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尾巴的大班教案8篇

时间:2023-01-28 作者:Gourmand 备课教案

写一篇教案可以帮助每位老师把控自己的教学节奏,一篇优秀的教案可以帮助我们决定自己的教学进度,下面是范文社小编为您分享的比尾巴的大班教案8篇,感谢您的参阅。

比尾巴的大班教案8篇

比尾巴的大班教案篇1

一、活动目标

1、能用简单的句子完整讲述小松鼠用尾巴帮助他人的主要情节。

2、 知道画面中松鼠的动作及背景线索,能说出画面的季节。

3、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并能与他人交流、分享。

二、活动准备

ppt《小松鼠的大尾巴》

三、活动过程

(一)猜谜游戏,引出主角

1、今天,老师准备了一个谜语,看看哪位小朋友能开动小脑筋立即猜出来的?

“小动物,真奇怪,小松果,它最爱,大尾巴,真可爱。”小朋友们猜出它是谁了吗?(出示小松鼠图片)

2、“原来真的是只小松鼠啊,你们真棒!谁来说说小松鼠长的怎么样呀?(引导幼儿说出最大的特点:大尾巴)(教案:)小松鼠有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你觉得小松鼠的尾巴像什么呀?”(让幼儿自由讲述)

3、教师:原来小松鼠的尾巴像那么多东西,那这条尾巴可以用来干什么呢?

(二)引导幼儿观察第一、二幅图,用开放性提问让幼儿理解画面情节。

1、出示画面①:

(1)小朋友们,你们看到了什么?(松鼠,小鸡,雨伞,小花)哦,有人看到了很多五颜六色的小花,那这些漂亮的花都是在什么季节开放的啊(春天)?那天气怎样啊(下雨天),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天空下起了雨)?

(2)小松鼠遇见了谁?(小鸡) 小鸡它怎么了?(被雨淋湿了)——引导幼儿感受小鸡被雨淋湿后的状态。

它们两个在干什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幼儿自由猜想)(3)现在请一位小朋友扮演小松鼠,老师是小鸡,我们来看看小松鼠会说什么。

再请其他幼儿说说如果你是小松鼠,你会对小鸡说什么。

(4)小松鼠为什么会帮助小鸡挡挡雨?——师:小松鼠是个很热心、又很爱帮助别人的人。

(5)小鸡现在的心情怎么样(开心),为什么?——师:受到别人的帮助很开心,遇到了小松鼠这样热心又很有爱心的好朋友感到很温暖。

2、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根据画面①讲故事。

3、出示画面②:

(1)在这幅图上,你又看到了什么?(太阳,小松鼠,蜗牛)

(2)这个太阳怎么样啊?(很大,很红)这么大的太阳,你们现在有什么感觉啊?(教师做出很热的夸张动作),什么季节到啦?(夏天)

(3)我们看看,谁也和我们一样,都热得出汗了?(小蜗牛)那小松鼠在干什么呢?仔细看看,你看到了什么?(尾巴在动,在给小蜗牛扇风)

(4)有谁愿意根据这个画面,给我们讲讲小松鼠和小蜗牛的故事?

4、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根据画面②完整讲述。

(三)引导幼儿观察第三幅图,请幼儿两两分角色自由讲述、表演。

1、出示画面③:

(1)现在,就请你找一位自己的好朋友,根据这幅画面,两个人一起来讲一个好听的故事,可以加上丰富的表情和动作来演一演。

(3)请两名幼儿上台表演故事。

(4)分别请底下其他扮演小兔和小松鼠的小朋友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心情又是怎样的?

2、看来,小朋友们刚刚都讲了一个快乐又好听的故事,那我们现在就一起用和第一、第二幅画面一样简单的句子,把这个故事完整讲一遍。

(四)请幼儿猜想冬天,松鼠的尾巴有什么用,并联系自身说说如何帮助别人。

1、我们知道春天,小松鼠用它的尾巴为小鸡挡雨;夏天,小松鼠用它的尾巴为蜗牛扇风;秋天,小松鼠用它的尾巴为小兔扫落叶。(教案:)那冬天,天很冷,你们猜,小松鼠又会用它的大尾巴干什么?

2、幼儿进行猜想,出示图片④,鼓励幼儿讲述小松鼠用大尾巴当被子盖的情节。

(五)带领幼儿边看图边完整地讲述故事。

1、故事我们都讲完了,可是故事的名字还没有呢,谁可以给这个故事起个好听的名字?

