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34教案推荐8篇

时间:2022-12-22 作者:pUssy 备课教案

借助教案我们可以让我们的教学质量得到提升,教案在完成的时候,老师务必要注意联系实际,下面是范文社小编为您分享的认识34教案推荐8篇,感谢您的参阅。

认识34教案推荐8篇

认识34教案篇1

五、巩固练习(5)

1.抽读卡片n、l,说发音要点,读儿歌比较形。

2.听读儿歌:“天蓝蓝,水蓝蓝,海是家,浪是伴,小小船儿当摇篮,白帆带我到处玩。”说说哪些字音有声母l。

3.抄写音节。

六、布置作业(5)

在四线格中抄写音节。

板书设计

nɑ ne ni nu nü

lɑ le li lu lü

积累与运用(二)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读写本单元所学的8个声母。

2.能准确分辨易混的4组声母。

3.能准确拼读音节。

教学重点

读记声母,练习拼读。

教学难点

分辨形近的声母和区分鼻边音。

教学准备

声母卡片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比一比,读一读(8)

1.分组出示声母抽学生认读。相机揭题。

2.学生分组自先一组声母,想办法分辨。

3.全班交流,老师相机指导,总结分辨方法。

4.取卡认读。

二、学习读读写写记记(7)

1.引导读题。

2.齐认读。

3.教师指导要点,学生抄写。

4.选择几个学生的作业展示,师生共同评点。

三、学习读读连连(10)

1.引导读题。

2.自由拼读,同桌交流。

3.全班交流,师生评议。

4.开火车读、齐读。

四、学习自主识字园地(10)

同学们,今天,汉字娃娃又给我们送来了一些汉字,把你认识的字读给同桌听。

老师抽查,指名读这此字。

把静态的画面变成运动态的活动,在游戏中进行识字,不下达指标,让学生从中体验到自主识字的乐趣。鼓励学生识字才干。

五、布置作业(5)

抄写p26内容。

ɡ k h

教学目标

1.学会声母ɡ、k、h,能在四线格中正确书写。

2.学习拼读带有介母的音节。能准确拼读ɡ、k、h的两拼音节和三拼音节。

3.会读儿歌,感受学拼音的乐趣,分享植树的快乐。

重点难点

重点:读准ɡkh,准确拼读ɡkh与韵母组成的音节。

难点:学习三拼音节的拼读。

教学准备

拼音示教板,拼音卡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声母ɡ、k、h,能在四线格中正确书写。

2.会读儿歌,感受学拼音的乐趣,分享植树的快乐。

教学重点

读准ɡ、k、h。

教学准备

拼音示教板,拼音卡片。

教学过程

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5)

白衣服,灰衣服,

谁见谁爱叫“姑姑”。

不怕风,不怕雨,

却爱跟人在一起。

带来和平送来信,

千里万里不迷路。

猜一种鸟(鸽子)

二、学习声母ɡ、k、h(15)

1.学习声母ɡ。

(1)说说图上画了什么?引出声母ɡ。

(2)读准ɡ。

①教读。

②齐读。

③抽读。

④小老师教读。

(3)小朋友有什么办法帮大家记住ɡ?

(4)引导学生总结学法:看图读音节,想声母读音。

2.半扶半放学k。

(1)指导看图。

(2)出示声母k,结合图画,猜读k的音。老师相机点拨指导。

(3)引导学生想办法记住k。

3.自学h。

(1)利用表音表形图,同桌运用上面的方法合作学习。

(2)同桌一起向全班同学汇报学习情况,老师相机点拨指导。

(3)练习读准h。

三、学习儿歌(10)

1.教读儿歌。

2.用齐读、轮读、赛读等方式把儿歌读熟。

3.找出带有ɡ、k、h的音节,再读一读。

四、指导书写ɡ、k、h(5)

1.让学生认真观察ɡ、k、h在四线格中的位置。

2.指导学生在四线格中练习书写。

3.完成的读读写写记记。

五、巩固(5)

出示卡片ɡ、k、h,让学生认读。

六、布置作业(5)

在作业本上书写ɡ、k、h,每个写3行。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声母ɡ、k、h,能在四线格中正确书写。

2.学习拼读带有介母的音节。能准确拼读ɡ、k、h的两拼音节和三拼音节。

3.感受学拼音的乐趣。

重点难点

重点:准确拼读ɡ、k、h与韵母组成的音节。

难点:学习三拼音节的拼读。

教学准备

拼音示教板,拼音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7)

1.出示卡片ɡ、k、h、a、e、u,让学生认读。

2.找学生读书上的儿歌。

二、学习拼拼读读918)

1.学习两拼音节。(出示)

ɡ ɡɑ ɡ ɡɑ

k ɑ kɑ k e ke

h hɑ h he

ɡ ɡu

k u ku

h hu

(1)学生自己拼一拼,把会拼的音节拼给大家听。

(2)师生共同拼读学生觉得有困难的音节。

(3)小老师教读。

(4)以比赛的形式进行练读。

2.学习三拼音节。(出示)

ɡ ɡuɑ

k u ɑ kuɑ

h huɑ

(1)让学生观察老师这次出示的音节和前面的有什么不同?

(2)认识介母及三拼音节。

(3)教给学生三拼音节的拼读方法。

(4)引导学生自己拼读。

(5)老师教读、学生领读、分组读,采用多种形式进行练读。

(6)给音节带调,组词说话。

三、完成读读连连(10)

放手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

四、巩固练习(5)

指名读音节。

五、布置作业(5)

抄写本课学习的音节。

板书设计

ɡ ɡɑ ɡ ɡɑ

k ɑ kɑ k e ke

h hɑ h he

ɡ ɡu ɡ ɡuɑ

k u ku k u-ɑ kuɑ

h hu h huɑ

j q x

教学目标

1.学会声母j、q、x,能在四线格中正确书写。

2.准确拼读j、q、x与韵母组成的音节。进一步学习带有介母的音节。

3.掌握j、q、x和ü相拼时要去掉ü上两点的规则。

4.会读儿歌,感受拼读的乐趣。

重点难点

重点:读准j、q、x与它们相拼的音节。

难点:记住和ü相拼要去掉ü上两点的规则。

教学准备

拼音示教板,拼音卡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声母j、q、x,能在四线格中正确书写。

2.会读儿歌,感受拼读的乐趣。

重点难点

重点:读准j、q、x。

教学准备

拼音示教板,拼音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5)

复习学过的声韵母,易混淆的重点复习。

二、故事串连,学习j、q、x(15)

1.鸡妈妈家要搬新房子,归高兴的是小鸡、们,它们吵着闹着要把自己的房间涂上漂亮的颜色。小花说:“我想把房子变成高梁米的红色。”小白说:“我想把房间变成青草地的绿色。”小黄说:“我想要天空一样的蓝色。”鸡妈妈可拗不过这群小调皮蛋儿,只好答应了。她用手机把电话请来工人师傅。工人师傅开始干起来了,干了久才干完,累得满头大汗。鸡妈妈热情地请工人师傅喝冷饮。

老师在讲故事的同时,相机出示j、q、x的表音表形图,引导学生学习。

2.出示卡片j、q、x,让学生自学。

3.老师领读、开火车读、分组读等形式,采取多种形式练习。

三、指导书写(5)

1.让学生观察j、q、x在四线格中的位置。

2.指导学生书写。

3.完成课后读读写写记记。

四、学习儿歌(10)

房间刷完,鸡妈妈也累坏了。她刚想坐下来歇一会儿,只听见小黄惊慌地喊声:“妈妈!妈妈!不好了!”

发生了什么事呢?读了儿歌你就知道了。

学生看图读儿歌。

找出带有j、q、x的音节。

五、巩固复习(5)

抽计学过的声母。

六、布置作业(5)

抄写j、q、x。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声母j、q、x,并能较熟练的书写。

2.准确拼读j、q、x与韵母组成的音节。进一步学习带有介母的音节。

3.掌握j、q、x和ü相拼时要去掉ü上两点的规则。

4.感受拼读的乐趣。

重点难点

重点:读准j、q、x与它们相拼的音节。

难点:记住和ü相拼要去掉ü上两点的规则。

教学准备

拼音示教板,拼音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7)

1.抽读已学过的声母和韵母卡片。

2.指名读上节课的儿歌。

二、学习j、q、x和ü相拼,去掉ü上两点的规则(10)

1.出示课文中的拼读练习。

j jü n nü

q ü qü ü

x xü l lü

2.让学生、自由拼读。

3.引导质疑,学习j、q、x和ü相拼,去掉ü上两点的规则。

4.多种形式练习拼读。

三、练习三拼音节(10)

1.出示音节。

j jiɑ

q i-ɑ qiɑ

x xiɑ

2.学生自由拼读。

3.多种形式练习拼读。

4.完成课后练习拼拼读读。

四、学习读读连连(8)

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

五、布置作业(5)

在作业本上抄写音节。

板书设计

j jü n nü

q ü qü ü

x xü l lü

j jiɑ

q i-ɑ qiɑ

x xiɑ

z zh

教学目标

1.学会声母zzh,能在四线格中正确书写。

2.会读音节zi、zhi及其四声。能准确拼读带有z、zh的音节。

3.能借助儿歌区分平翘舌音。树立爱护花草的意识。

重点难点

读准一翘舌音和它们的音节。

教学准备

拼音示教板,拼音卡片。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5)

1.抽读卡片j、q、x。

2.指名读音节ju、qu、xu、nü、lü,复习j、q、x与ü相拼的拼读规则。

二、学习新课(25)

1.学习z、zi。

(1)指导看图:图上画了什么?

