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三教案8篇

时间:2022-10-09 作者:Gourmand 备课教案

教案是老师为了提高教学水平预先整理的文字报告,做为一名教师,相信你一定掌握了写教案的能力,范文社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绝句三教案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绝句三教案8篇

绝句三教案篇1

教学内容:

教学第一首古诗《绝句》。

教学目标:

1、能读懂古诗《绝句》,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泊的字音;能结合诗句理解含、千秋、泊等词语。

3、会背诵、默写《绝句》。

4、初步感受古诗中所描绘的景色。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说说学古诗的基本方法。

(2)揭题,板书:古诗二首

(3)教师范读。

思考:这两首诗写哪个季节的景色?写了哪些景物?

二、教学《绝句》。

1、解题:绝句是旧诗体裁之一,一首四句。每句五个字的叫五言绝句,每句七个字的叫七言绝句。有的古诗按诗的内容列题目,这首诗就用旧诗体裁做题目。

2、介绍作者:杜甫,唐代诗人。这是他重返成都时写的。他自幼好学,七岁就会吟诗,他的诗很有名。

3、初读古诗。

(1)自由读,拼读生字音节,观察插图,想想哪些地方你能读懂。

(2)检查自学效果。认读生字和多音字泊。

(3)指名朗读古诗,说说哪些地方学懂了。

4、再读古诗,逐句理解。

(1)理解第1句。

问:鸣是什么意思?翠柳指什么?鸣翠柳怎么理解?

回答后,教师小结:黄鹂,鸟的名称,又叫黄鹂,这句的意思是:两只黄鹂在翠绿色的柳丛中一唱一和地叫着。

(2)理解第2句。

问:一行是什么意思?青天指什么?上青天怎样理解?

回答后教师小结:白鹭是一种颈和腿都很长的白色水鸟。青天:蓝色的天空。这句诗的意思是:一群白鹭在蓝色的天空中排成一字形飞翔。

(3)理解第3句。

问:窗含是什么意思?千秋雪指什么?

回答后教师小结:窗含,从屋里往窗外看,外面的景物就像被窗口包含着。也就是窗柜里围着的景物。千秋指好多年。这句诗的意思是:从窗口可以看见岷山终年不化的积雪。

(4)理解第4句。

问:泊是什么意思?万里船指什么?

回答后教师小结:泊是船在岸边停靠的意思。东吴是指古代吴国所在地,指长江中下游一带,在我国东部。这句的意思是:门外江边停靠着远航东吴,行程万里的船只。

5、自由读古诗,同桌互相说说诗句的意思。

6、指名朗读古诗,说说诗句的意思。

三、朗读、背诵。

四、默写《绝句》,完成《作业本》第6题。

五、完成《作业本》第2、3、5题。

课后反思:

在古诗的教学中,按照以往的教学方法即:让学生读古诗理解古诗中一些词的意思理解诗句的意思读、背整首诗。往往忽视了课文中插图的作用。课文中的插图我仔细观察和古诗的意思是有密切联系的。在教学中,我利用课文插图让学生自己先理解古诗的意思,然后再理解。发现有些不用教师讲解,学生就能理解。因此在教学古诗时千万别忘记插图的作用。

绝句三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会认鹭等六个字,会写绝鸣两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培养学习古诗的习惯,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识字写字﹑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小朋友们,春天来了,你们眼中的春天是怎样的呢?能用一些四个字的词语来描述吗?

学生自由发言,积累词语。

我从你们可爱的小嘴巴里听出了春天的美丽,春天多好呀!唐代诗人杜甫也特别喜欢春天,他还把他看到的春景写成了一首诗呢:师范读诗句。

这首诗的名字叫:绝句。

析题:绝句是古诗的一种题材,并不代表诗句的意思。

相机指导写:绝。

二、初读古诗,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诗,字字读准,句句读通顺。

2、指名读,正音,随机识字。

3、多种方式巩固识字。

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1、小朋友再轻轻地、用心地去读一读诗句,看看在读的时候,你好象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根据学生汇报,结合课件,相机理解每一句诗意,指导朗读:

⑴ 预设一:

我好像听到了在黄鹂叫。

你怎么知道黄鹂在叫呢?理解“鸣”,相机指导写“鸣”。想听听她的歌声吗?黄鹂在歌唱什么呢?你喜欢这样的黄鹂吗?那你把这一句诗读一读。还有谁也想读?齐读。

⑵ 预设二:

我好像看到了白鹭。

哦?白鹭在干吗呢?你看,他们排着多整齐的队伍,在蔚蓝的天空中快活的飞翔,这就是:一行白鹭上青天!想不想做其中的一只小白鹭呢,那你把这句诗读一读!

