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完成接下来的教学任务,需要制定一份详细的教案,教案是教师为了提高教学水平预先拟订的应用文种,下面是范文社小编为您分享的幼儿园讲故事的教案7篇,感谢您的参阅。
幼儿园讲故事的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认真倾听故事,理解故事的内容。
2,懂得不要轻信陌生人的话,保护自身安全的道理。
活动准备:
1,小红帽一顶。
2,课件:幼儿故事《小红帽》及故事图片。
设计思路:
“安全”是幼儿一切活动的前提,是所有发展的基础,也是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一日生活中我们也常强调安全的重要性,但是幼儿更喜欢从故事中学习。因此我选择了幼儿故事《小红帽》。通过故事引导幼儿遇到困难时自己动脑筋想办法,冷静地处理问题,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过程:
一,以“帽子”的形式引出。
教师头戴小红帽出场,引出故事。
二,倾听欣赏故事,播放课件,音画结合,充分调动多种感官。
1,整体播放
教师问:你看到了什么?她要去干什么?
2,分段欣赏,只放图片。鼓励幼儿大胆讲述。
提问:
(1)你知道这个可爱的小姑娘叫什名字吗?她为什么叫小红帽?
(2)小红帽要去谁家?干什么去?妈妈说了什么?
(3)小红帽在森林里遇见了谁?小红帽看见遍地美丽的鲜花,是怎样想的?小红帽到外婆家后发生了什么事?
(4)是谁救了她们,他是怎么做的?
(5)最后大灰狼怎么样了?
3,通过这个故事,我们懂得了什么道理?
三,幼儿大胆讲述故事,在熟悉故事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分角色进行表演。
四,结合实际讨论:如果面对陌生人,你应该怎么做?引导幼儿积极动脑筋想办法,增强幼儿自我保护能力。
幼儿园讲故事的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年、月、日的概念,感知年、月、日之间的关系;了解一年有12个月,一个月有30(31)天,一年共有365天。
2、通过游戏,知道日历等是记录或查看日期的工具;学习查看它们的方法。
活动过程:
一、以到朋友家做客的形式,引导幼儿观察十二座“房子”,引起兴趣。
1、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2、哪几座房子大,哪几座房子小,最小的是哪一座房子?
二、以“年妈妈”赠礼物的方式,出示数学卡:12、28、30、31、365,猜猜与“房子”有什么联系,明确探索任务。
1、幼儿摆弄数字卡并认读。
2、t:你认为数字与房子有什么关系?(鼓励幼儿大胆想象)
三、讲述故事,帮助幼儿理解年、月、日的概念,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
1、教师利用大字卡(逐一出示)讲述故事,在讲述过程中,设置问题,引导幼儿发现大、小“房子”里日娃娃数量的差异和联系。
2、幼儿操作小字卡、数字卡来回答问题
——年妈妈的孩子叫什么名字?年妈妈共有多少个日娃娃?
——年妈妈为日娃娃盖了多少座房子?妈给房子起了什么名字?
——大月房子有哪几座?为什么这些房子比较大?
——小月房子有哪几座?为什么这些房子比较小?
——最小的月是几月?为什么二月房子是最小的?