(2)引出z,范读,讲发音要点。领读、指名读。

(3)识记形,读顺口溜,相机书空。

(4)卡片演示zi的组成,范读、领读。

(5)听音练习,老师读z、zi,学生听辨。

(6)练习zi的四声,提示相关标调规则。

2.学习zh、zhi。

(1)看图引出zh,听音模仿,讲发音方法,认识平舌音;练习读准zh。

(2)识记形。

(3)引出zhi。回忆读法,指名试读。领读、分组读,指名读。

3.比较zh、zhi。

4.练习读zhi的四声。

5.学读儿歌

(1)教读儿歌。

(2)用齐读、轮读、赛读等方式把儿歌读熟。

6.指导书写

(1)指导学生在四线格中写z、zh。

(2)完成课后读读写写记记。

三、巩固练习(8)

1.学习拼拼读读

(1)以zuo、zhuo为例指导拼读,分清平舌音、翘舌音,复习三拼音的拼读方法。

(2)利用声母、韵母卡片,在游戏中练习拼读。

2.学习读一读

放手让学生独立学习,培养学生爱护花草的习惯。

四、布置作业(7)

抄写声母和音节。

板书设计

z zh

z zi zh zhi

za ze zu z-u-o→zuo

zha zhe zhu zh-u-o→zhuo

c ch

教学目标

1.学会声母c、ch,能在四线格中正确书写。

2.会读音节ci、chi及其四声。能准确拼读带有c、ch的音节。

3.能借助儿歌区分平翘舌音,帮助学习普通话。

重点难点

重点:读准声母c、ch和它们的音节ci、chi。

难点:区分平翘舌音。

教学准备

拼音示教板,拼音卡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声母c、ch,能在四线格中正确书写。

2.会读音节ci、chi及其四声。

3.能借助儿歌区分平翘舌音,帮助学习普通话。

重点难点

重点:读准声母c、ch和它们的音节ci、chi。

难点:区分平翘舌音。

教学准备

拼音示教板,拼音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7)

1.出示卡片z、zh、zi、zhi,抽读、齐读。

2.比较z-zh、z-zi、zh-zhi,回忆学法。

二、学习新课(15)

1.引导学生运用学法学习c、ci。

(1)观察图画:图上画了什么?“刺”是第几声?第一声怎样读?

(2)出示c,领读,讲发音要领(发音方法同z,只是气流比z强一点)。指名读。

(3)识记,发挥想像,自编儿歌,相机书空。

(4)引出ci,说说这是什么?怎样读?你怎么知道的?试读、领读。

(5)比较c-ci。

(6)练读ci的四声,利用ci的四声练习组词、说话。

2.运用学法,自主学习ch、chi。全班交流,老师点拨。

三、看图学儿歌(8)

1.引导学生看图:图上画了什么?它们在干什么?

2.让学生自主学习儿歌。

3.老师教读,小老师教读,分组读等多种形式练习。

四、指导书写(5)

让学生完成读读写写记记。

五、布置作业(5)

抄写c、ci、ch和chi。

板书设计

c ch

c ci ch chi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准确拼读带有c、ch的音节。

2.能借助找读音节区分平翘舌音,帮助学习普通话。

重点难点

区分平翘舌音。

教学准备

拼音示教板,拼音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8)

1.出示卡片c、ci、ch、chi,抽读、指名读。

2.指名读儿歌。

二、学习新课(22)

1.学习拼拼读读

(1)出示音节。把这些音节都贴在苹果道具上面,老师在黑板上画一棵大苹果树,把这些带音节的苹果贴上。

(2)让学生主讲台摘自己会拼读的苹果,并读给同学们听。

(3)重点指导三拼音节。

2.学习读读连连。

(1)自由读读连连。

(2)小组交流,用音节词说话。

(3)全班交流。练习音节词。

三、课堂练习(8)

1.复习z、zi、zh、zhi、c、ci、ch、chi,听音取片。

2.做组合音节练习。

3.抄写音节。

四、布置作业(7)

1.拼读学过的音节。

2.抄写音节。

板书设计

cɑ ce cu c-u-o→cuo

chɑ che chu ch-u-o→chuo

s sh

教学目标

1.学会声母s、sh,能在四线格中正确书写。

2.会读音节si、shi及其四声。能准确拼读带有s、sh的音节。

3.能借助绕口令区分平翘舌音,帮助学习普通话,体会读绕口令的乐趣。

重点难点

读准声母s、sh及其音节,准确拼读带有s、sh的音节。

教学准备

拼音示教板,拼音卡片。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6)

1.抽读卡片:z、zi、zh、zhi、c、ci、ch、chi。

2.回忆学法。

二、学习新课(24)

1.学习s、si。

(1)指导看图:图上是谁?在干什么?

(2)(出示s)告诉学生s的读音与“撕”相似,指名试读、领读、指名读。

(3)如果让你为s配画,你会画什么?相机引导编儿歌。

(4)引出si,指名试读,讲学法;范读、、指名读。

2.练读四声,用si的四声组词、说话。

3.运用学法自主学sh、shi,全班交流,老师相机点拨指导。

4.学读儿歌。

(1)自己拼读,提出疑难,老师指导。

(2)同桌合作读,全班交流。

(3)齐读,比划读、赛读。

5.指导书写。

(1)让学生观察在四线格中的位置。

(2)完成读读写写记记,先描写,后写。

6.拼拼读读。

自己练读,老师相机指导。

三、巩固练习(9)

1.抽读卡片:zh、ch、sh。比一比,说一说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练习读一读。

(1)老师提出音节xiǎo、yǒu、shǎo重点指导,然后小组合作读,全班交流。

(2)齐读。

四、布置作业(6)

抄写音节。

板书设计

s sh

s si sh shi

sa se su suo

sha she shu shuo

r er

教学目标

1.学会声母r和特殊韵母er,能在四线格中正确书写。

2.会读音节ri及其四声。

3.能准确拼读带有r的音节。

4.读儿歌,感受学拼音的乐趣。

重点难点

读准声母r和带有r的音节,记住特殊韵母er。

教学准备

拼音示教板,拼音卡片。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7)

1.抽读卡片:zh、ch、sh、zhi、chi、shi。

2.辨音练习:找出哪些是声母,哪些是韵母。

二、学习新课(23)

1.学习rri。

(1)看图:图上画了什么?

(2)出示r,范读、讲要领:r的发音方法与sh基本相同,只是发音时声带要颤动。领读、练读。

(3)识记形:r像图中的什么?教顺口溜:“小苗了土rrr”。相机书空。

(4)引出ri,从、形、义三方面说一说r、ri的异同。教师相机指导,练读。

(5)练读ri的四声,组词、说话。

2.学习拼拼读读。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老师相机指导;齐拼读;抽读音节卡。

3.学习er。

(1)看图:图上画的是什么?领读“耳”,体会读“耳”时舌头怎样动。

(2)出示er,猜猜它念什么?配合手势范读,领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3)介绍er是特殊韵母,引导质疑,进一步介绍特殊韵母。

(4)练读er的四声,组词、说话。

(5)辨别er-re。

4.指导书写。完成读读写写记记。

5.学习“读读连连”。

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老师相机指导。

6.学习儿歌。

(1)范读,教读。

(2)分角色朗读儿歌。

(3)背儿歌。

三、巩固练习(8)

1.抽读卡片zh、ch、sh、r,说一说它们发音什么相同的地方?

2.抽读卡片z、c、s、zh、ch、sh、r,辨别平翘舌音。

四、布置作业(7)

抄写音节。

板书设计

r er

r ri er

re ru ruo

积累与运用(三)

教学目标

1.正确书写本单元所学的13个声母。

2.能正确拼读音节。

教学准备

拼音示教板,拼音卡片。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读读写写记记(9)

1.引导读题。

2.出示声母卡片,开火车认读。

3.打乱顺序抽学生认读,其中可将平、翘舌音成对出现。

4.根据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出示几组易混声母,引导分辨。

二、学习“读读填填”(11)

1.引导读题。

2.学生自主按要求完成练习。

3.展示作业,师生评议。

4.学生一起拼拼读读。

三、学习“读读连连”(8)

1.引导读题。

2.自主拼读,同桌交流。

3.全班交流,老师相机指导。

4.读一读。照样子说一说。

四、自主识字园地(12)

1.让学生在自己认识的字上作上记号。

2.把自己认识的字读给同学们听。

五、布置作业(5)

在拼音本上抄写声母。

教 后 感

ɑo ɑi

教学目标

1.学会ɑo、ɑi,能在四线格中正确书写,会读它的四声。

2.能准确拼读声母与ɑo、ɑi组成的音节。

3.试着自己拼读儿歌,感受阅读的喜悦。

重点难点

读准韵母和准确拼读相应的音节。

教学准备

拼音示教板,拼音卡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ɑo、ɑi,能在四线格中正确书写,会读它的四声。

2.试着自己拼读儿歌,感受阅读的喜悦。

重点难点

读准韵母。

教学准备

拼音示教板,拼音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5)

出示单韵母卡,做认读接龙游戏。

二、学习ɑo、ɑi(15)