⑶ 预设三:

我还看到了雪。

真的吗?雪在哪?你看,这千年不化的积雪给春天又增添了不一样的美!谁来读?这句诗中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学生可能质疑:“窗含”是什么意思?通过动作理解。

⑷ 预设四:

我看到了船。

看到船的时候,你在想什么呢?指导朗读“门泊东吴万里船。”

四、品读诗歌,感悟诗情

你们看到了黄鹂﹑翠柳﹑白鹭﹑青天,还有雪﹑船,这多像一幅美美的画呀!我们一起美美地读出来吧!要是男生和女生分开来读,那会是怎样的情景呢?男女生赛读。

你们读得这么好,让我感觉这么快乐,奖励你们去画中游一游吧!

(课件)欣赏动画。

我给你们配上美美的音乐,就当自己是大诗人杜甫,再来一次吧!

五、背诵诗歌

这么美的诗,你们把他记在心理了吗?谁把前面两句记住了?有没有全部都记住了的?

六、拓展延伸

其实我们的大自然本身就是一幅多彩多姿的画,一首生机勃勃的诗,看看,这样的画面,会让你想起哪句诗呢?(课件出示画面,和相应的诗句,最后一幅画,留给学生想象的空间,可以去查资料﹑请教老师或者自己学着写诗)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你会发现我们的生活无处不是画,无处不是诗!

绝句三教案篇3

教学设想

这篇文章构思精致,感悟细腻,文笔优美,充满着一种淡淡的抒情意味和对人生的感悟。教学时,应以朗读、讨论、想像等为主,在朗读中品味,在讨论中体会,在想像中感悟,培养学生鉴赏散文的能力。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

要求学生说说自己印象中的夏天是什么样子的,其中印象最深刻的事物是什么。由此导人新课的学习。

二、学生朗读课文

1.学生自由散读全文,并疏通字词障碍。

注意以下字词的读音:骈俪

褶裙 涟漪 炫耀 喧嚣 天籁

聆听 攫走 胸臆 帐惘 寂寂寥寥

2.学生自行摘抄优美词语。

请参照“教学设计(a)”。

3.要求学生从自己所摘抄的词语中选取三到四个说一段话,进一步体会其中某些词语的用法。

要求学生尽量说得生动优美。

4.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划分结构请参照“教学设计(a)”。

三、再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1.在文章第2、17两段,两次写到了现代文明的声音,其用意何在?

2.迅速默读文章第二部分,说说,作者是怎样写出捉蝉之乐的?其中作者产生了哪些联想?这些联想的内容在文中有何作用?

3.听蝉的时间不同,其乐趣也不同,看看:在不同时间听蝉,各有什么乐趣?

4.作者为什么说夏天“像一首绝句”?

5.为什么说蝉声“何尝不是生命之歌”?

6,美是瞬间脆弱的,自然之美、生命之美都是这样,而文章说:“而每年每年,蝉声依旧,依旧像一首绝句,平平仄仄平”,这当中包含了一种什么心态?

明确:包含了一种豁达爽朗的心境。

四、寻读课文,品味其中的精华之处

1.品味文章的语言之美。

有关内容请参照“教学设计(a)”。

2.思考:这篇文章并不是想告诉我们社会百态、人生万象,吸引我们的是作者那细致人微的感受。请默读文章,看看哪些地方、哪些段落表现出作者这种细致入微的感受。

明确:这样的段落相当多,只要学生能够谈出自己的感受,谈得合理,不强求答案的一致。

3.选择最喜欢的段落放声朗读,体会其中新颖而优美的意象及妩媚的文句。

五、迁移

请阅读下面这篇《夏之韵》,看看这篇文章与课文所写的夏天的风味是否一样?