四、学习查看年历的方法。
1、认识日历、台历和挂历。
2、学习查看年历的方法:认识年份、生肖、月份
3、幼儿尝试在年历上找节日和自己的生日(“五一”劳动节、“六一”儿童节)。
幼儿园讲故事的教案篇3
一、指导思想:
幼儿期是孩子语言发展的关键期。《纲要》在语言领域也强调“发展幼儿语言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的环境。”讲故事,能使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口语发展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锻炼、丰富幼儿的词汇、句子,有利于幼儿综合素质的健全与发展,更重要的是锻炼幼儿的胆量,培养幼儿自信与勇气。为此,我园特意策划了“幼儿园故事大王比赛活动方案”,旨在为幼儿营造一个学说话、敢说话、会说话、勇于表达的语言氛围,为幼儿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
二、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乐于大胆表现自己、体会表现自我的乐趣。
2、提高幼儿的自信和勇气,能生动、有声有色的讲述故事。
3、认真倾听别人的讲述。
三、参加对象:小、中、大班幼儿
四、活动时间:20xx年3月21日
五、活动地点:幼儿园
六、活动形式:
大班推选3名幼儿,中班推选3名幼儿。小班幼儿为表演嘉宾,参与助演2个节目。
七、参赛要求:
1、内容要求:内容应积极向上、健康活泼、富有童趣。
2、技巧要求:
(1)语言表达:使用普通话讲述,语言清晰、标准,讲述流畅,声音响亮。
(2)舞台表现:表现力丰富、演绎生动有趣。
(3)个人形象:落落大方、精神饱满,动作、表情生动自然。
3、时间要求:2~5分钟
八、活动评委:教师代表,园务代表。
九、奖项设定:以平行组为单位,各平行组评出一、二、三等奖。
小班为集体参与奖。
十、主持人:
附:评分标准
1、故事内容:切合主题,内容精彩具体,情节完整。2分
2、表演技能:表演生动,富于吸引力,感情充沛配有适当的动作手势。3分
3、表达能力:语言准确流畅,条理清楚,语音、语调规范、吐字清晰。4分
4、仪表形象:仪表整齐、仪态大方、体态自然1分
幼儿园讲故事的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和家人的属相。
2、了解十二生肖排序是中国民间推算年龄的方法之一。
3、对属相产生兴趣。
4、幼儿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话进行交流。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1、故事《十二生肖的故事》
2、属相卡片12张、画笔及双面胶。
3、幼儿事先向家长了解自己及家人的属相。
4、幼儿用书、教学挂图《属相的故事》
活动过程:
一、介绍自己和家人的属相
师:小朋友,你知道自己属什么吗?小朋友都知道自己的属相,那你知道爸爸、妈妈是属什么的吗?谁来说一说?
教师总结:小朋友,你们可真厉害,不仅知道自己的属相还知道家里人的属相,有的属鸡、有的属狗、有的属鼠……为什么有属老鼠的,怎么就没有属猫的呢?这里有个故事,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二、讲解故事,让幼儿了解十二生肖排序
1、教师讲述故事《十二生肖的故事》
——它们用了什么办法来为十二生肖排队的?
——为什么猫没有拍到队?
——最后,老鼠和猫还是好朋友吗?
2、出示属相卡片12张,并按顺序排好
3、为什么小老鼠会排在第一呢?这里也有一个故事,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讲述故事
——为什么小老鼠会排在第一?它想了什么办法?
三、玩游戏“点兵点将点属相”,了解属相的名称。
1、学习游戏规则:教师边说边点黑板上的属相,例如:“点兵点将点到老虎,请问它排在第几个?”幼儿看属相卡片的位置说:“老虎排在第三个。”
2、幼儿游戏:游戏由慢至快,让幼儿享受游戏的乐趣。
四、活动结束
今天我们学了十二属相,那属相有什么用呢?(属相国民间推算年龄的方法之一)
活动延伸:
看幼儿用书,给自己和爸爸、妈妈的属相涂上颜色。
幼儿园讲故事的教案篇5
?活动一】沙子讲述的故事
材料:沙子、玻璃板(边缘打磨过)、幻灯机。
做法:
幼儿分散操作。将沙子任意、不规则地撒在玻璃板上,有的地方密,有的地方疏,有的地方厚,有的地方薄。然后将玻璃板平稳地放到幻灯机上,屏幕(或平整的白墙)上就会出现沙画的影子。这是什么地方?好像有谁?发生了什么事?哈,看出来了,是有趣的事情,我来讲给你们听。
【活动二】水讲述的故事
材料:颜色水(有浓淡之分)、宣纸、玻璃板、幻灯机。
做法:
①水印法。利用水能在有的物品(如宣纸、布)上扩散的性能,将颜色水任意滴洒在宣纸上,也可将宣纸放入颜色水中浸蘸,任其逐渐扩散,形成不规则的水印(有浓有淡,有多有少),孩子可据此展开想像。
②水影法。将颜色水滴在玻璃板上,端放到幻灯机上,用嘴吹散板上的水,然后打开幻灯机,屏幕上就会出现各种模糊而奇异的影子,幼儿可据此展开想像:“这里好像是小猫,那里好像是棵树!”想变一变吗?只要变换角度吹,水的造型就会发生变化,从而产生新的联想。
【活动三】毛线讲述的故事
材料:毛线段、胶水、纸。
做法:
幼儿分散操作。将胶水任意涂抹在纸上,再按需取毛线段让其自由下落。这些自由落体的毛线能在纸上“勾画”出意想不到的形象。正看、倒看、斜看,画面便各不相同。“这像什么?有谁?在做什么有趣的事?”还可以提起纸的一端来看,因为有的毛线被粘住,有的没被粘住,画面又变样了。这样不是可以讲出许许多多故事吗?