1.引导学生回忆声母的学习方法,用相似的方法学习韵母。

2.学习ɑo。

(1)引导看图。

(2)出示音节词“棉袄”,教学生读准,引出韵母。

(3)比较ɑo的单韵母的的不同,认识复韵母。

(4)对比ɑ和ɑo,观察口形,体会单、复韵母发音方法的不同。

(5)给ɑo加上声调,练习组词或说话。

3.学ɑi。

(1)引导看图,读音节词“高矮”。

(2)用前面学过的方法学ɑi,试着读一读,教师相机点拨指导。

(3)给ɑi加上声调练习组词或说话。

三、完成课后练习“拼一拼”(8)

1.弄清题意,同桌一起用拼音卡片做拼读游戏。

2.老师和全班小朋友做这个游戏,相机指导正音。

四、练习书写,完成“读读写写记记”(7)

在学生书写时,注意观察他们的手势及时纠正不良的写字姿势。

五、学习儿歌(10)

1.自己拼一拼,把有困难的音节点出来。

2.仔细听老师读儿歌,注意自己点出小有困难的音节。

3.先前觉得有困难的音节是不是学会了,给大家说说。老师相机指导。

4.用齐读、赛读等方式让学生把儿歌读熟。

5.完成“试着读读连连”。

六、布置作业(5)

抄写音节。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准确拼读声母与ɑo、ɑi组成的音节。

2.阅读的喜悦。

重点难点

准确拼读相应的音节。

教学准备

拼音示教板,拼音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8)

1.抽读声母卡片及韵母卡片ɑo、ɑi。

2.想一想我们以前是怎样拼读音节的。

二、课堂练习(24)

1.出示音节

ɑo

b p m f d t n l g k h z c s zh ch sh

ɑi

2.让学生自由拼读。

3.齐读、领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4.小老师教读。

5.分组读。

6.出示三拼音节。

j jiɑo g guɑi

q i-ɑo qiɑo k u-ɑi kuɑi

x xiɑo h huɑi

zh zhu

ch u-ɑi chu

sh shu

自由拼读,读四声,组词说话。

三、布置作业(8)

抄写音节。

ɑn ɑng

教学目标

1.学会韵母ɑn、ɑng,能在四线格中正确书写,会读它们的四声。

2.能准确地拼读韵母是ɑn、ɑng的音节。体会前后鼻韵母发音的不同。

3.在教师的帮助下试着自己拼读儿歌,感受拼读的乐趣。

重点难点

读准韵母ɑn、ɑng和相应的音节。

教学准备

拼音示教板,拼音卡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韵母ɑn、ɑng,能在四线格中正确书写,会读它们的四声。

2.在教师的帮助下试着自己拼读儿歌,感受拼读的乐趣。

重点难点

读准韵母ɑn、ɑng。

教学准备

拼音示教板,拼音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6)

1.复习d、t一课的儿歌。出示注音字卡:“团、甜、碗”,让学生在儿歌中找找读读。

2.观察,找出三个音节的相同部分。

3.(出示ɑn)慢慢地读一遍“团、甜、碗”,猜猜猜ɑn念什么?

4.小朋友猜得对不对呢?用表音图检查一下。

二、学习新课(24)

1.学习ɑn。

(1)看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读准“天安门”。

(2)读准ɑn,讲发音要点,辅以形象的手势演示,介绍前鼻韵母。

(3)采用形式的练读。

2.学习ɑng。

(1)看图:图上画了什么?读准“昂着头”。

(2)由“昂”引出ɑng,讲发音要点,辅以形象的手势演示,介绍后鼻韵母。

3.读带调韵母。

读给同学听;同桌读给大家听,师生共同指正;齐读,分组赛读;不按声调顺序读。

4.指导书写。

(1)让学生观察ɑn、ɑng在四线格中的位置。指导学生在四线格中书写。

(2)完成的课后读读写写记记。

5.读儿歌

1.自己拼一拼,把有困难的音节点出来。

2.仔细听老师读儿歌,注意自己点出小有困难的音节。

3.先前觉得有困难的音节是不是学会了,给大家说说。老师相机指导。

4.用齐读、赛读等方式让学生把儿歌读熟。

三、复习巩固(5)

1.抽读卡片:ɑo、ɑi、ɑn、ɑng。

2.齐读儿歌。

四、布置作业(5)

抄写韵母。

板书设计

ɑn ɑng

ɑn ɑn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韵母ɑn、ɑnɡ,能在四线格中正确书写,读准它们的四声。

2.能准确地拼读韵母是ɑn、ɑnɡ的音节。体会前后鼻韵母发音的不同。

3.在教师的帮助下试着自己拼读音节,感受拼读的乐趣。

重点难点

读准和ɑn、ɑnɡ相应的音节。

教学准备

拼音示教板,拼音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7)

1.抽读的声母、韵母卡片。

2.辨音练习:找出哪些是声母,哪些是韵母,哪些是音节。

二、拼读练习(28)

1.两拼音节。

(1)出示音节。(板书)

b p m f d t n l ɡkh zh ch sh r z c s

ɑn ɑnɡ

(2)学生自主学习。

(3)抽读,小老师教读,齐读,分组读。

2.三拼音。

(1)出示三拼音节。(板书)

d diɑn d duɑn

t tiɑn t tuɑn

i-ɑn u-ɑn

n niɑn n nuɑn

l liɑn l luɑn

j juɑn j jiɑnɡ

q ü-ɑn quɑn q i-ɑng qiɑnɡ

x xuɑn x xiɑnɡ

zh zhuɑnɡ

ch u-ɑnɡ chuɑnɡ

sh shuɑnɡ

(2)以dian为例演示两拼音节变成三拼音节的过程。

(3)学生教读、领读。

(4)进行比赛,分组读。

3.拼读带调音节。

qián miàn, lán tiān, piāo yánɡ ,yuǎn fānɡ

三、布置作业(5)

抄写音节。

ou onɡ

教学目标

1.学会ou、onɡ,能在四线格中正确书写,会读它们的四声。

2.能准确的拼读韵母是ou、onɡ的音节。

3.试着拼读儿歌,感受成功的快乐。

重点难点

读准ou、onɡ,准确拼读与ou、onɡ组成的音节。

教学准备

拼音示教板,拼音卡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ou、onɡ,能在四线格中正确书写,会读它们的四声。

2.试着拼读儿歌,感受成功的快乐。

重点难点

读准ou、onɡ。

教学准备

拼音示教板,拼音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8)

1.抽读卡片:ɑ、o、i、u,问:它们的共同名字叫什么?

2.指名认读ɑo、ɑi,问:它们的共同名字叫什么?

二、学习新课(22)

1.学习ou。

(1)看图,读准“藕”。

(2)出示ou,试读ou (由“藕”推测,依据复韵母发音方法拼读),范读、领读、齐读。

(3)练读ou的四声,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抽卡片读。

(4)总结学法

看图--读音节--想韵母的读音。

2.学习onɡ。

(1)小组合作学。

(2)分组汇报:你们所学的韵母由哪两部分组成?你推断出这个韵母念什么?你是怎样推断出来的?

(3)老师指导正音,读准onɡ。

(4)练读的四声onɡ。

3.学习儿歌。

(1)看图:图上画了什么?让学生说说图意。

(2)让学生找出含有ou和onɡ的音节,划出来。

(3)教读、领读、齐读、分组读。

三、巩固练习(8)

抽读卡片:ɑn、ɑnɡ、ou、onɡ。

四、布置作业(7)

1.抄写ou、onɡ。

2.拼读学过的音节。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准确的拼读韵母是ou、onɡ的音节。

2.拼读音节,感受成功的快乐。

重点难点

准确拼读与ou、onɡ组成的音节。

教学准备

拼音示教板,拼音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7)

1.抽读的声母、韵母卡片。

2.辨音练习:找出哪些是声母,哪些是韵母,哪些是音节。

二、拼音练习(28)

1.出示音节。

d t l ɡ k h zh ch r z c s

ou

d t n l ɡ k h zh ch r z c s

onɡ

2.学生自由拼读。

3.指名读。

4.小老师领读。

5.全班读。

6.分组读。

7.完成“试着读读连连”。

ǒu ɡōnɡ dòu hónɡ

豆 藕 红 工

三、布置作业(7)

抄写音节。

板书设计

d t l ɡ k h zh ch r z c s

ou

d t n l ɡ k h zh ch r z c s

onɡ

ei en enɡ

教学目标

1.学会韵母ei、en、enɡ,能在四线格中正确书写,会读它们的四声。

2.能准确地拼读韵母是ei、en、enɡ的音节。

3.自己试着读儿歌,感受拼音的乐趣。

重点难点

重点:读准ei、en、enɡ及其相应的音节。

难点:前鼻韵母en与后鼻韵母enɡ的区分。

教学准备

拼音示教板,相关的拼音卡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韵母ei、en、enɡ,能在四线格中正确书写,会读它们的四声。

2.自己试着读儿歌,感受拼音的乐趣。

重点难点

重点:读准ei、en、enɡ。

难点:前鼻韵母en与后鼻韵母enɡ的区分。

教学准备

拼音示教板,相关的拼音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8)

复习所学的复韵母、鼻韵母,回忆发音方法。

二、学习新课(22)

1.学习ei。

(1)同桌扳手腕比赛,引出ei。讲发音要点,读准ei。

(2)看图,读“飞”,练习ei的四声。

2.学习en。

(1)回忆鼻韵母的学法,自学en。

(2)联系图画,指导读准en。

(3)练习en的四声。

3.学习enɡ。

(1)图上画的是什么?(读准“灯”)我们生活中有各式各样的灯,你见过什么样的灯?