2、我们大家一起来完整的讲述这个《小松鼠的大尾巴》故事吧。

(六)活动延伸:

1、原来,小松鼠的尾巴有那么多的用途,小松鼠用它的大尾巴帮助了很多人,给别人带去了快乐和温暖,自己也得到了快乐。那我们小朋友平时肯定也会经常帮助人,想一想,你都是怎么帮助别人的?(幼儿自由讲述)——教师根据幼儿讲述的事例进行表扬鼓励。

2、教师:你们喜欢小松鼠吗。我们也要像小松鼠一样,做个爱帮助别人、愿意与别人分享快乐的人。

比尾巴的大班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知故事的主要结构。

2、创编故事内容。

3、体验创编故事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故事动画。

2、操作材料若干。

3、了解春、夏、秋、冬四季特征。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出示课件:大尾巴)猜一猜:这是什么?想一想:它象什么呀?

二、理解故事:

1、想象故事。

小松鼠的尾巴有许多有趣的故事,我们来看一看:

(1)看(教师演示动画):

春天:小鸡尾巴挡雨

夏天:蜗牛尾巴扇风

秋天:小兔尾巴扫叶

冬天:小猫尾巴保暖

(2)说:

在什么季节?发生了什么事?(让幼儿根据自己对课件的理解随便说说)

2、完整欣赏故事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跟你们说的一样吗?我们来听一听。(老师完整地讲述故事)

3、表演:

小松鼠真能干,能用它的大尾巴做好多事情,我们一起来学一学能干的小松鼠,我们一边学一边讲,比小松鼠更能干,好吗?

(大家一起边讲述边表演)

三、仿编故事

1、讨论:

(1)春天,是什么样的?

小松鼠出去走走,还会发生什么事呢?

(2)夏天,是什么样的?小松鼠出去走走,又会发生什么事呢?秋天、冬天呢?

(幼儿讨论)

2、仿编新故事

(1)引导幼儿想象记录

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小松鼠出去走走,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请小朋友去把它画出来。

(2)幼儿相互交流

请小朋友相互说一说自己的想象。

(3)讲述新故事

选择几个小朋友的画讲一讲。最好能选择到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各一幅,编成一个完整故事。大家一起讲述。

如果没有,鼓励小朋友把没有的回去编出来。

活动延伸:

继续仿编新故事。

比尾巴的大班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猜猜讲讲了解不同动物的尾巴都有自己的用途。

2、进一步培养幼儿大胆表达及探索动物秘密的兴趣。

活动过程:

一、游戏“猜尾巴”

1、今天本来有很多动物朋友来跟我们做游戏,但是它们很淘气,要和我们捉迷藏,让我们来找它。

出示各种动物的图片(遮住身体露出尾巴)

2、这些动物太粗心了,把头和身体藏了起来,可是什么露出来了?

——尾巴

3、哎!尾巴在外面我们就能猜出它是谁?谁来猜猜看。

——这是马的尾巴,因为马尾巴是长长的,像……

——这是豹子尾巴,因为它身上有斑点

出来吧,我们猜出你是谁啦!

小结:每种动物都有尾巴的,而这从它的尾巴的不同,我们就猜出它是谁。

二、交流讨论图片上动物的尾巴有什么作用?

1、动物尾巴有什么用?

——鱼的尾巴可以控制方向

——马的尾巴可以驱赶蚊子苍蝇

——壁虎可以逃生

——松鼠的尾巴可以保持平衡,作降落伞

——猴子的尾巴是第三只手,可以把身体挂在树上

2、小结提升,这些动物的尾巴都很重要,有的……

3、观看录象

我们来看一段录象,听听我们说的对不对。

三、对尾巴作用的延伸及规类

1、原来有很多种动物都有尾巴,包括人怎么样?

(人以前也是有尾巴的,现在因为人类很聪明所以不需要尾巴了,但是很多动物不是离不开尾巴的)

2、你们还知道有哪些动物的尾巴也很有用的?