【活动四】“云朵”讲述的故事
材料:棉花、胶水、深蓝色纸。
做法:
幼儿分散操作。将棉花任意撕扯成薄片状,粘到深蓝色纸上。想让云朵变一变吗?只要扯一扯棉花,云朵就变样了,新的故事又产生了。
这个活动很适合小组合作进行。在一张大大的深蓝色纸上,你飞上一朵云,我飞上一朵云,大大小小,形态各异。“这像什么?这朵云在和那朵云说话哩!它们好像要去做什么?这里好像发生了什么事?”大家互相启发,你接着我说的编,我接着你编的讲,越讲越多,好不热闹。
【活动五】易拉罐讲述的故事
材料:空易拉罐、各色颜料、白纸。
做法:
幼儿分散操作。将较浓的颜色水滴在白纸上(可使用空眼药水瓶,容易控制),可滴多种不同的颜色,随意布局。再取易拉罐横放在纸上任意滚动碾压,颜色水不仅会扩散,还会相互交融,形成多样的形态、丰富的色彩,这非常有助于幼儿想像。“哇!这里面藏着有趣的故事!这好像是什么地方?这好像是什么动物?它们在做什么?”
幼儿园讲故事的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理解莎莎从胆小到勇敢的成长过程。
2、体验故事角色的心理变化,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活动准备
1、图片。
2、故事磁带。
活动过程
一、欣赏故事。
――结合挂图,完整欣赏故事一遍。
――莎莎为什么会一个人在家里?妈妈临走时对莎莎说了什么?
――妈妈走后,莎莎心里感到怎么样?
二、理解故事内容。
――重点欣赏第四小节至第十小节的故事内容。
――妈妈走后,莎莎做了些什么?她心里是怎么想的?
――莎莎有没有另帕勺地方可以去?她去了吗?为什么?
――妈妈要莎莎等的重要电话是谁打来的?是什么内容?
――你从什么地方看出莎莎长大了?
三、我也长大了。
――你能为家里做些什么?
――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引导幼儿理解为他人做事,无论大小都是长大的一种表现。
活动建议
1、活动后,通过家园联系了解幼儿在家的表现,及时肯定能独立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幼儿。
2、鼓励幼儿在幼儿园为他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使他们在互相帮助中体验成功感和长大的快乐。
附故事:重要电话
有个小女孩,名叫莎莎。妈妈是医生,爸爸在外地工作。她和妈妈住在一套大房间里。
莎莎胆子可小啦,每次妈妈值夜班,她总是到小伙伴家去过夜,不敢一个人在家睡觉。
这一天,妈妈又值夜班。临走时对莎莎说:“莎莎,注意电话铃响。
今天有一个重要电话来!非常重要……”
妈妈刚走,莎莎就害怕了。她希望早点接到那个重要电话,通知在医院的妈妈,然后马上到小伙伴家去。
一会儿,电话铃响了,莎莎扑过去,抓起电话筒一听……哎,原来是人家拨错了号,她懊丧地搁了听筒。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屋里静得可怕。忽然,她好像听见老鼠在走廊里跑。可仔细听听,又不像了。
正在害怕的时候,莎莎听见远处传来了乐曲声,她高兴起来,按着节拍跳起了舞,心里平静了许多。
可没多久,地板上响了一下,她吓了一跳,心“噗噗噗”地跳个不停,她打定主意:赶快上小伙伴家去。
她刚拉开门,又马上想到:“我一走,要是哪个病人有急事打电话找妈妈,妈妈就会什么也不知道。我不能走。”
她关上房门,又放了张凳子在门背后,然后,躺在沙发上,使劲想着故事里、电视里那些勇敢的人。莎莎迷迷糊糊睡着了。
天快亮的时候,电话铃响了起来。莎莎跳起身。话筒里传来妈妈的声音:“莎莎,你没有到小伙伴家去吗?”