夏之韵

夏,是春洒下汗水之后的跋涉,是萧瑟秋风之前的温馨和热烈,是严冬肃杀之前的人们挽留的一种心境。于是,开始酝酿一串串希冀的结晶,同时也唤来了夏风娓娓的细语,夏雨绵绵的情思,夏云袅袅的漂游。

春太奢华,秋太凄凉,冬太寂寥,只有夏是多姿多彩的,仰望,天像蔚蓝的海水倒悬,又像江南蚕丝织就的蓝缎,滑滑的,让人忍不住有想去触摸的冲动;俯着,锦绣河山,处处葱茏,花盛开,树丰满,阵阵轻风吹过,绿树红花摇曳多姿,山水之间,任你眺望,任你鱼跃;任你在夏风中放歌,夏雨中沐浴,夏光里站立,夏夜中留恋。

独自漫步于校园中,处处充满了绿,鲜绿、黄绿、浅绿、深绿,各种绿色连接着、交错着、波动着、变化着,绿意无限。草坪,又恢复了它昔日的风姿,平平的,绿绿的,风吹草动,似一块圆形的地毯;花池中,五颜六色的不知名的花,都在绿草坪上,用它们娇艳的身姿,展示着自身的魅力。

咦,一片绿,闪光的绿,似渲泄的绿色的瀑布。噢,牵牛花!它长得那样旺盛,爬满了一堵暗灰色的墙,仿佛一件美丽的`外套。

它更像是一幅巨画,流水平缓而亮丽,色彩单纯而使人爽心。上上下下,找不到它的发端,也看不见它的终极,只有那一片常常青翠欲滴的绿,在我的视野里自由地蔓延,流动……

它是一幅画,可又不是静止的画——它充满了勃勃生机。

微风轻拂,茎开始抖动,叶开始抖动,不时如钻石般闪亮的光点,跳跃着,舞蹈着。这时,一个个牵牛花从绿叶中探出头来,像是无数蝴蝶,挨挨挤挤,重重叠叠地驻足在灰色的墙上,它们扇动着翅膀,它们炫耀着美丽。它们与绿叶互相推挤,互相紧紧簇拥着,在阳光下打闹着,’叫嚷着.....

每一片叶,每一束花,都是一个生命,它们这样的活泼自由,它们是闪烁着智慧的花,绽放着自信的花,凝视着它,仿佛看到一个个跳动的绿色生命。

拿着书,穿梭于绿树红花之间,那感觉,有说不出的温馨。

暮色悄然降临,夏夜很浪漫,亦很多情,月光倾泻着缠绵,使夜的思绪奔放着憧憬,今夜的景色弥漫着遐想,令大自然的情爱无比醉人。

夏如一位佳人,它将绿色的发髫高高挽起,小河是它顾盼的明眸,盛开的鲜花是它浓艳欲滴的朱唇,远处的山峰是它蹙起的黛眉。读着宁静,拥着清风,所有情怀似一丝游云察过“圆盘”,擦亮夏的静谧。

春华秋实,都在于夏的精心呵护,夏是一个新的起点,成长着新的希望和期待。

噢,夏之韵!

参考评价:这篇文章写得文采飞扬,很有感染力,除了构思、选材等诸方面的因素之外,也得益于作者语言运用技巧。一是注意了词语的选用,把静的景物写得生意盎然,特别是叠音词的运用,使文句音韵整齐,恰当地表现出了文章的情调,读来生动舒缓,富有抒情意味。二是注意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方法,比喻、排比、拟人、拟物、对偶等,使文句整散结合,有节奏感,细腻地描绘出夏天的诗情画意。

六、布置作业

(《初中语文第六册教案》人教社延边教育出版社)

绝句三教案篇4

?所见》是清代诗人袁枚所写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通过动静结合的描写,写了夏天中午所见到的情景,把一个活泼机灵、天真可爱?的牧童刻画得栩栩如生。在教学中,我作了如下设计:

一、激趣导入

1、放录音:

学生欣赏本课配乐解说词,老师边把诗中的情境用简笔在黑板上绘出。

2、请学生根据画面,用最精炼的语言概括出图意,引出本课题。

二、朗读古诗

1、张挂本课放大插图:

教师范读古诗,学生边看图边听,注意听准字音和每一句的读法。

2、学生齐读古诗:

注意读准字音和每一句的读地。

3、自由读课文:

画出生字,把生字读正确,并采用自己的学习方式(如通过查找,结合课文注释等)理解词义(牧童,林樾,意欲,闭口,立) 。

4、检查自学情况,再读古诗。

三、品悟古诗

1、细读古诗,了解诗句的意思:

⑴ 自读每句诗,小组交流讨论诗意,师再点拨:

① 学习“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问:牧童在干什么?他当时的神态如何?怎么看出来?此时,他的心情怎样?从哪个词体会得到?

② 学习“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问:牧童行走间听到了什么,他想做什么?为什么却“闭口”呢?

⑵ 指名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⑶ 组织交流对诗句的理解,教师引导学生品悟诗意,作小结:

① 前两句诗写了牧童的神态,心情。声色俱备,情景交融,勾画出了一幅色彩鲜明的“牧童行歌图”。

② 后两句诗写了诗人对牧童心思的推想,牧童的机灵敏捷的动作,神态变化,抓住牧童刹那间的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勾画出一幅“捕蝉图”。

③ 整首诗语言清新流畅,明白如话,使得活泼机灵、天真可爱的牧童跃然纸上。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⑴ 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体会诗的停顿、节奏:

牧童/骑黄牛,意欲/捕鸣蝉。

歌声/振林樾,忽然/闭口立。

⑵ 指导朗读:

读出牧童行歌的悠然愉快的语气,读出牧童捕蝉的动作神态变化。

(自己练习──指名读──评读指导──练读)

3、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四、欣赏古诗

1、欣赏古诗,展开想象:

学生闭上眼睛,边欣赏配乐诗朗诵,边展开想象,想象牧童怎样捉蝉?是否捉到了蝉?

2、感受意境,精炼强化:

谈谈刚才所想象到的意境,试试编故事。

同桌试编,全班交流、评议。

绝句三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学习古诗中的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和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教学重难点】

1、认识古诗中的生字,会写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感悟春天的色彩明丽和勃勃生机。

【教学准备】

有关本课的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30分钟。

【教学设计】

一、导入

同学们,春天来了!让我们一起唱首春天的歌吧!(课件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

春天来了,你们高兴吗?恩!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心情和你们一样,也很高兴。有一天,他坐在屋里,透过门窗,看见两只黄鹂鸟在翠绿的柳树梢上欢乐地歌唱,一行白鹭在晴朗的天空中自由飞翔。放眼望去,远处的高山上,竟还有千年没化的积雪。多美的景色呀!杜甫高兴地写下了这首《绝句》。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古诗。绝句是古诗的一种体裁。请同学们齐读题目。

二、初读古诗

1、接下来,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读读这首诗。注意要把字音读准,诗句读流利;边读边用笔划出古诗中的生字。

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古诗。

3、现在,谁来试着把古诗读一读?小朋友听听他把字音读准了吗?(教师随机评价)

三、学习生字

小朋友们,古诗你们都会读了,诗中的生字宝宝你们都认识了吗?现在,赶快睁大你们明亮的眼睛,因为有几个调皮的生字宝宝从古诗里跑出来了,它们想和你们交朋友呢!第一个跑出来的是谁呢?(课件出示生字鹭柳窗鸣)

四、再读古诗

生字都认识了,古诗一定比刚才读得更好。现在,谁再来读读古诗。

1、指名读。

2、齐读。

3、老师读。

4、齐读。

五、感悟古诗

小朋友,刚才我们反复地读这首诗,你读懂了什么?

1、两个黄鹂鸣翠柳:

大家仔细听,仿佛听到了什么?再仔细看看,你好象看到了什么?翠绿的柳树上,两只黄鹂在欢快地歌唱、嬉戏,多开心呀!它们可是春天的小使者,为春光增添了不少色彩!