(2)出示enɡ,试读,指导读准enɡ。

(3)练习enɡ的四声。

4.老师出示词学生找音。

落叶纷飞 树大根深 北风呼啸 万马奔腾

5.指导书写。完成读读写写记记。

6.学习儿歌。

(1)看图,随着提问相机出示音节词,练习拼读。

xiǎo mì fēnɡ, huā cónɡ zhōnɡ;

cǎi huā fěn, niànɡ fēnɡ mì。

(2)读儿歌,自练,同学听读,抽学生读,齐读。

三、巩固练习(9)

1.抽读韵母卡片。

2.读儿歌。

四、布置作业(6)

抄写音节。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准确地拼读韵母是ei、en、enɡ的音节。

2.自己试着拼读音节,感受拼音的乐趣。

重点难点

重点:读准与ei、en、enɡ相应的音节。

难点:前鼻韵母en与后鼻韵母enɡ的区分。

教学准备

拼音示教板,相关的拼音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12)

1.抽读韵母卡片。

2.回忆韵母的发音方法。

3.辨别声母、韵母、音节。

二、拼读练习(23)

1.拼一拼

b p m f d n l g k h zh sh z

ei

b p m f d n g k h zh ch sh r z c s

en

b p m f d t n l g k h zh ch sh r z c s

enɡ

(1)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

(2)抽读,齐读,分组读。

2.试着读读连连。

dēnɡ fēn fēnɡ fěn fēi

蜂 灯 分 粉 飞

三、布置作业(8)

抄写音节。

板书设计

b p m f d n l g k h zh sh z

ei

b p m f d n g k h zh ch sh r z c s

en

b p m f d t n l g k h zh ch sh r z c s

enɡ

ie iu

教学目标

1.学会韵母ie、iu及其的音节,能在四线格中正确书写,会读它们的四声。

2.能准确地拼读韵母是ie、iu的音节。

3.自己拼读音节,体验借助拼音自读儿歌的乐趣。

重点难点

读准ie、iu,准确拼读声母与ie、iu组成的音节。

教学准备

拼音示教板,相关拼音卡片。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6)

复习单韵母及所学的复韵母。回忆韵母的发音方法。

二、学习新课(24)

1.学习iu、ie、ye。

(1)出示儿歌的配图,引导说话。

(2)(在儿歌插图中贴注音词“秋”)教读。引出iu,指导读准,练读四声。

(3)(贴注音词“叶”)教读,引出ye,强调ye是音节,指导读准。

(4)练习ye的四声,口头说词,相机在图中相应位置出示注音词“爷爷”。

(5)出示ie,指导读准,练习四声。

2.拼读音节词。

在插图中合适的地方贴上注音词:“秋天”、“黄叶”、“落叶”、“妞妞”。练习拼读。

3.学习儿歌。

小组合作,全班交流;齐读、指名读、赛读。

4.完成试着读读连连。

5.指导书写,完成读读写写记记。

6.学习拼一拼。

7.指导读书。

三、巩固练习(10)

1.分解音节练习。

2.出示音节卡片,对口诀。如:师问:什么jiē?学生答:上街的“街”。

3.抽读音节词,看看谁读得又对又快。

4.听音练习。说说音节的韵母是什么?

四、布置作业(5)

抄写音节。

板书设计

ie iu

ie ye iu

in inɡ

教学目标

1.学会韵母in、inɡ及其的音节,能在四线格中正确书写,会读它们的四声。

2.能准确地拼读韵母是in、inɡ的音节。

3.自己拼读儿歌,感受学拼音的乐趣。

重点难点

读准in、inɡ,准确拼读与in、inɡ组成的音节。

教学准备

拼音示教板,相关拼音卡片。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6)

复习学过的鼻韵母。

二、学习新课(24)

1.学习in、yin。

(1)指导看图,引出in。指名试读,体会发音。师生共同小结in的发音方法。

(2)认读yin。指名试读,说学法,老师相机指导。练读四声,组词,说话。

2.学习inɡ、yinɡ。

利用学法,小组合作学习,老师相机指导。

3.抽片认读in、yin、inɡ、yinɡ,说说它们的名字。

4.指导书写,完成读读写写记记。

让学生自主独立完成。

5.学习拼一拼。

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然后指名读、领读、分组读,老师相机指导。

6.学习儿歌。

自由练读,同桌合作读;全班交流,练读。

三、巩固练习(8)

1.分解组合音节练习。

2.完成“试着读读连连”。

3.取卡认读前鼻韵母、后鼻韵母及相关音节。回想发音方法。

四、小结 (4)

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韵母和音节?

五、布置作业(3)

抄写音节。

板书设计

in inɡ

in yin inɡ yinɡ

b p m n l j q x

in inɡ

ui un

教学目标

1.学会韵母uiun及其的音节,能在四线格中正确书写,会读它们的四声。

2.能准确地拼读声母与uiun组成的音节。

3.自主拼读儿歌,享受成功拼读的喜悦。

重点难点

读准韵母uiun,准确拼读声母uiunxednr音节。

教学准备

拼音示教板,相关拼音卡片。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8)

抽卡认读学过的复韵母、前鼻韵母,回忆发音方法。

二、学习新课(22)

1.学习ui。

(1)做打电话的小游戏,由“喂”引出ui,引导读准,相机提示复韵母的发音方法。

(2)各种形式读记。

跟读、自读、赛读、齐读。

(3)练读四声。

2.学习un。

(1)指导看un:这个韵母是由什么和什么组成的?在图中表示什么?(相机读“蚊”)猜猜它念什么?

(2)教读(由慢而快,体会前鼻韵母的发音),抽读,齐读。

(3)练读四声。

3.指导书写,完成读读写写记记。

4.学习拼一拼。

以图中情境设计“青蛙捉虫”的拼读游戏,放手让拼读,老师相机指导。

5.学读儿歌。

(1)拼读音节词:cuì cui、 lún chuán、 ā kūn、 xià shuǐ。

(2)自由拼读儿歌。同桌合作读,全班交流,老师相机指导。

(3)多种形式练读。

6.完成“试着读读连连”。

三、巩固练习(9)

1.开火车读所学的复韵母、前鼻韵母。

2.区别ui-iu。

3.读拼音句子。

(1)wū ɡuī pá,bái tù shuì。

(2)chūn tiān dào,chūn fēnɡ chuī。

4.分解组合音节练习。

四、布置作业(4)

抄写音节。

板书设计

ui un

d t ɡ k h zh ch sh r z c s

ui un

üe ün

教学目标

1.学会韵母üe、ün和对应的音节,能在四线格中正确书写,会读它们的四声。

2.能准确地拼读韵母是üe、ün的音节。

3.独立拼读儿歌,感受成功的喜悦。

重点难点

重点:读准韵母及相应的音节。

难点:üe、ün与j、q、x相拼要去掉ü上两点,而n、l相拼时则不去点。

教学准备

拼音示教板,相关拼音卡片。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8)

抽卡认读ui、iu及所学音节。

二、学习新课(22)

1.学习üe、ün。

(1)引导看儿歌的配图,相机由“月”引出yue。认识yue是音节,读准它。

(2)练读yue的四声,引导用注音字“月”围绕图画组词,说话。

(3)猜猜韵母üe是什么样儿。怎么猜的?出示üe,小组内试读,分小组检查,先小老师教读。

(4)比较üe-yue,你能发现什么?

(5)由“云”引出yun,教法同前。

2.拼读儿歌。

(1)让学生认真观察图,图上画的是什么?

(2)教读儿歌。

(3)采用多种形式练读。

3.指导书写,完成读读写写记记。

4.拼读练习。

(1)由课文的三组拼读练习中各选一个音节指导拼读。让学生自由拼读,说说他们的发现,相机复习j、q、x和ü相拼,去掉ü上两点的规则。

(2)分组练习拼读;全班交流,老师指导,全班练读。

(3)拼读带调音节词:jūn xùn,pí xuē,yuán yuè,niú qún。

5.完成试着读读连连。

三、巩固练习(8)

1.开火车读所学的韵母。

2.分解音节练习。

3.自读课后第三题的音节。

四、布置作业(4)

抄写音节。

板书设计

üe ün

积累与运用(四)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读记声母和韵母。

2.能正确分解音节、组合音节。

3.会拼读儿歌。

4.拼读音节词,能把写与相应的图画连起来。

重点难点

重点:读记声母和韵母,练习拼读。

难点:读准韵母,分解组合音节,拼读音节词。

教学准备

声母、韵母卡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读记声母和韵母。

2.能正确分解音节、组合音节。

3.会拼读儿歌。

重点难点

重点:读记声母和韵母,练习拼读。

难点:读准韵母,分解组合音节,拼读音节词。

教学准备

声母、韵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学习读读想想(10)

1.利用声母卡,采用开火车、分组赛读、取卡抽读形式练读。

2.出示声母表,齐读。

3.分类认读韵母,回忆发音方法帮助认读。

4.出示韵母表,齐读。

5.根据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出示几组易混韵母,引导分辨。

6.利用韵母卡,在游戏中认读。

二、学习读读填填(10)

1.引导读题。

2.以( )-( )→xu,j-üe→( )为例指导读读填填。

3.自主练习,同桌交流,教师作个别指导。

4.作业展示,联系拼读规则,集体评议。

5.读一读。

三、学习边说边比划(10)

1.让学生自主拼读。老师相机指导。

2.让学生边说边用手指比划。

3.全班齐读,并用手指比划。

4.分组读,抽读等。

四、布置作业(10)

抄写声母表和韵母表。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分解音节、组合音节。

2.会拼读儿歌。

3.拼读音节词,能把写与相应的图画连起来。

重点难点

重点:读记声母和韵母,练习拼读。

难点:拼读音节词。

教学准备

相关的拼音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声母韵母表(10)

1.让学生齐读拼音表。

2.抽读拼音卡片。

3.分组赛读。

二、完成读读连连(12)

1.引导读题。

2.以一个音节词指导读读连连。

3.自主练习,同桌交流,教师作个别指导。

4.全班交流,集体评议。

5.分组进行比赛朗读。

这次读读连连采用自主拼读与同桌合作相结合,教师相机指导,又进行比赛,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拼音的拼读方法。

三、自主识字园地(13)

1.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把认识的字词儿上记号。

2.数一数你认识多少个字。

3.指名读。

4.把你认识的字读给同桌听。

自主识字园地中既有字,又有词。鼓励学生在中自主识字,积累词语。

四、布置作业(8)

课后每人读一篇带拼音的课外读物。

识字??

