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在制订的过程中,你们一定要注意逻辑思路清晰,制定一篇优秀的教案,对教学工作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以下是范文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纪昌学射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纪昌学射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正确朗读“妻子、拜见”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学习要练好基本功的`道理。以及恒心,毅力,名师指点的重要性。
4、练习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教学重点
整体把握主要内容,体会学习要练好基本功的道理。以及恒心,毅力,名师指点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寓言两则)我们以前学过寓言,你们知道“寓言”是什么吗?
2、板书(纪昌学射)。说一说课题是什么意思?
二、自读自悟,把握内容
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习生字,强调写“昌”“妻”两个字要注意的地方。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4、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
纪昌想学习射箭,向飞卫请教。飞卫让他练眼力,先练眼睛盯住一个目标,一眨不眨,后练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的东西,纪昌都做到之后,飞卫才教他开弓放箭。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三、质疑交流,感情朗读
1、质疑:
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读明白了些什么?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问题想和大家讨论。
2、梳理问题:
(1)纪昌为什么学习射箭?
(2)纪昌学习射箭,为什么花那么大力气练眼力?
(3)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3、讨论解疑:
(1)从哪看出纪昌花大力气练眼力,读2、3自然段找出怎样练习眼力的语句:
出示:
纪昌回家之后,就开始练习起来。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这梭子来回穿梭。
自读句子,说一说从“躺”“睁大”“注视”等词语中体会到什么?妻子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有感情地朗读。
出示:
他用一根长头发,绑住一只虱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边,聚精会神地盯着它。
读句子,说一说从“每天”“聚精会神”等词语中体会到什么?有感情地朗读。
(2)假如纪昌不练眼力,他会百发百中吗?从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联系生活谈一谈。
(3)假如纪昌没有和飞卫学习,而是和一名普通箭手学射,他会成为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吗?
4、小结:
无论学习什么技艺,都要扎实的基本功入手。学习者要有恒心,毅力,再加上名师的指点就会事半功倍。
四、回归整体,抒发感受
1、自己再读一读全文,进一步体会文章中告诉我们的道理。
2、复述故事。
板书设计
纪昌学射
认真 恒心 毅力
学习要练好基本功──成功
名师指点
纪昌学射教案篇2
?纪昌学射》是四下的一则寓言故事。这则寓言故事选自《列子·汤问》,篇幅短小,语言直白,粗粗一读,觉得学生没什么好学,单单就故事情节而言,学生读一遍两遍就了解了内容,这样的文章到底应该让学生学习什么呢?文章没有把笔墨用在纪昌是如何学习射术,而是详细的讲述了纪昌两次练眼力的过程,说明只有练好扎实的基本功,才能取得成功。
教学目标:
1、认识《纪昌学射》中的生字,正确读写“纪昌学射、妻子、虱子、拜见”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简单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3、联系有关词句,体会纪昌学射箭的恒心和毅力,感悟到“学习要练好基本功”的道理。
教学重点: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解寓言的寓意。
教学难点:
结合重点语句,体会人物品质。
一、谈话导入,兴趣盎然
我是这样设计的:看图片猜故事游戏环节,什么叫“寓言”?并通过介绍一个有关纪昌向飞卫学射之前的故事,来引出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揭示课题,并且指导“纪”的读音以及“昌”的写法。
二、注重体验,读中感悟
1、文中两次练眼力,我在教学中,把重点放在了第一次练眼力上。为了引领孩子感悟纪昌苦练的品质,我带领孩子层层深入地品读句子。
让孩子理解“注视”意思。
让学生用飞卫师傅的话来解释词语,告诉孩子们这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
2、切身体验,有感而读。
请孩子们睁大眼睛,注视着老师手中的“梭子”,几秒钟后谈感受,体会在纪昌的注视中含有的那种坚持不懈,认真刻苦的品质。
