幼儿回忆故事中小兔欢欢和小兔佳佳每次买了几个苹果,并且每次每人拿了几个,加起来是几个。老师将图片分别贴在小兔欢欢和小兔佳佳的图片下方。

4、引导语:“兔妈妈说,佳佳、欢欢,家里的苹果已经有很多了,你们去买四只香蕉吧。小兔欢欢和小兔佳佳又来到了水果摊前,买了四只香蕉,怎么拿呢?”让幼儿给小兔欢欢和小兔佳佳出主意,看看他们可以有多少种拿法,并请幼儿将分出的香蕉图片分别贴在第四组小兔欢欢和小兔佳佳的图片下方。

5、幼儿的操作:

(1)说出我们身体上的“4”,例如两只眼睛加上两只耳朵是“4”,两只眼睛加上一个鼻子和一张嘴巴是“4”,两只手加上两只脚也等于“4”,还有我们的纽扣,我们的手指头都有很多的“4”。

(2)说出我们生活中的“4”,例如走四个台阶,其中包括一个台阶、两个台阶、三个台阶;桌子的四个脚和四个边;四扇窗户;四个碗等等。

6、老师引导幼儿复习“4”的几种组成方法。

四、活动延伸:

1、户外活动:马兰花的游戏,即老师和孩子一起一边念歌谣“马兰花,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勤劳的人儿在说话,请你现在就开花……”一边走成一个圈,然后老师说,开4个花瓣的花,孩子们自由组合抱在一起,看看谁开的花的花瓣数量是对的。

2、可以进一步进行数字5的认识。

3、可以在日常生活和教学的自由活动、蒙氏活动中进行生活中的数字教育。

子衿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染纸的基本方法。

2.感受染纸活动带来的乐趣。

3.感受色彩对比。

4.进一步学习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

活动准备:

1.报纸、颜料盘、纸巾若干(颜料盘中放有各色颜料)

2.纸袋一个、一张白色纸巾及一张浸染后的纸巾,一段自制视频

活动过程:

一、魔术导入(魔术导入,可以激发起幼儿兴趣)

1.师:“老师今天带来一个魔术,小朋友想不想看呀?”

教师出示纸袋,“请问我的纸袋里有东西吗?”幼儿回答“没有”。

2.师:“魔术开始了,小朋友快看看,我变出了什么?”

教师“变出”一张白色的纸巾,提问,纸巾有什么用处,幼儿回答。

教师接着“变出”一张浸染后的纸巾。师:“变出什么来了?”幼:

“漂亮的纸巾”。

3.师:“白色的纸巾是怎么变成漂亮的纸巾呢?”

幼儿回答,“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是怎么变成的?”

二、 播放视频

(通过播放视频,既可以引起幼儿注意,又能够让幼儿了解染纸的过程及方法)

1. 教师播放视频。师:“视频中的哥哥在干什么?”

2. 幼儿边一观看视频,教师一边讲解。

“看了视频中大哥哥的操作后,你们知道一张白色的纸巾是怎样变成漂亮的纸巾了吧!(先折叠,然后再染)我们把这个过程叫做‘浸染’。老师这里还有一种不同的浸染方法,可以让纸巾变的更漂亮。”

三、 教师示范 (可使幼儿了解多种浸染的方法)

1. 先对视频中大哥哥的浸染方法进行简单的示范。

2.教师展示另一种不同的折法以及不同的浸染方法,并进行详细的讲述。(加深浸染难度)

3.鼓励幼儿用不同的折法,染出不一样的图案。

四、幼儿浸染(通过操作,可以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

1.说了这么多方法,小朋友肯定都想去试一试!

2.强调常规:“但是,在操作之前,老师有个小小的要求:注意不能把颜料洒了,也不能把衣服弄脏,做好后要小心的往开展,不要把作品弄破了。完成后交给老师,老师要把作品贴到黑板上。明白要求了吗?”

3.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现在小朋友们赶紧行动吧!

4.教师将完成好的作品粘贴到黑板上

五、展示欣赏及评价(评价有代表性的作品,让幼儿获得成功体验和美的感受。)

1.小朋友的作品真漂亮,你们最喜欢哪个?为什么喜欢?

教师请个别幼儿上前来回答。

2.鼓励幼儿表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教师及时进行小结

六、活动延伸

师:“其实呀,用不同的折叠方法是可以染出不同的图案的,小朋友如果有兴趣,回家后可以和你的爸爸妈妈一起来染一染,看看怎么样就可以染出漂亮的纸巾来了,知道了方法别可忘了告诉老师哦!”

教学反思

我讲的是一节美术课《漂亮的纸巾》,这节课是让幼儿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初步学习浸染的基本方法,并感受染纸活动带来的乐趣。在活动中,我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先用一个小魔术导入,小朋友都很感兴趣,这一下子把幼儿的热情都调动起来了。并将教师操作示范改为观看视频中小朋友的操作,这样设计激发了幼儿探究欲望,在下面的环节中就会格外认真。染纸对中班的幼儿来说是第一次操作,所以小朋友相对于比较好奇。小朋友在操作的时候都能小心翼翼的用纸巾蘸不同颜色的颜料,大部分的都按自己喜欢的颜色去设计美丽的花手帕,在幼儿操作前教师提出常规要求,幼儿也能做到。在活动中孩子们表现积极主动,探索欲强,充分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性,提升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同时,也存在不足:

1、导入部分不精简。

2、染纸在生活中广泛应用,但是我在课前没有给幼儿展示过这类物品,没有做好铺垫,稍有欠缺

子衿教案篇4

时间:

4月30日

慰问地:

星岛渔港上海边防检查站炮兵部队

活动目标:

1、参观星岛渔港和上海边防检查站,了解他们的工作性质和特点,感知他们工作的辛苦。

2、向星岛渔港和上海边防检查站的工作人员送花,代表幼儿的节日慰问和尊敬。

活动准备:

1、事先分别联系上述两家单位,向单位负责人表达我们的活动设想,取得他们对我们此次活动的支持和配合。

2、幼儿人手一支鲜花。

活动过程:

一、集体整队,交代活动要求。

二、参观星岛渔港、上海边防检查站、炮兵部队了解不同单位人们不同的工作性质和工作特点。

三、通过倾听相关人员的介绍,进一步感知人们工作的辛苦。

四、幼儿向工作人员赠送鲜花,表达对劳动者的尊敬和节日的祝福。

子衿教案篇5

教 学 目 标

1、 培养学生的模仿能力

2、 培养学生对本次课的兴趣

3、 培养学生快速、果断的能力

内 容

1、 律动组合:学做解放军

2、 游戏:小鸭子夺旗

顺序

内容

达成领域目标

教 法

组 织

1课堂常规

对本课内容表现出兴趣

教师讲解

围教师散点站坐

2集中注意力练习大小手指

提高协调能力及快速反映能力

1、 讲解练习的方法和示范

2、 喊口令指导学生试做

3、 集体练习

3律动组合:学做解放军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模仿能力

1、 放音乐、领做

2、 分组表演

3、 让学生分组创编动作并练习

4、 放音乐让学生自我表演、创编动作

4游戏:小鸭子夺旗

培养学生快速移动能力

1、 组织学生学鸭步走

2、 组织小鸭子夺旗游戏

3、 改变游戏方法,教师示范两人一组夺旗的方法,让学生自选一种方法(1)正面 (2)侧面 (3)背面

5放松总结

1、 放音乐,让学生自由放松

2、 总结本课情况

3、 布置归还器材

4、 师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