十个数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汉语拼音,学习儿歌和古诗,认识18个生字,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2.认识田字格,认识汉字的九种基本笔画“一”(横)、“丨”(竖)、“丿”(撇)、“乀”(捺)、“丶”(点)、“乚”(竖弯勾)、“乙”(横折弯勾)“┐”(横折)、“ ”(竖弯),指导学生正确规范地书写。写字时注意良好的姿势。

3.激发学生朗读兴趣、培养语感,能入情入境地朗读与背诵。

重点难点

帮助学生学习,并掌握9种基本笔画。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10个汉字数字卡片;10个阿拉伯数字卡片;田字格黑板。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课本p62-63内容。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汉语拼音,学习儿歌和古诗,认识9个生字,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2.认识田字格,认识汉字的九种基本笔画“一”(横)、“丨”(竖)、“丿”(撇)、“乀”(捺)、“丶”(点),指导学生正确规范地书写。写字时注意良好的姿势。

3.激发学生朗读兴趣、培养语感,能入情入境地朗读与背诵。

重点难点

帮助学生学习,并掌握5种基本笔画。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10个汉字数字卡片;10个阿拉伯数字卡片;田字格黑板。

教学过程

一、观察引入(5)

1.出示挂图。请小朋友观察图画,把你看见的说一说。

2.出示1-10阿拉伯数字卡片,请学生认读。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首有趣味的数字儿歌。板书课题。

二、读文识字(20)

1.学生借助拼音读通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同桌互相读,小伙伴纠正字音。

3.班上交流。请小朋友来试试,其余注意听,他的字音读准了吗?他的声音响亮吗?

4.教师相机进行朗读指导。

5.再读课文,把你认识的数字用“___”画出来。

6.出示生字卡片:十、一、二、三、六、八,请学生认读。

7.再出示生字卡片:个、数、又,请学生拼读。

8.开火车读,齐读。

9.分学习小组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全班讨论。

10.背诵课文。

三、游戏扩展(5)

1.找朋友。先把阿们伯数字卡片和汉字数字卡片分别发给两组小朋友。游戏开始,一学生拿“3”跑上台,说:“我是3,谁是我的好朋友?”另一位拿“三”上前,说:“我是你的好朋友。”然后转向大家大声朗读:三。其余依次类推。

2.完成课后读读连连。

四、指导写字(10)

1.教读儿歌。要想写好字,提按顺序写。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写到下,从左写到右。顺序记得牢,写字写得好。

2.认识田字格,读、写基本笔画。

3.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位置。

4.教师示范写,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五、布置作业(5)

1.背诵儿歌。

2.在作业本上把“十、一、二、三、六、八”每个写2行。

板书设计

十个数

(一)

shí yī èr sān sì liù bā

十 一 二 三 四 六 八

教 后 感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课本p64-65内容。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汉语拼音,学习儿歌和古诗,认识9个生字,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2.认识田字格,认识汉字的四种基本笔画“乚”(竖弯勾)、“乙”(横折弯勾)“┐”(横折)、“ ”(竖弯),指导学生正确规范地书写。写字时注意良好的姿势。

3.激发学生朗读兴趣、培养语感,能入情入境地朗读与背诵。

重点难点

帮助学生学习,并掌握9种基本笔画。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10个汉字数字卡片;10个阿拉伯数字卡片;田字格黑板。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引入(5)

1.出示课文,教师读文,请学生猜猜是什么。

2.我们一起边学课文,边猜测谜语。

二、读文识字(20)

1.学生借助拼音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确。

2.再读课文,把生字多读几遍。

3.同桌互相读课文,读通句子。

4.看看图,再结合课文说说这首诗写的是什么。

5.齐读全诗。

6.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重点指导读好:四、五等字。

8.分组比赛读全诗。

三、指导背诵(7)

看图背诵,做动作背诵,想像画面背诵,互相提示背诵。

四、指导写字(8)

1.认识基本笔画。

2.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教师示范写。

4.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五、布置作业(5)

1.背诵课文。

2.把“七、九、五、四”在作业本上每个字写2行。

板书设计

十个数

(二)

sì wǔ qī jiǔ

四 五 七 九

piàn liǎnɡ fēi rù jiàn

片 两 飞 入 见

教 后 感

形象的汉字

教学目标

1.观察图画,初步感知汉字的形体美,产生对祖国文字的喜爱之情。

2.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图文对照,感知字形,了解字义,体会象形字的特点。

3.认识20个生字,能正确书写其中的10个生字。掌握“ ”(竖折)、“s”(横折勾)、“亅”(竖勾)、“フ”(横撇)、

“ ”(横折折勾)5捉基本笔画。

4.学习正确朗读短文,有朗读中体会“也”的用法。

重点难点

学习生字词,巩固汉语拼音,初步感知汉字,初步感知汉字的形体美。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田字格黑板。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观察图画,初步感知汉字的形体美,产生对祖国文字的喜爱之情。

2.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图文对照,感知字形,了解字义,体会象形字的特点。

3.认识10个生字,能正确书写其中的5个生字。掌握“ ”(竖折)、“s”(横折勾)、“亅”(竖勾)、“フ”(横撇)、

4种基本笔画。

4.学习正确朗读短文。

重点难点

学习生字词,巩固汉语拼音,初步感知汉字,初步感知汉字的形体美。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田字格黑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8)

利用音乐、图片,让学生看“圆圆的太阳光芒四射;弯弯的月亮如一只金色的小船,飘飘荡荡;小溪水哗哗地响着,同时还跃出一条条活蹦乱跳的小鱼。”此情境的创设,使这些概念更具体、形象、生动,加强了学生对日、月、山、水、火等事物感性认识,充分感受其美的形象。

二、掌握字形,理清字理,感悟汉字的形体美(7)

教师可以有重点地指导学生观察一两个字,通过对比观察,找出每幅图上的具体事物与象形字的相似之处,引导学生借助象形字记忆生字字形,体会汉字的形体美。

如:教学“山”时,引导学生从图到字观察,“山”字是三座高峰并峙的象形。象形的山字三个角变成了三条竖线,中间一条最长,两边的两条稍短,虽然“山”字象形性大为减弱,但仍保持了象形字所概括的、山高高耸立的美。通过山一“山”的比较,体会到如让三条竖线一样长,那山的高耸的气势就不能表现出来。

三、利用规律,自主学习,发现美(6)

1.学生自己观察其余的变化,体会字形与字义。

2.小组交流学习,记忆生字和字形,欣赏汉字的美。

四、大胆想像,表现美(10)

1.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读句子。熟读课文,了解句子意思,提出不懂的问题。师生共同讨论。

2.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导朗读,在读中联系生活实际,对“日、月、山、水、火”进行生动形象的理解。

五、自主识字与写字(10)

1.用竞赛或游戏的方法,激励学生自主识字。

2.认识4种新的基本笔画。

3.教师范写日、水两个字,让学生知道怎样利用田字格写字,并体会几种基本笔画的运笔方法。

4.学生写字,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执笔、写字姿势。写字要在课内给足时间,不求数量过多,但求质量高。

六、布置作业(4)

在作业本上把“山、月、水、火、日”每个字写两行。

板书设计

形象的汉字(一)

shān yuè shuǐ huǒ rì

山 月 水 火 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观察图画,初步感知汉字的形体美,产生对祖国文字的喜爱之情。

2.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图文对照,感知字形,了解字义,体会象形字的特点。

3.认识10个生字,能正确书写其中的10个生字。掌握

“ ”(横折折勾)这种基本笔画。

4.学习正确朗读短文,有朗读中体会“也”的用法。

重点难点

学习生字词,巩固汉语拼音,初步感知汉字,初步感知汉字的形体美。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田字格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5)

听写生字,巩固象形字的构字特点。

二、利用象形字的构字特点,自主学习生字(7)

通过看图读拼音,了解字形与实物的联系,自觉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懂得字义。

三、学生互相交流(8)

在自觉的基础上,交流记忆这几个字字形的方法,同时感受汉字的形象性与生动性。

引导学生分析“木”与“禾”的区别。让学生明白多一画、少一画的道理,有效区别“木”与“禾”,进一步感受汉字的形象性、生动性。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及时小结,每个规范汉字的笔画是有定数的,有能多一笔,也不能少一笔,笔画增减就会成另外一个字或错字。

认识34教案篇2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8~39页例1、例2。

预设目标:

1、使学生经历从实物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初步建立角的概念,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