鱼:把握方向,像船上的舵。

马:驱赶蚊蝇

猴子:

壁虎:

3、总结:提升

比尾巴的大班教案篇4

一、设计意图

小动物们都有各自的尾巴,可它们长的什么样?有什么用?却是幼儿平时非常容易疏忽的。小动物我们都要全力保护它。为了进一步培养幼儿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在本活动中层层深入地展开,先让幼儿通过“做朋友”,观察发现它们尾巴的不同,在互相讲解中激活幼儿兴致,在“捉迷藏”中进一步巩固了解动物尾巴的外形特征,则本活动的重点顺利通过。再则,活动的难点“尾巴的用途”又在多媒体课件所设置的情境中得到解决。

针对我班幼儿园不同发展水平,我先让能力弱的幼儿在来园活动中先接触了一下内容,相信这样在活动中,幼儿的发挥会均衡些。

二、目的要求:

1、认识一些动物的尾巴,初步了解它们的用途。学习词:平衡、观赏。

2、加深幼儿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3、发展幼儿良好的观察力和操作想象力。

三、重点难点:重点是认识各种动物尾巴不同的样子;难点是初步了解它们的用途。

四、活动准备:

1、各种动物图片挂件若干。

2、背景图一幅,动物图片和象征物若干。

3、多媒设备及课件。

4、录音机、磁带。

五、活动过程:

(一)带领幼儿说说讲讲动物,观赏动物,了解动物尾巴的不同。

1、师:“今天,有好多小动物到我班来作客,这些小动物是谁它们的尾巴是怎样的?让我们跟它们做做好朋友吧!”

2、幼儿在音乐中自由地讲解各种动物,教师指导幼儿比较它们尾巴的不同。

3、集中幼儿讲解尾巴的不同。

师:“你同谁做好朋友,它的尾巴怎样的。”

(二)幼儿独立操作。

师:“还有一些小动物也想来和你们做朋友,可它们把尾巴忘带了,我们帮它们装上尾巴吧!”幼儿操作,并互相检查。教师巡回指导,及时奖五角星。

集中讲一讲幼儿的操作。

(三)玩“捉迷藏”游戏,认识一些动物尾巴的外形特征。(目的1)

1、师:“现在还有一些小动物要同我们玩捉迷藏的游戏,我们来找找它们是谁。”

2、幼儿找出小动物:猴子、牛、燕、袋鼠、松鼠、鱼、孔雀。

3、认识这些小动物尾巴的外形特征。

师:“这些小动物真粗心,身体藏好了,尾巴却露在外面,我们看它们的尾巴是什么样的,象什么?”幼儿讲解,教师出示相应的图片。

(四)初步了解尾巴的用途。(目的1)

(1)听录音,了解

1、幼儿自由讲。

师:“尾巴有粗有细,各不相同,那它们有什么用呢?”幼儿讲解。

2、听录音。

3、再次讲解,学习词。

a.“平衡”(不摔跤,很平稳)。教师做不同动作让幼儿猜,再请幼儿做不同的动作,进一步理解;学习词(2)“观赏”(让别人观看,得到他人的赞扬)。

b.看电脑,了解:设置情境“换尾巴”。

①、看电脑。师:“换尾巴后,发生了奇怪的事,你们猜是怎么回事。”

②、幼儿互相猜测,再讲解。

③、听电脑告诉大家,再讲解。

④、集体给小动物换回尾巴。

(五)动物舞会。

师:“今天,你们做了这么多好事,高兴不高兴,我们一起来扮演喜欢的小动物,参加它们的舞会吧!”幼儿找喜欢的动物挂上,集体跳舞。在音乐中跳舞,离开活动室。

比尾巴的大班教案篇5

一、活动目的:

1、让幼儿在活动中比较不同动物的尾巴特征。

2、对问答式的儿歌感兴趣,并能尝试仿编儿歌。

3、大班语言活动:儿歌《比尾巴》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4、理解故事内容,大胆讲述简单的事情。

二、活动准备:

1、《比尾巴》教学课件

2、各种动物图片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教师以"动物比尾巴"引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今天森林里来了许多动物,我们来看看,他们都是谁?(播放课件)这些动物聚在一起做什么呢?原来是要参加"比尾巴"的比赛。

(二)比赛分两场,请小朋友当评委。

1、第一场比赛:(播放课件)教师先出示小猴、兔子、松鼠,引导幼儿观察它们尾巴的特点。

(1)引导评委说说评选结果,(播放课件)将相应的字贴到动物身上。(长、短、像把伞)

(2)将第一场评选结果编成一段儿歌,教师提问,幼儿回答。

2、第二场比赛:(播放课件)

(1)分别出示三种动物的尾巴,引导幼儿猜猜是什么动物?(公鸡、鸭子、孔雀)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三种动物尾巴的特征。

(3)(播放课件)将相应的汉字贴在动物身上。(弯、扁、最好看)