2、一行白鹭上青天:

读着这句诗,老师眼前仿佛出现了这样一幅画面:蓝蓝的天空中,一行白鹭正自由自在地飞翔。这是多么美妙的春光啊!

3、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一年之际在于春。春天来了,树儿、鸟儿都焕发了勃勃生机。人们也开始繁忙起来,你能从诗中哪一句看出人们忙起来了?这船只停在江边,他们在等待什么呢?虽然,远处的山上还有终年没融化的积雪,可山下,已经是生机勃勃,春意盎然!

4、小结:

同学们,杜甫诗中的春天多美呀!绿的柳、蓝的天、白的雪,还有那欢乐的黄鹂,自在的白鹭,江边停泊的船只,一切都是那样生机勃勃!让我们带着欢快的心情读读这首诗吧!还可以配上你的动作、表情呢!

六、拓展延伸

杜甫诗中的春天多美呀!他还有一首写春天的诗呢!(课件出示《绝句》)。

他还有一首诗写的也是春天。(课件出示《春夜喜雨》)

杜甫是多么喜欢春天呀!你们呢?课后,(课件出示作业选选选)大家也可以用你们的笔,象杜甫这样,写写身边的春天,画一画春天,还可以翻翻课外书籍,找一找还有哪些诗人写了春天。

绝句三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理解古诗含义,认真观察并用语言表述。

2、能有感情地背诵古诗,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投影仪、幼儿用书第2册、挂图四幅、有关录音带、课件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挂图,用美丽的画面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师:画面上有什么?它们分别在什么地方?(逐幅画出示,请幼儿试着讲述上面有什么。也可打乱顺序请幼儿理解后排序。)

教师在幼儿充分讲述的基础上加以小节并引出古诗,引导幼儿理解古诗内容及含义。

(1)请幼儿想一想这幅画画的是哪首古诗,请会的幼儿朗诵一下

(2)与幼儿一起分析诗的结构这首诗共有几句,每一句有几个字

(3)引导幼儿理解古诗第一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提问这句诗主要是描写的是什么?鸣翠柳是什么意思?

小结:柳树上长出了翠绿的新叶,两个黄鹂在枝头欢乐的唱歌。

(4)用同样方式让幼儿自由讲述其他三幅图,教师小结引出古诗中的句子,并对较难理解的字进行解释。

二、放录音完整欣赏、朗读古诗《绝句》,充分感受诗的韵律美和和意境美。

三、教师利用课件简单介绍诗人杜甫和写这首诗的背景,激发幼儿创编诗的欲望。

这首诗是唐朝诗人杜甫写的,他看到我们祖国的山山水水,心情非常激动,出于对祖国的热爱,写下了这首古诗。以后小朋友和爸爸妈妈到外面旅游时,看到我们祖国的美好山河,也可以试着编首诗。只要不断努力,等你们长大了,也许有名的诗人就会在你们中间出现。

四、指导幼儿阅读幼儿用书,朗诵古诗,表现出诗人的欢快心情!

绝句三教案篇7

一活动目标

1. 培养幼儿听古诗的兴趣,并记住题目和古诗大意

2. 加深幼儿对春天季节特征的认识

3. 引导幼儿有顺序地观察图画

二活动准备

1、 幼儿教材、大书、电脑

2、 准备字卡:融 鸳鸯

3、 复习字卡:山 春 花 草 燕子

三活动过程

1. 谈话:春天

(1) 提问:现在是什么季节?幼儿回答,教师适时出示字卡:“春”。

(2) 提问:“她是一个小姑娘,着一件绿褒赏,青山绿水是花裙,桃花为她画粉妆,姑娘咯咯笑一笑,小河解冻水长流。谜底是什么?引导幼儿说出谜底是“春姑娘”,

(3) 提问:“请你说一说,你最喜欢春天的什么景色?春天给我们怎样的感觉?它的美体现在哪里?”鼓励幼儿大担发言。

2. 教师出示字卡“燕子”,请幼儿学燕子飞到指定位置拿书。

3. 请幼儿将书翻到第12页,和乖乖熊一起看图画。

(1) 提示:请小朋友由远到近观察画面

(2) 提问:“近处有什么?幼儿回答,教师适时出示字卡“花 草 燕子 鸳鸯

(3) 提问:“远处有什么? “山”幼儿回答

(4) 提问::你能用一句话形容自己看到这幅图以后的感觉吗?