会用直尺画角。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小朋友,今天我们第二次见面了,就是老朋友了,对吗?你知道我这个老朋友喜欢怎样的学生吗?我更喜欢爱提问题的小朋友。你想问我什么呢?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小朋友,刚刚过去的十一长假大家玩得开心吗?你都见到了哪些景色?老师在这里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各地的建筑,大家看他们漂亮吗?那你觉得他们什么地方最漂亮呢?(学生会说出有角)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角。板书课题。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在我们身边,很多物体上都有角,你能找到吗?小朋友先在小组内把你看到的角说给别人听,看哪个小组找到的角最多。(小组活动找角)哪个组的同学想先把你们组找到的角指给大家看?小朋友真棒,找到的角这么多。

2、教师出示五角星,问:看,老师給大家带来了什么?那你说他为什么叫五角星呢?谁到台前把这五个角指給大家看一看?其实角的规范的指法是这样的,教师示范指角。

好,现在大家用规范的方法,指指你周围物体表面上的角吧。

同桌互相指一指。

谁再到前面指一指你找到的角。

3、那我们知道三角板上有三个角,现在请大家摸一摸这些角,看有什么感觉?闭上眼睛摸一摸。

指名汇报,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指出这个尖尖的地方就叫做角的顶点。

再摸一摸还有什么感觉?(平平的,滑滑的)

4、那我们摸的时候有尖尖的,滑滑的感觉,你能否借助周围物体表面上的角把它描下来。学生描角。

教师选几份展示。评价。

谁是火眼金睛,这些角里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把你的发现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指名汇报。

都有顶点。

都有两条边。是不是每个角都有两条边呢?师对角图逐一指一指。

5、小朋友观察的真仔细,其实每个角都有一个顶点,两条边,教师边说边画。连画3个角。你觉得老师画的怎么样?

你发现老师刚才是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现在大家会画了吗?

学生试画。并标出各个部分的名称。

觉得自己画的很好的请上来給大家看一看,找2、3生。问:你觉得他画的怎么样?好在什么地方?

6、小朋友都会画角了,那现在大家都能当小老师了,判断下列图形是不是角。

角会判断了,我看大家是不是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看看这些图片中有没有角,它在哪里?

数一数下面两个图形中各有几个角。

7、小朋友想不想做一个角?看哪些小朋友能在一分钟内做完一个角。

做完的小朋友可以帮帮同桌的小朋友。

现在和老师一起玩角,注意用心玩,边玩边观察。来慢慢变大,慢慢变小。

通过刚才玩角,你发现了什么?

现在老师做好了一个角,大家做一个角,比老师的角大。比老师的角小。

和老师的角同样大。

你怎么知道和老师的角就同样大呢?

现在是第3次玩了,请一个小朋友做老师的小助手,谁愿意?小朋友你先做一个角,尽量大。大家都来当评委,看老师做的这个角,谁的的?老师再想想办法,教师把角的边拉长,问:现在呢?再次拉长,问:这次呢?现在你们又发现了什么?(角的大小跟边的长短无关,跟张开的大小有关)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老师发现我们班的同学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有一个仔细观察的好习惯。

大家看一看这两个角谁大谁小呢?

2、摆一个角需要几根小棒?3根小棒能摆出多少个角呢?

3、大家通过努力知道了角的许多秘密,现在我们再来做一个小游戏,自己创造一个角,大家有没有信心?(毛线,铁丝,圆形纸片)

把你创造的角贴在黑板上。

评价黑板上的各个角。

你觉得上面这些作品有创意的是哪些?为什么?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其实角的王国里还有很多秘密,以后我们再去探索,好不好?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来自数学网的精品推荐。更多资源请本站其他频道查找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来自数学网的精品推荐。更多资源请本站其他频道查找

认识34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

2.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3.通过模拟购物等活动,使学生在简单的付钱,算钱,找钱的过程当中感知人民币的币值和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培养学生实际生活中的购物能力,提高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通过认一认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6~48页。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玩具熊等、笔、橡皮、尺、练习本等若干。每人一个钱袋(内装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教学设计

从生活出发,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老师出示一件物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师:猜一猜,用多少钱买来的?

2.日常生活,哪些地方要使用钱?(请回答。)

看一段录像。教师边看边问: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

3.出示一位小朋友存钱的示意图。问:“零花钱可以用来干什么”?

渗透德育:保管好钱,积少成多,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献爱心等。

师: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板书:)

(看课件)今天,老师请来了两位小朋友。

(课件出示配音):嗨!大家好,认识我们吗?

我们一起来。比一比,看谁学得好。

1.师:我们现在使用的是我国发行的第5套人民币(出示课件)。

请同学们仔细看,问:这些钱你们都认识吗?

a.区别新版和旧版:以10元为例。

课件显示放大“10元”,问:这是多少钱?你是怎么认识的?点击数字“10”和汉字“拾”,点击单位“圆”(大写)。

课件显示放大“10元”(新版),师:这是多少钱?你是怎么认识的?

师:对!看人民币上的数字和数字后的单位就能知道它的面值。

师:这两张10元的人民币有什么不同?(图案、大小、颜色等等)。

师:10元钱可以用来干什么?

b.区别纸币和硬币。

课件显示5角纸币,师:你是怎样认识的?

课件显示5角硬币,认一认。

课件同时出现5角纸由和硬币,区别不同。

课件出示背面,师:背面是什么?(国徽。)

师:国徽是我们国家的标志。许多人民币上都有国徽,所以我们应该爱护它,不要故意损坏它。

2.随意点一张人民币(大额人民币。),集体回答。

20元、50元(新、旧版),100元(新旧版)。

3.老师给每位小朋友准备了一些人民币,把它们拿出来。

活动形式:2人一组,一个拿一个认。

4.分类:这么多的钱放在一起,多不整齐,请小朋友按规律分一分。

◆按单位分:元、角、分(板书)

◆按质地分:纸币、硬币

◆按数大小分。

◆按新版、旧版分。

师:请同学到展示台上展示。

5.请小朋友们把钱推到左上角,看教科书第47页,你发现书上的人民币和我们平时所见到的人民币有什么不一样?(课件显示。)

师:像这样,在人民币的左下角有一道红色斜线,这样叫样币,是不可以使用的。

换钱游戏:进行简单的计算

1.师:我们已经认识了人民币,不知道聪聪、明明认识了没有?

(课件显示配音)我们已经认识了人民币,还知道人民币按单位有元、角、分。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来做一个换钱游戏,好吗?

一张2角可以换______个1角。

一张5角可以换______个1角。

小朋友们,动手换一换吧!

活动形式:2人一组,可以左右2人一组,也可以前后2人一组。

反馈:请2组,分别反馈2题。

2.情景对话:出示课件并配音。

聪聪:“明明,明明,你到哪去。”

明明:(手里拿着一堆钱)“我拿10个1角钱去买一把尺。”

聪聪:“你拿这么多1角钱,丢了一个多可惜呀!”

明明:“那怎么办呢?谁来帮帮我?”

请同学回答。

明明:谢谢你!现在我知道了。1元钱可以换1、2、3、4……10(集体数)10个1角钱。1元=10角(板书)。

实践活动

(课件显示配音)我们不仅认识了人民币,还知道元、角之间的关系,同学们想不想活动活动,老师准备了一些小奖品,奖给活动中表现好的同学。

1.教师领学生换:老师手中有1元钱,能换你手中几张2角钱?(同桌位同学可以互相帮忙)。

2.生生互换(解决不同的付钱方法):找方法多的和最简便的。

师:拿一件玩具,这件玩具1元1角,有几种付钱方法?

四人小组合作交流讨论。

请小组汇报。(组员可以帮忙。)发给点子最多那组奖品。

表扬他们团结合作的精神。

许多种方法,再说出哪种方法最简便。

3.(课件显示配音)小朋友们想不想用自己手中的钱去买自己想要的东西,好,让我们去“小小超市”看一看吧!(配音乐)

选4名售货员,开始自由下位买。

渗透:购物时要守秩序,讲文明,用过钱后洗干净手,买自己需要的东西,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小结

(课件配音)小朋友,这节课我们上得真愉快,学会了很多知识,你们都学会了什么?

(课件配音)你们说得真好,小朋友们再见。

全体学生:聪聪、明明再见!

认识34教案篇4

导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会判断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通过学习了解角的大小与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3、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4、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体会到数学来源于实践的思想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导学重点:

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用直尺画角。

导学难点:

初步认识到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具和学具:

教具:电子白板、一个三角板、一个活动角

学具:三角板、活动角

导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小兔请我们二(2)班的同学参观他们的新房子,你们愿意去吗?

生:愿意

师:房子是哪些图形组成的?

生: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

屏幕显示:从房子中拉出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 然后分别闪现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中的一个角

引入:小朋友们,刚才闪动的图形是什么?你认识它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和角交朋友

板书课题:认识角

[设计理念:用情景引入,创设生动的小白兔的家,帮小白兔找一找它的家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让学生在轻松的情境中学习,而且富有童趣,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二、预学

1、角不仅藏在图形里面,还藏在校园里面,你还能从校园的图形中找出一些角吗?(出示校园主题图)

先让学生说说那里有角,课件再演示。

鼓励学生:同学们真是火眼金睛,把这么多的角都找出来了。

2、校园里有角,生活中还有很多的地方,也有角,你还能找出来吗?

