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比尾巴教案7篇

时间:2022-11-10 作者:loser 备课教案

想必有不少教师在上课之前都是会进行教案的写作的,教案在编写的时候,你们务必要考虑创新教学方法,以下是范文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中班比尾巴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中班比尾巴教案7篇

中班比尾巴教案篇1

一、设计意图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要积极开展适合幼儿的体育活动”,游戏《揪尾巴》是本土传承的一个民间儿童游戏,有着浓厚的群众基础,游戏的互动性与能动性强,材料使用简单,游戏活动有一定的技巧性与难度性,从而提高游戏活动的趣味性;《揪尾巴》游戏不仅能提高孩子们快速跑和躲闪的能力,体验民间游戏的快乐,而且能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是适合大班、学前班孩子进行专项的体育训练的一个很好的民间游戏活动。快乐、又有一定难度的游戏活动,能给孩子留下许多儿时美好的回忆。

二、活动目标

1练习快跑和躲闪的动作,提高幼儿身体的反应能力与协调性。

2.喜欢体育运动,体验游戏过程中的快乐情绪。

活动重点:在运动中懂得躲闪别人的追逐;

活动难点:快速的`运动反应能力

三、活动准备

1.废物小布条人手一条;

2.幼儿做操音乐与游戏音乐。

四、活动流程

师幼一起绕场地走、跑交替-----准备活动----热身运动(游戏:快速左右移动)---基本动作(孩子探索活动)----揪尾巴1(教师做揪尾巴的人,孩子是有尾巴的人)小结(强调规则)----揪尾巴2(男孩、女孩轮换揪尾巴)---揪尾巴3(活动重点:男女孩都是揪尾巴的人)----《揪尾巴、乐翻天》(活动难点:三五小组互揪尾巴)---放松运动

四、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引导幼儿观察场地四周,注意场地的安全。充分利用周围环境资源,进行准备活动,练习走、跑交替走,锻炼幼儿运动灵敏性;

2.听音乐进行有序的准备活动。

(二)热身运动 ----红、黄方框若干个

1.教师以游戏的口吻与孩子进行互动游戏,练习快速左右移动,锻炼孩子的快速反应能力:

听口令跟着教师右移动快跑;

听口令跟着教师左移动快跑;

增加难度:听口令移动,与教师移动的方向相反。

(三)基本部分

1.游戏《揪尾巴》

幼儿自由探索-------怎样才能快速躲闪别人的追逐并护住尾巴。

2.师幼互动游戏

游戏规则:

①教师做揪尾巴的人,小朋友将彩带当尾巴塞在裤腰上,左右躲闪揪尾巴的人,保护自己的尾巴不被揪下来。

②在游戏规则中特别强调教师哨子声响时才能开始揪对方的尾巴。

3.逐渐深入,进入主题,男女孩列队练习《揪尾巴》活动

男孩做揪尾巴的人,女孩保护自己的尾巴不被揪下来。(反之)

游戏玩法:

(1)游戏开始,幼儿在老师的提示下给自己带上“尾巴”,所有参与游戏的孩子都要遵守游戏规则,听教师指令后开始揪对方的尾巴。

(2)男孩是揪尾巴的人,学习快速追逐女孩的尾巴,而女孩则要学习懂得怎样躲闪男孩、保护好自己的尾巴。

教师小结:表扬能按游戏规则活动的幼儿,推选2—3组幼儿示范练习。

游戏反复进行。

4.逐渐加深难度:游戏《揪揪乐》(自由的玩) ,也这是本次活动的重点。

游戏玩法:

(1)男女孩都是揪尾巴的人,也是有尾巴的人

(2)听教师指令,音乐声起男女孩互揪尾巴,能保护自己的尾巴同时又揪到别人的尾巴者即为胜利者。游戏可以反复进行??