“没有,我在等重要电话。”
妈妈笑了:“我打的就是这个重要电话,我要对你说,你长大了,已经是个勇敢的孩子了。”
莎莎长大了,从那以后再也不怕一个人在家里过夜了。
幼儿园讲故事的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猜猜讲讲变化的手指造型,喜欢玩手指游戏。
2.乐意参与手指编故事的活动,并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说出故事情节。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
乐意参与手指编故事的活动,并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说出故事情节。
活动准备
事先准备一则用手指表演的小故事。
活动过程
1.玩手指.进入活动。
(1)老师的手指会说话,你们看,是什么意思?像什么?(像小棒、像辫子……)
(2)变变变(两根手指),像什么?(像剪刀、像燕子尾巴、像小鸡嘴巴……)
(3)变变变(两手合成空心圆),像什么?(像房子、像桃子、像一串葡萄……)
(4)老师做了这么多手势.你会做什么手势呢?表演给旁边的小朋友看。
(5)谁愿意上来表演给大家看?
2.手指讲故事。
(1)手指会变出各种东西,它还会讲故事呢。教师表演手指故事。(小白兔蹦蹦跳跳走来了,看见一块石头,从石头上跳了过去。小鸭子呷呷叫着走来了,看见石头.从石头旁边绕了过去。小山羊高高兴兴地走来了,它没有看到石头,撞了一下,摔了个大跟头.它爬了起来,一瘸一拐地走了。)
(2)小手讲的故事好看吗?大家一起再来看看,边看边学一学,再想想小手讲的是什么故事。
(3)大家一起做一做、说一说小手讲的故事,还可以和旁边的小朋友商量一下。(幼儿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4)整理故事,请个别幼儿说一说。
(5)谁愿意来表演,声音要响亮。(小朋友边表演边说。)
3.创编手指故事。
(1)还有谁会碰到这块大石头?他们又是怎么做的呢?请你用手指表演给旁边的小朋友看,请大家来猜一猜。
(2)谁愿意上来表演给大家看?我们一起来猜猜你表演的是什么意思?
(3)那这块大石头如果一直都在路上挡着怎么办呢?如果你是小动物,你会怎么做?
4.完整地表演手指故事。
教师与幼儿一起完整的表演手指故事《路上的大石头》
教学反思
在这次活动中,孩子们的表现让我真的是非常意外,当里全部50多个小朋友除了一个刘淇小朋友偶尔有小动作,别的朋友都是一直在全神贯注地听,学,做,没有人在自己玩或者干别的。
当时讲完课评课时领导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我自己也比较满意。
本次活动目标完成很好,但有一个地方出现了不应该出现的错误,是评课时一位老师提出来,“呷”字是一个多音字,在这里表示鸭子的叫声,应该念ɡā。而我只是根据字形就直接念yā 。这是不应该出现的,以后的备课中一定要认真,对于自己认不准的字一定要查字典。我们园长在这次活动结束后还给我们每班发了一本字典让我们有问题及时解决。
小百科:手指是指人手前端的五个分支。手掌的五个终端部分之一,手指一般有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这五个。话说:十指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