课件出示图片:剪刀、吸管、水龙头

师小结:看来角在我们生活中到处可以找到

[设计理念:利用主题图里学生熟悉的生活和情景,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从观察实物中抽象出所学的角,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感受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在找角的过程中初步体验到角这一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

3、出示导学单

①找一找:拿出三角板,找出其中的一个角,仔细观察角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②画一画:试着画一个角,说说你是怎样画的?

③变一变:你有什么好的办法,让角变大,让角变小?你发现了什么?

4、小组合作学习、师指导

三、互学

全班交流、梳理盲点

认识角:

(1)学生齐读第一条自学小贴士

师:同学们拿出自己手中的三角板摸一摸,你有什么感觉?

生:尖尖的

师:尖尖的地方是角的顶点。

板书:顶点

师:你再摸一摸从顶点出发的这两条线,你又有什么感觉?

生:直直的

师:这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

板书:边

(2)教师总结: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边说边画: 边

顶点

( 尖尖的) 边(直直的)

(3)学画角

师:我们已经了解了角的许多小知识,想知道角是怎么画出来的吗?

哪位同学们愿意到黑板上来画个角呢?

指名画角、其他学生在草稿本上画角

师:你愿意把你画角的方法讲给其他同学听吗?

课件:先画( ),再画( )

注意:在两条边的中间画一条弧线,作为角的标记。

[设计理念:画角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放手让学生自己画,采用先“放”再“扶”的方法,既发展了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又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比赛的形式,再次加强学生对画角方法的理解,并让他们在展评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4)角的大小

师:老师手中有一个角,同学们有没有办法,让这个角变大?

4个同学为一个小组,在一起商量商量,怎样让这个活动角变大?

生1: 我把两边的纸条往外一拉,角就变大了

师:角变大了,是角的哪个地方变大了,你能用手指一指吗?

生用手指,师追问:角变大了,边有没有变化?

师: 相反,你还有什么办法让角变小?

生1:把两边的纸条合拢,角就变小了

师:你能指一指,是角的哪个地方变小了?

生用手指,角变小了,边有没有变化?

老师用活动角演示:师拿一个活动角,慢慢变大之后,再减掉两条边的一少部分纸条,看一看角的边,有变化吗?

(5)红角与蓝角的争论

?设计意图:这段教学,通过拔动活动角,去体验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在具体的操作中,学生才能得以充分的感知,增强了认识效果,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6)儿歌总结帮助记忆

小小角儿真好看;一个顶点两条边。

画角千万要牢记;先画顶点再画边。

角的大小怎么辨;只看张口不看边。

四、评学

1、判断角(见课件)

2、到创设情境小兔的新房中,再次完整地找角

3、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角

4、用小棒摆角:摆一个角至少要几根小棒?你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五、欣赏生活中角的图片

板书设计:

角的初步认识

张口大,角就大;张口小,角就小

认识34教案篇5

生成背景:

我班的幼儿已经认识了几种较常见的颜色:红、黄、蓝、绿等,为了提高幼儿对色彩的认识,我设计了“找朋友”这个活动,通过这个活动,宝宝们还认识了粉红、橘黄、淡蓝、青色,还初步尝试使用渐变的涂色方法来作画。

目标:

1、认识几对同类色:红色——粉红,黄色——橘黄,蓝色——淡蓝色,青色——绿色。

2、初步尝试用渐变色涂色。

3、激发幼儿对色彩的兴趣。

准备:

1、认识红色、粉红、黄色、橘黄、蓝色、淡蓝色、青色、绿色,能叫出它们的名称。

2、贴绒颜色宝宝8个,磁带、录音机。

3、幼儿人手一个颜色宝宝,油画棒,画纸。

过程:

一、引出问题:我们都有好朋友,今天我们来帮颜色宝宝来找它的好朋友,好吗?

二、匹配同类色:

1、出示8个贴绒宝宝:教师:来了一个红宝宝,它说,我有一个朋友跟我长的很像,看看,这里谁和我长的最像,请你来帮我找一找。幼儿找出粉红色,“好朋友,手拉手,抱一抱”教师和一名幼儿示范动作。

2、用同样的方法找出另3对颜色。

三、游戏:找朋友

1、幼儿分别带上颜色宝宝头饰,听音乐自由舞蹈,当音乐停止时,幼儿找到与自己是同类色的幼儿手拉手、抱一抱。

2、幼儿交换头饰,再次进行游戏。

四、涂色练习:大气球

教师示范:

首先找出一对好朋友颜色,在气球的一边涂上深色,让它的手“张开”,接着,在气球的另一边涂上淡色,让它和深色“手拉手”,最后,用淡色在中间涂抹,这样,两种颜色就抱在一起了。

简单评价:

好朋友力量大,颜色宝宝两个在一起,画出来的图画就更加漂亮了。

认识34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 通过复习,加深同学们对方向和位置、认识图形、认识钟表等知识的理解,提高同学们对这些知识的掌握水平。

2. 通过复习,沟通这些知识的内在联系,帮助同学们形成整体认知结构。

3. 在复习过程中掌握一些整理知识的方法,养成自觉进行知识的整理和复习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加深同学们对方向和位置、认识图形、认识钟表等知识的理解,沟通这些知识的内在联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从整体了解所学内容

教师:我们在这本书中还认识了方向和位置、认识了一些图形,还认识了钟表,能简单地回忆一下在这些知识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吗?

指导学生说出在方向和位置中认识了前和后、上和下、左和右,还会在教室里找出座位,会辨认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同一个物体的形象;在认识图形中,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在认识钟表中,认识了整时、几时半和大约几时。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这些知识。

二、复习方向和位置

教师:在方向和位置的学习中,同学们认识了上、下、前、后、左、右,现在你能用手指一指你的上、下、前、后、左、右方向吗?

学生指自己的上、下、前、后、左、右。

教师:这里老师有一个问题,你在什么情况下用上、下这两个方向词,在什么情况下用前、后这两个方向词来介绍物体的位置呢?

学生:介绍的物体位置在一个竖立的面上时,就要用上、下的方向词来介绍,在一个水平面上时,就用前、后的方向词来介绍。

多媒体课件出示第120页第6题的遥控板图。

教师:这是一个竖立起来的遥控板,如果要介绍这个遥控板上按键的位置,你觉得应该用你学过的哪些方向词来介绍?

学生:应该用上、下、左、右这些方向词来介绍。

教师:为什么要用上、下的方向词来介绍呢?

学生:刚才老师强调这个遥控板是竖立起来的,所些这些按键每竖列的关系是上、下的关系。

教师:我觉得同学们的解释是有道理的,同学们的这个想法对吗?请大家翻开书第120页,看看书上是怎样介绍的。

学生翻书后发现,自己的这个想法是对的。

教师:请你按题中的要求,在按键上标出综艺频道、少儿频道、体育频道和电影频道。

学生完成后,抽学生回答。并让学生用自己的上、下、左、右的手势来判断这个学生的作业是不是正确的,全班集体订正。

教师:现在同学们会填下面的括号了吧,自己把这道题填写完成。

学生完成后,集体订正。

教师:同学们已经会用一些方向词来描述一些物体的方向了,下面我们复习从不同的位置看物体。

多媒体课件出示第121页第8题。

教师:你能判断哪张照片是哪个小朋友拍摄的吗?自己在书上连一连并想一想你是怎样判断的。

学生作业后,抽一个学生的作业在黑板上展示,并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判断的。

指导学生说出拖拉机前面所对的小朋友拍摄到拖拉机的前面;拖拉机侧面的小朋友拍摄到拖拉机的侧面;拖拉机后面的小朋友拍摄到拖拉机的后面。

教师:这就是我们说在站在物体的哪一面拍摄到的就是物体的哪一面,这就是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看物体的方法。

三、复习认识图形

教师:我们在这本书中认识了哪些图形?

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教师:下面哪些图形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用多媒体课件出示)?

学生判断。

教师:你是怎样判断它们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

学生说自己的理由。

教师:这些图形中,哪两个图形最容易混淆?

学生: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师:你是怎样区分它们的呢?

学生:长方形整个图形要长一些,而正方形方方的,四条边一样长。

教师:请同学们翻开书,用你们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方法区分一下这些图形中哪些是长方形?哪些是正方形?哪些是三角形?哪些是圆?然后把这些图形的个数填在横线上。

学生完成后,抽学生回答图中哪些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全班集体订正。

四、复习认识钟表

多媒体课件上出示一个只有时针和分针的钟面。

教师:我们学习了认识钟表,你能在这个钟面上指出时针和分针吗?你是怎样区分时针和分针的?

学生回答。

教师:对了,钟面上细一些长一些的是分针,粗一些短一些的是时针。你知道分针和时针怎样表示时间吗?比如整时怎样表示?

学生: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转动分针和时针,让学生分别辨认3时、6时、8时、11时和12时。

教师:几时半又怎样表示呢?比如2时30分?

让学生说出分针指着6,时针指着2和3的中间,就是2时30分。

随学生的回答,多媒体课件出示2时30分的钟面。

教师:是这个钟面显示的时间吗?

学生:是的。

多媒体课件出示1时30分、5时30分、9时30分、10时30分的钟面让学生辨认。

教师:我们还学习了大约几时,哪种情况使用大约几时来表达时间呢?