游戏规则与注意事项:

(1)要跑快一点,别人才揪不到我的尾巴,我要跑得比别人快,才能揪掉其他小朋友的尾巴。

(2)参赛者不能用手推拉,但可以想办法躲闪别人的同时揪掉其身后的尾巴,进一步锻炼其身体的灵活性与快速反应能力。

(3)最后能把别人的尾巴揪掉并保护好自己的尾巴的幼儿为胜利者。

5.活动高潮《揪尾巴、乐翻天》----练习幼儿的快速反应能力与协调性,是本次活动的难点。

游戏玩法:

(1)三五人一组,每组站一个框;

(2)每人既是揪尾巴的人,同时也是有尾巴的人;

(3)三五人在自我选择的圈内一起相互揪尾巴,能保护自己的尾巴、又能揪住别人的尾巴最多,且没出圈外者为胜。

游戏反复进行。

五、放松活动

游戏《彩旗乐》,轻音乐起,跟着音乐做四肢放松动作,活动自然结束。

六、游戏延伸活动

放学后与邻居好朋友一起玩《揪尾巴》,真正体现民间游戏活动的大众性。

七、活动反思:

通过揪尾巴这个游戏可以锻炼孩子的反应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下肢力量和身体的协调性、灵敏性,让他们在快乐的游戏中得到锻炼,快乐的成长。

中班比尾巴教案篇2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能保护自己的尾巴,锻炼幼儿身体的躲闪能力。

2、引导幼儿愿意参加体育游戏,并能在游戏中感受快乐。

3、引导幼儿探索长布条的不同玩法,初步提高创新能力。

二、活动目标

1、长布条每人一个

2、轻音乐

三、活动过程

1、教师带领幼儿做热身操,准备进入游戏活动。

2、将长布条分发给幼儿,请幼儿自由探索玩法。

请小朋友们开动脑筋,想一想我们小布条可以怎样玩呢?

3、教师播放轻音乐,幼儿手拿长布条,自由活动。

(1)教师观察幼儿的玩法,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尝试和创新,再请个别幼儿展示自己的玩法。

(2)教师带领幼儿做游戏揪尾巴,启发有而联想小动物的尾巴。

(3)请你看看你手中长长的不调想不想小动物的尾巴?

4、游戏规则

把尾巴别在身后的裤子上,教师发出开始的口令后,幼儿就互相去抓住别人的尾巴,直到最后一个动物的尾巴被抓掉。最后,幼儿清点自己抓的尾巴数量,看谁揪的尾巴最多,谁就获胜!

5、注意事项

教师在宣布开始时才可以去揪别人的尾巴,别人揪尾巴的时候你只能用身体躲闪,不能用手护着自己的尾巴,被揪掉尾巴的幼儿要退出游戏区域,等待下一轮的开始。

教师一定要提醒幼儿安全,给幼儿分组进行游戏,遵守游戏规则,注意安全!

6、活动结束后,教师带领幼儿做放松操。

四、活动延伸

户外活动时间,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继续玩揪尾巴的游戏,并不断探索有趣的新玩法。

五、活动总结

处于此阶段的幼儿极其喜爱追逐游戏,活动中教师一定要将幼儿分组开展游戏,或保证活动场足够大,并在游戏活动中注意保护幼儿的安全,以避免幼儿因为过度兴奋发生危险!

中班比尾巴教案篇3

教学目标:

能根据小动物尾巴猜出小动物,体验帮助的乐趣。

学会“很高兴认识你,以后我们就是好朋友了”的交际用语

教学准备:

《有趣的小动物》课件

教学重点与难点:

学会“很高兴认识你,以后我们就是好朋友了”的交际用语

教学方法与手段:

观察法 视听讲结合法

活动过程:

教师活动

幼儿活动

设计意图

开始活动

教师:你们看这是谁?(出示课件小狗图片)

教师:小狗遇到了一件麻烦的事情,他的小伙伴被抓走了,想请我们班的小朋友帮他一起去就他的小伙伴,你们愿意帮助小狗吗?

基本活动

(一)救小猴子

教师:那我们来看看是谁抓走小狗的小伙伴呢?噢,是大灰狼,那我们听听大灰狼说什么?(播放灰太狼的录音)

教师:我请小朋友来说说怎么救他们?

教师:那我们赶紧来救小动物们吧。你们看这个尾巴会是哪个小动物呢?(出示课件)

教师:那我们来看看是不是小猴子(教师操作课件,将灰太狼移开)

教师:我们来听听灰太狼要说什么(播放灰太狼录音)灰太狼说了什么?