4 。放电脑。请幼儿来听古诗,并回答问题

(1)教师:“春天万物苏醒,繁花似锦,到处都充满了生机,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唐朝诗人杜甫的关于春天的古诗。

(2)请一名幼儿在大书上示范欣赏古诗

(3)幼儿独立欣赏古诗,教师来回指导,注意纠正幼儿的不良坐姿态

(4)提问:诗名是什么?幼儿在自己的书上指出题目,并读出

(5)提问:“这古诗中都有谁?请幼儿根据自己的初步理解回答问题,教师适时出示字卡

(6)请幼儿再次欣赏古诗

(7)教师分析古诗大意》“这诗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色,美丽如画。前两句对大好春光进行描写,短短的十个字包括了阳光江山春风花草及香味,吸引我们去体会、感受、联想春天的美好。后两句写的是燕子和鸳鸯。燕子围着暖融融的春泥高低飞翔,衔泥筑,鸳鸯睡莲在暖暖的沙子中,给人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到

(8)提问:“通过对这诗的了解,你认为诗人在春天感受到了什么?“引导幼儿感受春天的到来给我们带来了愉悦和快乐

5、教师出示字卡:燕子 请幼儿学燕子飞,

6游戏

1准备:需认读的大小字卡,2漂亮的小筐一个,将大小字卡放入筐中

2激发兴趣:“春姑娘来啦她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礼物

3玩法:

步骤1:春姑娘的礼物。教师扮演春姑娘,说“我给每个小朋友都带来了一份礼物 。教师手提小筐,请幼儿从董中每人取一个字卡

步骤2、介绍自己得到的礼物,请拿到大字卡的幼儿到前面,依次介绍自己得到的礼物 是什么。一个幼儿介绍完自己的大字卡,就请得到相同小字卡的幼儿到前面,举世无起手中的小字卡,集体认读

步骤3:说儿歌,做游戏,边说儿歌边做动作。“春姑娘来啦!春姑娘来啦她给我们带来礼物,她的礼物是什么?教师出示大字卡“融”,说:“我的礼物是融。手拿”“融字宝宝的幼儿围到教师。集体认读,教师出示其他大字卡,游戏进行。

绝句三教案篇8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西师版小学语文第四册167页28课

教学目标:

1、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主认识7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古诗的精练,喜欢读古诗

教学重点:识字、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感受项羽宁死不屈的品质和诗人的爱国情?

教学过程:

一、小小古诗朗诵家(背诵古诗,揭示课题)

1、 背诵自身知道的古诗,争当小小古诗朗诵家.

2、 揭示课题,简介诗人

二、 合作学习,初读古诗,学习生字

1、我会读

(1) 同学自由读

(2) 同桌读,你读我认真听,注意纠正字音

(3) 请生读,其余同学评一评,教师相机指导

(4) 听示范朗读

2、我会认

(1) 自渎古诗、勾画生字、并读一读

(2) 考考同桌

(3) 汇报学习情况,游戏:让美丽的星星出来吧

3、 我想问

同学自由质疑,感知古诗

三、 读中感悟

1、同学自渎古诗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

2、汇报交流

3、前两句自由读,抓住人杰、鬼雄体会诗句,举例项羽,简单介绍四面楚歌的故事.相机板书

4、后两句在反复朗读中结合项羽的故事以和这首古诗的写作背景感受项羽宁死不屈的精神和诗人的爱国情?

四、 深情朗读,深入体会

1、 听课件朗读

2、 选择自身喜欢的方式读这首古诗,看谁读得最好

3、 配乐朗读,感受诗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4、 多种形式赛读,读出感情。

5、 配乐齐读

五、熟读成诵。

六、拓展

1、把这首诗有感情的背诵给家长听

2、把这首诗的意思讲给同学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