引导学生说出快到整时了或者超过整时,但超过得不多的情况下,都可以用大约几时来描述时间。

多媒体课件出示4时55分、7时2分、8时58分、12时5分的钟面让学生辨认。

教师:看来同学们都会认识钟表了,下面请同学们用你们掌握的知识来完成第122页第12题。

抽学生一个一个地辨认,简单说明自己辨认的理由,全班集体订正。

五、课堂小结

教师: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从中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回答。

认识34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认识钟表的基本结构,知道钟表是表示时间的工具。

2、知道时针分针及其表示时间的关系,了解时间的意义。

3、帮助幼儿了解钟表的功能,培养幼儿从小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教具准备:故事挂图《时间哥哥》;钟表卡片,记录时间的工具。

学具准备:钟表卡片。

一、导入活动:

教师出示故事挂图《时间哥哥》,讲故事并引导幼儿回答问题。教师:“时间哥哥的房子里面有什么呢?”

“时间哥哥教小动物们认识了什么?”

二、集体活动:

1、教师引导幼儿认识钟表的种类。

(1)教师引导幼儿说一说自己见过什么样的钟表。

(2)教师出示各种各样的钟表卡片,请幼儿说出它们的名称,如,座钟,挂钟,闹钟,手表,怀表等。

2、教师引导幼儿了解钟表的结构。

教师请幼儿观察钟表上有什么,引导幼儿认识并正确说出它们的名称,如,表盘,表针,数字等。

3、教师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钟表上时针和分针的不同,认识钟表上的12个数字以及数字的排列位置。

教师:“请小朋友们看一看钟面上都有什么?” “钟面上有多少个数字,这12个数字是怎么排列的?”

“请小朋友们看一看两根针有什么不一样?”

“又短又粗的这根针叫时针,又长又细的这根针叫做分针。”

4、教师引导幼儿了解钟表的功能。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家里有钟表吗?”

“你们还在什么地方看见过钟表。”

“为什么那么多地方都要用到钟表呢!”

5、教师小结:钟表是计时的工具,它可以告诉人们现在是什么时间,应该干什么事情,可以帮助人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我们认识了钟表,就可以按时起床,按时上幼儿园了。时间离开我们就不会回来了,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爱惜时间。

6、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其他记录时间的工具。

三、操作活动:

教师引导幼儿自制钟表。

四、延伸活动:

1、园内延伸:

(1)教师在教区里投放废旧钟表引导幼儿拆装。

(2)教师让幼儿画出不同的钟表并涂上漂亮颜色。

(3)园内完成《操作册》第19、20页。

2、家庭延伸:

(1)家长引导幼儿在去商店的时候观察不同的钟表,回到家与幼儿一起画不同形状的钟表。

(2)家庭完成《亲子册》第19、20页。

认识34教案篇8

一、教材说明;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人教版]第十一册《圆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了解圆的各部分名称。

2、会用字母表示圆心、半径、直径;理解并掌握在同圆(或等圆)中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3、能正确熟练地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操作步骤。

4、培养学生动手操作、主动探究、自主发现、交流合作的能力。

三、教学流程;

1、导入新课

(1)学生活动(边玩边观察)。

①球、球相碰玩具表演。②线系小球旋转玩具表演。

[教师要求学生将观察到的形状告诉大家,学生异口同声回答:圆形。这里,教师采用学生感兴趣的玩具表演活动,既直观形象,又易于发现,进而抽象出“圆”。学生从“玩”入手,不知不觉进入学习状态。学习兴趣浓厚,乐于参与,利于学习。]

(2)师生对话(学生可相互讨论后回答)。

教师:日常生活中或周围的物体上哪里有圆?

学生:在钟面、圆桌、人民币硬币上……都有圆。

教师:请同学们用手摸一摸,体会一下有什么感觉?

学生用眼看一看、用手摸一摸,感觉:……闭封的、弯曲的。

教师(多媒体演示:圆形物体arr;圆):这(指圆)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呢?

学生:以前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共同特征,都是由线段围成的直线图形。而我们现在看到的(指圆)这种图形是由曲线围成的图形。

教师(鼓励表扬学生):对,这个图形就是圆,你能说说什么是圆吗?

学生讨论后回答: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这时,教师请同学们把眼睛闭上,在脑子里想圆的形状,睁开眼睛再看一看,再闭上眼睛想一想,能否记住它。)

教师在此基础上揭示课题,并请学生回答:你还想认识圆的什么?学生说:还想认识圆的圆心、直径、半径……

[这里通过生生交流、师生互动,形象感知、抽象概括,帮助学生正确建立“圆”的概念。]

2、探索新知。

(1)探究——圆心

① 徒手画圆。

教师请两个学生一同在黑板上徒手画圆,然后请同学们评一评(3个人)谁画的圆好呢?……师生认为用工具画圆才能画得好。[师生共同表演、平等相待、大家评说、其乐融融。]

②用工具画圆。

教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工具画圆。学生画圆:a.用圆规画圆;b.用圆形物体画圆。[画圆方法任学生自选,既体现因人而宜、因材施教,又体现尊重学生(个性)、教学民主。]

③找圆心。

学生动手剪一剪、折一折,再议一议、找一找……自我探索发现圆的“圆心”。[教师放手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探索,在探索中发现新知,培养探究能力。]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圆中心的一点叫做圆心,圆心用字母“o”表示。(学生在圆形纸片上点出圆心,标出字母。)

④游戏趣味题。

在操场上,体育老师在地上画了一个大圆,给同学们做游戏。老师说,不管你站在什么位置,都会派上用场。你喜欢站在什么位置呢?请你点出来。

[教师请学生边点边说明这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同时给予评说。如学生点到“圆心”,师评说:“你很有雄心,喜欢别人围着你转,将来必成大器。”如学生点到“圆内”,师评说:“你比较守规矩,喜欢在一定的范围内活动,将来不容易犯错误。”如学生点到“圆上”,师评说:“你做事很有规律,能够遵循原则,同时与squo;上司squo;相处喜欢保持一定距离。”如学生点到“圆外”,师评说:“你很了不起,思维活跃,思路开阔,做事不愿受条条框框的束缚,喜欢创新,有开拓精神,将来定会大有作为。”……这样教学,生动有趣,其乐无穷,激励性强,学生乐学,学得轻松愉快、积极主动。学生对圆、圆心、圆内、圆上、圆外等基本概念能够有深刻的理解。]

(2)探究——圆的直径、半径及其关系。

教师:你还想知道什么?

学生:还想知道圆的直径、半径,直径与半径之间有什么关系?……

①分组探究,合作学习。

教师提出学习活动要求:先独立进行,再分组交流。通过动手“折、量、画、数、比(估)、看、议”等,总之随你用什么方法都可以,探索圆的直径、半径及其关系。(围绕“学习卡”上的有关内容进行。)

分组汇报,全班交流。(填写学习卡)

学习卡

名称 意 义 用字母表示 在同圆( )里

条数 长度 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直径

半径

②重点请学生说明你是怎样发现的,展示发现的过程,让同学们评价。

③操作检验,内化提升。

a.考考你的判断力。

用彩色笔标出下面各圆的半径和直径。[课本第87页“做一做”(略)]

b.对答游戏(每两个学生一组):你说直径长度,我答半径长度;你说半径长度,我答直径长度。

c.边体验,边说理:为什么车轮都要做成圆的,车轴应安装在哪里?(教师提供各种车轮形状和安装位置不一样的自行车玩具,让学生边操作边体验,进而明理。)

d.合作操作探索。

画一画、量一量、比一比、找一找:在同圆中所有的线段( )最长;你能用尺(直尺、三角板)测量没有标出圆心的圆的直径吗?

[探索圆的直径、半径及其关系,主要是通过学生自我探索、合作探究、分组交流,以动手操作为主线,让学生自主参与,给予学生充分展示自我才智和展开探究活动的时空。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自我发现新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过程是感知的过程,是体验的过程,是感悟的过程,学生在感知、体验、感悟中发现知识、掌握知识,灵活运用知识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3)自我习作——用圆规画圆。

①学生自学:用圆规画圆的方法和步骤。(课本第87页)

②学生操作:用圆规画圆。(自我体会,怎样才能画对、画好。)

③汇报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操作情况指导学生汇报并总结。[适时板书:a.定长(即半径)b.定点(即圆心)]

④操作表演,全班共赏。

a.按要求画圆。

a.半径2厘米 b.半径2.5厘米 c.直径4厘米 (比较a、c,你发现了什么?)

b.按要求画圆,并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教师请学生画3个同心圆、3个大小不等的非同心圆。引导学生观察、讨论、比较并归纳: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c.体育老师在操场上的圆怎样画?(学生讨论,全班交流。)

[学习用圆规画圆,主要通过学生的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到画圆的方法;动手画圆——体验画法,掌握画法;操作练习——发现规律、内化新知,这样教学遵循了儿童的认知规律,具有良好的学习效果。]

3、课堂小结。

教师启发学生自我小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知道了什么?怎么知道的?鼓励学生质疑:你还想知道什么?……

4、创新思维训练游戏。

教师:一个圆很美,大小不同的圆在一起组成美丽的图案更美。请大家设计由圆(或圆和其它平面图形)组成的图案,并写出创意,带到学校与同学交流。

四、课后反思。

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本节课教师通过创设宽松、愉悦 、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如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习。如“游戏趣味题”中“教师的评说”,能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如“自我习作、操作表演、大家共赏”,享受成功的愉悦,可激发学生探知的。如让学生剪、折、画、量、议、找……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可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学会探索的方法。如通过学生评价教师、学生,师生平等相待,可解放学生的脑、手、眼,让学生大胆地想、放开去说、随心地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教学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民主平等、开放自由、心心相映、情感交融……课堂充满了生命活力,这样教学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置身于这样的学习情境之中,真正达到了“让学生享受学习”的意境。