教师:小猴子有话要和我们说,我们一起来听听(播放猴子录音)

教师:小猴子说什么呀?你来说说看

教师:那我们都是有礼貌的小朋友,我们一起和小猴子打个招呼吧。

(二)救鳄鱼

教师:小猴子被救了出来,其他小动物被灰太狼抓着很难受,我们快点去救其他小动物吧!(出示课件,鳄鱼尾巴)

教师:我们来看看这个会是谁的尾巴呢?你来说说看?那我们来看看是不是鳄鱼(操作课件,移开灰太狼)很棒!我们又猜出来了,我们来听听看灰太狼这次还能说什么(播放灰太狼录音)

教师:鳄鱼也有话要我们小朋友说?我们一起来听听(播放鳄鱼录音)鳄鱼说了什么呀?请你来说说

教师:那我们应该对小鳄鱼说什么呢?用我们刚才和小猴子说过的话完整的说给小鳄鱼

(三)救袋鼠

教师:真棒!又救了一个小动物,我们赶快来看看接下来救的会是谁呢?(出示课件,小袋鼠尾巴)你们都说是袋鼠,那我请一个小朋友过来将大灰狼移开看看是不是袋鼠?谁愿意?那你来吧。

教师:是不是袋鼠?这次我们又救出来一个小动物,灰太狼很生气,他心想下次一定不能给你们猜对了!可是,我们这么棒,怎么会难道我们呢?现在我就请小朋友猜猜小袋鼠会说什么话呢?

教师:说得真好!那还有谁能够来和小袋鼠打个招呼。用之前我们说过的话完整的说一遍。

(四)救斑马

教师:真好,我们一起为自己鼓鼓掌吧!

那还有小动物在伤心 、难过了,我们赶快去救他们出来吧。你们看看这条尾巴觉得是谁的呀?(出示课件)你们都说是斑马,那我还是请小朋友来把斑马移开,看看到底是不是?

教师:恭喜你们答对了,那请你们告诉我你是怎么看出来这是斑马的?说得很好!我还是请小朋友来猜猜斑马会说什么?还是和之前一样的话完整的说出来。他说的好不好,那我们一起跟着他说一遍。那谁会和斑马打招呼的,用之前说过的话。

(五)救松鼠

教师:一个个都是小勇士成功的救出小狗的4个小伙伴,还有最后一个,我们一起来看看会是谁呢?现在请你们一起大声说出来这个尾巴是哪个小动物的?那我要把大灰狼移开咯,看看是不是?(操作课件)好棒!我们救出了所有的小动物。灰太狼他他知道错了想请你们原谅他你们愿意吗?他还想和你们做朋友,你们愿意吗?那我们一起大声的和灰太狼打声招呼,就用刚刚和其他小动物打招呼的话和灰太狼打个招呼吧!小松鼠呀,也很感谢我们班的小朋友,也想和你们做朋友,我们也一起来和小松鼠打个招呼吧!

(六)连连看

教师:小狗回去把你们帮助他救他小伙伴的事情告诉了森林王国里的其他小动物们,他们也都很想和你们玩,你们愿意吗?你们看他们的尾巴到哪里去了?(出示课件,各种小动物与尾巴分离的图片)那现在就请你们找找他们的尾巴,然后帮他们接起来。

结束活动

教师:今天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动物尾巴,现在我们一起出去到大自然中找找小动物的尾巴,和他们成为好朋友,好不好?现在我们一起去大自然找尾巴咯!

