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制定教案能够有效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制定教案是我们开展教学工作前的首要任务,范文社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六上语文桥的教案优秀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六上语文桥的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作者为什么认为怀特森先生是的老师。
3、认识到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的科学态度,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是追求真理所需的可贵品质。教学准备教师查阅、收集关于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的故事、文章。
教学过程
一、回顾前文,导入新课
在前几篇课文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一位位不怕困难、苦战攻关、善于发现、极具科学精神的科学家。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极有个性的科学课老师——怀特森先生。他是作者心目中的老师。(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初步理解“”
默读课文,想一想:
①课文讲了一件怎样的事?
②作者为什么说怀特森先生是他“的老师”?划出课文的中心句。
(怀特森先生让我还有我的同学明白了一个重要的道理:不迷信书本、也不要不迷信权威。)
三、读议结合,深刻理解“”
1、作者用哪些事实说明怀特森先生是我的老师?
2、老师在读这篇课文时,也不禁被怀特森先生独特的教学方法所折服,你喜欢这样的老师吗?
3、怀特森先生的哪些言行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读、划、议)
四、回归整体,加深对科学精神的认识
1、古今中外,善于发现问题并研究问题的人往往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你知道哪些事例?
(二年级学的《画家和小牧童》中敢于给戴嵩指出错误的小牧童;四年级学的《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中敢于挑战权威的伽利略等。)
2、结合本单元前三篇课文,谈一谈你对科学精神又有了哪些认识?
六上语文桥的教案篇2
教材简析
本组教材从多个侧面反映了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无论是阅读还是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学习等,都与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这一主题密切相关。这次习作是学生第一次作文,也是口语交际训练的延续,即写一写自己的课余生活。习作范围宽广,和课余生活相关的都可写。
教学目标:
1、能用自己的话写出一个完整的意思。
2、激发学生习作兴趣,调好学生习作的积极性,建立信心。
教学建议:
1、由于学生是第一次作文,因此我建议教师要调动好学生的积极性,帮助他们建立习作的信心。
2、习作时,教师提出的要求不要过高,只要学生能用自己的话写出一个完整的意思即可。在遣词造句上要求切勿过细。
3、评价时,要以表扬和鼓励为主。
习作设计
一、想一想
同学们,在口语交际课里,我们交流了各自的课余生活,现在让我们把它记下来好吗?
二、说一说
1、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1)读一读习作要求,同组讨论习作要求的范围。
(2)可把自己想写的先跟大伙说说,互相交流。
2、教师巡视指导
(1)自己参加过什么活动,到过什么地方,见到了什么。
(2)你感到最高兴的事,最有意义的事或你愿意写下来的其它事,比如,你参加了什么比赛,什么活动等。
三、写一写
开始写吧!相信大家都是一名出色的作家。但在写时要注意:
1、要把想说的事情写清楚。
2、要把话写通顺。
3、写完后,读给你的妈妈、爸爸听一听,让他们和我们一起分享习作的快乐。 教案《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习作》教案》,来自网!,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习作》教案-三年级语文教案
六上语文桥的教案篇3
教学目的:
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育学生留心观察校园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字,积累词语。
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词语的节奏感。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
二.认读生字。
1.自由读课文,把生字画下来。
2.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借肋图片,读词语。
4.同桌两位同学互相读一读,记住生字的读音。
5.小组合作学习,做猜字游戏,巩固生字的读音。
三.朗读感悟。
1.“找朋友”游戏:出示图片,找生词卡片。
2.对照图片,结合自己的实际,说一说你都做过什么,并且说说你的感受。
3.有节奏地读词语。
4.说一说:小组合作学习,给“戏、航、琴、钢、弹、养”这些汉字各组一个词。
四.读书比赛。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
1.指名读词语。
2.师生合作读词语。师做动作,生读词。
3.同桌两位同学合作读词语。
二.学习汉字,记住字形。
1.小组合作学习: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记住字形。
2.全班汇报:你记住哪个字?你是怎样记住的?
三.指导书写。
1.观察:每个字的间架结构及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2.比较:“棋、钢、弹、观”都是左右结构的字的区别;“琴、养”中间的撇和捺要写得舒展,上下部分要紧凑。
3.教师范写:“琴”。
4.学生练习写字:小组互评,教师评价。
四.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预习新课。
六上语文桥的教案篇4
【课文标题】
识字1
【教学目的】
1、熟读生字词并正确拼写。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熟读生字词并正确拼写。
【教学难点】
熟读生字词并正确拼写。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及媒体资源播放。
【教学用具】
生字卡片、PPT、视频、动画。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师:一年有几个季节?你最喜欢哪个季节?哪位小朋友喜欢秋天?秋天是什么样的?谁来和大家说说?