3、创设情境,再感而读。
让学生想象纪昌在练习眼力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呢?如果你是纪昌的妻子、朋友、邻居,你会说些什么?请选择一种身份写下你想说的话。感悟只有认真刻苦还不够,还要有恒心,有毅力,让学生在品词读句中层深入的感悟纪昌的学习品质。
三、渗透学习方法,并贯穿课堂始终
能用课文的句子来解释词语,理解词语,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注视”、“相当到家”我都引导学生尝试去找可以理解词语的句子,学生饶有兴趣。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得兴趣盎然,对词语的理解和对纪昌的学习品质的理解更加深刻,体现了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本课是一则寓言故事。所以在教学中我重点引领学生运用学习方法在学习第一次练眼力的过程中,我适时的向孩子们渗透学习语文的方法。课文的2,3段在段式上十分相似,按照飞卫指点——纪昌学射——练习成效这样的顺序来写的。学习第二次练眼力时让学生运用第一次练眼力的方法去自学,首先让学生找到关键词句,体会感受。再联系实际生活,感受盯着虱子看是什么感受。最后让学生做做旁观者,会怎么样劝说纪昌。
领悟寓意时还结合日常生活,让学生们想想自己学习一些其他本领需要练好哪些基本功,体会基本功的重要性。
总之,这节课我力求做到充分尊重学生。,让学生多读多感悟,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但课堂的朗读依然少了点声音,少了点感觉。写话练习的设计也有缺陷,这是我在今后教学中要力求多多实践的方向。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将继续研究和探索。
纪昌学射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理解“梭子、“相当到家”等词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联系有关词句,体会纪昌有恒心有毅力的学习品质。
4、明白学习要练好基本功及得到名师指导的重要性。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阅读和理解能力,但由于本文背景是在古代,因而在理解个别词语时有一定的难度,比如“梭子”、“射箭”、“织布”等。
重点难点
1、联系有关词句,体会纪昌有恒心有毅力的学习品质。
2、明白学习要练好基本功及得到名师指导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活动1
?讲授】教学过程评论
教学过程:
复习寓言,揭题质疑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张图片,这些图片里都藏了故事,你能发现吗?(逐幅出示):
拔苗助长、守株待兔、刻舟求剑、亡羊补牢
2.看出来了吗?这些都是什么故事?——寓言故事。(板书:寓言)
3.寓言故事有什么特点呢?(寓言短小,但是蕴含道理)板书:小故事、大道理。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则寓言,看看会有什么新的收获。
4.(手指课题)谁来读题目?注意:“纪”是个多音字,在这儿作为姓时读“jǐ”,跟老师读课题。
二.初读语言,把握整体
1.读完了题目,我们走进课文中去。请同学们打开课文纸,自由大声地读课文,一定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同学们读书又响亮又专注,真不错。那我们来看看,这些词语你都会读了吗?梭子、妻子、虱子
3.谁来读?预设1:听出来了吗?他把三个轻声字都读准了!我们学着他的样子来读一读。预设2:诶,有问题了,妻子这个词语也是念轻声。跟老师读“妻子妻子”,我们一起来读。
4.我们看这个“妻”(“妻”字标红),在座的男孩子将来都有妻子,女孩子将来也要为人妻子。这个字容易写错,请同学们伸出手指,我们来学写这个“妻”。先写横,横都写完了,再写竖,这竖到这里戛然而止,别出头。紧接着,在竖的顶点这个地方接着写女字,这便是妻子的妻。请你在练习纸上认认真真地把这个字写两遍。
5.这些词语谁来读?请教
练眼力
开弓
放箭
百发百中
(指名两生读)两位同学都读得很不错,尤其是把这两个多音字给读准了。我们一起来读一遍。下面,老师要考考你们了,看谁能把这五个词语连起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呢?(预设1.听出来了吗?他用上了“先、然后、最后”这些连接词,把课文内容概括得简单又通顺。真不错!同学们也可以学着试一试,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预设2.谁能说得更简单些吗?最好用上“先,然后,最后”等这些连接词。他用上了“先、然后、最后”这些连接词,把课文内容概括得简单又通顺。真不错!同学们也可以学着试一试,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
品“练眼力”,悟寓意
1.同学们,(手指课题)纪昌学射,从题目看,课文写的是纪昌学习射箭的故事,那么课文主要写纪昌学习开弓、放箭吗?(不是)那他学的是什么啊?板书:练眼力。哪几个自然段写练眼力?(第2、3自然段)
过渡语:课题叫做纪昌学射,为什么作者要用两大段文字来写练眼力呢?我们带着这个疑问走进2、3自然段。
2.这里老师有个提示(出示:2、3两个自然段在写法上有相同之处,都是先写______,再写__________,最后写____________),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仔细默读2、3自然段。(生读)
3.反馈:谁来说说看?