(4)将第二场评选结果编者按成一段儿歌,教师提问,幼儿回答。

(三)引导幼儿将两小段儿歌合起来形成一首完整的《尾巴歌》,(播放课件),让幼儿边看图片边念儿歌。(知道这是一种问答式的儿歌)

(四)尝试仿编儿歌。

分组仿编

(1)提供动物图片,引导幼儿根据动物尾巴的特征进行仿编。

(2)帮动物找尾巴,引导幼儿找好后根据尾巴特征进行仿编。

规则:仿编时可以根据尾巴的大小、长短、粗细,像什么等进行仿编。

(3)交流各组仿编的儿歌。活动廷伸:引导幼儿尝试仿编动物的耳朵、嘴巴。

教学反思:

?比尾巴》这首儿歌抓住了各种小动物尾巴特点,以“比”的形式为主线,充分调动孩子学习探究的积极性。它以一问一答、三问三答的形式,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儿歌琅琅上口、简明易懂、极富儿童情趣。教学中我以朗读训练为切入口,拓展学习资源,让孩子们了解各种动物尾巴的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每个环节的衔接,并且用适当的语言把它们串起来,如,一开始,我就引入小动物们要开展一项比赛,请幼儿猜猜究竟是一项什么比赛呢?”一下子把孩子们的吸引力给集中了,同学们的眼睛“嗖”的一下全盯住老师,很想知道答案。

为了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在最后拓展知识仿编儿歌中,儿歌的句式往往可以举一反三,迁移适用。在学完儿歌后我设计了拓展这一环节,利用课件出示了另外的六个小动物的图片(老鼠、燕子、金鱼、马、豹子),生动活泼的画面再次激发了幼儿创编的欲望,他们能够抓住动物尾巴的特点,按照诗歌中的样式编儿歌。这种创编,不仅培养了他们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在运用积累词语和句子中感受到动物尾巴的可爱,从而对动物充满喜爱之情。

比尾巴的大班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知道不同的动物尾巴形状不同,并初步感知尾巴的功能。

2、在活动过程中能培养幼儿仔细观察和谈论的能力。

3、激发幼儿对尾巴的兴趣。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课件,背景图,动物图片若干。

经验准备:有去动物园参观小动物的经历。

【活动过程】

一.设置情景、激发兴趣。

师:今天呀,老师想带你们去树林里玩一玩,你们愿意吗?看,真漂亮呀,树林里有些什么呀?

二.观察尾巴、感知不同。

1、捉迷藏:感知金鱼、马尾巴形状的不同。

2、用分别先出示松鼠、孔雀身体的方法说说尾巴形状。

3、小结:尾巴长在身体的后面,不同的动物尾巴不同。

三.操作游戏、巩固知识。

1、操作要求:看一看,说一说,贴一贴。

2、幼儿操作。

3、小结:你们真棒,帮这些小动物们都找到了尾巴,小动物说要谢谢你们,小朋友,谢谢你们!

四.儿歌渗透、了解作用。

1、让幼儿试述4种动物的尾巴的功能。

2、老师通过儿歌的形式来说一说这4种动物尾巴的功能。

3、小结:原来小动物不仅长着漂亮的尾巴,而且这些尾巴用处还真不小啊!

4、通过儿歌《尾巴的用处》加深幼儿对尾巴作用的了解。

五.延伸活动、拓展经验。

教学反思:

活动中,我充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我通过猜一猜的方法,让孩子来猜一猜这是谁的尾巴,孩子们兴趣很高。接下来我出示了多媒体课件与孩子们进行互动游戏,幼儿们通过帮小动物们找尾巴,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了尾巴的一些特征,这不仅培养了幼儿对局部事物的观察力也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接着我尝试了填表格的形式让孩子了解尾巴的作用。由于孩子们对填表格的形式较少接触,所以在活动的开始显得较为陌生,但是孩子们填对了一种作用后,后面的过程都显得兴趣十足。

小百科:科学家们把现存的人类已知的动物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两大类。科学家已经鉴别出46900多种脊椎动物。包括鲤鱼、黄鱼、草鱼等鱼类动物,蛇、蜥蜴等爬行类动物,青蛙、娃娃鱼等两栖类动物,鸟类以及红熊猫等哺乳类动物等。

比尾巴的大班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知道动物的尾巴有不同的用处;

2、通过听故事、观看图片等方式,了解动物的外形特征和用途;

3、对探索观察动物有兴趣,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2、网上搜索部分特征明显的动物尾巴(牛尾巴、壁虎尾巴等)

3、故事《苍蝇借尾巴》一则活动过程:

一、提问导入,引发幼儿的兴趣

(1) 小朋友,你们有尾巴吗?

