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三年级教案8篇

时间:2022-09-28 作者:Anonyme 备课教案

教案是教师为了提高上课质量事前编写的应用文种,教师工作以来,一定都养成了写教案的好习惯,下面是范文社小编为您分享的漏三年级教案8篇,感谢您的参阅。

漏三年级教案8篇

漏三年级教案篇1

教学内容:lesson 1 课时序数:1 授课日期:

课型:对话课

学习目标:1.能在情景中理解会说-up :课前播放歌曲hello, 渲染课堂学习的气氛。

2.presentation: a.以自然的方式向学生说hello, 引导学生向老师说hello, hello,表示问候。然后让学生相互用hello! 练习问好。 b.让学生到讲台上来,戴上li yan 的头饰说 hello, i’m 然后请学生向老师进行真实的自我介绍。 c. 向学生出示本课书的'教学挂图并提供话题情景:清晨,校园里来了一个外国小学生,同学们和他热情地打招呼。同时借助挂图,提问:look, what’s this ? 并将贴在树后的动物图片进行移动,然后戴上面具说:hi , i’m mimi. hello, i’m mimi. d. 听录音,让学生跟读,并要求学生用手指者句子、单词来认读。

3、practice: 找朋友:将学生分成里外两个圆圈,听音乐转圈,每当音乐停止时,让里外圈的小朋友面对面相互问好并进行自我介绍。

4、homework: 听本课录音,熟读本课课文及单词并应用所学对话进行交流。

板书设计:

lesson 1

cat

hi! i’m monkey

教学内容:lesson 2

课时序数:2

授课日期: 课型:对话课

学习目标:a、just speak:本部分通过情景会话,让学生用“ what’s your name?” 询问对方的姓名并回答。 b、just read:学习有关动物的单词:dog , duck。 c、let’s sing:学唱歌曲what’s your name?巩固本课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a、熟练的使用“ what’s your name?”句型进行交流。 b、掌握dog , duck两单词。

教学难点:what’s your name?的句型运用及发音。

教学准备:图片、投影、录音机

教学过程:

a、revision a、课前播放歌曲what’s your name?渲染课堂学习的活跃气氛。 b、唱 hello 歌 c、学生起立做自我介绍。

b、presentation a、教师首先做自我介绍,如:my name is feng wenlian.大声重复几遍。接着以自然的方式问一名学生:“ what’s your name?”(用清晰、缓慢的语调问两遍)边问边指用口型提示他回答my name is,用类似的方法在教师里与学生进行问答练习,引导他们用my name is进行互相问答,注意 name 一词的发音。 b、向学生出示本课书的教学挂图,借助该挂图,复现上一节课的小动物。在巩固复习的基础上引出新的单词dog , duck.。教师可以戴上动物的头饰介绍:hello! i’m a dog. my name is doggy. what’s your name? hi! i’m duck. my name is ducky.,并请同学戴上小动物的头饰进行对话。 c、听录音,用投影展示句型和生单词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听录音,跟读,并要求学生用手指着句单词进行认读,力求做到“眼到、手到、口到、心到”,体会其英语句意。

c、practice a、将学生分成四个动物代表队,进行课文对话表演,比一比,看一看,哪组同学创设的场景最好,表情丰富,语句运用充分得体,为他们颁发最佳表演奖。 b、利用玩扑克牌的形式将学生快速分组进行找朋友的游戏,持有不同花色相同数字的学生有走到一起,互相问候并询问姓名。c、两个学生高举手臂筑成拱桥,播放歌曲what’s your name?,当音乐停止时,哪一个学生落到桥下,参与游戏的全体学生都要问what’s your name?请他回答。

d、教唱歌曲what’s your name? e、homework: 听录音,模仿会话,并在实际情景中运用所学的内容。请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做调查,用英语询问家庭相关成员的姓名。

板书设计:

lesson 2

what’s your name?

my name’s dog/duck

漏三年级教案篇2

一、教学内容

句型:canyouspellit,please?

二、教具

录音机;几张写好学生姓名的卡片。

三、课堂教学设计

1.复习字母歌。

2.复习日常会话。教师可将学过的日常用语,根据不同的情景编成几组,叫学生到前面表演,要求学生加上动作、表情等。每次叫同学表演之前,最好由教师和某个语音较好的同学示范一下。

3.叫起一个学生,教师问:

t:what"syourname,please?

s:mynameis…

t:(将事先准备好的写有这个同学的姓名卡片递过去)canyouspellit,please?