2、3两个自然段,都是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师父对徒弟的要求,练习的经过,取得的成绩)我们发现了这两段写法上的规律,这样读课文就会更有滋味一些。
4.同学们,师父的要求是什么?请你用波浪线画出相关的语句读一读。
交流出示:
你要想学会射箭,首先应该下功夫练眼力。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一眨!
虽然你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你的眼力还不够。等到练得能够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东西的时候,你再来见我吧!
师父一共提了(两)次要求,重点想让纪昌学什么?(练眼力。)
5.那怎么练眼力呢?谁能把飞卫师父的要求概括得更简单些?
反馈:大家读出来了吗?飞卫对纪昌的两次要求,简单的概括就是——。评:还不够简单,用一个字概括就是盯。板书:盯。你们看到这个字了吗?给它做个记号。
6.那第一次要怎样地“盯”?(牢牢的,不能眨一眨。)那你能做一个盯的动作吗?(学生做动作)要做到盯啊,要目不转睛的,目光要集中在一个地方。
7.第二次要“盯”成怎么样?(能够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东西。)发现了没有?极小和很大是一对反义词。
8.那明白了师父的要求,现在请你当一回师父,老师当纪昌,你觉得师父对纪昌说这两次要求时大概是怎样的语气?(严肃)
师:师父,我想学习射箭,你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吧。(生读)
师:师父,我知道了,我一定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眼睛一眨也不眨。
第二次要求谁来读?(生读)
师:好,师父,我回家一定按照你的要求去做。
9.飞卫让纪昌练眼力,也就是叫他去盯,那他盯了吗?从哪里看出来他盯了?请你用横线画出相关语句,读一读。谁来说?
第一次盯:
交流出示:
纪昌回家之后,就开始练习起来。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
纪昌学射教案篇4
?纪昌学射》这则寓言故事选自《列子 汤问》,讲的是纪昌拜飞卫为师学习射箭,飞卫告诉他先要下功夫练眼力,一是“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一眨”;二是“练得能够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的东西”。纪昌一一照做。等练好了眼力,飞卫才开始教他开弓放箭。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故事以生动的事例阐明了无论学什么技艺,都要从学习这门技艺的基本功入手。
我在备课的时候,走了“三步曲”:
一、体会寓意,重点着力。
通过教学这则寓言,我深刻的感受到,阅读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学习力,首先教师对文本要有深入的解读,这是培养学生学习力的基础,同时教学的实效性来自于教师对文本的解读,这是最为根本的。这则寓言中重点描写了纪昌练习眼力的过程,这既是故事情节的重点,也是语言表达上的重点,如:练习眼力的句子“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两年以后,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 因此在课堂上我抓住这句话中的“注视”一词进行细细地品读,通过视频演示体会注视梭子的疲惫,通过情景渲染感受练习过程的艰难,从而体会纪昌的决心和毅力,并把这种感受带到朗读中。
二、发现共性,渗入表达。
在解读这则寓言的时候发现,故事中的第二三自然段有相同之处,都包含三层意思,一是飞卫提出的要求,二是纪昌练习的过程,三是练习后的结果。而且这种叙述安排与寓意关联紧密,还有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清晰明了地记叙等特点。要与寓意的揭示巧妙地结合起来。这样的解读让我的认识又提升到另一个层面上了。为了学生更好的发现两段的共性,我运用了对比阅读的方法,从大的段落入手,抓住纪昌的两次练习过程,体会动作、神态描写在文章表达上的作用,让学生在体会故事道理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想想教给学生的还有什么,那就是表达方法的使用,这样的教学才能深入学生的内心。
三、终身学习,培养学习能力。