幼儿仔细观看老师出示的小狗图片,听老师说出小狗遇到的麻烦事,很愿意帮助小狗去救他的小伙伴们。

幼儿回答录音内容,说出救小狗小伙伴的方法。幼儿看尾巴图片说出是猴子的尾巴,并看老师操作得知猜对。

幼儿仔细听灰太狼说的话并且重复,幼儿再听小猴子的录音,并且重复小猴子的话初步了解“很高兴认识你,以后我们就是好朋友了”的句式。

幼儿说出是鳄鱼尾巴。

幼儿仔细听灰太狼的录音并重复,幼儿听鳄鱼录音并且重复录音里的内容,基本掌握每次救一个小动物说的语言都是“很高兴认识你,以后我们就是好朋友了”。

幼儿齐声回答到是袋鼠,幼儿上台操作将灰太狼移开证明幼儿回答正确。

幼儿单独猜测袋鼠说的话与向袋鼠打招呼的话,单独说出“很高兴认识你,以后我们就是好朋友了”句式,基本掌握句式。

幼儿单独说出是小斑马的尾巴。并且幼儿亲自操作课件,将灰太狼移开,来验证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幼儿大胆说出斑马的身上的颜色是一条白一条黑的,所以看尾巴的颜色就立马猜出是斑马。幼儿能够单独说出斑马所说的话和目标句式。

幼儿看最后一张尾巴图片,大声说出是小松鼠的尾巴。老师的情境设置下,幼儿表示很有兴趣的看老师操作,得知自己回答正确,表示很高兴。幼儿认真听老师说的,愿意原谅灰太狼也愿意与灰太狼一起成为好朋友。幼儿一起大声的与小松鼠打招呼,学会“很高兴认识你,以后我们就是好朋友了”。

幼儿听老师讲发生了什么事情,知道接下来该做什么,知道游戏玩法,并且与幼儿讨论然后单独上台操作课件帮小动物找到属于自己的尾巴。

幼儿对出去找动物观察动物尾巴很感兴趣。情绪积极,非常乐意的与老师一起出去到大自然中观察动物尾巴。

通过出示小狗图片,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提高幼儿的学习欲望。通过老师用故事的方式引导活动的展开,激发幼儿的兴趣。

以灰太狼为这个故事中的主人公能够吸引幼儿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因为这一形象是幼儿所熟知的,这样会使幼儿感觉不是那么的陌生容易去接受。

通过录音,帮助幼儿知道如何正确救出小动物的方法,调动幼儿情绪,使幼儿积极 投入到活动中来。更好的完成教学活动及教学目标。

以录音形式表现出小动物们想说的话能够更加抓住幼儿的注意力,使得整个活动变得更加丰富有趣,符合幼儿年龄特点。

教师用讲故事的方式将整个活动串联起来,令活动更加有趣,幼儿也喜欢。而且加上生动形象的语言,这样会使得幼儿对活动更加充满兴趣,如同在听讲故事一般。

通过幼儿两次的练习句式“很高兴认识你,以后我们就是好朋友了”帮助幼儿更好的掌握句式,慢慢达到活动目标。

通过变换活动的形式能帮助幼儿不会觉得枯燥单一,这样才能更有兴趣更加积极的去参加活动并且完成活动任务,达到活动目标。

幼儿自己的操作能帮助幼儿更加加深他们的印象而且也能够帮助调动课堂的气氛使语言课不再枯燥,令人乏味。幼儿基本掌握句式为接下来的活动做铺垫。

幼儿单独的回答能够帮助锻炼幼儿的胆量同时能够增加幼儿自信心。

通过让幼儿说出如何看出是斑马这一环节能够帮助幼儿更好的去了解斑马的形状特征,为自己的答案打上满分。

通过幼儿单独练习说“很高兴认识你,以后我们就是好朋友了”句式能够让老师掌握幼儿学习的情况,方便接下来的学习。

最后救出的小动物再次变换活动形式,通过让幼儿大声齐声说出小动物的名字,能够调动幼儿的情绪,在老师要求大声说出这一条件时,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必会情绪高昂的说出动物名字,达到老师想要的效果,幼儿的情绪一旦被调动起来,整个活动才能顺利进行,而且才能完成活动目标,就如最后幼儿都学会了“很高兴认识你,以后我们就是好朋友了”这一句式,完全达到活动目标。

游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在游戏中既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又能进一步掌握知识,学会本领,也是老师最常用的一种活动形式。

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够增加师生互动,而且也能够加深幼儿的印象。

以一个自然的、能够激发幼儿兴趣的活动来结束整个活动,能够保持这整个活动的流畅性和整体性,使活动更加自然,有趣,而且最后环节也是幼儿感兴趣的。

中班比尾巴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在猜猜、想想、找找、说说的过程中知道动物尾巴的各种功能