(2) 你知道谁有尾巴吗?

(3) 苍蝇有没有尾巴呢?

苍蝇没有尾巴,很委屈,决定到外面去借一条尾巴。欣赏故事《苍蝇借尾巴》

二、讲述故事《苍蝇借尾巴》,初步了解动物尾巴的用处,提问帮助理解:

(1) 苍蝇首先是问谁借尾巴的?(鱼儿)的尾巴又什么用呢?

(2) 壁虎为什么不把尾巴借给苍蝇呢?

(3) 最后苍蝇有没有借到尾巴?牛尾巴的作用是什么呢?

师幼共同小结:每一种动物的尾巴都有自己不同的作用,如壁虎的尾巴在遇到危险时能够断开,帮助它逃离危险等。

三、游戏:这是谁的尾巴,加深对动物尾巴的认识以及对尾巴功能的认识教师逐张出示网上收索的动物图片,请幼儿观察,说说尾巴的特征,猜猜这是谁的尾巴。老师可以提问帮助幼儿思考,如:这条尾巴长得什么样子的?可能会是谁的尾巴呢?它会有什么用呢?

四、阅读幼儿用书,观察画面上的动物,了解它们尾巴的作用

(1)看图说说,图上有哪些动物?

(2)这些动物的尾巴长得什么样子的?它的尾巴又什么用呢?

(3)你还知道哪些动物也有尾巴的?它们的尾巴又有什么用呢?

鼓励幼儿相互间进行讨论,老师及时帮助丰富、小结:袋鼠的尾巴在跳跃的时候能够调节身体的平衡;猴子的尾巴能够帮助猴子倒挂在树上等等。

五、结束活动:揪尾巴尾巴的作用真多,现在我们一起到外面玩一玩揪尾巴的游戏吧。

活动反思

这节课形象直观,孩子们活动的兴趣很高,课件、视频运用的恰当,使孩子们在愉快的氛围中,了解了有关动物尾巴的知识,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比尾巴的大班教案篇8

活动设计背景

在孩子们的眼中,小动物是他们最亲近的朋友。对于小动物们奇特的尾巴更是兴趣盎然。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都接触过有关动物的尾巴,积累一定的生活知识。本次活动我就从幼儿的兴趣出发,启发幼儿观察其他动物尾巴特点的兴趣,激发幼儿喜爱动物的情感。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活动中比较动物尾巴的特点,获得长、短,扁、弯等关系概念的经验。

2、能根据各种关系创编新儿歌《比尾巴》。

3、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4、体会做事要仔细,不要粗心大意。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教学重点、难点

能在活动中比较动物尾巴的特点,并根据获得的经验创编新儿歌。

活动准备

1、《比尾巴》教学课件。

2、各种动物图片若干张。

活动过程:

一、教师以“动物比尾巴”引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小朋友们,今天森林里可热闹了,来了许多动物,这些动物聚在一起做什么呢?原来是要举行的一场特别的比赛,“比尾巴”的比赛。

二、比赛分两场,请小朋友当评委。

1.第一场比赛:

那么,第一场比赛,有哪些小动物参加呢?(播放课件)

教师先出示小猴、兔子、松鼠,引导幼儿观察它们尾巴的特点。

(1)引导评委说说评选结果,(播放课件)将相应的字贴到动物身上。(长、短、像把伞)

(2)将第一场评选结果编成一段儿歌,教师提问,幼儿回答。

2.第二场比赛:(播放课件)

(1)分别出示三种动物的尾巴,引导幼儿猜猜是什么动物?(公鸡、鸭子、孔雀)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三种动物尾巴的特征。

(3)(播放课件)将相应的汉字贴在动物身上。(弯、扁、最好看)

(4)幼儿分组,一组幼儿拍手问,另一组幼儿表演回答。

三、引导幼儿将两小段儿歌合起来形成一首完整的《尾巴歌》,(播放课件),让幼儿边看图片边念儿歌。(知道这是一种问答式的儿歌)

四、尝试仿编儿歌。

1.分组仿编

(1)提供动物图片,引导幼儿根据动物尾巴的特征进行仿编。

(2)帮动物找尾巴,引导幼儿找好后根据尾巴特征进行仿编。

规则:仿编时可以根据尾巴的大小、长短、粗细,像什么等进行仿编。

2.交流各组仿编的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