作为语文教师,教给学生的不应该是死板的基础知识,还有一种学习能力的培养,而这种能力恰恰是学习能力,同时也是立足于从学生终身学习的高度来看待阅读教学的。是要结合学生终身学习语文的习惯、能力来思考,并进行训练。在我的心中始终都应该牢记——“用教材来教”而不是“教教材”。所以,在了解飞卫时我以课外小故事的形式,更加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力。在研究纪昌的第二次联系时,我也适当的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对比体会,思考一下“从哪里看出练习的过程更加艰难的?”课上学生也能够抓住一些重点的词句进行体会,是学生懂得了抓关键词句体会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的方法。
但是,本节课上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虽然学生能够很好的体会寓言中所包含的深刻道理,可是在语言表达上学生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多一部分是教师自己给学生的,或者说学生在发现这种表达上的特点后,不知从何谈起,这是在日常教学中应该加强训练的。另外在对比阅读中,给学生的空间还不够充足,学生抓住关键词句谈得不够充分,教师语言跟进不及时。因此,在以后的备课中还应该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想他们想的,因为理念决定行为,行为决定效果。
纪昌学射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会朗读课文,注意文言文朗读的节奏、语气等,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与体会。
2、指导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和积累联想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文言文的能力。
3、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明白成才要依靠勤奋学习,要重视基本功的学习的道理。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学会朗读课文,注意文言文朗读的节奏、语气等,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与体会。
2、指导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和积累联想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和积累联想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文言文的能力。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具设计: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2008年8月14日,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射箭女子个人决赛的赛场上,中国山东选手张艳艳以110环比109环的微弱优势战胜了韩国选手,获得了这个项目的金牌,也完成了中国在这个项目上奥运金牌零的突破。
其实,射箭是中国的传统项目,我国古代有不少的射箭好手,你知道哪些射箭好手和射箭有关的典故?
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古代射箭好手,来了解一下他成才的经历。
二、检查预习
1、教师出示生字,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彀 瞬 偃 锥 眦 牦 虱
燕角之弧 朔蓬之簳 牖 拊 膺
2、抽学生读生字,正音。
三、诵读课文。
1、请个别学生朗读课文,注意字音和停顿。
2、请学生点评,教师在学生点评的基础上给予必要的指导。
3、结合教师的指导,学生齐读课文。
四、译读课文。
1、多媒体出示课文原文。(将重点词语标注)
2、教师进行翻译指导:
词译:知识积累和情景联想;句议:直译和意译。
3、学生采用个人独立、同桌互译或小组合作的形式翻译课文。
4、抽个别学生翻译课文,针对翻译中出现的问题给予必要的指导。
5、巩固课文的翻译。
五、品读课文
多媒体出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思考并讨论解决:
1、在学习射箭的过程中,作为师傅的飞卫是怎样要求弟子的?作为弟子的纪昌是怎样做的?这与射箭有关系吗?