2.能够仔细观察并大胆想象。

活动准备:

1.请幼儿提前了解一两种常见的动物尾巴的功用

2.动物图片

3.视频:动物尾巴作用

4.幼儿操作卡

活动过程:

一、回忆游戏,激发兴趣

二、观察动物尾巴的特征

1.师:动物身上都有一条尾巴,它们的尾巴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来看一看。

2.出示一些动物图片,观察尾巴特征

3.教师

师:动物的尾巴有的粗有的细,有的长有的短,还有的上面有不同的图案,这么神奇的尾巴有什么作用呢?

4.个别幼儿猜猜

三、了解动物尾巴的特征

1.播放录像,了解尾巴的作用

2.提问

你看到了什么动物?它的尾巴有什么作用?

3.个别幼儿说说

4.教师

原来动物的尾巴有不同的作用,有的可以保持平衡,有的可以掌握方向,有的可以用逃跑,还有的可以用来报警、储存脂肪……它们的尾巴用处真大。

5.拓展思维

师:你还知道其他动物的尾巴有什么作用吗?

四、游戏:找尾巴

1.讲解游戏要求

2.幼儿寻找动物朋友的尾巴

3.个别幼儿上前介绍

师:你给动物朋友找到尾巴了吗?它的尾巴是怎样的?有什么作用?

4.师

中班比尾巴教案篇5

设计意图:

幼儿对动物有着自然特殊的感情,他们喜欢小动物,乐意与小动物亲近,喜欢翻阅动物的图书,讲动物的故事,在我们班的饲养角就饲养了许多金鱼、小乌龟。一天有个孩子跑来说:“老师,我发现小乌龟也有尾巴。”好多幼儿马上被他的话吸引争先去看,并展开了讨论:“我知道每种动物都有尾巴。”“为什么动物的尾巴有的长,有的短,形状也不一样呢?”从孩子们的七嘴八舌中,我看到了孩子们对动物尾巴的好奇,于是我及时捕捉了孩子们的“好奇心”,设计了本次教学活动《动物的尾巴》。这一活动内容将科学、语言、健康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体现了新《纲要》对科学领域的要求。通过幼儿与同伴的交流和教师适当的引导,激发幼儿更大的好奇心,从而主动多种途径探索并发现动物尾巴的功能。进一步让幼儿了解各种小动物的特别之处,培养幼儿喜爱小动物,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观察中比较了解动物尾巴的不同特征及作用。

2、激发幼儿探索动物尾巴奥秘的兴趣,培养幼儿爱护小动物的感情。

3、在交流、分享中,大胆表达,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通过校信通这个网络平台请家长与幼儿共同搜集动物图片,同时给幼儿讲讲常见动物的尾巴有什么作用?

2、教具准备:各种动物图片(燕子、牛、鱼、小壁虎)(尺寸16开)、自制磁性黑板背景图(尺寸:与磁性黑板一样大)、课件《小壁虎借尾巴》、小动物图片(数量与班级幼儿数相等;尺寸5×8厘米)、自制动物尾巴(老虎、兔、马、鼠)(数量与班级幼儿数相等)

活动过程:

一、玩“捉迷藏”猜谜游戏

出示树林、小河背景图,语言创设猜谜情境,引导幼儿根据树林中动物们露出来的尾巴,猜出是哪种动物,鼓励幼儿参加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师:快来看,这棵大树后面有一条尾巴,这是谁的尾巴呢?

幼:这是小燕子的尾巴,燕子的尾巴像剪刀。

幼:我发现了牛的尾巴,牛的尾巴是细细长长的。

幼:这是鱼的尾巴,因为鱼的尾巴像扇子一样。

幼:这是蛇的尾巴,我看见过蛇的尾巴是细细尖尖的。

幼:这不是蛇的尾巴,蛇没有脚,这个上面露出脚趾来了。

师:这位小朋友观察得真仔细,这不是蛇,它是一只小壁虎,小朋友们在生活当中很少见到它,所以不认识。夏天的时候小壁虎经常出现在墙角里,捉蚊子吃。你们知道树林中的这些动物尾巴的作用吗?