教师手指卡片上的汉语拼音,启发大家。并帮助这个同学回答:

s:yes,….(用英语字母将其姓名拼出)

用同样的步骤,教师再指定两至三名学生进行操练。学生在拼读自己姓名时,要把姓名卡片举向全班。

4.放录音。第一遍听,从第二遍起跟读,读两至三遍。

5.学生两人一组进行练习。操练之前,可让全班同学把自己姓名拼写在一张纸片上。小组练习之后,可找两至三组同学到前面表演。

6.在教师指导下,完成练习册上练习。

7.布置作业

1)练习朗读所学的对话;2)准备几张空白卡片,用英语询问班上(或其他班级)的不大熟悉的同学,并在对方拼读出姓名之后,记在自己准备的卡片上。

漏三年级教案篇3

教学内容:

教材第67页练习十六第5~8题。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口算

23×30 40×30 60×700 32×40

80×70 90×42 65×100 700×2

60×72 48×20 37×20 87×30

二、计算

完成教科书第76页练习十六的第5题。

让学生用竖式的方法独立完成,然后教师讲评,讲讲时要提醒学生哪一位上满几十要想前一位进几。

三、解决问题

完成教科书第67页练习十六的第7、8题。

让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讲评时要学生说出解题思路和计算的过程。

提醒:第8题,求的是56套明信片共卖多少钱?和每套明信片有12张,有没有联系?要让学生分析出每套12张是一个多余的条件。

四、游戏活动

完成教科书第67页练习第6题。

根据班级具体情况,可多增加一些题目,有几道算式的结果要相同,争取让每一位学生都拿到一道算是二。算式的结果与蜜蜂身上的数相同的就可认为蜜蜂停在这朵花上。

五、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漏三年级教案篇4

(一)学前准备

1、闹闹寻宝。

(1)课件演示

(2)学生交流多种寻宝路径。

(3)提问:闹闹向北、向南、向西、向东走分别能寻找到书包、铅笔盒、水和画笔四件宝,那么在方格中还有字典、电脑、跳绳、钢琴四件宝,闹闹怎样才能拿到呢?

2、导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

1、学习例3。

(1)出示指南针。

(2)全体到操场。

(3)提问:谁能说出校园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4)教师指着校园厕所,问:厕所在什么方向?

(5)用指南针验证。

(6)师生返回教室,回顾刚才学习过程。

师根据回顾的内容板书:

(7)观察东北、西南这两个方向在什么位置。

(8)由此推出西北角、东南角的位置。

师板书:西北北东北

西东

西南南东南

(9)说一说校园西北和东南方向分别有什么建筑物。

2、巩固新知。

(1)集体拿出小动物卡片。

(2)游戏:给小动物找家。

(3)按要求把熊猫馆、爬行馆、水族馆、飞禽馆分别安置在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

(4)同桌互查。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请学生指出教室的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

2、看一看自己座位的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的同学分别是谁。

3、教材第7页的“做一做”。

(1)说明题目要求。

(2)集体参与,分组学习。

把自己家的位置在黑板上标出来。

4、教材第9页练习二的第1题。

观察情境图,说一说,十字路口四周的店铺分别在什么位置上。

(四)思维训练

教材第9页练习二的第3题。

(1)教师读题,学生理解题意。

(2)按要求独立完成。

(3)订正。

漏三年级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分析图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得0”的计算方法。

2.理解商中间有0和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

3. 能主动思考、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

教学过程

一、 引入

1、口算:

28÷2 240÷8 36÷3 84÷7= 32-0 48+0

0×12 42×0 0+25 29+0 9×0 14×0

1、 不计算,说出下面各题的商。

292÷2 358÷6 2147÷7 605÷5 488÷4

二、新授

1、出示28页主题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叙述四幅画的内容。

2.嵌入数学问题:(1)4个西瓜,师徒4人,平均每人吃几个?生:4÷4=1

(2)当猪八戒把西瓜全吃光了,其他三人还能分到西瓜吗?引导学生想到:三人一个西瓜业没分到,怎样用算是表示呢?这时可以通过故事情境写出:0÷3=0,并深刻领会其中的含意。

(3)设置另一情境:当零为除数时的结果又是怎么样的呢?

由于这个内容不是小学时学到的,但为了让学生有个认识,所以可以略带一些,当0作为除数时,是没有意义的。

三、做一做

0÷2 0÷4 0÷5 0÷102384393 0÷0

四.出示例

1、问:怎样列式?怎样计算?结果是多少?

2、同学会用竖式计算吗?学生说说,教师板书。

3、指板演题,问为什么十位上要写0?

4、你有什么看法?学生讨论后,教师把省去的这步去掉。

小结:这题是怎样计算的?

5. 试一试。

505÷5 6018÷6 6015÷3

指第3题问:为什么6015÷3上的中间会有两个0?强调简便写法。

6. 出示计算 420÷3

学生说,教师板书。问:商末尾这个0能省略吗?为什么?强调简便写法。

小结:今天我们学了什么?要注意什么?

漏三年级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2、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理解平均数

1、师出示一杯水,告诉学生这一大杯水大约600克,而后把这杯水分别到入4个杯子中(每个杯子的水不同)提出:你们能求出这4个杯子的水的平均重量吗?

学生动手解决,并交流解决的方法。

2、引入“平均数”

二、学习计算平均数

1、出示情景图:说说老师和同学们在干什么?

2、出示统计图:引导学生收集信息。

3、引导学生运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利用这个统计图,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方法。

4、提出问题:生活中,大家分头收集了许多矿泉水瓶,大家是怎样集中过来的?如果没有这个统计图,只是每个人汇报自己收集了几个?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这个小组平均每个人收集了多少个?