2、你从这个小故事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交流并明确答案。
六、课堂小测(多媒体出示)
一)解释下列划线词语
1、彀弓而兽伏鸟下
2、而巧过其师
3、尔先学不瞬
4、以目承牵挺
5、虽锥未倒眦而不瞬
6、视微如著
7、昌以牦悬虱于牖
8、南面而望之
9、贯虱之心而悬不绝
二)翻译下列句子
1.彀弓则兽伏鸟下
2.偃卧其妻之机下,以目承牵挺
3.虽锥末倒眦而不瞬也
4.视小如大,视微如著,而后告我。
5.昌以牦悬虱于牖,南面而望之。
生完成练习并订正错误。
七、课堂小结
学生交流学习收获。
八、作业
课后搜集勤学苦练的例子。
纪昌学射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注视、相当到家、百发百中”等关键词句,体会纪昌的认真和恒心,领悟“要成功就要练好基本功”的道理。
3、学习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寓言的寓意,结合重点语句,体会人物品质。
?教学难点】
结合重点语句,体会人物品质,学习复述课文。
?教学流程】
一、解读课题,初知大意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则寓言,看老师来书写课题,一边看一边想谁在干什么?
师写“纪昌学射”:昌由两个扁扁的日组成,上面的日写得小一些,下面的日写得大一些,射的一撇不出头。
谁会读?指名读。
生若读成“jì”,及时提醒:“纪”是个多音字(板书),当作为人的'姓氏时读
作第三声“jǐ”,所以这个主人公的名字应读作——“纪jǐ昌”。
现在谁会读课题了?指名读。
一起读——纪昌学射。
4、课题中,“学”是什么意思?(学习)“射”呢?(射箭)谁能把课题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指名说。(纪昌学习射箭)
发现了吗?这个课题真有意思,一读课题大概就可以知道课文的主要意思。请大家翻开书本到141页,谁能来说一说“扁鹊治病”是什么意思?(名医扁鹊给蔡桓公看病)
小结:看来有时候,课题还能帮助我们大致了解课文大意呢!(板书:了解大意)
初读课文,质疑交流
1、那么看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或者说你有什么疑问?指名说。(纪昌向谁学的?怎么学的?学得怎么样?)
2、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读这则寓言,另外,“纪昌”这个名字在文中多次出现,为了提示我们自己,请同学们一边自由读,一边在读到“纪昌”时做好第三声的记号(师示范做),现在开始吧。
3、交流思考题
a纪昌向谁学习射箭啊?指名说。(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
预设:
纪昌向射箭能手飞卫学习射箭。
b那纪昌是怎么学习射箭的?指名说。(先练好眼力)
板书:练 眼力
练眼力其实就是在练射箭的基本功。(板书:基本功)
三、立足基本功,研读文本
1、出示阅读要求:
默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线条画出纪昌练基本功的句子,也可以在旁边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2、纪昌练射箭的基本功,其实就是练眼力,文中写了他几次练眼力?(两次)
那他第一次是怎样练眼力的?指名说。
a我们一起读。
b现在老师把“注视”换成“看”了,那么“看”和“注视”是一回事吗?
c是的,注视更强调全神贯注地看(板书:注视),从“注视”中我们也可以看出纪昌练得十分——认真。(板书:认真)
那纪昌注视着什么?(梭子)同学们,你们见过梭子吗?(出示梭子图片)
师介绍:梭子是织布用的工具。形状像小船,中间是空心的,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在织布的过程中梭子运行的轨迹。(出示视频)同学们注意看,在织布人左右手中倒来倒去的就是梭子。大家可以用手来比划下梭子是怎么来回运动的,那纪昌是怎么注视的?(眼睛随着梭子的来回动而动)
d飞卫师父是怎么交代练习要求的?(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一眨)
我们把师父的要求写在黑板上。(板书:牢牢地盯 不能眨一眨)
f能不能把师父强调的重点用朗读表现出来。(指名读,齐读。)
e师父的要求记清楚了吗?下面我来织布,你们当纪昌来盯,注意要盯牢哦g现在我来采访一下,你的眼睛感觉怎么样?(很累、很酸)
f你们才盯了几秒,就累了,可纪昌坚持练习了多久?(两年)从中你看出纪昌是个怎样的人?(板书:恒心)
h最后练成了吗?哪里可以看出?(相当到家)
什么是相当到家?(练得相当有水平,有水准,就叫做——相当到家)
3、过渡:话说这纪昌的眼力已经练得相当到家了,可飞卫师父满意了吗,他又是怎么说的?指名说。
师父又提出新要求了,要求纪昌把极小的目标看成很大的目标。(板书:极小 很大)
听了师父的话,纪昌又回去练眼力了,第二次练眼力他又是怎么做的?指名说。
a刚才是梭子,现在是虱子了,见过“虱子”吗?虱子多大啊?(比芝麻、比蚂蚁还小)
b为什么要把虱子绑在窗口啊?指名说,引导生体会虱子是个活动的目标。
刚才我们说的来回动的梭子也是——活动的目标,大家想啊,要射中静止的目标也挺难了,要射中活动的目标可是难上加难啊!