幼:我知道,牛的尾巴是用来赶身上的蚊子和苍蝇的。

幼:鱼的尾巴可以游泳。

……

师:每种动物的尾巴都有它自己的作用,小壁虎的尾巴作用很特别,你们想不想知道?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小壁虎借尾巴》这个故事,找找答案吧。

设计意图:本环节特别采用幼儿喜爱的“猜谜”游戏来调动幼儿观察的兴趣,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吸引他们在观察中、讨论中了解动物尾巴的特征及作用。

二、欣赏故事,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1、观看课件“小壁虎借尾巴”。

2、讨论故事中动物尾巴的形状及用途,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师:小壁虎的尾巴是怎么断的?它都向谁借尾巴了?

幼:小壁虎的尾巴是被蛇咬断的,它去向小鱼姐姐、牛伯伯、燕子阿姨借尾巴。

师:小鱼的尾巴像什么?它为什么不借给小壁虎尾巴?

幼:小鱼的尾巴像扇子。

幼:小鱼的尾巴像三角形。

幼:小鱼的尾巴像铲子。

幼:小鱼姐姐说:“要用尾巴拨水”,所以它不能把尾巴借给小壁虎。

师:老牛的尾巴像什么?小壁虎借到尾巴了吗?为什么?

幼:老牛的尾巴像绳子。

幼:老牛的尾巴像棍子。

幼:小壁虎没有借到尾巴,因为牛伯伯说要用尾巴赶苍蝇、蚊子。

师:燕子的尾巴像什么?它的尾巴有什么本领?

幼:燕子的尾巴像剪刀,它的尾巴可以掌握飞行的方向。

师:不只是小燕子的尾巴可以掌握方向,只要是鸟儿,它们的尾巴在飞行时都可以帮助拐弯儿,高兴往哪儿飞,就往哪儿飞。

3、通过提问,引导幼儿了解小壁虎的尾巴能“再生”。

师:小壁虎没有借到尾巴,回家后发现了什么?

幼:小壁虎发现自己长出一条新尾巴。

师:小壁虎的尾巴断了,还会长出新的尾巴,这种现象叫“再生”,大自然中还有一些动物有再生能力,请小朋友回去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查查资料。

设计意图:本环节运用课件这一生动形象的方式,让幼儿形象地了解几种动物尾巴的功能,有效的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激起幼儿探索动物尾巴奥秘的欲望。

三、拼图游戏,帮助幼儿了解其它动物尾巴的特征及用途

1、取出动物拼图材料,幼儿分组操作,帮助动物找到自己的尾巴,并将身体和尾巴拼贴在一起,把所拼动物的名字以及尾巴的作用说给周围小朋友听听。

2、请幼儿说出所拼动物的名字,尾巴的形状及用途。

师:你认识图片上的动物吗?请你说说它们的尾巴有什么本领?

幼:这是猴子,它的尾巴可以荡秋千、钩树干、爬树。

幼:我拼的是啄木鸟,它的尾巴像椅子,可以坐,还可以帮它飞行。

幼:这是小松鼠,它的尾巴像伞,可以当被子盖在身上,还可以保持平衡。

……

师:我们一起来学学小松鼠从高处往下跳,看看有什么感觉?师引导幼儿从椅子上跳下,注意寻找感觉。

幼:我感觉跳下来麻麻的,有点痛。

幼:感觉要跌跟头,站不稳。

师小结:因为我们没有小松鼠的大尾巴,所以从高处跳下来会感到头重脚轻。小动物们的尾巴作用真大,我们是小动物们的好朋友,应该爱护小动物,帮助小动物,保护它们,不伤害它们。

设计意图:本环节先让幼儿玩找尾巴拼图游戏,让幼儿能更多地了解其它动物尾巴的形状、特征及用途。让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学小松鼠跳,是为了进一步让幼儿感受动物尾巴的重要性,用实践得出真知,并对幼儿进行爱护小动物、保护小动物的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把学知识和学做人有机地融合起来。