5、小组讨论解决的方法并派代表交流,并说说13个就是平均数,那是不是说他们每个人都是收集13个呢?理解平均数是个虚的数。

教师带领学生共同理解平均数的计算过程以及其中蕴涵的意义。

6、小结

师:同学们,电视上比赛评分时,为何要去掉一最高分,去掉一最低分?你能说说理由吗?

引起了学生的激烈讨论。学生通过讨论解决实际问题,对平均数的理解又上升到一个高度,明白平均数不是一个实在的数,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是为了让最后得分不会偏离平均分太远。

三、巩固训练

另外一个环保小组也收集了许多矿泉水瓶,小军收集15个,小伟收集16个,小朋收集12个,小新收集了13个,这个小组平均每个人收集了几个?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漏三年级教案篇7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从筑路工人和工程师的行动中受到启示,增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学习过程:

一、板题示标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八课《路旁的橡树》,请同学们和我一起写课题。(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一遍。

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从筑路工人的行动中受到启示,增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生读)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读课文,要求准确)

师:首先,我们来比谁课文中的字音读的准确。请同学们自由课文,遇到不会的生字,借助工具书或同桌帮助,2分钟后教师检测。

1、自由读。

师:现在我们的比赛开始。(要求:读的同学声音响亮,字音准确。听的同学认真听,发现问题及时举手纠正。)

2、指名读,请其他同学更正,师板书。

xiē

楔子

3、集体认读所板书内容。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流利地朗读,理解课文)

师:“会认字”读得这么准确。接下来,我们进行第二场比赛:看谁课文读得最流利。

1、自由读(2分钟)

2、指名读

四、第三次“先学后教”

(一)先学

师:同学们读得真好,下面请看老师出示的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自由默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工程师和工人们为什么都沉默不语?

2、工程师向工人们走来,他为什么叹气?工人们又为什么叹气?(7分钟后,比谁回答得好。)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问题。

(二)后教

师:好,时间到,谁来回答第一个问题。指名回答。(这个问题可以多叫几个同学回答,只要意思对即可。)

1、工程师沉默不语是因为他注意到了那颗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美感的橡树,内心深处也受到了震撼,因此没有命令将其砍倒,但该怎样做呢?他也不是很清楚,于是沉默不语。工人不想砍掉这棵树,但又必须得到工程师的同意,他们沉默不语是在等待工程师考虑清楚以后作出安排。

2、工程师叹气是因为为了保护橡树,再没有改变筑路计划的前提下,不得不作出的无奈的选择,工人们叹气表明在没有得到明确的答复之前,看到工程师在叹气,内心非常担心、沉重。课文学完啦,那谁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名说。(意思对即可。)

师总结: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看到了人们为了保护橡树作出了很大努力,在生活中我们也应该为保护环境而尽自己的努力。

漏三年级教案篇8

复习内容:

简单的数据分析、求平均数,小数的读写、简单的加、减法。(课本第113页的第5、第115页的第9、10题,练习二十五的第5、10~12题。)

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加强统计观念的培养。

2、使学生能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根据分析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与预测。

3、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4、进一步体会小数的含义,掌握小数的读写法,并能进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运算。

教学过程:

一、统计知识点

1、出示:某地区1994~20xx年沙尘天气情况统计表。

2、学生取出方格纸,按照统计表数据制作统计图。

(1)教师出示图例,引导学生制作。

某地区1994~20xx年抄尘天气情况如下图,读懂统计图。

横轴上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使学生明白横轴上表示年份,纵轴表示沙尘的天数)

(3)指导画图。

①纵轴上每格表示多少天?1996年的13天应该怎么表示?(使学生懂得这里每格表示2天。但是这不是确定的,也可以改成每格表示1天)

②学生尝试画图,教师巡视辅导。

3、回答问题。

(1)从表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你有什么感想?(让学生说一说自己从表中得到的信息。如近十年,每年都有沙尘暴)

20xx年沙尘暴天气最多达20天,近几年沙尘暴天气逐步增加。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2)算出这个地区10年中平均每年的沙尘天数。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汇报答案,说出想法。

二、小数的初步认识

1、小数的读法

教师:你们都认识这些数吗?是什么数?

2.54 0.09 4006.57 5.6 7.089 123.59 800.9 22.709

(1)请学生读出这些小数。

(2)你还知道哪些小数?说一说,让同学写一写。

2、小数大小比较。

(1)出示两组小数让学生比较大小。

①1.02〇0.98元 0.69元〇0.7元 4分米〇3.8分米 l.2米〇 0.12米

②四名同学身高统计表(单位:米)

姓名王凤李娟刘丽李芳

身高146150135148

(2)让学生说一说想法和比较后的体会。

虽然学生根据小数的含义进行,但是也可以让学生明白一些简便的比较方法,比如整数部分大的,这个小数就大;整数部分小的,这个小数就小。

3、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2.5+4.3= 1.8+0.4= 1.1一0.4=

先计算,说一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三、课堂活动

1、练一练:课本第115页的第9、10题。

2、课内外作业:课本第117页的第5、10、11、12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复习,你进一步知道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