现在纪昌连活动的目标都能看准,那他的基本功算是练得——相当到家了!基本功练好了,飞卫才开始教纪昌怎样开弓,怎样放箭。
(板书:开弓放箭)
3、学到这里,老师想问了,是飞卫师父让纪昌去看梭子和虱子吗?(没有)师父只说了要求,徒弟不但要自己干,还要自己去想办法。
纪昌就很会想办法,你看——
师父说“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一眨”,纪昌就——(生)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
这样一看就是两年,现在就是有人用针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会眨一下,这就是所谓的——(生)相当到家!
后来,师父又说“要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的东西”,纪昌就——(生)
每天站在虱子旁边,聚精会神地盯着它。
那比芝麻还小的虱子在纪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来,练到后来,大得竟然像车轮一样,这也是所谓的——(生)相当到家!
4、所以纪昌学射箭这件事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学习呢?(要认真,要有恒心等)
5、那他最后学习射箭的结果呢?全班齐说。(板书:百发百中)
什么叫“百发百中”?(用自己的话说)
复述课文,领悟道理
过渡:为了成为一名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纪昌付出了很多很多,让我们回顾一下他学习射箭的过程,请大家看着板书,根据提示,试着把课文内容说一遍,可以说给自己听,也可以说给同伴听。
们回顾一下他学习射箭的过程,请大家看着板书,根据提示,试着把课文内容说一遍,可以说给自己听,也可以说给同伴听。
指名说。
刚才大家都说得很棒,那么老师有个疑问,学射箭为什么要先练眼力呢?
(想学会射箭,就要先练好眼力这项基本功。)
3、纪昌脚踏实地地练好基本功后,飞卫才开始教纪昌拉弓放箭,最后他才走向了成功,成了一名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板书:成功)
4、同学们,你们在练什么本领吗?比如学写毛笔字、学拉二胡、学钢琴、学舞蹈、学骑自行车、学游泳等等)指名说。
5、那你们在学本领的过程中,有没有练基本功?是怎么练的?有没有遇到困难?想一想。
指名说,请你跟大家分享下。(2个)
那你现在还在坚持练吗?你是怎么克服困难的?
预设1:你真棒,老师真希望能听到你优美的琴声,一定很享受。你们也跟纪昌一样,学本领那么有恒心,你们一定会成功的。
预设2:那么今天学了《纪昌学射》后,你有什么启发?你还会坚持下去吗?
6、那么现在你认为基本功和成功有关系吗?请大家用“只有……才……”或者“只要……就……”的关联词语,把自己想写的话写在书上。
指名读自己写的话。
小结:这就是这篇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
7、老师布置一个课外作业,回家去把自己学本领的经历写下来。学本领的过程中遇到过什么困难,怎么克服的?成功后有什么感悟?都可以写一写。明天同学之间互相来交流一下。再把《纪昌学射》这个故事说给你的父母听一听。
今天的课上到这里,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