二、利用生字卡重点学习生字
层、尽、染、淡、登、翠、爽、壮
1、播放动画,正确掌握以上生字的拼音、字形、笔画、结构,适用讲解生字的字义,并利用生字来组词。
2、重点讲解难写的字、易错的字、相似的字,如:
“宜”与“实”,上边都有一个宝盖儿,区别在于“宜”的下边是个“且”,“实”的下边是个“头”。又如:“尽”和“层”都是“尸”字头,区别在于“尽”的下边是一捺和两点,而“层”的下边是“云”。
3、利用生字卡片抽读和听写。
三、结合图片学习生字词
1、熟读以下生字词并正确书写:
景色宜人、层林尽染、叠翠流金、秋高气爽、山河壮美、五谷丰登、春华秋实
2、将刚才所学的生字词填入以上词语中。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
1、教师范读并启发学生理解秋天的特征。
2、播放秋天的图片,让学生用刚学习的词语来描绘各张图片,启发学生用别的词语来描绘。
二、小结
这次课我们学习了描写秋天景象的一些词语。请同学们想想除了这些词,还有哪些词描写秋天?
一年有四个季节。除了秋天,还有春天、夏天、冬天。课后,请大家收集描写这三个季节的词语。
六上语文桥的教案篇5
一、激发兴趣,复习引入
1、出示生词,认读。
2、出示全班学生名册,你能认出多少同学的名字?(指名认读)
3、自由朗读课文,思考:小伙伴们是怎样画风的?(指名用自己的话说)
二、朗读感悟,深入理解
1、自由组合,分角色练习朗读。(老师巡视,适时指导)
2、合作伙伴表演读,引导学生评议。
评议重点:每个人的语气是否正确。
3、小组推荐代表分角色朗读。
4、质疑问难:读了课文,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通过质疑解疑对课文内容进行简要的小结。)
三、展示作品,拓展思维
1、你是怎么表现风的?展示你的作品吧。
指名展示作品,适当解说。(3—5幅)
2、评议作品。
自评后组评,各组推荐优秀作品在全班展示,集体评议。
3、启发更深入想象:声音、气味与风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它们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如果由你来画声音、气味,你会怎么画?(自由发??
四、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我会写”中生字的卡片,指名认读,分组轮读。
2、口头扩词练习,理解字义。
3、指导生字书写。
2记忆生字字形。
2观察间架结构。(引导整体把握字形)
2老师示范难字。
2学生练写。
4、自查后互相评议,改进。
五、实践活动
1、画声音或气味。
2、《新语文》三册,第25页《风的握手》。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3、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教学难点:
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六上语文桥的教案篇6
复习内容:
复习各种类型的句子,修改病句,造句。
复习目标:
1、知识目标:复习巩固本学期学过的各种类型的句子,掌握修改病句的方法,会用部分词语造句。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教育目标:教育学生正确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复习重点:
复习句式的改写,练习修改病句。
复习难点:
掌握各种类型句子的改写方法。
教具准备:
投影。
复习过程:
一、揭示复习内容。
二、复习各种类型的句子。
指名说说反问句、疑问句、陈述句各有什么特点?说说怎样改写把字句、被字句。
三、练习
1、改写句子:
(1)小明完成了作业。
把字句:
被字句:
反问句:
(2)这没什么可怀疑的了。
反问句:
(3)你把这本书拿给老师。
改为有礼貌的句子:
2、扩写句子:
①()沙滩上有()的贝壳。
②()公园里有()花。
③()同学们()玩游戏。
3、修改病句:
(1)报名参加“卫生突击队”。
(2)朝霞把大地染得
(3)厚厚的白雪一大片庄稼
(4)你是中队长,应该严肃要求自己。
(5)奶奶常谈起过去的往事。
(6)那达慕大会上那场景可真热闹。
(7)参加联欢会,心里真高兴。
4、造句:
不约而同
像……像……(造比喻句)
自豪
灿烂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哪位同学说说自己学到了什么知识?懂得了什么?
五、随堂练习:
(投影出示句子练习)完成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