四、延伸活动:玩揪尾巴游戏

1、幼儿自由选择事先准备好的各种尾巴,进一步巩固对动物尾巴的认识。

师: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许多小动物的尾巴,请小朋友自由选择一条尾巴,并把自己想象成相应的动物,进行即兴表演。

师:我的尾巴最长,是大老虎的尾巴。(配动作表演)

幼:我的尾巴短,是可爱的小兔。(配动作表演)

幼:我的尾巴尖尖的,是老鼠的尾巴。(配动作表演)

幼:我的尾巴很大,像伞一样,是松鼠。(配动作表演)

……

2、幼儿玩揪尾巴游戏,培养幼儿的奔跑和躲闪能力。

幼儿将选择的尾巴插在腰间,四处跑,互相揪尾巴,看谁揪的尾巴最多。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先从教育目标方面来看:活动目标比较明确,恰当体现了“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也在目标中体现。所选内容以及整个设计过程,符合新《纲要》精神,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活动过程紧紧围绕着目标,环环相扣,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从活动过程来看,第一环节:以猜谜的形式导入活动,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说说是谁的尾巴、形状等。在这过程中鼓励幼儿说出不同答案和看法,给予每个幼儿充分展示的机会;第二个环节:用课件的形式调动幼儿观察的兴趣,生动形象地让幼儿了解动物尾巴的功能,使幼儿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第三个环节:操作活动,完成拼图游戏,引导幼儿动手又动脑。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幼儿在用手用脑的过程中积极的探索认识了更多的动物以及它们尾巴的功能。科学活动不仅仅是传授科学知识,更要紧的是在活动中培养幼儿拥有科学的素养,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一颗充满好奇的心,一双敢于尝试的双手,一个善于思考的大脑。这些科学素养的形成需要丰富的、有趣的形式吸引幼儿主动参与。

中班比尾巴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 培养幼儿对局部事物的观察力。

2、 知道动物尾巴的功用,会用短句描述。

3、 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 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 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挂图、故事《苍蝇借尾巴》、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 谈话导入森林里住着许多的动物,你们知道有哪些动物吗?

(二) 看尾巴辨动物你们知道那么多的动物,今天老师就要来考考你们。出示图片,看尾巴猜动物。(将对应的图片出示给幼儿)。

(三) 故事《苍蝇借尾巴》许多动物都有尾巴,那么动物的尾巴有什么用呢?今天老师就带来了一个关于尾巴的故事。故事后提问:苍蝇问哪些动物借了尾巴?他们的尾巴都有什么用?

(四) 说说尾巴的功用

1、幼儿讨论图中动物尾巴的功用。

2、说一说还知道哪些动物的尾巴的功用。

3、幼儿阅读图书,与同伴讲一讲动物尾巴的用处。

(五) 延伸:与爸爸妈妈一起找一找还有哪些动物的尾巴与别的动物不一样。

活动反思

活动中,我充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我通过猜一猜的方法,让孩子来猜一猜这是谁的尾巴,孩子们兴趣很高。接下来我出示了多媒体课件与孩子们进行互动游戏,幼儿们通过帮小动物们找尾巴,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了尾巴的一些特征,这不仅培养了幼儿对局部事物的观察力也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接着我尝试了填表格的形式让孩子了解尾巴的作用。由于孩子们对填表格的形式较少接触,所以在活动的开始显得较为陌生,但是孩子们填对了一种作用后,后面的过程都显得兴趣十足。

中班比尾巴教案篇7

活动意图:

《小熊的尾巴》是富有浓浓童趣的一本书,书中的小熊憨态可掬,故事情节生动有趣,非常适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小动物的"尾巴"是孩子们生活中常见的,并且能激起幼儿的兴趣,因此,开展了此次活动。锻炼孩子的语言、升华孩子的情感。

活动目标:

1.讲述小熊从羡慕别人尾巴到喜欢自己尾巴的过程。

2.理解小熊的感受和心理变化,知道做自己是最棒的。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能仔细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

5.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动准备:

ppt 、音乐

活动过程:

一、猜尾巴,激发幼儿兴趣。

1.一起来看一看,猜一猜。这是谁的尾巴?猴子的尾巴有什么本领?

2.松鼠的尾巴是什么样的?有什么本领?

3.有一位动物,它的尾巴又短又小,紧紧地贴在屁股上,会是谁呢?原来是--小熊:小熊有一条什么样的尾巴?

二、看图片,理解故事

(一)观察讲述,理解故事前半段

1.小熊有一条短短的尾巴,做任何事情都很方便,看小熊在玩什么?他玩得怎么样?你觉得他的心情怎么样?妈妈会怎么说?(倒立、翻跟斗,还会骨碌碌地打滚呢。妈妈夸他做得好,还使劲地鼓掌呢。)

2.小熊出门看到了谁?狐狸在干什么?狐狸有什么样的尾巴?小熊的尾巴会扫地吗?小熊会怎么想的?

播放ppt(小熊想,要是我也有毛茸茸的大尾巴,就能用尾巴扫地了。)听清楚了吗?小熊是怎么想的?

3.他又看到了小猪,小猪在干什么?为什么小猪的尾巴会玩拉勾勾的游戏,小猪的尾巴长什么样?小熊看到了,会怎么想呢?(要是我也有细细卷卷的尾巴,就能用尾巴玩拉勾勾的游戏了。)

4.小熊还看到了谁?他们有怎样的尾巴,可以做什么事情?小熊会怎么想?(要是我也有大大有力的尾巴,能用尾巴玩皮球了;要是我也有长长卷卷的尾巴,就能用尾巴拎包了。)

5.小熊看到了真羡慕呀,他也想有这样的尾巴。讨论:咱们一起给小熊想想办法,怎样才能实现他的愿望?

(二)做尾巴操,理解故事后半段

1.小熊想了一条妙计--做尾巴操。小熊为什么要做尾巴操?(小熊对自己说:我的尾巴要再长大点儿,再有力点儿。)

教师表演小熊的尾巴操:尾巴翘一翘,尾巴伸一伸,尾巴长长长。

小熊是怎么做尾巴操的?(点击画面:长出狐狸的尾巴)做了尾巴操,小熊的尾巴怎么样了?真的长出了谁的尾巴?他的心情怎样?

我们陪小熊一起做尾巴操好不好?(点击画面:长出松鼠的尾巴)瞧,长出了松鼠的尾巴,他还想长出谁的尾巴?那我们再做尾巴操的时候,动作要有力,声音也要响亮有力。在我们大家的帮助下,小熊又长出了小蛇和小猪的尾巴,瞧,小熊高兴得怎么样呀?(合不拢嘴)

2.小熊玩起了他的长尾巴,看它是样玩的?(他一会儿抱抱尾巴,一会儿扭着屁股晃着尾巴走动,一会儿又转着圈跳舞,快活极了。)

3.可是不久以后,小熊怎么了?为什么不开心,看下去就明白了。

4.谁看明白了?原来长尾巴给小熊带来了许多不方便,有哪些不方便?那怎么办呢?想想刚才尾巴是怎么长出来的?

5.一起做相反的尾巴操。怎么做?(尾巴夹一夹、尾巴缩一缩、尾巴小小小)尾巴恢复原状了吗?咱们用力做。尾巴终于缩回去了,小熊的尾巴又恢复了原样,看,现在又可以玩什么了,还可以做什么?妈妈会对小熊说什么?你们想对小熊说什么?(妈妈说:这才是你可爱的尾巴。小熊说:是啊,我最喜欢自己的尾巴了。)小熊最喜欢谁的尾巴?为什么?师小结:是呀,就像你们说的,自己的尾巴才是最好的。

三、完整欣赏故事

1.所以故事的名字就叫《小熊的尾巴》,咱们一起来听一听、讲一讲这个故事吧。

2.谈话:小熊最喜欢自己的尾巴,那么你们最喜欢自己身体的什么地方?

让幼儿自由讨论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选材比较具有教育价值,适合中班年龄段的幼儿。幼儿也能比较积极地参与活动。整个活动我力求创设一个让孩子们敢说、想说、愿意说、有机会说的语言环境,孩子们在活动的状态也是非常好。整个活动效果不错。

不足之处:

课堂时间的控制把握的不是很好,语言的组织上不够精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